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肺癌生存期的统计学数据
正确理解肺癌生存期的统计学数据

上周有位患者家属问药代邮“我的父亲患肺癌并已手术切除,他到底能活多长时间?”,“医生说可以争取5年生存期,是最多可以活5年吗”。
这两个问题比较典型,也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关心的问题,因此药代邮专门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同时将其划入药代邮版的《肺癌治疗指南》,供大家了解。
肺癌是生存期最差的肿瘤之一无可置疑的是肺癌是最难治的肿瘤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多以较晚期,因此也是目前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如果将所有期别,所有类型的肺癌都放在一起看的话,肺癌1年生存率仅仅20%,5年生存率仅仅6%,能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仅20%。
5年生存期详解文章开头这位患者谈到“5年生存期”,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语言。
但是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明白统计资料只是一个基于大宗病例的平均数,医生收集的各类肺癌有关预后的统计资料,只是对你所患疾病和治疗结果的大概估计。
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活5年,只代表研究资料中在被诊断为肺癌5年后仍然活着的那部分比例。
临床医生在任何研究中都追踪治疗后5年的情况,这是因为许多肿瘤如果5年后不复发,再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但肺癌与其它肿瘤不同,它也常于5年后复发。
只是目前临床上对肺癌的统计与随访仍以5年作为标准。
另外:根据临床统计和药代邮见到的肺癌患者,带瘤生存超过5年,8年甚至10年的肺癌患者也很多。
因此,5年生存期并不是肺癌患者最多只能活5年,仅仅是一个大数据统计。
肺癌患者生存期无法准确判断统计资料无法预测任何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因为每个患者的肺癌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病例是完全一样的,对治疗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相同的肺癌在不同人身上生长速率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统计资料也不能详细地告诉你不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这也是有的大夫根据经验断言,某位肺癌患者可以活三个月,实际上患者一年后还继续存活的主要原因。
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明确和面对肺癌“不确定性”这一明显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是指没人能确切地告诉患者在未来的几年你会怎么样,医生也无法告诉你谁的治疗是真正成功的,谁的治疗一定会复发。
癌症的预后评估和生存率分析

癌症的预后评估和生存率分析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预后评估和生存率分析是评估癌症患者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癌症的预后评估和生存率分析的相关知识。
一、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指对癌症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的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临床表现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和生命体征等。
症状包括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体征包括肿块、淋巴结肿大、黄疸等。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是预后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PET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分布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进展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病理学检查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分级和分期等。
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进展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预后评估的新兴手段之一。
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特征等。
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生存率分析生存率分析是指对癌症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
生存率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生存率分析的方法包括总生存率、相对生存率和病特异性生存率等。
总生存率是指癌症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存活的比例。
总生存率可以反映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总生存率的计算方法包括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
相对生存率是指癌症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存活的比例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人群在同一时间内存活的比例之比。
聊聊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

聊聊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在医学领域,谈到生存期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这些概念。
它们其实是帮助我们理解患者在特定疾病下的预后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
首先,中位生存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简单来说,就是一半的患者还能活多久。
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当我们了解到某种癌症的中位生存期时,往往能帮助患者和家属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段时间的长短不仅关乎生死,还深深影响着生活的质量。
再说说无进展生存期,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它描述的是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没有恶化的时间。
这段时间像是一条缓冲带,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在这个期间,患者可以享受生活、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而不是时刻担心病情的进展。
能够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意味着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
总生存期则是指从确诊到患者去世的时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尤其是在新药物或新疗法的临床试验中。
它为我们提供了治疗效果的终极答案。
比如,如果某种新药能显著延长总生存期,那绝对是个好消息,患者会更有信心去接受治疗。
那么,这些生存期的指标又如何影响患者的生活呢?生活的每一天都可能是新的挑战,患者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煎熬。
很多时候,患者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都会经历一场心灵的斗争。
每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无数的故事。
人们在这场斗争中学习坚强、学习珍惜,甚至在困难中寻找快乐的瞬间。
医学进步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生存期的改善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有时候,医生的推荐和患者的坚持,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共同为生命而战。
患者在治疗中不仅在抗击疾病,还在用心生活。
每个病人都希望能打破生存期的限制,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当然,生存期的讨论不仅限于数字。
我们不能忽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
许多时候,患者宁愿选择少些副作用的治疗,即使生存期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为活着不仅是数量,更是质量。
活得精彩,才是真正的成功。
真实世界的数据:这部分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已经超过7年了!

真实世界的数据:这部分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已经超过7年了!大家熟知的ALK基因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常重要的驱动基因,这个基因突变又被称为“钻石突变”,除了ALK突变发生比较少,仅占肺癌总人数的3%-5%,更重要的是,针对ALK突变的研究进展很快,靶向药物层出不穷,可以精准高效的抑制肿瘤。
从第一代ALK靶向药物克唑替尼获批成为ALK阳性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以来,至今已经发展到三代,新的ALK靶向药物不断刷新着ALK阳性患者治疗的生存时间。
以阿来替尼为例,独立盲法评审数据显示,阿来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5.7个月,ALEX研究公布的研究者评估的数据,阿来替尼一线治疗PFS历史性的达到了34.8个月。
临床研究的结果令人欣喜,那么在真实世界中,克唑替尼耐药后序贯使用阿来替尼的效果怎样?阿来替尼一线治疗的效果又如何?这些广大ALK阳性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之前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不过,今年的ASCO 2019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为我们带来了答案,相比临床研究更加优异的成绩,让ALK阳性NSCLC有望成为真正的慢性病。
什么是真实世界研究?关注癌度的朋友对临床研究肯定不陌生,但提到真实世界研究,很多朋友可能还不完全了解。
这类研究是指在现实医疗环境中,通过优化分析多种途径来源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比如我们常见到的电子病历信息、医保或者自费的账单,疾病登记信息,甚至是患者手机上健康App记录的数据,都可以作为真实世界数据(RWD)。
相比于临床试验研究,真实世界研究来源更加复杂,信息收集的完整度和可信度,是否存在着人为因素干扰,很多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很多朋友就要问了,那为何还要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其实,真实世界研究并非不采用干预性试验和随机化试验设计,只是在方式上与传统临床研究有一定区分,可以充分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得出可信的结论。
真实世界研究与临床研究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
PFSOSORRTTP等疗效评价指标解释

P F S O S O R R T T P等疗效评价指标解释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PFS, OS, ORR, TTP 等疗效评价指标解释怎样让癌症患者活的时间更长、活的更好、肿瘤控制更好,是目前评价一个治疗癌症方法(药物)好坏的标准。
由此诞生了许多评价指标,参加学术会议时,听肿瘤专家们滔滔不绝地讲述各个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经常使我们头晕晕的,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呢1. 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1) 总生存期 (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中位总生存(mOS):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
由于截尾数据的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2) 无病生存期 (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目前对D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 无进展生存期 (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
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4) 疾病进展时间 (TTP,Time To Progress):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
肺癌生存期调研报告

肺癌生存期调研报告肺癌生存期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肺癌是当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增长趋势。
了解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相关因素对疾病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情况,并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为肺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调研对象为在某医院肺癌科就诊的患者。
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期、治疗方式、生存期等。
三、调研结果1.样本特征通过调研,我们共收集到了100例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
年龄分布为50岁以下的患者占30%,50-60岁的患者占40%,60岁以上的患者占30%。
病期分布为早期(Ⅰ-Ⅱ期)的患者占20%,中期(Ⅲ期)的患者占50%,晚期(Ⅳ期)的患者占30%。
2.生存期情况我们对100例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
生存期的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36个月。
3.治疗方式与生存期我们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生存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p<0.001)。
放疗治疗的患者生存期与非放疗治疗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126)。
化疗治疗的患者生存期较短,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差异明显(p<0.001)。
四、调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肺癌的生存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治疗方式方面,手术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此外,未接受化疗的患者生存期更长,说明化疗对于肺癌患者的疗效有限。
其次,在个体特征方面,年龄和病期是影响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病期越早、年龄越小,生存期越长。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非常关键。
在肺癌防治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和筛查意识,早期发现肺癌病例,并及时进行治疗。
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1)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2)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
由于截尾数据的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肿瘤反应的疗效评价指标:1)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①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②与OS相比需要样本量更少,两组间PFS的差异往往会比两组间OS的差异更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少的事件数来检验出差异。
③目前对D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2)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
①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②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4)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①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
因此PFS更能预测和反应临床收益,与OS一致性更好。
②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rr名词解释

rr名词解释癌症治疗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专有名词,如OS、RR、DFS、PFS、寡转移,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存活期」(或「存活率」),是研究中最直接评估治疗效果的方式,因为它观察比较的就是患者死亡(或是存活)的比率。
其基本概念就是当经过一段追踪的时间之后,观察病人的存活的比率。
例如某种癌症的一年存活率为 50%,指的是观察一年之后,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仍然存活。
有些人会对存活率产生误解:一年存活率为50%,那么两年理所当然就是25%(50%*50%),三年则是12.5%(50%*50%*50%),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有些癌症治疗效果不错,可以达到根治,患者可以长期存活,观察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存活率都一样。
另外也可以直接分析患者存活的时间长短,例如存活期中位数(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为 11.5 个月,即代表约有一半的患者存活超过 11.5 个月。
反应率(Response Rate)反应率是以肿瘤大小变化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依照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 Criteria),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大小变化可以分成:·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无变化(Stable Disease)·疾病恶化(ProgressiveDisease)临床研究中,反应率通常是指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的比率,反应率愈高意味着治疗效果愈好。
无疾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疾病存活率是指从患者确诊癌症接受完整根治性治疗后开始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复发或死亡的患者比率(换个概念就是活着且无复发转移的患者还剩多少)。
举例说,若第三期大肠癌患者单纯做手术,五年无疾病存活率约为 50%,表示经过五年追踪后有 50% 患者仍然活着,并且完全无复发或其他转移的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周有位患者家属问药代邮“我的父亲患肺癌并已手术切除,他到底能活多长时间?”,“医生说可以争取5年生存期,是最多可以活5年吗”。
这两个问题比较典型,也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关心的问题,因此药代邮专门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同时将其划入药代邮版的《肺癌治疗指南》,供大家了解。
肺癌是生存期最差的肿瘤之一
无可置疑的是肺癌是最难治的肿瘤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多以较晚期,因此也是目前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如果将所有期别,所有类型的肺癌都放在一起看的话,肺癌1年生存率仅仅20%,5年生存率仅仅6%,能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仅20%。
5年生存期详解
文章开头这位患者谈到“5年生存期”,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语言。
但是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明白统计资料只是一个基于大宗病例的平均数,医生收集的各类肺癌有关预后的统计资料,只是对你所患疾病和治疗结果的大概估计。
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活5年,只代表研究资料中在被诊断为肺癌5年后仍然活着的那部分比例。
临床医生在任何研究中都追踪治疗后5年的情况,这是因为许多肿瘤如果5年后不复发,再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但肺癌与其它肿瘤不同,它也常于5年后复发。
只是目前临床上对肺癌的统计与随访仍以5年作为标准。
另外:根据临床统计和药代邮见到的肺癌患者,带瘤生存超过5年,8年甚至10年的肺癌患者也很多。
因此,5年生存期并不是肺癌患者最多只能活5年,仅仅是一个大数据统计。
肺癌患者生存期无法准确判断
统计资料无法预测任何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因为每个患者的肺癌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病例是完全一样的,对治疗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相同的肺癌在不同人身上生长速率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统计资料也不能详细地告诉你不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这也是有的大夫根据经验断言,某位肺癌患者可以活三个月,实际上患者一年后还继续存活的主要原因。
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明确和面对肺癌“不确定性”这一明显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是指没人能确切地告诉患者在未来的几年你会怎么样,医生也无法告诉你谁的治疗是真正成功的,谁的治疗一定会复发。
早发现早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黄金法则
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可能会延长生命并改善症状,当你适应治疗时,疗效就会好一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当然生存率的统计分析是与患者治疗时所处的分期密切相关的,原则上只能说发现越早治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外科治疗是相对较早期的肺癌,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完整切除肿瘤效果应该较好。
但临床上也可见到较早期的癌术后短期复发和较晚期癌术后生存较长的例子。
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是晚期肺癌保守治疗方案,主要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当然也存在药物耐药的问题。
不过,英国阿斯利康将于今年年底推出第三代靶向药AZD9291,根据阿斯利康公布的临床数据,效果优异。
临床统计学中的肺癌生存期
肺癌的预后与治疗时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大相径庭,以下是临床统计的肺癌生存期数据。
一、小细胞肺癌:
(1)不治疗者仅仅存活数周。
(2)局限性-诊断时占1/3,化疗2年生存率35%到40%。
(3)广泛性-诊断时占2/3,化疗、多数生存10到12个月。
二、非小细胞肺癌:
(1)I期,IA:手术5年生存率80%;IB:5年生存率60%。
(2)II期:手术5年生存率40%到50%。
(3)III期:取决于如何治疗,某些仍有手术机会的IIIA期微小N2病变5年生存率25%到30%;较晚期已有纵隔或颈淋巴结转移只能化疗者5年生存率7%到17%。
(4)IV期:如果患者在诊断时就属晚期,以化疗、保守治疗(口服靶向药易瑞沙或特罗凯)或其他综合治疗为主,1年生存率为15%到35%,5年生存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