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居民消费习惯
臭豆腐分析报告

长沙臭豆腐调查报告调查小组成员:刘苗、周阳、湛珍、龙佳向玉琳、丁未姣一、前言:臭豆腐其实全国各地都有,但是,最出名的却要数长沙的臭豆腐。
长沙坊间有这样的一句歇后语:“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臭豆腐正是以其独特风味吸引食客而闻名遐迩。
但是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给国人带来的心理阴影久久不曾消散。
而臭豆腐也成为了食品安全中的一大问题,不少关于臭豆腐的负面新闻被频频曝光,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指出,建设食品安全城市,既是民心所向,也是长沙市发展所需紧迫任务。
那么现在臭豆腐的卫生状况如何呢?长沙人们又是怎么看待臭豆腐这一小吃的呢?而面对如今出现的卫生问题,长沙人们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采访,了解长沙市民对臭豆腐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一步了解长沙市的臭豆腐小吃的消费市场,从而从广大消费者中得出对臭豆腐的看法。
另外,报告从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的角度出发,为臭豆腐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可以更好的为长沙臭豆腐文化的更好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品安全文化消费市场建议目录一、概要二、正文(一)确定调查目的(二)制定《调查研究计划》(三)实地收集资料(四)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情况(五)调查结果分析1、臭豆腐消费人群分析2、长沙市消费行为和习惯分析3、臭豆腐市场现状分析4、长沙人对臭豆腐的四、营销建议五、参考文献六、附录调查问卷1、调查目的:2、调查背景二、调查方法地点: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定性,定量质量控制:三、调查内容对200名长沙市民(包括岳麓区、芙蓉区、开福区、雨花区天心区等五个区)的随机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担心过臭豆腐的质量安全,近九成受访者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小摊的卫生安全监管。
九成受访者吃过臭豆腐当问到“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吃臭豆腐”时,49%的受访者选择了“街边的流动小摊”,由此可见,长沙的臭豆腐市场被小摊占了大壁江山。
长沙市岳麓区的李先生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街边的小摊,是因为“方便”,“臭豆腐是‘小吃’,不可能我天天打的去火宫殿吧?”“你吃过的最好吃的臭豆腐是在哪里?”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受访者普遍认可是南门口和火宫殿。
长沙夜生活文案

长沙夜生活文案
1、长沙,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之城。
这里的夜生活,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便河边、湘江岸、坡子街、南门口、太平街、渔人码头,剥着小龙虾,十分惬意。
2、火热的长沙“夜经济”拉动了夜间消费模式多元化、链条化,吃饭泡吧、撸串K歌、洗脚按摩、喝茶聊天、看电影听演唱会,丰富多元的夜生活让长沙有了“最幸福城市”的称号。
3、长沙夜生活,三点不睡觉,夜宵大排档. 湖南的夏日十分炎热,出门=汗蒸,地面可以煎熟生鸡蛋,因此造就了湖南人半夜不睡觉到处吃吃喝喝吹风乘凉的习惯。
长沙小吃调研报告

长沙小吃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同时,长沙也以其特色小吃而闻名。
小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探究长沙市的特色小吃,分析其特点和消费者评价,为长沙小吃的发展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口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长沙市居民和游客的调查,以了解他们对长沙小吃的喜好和评价;实地考察则以访问当地的特色小吃店和摊位为主,通过品尝和观察了解其经营模式和菜品特点;口碑分析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评论和评分来了解消费者对长沙小吃的看法。
3. 特色小吃的种类和特点根据调研结果,长沙特色小吃主要有臭豆腐、米粉、炸串、酱猪脚面、螺蛳粉等。
这些小吃具有鲜辣、浓香和口感独特的特点,以其丰富的味道和独特的调料吸引着大量的食客。
4. 消费者评价和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长沙小吃的评价较高。
他们认为长沙小吃的味道独特,价格适中,食材新鲜。
而在消费者需求方面,他们希望长沙小吃能够更加创新,推出更多新口味和特色菜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5. 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长沙特色小吃的经营模式主要以小摊贩和餐饮店为主。
小摊贩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的特点,但受到市场竞争和卫生问题的制约。
餐饮店则更注重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但成本和管理要求较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虽然长沙特色小吃市场潜力巨大,但随着品牌的竞争加剧,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6.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长沙特色小吃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创新菜品口味,加强卫生管理,加强与旅游业的合作等。
7. 结论长沙特色小吃作为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对于长沙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长沙特色小吃在品牌建设、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024年长沙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长沙文化市场调研报告1. 研究目的和背景本报告旨在对长沙市文化市场进行调研,以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发展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包括文化从业者、文化消费者和文化机构,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的人群。
调查时间跨度为两个月,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3. 文化市场概况3.1 文化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长沙文化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长沙市文化市场总体规模达到X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X%。
3.2 文化从业者数量和分布长沙市拥有大量的文化从业者,其中以文艺演出、艺术教育和博物馆管理为主要职业。
文化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域和文化创意园区,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3.3 文化消费者特征调研结果显示,长沙市的文化消费者主要在年轻人中占比较高。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文化品味,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4. 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1 缺乏创新长沙市的文化市场缺乏创新,文艺演出形式陈旧、内容单一,艺术教育缺乏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这一点限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吸引力。
4.2 资金和场地不足长沙市的文化机构面临资金和场地不足的问题。
许多文化机构经费紧张,无法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同时也缺乏合适的场地来举办文化活动。
4.3 文化消费习惯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长沙市的文化消费习惯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文化产品和服务,导致传统文化市场的冷清和流失。
5. 发展建议5.1 加强创新能力长沙市的文化市场应该加强创新能力,推出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探索新的文艺演出形式和教育模式,提升文化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2 支持文化机构发展加大对文化机构的资金和场地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市场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提高文化机构管理水平。
5.3 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将线上和线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拓展文化市场的覆盖面和触达率。
长沙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分析

长沙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分析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越来越习惯于市场营销前进行相应的调研和分析,从而为最终的方案制定提供合理客观真实的参考,其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沙消费品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是直接购买、消费商品的消费者人数众多、偏好相异、大多数商品的消费周期一般较短,商品的专用性却相对不强,许多商品在功能上可以相互代替。
2、从市场交易的规模和方式看,大多数消费品需要通过中间商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
3、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看,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购买受广告和其他媒体的影响颇大。
4、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看,消费品市场的购买差异大、消费层次多。
长沙消费品市场的购买对象分析消费品市场的购买对象即消费品。
消费品花色品种繁多,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标准对消费品进行分类后,才能有效地研究他们各自的不同特征及其对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影响。
根据消费商品的购买方式可分为:简便品、选购品、特殊品。
根据商品的使用频率和商品形态可分为: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
长沙消费品的购买者分析对消费品购买者的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分析购买组织、其目的在与研究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的发起和组织,不同的购买角色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
在消费者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活动一般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购买决策可能由一个人作出,但也可能是一个群体。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企业营销人员应当针对消费者购买动机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营销战略,如对家中作购买决策者,可采用广告媒体等来影响他们,对现场决策购买者,则应利用产品新颖的款式、精美的包装,以及商品的陈列和现场广告,激起他们的需求欲望。
湖南群狼市场调研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撰写、研究咨询为一体的一站式市场研究服务机构。
公司重点立足于华中地区,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等100多个省市和乡镇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服务。
橘子洲市场分析

橘子洲市场分析背景介绍橘子洲市场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景区附近,是一个集传统市场和现代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市场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消费特点、竞争情况等方面对橘子洲市场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橘子洲市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有300多个商户经营。
市场内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日用品、服装鞋帽等商品,是当地居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
市场每天迎来数以千计的消费者,交易额每年达到数百万元。
消费特点橘子洲市场的消费者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也吸引了周边游客和景区游客。
消费群体年龄跨度大,涵盖了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各不相同。
老年人更趋向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农副产品,而年轻人则更注重时尚和品质。
竞争情况橘子洲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附近还有几家规模较大的超市和商场,它们提供更多样化、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吸引了部分消费者。
市场内商户之间也存在竞争,价格战和促销活动时有发生。
因此,市场经营者需要不断改进经营策略,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竞争压力。
前景展望随着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橘子洲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管理者可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引进更多品种丰富的商品,提升市场品牌知名度。
同时,可以改善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消费者。
综合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也将是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橘子洲市场作为当地重要的商业场所,扮演着促进居民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通过本文的市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可以展望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经营者应根据市场特点,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不断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橘子洲市场分析的文档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长沙市居民肉食摄入情况与健康关系的调查

【 图 分 类 号】R151 【 献 标 识 码】B 【 章 编 号】10 — 6 X 2 1)2 07 — 3 中 5. 文 文 0 1 5 8 (0 20 — 0 9 0
Th u v y o h l t n h p Be we n t e M e tI t k n h a t f Ch n s a e S r e n t e Re a i s i t e h a n a e a d t e He lh o a g h o
中 初级 生 健21年2 第2卷 期 总 1期) 营 养 与 食 品 卫 生 国 卫保 0 2 月 6 第2 ( 第3 4
长沙市居民肉食摄人情况与健康关系的调查
常 怡① ,夏延 斌①
摘 要 目的 了 解 长 沙 市 不 同 人 群 对 肉食 的 摄 入 情 况 ,探 究 肉食 摄 入 情 况 对 居 民健 康 状 况 和饮 食 习惯 的 影 响 。 方 法 对 长 沙
市不 同地 区 、 不 同 年 龄段 进 行 分 层 整 群 抽 样 ,采 取 一 对 一 询 问获 得 调 查 问卷 的 方 式 ,共 调 查 4 5人 。 结 果 长 沙 市食 用 肉 类 的 0
人 口 比例 超 过 9 % ,并 且 l 5 / 4以上 的居 民 以猪 肉 为主 要 食 用种 类 ,素 食 人 口比例 很 小 , 肉类 和 酒 类 的 食 用 频 率 呈 正 相 关 。控 制 肉类 饮 食 对 睡 眠 改 善 有 积 极 作 用 。
G . XI Ya - i / Yi A n b n
C i s P i r el ae 21 ,2 () 7— 1 h e r yH a hC r , 01 62 : 98 n e ma t
湖南茶叶消费及包装审美状况调查

1调 查 问卷
1 . 1时 间与 范 围
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潮流。
20 0 2年下半年爆发 的“ 非典 ”给中国茶叶特 , 别是绿茶消费带来了革命性的观念变化 , 形成 了新
表 1 被调查 人群 的基 本特 征
于 20 0 7年 2月~ 月在湖南省 范围内选 取超 8 市、 步行街 、 茶馆 、 长沙茶 市 、 湖南农业大学茶艺师
的势头 。选择喝普洱茶 6 人 , 1. 这是 因为 6 占 0 %, 3 在 2 0 年普洱茶热 潮下 , 06 尽管消费者 以前并不熟 悉普洱茶 , 但在强势 的文化轰击下接受 了 口感与绿 茶有着极大区别的普洱茶 , 加之普洱茶对消脂去腻 具有一定 的效果 , 满足 了部分消费者想通过饮茶减
维普资讯
第3 5卷 第 1期 20 0 8年 3月
茶 叶 通 讯
T A E COM M UNI CATI ON
Vo. 5, . 1 3 No 1 Ma c ,0 8 r h2 0
湖南茶 叶消费及包装 审美状况调查
朱 海 燕 王 秀 萍 朱 桅 帆
1 . 据 统计 与分 析 3数
共 回收有效 问卷 6 0份 ,应用 S S 1. f 5 P S2 r 0o Widw 软件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计数分类统计 nos
和对应分析。
2 结 果 与分析 21被 调 查人群 的基 本特 征 .
从表 1 来看 ,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少于女性 , 年 龄集中在 14O岁 , 8 受教育程度大部分在高 中及 以
( 湖 南农 业 大 学茶 学 系 ・ 沙 ・1 182 茶 学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沙 ・1 18 1 长 4 02 ; 长 40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研究文化消费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社会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消费成为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对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提高市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一、长沙市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和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较快发展,近年我市文化建设事业成绩显著,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据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抽样调查,2008年我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791.21元,比2004年增长32.3 %,年均增长9.8 %。
2008年末,我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
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92.4万户。
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文化生活的繁荣和发展。
(一)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居民文化消费属于精神需求的一个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由生存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转变。
据对我市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看电视(77.2%),游公园(60.0%),阅读书报(48.8%)是我市居民文化休闲娱乐的主流形式。
在调查中我们将文化休闲娱乐形式分为文化消费、休闲消费、娱乐消费三种类型,那么,在各个类型中消费形式排位如下:在文化消费中,经常看电视的比率高达77.2%;其次是阅读书报的人达到48.8%;上网排在第三位,达到35.4%。
在休闲消费中,喜欢登山/郊游/散步的人达到57.2%,居休闲消费类首位;其次,选择各种球类运动的人为29.4%,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旅游,选择旅游的人达25.4%。
在娱乐消费中,经常去公园、游乐园的人达到60.0%,排在娱乐消费的第一位;35.1%的人喜欢玩麻将,排在娱乐消费的第二位;33.2%的人喜欢唱歌(KTV),居第三位。
(二)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分析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了解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为进一步发展我市文化消费产业起到助推作用。
下面从消费动机、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以及影响文化消费项目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分析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1、消费动机:居民文化消费的动机以愉悦身心占首位。
文化消费动机也就是文化消费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动机选择愉悦身心,寻找快乐和幸福的比率最高,为47.0%,居首位;其次,34.0%的人对文化消费的目的选择了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居第二位。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人感觉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他们希望通过参与一定形式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让压力得到缓解;还有33.8%的人选择了强身健体,通过参与各种健身活动锻炼身体;此外,32.2%的人是为了放松精神;28.4%的人主要是为增长知识,提升自我;23.0%的人主要是为消遣;20.0%的人则希望借助文化消费的平台,广泛结交朋友,扩大生活圈子;8.4%的人是将文化消费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
2、消费习惯:居民文化消费习惯首选与朋友一起娱乐。
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大多是一种群体性消费,邀上三五个亲朋好友一起休闲娱乐。
调查显示:65.6%的人选择与朋友一起休闲娱乐;52.8%的人选择与家人/亲属一起活动;41.2%的人喜欢与同事一起休闲娱乐;24.2%的人选择与同学在一起;仅有8.0%的人喜欢独自享受娱乐。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与朋友、家人/亲属、同事一起进行文化休闲娱乐是绝大多数居民的习惯。
3、消费偏好:歌厅、足浴保健、酒吧成为长沙特色的娱乐休闲项目。
歌厅、足浴保健、酒吧是长沙最为常见和市民较为喜欢的休闲娱乐项目,也是长沙具有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
从调查数据看,参加过在歌厅看演出的人为58.4%。
其中“经常参加”的为4.4%,“较经常参加”的为7.4%,“偶尔参加”的为46.6%。
而喜欢到KTV唱歌的达到33.2%;参加过酒吧休闲娱乐的为44.6%,其中“经常参加”的占4.02%,“较经常参加” 的占8.65%,“偶尔参加” 的占31.90%;此外,“从没参加”的占55.33%;参加过足浴保健活动的为43.1%。
其中,“经常参加”的占3.21%,“较经常参加”的占9.02%,“偶尔参加”的占30.86%。
此外“从没参加”的占56.9%。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常参加”和“较经常参加”的比率还不高以及“从没参加”的比率仍较高,说明这些具有长沙特色的娱乐休闲活动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4、影响文化消费项目的主要因素:第一是个人兴趣爱好,第二是价格,第三是个人收入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有51.80%的被访者认为影响文化消费项目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爱好,其比率居第一位;其次是价格,认为价格是影响个人文化消费项目的主要因素的比率为48.2%。
这表明,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些价格实惠的文化消费项目来进行娱乐休闲;认为个人收入水平是主要因素的占45.8%。
收入高者相比低收入者,更有经济实力进行消费;此外,选择闲暇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占29.2%;选择服务环境、设施、质量的占30.0%;选择文化消费是否方便、便利的占11.8%;选择社会文化娱乐消费风气影响的占11.2%;选择职业需要的占8.2%。
(三)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及文化消费时间构成1、享受型的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明显快于文化娱乐用品消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包括购买文化用品消费和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
抽样调查表明,2008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费791元,比2004年增长32.3%,年均增长9.8%。
从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来看,享受型的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明显快于文化娱乐用品消费。
2008年我市居民文化娱乐用品人均消费281.1元,比2004年增长9.1%,占文化消费的比重为35.6%;而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消费509.9元,比2004年增长50%,占文化消费的比重达64.4%。
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包括各种文娱活动、健身活动、参观游览等与文化娱乐服务有关的消费支出。
近年来随着我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居民外出参观游览的次数和花费增加,旅游消费构成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主体。
2008年城市居民外出参观游览和团体旅游消费人均达到341.4元,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3.1%。
2、居民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从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时间构成看,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城市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1至3小时的为75.8%,其中1—2小时的占42.8%,2—3小时的占33.0%;每天花费在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3小时以上的,为11.4%。
其中3—4小时的占7.8%,4小时以上的占3.6%;而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仅为12.8%。
居民文化休闲活动的项目主要为看电视、麻将棋牌活动、体育健身、上网和阅读书报。
城市居民花费时间最多,影响最大的依然为看电视。
平均每天看电视在1小时以上的为74.8%。
此外,上网也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花费时间和人数上居第二位。
受访者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为38.6% ;麻将棋牌活动也是市民喜爱的体闲娱乐活动,平均每天麻将棋牌活动在1小时以上的为32.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锻炼身体。
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或健身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为30.5%;阅读书报也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平均每天阅读书报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人数为28.4%。
(四)居民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居民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其文化消费的目的与文化消费方式的选择。
1、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对文化消费的期望越集中于提升个人修养与陶冶情趣。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的主要意义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比例最高,占所有受访者的32%。
选择“消遣”、“发展个人爱好”与“陶冶情趣”的分别为29%、24.2%和14.6%。
这表明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期望不单纯在于消遣,更期望文化消费能对其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以文化程度分项汇总调查数据,结果如下: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文化消费主要意义的认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文化消费主要意义的认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认为“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比率为37.4%,比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居民高8.6个百分点;认为文化消费主要意义是“陶冶情趣”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率为17.6%,比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居民高5.2个百分点;而认为文化消费主要意义是“消遣”的比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比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居民低13个百分点。
调查数据表明,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对文化消费的期望越集中于提升个人修养与陶冶情趣。
2、从消费支出和消费项目看,居民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状态。
通过对各种文化消费项目支出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8.2%的受访者把“娱乐(棋牌/KTV/泡吧/足浴保健等)” 列为其文化娱乐休闲消费方面支出的前三位之一,其比率在所有选项中排列第一;选择“旅游”为文化娱乐休闲消费支出的前三位之一的受访者为42.6%,居第二位;此外,38.1%的受访者选择了“购买书报杂志”,35.4%的选择了“看电影和各类演出”;选择“体育健身” 和“购买音像制品(CD/DVD)”为其文化娱乐休闲消费支出前三位的受访者分别为32.6%和20.2%;另有12.2%的选择了“其他”。
从选项分布比例分析,各选项比例较为接近,除音像制品消费受到网络免费下载影响,比例较低外,其他选项均在30%以上,这说明居民在各种文化娱乐休闲消费方面的支出呈多元化态势。
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各种栏目类型中,新闻资讯类的“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财经证券”和“本地社会新闻”,分别被44.2%、16.4%、28.2%的受访者列为听、看得最多的三个栏目之一;消遣类的“电视连续剧”、“体育节目”和“综艺节目”分别被50%、13.2%和27%的受访者选择为听、看得最多的三个栏目之一;而选择知识类的“生活和健康知识”、“科技节目”、“法律节目”、“历史、纪实类节目”为听、看得最多的三个栏目之一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7.4%、7%、12.8%和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