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合集下载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2011-02-17 16:17矫形器的基本作用现代矫形器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矫形器师制作的。

与其他治疗方法所不同的是,矫形器治疗常常需要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与矫形器师的密切配合。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一、限制肢体运动,保持关节稳定通过限制异常运动,如固定性踝足矫形器可限制足踝的各方向活动;通过对肢体的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或利于软组织损伤的消炎、减轻疼痛,如各种固定性矫形器。

二、矫正畸形,防止畸形的发展柔软性畸形可以利用矫形器矫治,如脊柱侧凸矫形器;对僵硬性畸形或手术矫治前的患者,可利用矫形器限制畸形的发展,如足外翻矫形器。

三、牵引作用,缓解症状通过对脊柱的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减轻疼痛,如颈椎矫形器、腰椎牵引带。

四、免荷作用,减轻疼痛免荷式矫形器是为减轻下肢承载的负荷而使用的矫形器。

常用的免荷式矫形器有髌韧带承重(PTB)矫形器和坐骨承重矫形器,避免了伤残部位的承重。

五、功能代偿,辅助肢体运动能够辅助肢体关节运动的功能性矫形器。

如利用弹簧或橡皮筋的弹力来代偿麻痹肌肉功能的指伸展辅助矫形器、动态对掌矫形器等。

六、保护作用,预防组织损伤通过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强固和对关节活动的适当限制,增强关节的稳定,防止关节及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护肩、护肘、护膝等各种软性护带及软性围腰等。

上肢与下肢不同,其功能不是支撑体重,而主要是发挥手的灵巧持物功能。

上肢矫形器除了用于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外,更常用于辅助或替代手的功能。

这类矫形器又称功能性矫形器或动力性矫形器。

一、装配上肢矫形器须知1.矫形器辅助瘫痪肌所残留的肌力,或替代完全瘫痪肌肉的功能。

例如对桡神经损伤的病人,使用矫形器支撑腕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可以更好地发挥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所支配肌肉的功能。

又如C5平面四肢瘫的病人,使用辅助握持功能的矫形器,可明显改善自理生活能力。

2.矫形器的握持辅助力量应适当,以满足辅助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不能力量过强,以免损伤感觉障碍的手指。

低温热塑矫形器的临床应用-赵正全

低温热塑矫形器的临床应用-赵正全

低温热塑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一、低温热塑板材性能聚乙烯和聚丙烯是广泛使用的热塑材料。

材料的不同密度使它们的强度有低、中、高之分。

在室温10~30℃干燥环境中,分子处于稳定状态,当温度达60~80℃范围时,分子被激活使之软化。

软化后的板材可以直接在肢体上塑形。

为满足治疗和制作的需要,供应商在材料中增加一些辅助原料和添加剂,使不同类型的低温板材具备特有的性能供临床选择,因此,了解各类塑料板材的性能并掌握其操作技术十分必要。

一.塑形性:指加热软化后的板材与肢体轮廓容易吻合的程度。

塑形性越好越容易制作的与肢体吻合,较适合于面部塑形和形状较复杂部位的塑形。

反之,适合制作大而性状简单部位的矫形器。

二.记忆性:若将已塑形的板材重新放入热水中、板材可恢复到塑形前的形态,可以再次在患肢上塑形,有利于矫形器修改或重复使用。

三.牵拉性:是指材料软化后能够被牵拉延长的特性,当需要在局部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将材料延伸,而不会影响其它的塑形部位,一般来说,牵拉性越好的材料对牵拉的阻力越大。

四.抗指压:指材料软化后,是否容易留有手指的压痕及压痕深浅程度,这种不希望的特征也是区别材料质地的指标之一,当使用一种容易受压的材料时,矫形师操作应格外小心,避免长时间的握捏或按压。

五.粘附性:是指材料加热后材料自身的粘贴或与皮肤粘贴的特性。

通过材料自身粘贴的特点,可以不需要任何粘胶材料,直接将塑形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六.加热时间:是材料放入热水后使其充分软化需要的时间,一般温度在60~80℃时,加热时间约3min~5min,如果加热时间不够,会发现材料表面已经软化而内部没有软化,必然影响塑形的效果。

七.冷却时间:是指材料从软化到塑形直至硬化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是制作矫形器的主要阶段。

一般材料的冷却时间是3min~5min,能保证熟练矫形师塑形的完成。

八.透明性:没有色素的材料在加热前呈白色,当加温后能变成透明状,这类材料称之为透明材料,该材料在塑形时能直接观察到骨性突起和皮肤皱折及伤口部位,能够避免矫形器对肢体局部造成的不良影响。

矫形器_精品文档

矫形器_精品文档
常被称为支具、支架、夹板等
自七十年代起,国际上统一称为 ORTHOSIS
国内从九十年代起,统一称为矫形器
3
矫形器的处方
矫形器是医疗用品,使用是否恰当对治
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所有的矫形器必 须有医生处方才能使用。医生处方内 容 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诊断、矫形 器名称、固定的部位,佩戴的时间及 注意事项。必要时可与矫形技师交换 意见 再作决定。
矫形技师提出要求定制
18
脑血管意外 高位脊髓损伤 脑瘫
在脑血管意外及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时,保持肢 体功能位,预防和治疗屈曲挛缩对功能恢复有重 要意义
19
下肢矫形器
髋矫形器 膝踝足矫形器 KAFO(长腿支具) 膝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AFO(小腿支具) 足矫形器
20
下肢矫形器 髋矫形器
髋外展矫形器
51
硬质腰骶矫形器
奈特 Knight
威廉姆斯 Wiliams
52
软式腰骶矫形器
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 退行性脊椎病变、 腰椎肩盘突出、脊椎滑脱等引起 的腰痛
53
软式腰骶矫形器
骨盆固定带 作用:稳定骨盆,促
进耻骨联 合复位,常用 于产后恢复。
包容型托腹带 作用:防止腰椎过分前
凸而致腰痛,减轻腰椎负 荷。
大腿免荷 29
膝矫形器 -2
胫骨结节疼痛及髌骨半脱位 患者用矫形器
膝部韧带轻度损伤、膝关节不稳、髌 骨半脱位、石膏后功能恢复期等
30
下肢矫形器 膝运动性矫形器
高强度合金及碳纤树脂等合成材料 制作 多用于运动时穿戴
适应症 膝十字交叉韧带 侧副韧带损伤 康复期间使用 运动中使用防止再次受伤
邵加一
31
15
动态腕掌矫形器

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1. 引言介绍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定义、作用和目的。

2. 矫形器的分类详细介绍矫形器的不同分类,如支撑性矫形器、功能性矫形器、活动矫形器等,以及各个分类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3. 矫形器的使用对象适合使用矫形器的对象,包括骨骼畸形患者、运动损伤患者、残疾人群等,并针对每个对象的特点介绍相应的矫形器应用。

4. 矫形器的应用领域具体介绍矫形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骨科、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等。

分别介绍每个领域中常见的疾病或损伤,以及矫形器在疾病或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

5. 矫形器的制作和配戴详细描述矫形器的制作过程,包括矫形器的设计、材料选择和制作步骤。

同时介绍矫形器的配戴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和享受矫形器带来的益处。

6. 矫形器的效果评估介绍矫形器使用后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运动能力的测试、疼痛缓解的评估等。

同时提供评估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为临床医生和矫形器使用者提供指导和反馈。

7. 临床案例分析一些临床案例,描述患者使用矫形器的情况、治疗过程和效果。

通过案例的分析,展示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8. 结论总结矫形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矫形器的制作流程图、矫形器使用的示意图等,以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所述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骨科: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2. 康复医学:一种综合性医学学科,旨在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3.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科学领域。

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2011-02-17 16:01要了解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首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保护作用通过矫形器对受损或疾病肢体的保护及支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轻疼痛;保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防止肢体再次受损,促进病变愈合。

2.稳定作用通过矫形器对肢体固定以及对异常活动的限制,维持骨、关节、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功能训练及下肢承重能力的重建。

3.代偿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外力源装置,对肌力较弱者给予助力;代偿已瘫痪的肌肉的功能;矫形器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使其维持正常功能运动。

4.矫正作用通过三点力作用原理矫正肢体已出现的畸形,也可通过矫形器的限制,预防潜在的畸形发生和发展。

5.免负荷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压力传导和支撑,能部分或完全免除肢体或躯干的承重,促进组织修复。

一、矫形器在骨与关节损伤上的应用骨与关节损伤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的处理是为了恢复运动功能,防治关节的结构性破坏和软组织的挛缩,避免肢体残疾。

骨折与关节关节脱位是骨关节损伤的常见疾患,采取复位固定、消除水肿和功能训练是康复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

骨折复位后的早期,利用静态性矫形器固定,可维持骨和关节的正常生理对线,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减轻肢体疼痛;在功能恢复期,通过动态性矫形器辅助患肢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功能活动。

关节脱位后应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即可采用矫形器固定,以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减轻肢体疼痛、肿胀,促进关节韧带、肌腱等组织修复。

对陈旧性脱位和手法复位困难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后行矫形器固定,同时需要进行肌肉的等长训练,以维持肌肉的张力,促进其愈合。

二、矫形器在中枢性疾病上的应用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小儿脑瘫多因外伤、疾病或脑神经发育不良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或缺失,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肌肉瘫痪和肌肉痉挛,异常的肌肉表现均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造成肢体的畸形。

针对患者不同阶段运动功能的主要特点,装配适合的矫形器对功能的恢复很有必要。

矫形器临床常识

矫形器临床常识

矫形器临床常识1.上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上肢矫形器的适应症按病症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二大类:(1)先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畸形、b.发育期的影响;(2)后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外伤、b.炎症、c.瘫痪、d.新陈代谢的影响、e.老化。

2.下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1)下肢矫形器主要适应于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脑瘫、偏瘫、截肢,周缘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瘫痪和痉挛性瘫痪、及继发的膝内翻、外翻、膝反屈。

(2)下肢矫形器还适应于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如下肢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3.脊柱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脊柱矫形器的适应症很广泛,主要有:(1)下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症;(2)脊柱手术前后、脊柱融合术后、椎间盘手术后;(3)脊柱骨折;(4)脊柱关节炎,如类风湿性脊柱炎;(5)脊柱骨骶骨软骨病;(6)脊柱结核;(7)麻痹性病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发育不良;(8)截瘫;(9)脊柱裂;(10)脊椎滑脱;(11)颈椎扭伤、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先天性斜颈、颈椎骨折、脱位等。

4.上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上肢矫形器按其功能分为固定性、矫正性和功能性三种。

固定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

矫正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矫正上肢特别是手部关节或软组织的挛缩畸形。

功能性矫形器主要用于稳定上肢关节的松弛,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辅助恢复病人的部分生活和劳动功能。

5.下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下肢矫形器:(1)适用于下肢无力;(2)适用于下肢骨骼关节畸形;(3)适用于下肢骨骼及关节不全;(4)适用于足部、踝关节的变形,马蹄足、外翻足、外翻扁平足;(5)适用于末梢神经麻痹;(6)适用于膝部疾患;(7)适用于髋部疾患;(8)适用于下肢骨折;(9)适用于截瘫。

6.脊柱矫形器的矫正原理是什么?(1)通过提供躯干的支持力使腹内压增加,从而减少脊柱及其肌肉、韧带的纵向负荷;(2)通过对躯干运动的限制,即依靠矫形器的“三点力”的作用,随时提醒患者注意而减少脊柱的运动;(3)通过被动和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线关系。

常用矫形器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课件

常用矫形器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课件
1.踝足矫形器(AFO) 也称短下肢支具。用于辅助下垂足、马蹄 内翻足的行走以及矫正其畸形。 2.脊柱矫形器 矫形背心
穿戴矫形器注意事项
穿戴方法 每次佩戴时间 (30分至2小时不等) 是否存在压迫 谁负责穿戴 其他反馈
方法示范
谢谢!
保护功能对瘫痪性疾病主要利用矫形器的稳定与支持功能以预防畸形助动功能以恢复瘫痪肢体的运动能力以及减轻痉挛矫正畸形
常用矫形器的 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矫形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用于四肢、躯干等部位,通过 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 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 能的器械,用在躯干和下肢的亦称 为支具(brace),主要用于上肢 的称为夹板(splint)。瘫痪疾患 常需要使用矫形器,有些情况甚至 需长期或终生使用。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康复科常用矫形器的应用
穿戴矫形器注意事项 示范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1. 稳定与支持 2. 助动功能 3. 矫正功能 4. 保护功能 对瘫痪性疾病,主要利用矫形器的稳定与 支持功能,以预防畸形,助动功能以恢复瘫 痪肢体的运动能力,以及减轻痉挛、矫正畸 形。
康复科常用矫形器的应用
上肢矫形器 1.肩吊带:预防和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用于 臂丛损伤、脊髓损伤、脊髓炎、偏瘫等。 2.肘伸展夹板:用于矫正肘关节屈曲挛缩。 3.手休息夹板:固定腕、手指、拇指于功能 位,有掌侧型和背侧型。 4.手抗痉挛夹板:持续地牵伸痉挛的肌肉, 可以降低其肌张力
康复科常用矫形器的应用
下肢与脊柱矫形器

矫形器的应用

矫形器的应用
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涉及医学、生物力学、工程学等方面
矫形器的应用——适应症
损伤
麻痹
畸形
结构异常
功能障碍
疾病、损伤、麻痹的病情发展阶段
适应症----上肢矫形器
先天性手部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
骨,关节,韧带及肌腱外伤
外伤后遗症
风湿性关节炎
变形性关节病
适应症----下肢矫形器
麻痹:
周围性及中枢性驰缓性麻痹
矫形器的应用
广州市福民假肢矫形技术中心
(内部培训课程)
一、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概念、分类、适应症及作用
处方、应用、适合检查
什么是矫形器?
定义
适应症
作用
分类
矫形器的定义
用于人体四肢或其它部位的,预防、矫正畸形,辅助治疗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体外装置。
假肢矫形器制作与装配技术是康复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脊柱侧弯矫形器的适应证
还与许多因素相关:
患者、经济、气候
密尔沃基
矫形器
波士顿
BOSTON
矫形器
顶椎Th10以下
预制半成品
色努式矫形器
适应于矫正侧弯顶椎T6以下、科布氏(Cobb‘s)角度20°~50°、尚处于发育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
通过压力垫和释放空间引导患者的脊柱运动、呼吸运动和脊柱伸展,是主动式的、抗旋转侧弯矫形器。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得到较大的改进。
胸腰椎矫形器
腹带
作用于腹部
弹性腰围
适应于:
轻度腰痛
腰部损伤预防
保护支持
配合康复治疗
带背侧支条的腰围
控制脊柱的屈伸运动
保持脊柱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2011-02-17 16:01
要了解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首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保护作用通过矫形器对受损或疾病肢体的保护及支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轻疼痛;保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防止肢体再次受损,促进病变愈合。

2.稳定作用通过矫形器对肢体固定以及对异常活动的限制,维持骨、关节、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功能训练及下肢承重能力的重建。

3.代偿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外力源装置,对肌力较弱者给予助力;代偿已瘫痪的肌肉的功能;矫形器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使其维持正常功能运动。

4.矫正作用通过三点力作用原理矫正肢体已出现的畸形,也可通过矫形器的限制,预防潜在的畸形发生和发展。

5.免负荷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压力传导和支撑,能部分或完全免除肢体或躯干的承重,促进组织修复。

一、矫形器在骨与关节损伤上的应用
骨与关节损伤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的处理是为了恢复运动功能,防治关节的结构性破坏和软组织的挛缩,避免肢体残疾。

骨折与关节关节脱位是骨关节损伤的常见疾患,采取复位固定、消除水肿和功能训练是康复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

骨折复位后的早期,利用静态性矫形器固定,可维持骨和关节的正常生理对线,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减轻肢体疼痛;在功能恢复期,通过动态性矫形器辅助患肢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功能活动。

关节脱位后应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即可采用矫形器固定,以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减轻肢体疼痛、肿胀,促进关节韧带、肌腱等组织修复。

对陈旧性脱位和手法复位困难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后行矫形器固定,同时需要进行肌肉的等长训练,以维持肌肉的张力,促进其愈合。

二、矫形器在中枢性疾病上的应用
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小儿脑瘫多因外伤、疾病或脑神经发育不良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或缺失,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肌肉瘫痪和肌肉痉挛,异常的肌肉表现均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造成肢体的畸形。

针对患者不同阶段运动功能的主要特点,装配适合的矫形器对功能的恢复很有必要。

急性期采用腕手功能位矫形器固定手腕部,能保护患者的抓握功能,控制手的姿势,防止屈肌挛缩;在痉挛期可利用抗痉挛矫形器进行持续牵伸,降低手部及小腿屈肌过高的张力;防止手部及躁关节的屈曲挛缩,屈肌痉挛会引起肢体疼痛,装配矫形器后可减轻疼痛。

在疾病的恢复期,可装配动态矫形器,辅助上肢的功能训练及站立行走训练。

三、矫形器在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上的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造成肌力的减退甚至完全麻痹。

由于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局部水肿导致纤维素渗入到组织间隙,造成肌肉挛缩、肢体变形,而且神经的恢复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畸形体位还可能造成关节的僵化,因此,保持肢体的良好体位是重要的措施。

在治
疗中可根据各类损伤的情况为患者装配适当的矫形器,如全臂丛损伤,可采用上肢外展矫形器。

桡神经损伤可戴有铰链的动态性腕手矫形器改善伸腕、伸指运动。

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远端损伤,通过矫形器能维系手的抓握能力等,下肢常见的胫、腓神经损伤也可分阶段配戴不同功能的踝足矫形器。

四、矫形器在矫形器在炎性疾病上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普遍有红、肿、热、痛症状,手指的小关节及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通过矫形器的制动,减少或限制关节活动,从而抑制炎性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延缓或减轻关节畸形。

在控制活动量或完全制动期间,要定期做关节的被动运动和功能活动训练,防止关节僵硬,但训练中要注意运动的频度和强度。

骨关节炎是从关节软骨破坏开始,进而造成软骨下骨坏死、囊性变、关节间隙变窄的一种非特异性关节炎症,可多个关节同时受累,也可发生在单一的负重关节,患者持续疼痛、偶有关节活动后疼痛突然加剧,并常伴有站立不稳,关节乏力的表现,矫形器能帮助受累关节的支撑。

此外,手指关节若发生退行性病变,不但引起手指的疼痛,也由于关节囊松弛,关节不能在正常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活动,采用矫形器能提供无疼痛而稳定的帮助。

狭窄性腱鞘炎引起腱鞘局部增厚狭窄,最常见的发生于手腕及指屈腱鞘,如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等。

该类疾病起病缓慢,疼痛逐渐加重,手指伸、屈活动障碍。

采用矫形器固定1~2周,减少腕部和手指活动,缓解症状,并防止拇指屈曲、内收挛缩。

对久治不愈或顽固的“弹响指”,即使手术治疗也应当使用手部矫形器,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畸形。

五、矫形器烧伤上的应用
在烧伤的早期,应将肢体制动在功能位,可以防止或减轻关节挛缩畸形。

例如:手部烧伤后常常累及手背,采用静止性腕手矫形器使手部保持在休息位,即腕关节背伸10°,掌指关节屈曲45。

,指间关节伸展位,拇指与食指对掌位,能克服掌指关节过伸及指间关节屈曲畸形。

烧伤后的瘢痕导致肢体活动范围减小,通过矫形器帮助能扩大关节活动度。

还可以利用低温塑化板制作免压支架,避免不应有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