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合集下载

河流动力学复习题.docx

河流动力学复习题.docx

泥沙特性粒径:就是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粒配曲线的特点、参数、作法:沙样的平均粒径D…是沙样内各泥沙粒径组的加权平均值。

横坐标D 粒径,纵坐标P 百 分数。

作法:将粒配曲线的纵坐标p 按变化情况分成若干组,并在横坐标D 上定出各 组泥沙相应的上、下限粒径D 唤和D 亦以及各组泥沙在整个沙样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P 。

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孔隙率。

比表面积就是颗粒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颗粒比表面积间接地反映了颗粒受到的物理化学作用与重力作用的相对大小。

颗粒表面离子层及周围的反离子层(吸附层及扩散层)构成颗粒的双电子层。

细颗粒泥沙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聚合的过程叫做絮凝。

影响絮凝的因素:粒径、电解质价位、 含沙量、含盐量。

取未经扰动的原状沙样,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箱内经100-105度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 (或质量)与原状沙样整个体积之比,称为泥沙的干容重或干密度。

单颗粒泥沙在无限大静止清水水体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

单位cm/s 推移质运动滑动或滚动的泥沙,在运动小始终保持与床而接触叫做接触质。

在床面附近以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叫做跃移质。

悬浮在水中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基本相同的泥沙叫做悬移质。

河床上静止的泥沙颗粒,随着水流条件的增强,到一定条件时开始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 的起动。

床面泥沙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就是泥沙的起动条件。

可用流速、拖曳 力或功率表示。

用水流垂线平均流速来表示叫起动流速。

9 起动拖曳力是指泥沙处于起动状态的床面剪切力。

.MJ = 泥沙颗粒由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叫止动流速。

U :•二位?岗卡0.71 窦、沙0.83扬动流速是床面泥沙由静止直接转入悬移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

沙波形态的四种类型:带状(顺直)沙波、断续蛇曲(弯曲)状沙波、新月形沙波、舌状沙波 沙波运动两现象:一是沙波对床沙的分选作用,二是较粗泥沙运动的间歇性。

河流动力学作业

河流动力学作业

作业一1. 有一(1=0.Im,从水深li=10m 的水面抛入7K 中,水的流速若不考 虑动水流动的影响,求卵石沉到河底的水平距离?解:d=0.1m=100mm>2mm,^用沙玉清紊流区公式co=l.14 J —_ gd = 1.14 ^1.65x9.8x0.1 = 1.45 in /ss=ut=lx6.90=6.90 m故卵石沉到河底的水平距离为6.90m.2. 什么是泥沙沉速?球体的沉逮与等容泥沙的沉速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单颗粒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速。

球体的 沉速与等容泥沙的沉速不相同。

因为泥沙的形状复杂,沉降中受到的阻力较球体沉降 阻力大,同粒径的沉速有所减小。

答:当水质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泥沙,特别是含有复奈化学成分时,泥沙不再以单颗 粒的形式下沉,而是结成一团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现象。

影响泥沙絮凝作用的因 素包括泥沙粒径、矿物成分.含沙量及水质等。

4.试比较岗恰洛夫、沙玉清.弓瘵瑾的泥沙沉速公式,说明在层流.紊流.过渡区中 泥沙沉速的计算公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别层流、紊汛 过渡区这三种绕流状态?答:比较岗恰洛夫、沙玉清和张瑞瑾的泥沙沉速公式可得,三者在层流区的计算公式 形式一样,其中岗恰洛夫和沙玉清的公式完全一致,阻力系数Cd 都取的"24,而张瑞 瑾取的1/25.6。

三者在紊流区的泥沙沉速公式形式也完全一致,仅阻力系数取值不一 样,最后简化而得的岗恰洛夫公式为3=1. 06可号1皿,抄玉清公式为 3= 1.14J 牛绻,张瑞瑾公式为3=1.04寸牛匕如 三者在过渡区的公式差异最 大,岗恰洛夫对比了滞流区沉速公式的结构形式,认犬过渡区公式几个变量的方次应 该介于滞流区和紊流区之间,取的d 的方次为1,比工的方次为2/3八的方次由-1逐Y2/3 1/ _ 1/渐増至0,最后取过渡区沉速公式的结构形式为3邙务(节丄严d, R 为无量纲系 数,是表征粒径和温度变化改变粘滞性影响的一个附加因素;沙玉清在研尢过渡区泥 沙沉降规律时引逬了两个新的判数,即沉速判数S 。

河流动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河流动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1试分析人工或天然水系中所谓的“死水”或“活水”是否属于动态系统。

它们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举例说明本校园内的人工河流、湖泊属于何种系统?答:“死水”或“活水”属于动态系统,“死水”是封闭系统,“活水”是开放系统。

校园内的人工河流、湖泊与外部环境既交换热量又交换物质,是开放系统。

1.2若一个封闭水体与外部环境只有能量交换(太阳能辐射),而没有物质交换(水量的流入流出),试分析水体的演变趋势。

考虑两种初始条件:①水体十分纯净,没有任何营养物和微生物;②受到污染的水体,有大量污染物和微生物存在。

答:①水体十分纯净,封闭的水体不会发生变化。

②受到污染的水体,有大量污染物和微生物存在。

在水体中会有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会进一步污染恶化。

1.3仿照图1-1的例子,试举出更多的实例什么是不稳定、亚稳定和平衡状态。

答:一个圆锥体,以其尖端竖立在一个平面上,这些物体都处于不稳定状态。

翻倒后,处于亚稳定状态,一直要等到它们的重心相对地取得最低位置时,这些物体才会静止不动处于稳定状态。

1.4简要说明水文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并指出我国大陆地区常见的子系统。

答:水文系统包含:1、大气层-海洋系统2、坡面系统3、海岸线系统4、河流系统5、冰川系统6、地下水系统7、风成沉积系统常见的有1、大气层-海洋系统2、坡面系统3、海岸线系统4、河流系统6、地下水系统7、风成沉积系统1.5在泥沙问题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时间尺度有几种?它们适用于什么学科和什么问题的研究?答:三种。

地质学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研究地质旋回过程。

现代河流地貌学时间尺度为数十年至数十万年,研究侵蚀旋回。

工程学时间尺度为数天至数百年,降雨和水流与流域坡地、河道边界或人工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演变过程。

河流动力学习题集

河流动力学习题集

河流动力学习题集《河流动力学》习题集第一章1、泥沙粒径有哪些表达形式?2、试分析粒配曲线图上沙样曲线组成的相对均匀程度。

3、比表面积指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4、什么是双电层与结合水? 双电层的厚度与液体中反离子浓度有何关系,对絮凝有何影响?5、何谓泥沙干容重?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什么是泥沙的沉速?球体沉速与等容泥沙的沉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7.泥沙沉速在层流、紊流、过渡区中的计算公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别这三种绕流状态?8.窦国仁建立沉速公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该公式的优缺点如何? 9.原水利电力部规范推荐的沉速计算公式有哪些?10、按水利部规范推荐的公式分别计算D=0.01,0.5,3mm时的沉速。

(g =9.841m/s2,水温为20°C)11、当D=0.5mm时,按岗恰洛夫公式,沙玉清公式,张瑞谨公式,窦国仁公式分别计算水温为20°C时,泥沙的沉速。

12.什么是絮凝现象?影响絮团沉速的因素有哪些?第二章1、已知泥沙粒配资料如下,做泥沙粒配曲线,并用合适的代表粒径,按照岗恰洛夫和沙莫夫公式,求水深h=0.5时的起动流速Uc。

2、推移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涉及哪些环节,实际意义如何?3、按运动状态的不同,泥沙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和水流强度的关系怎样?其中推移质运动多以哪种运动形式出现?4、推移质和悬移质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进行交换的?5、怎样表示泥沙的起动条件?如何判别床面泥抄是否起动?定量判别泥沙是否起动的困难是什么?6、试列出泥沙颗粒以滑动形式起动时力的平衡方程式,并推导出起动流速公式的一般结构形式。

运用多种形式的流速垂线分布公式,将近底流速u o转换为垂线平均流速U,进而推导出泥沙起动流速公式U C。

7、希尔兹的起动拖曳力理论有何特点?试推导希尔兹的起动拖曳力公式。

8、运用希尔兹理论求起动拖曳力时需要哪些实际资料,计算步骤如何?9、已知组成河床泥沙的资料如下,河流水深h=1.2m,比降J=0.9×10-4,水温T=20℃,水流为均匀流。

(完整版)河流动力学三基试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河流动力学三基试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河流动力学三基试题参考答案河流动力学三基试题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泥沙输移比:某流域出口控制站实测的河流泥沙总量St与该流域的地表物质侵蚀总量Se之比,称为泥沙输移比。

2.推移质:泥沙以群体形式运动时,以滚动(包括层移)、跃移形式运动的颗粒统称为推移质。

3.悬移质:把悬浮在水流中,基本上与水流以相同速度作悬移运动的泥沙统称为悬移质。

4.高含沙水流:是指水流挟带的泥沙颗粒非常多,含沙量很大,以至于该挟沙水流在物理特性、运动特性和输沙特性等方面基本上不再像一般挟沙水流那样用牛顿流体描述。

5.异重流运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相互接触,而流体间有一定的但是较小的重度差异,如果其中一种流体沿着交界面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与其它流体发生全局性掺混现象的运动。

6.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将静水中的泥沙颗粒堆积起来,其堆积体边坡形成的稳定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固体泥沙颗粒所占的比例,一般有重量含沙量和体积比含沙量。

8.等容粒径: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9.中值粒径D50:累计频率曲线上纵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10.算术平均粒径D m:各粒径组平均粒径的重量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

11.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力、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12.泥沙的沉速:泥沙在静止清水中沉降速度达到恒定极限速度时,对应的沉速叫做泥沙的沉速。

13.泥沙的干容重:一般把单位体积沙样干燥后的重量称为干容重。

14.泥沙的容重: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于实有体积的比值(即排出空隙率在外)。

15.推移质输沙率:在一定水力、泥沙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推移质数量称为推移质输沙率,用G b表示,单位一般用kg/s或者t /s。

16.泥沙的起动:设想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使水流的速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直到使床面泥沙(简称床沙)由静止转入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河流动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河流动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1试分析人工或天然水系中所谓的“死水”或“活水”是否属于动态系统。

它们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举例说明本校园内的人工河流、湖泊属于何种系统?答:“死水”或“活水”属于动态系统,“死水”是封闭系统,“活水”是开放系统。

校园内的人工河流、湖泊与外部环境既交换热量又交换物质,是开放系统。

1.2若一个封闭水体与外部环境只有能量交换(太阳能辐射),而没有物质交换(水量的流入流出),试分析水体的演变趋势。

考虑两种初始条件:①水体十分纯净,没有任何营养物和微生物;②受到污染的水体,有大量污染物和微生物存在。

答:①水体十分纯净,封闭的水体不会发生变化。

②受到污染的水体,有大量污染物和微生物存在。

在水体中会有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会进一步污染恶化。

1.3仿照图1-1的例子,试举出更多的实例什么是不稳定、亚稳定和平衡状态。

答:一个圆锥体,以其尖端竖立在一个平面上,这些物体都处于不稳定状态。

翻倒后,处于亚稳定状态,一直要等到它们的重心相对地取得最低位置时,这些物体才会静止不动处于稳定状态。

1.4简要说明水文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并指出我国大陆地区常见的子系统。

答:水文系统包含:1、大气层-海洋系统2、坡面系统3、海岸线系统4、河流系统5、冰川系统6、地下水系统7、风成沉积系统常见的有1、大气层-海洋系统2、坡面系统3、海岸线系统4、河流系统6、地下水系统7、风成沉积系统1.5在泥沙问题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时间尺度有几种?它们适用于什么学科和什么问题的研究?答:三种。

地质学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研究地质旋回过程。

现代河流地貌学时间尺度为数十年至数十万年,研究侵蚀旋回。

工程学时间尺度为数天至数百年,降雨和水流与流域坡地、河道边界或人工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演变过程。

09 10年第二学期《河流动力学》复习题

09 10年第二学期《河流动力学》复习题

09 10年第二学期《河流动力学》复习题09-10年第二学期《河流动力学》复习题2022-10学年第二学期河流动力学回顾问题1.泥沙运动在河床演变中有什么作用?2.泥沙粒径有那些表达形式?3.沉积物的干容重是多少?什么因素会影响它?沉积物的干容重与颗粒大小和埋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尝试分析粒度分布曲线上砂样成分的相对均匀性?5.比表面积是多少?它的意义是什么?6.什么是双电层与结合水?双电层的厚度与液体中反离子浓度有何关系,对絮凝有何影响?7.何谓粘结水、粘滞水和自由水?其特性如何?8.层流、紊流和过渡区泥沙沉降速度的计算公式有哪些不同?如何区分这三种流动状态?9.什么是絮凝?影响絮体沉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10.泥沙的水下休止角指什么?影响泥沙水下休止角的因素有哪些?11.什么是泥沙的沉速?球体沉速与等容泥沙的沉速是否相同?为什么?12.何谓泥沙的起动流速?何谓泥沙的起动条件?13.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泥沙运动的形式是什么?泥沙运动与水流强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4.停止流量是多少?它与启动流速有什么关系?提升速度是多少?15.张瑞金对粘连的形成有何看法?16.简述单颗粒泥沙沉降时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动特定和受力特点。

17.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加,沙波经历哪些发展阶段?18.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泥沙运动的形式是什么?与流动强度的关系是什么?推移质的运动形式是什么式出现?19.推移质和悬移质的区别是什么?他们怎么交换?20.何谓推移质输沙率?可以从哪些途径去进行研究,各种研究途径的基本思路如何?21.何谓泥沙的起动条件?怎样表示泥沙的起动条件?如何判别床面泥沙是否起动?22.希尔兹曲线有何特点?希尔兹数的表达式如何?23.泥沙的停止速度和提升速度是多少?它们与启动流速有何关系?24.根据平面形状可以划分哪些类型的沙波?25.试分析说明沙波的运动机理。

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强,沙波经历哪些发展阶段?河道中为什么会产生沙波?26.何谓动床阻力?它和定床阻力有何不同?如何划分床面与河岸阻力及沙粒与沙波阻力?沙粒阻力与沙波浪阻力在泥沙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27.何谓推移质的输沙率?可以从哪些途径去进行研究,各种研究途径的基本思路如何?28.爱因斯坦推移质输沙率理论有何特点?29.历次作业题及测试题。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复习

16.简述单颗粒泥沙沉降时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动特定和受力特点。 17.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加,沙波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18.按运动状态的不同,泥沙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和水流强度的关系怎 样?其中推移质多以哪种运动形式出现? 19.推移质和悬移质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20.何谓推移质输沙率?可以从哪些途径去进行研究,各种研究途径的基 本思路如何? 21.何谓泥沙的起动条件?怎样表示泥沙的起动条件?如何判别床面泥沙 是否起动? 22.希尔兹曲线有何特点?希尔兹数的表达式如何? 23.何谓泥沙的止动流速与扬动流速?它们和起动流速有何关系? 24.沙波按平面形态可分为哪些类型? 25.试分析说明沙波的运动机理。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强,沙波经历哪些发 展阶段?河道中为什么会产生沙波? 26.何谓动床阻力?它和定床阻力有何不同?如何划分床面与河岸阻力及 沙粒与沙波阻力?沙粒阻力与沙波阻力在泥沙运动中的作用如何? 27.何谓推移质的输沙率?可以从哪些途径去进行研究,各种研究途径的 基本思路如何? 28.爱因斯坦推移质输沙率理论有何特点? 29.历次作业题及测试题。 30.比较以垂线平均流速为主要参变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特点。
4
59.什么是造床流量?确定造床流量有哪几种方法? 60.用计算法确定造床流量的步骤? 61.第一造床流量和第二造床流量的(特点和实际运用)区别? 62.河相关系指什么?不同河型的河相关系式有什么不同?
63.水利枢纽对其上下游河道有哪些影响? 64.试列举冲积河流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指标,并阐明它们的 物理意义。 65.水库常年回水区和变动回水区指哪个区域?
2
31.重力作用和紊动扩散作用在泥沙运动中的作用如何?写出重力作用引起 的下沉的泥沙量和紊动扩散作用引起的上浮的泥沙量的数学表达式。 32.紊动扩散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重力作用和紊动扩散作用的对比关系 对悬移质含沙量沿水深分布的影响如何? 33.超饱和状态、次饱和状态、饱和状态的含义? 34.何谓床沙质?何谓冲泻质?为什么要将运动泥沙分为床沙质和冲泻质?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同一河段的洪水与枯水期,床沙质与冲泻质的分界 粒径是否相同,为什么? 35.将三维悬移质运动的一般扩散方程简化为二维恒定均匀流平衡情况下悬 移质扩散方程。 36.含沙量有几种表达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7.悬移质与推移质在运动方式、能量来源及受力特点方面有什么不同? 38.用扩散理论研究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的出发点是什么?作了哪些假定?得 到什么结果?适用于什么条件?还存在什么问题? 39.悬浮指标的表达式如何?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根据其物理意义说明其对 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的影响。 40.重力理论与扩散理论有何不同?重力理论有哪些可取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41.什么是临底含沙量?它对研究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及悬移质输沙率有什么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第二章1. 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的定义各是什么?为什么筛析法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接近于它的等容粒径? 答:(1)等容粒径为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如果泥沙颗粒的重量W 和容重γs (或体积V )可以测定,则其等容粒径可按下式计算:113366n s V W D ππγ⎛⎫⎛⎫==⎪ ⎪⎝⎭⎝⎭(2)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不能用称重或体积法确定等容粒径时,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其筛分粒径。

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为D 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 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 1<D <D 2。

(3)对于粒径小于0.1 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密谋相同、沉速相等的球体直径,作为泥沙颗粒的沉降粒径。

(4)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沙颗粒,可以量测出其互相垂直的长、中、短三轴,以a ,b ,c 表示。

可以设想颗粒是以通过中轴筛孔的,因此筛析所得到的颗粒的中轴长度b 。

对粒径较粗的天然泥沙的几何形状作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表达如下式:()13b abc =即中轴长度接近(实测结果为略大于)三轴的几何平均值。

如果把颗粒视为椭球体,则其体积为6V abc π=等容粒径为()11336n V D abc π⎛⎫== ⎪⎝⎭因此,如果上述各假设成立,则筛析法所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颗粒恰好通过的孔径)接近于它的等到容粒径。

2. 100号筛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答:查表2-2知100号筛的孔径是0.149 mm ,当泥沙粒径小于0.1 mm 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3. 什么是颗粒的形状系数?答:有时采用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来综合表示颗粒形状特点,定义如下:SF =4. 密度、容重、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颗粒的密度ρs 即颗粒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kg/m 3或g/cm 3,工程中常用t/m 3。

容重γs 的定义是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的比值(即排除孔隙率在外),国际单位制单位为N/m 3,工程中常用kgf/m 3。

一般把单位体积沙样干燥后的重量称为干容重,记为γs ’,其国际单位制单位取N/m 3。

有时也用干密度,单位为kg/m 3或g/cm 3等。

由于颗粒之间存在着孔隙,干容重一般小于单个颗粒的容重。

随着淤积物不断密实,其干容重也逐渐接近其极限值。

5. 什么是级配曲线?给出中值粒径、算数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的定义或定义式。

答:级配曲线通常都画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横坐标表示泥沙粒状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泥沙在总沙样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中值粒径,即累积频率曲线上纵曲线上纵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换句话说,细于该粒径和粗于该粒径的泥沙颗粒各占50%的重量。

算数平均粒径D m ,即各粒径组平均粒径的重量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11100nm i i i D D p ==⋅∆∑ 几何平均粒径D mg ,对天然泥沙的级配分析结果表明,泥沙粒径的对数值常常是接近于正态分布的。

如果点绘在特制的对数正态概率纸上,则累积频率曲线会接近于一条直线。

粒径取对数后进行平均运算,最终求得的平均粒径值称为几何平均粒径,其计算过程如下:因为 11ln ln 100nm i i i D D p ==⋅∆∑故 11exp ln 100n mg i i i D D p =⎛⎫=⋅∆ ⎪⎝⎭∑6. 某海滩的沙粒粒度范围是 1.43.6φ=,试给出以毫米为单位的颗粒粒径范围。

答:由2log D φ=-,推出2D φ-=故得 3.61.4220.082470.37893D mm --=≈7. 细颗粒泥沙有什么特殊性质?试说明该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答:细颗粒泥沙又称为粘性泥沙。

细颗粒泥沙的粒径多属于粘土和胶粒范畴,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其界面化学效应极为突出。

水体化学条件的变化可导致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或分散。

细泥沙在输运、沉降和再悬浮过程中都会发生电化学变化,其起因主要是组成细颗粒泥沙的粘土矿物表面带有电荷。

8.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粗颗粒与细颗粒在沉降时有什么不同? 答:粗颗粒的绕流阻力系数接近为一个常数,而细颗粒的绕流阻力系数与颗粒绕流雷诺数成反比。

9. 试分别给出:圆球的重力与阻力的平衡表达式(极限沉速状态下);层流绕流和紊流绕流两种状态下的圆球沉速表达式;绕流流态从层流向紊流过渡状态下的圆球沉速表达式。

答:圆球的重力与阻力的平衡表达式(极限沉速状态下):()322642s DD D C ππρωγγ-=层流绕流状态下的圆球沉速表达式:2118s gD γγωγν-=紊流绕流状态下的圆球沉速表达式:ω=绕流流态从层流向紊流过渡状态下的圆球沉速表达式:214k k D νω=-10. 由关于泥沙沉速ω的一元二次方程式(2-55),推求沉速ω的表达式。

答:一元二次方程式(2-55)整理得:()223120426s D D k k D πρωππμωγγ+--=故2142D a k πρ=,2b k D πμ=,()36s D c πγγ=--于是得2221142242k D k bD ak D k πμνπρ==,()321146342s s D cgD D a k k πγγγγπργ----=-=又因泥沙沉速ω是非负值,所以舍去负根。

代入求根公式即得沉速ω的表达式:2142k b a k D νω=-=-11. 形状和温度对沉速各有什么影响?含沙浓度对沉速有什么影响? 答:形状对沉速的影响:层流情况:2D ω∝过渡区情况:粒径越大,沉速越大 紊流情况:12D ω∝温度对沉速的影响:层流情况:1ων∝,温度越高,ν越小,则沉速越大过渡区情况:131ων∝,温度越高,ν越小,则沉速越大紊流情况:温度对沉速没有影响 含沙浓度对沉速的影响: (1)低含沙量的情况:0121 1.24vkS ωω=+故体积比含沙量越大,沉速越小。

(2)高含沙量的情况:()01mv S ωω=-,m 值在 2.39~4.56之间故体积比含沙量越大,沉速越小。

12. 定性分析粘性颗粒泥沙的沉速。

答:略(详见书上第39至40页)。

13. 泥沙颗粒的存在为什么能影响浑水的粘性系数和流变特性? 答:略(详见书上第43至44页)。

14. 什么是推移质?什么是悬移质?它们在物理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对实际的河床演变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答:泥沙以群体形式运动时,以滚动(包括层移)、跃移形式运动的颗粒统称为推移质,以悬移形式运动的则统称为悬移质。

略(详见书上第45页)。

15. 如何划分床沙质与冲泻质?它们在物理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对实际的河床演变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答:略(详见书上第46页)。

16. 比重为2.65的石块质量为5 kg ,求其等容粒径。

解:因为32.65/kg m ρ=,5M kg =故11133366650.1533122650n V M D m ππρπ⎛⎫⨯⎛⎫⎛⎫====⎪ ⎪ ⎪⨯⎝⎭⎝⎭⎝⎭17. 一粒天然泥沙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斜长石(比重为2.65),恰好能通过10号筛,求此颗粒的大致重量。

解:10号筛的孔径为2.00 mm ,因为筛分粒径相当于等容粒径(例2-1) 故D n = 2.00 mm ,因此()33326509.8 2.0010 1.08866ngD W N ππρ-⨯⨯⨯⨯===18. 从表2-4的级配数据,求:(1)自选作图软件,点绘颗粒分布频率累积曲线图;(2)由图上量出84.1D 和15.9D的值,计算均方差g σ和中值粒径mg D =(3)由图上量出50D ,与表2-4中计算得到的mg D 进行比较。

解:(1)利用Excel 图表画出颗粒分布频率累积曲线图,如下图:(2)由上图量得84.10.480D mm =,15.90.280D mm = 故1.309g σ===0.367mg D mm ===(3)由图上量出500.360D mm =,而表2-4中计算得到的0.366mg D mm =,前者略小于后者,但两者相差甚微。

19. 证明3121001001001001001231i n p p p p p nmg ini D DDD D D ∆∆∆∆∆===⋅⋅⋅∏证明:书上第29页公式(2-9)已推出11exp ln 100n mgi i i D D p =⎛⎫=∆ ⎪⎝⎭∑继续化简得:100100111exp ln exp ln exp ln 100i ip p n nn i mgii i i i i p D D D D ∆∆===⎡⎤⎛⎫⎛⎫∆⎛⎫===⎢⎥ ⎪ ⎪ ⎪⎝⎭⎢⎥⎝⎭⎝⎭⎣⎦∑∑∏ 又因为 ()exp ln (0)a a a => 故 3121001001001001001231in p p p p p nmg ini D DDD D D ∆∆∆∆∆===⋅⋅⋅∏,即得证。

20. 一次洪水后,在一段长20 km 、宽1000 m 的河道中产生的泥沙淤积以重量计共为3000万tf 。

试求:(1)设淤积物为粒径D 50 = 0.2 mm 的沙粒,干密度为1.20 t / m 3,该河段的平均淤积厚度为多少?(2)若设淤积物为粒径D 50 = 0.3 mm 的粉沙,干密度为0.70 t / m 3,则该河段的平均淤积厚度又是多少?解:(1)43300010 1.251.2020101000s W h m A γ⨯∆===⨯⨯⨯' (2)43300010 2.1430.7020101000s W h m A γ⨯∆===⨯⨯⨯'21. 动床模型试验中常采用量瓶法测量浑水浓度。

量瓶的容积约为1000 cm 3,每次使用前需在当时水温下精确测量其容积。

已知某次测量数据为:水温20℃,空瓶的质量为113.0 g ,空瓶加水清水的质量为1146.14 g ,空瓶加浑水的质量为1149.42 g ,滤出瓶中浑水中的沙样烘干后得沙的质量为52.99 g 。

已知模型沙颗粒容重为1.065 gf / cm 3,20℃时清水容重为0.9982 gf / cm 3。

试求:量瓶体积、沙样固体的体积、浑水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浓度。

解:清水质量1146.14113.01033.14g =-=浑水质量1149.42113.01036.42g =-=量瓶体积31033.141035.0030.9982cm ==沙样固体的体积352.9949.7561.065cm ==浑水的体积比浓度49.7560.0481 4.81%1035.003===浑水的重量比浓度52.990.0511 5.11%1036.42===22. 推导例2-6中给出的重量ppm 值S 与重量比含沙量S w 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