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1,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创办并播音。取名为“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2,1925年,中国开始筹办自己的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诞生。`1927年3月,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私人经营的广播电台——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

3,1928年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建成并开始播音。

4,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当时,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门隶属新华社,技术部门隶属军委三局。

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音的日子——1940年12月30日,成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二)我国的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视事业发端于1958年。这一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四,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

人类用来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介可分为:人体媒介和技术媒介两种。

人体媒介:人类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实现,这些感官就是人体媒介。

技术媒介:电报、电话、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缩微胶片、互联网电脑等等则属于技术媒介。

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

1、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而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

2、其次,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高度参与能力的受众。

3、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意味着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更高的传播技能和劳动生产率。

二、文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依据

三、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

对于商业化的媒介而言,媒介竞争就是争取受众的竞争,争取受众的竞争就是收视率、收听率的竞争,收视率、收听率的竞争就是广告额的竞争,广告额的竞争就是商业利润的竞争。

四、受众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支点

受众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广播电视的发展

1)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广播电视最终在受众那里实现节目价值,从而实现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2)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传播的目的地和归宿,是一个完整传播模式绝不可或缺的信宿。

3)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行为主体之一。

4)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反馈者。

二,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广播电视受众所具有的广泛性,一方面是指他们人数众多,一方面指他们分布广泛。

2)复杂性。广播电视的受众是由不同成分的人组成的,他们或种族、民族不同,或国家地区不同,或阶级、阶层不同,或地位、职业不同,或个性,气质不同,不一而足。

3)自主性。

广播电视受众的自主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受众对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接受多是相对独立的、主动地和积极的。其次,受众对其所接受的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感知和认识、理解与判断是各不相同的,他会对广播中的某个音响、电视中的某个画面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4)隐匿性。

受众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心态接触和使用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往往处在自在的隐匿状态,广播电视传播者和受众就其存在状态而言,整体上是相互独立的;受众与受众之间往往也不存在什么经常性的制度性的联系。

三,受众心理

1、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随意性。

主要指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

2、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交融性

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

从时相上看,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受到来自感性世界信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特性:继时性、同时性、交互性。

3、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性

(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和电视观众之间)

1)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及其特点

2) 互动种类

a.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b.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的心理影响

反馈的主要形式有:收视率、来信、来访、来电等。

五,广播消息的导语构思

作用:导语是消息中简述新闻事实最关键、最重要内容的开头部分,起到传达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点明主题,以及引导听众接受和理解新闻内容等多种作用。

要求:除了要求达到精练、明快、生动等共同要求外,还要做到开门见山,突出最精彩、最鲜活的事实,或提出问题或营造悬念,以吸引听众的收听兴趣。

强调:

一、突出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素

一般而言,对于事件性新闻,导语侧重强调“何时”、“何事”;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导语主要提示“何故”、“如何”,其他要素则放在主体部分交待。

二、尽量选择生动、具体的事实或语言

三、与新闻主体形成呼应

其内容和风格都要力求与新闻主体形成一定的照应关系

六,广播消息的特点及结构安排

与报刊、电视相比:

一、取材更精粹

二、时效性更强

三、结构更紧凑

四、篇幅更短小

广播消息的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这种结构要求按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安排新闻事实。由于上重下轻的结构特点,形成倒立的三角形,故称为“倒金字塔”式。

2. 时序结构

这种结构以新闻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安排素材,叙事顺序与事件进程一致,符合听知习惯,便于听众了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

3.逻辑结构

这种结构是按新闻事实的内部逻辑关系安排素材的,便于人们理解新闻的内在含义,多用于报道非事件性新闻。常见的有因果式、主从式、比较式、点面结合式

4. 导引结构

这种结构以某一生动细节或具体情节为前导,引起听众注意和激发联想。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或新闻特写。因而,这种结构又称为“延缓兴趣”结构。

七,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广播的符号系统:分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口头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系统:音响,音乐,其他声音。

声音符号的特征

广播新闻中的声音符号主要有三种:口头语言、音响、音乐。

一、声音的物理性

音量:即响度

音调:即音高

音色:即音品

二、声音的生理性

声音的生理性是指能够发出声音的人或动物发音部分的生理特点。人的声带不完全相同,有长短、松紧、厚薄之分。

三、声音的心理性

对于感觉声音的一方来说,他不仅在感受、理解所说之基本意义,还会接受说话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非语言符号特点

1. 解释的多样化与理解的局限

2. 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 范围狭小

4. 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功能

1、证据的功能

2、补充的功能

3、强调的功能

4、替代的功能

八. 广播新闻实务

广播新闻稿的写作要求

第一,要通俗化、口语化。

第二,采写要及时。

第三,在写导语时,要先打招呼,请听众收听,增强吸引力。

第四,要有音响上的特点

九,电视会议新闻标题制作

一、抓住重点,提炼信息

二、强化动作,明确内容

三、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总之,对于电视会议新闻标题的编写,应注意电视化,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地传达会议的核心信息。要简洁、直观;要体现对整个新闻的提炼,在简炼之中体现出新闻性,凸显电视会议新闻的含金量。

十. 电视社会新闻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一、电视社会新闻的特点

1、鲜明的社会性

2、浓浓的人情味

3、较强的可读性

4、及时的服务性

二、电视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求

1、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2、与观众形成互动

3.采制社会新闻应遵循的原则

九要:新闻价值要有利于社会效果;作案现场与细节描写要以正压邪;突发灾难事件和现场要向前看;社会新闻内容要提炼出正确的主题;批评性的社会新闻要真实准确;报道自然界奇异现象要作科学解释;采编社会新闻要遵守新闻纪律;社会新闻的采编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社会新闻要注重正面题材,但并不排斥“反面教材”。

十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及要求

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二、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

三、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十二,电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价值

一、电视中非语言符号的应用与类型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以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

(一)电视中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二)电视中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图像符号

2、音乐、音响符号

(1)音乐符号

音乐符号是由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各种要素综合构成的符号系统。

(2)音响符号

音响符号是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存在的并被人们所认知表达某种意义的声响。

3、人体语言符号

这类符号主要包括电视参与者、主持人播音员、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行为举止和表情等。

二、电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一)主导作用

图像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始终是处于第一位的,它可以真实、准确地把特定时空中的现实生活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可以具体形象地表达出作品主题,感染观众。

(二)深化主题作用

电视用画面来说话往往可以深化主题,是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生动形象性。

三、非语言符号在促进电视的个性化、专业化和频道化发展中的推广价值

今后的电视将向个性化、专业化和频道化方向发展,电视节目也应更注意艺术性、真实性和娱乐性,要实现这些特点,巧妙运用非语言符号将会事半功倍。

非语言符号在增强电视节目的艺术性、真实性、娱乐性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十三,数字电视

一、数字电视是什么

是一种新型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并以此带来其它增值服务。比起传统的模拟电视来讲,数字电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清晰图象质量;海量化的信息;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以及消费者与电视台之间进行的互动。

二、从消费者角度看数字电视

(一)、频道、数字平台和设备的多样化选择

(二)、高质量的服务

(三)、从模拟电视转换到数字电视的机会成本较低

(四)、消费者不会因切换而损失目前所享受的内容

三、数字电视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一:传媒运营商在节目制作上必须做到差异化,在节目采购上全面市场化。

挑战二:数字电视高投入的特性要求开展数字电视的传媒运营者具备一定规模效应。

挑战三:数字电视的发展要求电视运营商针对新的收入模式开展一流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并改变广告销售战略。

挑战四:数字电视也是开展在国家指导下的资本运作和现代化管理的最佳契机。

十四,新闻节目

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

1. 电视深度报道

2.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3.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就一个事件的起因、变化、发展、结果,组织跟踪报道或评论,陆续播出。如凤凰卫视关于9.11报道。

系列报道: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组织多条消息、多篇报道或评论,陆续播出。如央视“三个代表在基层”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的对象和特点

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以新闻事件自身的发展和时间顺序纵向展开

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

密集性未知性客观性显著性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异同

相同:系统整体优势和连续播出的积累效果形成的轰动效应

什么是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机构或评论者、评论集体对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明确表示意见和态度,对事态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评述,是电视机构的政治旗帜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

电视评论的特点

1. 声画合一具有可视性

2. 传播影响的广泛性

电视评论的类别(从功能来看)

提示性评论:提出问题,指明方向,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引导人们思考。

倡导性评论:以正面论述为主,鲜明地表示赞成什么,提倡什么,支持和扶持它认为应该支持和扶持的事物。

批评性评论:揭露、抨击社会上存在的错误、有害的现象,明确指出错误在哪里,危害是什么,以及错误和危害的原因。

电视评论的编导要求

选题要准:老百姓共同关注;与改革开放大业有直接关系;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的典型事例. 评论要精:真知灼见思辩色彩

杂志类新闻节目定义:

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节目,它在固定栏目的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

特征

内容:“杂”而不乱,长短结合,中心突出;

形式:板块结构,综合变化,灵活多样。

主持人:串联、对重要题材作深入采访与评述。

新闻杂志节目的优势

1、能以多样化的题材内容和多种表现形式来激发观众的观赏心理。

2、能把不同题材的内容有机地汇成整体,使节目内容包含量大,题材宽容度大,又不产生断裂感。

3、形式上还有较大的灵活性,既可固定,也可随时更新。

十五,真人秀节目

真:非虚构纪实手法特色

人:展示人性和人格核心根本

秀:虚构和游戏手段

真人秀节目定义:指由普通人(非扮演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制作成的节目。

纪录片+电视剧+智力竞猜+谈话节目戏剧性+娱乐性+纪实性+新闻性

“真人秀”的特征

2、矛盾冲突与悬念设置:

矛盾冲突的表现(来源):(1)竞争性,(2)特殊情境

矛盾冲突的类型:(1)人与环境的冲突(2)人与人的冲突

3、拍摄手法纪实性:纪录片式的跟踪拍摄和细节的展现

真人秀与纪录片的区别

纪录片——“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真实是对纪录片的基本要求,其本质内涵是真实性。

真人秀——营造“真实感”,让观众看起来是真的。实际上,其情境是假定的、人为设计的,

甚至参赛者的某些行为框架都是设计好的。

4、节目和与观众的互动性

1,利用各种媒体加强节目宣传和征集参赛者;2,利用网络传播节目;3,让观众参与节目。

5、产业化大制作的运作方式

“真人秀”的策划编导意识

1、导演意识和全局观念:对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生活流程、活动背景等进行设计和控制。

2、情节设计的要求

(1)不能太戏剧化,太丰盈,必须故意预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于平凡的素材,预留一定的生活空间让参赛者随意发挥,这样才符合生活逻辑。

(2)导演意识必须不留痕迹,不能让观众感到有人为的干预。

3、实践意识和实战观念

“真人秀”的策划创作

1、对参赛者的挑选:屏幕形象;要有代表性;“有戏”:独特的个性。

2.游戏的限制

3.淘汰规则

4.奖励办法:阶段奖励和最终奖励

“真人秀”编导的实战能力

应变能力:保证故事的发展,保证“有米下锅”。

沟通能力:保证各个环节的通畅,保证节目质量。

协调能力:协调制作单位与参赛者之间的关系

十六,电视谈话节目的编导

什么是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是把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它是一种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或)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的电视节目形式。

第三节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编导理念

?一、话题的选择与确立

?1、较深刻的思想性——用感性的语言符号体现理性的光辉;

?2、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蕴含深刻的文化理念;

?3、平民化意识——焦点话题、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有人情味的话题;

?4、拓宽视野——选题宽泛。

二、主持人的平民化意识

?1、身份——平等,百姓中的一员,犹如观众的兄弟、战友、邻居;

?2、语态——自然、平和,朋友式;

?3、风格——亲切、随和、轻松、真诚。

三、节目风格的确立和把握

?1、平实——营造平等、宽松、自然、开放的谈话氛围;

?2、尊重——展示谈话者真实的心态、思想、情感;

?3、现场观众参与的主动性。

第四节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编导要点

?一、好的切入点

?二、谈话过程的设置和处理

?1、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2、注重故事的情节性;

?3、在谈话通过速率和强弱形成起伏的节奏;4、充分调动现场观众的积极性,使之能够与嘉宾形成真正的互动。

?5、灵活处理现场突发情况,可以使节目更精彩。

?三、现场因素

?1、布景:

?①安静;

?②体现谈话对象的个性;

?③与谈话节目的风格和主题相吻合;

?2、灯光:用光尽量自然、柔和,以不干涉谈话现场为原则。

?3、音乐:配合谈话内容,烘托气氛,调整情绪。

?四、镜头和剪辑

?1、拍摄多用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表现谈话人及其表情等;

?2、变换角度拍摄;

?3、拍一些插入镜头和岔开镜头,剪辑时使用;

?4、编辑时通常适用平剪法(声画同步);分切镜头不宜多,剪辑率一般不宜过高。

?5、适当使用背景资料,如照片、图片、录像、书刊、文件等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2011年版(硕士) 050301 新闻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02 传播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050320 广告学 ① 《营销管理》(第13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王永贵等译,格致出版社 2009 ②《当代广告学》(第八版)[美]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③《广告管理》(第五版)[美]巴茨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④《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⑥《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050321 广播电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⑤《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⑦《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⑧《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050324 媒介管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试题

考生信息:(学号,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6分) 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1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1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1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1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1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 B、编后话 C、本台短评 D、新闻评述 1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 B、广播音乐 C、音响 D、广播语言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与原则(上)【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与原则(上)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社会框架中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 1.广播电视经营管理 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2.社会结构中的广播电视事业 (1)对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研究,应该涵盖社会、经济、技术、伦理道德、政治和法

律等宏观层面的管理秩序。 (2)广播电视事业并非游离于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之外,而是与其所指向的受众一起同属于更大的社会结构之中。 3.广播电视管理体系的特点 (1)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 ①党委政治领导 这主要是指党委宣传部门对广播电视事业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通过党的政策文件领导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思想宣传及舆论导向的作用。 ②政府依法管理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是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工作。 ③行业规范协调 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对广播电视行业进行软性管理。 ④单位自我约束 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制定内部道德自律的规范来加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主要是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2)广播电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 ①宏观性和权威性 管理体制主要进行行业宏观规划和调控,制定管理原则,主导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2020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分享

2020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是一本院校,目前复试结束,特地写一些自己复习的时候走过的弯路和经验帮助20届的学弟学妹,特别是和我一样跨考的同学,更是明白开始准备时候的艰难和迷茫,希望也能帮到你们。主要说的是专业课,想了解公共课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其他学长学姐的分享。 专业课部分参考书目: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巩晓亮《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 张颂《中国播音学》 陈虹《节目主持人概论》 於春《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 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我大概大三的第一学期就已经决定了报考的院校,然后买了基本主要的参考书,随便看了看,具体的复习是在三四月份,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开始的。先是自己看了2个月书之后感觉没学到什么,以前听说过有学长学姐专门辅导考研的学生,就自己去通过各种方式找,后来从一个研友那知道爱考宝典这个机构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帮忙联系前一年高分上岸的直系学长学姐进行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所以后来就有一位学长专门辅导我。他带着我把参考书过了一遍又一遍,我抛弃了原先的笔记,再把重点挑出来整理成一个文件夹方便后期背诵。我背的可能比较早,从五月份就开始了,所以在考前真的背的滚瓜烂熟。期间学长会督促我,规定我在几个星期内背完哪本书然后开始抽背诵。有个人监督真的挺好的,虽然我有研友,但是大家时间都很宝贵不敢浪费对方时间。 然后大概就到了暑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暑假的时间可千万不能浪费了,除去特殊的情况,假期是一定要留校的,每天在开放的自习室、图书馆复习的效率会很高。然后按照学长给我商量好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学习,虽说酷暑难当,但这也是考研的第一道滤网,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也就放弃了,这个时候就是你突围的大好时机,经过第一轮的梳理,暑假学长主要是分专题开始分门别类的跟我讲方法和技巧了,这个时候,你心里对书会渐渐有一个熟悉的框架出来了,也不会这么慌张了。 9月份华师出了复试参考书,从6本变为23本,我在第一时间发给了学长,他把参考书目给我做了一个分类,这样会更清晰明了。细致了解之后我就开始查漏补缺了,这几个月学长给我布置了很多作业,从历年真题到模拟,从格式到字数都严格要求,一直改到十分规范为止。所以专业一除了名词解释“播音三戒”没答出之外,其他题目我都做过,甚至休伊特在哪一年的总统选举大会上说了啥都写出来了。 往年的专业二考试都会考节目策划,所以这个阶段我练习了很多策划,但是今年却考了新闻评述写作,对考生素质要求又提高了,需要你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平时要多看看一些新闻报刊,专家评论之类的长长见识,扩展知识面。 后期除了背政治,刷真题,专业课一样不能方式,专业课的真题也是要反复看,然后把自己薄弱的地方再多巩固几遍。千万不能在后期松懈了。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我在这里祝愿学弟学妹们考研成功,心想事成!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 笔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名词解释 一、“大新闻”架构 所谓“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导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它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大新闻”架构的传播优势在于:第一,它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第二、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第三、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二、收视率、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率 收视(收听)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收听)某个节目的目标受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它是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收视(收听)率又可以分为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绝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X100% ;相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视(收听)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X100%。 三、珠江模式 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读书目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阅读书目 一、专业类 1.《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 2.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3.《百年中国新闻人》李彬、涂鸣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6.《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7.《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遍,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8..《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加莱亚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德]茨威格,三联书店,1986. 10.《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11..《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 1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13.《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巴黎烧了吗》[美]克林斯、[法]拉皮埃尔,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02. 1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6.《关于电视》[法]布尔迪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7.《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19.《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0.《组织传播》[美]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 2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 22.《人类传播理论》[美]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2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27.《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娱乐至死》[美] 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富媒体穷民主》[美] 麦克切斯尼,新华出版社,2004. 二、通识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三国演义》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6.《水浒传》施耐庵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名词解释 一、“大新闻”架构 所谓“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导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它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大新闻”架构的传播优势在于:第一,它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第二、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第三、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二、收视率、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率 收视(收听)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收听)某个节目的目标受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它是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收视(收听)率又可以分为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绝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X100% ;相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视(收听)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X100%。 三、珠江模式 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

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上的全新探索。它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被成为“珠江模式”。 四、信息污染 在电子网络环境下信息激增,同时出现了信息污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受众无所适从;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全、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市场,给社会造成危害和混乱。 五、有线电视、卫星电视 1、有线电视:有线电视,亦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它有四个特点:第一,高质量的图像接受;第二、传输频道增多,节目内容丰富;第三、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费用较低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系统;第四、双向传输,多种用途。 2、卫星电视:卫星电视广播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由设置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先接收地面电视台通过卫星地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然后在把这些信号通过地球同步卫星想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由地面上的设备接收供电视机收看,它是一种新型的广播方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概念(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真事) 简言之,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三个必备条件: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基本特征: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4、题材: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结合起来。 3、约翰格里尔逊 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其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4、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重过程,谈话结果; 3、作者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4、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题材选择变窄; 3、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类; 4、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6、《望长城》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声画合一,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注重主客观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用航摄、水下摄影、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圣才出品】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1.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1)传播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大类。 ①语言符号包括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 ②非语言符号的涵盖范围则要广得多,通常是指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以外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图画等。 (2)根据广播电视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传播的技术特点,广播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可以分别分为视觉性的和听觉性的两个大类。

①广播是听觉性的媒介,因此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是听觉性的。 ②电视作为视听双通道的传播媒介,其语言符号有诉诸听觉的声音语言和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两种。 2.声音和画面的特点 (1)声音的特点 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作用于听者待定心理活动,会产生表情达意的作用,即声音具有心理性的特点。 (2)电视画面的特性:①画面的连续性;②画面的再现性;③画面的选择性;④画面的多义性。 3.广播电视的符号种类 (1)语言 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指以语音为物质基础,以词语为构成要素,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表意体系。 ①声音语言 广播电视声音语言的构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按照节目录制的方式来看,可以大体上分为现场录制或直播的语言,和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 ②文字语言 对于电视而言,文字语言是指在电视内容中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和阅读的文字内容,通常分为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两种。 画内文字是指画面拍摄到的文字内容。屏幕文字主要指后期制作合成的文字。字幕除了传统的交代时空、人物、背景等作用外,还具有渲染气氛、提醒、警示等作用。 (2)画面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表影响某人或机构名誉进行指责的报道,而不给被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电视新闻学定义:是以电视为媒介,以声音、画面、文字为主要符号,及时公开传播的社会变动事实的信息,是电视的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2电视新闻学分类:以传播符号特征分类;以对新闻内容报道的详略划分;以新闻采制的技术手段划分;以新闻报道完成的空间划分; 3以对新闻内容报道的详略划分: 消息类新闻:简明扼要的新闻,如《新闻联播》 言论类新闻:是电视记者、编辑以个人或电视台的身份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报道形式,如《时事开讲》专题类新闻: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个新闻人物进行的集中深入的报道,如《焦点访谈》 4以对新闻报道完成的空间划分: 演播厅内新闻报道:{电视访谈是对社会重大事件或人们普遍关注的任务进行的访问} 现场报道: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面对镜头对新闻事实进行描述、说明、评论及访问有关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现场直播:通过地面卫星发射系统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节目制作报道形式,可多机拍摄,实时编辑。 5现场直播:通过地面卫星发射系统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节目制作报道形式,可多机拍摄,实时编辑。 6形象价值: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各种形象性的总和。具体来讲,就是以声画符号为载体的形象性材料的多寡。 7费力程度:施拉姆认为受众接受信息所付出的代价的大小,包括接受信息时时间的支出、精力的消耗等。 8电视新闻为何在电视中居于主体:传播新闻的电视的重要功能;办好新闻性节目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关键;新闻是影响舆论最直接、最强烈的节目。 9电视意识:电视从业者在电视实践中形成的对电视传播特性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和观念。 10蒙太奇思维的基本要求:把蒙太奇从一般的表现手段提高到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要求:善于运用具体可感的形式或元素作为思维的载体;获得蒙太奇的有机性和概括性;形成整体节奏感。 11新闻现场直播: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片、声音及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报道、采访等转化成电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方式 12符号的分类: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肖像、标志、象征;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推理符号、表象符号 电视新闻的符号类型:文字、声音、图像 13画外音的作用:便捷的表述当下新闻事实;便捷的表述过往相关内容;概括的表述抽象性的内容;以语言优势形成逻辑主线;例子《湖北新闻联播》14声画组合的形式: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同指向一个具体新闻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