测量高度实验报告
高程测量实验报告

高程测量实验报告高程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高程测量是地理测量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不同点之间的高度差,为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技巧。
二、实验装置与原理本次实验使用的主要装置是水准仪,它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的仪器。
水准仪的原理基于光学原理,通过观测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计算出地面高程的差值。
三、实验步骤1. 设置测站:选择一处平坦的地面,将水准仪放置在其上,确保其稳定性和水平度。
2. 校准水准仪:使用调平螺丝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使其气泡在中央位置。
3. 观测目标:选择一个目标点,如远处的一个建筑物或地标,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进行观测。
4. 记录读数:在观测目标点时,记录下水准仪上的读数,包括水平刻度和垂直刻度。
5. 移动水准仪:将水准仪移动到下一个测站,重复步骤3和4,直至完成全部观测。
四、实验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观测得到的读数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测站编号、水平刻度、垂直刻度等。
2. 计算高程差:根据水准仪的原理,通过计算不同测站之间的高程差,得到各个点的高程数值。
3. 绘制高程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高程图,直观地展示不同点之间的高程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一幅高程图,它清晰地展示了所测区域的高程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不同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异,为地理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六、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首先,水准仪本身的精度和调整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观测者的视线准确度和读数准确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地面的不平坦度和大气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引起误差。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各种误差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前言】建筑测量实训是建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实践掌握建筑测量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建筑专业学生的必然选择。
本次实训任务主要涉及建筑测量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于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任务要求】本次建筑测量实训任务要求我们对于一幢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评估,包括建筑外轮廓、平面图、高程、房间面积等内容。
此外,我们还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建筑的外围进行测量,确定建筑的轮廓和周长。
接着,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高程测量,以确定建筑的高度和地面高差。
在进行平面图测绘时,我们需要通过准确的距离和角度等测量数据来绘制出建筑的平面图。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在进行测量时,天气情况不稳定,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此外,我们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通过团队协作和共同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实验任务。
【实践收获】通过本次建筑测量实践,我们对于建筑测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测量过程中,我们还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协作,合理分配工作和资源,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
【总结】建筑测量实践是建筑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我们深入了解建筑测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和合理分配资源,这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

⽔准测量的实验报告⽔准测量的实验报告篇⼀:⽔准测量的实验报告1.了解DS 3型⽔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
2.练习⽔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程计算的⽅法。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组由8⼈组成:4⼈操作,2⼈记簿,2⼈扶尺。
2. 实验设备:DS3⽔准仪1台,双⾯⽔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架1个;铅笔1根。
⽔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轮3.圆⽔准器4.微调⼿轮5.⽔平制动⼿轮6.管⽔准器7.⽔平微调⼿轮8.脚架(⼀)⽔准仪的认识与使⽤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度适当,架头⼤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并熟悉其使⽤⽅法。
同时弄清⽔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指和拇指各拧⼀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准器⽓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只脚螺旋,使⽓泡移⾄圆⽔准器居中位置。
若⼀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向与圆⽔准器⽓泡移动⽅向的关系。
)4.⽔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镜调焦螺旋,使⼗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照门和准星瞄准⽔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准管⽓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字丝横丝在⽔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分⽶、厘⽶的数值,估读毫⽶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根⽔准尺,分别进⾏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差。
不动⽔准尺,改变仪器⾼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普通⽔准测量1.选定⼀条闭合⽔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建筑高度测量实验报告

建筑高度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测距仪和其他相关工具,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实验材料:1. 测距仪:用于测量建筑物高度的仪器。
2. 长杆:用于辅助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3. 计算器: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实验步骤:1. 将测距仪放置在离建筑物一定距离的平坦地面上,并将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和角度。
2. 使用测距仪测量建筑物的底部到测距仪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3. 将长杆垂直地放置在测距仪所在位置,并找到长杆的顶部与建筑物之间的交点。
4. 使用测距仪测量长杆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根据已知的距离和长杆的长度,使用三角法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6. 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平均值、误差等,并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
实验注意事项:1. 在使用测距仪时,要确保其准确地对准建筑物,并保持稳定。
2.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或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3. 使用长杆时,要确保其垂直安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和四舍五入。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建筑物的高度为X米(具体数值)。
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误差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测距仪的精度限制、长杆的不稳定等原因所导致。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提高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准确度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测距仪和其他工具测量了建筑物的高度,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对于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本实验也强调了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物体的高度(实验报告)

1.5测量物体的高度
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 活动课题: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自制测倾器(测角仪)、皮尺等测量工具.
活动一:如何制作测角仪?
结合示意图说明如何利用测角仪测量倾斜角.
活动二:测量旗杆的高度
1、设计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
2、数据测量与处理
课题测量旗杆高度
测量目
标图示
测得数据
3、计算出旗杆高度.
活动三:测量洪楼教堂塔顶十字架的高度1、设计测量洪楼教堂塔顶十字架高度的方案.
3、计算洪楼教堂塔顶十字架的高度.
活动四:小组活动评价:。
水准仪实验报告数据

水准仪实验报告数据水准仪实验报告数据一、引言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度差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铁路等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水准仪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度差,探究其精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材料:- 水准仪:型号XYZ-100,精度0.1mm/m- 三脚架、测量杆、标尺、水平仪等2. 实验步骤:1) 将水准仪稳定地安装在三脚架上,并调整水平。
2) 在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两个测量点,并用测量杆固定。
3) 使用水准仪测量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并记录数据。
4)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三、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地点进行高度差测量,得到了以下数据:1. 起点:A地点终点:B地点高度差:12.3cm2. 起点:B地点终点:C地点高度差:8.9cm3. 起点:A地点终点:C地点高度差:21.2cm四、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准仪的精度较高,能够准确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度差。
在本次实验中,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说明水准仪的测量精度达到了预期要求。
2. 不同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地形、地质等因素导致的。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并结合地形图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3. 多次测量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样做可以减小个别误差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准仪的使用和测量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准仪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水准仪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复杂地形或远距离测量时,需要考虑大地曲率、大气折射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学习和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1. 卷尺
2. 游标卡尺
3. 单杠秤
4. 量筒
5. 量块
6. 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 利用卷尺测量桌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数据。
2.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3. 使用单杠秤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使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的水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5. 使用量块结合电子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1. 桌子的长度为120cm,宽度为80cm,高度为75cm。
2. 纸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21cm。
3. 物体的质量为250g。
4. 水的体积为100ml。
5. 金属的密度为8.6 g/cm3。
实验分析:
1. 在测量桌子和纸张长度和宽度时,由于材质较硬,使用卷尺和游标卡尺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实际数值。
2. 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使用单杠秤能够直接读取出物体的质量。
3. 在测量水的体积时,使用量筒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体积。
4. 在测量金属密度时,结合量块和电子天平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出密度。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习到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使用卷尺、游标卡尺、单杠秤、量筒和电子天平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准确测量需要注意读数的精确性和使用工具的准确性。
这次实验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两次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两次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对于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实验,我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高法水准测量的原理,并通过实验计算出不同目标点之间的高差。
二、实验原理1. 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原理仪器高法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来确定不同目标点之间的高度差,根据高度的测量需要,可将测站分为平距越小的几组,每组称为测段。
测量从起始测站开始,沿着测段逐步确定各目标点的高程。
2.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在进行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前,需要先通过水准仪来确定起始测站的基准高度,然后再进行不同目标点之间的高度测量。
使用水准仪时,需要进行水平、垂直调节,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实验仪器1. 水准仪2. 四抬杆3. 测量带4. 针式水平仪四、实验步骤1. 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和垂直,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目标点的位置和编号。
3. 把四抬杆固定在目标点上,并使用水准仪对杆进行观测,记录读数。
4. 计算不同目标点之间的高差。
五、实验结果第一次实验:起始测站高度:100.50米目标点1高度:99.42米目标点2高度:98.75米目标点3高度:98.21米目标点4高度:97.96米计算结果:目标点1高程:100.50-0.08=100.42米目标点2高程:100.50-1.75=98.75米目标点3高程:100.50-2.29=98.21米目标点4高程:100.50-2.54=97.96米第二次实验:起始测站高度:99.75米目标点1高度:98.83米目标点2高度:98.02米目标点3高度:97.60米目标点4高度:97.32米计算结果:目标点1高程:99.75-0.92=98.83米目标点2高程:99.75-1.73=98.02米目标点3高程:99.75-2.15=97.60米目标点4高程:99.75-2.43=97.32米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实验的两次实验结果可看出,不同目标点的高度差是根据起始测站的高度与目标点的高度之差来计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经纬仪配合钢尺测量建筑物高度
一、实验目的: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时间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DJ6电子经纬仪一台、皮尺、两把花杆、一把铁锤、一根木柱、两根测钎、一个铁钉
三、方法与步骤:
1、测量草图
2、测量方法与步骤
⑴目测在离建筑物超过1.5倍的建筑物高度处用铁锤打入木桩定标,并在桩定钉一个小铁钉。
⑵安装仪器于测站点A
三脚架调成等长并适合操作者身高,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使仪器基座面与三脚架上顶面平行。
将仪器放于测站之上,目测大致对中后,踩稳一条脚架,用光学对中器对中,用双手各提一只脚架,前后、左右移动,眼观对中器使十字叉丝与铁钉中点重合,放稳并踩实脚架。
伸缩三脚架的长度整平圆水准管。
检查光学对中,若有少量偏差,可打开连接螺旋平移基座,使其精确对中,旋紧连接螺旋,再检查圆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反复进行对中、整平,直至都满足要求。
将水准管平行两定平螺旋,整平水准管。
平转照准部90度,用第三个脚螺旋整平水准管。
反复进行这一步骤,直至水准管气泡在任意位置居中。
⑶直线定线:
用经纬仪望远镜瞄准B点进行定线,用测钎标记分段点。
⑷丈量距离:
用皮尺测量,两个同学分别位于分段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同学检查皮尺是否水平,进行读数并记录数据到相应的表格。
要进行往返两次测量。
⑸用经纬仪测量仰角和俯角
盘左位置:
瞄准目标: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十字叉丝中丝的单丝精确切准目标。
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读取竖直度盘盘左读数,记入竖直角观测手簿。
继续观测下一个目标点,完成上半测回。
盘右位置:
再瞄准目标点: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十字叉丝中丝的单丝精确切准目标。
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使气泡居中。
读数并记入手簿中,完成下半测回。
观测顺序为上半测回的反方向。
上、下两个半测回组成一个测回。
四、数据处理
距离丈量记录表
仪器号:0714 日期:2012-04-21 天气:多云测边往测返测往返测平均值相对误差备注
A、1 15.000 15.002
2D
D D 返
往+ =
=
2
807 .
36
806 .
36+K=
D
D
-
D返
往
=
36800
1
1、B 21.806 21.805
和36.806 36.807 36.807
班级:工管10-1 组别:第一组日期:2012-04-21 记录者:刘运俊
竖直角观测及指标差测定记录
仪器号:0714 日期:2012年4月21日天气:多云
测站测点
竖盘
位置竖盘读数
º´ "
竖直角
指标差备注
观测值
º´ "
平均值
º´ "
C P1 左65 40 39 24 19 21
24 19 16 -6 右294 19 10 24 19 10
C P2 左92 34 26 -2 34 26
-2 34 37 -11 右267 25 12 -2 34 48
班级:工管10-1 组别:第一组组长:李瑞组员:刘苏红
五、实验计算过程:
竖盘读数左-90︒=α;︒=270-竖盘读数右α
指标差X=2
-左
右αα
H=H1+H2
=1tan *αL +2tan *αL =36.807*tan 24º19´16"+36.807*|tan -2º34´37"|=18.29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