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综合实践第一课教案
湘科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第1课《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一、议一议
(1)关于二十四节气,我最想了解的是: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城市里不用种庄稼,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
……
(2)你还想了解哪些?
二十四节气含义;二十四节气的命名;节气知识等等。
二、了解二十四节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要想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学会借助相关工具。
2.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六、信息园地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认知自然、了解传统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经验分享:
我知道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苏教版三年级综合实践实践 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教案1

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1 课时课题1、我家的开心辞典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培养家庭情感对于让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与家人在共忆家庭快乐时光的过程中,进一步融洽家庭情感,感受家庭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教学重点培养家庭情感对于让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与家人在共忆家庭快乐时光的过程中,进一步融洽家庭情感,感受家庭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教学难点让学生与家人在共忆家庭快乐时光的过程中,进一步融洽家庭情感,感受家庭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手段搜集各种记录了自己以及家长快乐生活时光的物品。
教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寻找开心1、学生回家搜索各种记录了自己快乐时光的物品,如:照片、玩具、某纪念品。
2、发动家长搜索各种记录了他们快乐时光的物品,如:照片、玩具、某纪念品。
3、填写家庭开心辞典并展示于班级。
二、探究开心1、参观同学填写的家庭开心辞典,适当记录下自己新的发现及最深的感受。
2、与家长共同探讨自己家的开心辞典说明的问题,结合参观感受完成分析报告。
三、大话开心1、展示分析报告。
2、展示搜集到的记录全家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并配以简短文字介绍。
3、主题谈话:我读开心辞典。
围绕以下话题:读了各家开心辞典后我最大的发现是什么?制作一本家庭相册作业布置1、我家的开心辞典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第一章:走进春天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变化。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景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点: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2. 春天的景物:花朵盛开,树木抽出新芽,草地变绿。
3.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并用语言描述。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变化。
2. 观察活动: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的春天的景物,并记录下来。
3. 描述练习: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
第二章: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社区的设施和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社区的组成:居民、设施、机构。
2. 社区的功能:居住、购物、娱乐、教育等。
3.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察社区的设施和环境,并用语言描述。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2. 观察活动:学生走出学校,观察社区的设施和环境,并记录下来。
3. 描述练习: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社区的情况。
第三章: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节约资源的方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浪费。
3. 保护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减少污染。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节约资源的方法,并分享给全班。
3. 实践行动: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第四章:交通安全我知道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2.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身安全。
3. 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和安全行为。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骑车、驾车规则。
2. 安全知识:避让车辆、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3. 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身安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课教案——带你玩转大自然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课教案——带你玩转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最原始的教育场所,它给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而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课,我们就要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转大自然,去感受、学习、探索大自然。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1、充分感受和认识大自然的美妙;2、学习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规律;3、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和观察力;4、发现、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流程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观察、发现、拓展。
2.1 观察我们要将学生们带至户外,前往一个自然环境中,例如公园或校园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等等。
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环境观察,发现并记录下所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所有事物,包括但不限于:1、植物:草、树、花、果实等;2、动物:鸟、昆虫、兔子、松鼠、貂等;3、水源:溪流、小池塘、水库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大自然的美妙,发现生命世界中的各种形态。
2.2 发现接下来,让学生们根据他们从环境中发现的事物,拓展更多问题:1、这些植物和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2、它们有什么生命特征和典型特征?3、环境中的水源有什么特点?4、为何这些事物在这个季节会出现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或是其他他们能够想到的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发现并理解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不断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本质。
2.3 拓展我们将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去通过实际探取数据,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并得出结果:1、设立实验小组,详细记录不同种类的树叶、花朵、草等,记录器官特征和生长环境特征;2、通过观察水体,探究生态灰污染、水中有害物质如何影响水质;3、对环境中生物的数量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与解释;4、探讨各种家养动物的行为习惯及饲养建议。
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相结合,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探究潜能,对大自然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知。
三、活动体会在本次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使用了“观察—发现—拓展”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课 校园安全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课校园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了解应急措施,掌握救护知识。
3.发扬救人勇气,培养互帮互助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安全知识1.认识校园安全标志2.掌握校内各安全区域的位置3.学习校园安全应急措施2. 救护知识1.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2.认识生命体征3.实践急救技能三、教学过程1. 校园安全知识1.引入:通过视频、图片或课堂讨论的形式,了解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体会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标志和各安全区域的位置。
同时,讲解校园内的安全应急措施,如火情、电梯故障等。
注重通过现场演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急措施。
2. 救护知识1.引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或图片,介绍基本的急救方法。
2.授课:讲解生命体征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基本的急救方法。
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和打电话等技能。
在授课时,最好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对不同情况的方法和技能。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如模拟打电话、基本的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等救护技能。
注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互信互助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测验、技能操作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发扬表扬、鼓励鼓励积极参与的学生,激励沉着冷静表现的学生。
3.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疑惑,进行补充、解释和答疑。
五、教学反思1.通过教学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校园安全和救护技能。
3.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资源校园安全标志图片、应急措施视频、急救讲解图片、心肺复苏演示视频。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时:疲倦的星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晚睡晚起是不良习惯,提高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调查活动,认识到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调查问卷完成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上学期都学了什么呀。
老师是谁呀。
)
提问:翻书到2页,看一看小明和小军干什么?
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般都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周围的同学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的呀?现在就请同学们以为一个小组,完成3页最上面的表格。
记住用铅笔。
时间快一点访问三个同学就可以了。
好了,同学们。
通过访问,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来,举
手告诉老师。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作息时间:晚上做完作业,预习完第二天的功课,就要上床睡觉。
早晨闹钟响了就要起床,不能还让爸爸妈妈婆婆奶奶拉你们起床。
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要早睡早起!晚上9点,早上7:30起床。
我们都是好孩子,早睡早起好精神。
今后呢上课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的同学负责帮老师把书在上课前拿
到教室,发到每个人手中。
下课时把书收好报到老师办公室。
老师的办公室在二楼的第一个办公室。
这次就XX和XX来我办公室抱书。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好孩子,早睡早起好精神。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课 学习伴我成长 第1、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第1、2课时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增强心理韧性。
教学内容:1. 学习的意义和态度2. 学习方法和技巧3. 学习习惯的培养4. 应对学习中的挫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技巧1. 教师介绍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讲、复习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交流。
3. 教师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运用。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1. 教师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师提供具体建议,如定时定量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等。
四、应对学习中的挫折1. 教师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挫折经历。
2. 学生讨论如何应对学习中的挫折。
3. 教师总结应对挫折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进步和困惑。
二、深入学习方法和技巧1. 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学习方法。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工具,如学习计划表、时间管理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四、应对学习中的挫折1. 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应对挫折的案例,激发学生的信心。
2. 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我是小小讲解员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主题活动一《我是小小讲解员》教学设计课题我是小小讲解员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三年级核心素养目标价值体认:通过亲历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走近博物馆,激发对祖国文物无限的热爱。
责任担当:围绕博物馆开展学习活动,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问题解决:能够提出讲解过程中可能遇到或需考虑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研究小课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创意物化:通过博物馆讲解员实践活动,将获得的收获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明白在做一件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学重点通过亲历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走近博物馆,激发了对祖国文物无限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博物馆讲解员实践活动,将获得的收获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明白在做一件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主题活动一《我是小小讲解员》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你的家乡有没有博物馆、纪念馆、老街等一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场馆呢?你都去过吗? 参观这些地方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场馆,与历史相遇,与文化交流。
播放博物馆小小讲解员视频。
引起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一、我们来发现:【猜一猜】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吗?他们在博物馆,左图黑色衣服的女士和右图红色衣服的女孩在给其他人进行博物馆文物的讲解。
【说一说】学生思考博物馆讲解相关内容。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初步思考课堂任务。
馆,也更加热爱历史文化。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小小讲解员。
延伸拓展:1.博物馆的分类:博物馆的内容一般分为美术馆、历史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地区性博物馆及特别专题博物馆等。
2.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日为5月18日。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第一课时:疲倦的星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晚睡晚起是不良习惯,提高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调查活动,认识到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调查问卷完成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上学期都学了什么呀。
老师是谁呀。
)
提问:翻书到2页,看一看小明和小军干什么?
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般都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周围的同学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的呀?现在就请同学们以为一个小组,完成3页最上面的表格。
记住用铅笔。
时间快一点访问三个同学就可以了。
好了,同学们。
通过访问,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来,举
手告诉老师。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作息时间:晚上做完作业,预习完第二天的功课,就要上床睡觉。
早晨闹钟响了就要起床,不能还让爸爸妈妈婆婆奶奶拉你们起床。
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要早睡早起!晚上9点,早上7:30起床。
我们都是好孩子,早睡早起好精神。
今后呢上课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的同学负责帮老师把书在上课前拿
到教室,发到每个人手中。
下课时把书收好报到老师办公室。
老师的办公室在二楼的第一个办公室。
这次就XX和XX来我办公室抱书。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好孩子,早睡早起好精神。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