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培训PPT课件

风 燥 咳 嗽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咳喘安口服液
痰 湿 蕴 肺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咳喘安口服液
痰 热 郁 肺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 咳喘安口服液
肺 阴 虚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门冬汤
念慈菴
编辑版ppt
28
扁桃体炎
编辑版ppt
29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患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 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 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
编辑版ppt
普通感冒 少见 少见 轻微
一般不会出现 常见 常见 常见
普遍且严重 鼻窦充血或耳痛 病毒、细菌、支原
体上百种病原
10
流行性感冒
• 典型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 染期约5天至7天。
• 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男女之间易感性没有差别。 新生儿的易感性高。
• 温带地区:冬、初春季高发,夏季发病下降 • 发病率:正常季节3-18%;流行季节14-50%
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
• 喉咙痛,常在感冒 症状 前就痛
• 黄痰或黑痰 • 黄色浓涕 • 舌苔黄,舌质红 • 身热、口渴、心烦
编辑版ppt
14
中医对感冒治疗原则 风寒 发汗解表、疏风散寒 风热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编辑版ppt
15
病毒性咽炎
编辑版ppt
16
病毒性咽炎
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 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也可发生于角膜 及外生殖器。
对症治疗
止咳、解热镇痛、抗生素、化痰、减轻充血、 抗组织胺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喉口laryngeal inlet 前庭襞、前庭裂、 声襞、声门裂: 声带: 膜间部、软骨间部 1、喉前庭、 2、喉中间腔、喉室、 3、声门下腔——水肿—呼吸困难,特别是小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 trachea 1、位置:第6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在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2、结构:气管杈、气管隆嵴。 临床气管切开在第3-5气管软骨环——
The form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ittle region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 External nos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 Nasal cavit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蝶筛隐窝。
•
Little region
(1)嗅区 olfactory region
(2)呼吸区 respiratory region 。
• (三)鼻旁窦:paranasal sinus
1、额窦 frontal sinus 开囗中鼻道 2、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开囗中鼻道 3、筛窦 ethmoidal sinus (前、中群)开囗中鼻道 (后群)—— 开囗上鼻道 4、蝶窦 sphenoidal sinus—— 开囗蝶筛隐窝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 trachea 1、位置:第6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在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2、结构:气管杈、气管隆嵴。 临床气管切开在第3-5气管软骨环——
The form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ittle region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 External nos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 Nasal cavit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蝶筛隐窝。
•
Little region
(1)嗅区 olfactory region
(2)呼吸区 respiratory region 。
• (三)鼻旁窦:paranasal sinus
1、额窦 frontal sinus 开囗中鼻道 2、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开囗中鼻道 3、筛窦 ethmoidal sinus (前、中群)开囗中鼻道 (后群)—— 开囗上鼻道 4、蝶窦 sphenoidal sinus—— 开囗蝶筛隐窝
呼吸系统培训课件

支气管炎
总结词
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炎症疾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 喘等。
详细描述
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支气管炎 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周内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可能 长达数月。治疗以消炎、止咳、祛痰为主,如使用抗生 素、支气管扩张剂等。预防方面,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戒烟限酒,加强 锻炼以增强体质。
糖皮质激素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 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水肿和改善 通气,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支气管扩张剂
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患者的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 能。
平喘药
包括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等,可舒 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非药物治疗
氧疗
对于呼吸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长期氧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缓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咳嗽
长期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
胸痛
胸部疼痛、不适等。
呼吸困难
活动后气短、喘息、胸闷等。
其他症状
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02
03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 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病情进展。
肺康复
包括运动训练、呼吸锻炼、心理支持 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改善慢性呼吸系
统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机械通气
在严重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时,机械通气可辅助患者呼吸,减 轻呼吸肌疲劳。
呼吸系统疾病专题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26
4、鼻咽部和咽部: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
5、喉: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粘 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 巴组织。
6、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 力组织,粘 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
7、肺:血管丰富,肺泡小且数量少。
8、肺门: 9、胸膜及纵隔
10、胸部:婴幼儿胸廓较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部,不 利于呼吸。
(3)疗程: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 后3天。支炎体肺炎至少用药2~3W,以免 复发。金葡菌肺炎用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 药2W。
呼吸系统疾病专题知识培训
21
2、抗病毒治疗:三氮唑核苷。
(三)对症治疗 1、氧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祛痰剂、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保
证液体供给。 3、心力衰竭的治疗:镇静、吸氧、强心、利尿。 (1)强心剂:
腺病毒
6m~2y
频咳、中毒重 3~5天才有 早、 大片
金葡菌 疱
1~3y
中毒重,皮疹 早、弥漫 脓肿、肺大
G—杆菌 <1m(抵抗力差) 中毒重、预后差 罗音、实变
多样性
支原体
儿童
频干咳,血丝痰 不明显
单侧斑片影
过敏性
儿童
多轻
不明显
絮状、游走
呼吸系统疾病专题知识培训
15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检查 (1)白细胞检查: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占儿 科疾病的首位。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大多由病毒(占90%以上)。
二、 临床表现:年长儿症状较轻,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婴幼 儿症状较重,以全身症状为主。
三、并发症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以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为主。注意饮水、多休息、
呼吸系统医学教学培训课件PPT

气 管 上 皮 超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气管气Βιβλιοθήκη 管气管粘膜上皮肺(Lung)
组成:支气管树 + 肺泡
肺内支气管
导气部 细支气管
按功能分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呼吸部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 肺内支气管 (小支气管) ▪ 管壁完整 ▪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杯状细胞:多 少 ▪ 混合腺:多 少 ▪ 平滑肌:少 多 ▪ 软骨片:多 少
肺内小支气管
➢ 细支气管(bronchiole) ▪ 管壁完整
➢ 终末性细支气管 (terminal bronchiole) 完整
▪ 假复层纤毛柱状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上皮,较薄
▪ 杯状细胞:少
无
▪混合腺:少
无
▪ 平滑肌:相对增多 完整一层
▪ 软骨少到无
软骨无
* Clara细胞
Clara细胞与 纤毛细胞
论述:试述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肺泡隔与肺泡孔模式图
肺泡隔中弹性纤维
尘细胞
肺泡隔
▪ 气-血屏障(呼吸膜) (respiratory membrane) 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液体层 I型肺泡上皮 上皮基膜 内皮基膜 内皮细胞
血
思考题
简答:气管粘膜细胞、肺的导气部、 肺的呼吸部、气—血屏障、终 末性细支气管、尘细胞、肺泡隔
B 细支气管 T 终末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 呼吸性细支气管 ▪ 管壁:不完整 (respiratory bronchiole) ▪ 单柱 单立
▪ 平滑肌:少
➢ 肺泡管 (alveolar sac)
▪ 管壁:间断结节状膨大 ▪ 单层立方上皮 ▪ 平滑肌极少
呼吸系统培训课件

鼻窦炎
鼻窦内的感染,通常由病毒、细 菌或真菌引起。症状包括头痛、 鼻塞、面部压痛、牙痛等。治疗 可能包括抗生素、消炎药、鼻腔
冲洗等。
下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支气管内的炎症,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刺激物引起。症状 包括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治疗通常包括控制症 状的药物和/或抗生素。
肺炎
肺部组织的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真 菌等。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治 疗根据病原体类型,可能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支持治 疗等。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 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呼吸道感染。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 人密切接触,减少病毒和细菌
的传播机会。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室内通风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症状诊断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肺功能检查
通过患者的主诉,了解咳嗽、 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对呼 吸系统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通过听诊、触诊、叩诊等方式 ,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胸廓扩 张度、呼吸频率等,以辅助诊 断。
如X线、CT、MRI等,可观察 肺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 肺癌等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3. 疼痛管理
4. 环境调整
部分患者可能因咳嗽、胸痛等症状感到不 适,护理人员应评估疼痛程度,合理选用 止痛药物,并辅以心理疏导。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避 免刺激性气味,以减少对患者呼吸道的刺 激。
健康教育内容
1. 呼吸锻炼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胸内压=-肺回缩力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11
(4)胸内负压的意义 维持肺扩张;纽带作用; 促静脉血及淋巴液回流。
胸内负压形成的条件: (1)胸膜腔(胸廓)密闭,大气压
不能直接作用于肺。 (2)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 (3)胸廓自然容积>肺容积;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12
(二)肺通气阻力 弹性阻力(占70%) + 非弹性阻力(占30%)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第一节 肺 通 气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 1.呼吸道:
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加温、加湿、过滤、 清洁吸入气体和防御反射 2.肺泡:交换的场所 3.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2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
原动力
克服通气阻力
胸廓张缩 肺被动张缩
胸膜腔密闭
肺内压与大气压间P
直接动力
肺通气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3
-1
1、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
小的运动。 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
呼吸辅助肌: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4
(2)过程 平静呼吸: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吸气: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张-肺扩张-肺容 量增加-肺内压暂时下降-气体进入肺。 用力呼吸: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 胸廓容积进一步扩大。
平静呼气末约为: -5~-3mmHg 平静吸气末约为:-10 ~ -5mmHg
呼吸系统专题讲座
10
(3)形成机制
肺内压
(大 气 压)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 使肺扩张
肺回缩力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
呼吸系统培训PPT课件

编辑版ppt
22
咳嗽的临床表现
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 称为干性咳嗽。
咳 嗽
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常见 于慢性支气管炎、感冒等。
编辑版ppt
23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
上呼吸 道感染
支气管炎 肺炎 急性喉炎
编辑版ppt
24
咳嗽的治疗原则
镇咳药
抗生素
中成药
化痰药
编辑版ppt
25
中医对上咳嗽的认识
编辑版ppt
32
扁桃体炎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手术治疗
中成药
抗生素
编辑版ppt
33
中医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编辑版ppt
34
实火
虚火
编辑版ppt
35
编辑版ppt
36
实火
虚火
舌质红
舌苔黄
通常无齿痕
小便黄、气味重
大便干 发热时体温超过 37.5℃时,全身 燥热、口渴
编辑版ppt
舌质淡 舌苔白或微黄 常伴齿痕 小便颜色淡、清 大便干或稀软 发热时手脚冰冷、 身体忽冷忽热,不 想喝水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 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四环素、多西环素、土霉素
米诺环素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氟罗沙星、依诺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 氧氟沙星
沙星、洛美沙星、 加替沙星、司帕
帕珠沙星
沙星、莫西沙星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 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
泰诺
对乙酰氨基酚
白加黑感冒片 对乙酰氨基酚
日夜百服宁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有层内的浆C和黏膜下层中腺C共 同形成分泌性IgA,具有免疫和防御的 功能.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7
3. 外膜=16-20 ‘C’ 字形透明软骨环支 架
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后壁,有平滑肌 和相连.
患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有害气体的刺激,
上皮中纤毛C可减少,运动减弱,杯状C
增多,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而
左右主支气管经肺门入肺,入 肺后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3
气管和主支气管组织结构
气管壁的分层: 1. 黏膜层=上皮+固有层
– 假复层纤毛柱状(纤毛C,杯状C,刷C,基底C,小颗 粒C)
–固有层:LCT,含较多的弹性f、淋巴组织和浆C. –纤毛C:量最多,柱状,游离面有纤毛和微绒毛,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7
三 鼻旁窦
鼻旁窦是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 共4对,即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它们都开口于鼻腔,因此对发音有共 鸣作用,窦壁粘膜与鼻腔呼吸部粘膜 连续,故鼻腔发炎时,可蔓延到鼻旁 窦引起鼻窦炎.
小儿鼻腔相当窄小,下鼻道不发达, 鼻前庭发育不佳,也未生鼻毛,鼻黏 膜易肿胀,故易感染呼吸器官疾病.
基细胞 呈锥体形,位于上皮基底部,有分裂增生能力。
粘膜固有层 为薄层结缔组织,与下方的骨膜相连。 其中有许多浆液腺——嗅腺,开口于上皮表面,可不 断地分泌稀薄的液体,覆盖于上皮表面,可溶解空气 中的气味,刺激嗅毛,引起嗅觉冲动;分泌物又可清 洗嗅上皮表面,保持嗅觉的敏感性。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5
嗅区
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处,活体上呈苍白色 或淡黄色。嗅黏膜由嗅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有三种细胞构成
支持细胞 高柱状,最多.其包绕着每个嗅细胞,象神经胶质细胞.
嗅细胞 梭形,夹在支持细胞之间,为双极神经元.能感受刺激和 传导冲动.是嗅觉传导的第一神经元.
小颗粒C:又称内分泌C,C较矮,内有许多 分泌颗粒,可分为神经分泌C和内分泌C.神 经分泌C常几个集在一起,基部有神经末梢, 分泌五羟色胺;内分泌C分泌多肽激素.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5
EM:气管上皮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6
2. 黏膜下层=LCT+混合腺
混合腺导管开口于黏膜表面,腺体 的分泌物与杯状C分泌的黏液,在腔面 形成较厚的黏膜层,保持黏膜湿润,并 能黏附细菌及异物.
3
二、鼻 腔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中隔前 部由软骨构成,后部由骨构成。鼻腔向 前以鼻孔通体外,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 部。两侧鼻腔均分为前后二部,前部为 鼻前庭,后部为固有鼻腔。
1.鼻前庭 是鼻腔的前部,由两侧鼻翼 围成的部分,内面被以皮肤,生有鼻毛, 有阻挡灰尘的作用。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组成: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
气管 肺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
导气部与呼吸部
导气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 到终末细支气管的多极支气管.
呼吸部:肺内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和肺泡.
肺的功能:吸入O2,排除CO2,鼻有嗅
4
2.固有鼻腔 是
鼻腔的后部,结构特征 是:
(l)鼻中隔前下部有 一丰富的血管吻合丛, 称为易出血区,约90% 的鼻衄发生在此。
(2)鼻腔外侧壁有上、 中、下鼻甲分隔出上、 中、下鼻道,鼻泪管开 口于下鼻道前部。
(3)鼻腔内面覆以粘 膜,粘膜因结构与机能 不同,可分为嗅区和呼 吸区。
1/13/2021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8
组织结构
前庭部:复层扁平 呼吸部:假复层纤毛
柱状上皮(杯C) 嗅部(嗅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 1. 嗅C:双极神经元 2. 支持C 3. 基C
嗅毛 嗅泡 树突 胞体
轴突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9
鼻呼吸部粘膜
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
固有层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0
鼻嗅部粘膜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1
气管和主支气管
形态和位置
为圆筒状管道,后壁略 扁平,气管上接喉,下 至第4、5胸椎处分成左、 右支气管。分叉处称气 管杈
左支气管细长,比较倾 斜,右支气管粗短,较 陡直,分别经肺门人左、 右肺。气管后方贴近食 管,颈段前方及侧面有 甲状腺。
6
呼吸区
为嗅区以外的其余部分,活体上呈微红色。
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作 定向摆动,使粘液移向咽部,冲刷粘膜表 面,具有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的作用。
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黏液 腺,发达的薄壁静脉丛,可温暖和湿润被 吸入的空气.
呼吸区黏膜的显著特征:固有层内有丰富 的血液供应,有发达的薄壁静脉丛.可加温 和湿润吸入的空气.
核椭圆形位于C中央,胞质内有线粒体、高尔基复 合体和溶酶体等. –杯状C:呈高脚酒杯状,顶部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核下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
1/13/2021
呼吸排列紧密的 微绒毛,核位于基部.基部有神经末梢附着, 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基C:C为锥体形,沿膜排列.是一种未分化 C,可以分化为纤毛C和杯状C.
觉作用,喉有发音作用.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2
鼻(nose)
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 分部:外鼻、鼻腔和鼻旁窦.
一、外鼻
外鼻以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
组成:鼻根、鼻尖、鼻背、鼻翼和鼻孔.
鼻尖和鼻翼处皮肤较厚,皮下组织少,内 富有皮脂腺和汗腺.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气管杈左侧稍上方有主
A通过。 1/13/2021
呼吸系统专题培训讲座
12
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环 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成, 气管有16-20个软骨环,左支 气管有约7-8个软骨环,右支 气管有约3-4个软骨环,c形软 骨缺口处由横向的平滑肌纤维 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所封闭.
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具有 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状态, 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