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色
淡极始知花更艳 豪华落尽见真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本色作文

阅读教 学中 ,不 仅要求 学生在 阅读过程 中积累词 汇 、了解
、
文本 的表达方 法 ,还要 学会迁移 素材提 高 自己的作文运 用 能力 。例如 :在 教学朱 自清的散 文 《 春 》时 ,其 中有 “ 小 草偷偷 地从土 里钻 出来 ,嫩嫩 的 ,绿绿 的” 的句子 。这 里 作者运 用 了拟人修辞手 法 ,形 象的描 绘了春草 生机勃 勃 、 欣欣 向荣 的景象 。对这 样优 美的语句 ,首先 引导学生 在课 堂上 认真的 品读 ,感悟 作者 的高超的 手法 。然 后模仿 它的 写法进 行作 文。这样 ,这些材料 就会 成为 自己写作时 的素 材 ,成功 的进 行写作手 法的迁 移 。其 次 ,我 们还要有 计划 有 步骤 的 引导学生 阅读 课外读 物 ,如 古今 中外的 名著 、优 秀 小说 等 。近 年 来 各地 中 高考 对 名著 的 阅读 都 提 出 了要 求 ,并且在 试卷中 占有 一定 的比例 ,这无形之 中让学 生的 作 文 兴趣 得 到激 发 。通 过 材料 的 积 累逐 渐 的迁 移 到作 文 中 ,学生就 会有感 而发 ,从 而在作文 中文思泉 涌 ,水 到渠
成。
用 人物 描 写 的方 法 ,写 一 篇关 于 童年 生 活 的作 文 。学 习 《春 》就 写 春天 ;学 习 《背影 》后就 细 致 的刻 画一 个 父
三 、表现个性 自我 ,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作 文 的过 程 也是 审 美 的过 程 ,写作 文 中最 能 体现 学 生 的个性 。只有写 出表现个 性的作文 才是最 优秀 的作文 。
系 实际 生 活 。生 活是 作 文 的源 泉 ,离 开 生活 的作 文 是 无 源之 水 。挖掘 写 作 素材 ,培 养 学 生学 会 观察 生 活是 有 效 的 途径 之 一 。生 活 中可 以 作文 的 素材 很 多 ,如 节假 曰中 社 会活 动 ,学 校 组 织的 活 动 、以及 发 生在 身 边 的 各种 事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内容推荐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自然、厚实、大气,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同行推崇,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具有广泛影响。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语文教学思想。
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先进的现代课程理念;既深深扎根语文教学实践,又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既有有效的操作机制,又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该成果获特等奖。
全书包含课程理解、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素养等五个方面,内容系统,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有理论,有实践,有策略,有方法,是语文教师专业入门和提升的难得读物。
作者简介黄厚江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省中语会理事,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两项等奖获得者。
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所倡导的“本色语文”具有广泛响。
在有影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转载数十篇,有《黄厚江讲语文》等专著多本,主编、参编教材、教参近100部(套),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论文获省级以上奖30多项,其中省一等奖以上20余项。
黄老师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200多节,进行教材培训200多场,举办语文教学专题讲座200多场,有多次讲座和多篇课文教学被刻制成光盘发行;多篇教学实录发表于显示全部信息目录第一章本色语文一一语文就是语文上篇1.语文教学的异化2.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3.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4.语文学科研究的基本追求5.走出两极思维的怪罔6.建立一个具体的效率标准下篇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3.树立正确的知识观4.树立正确的训练观5.树立正确的过程观6.树立正确的选修观观察思考:当年謦畝犹在耳第二章本色语文课堂一一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上篇1.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2.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3.课堂教学的适度原则4.课堂教学的整体原则5.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下篇1.和谐共生教学法2.树式共生课堂结构3.有无之间的目标定位4.二元融合的主体呈现5.课堂流行病及其诊治教学案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实录教学思考: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第三章本色阅读教学一一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上篇1.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2.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3.阅读教学的本位思想4.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5.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下篇1.教材组元方式对教学的要求2.阅读教学体类特征的体现3.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活动……第四章本色写作教学——教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第五章本色语文教师——行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后记。
让语文课堂彰显学生本色

解, 认为课 堂教学要关注方方 面面 , 既要 体 现 学 生 探 究 。 又 要 体现评价科学 、 训 练过 程 、 社会生活 、 现代 手段 、 小 组 讨 论 … … 这 些 都 是 好 的 手 段 ,但 如 果 都 吃 上 一 点 ,则 可 能 每 种 都 不 到 位, 还 消 化不 良 。 在语 文课 堂 中 , 课 堂 臃 肿 表 现 在 教 学 中 多 余 内容 过 多 , 首先 , 教 师 多余 语 言 多 。 如: 一 教 师课 堂 提 问 : “ 这 个 答 案 对 吗 ?” 齐答 : “ 对 ! ” 又问 : “ 真 的对 吗 ?” 再齐答: “ 不 对 !”
参与, 课堂就像没有箭 的 弓: 维 目标 是 教 学 的 方 向 , 没 有 三 维 目标 的实 现 就 如射 出 去 的 弓 没 有 命 中 目标 . 是无用功 . 搞 不 清楚 这 个 问题 的 老师 不 知 道 自己要 做 什 么 . 如何 做 。 在 当前 初 中语 文 教 学 巾存 在 大 量 “ 没 有 箭 头 的 弓箭 ” 、 “ 射 不 中 目标 的射
一
让
鍪型
语 文 课 堂 彰 显 学 江 苏 昆 山 2 1 5 3 0 0 )
摘 要 : 新课 改下的教 学理念 . 本 质 上 是 要 调 动 学 生 主 体性 , 从 目标 角度 提 升 学 生 学 习 实效 . 落 实有 效 教 学。当前 . 每 个 老 师 对 新课 程 都 有 自己的 理 解 与 贯 彻 方 式 .但 是 在 实施 过 程 中 出现 的 问题 多与 没 有 抓 住 课 堂教 学本 质 有 关 。 文 章 以初 中语 文 教 学 为 例 , 对 一 些伪 现 象进 行 分 析 . 进 一 步促 进 读 者从 本 质 角 度 理 解 新课 堂 的 实 际要 求 , 减 少教 学 过程 中的偏 差 。 关键词 : 语 文课 堂教 学 学 生本 色 教 学 本 质 新 课 程 教 学 的本 质 是 什 么 ? 是发 挥 学 生 主 体 作 用 . 实现 i 维 教学 目标 。 调 动 主体 性 是课 堂 教学 的基 本 要 求 . 没有 主体 的
构建本色课堂,突出语文味道──湖州四中沈旦老师《我的母亲》简评

构建本色课堂,突出语文味道──湖州四中沈旦老师《我的母亲》简评湖州四中的沈旦老师从容拉开了“浙江省2006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序幕。
《我的母亲》成了观摩教师品尝的第一道菜。
沈老师的教学理念体现了语文对话教学的本质。
对话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又要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因此,沈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很成功的优质课。
1、文本解读到位:《我的母亲》节选自《胡适自传》中“九年的家乡教育”部分,文章重点不是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写母亲对胡适的训导和影响,表达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激之情。
至于有人提出“揭示中国妇女心理历程”的主题解读太有个性,在我看来完全不符合胡适的本意,这一点可以探讨。
2、课堂结构精巧:沈老师的设计是以点带面、以面促篇:⑴胡适的母亲是一个_________的人,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这个词体现了胡适对母亲的何种感情?这个问题基本上是点上归纳。
⑵课文哪几段集中体现了这种感情?学生找出第4、13段,并从中提取“训练”、“影响”两词,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面上概括。
⑶由第4、13段,引导学生阅读5~7、8~12段。
5~7段的问题是“在作者的心中这是一种怎样的做人训练?”;8~12段的问题是“母亲与家人相处时,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全篇辐射。
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入口小、出口大,小中体大,在中现小。
3、语文味道十足:再精巧的结构只不过是副骨架,内含思想和情感的文本言语才是骨架上的血肉。
语文课的味道在于细读品味,因此沈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句、词来感受和体会母亲对胡适的教育和影响。
如第4段中的“训练”、“恩师”、“慈母”;第13段中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都……”;第8段中的“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第9段中的“我渐渐明白……”、第10段中的“我总听见前堂……我开了房门……”等等,并适时引导学生朗读表达。
浮华落尽显本色——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 文课记 笔记 ,这 个要 求要旗 帜鲜 明地 提 出来 。这 是 我这 次培 训 的又一 点感 悟 。其 实这 不是 谁 的创新 ,古人 早
余 映潮 老师 执教 《 行 道树 》一课 ,首 先 出示 了学 习方 就说 过 “ 不动 笔墨 不读 书 ”,作 为语文 老师 教给 学生读 书 法 :说一说 、读一读 、写一写 。说说对行 道树的观察 、发现 的方 法 ,培养 学生 读书 的 良好 习惯 ,义 不容 辞 。 和感 受;朗读 自己 “ 缩 微”的 《 行道树 》,并背诵 ;以 “ 我 有人 说 ,好好 记笔 记就 好像 是往粮 库里 储 蓄粮食 。我
是一株行 道树 ”为话题 ,发挥想象写 百字 以内的演说词 ,等 常常 对 学生说 :好 记性 不如 烂笔 头 。你 当时听 着很懂 很 明 等 。教学过程朴 实无华,都 围绕着 昕、说 、读 、写来进 行。 白,但 是不能保证一 直会 记在心里 ,所 以还 是记下来 ,便 于
余 老师 的课 堂语 言精 练生 动 ,严肃 中透着 活 泼、 幽默 ,点 巩 固复习。最淡 的墨水 ,胜过最强 的记忆 。有的学生上课 听 拨 、点评都非常到位 。 比如 ,学生在 朗诵 自己的作 品时,余 得清 楚 ,而课 后却 糊涂 起来 ,其 原 因在于 人 的记忆 呈 曲线 老师 有这样 的点评 :你 是一棵 充满 青春活力 的树 ,但你只能 状 ,忘 却是 自然 的。让 学生 明 白了道 理 ,再教 给他 们 圈、 立 在 马路的一 旁( 大家 笑 。因为学 生刚才误 把一 棵树说 成立 点、批 、注 、摘、记 的方 法。我觉得语文课 上不需要准备 笔 在 路 的两旁) ;你是 一棵有 豪气 、有 激情 的行道 树 ;你 是一 记本 ,记在 课本上恰 当的地 方最好 。就像我 备课,我 的旧书 棵 深沉的树 ,你 在思考 ;你是 一棵 秀气的行道树 ,心中有说 比什么 都宝贵 ,因为上面有 我备课的笔记呀 。我相信学生 也 不 完 的话( 学 生发言较 长) ;你是 一棵文气 的树,你 的语 言组 织得很好 ,谢谢 !就这样 ,学 生在 不知不觉 中被他 引领着 , 走进语文 的训练 天地 。学生 发言积极 ,差不 多所 有的学生都 有站起来发 言的机会 ;所有 的学生都在动脑 、动 口、动手 ; 是一样 ,试 想 ,到复 习的时候,若面对 空白的书本 ,脑子里 会有什 么呢?又会有什么 样的复 习效果 呢?所 以在课堂 上, 重 点的 内容教师理应提醒 学生要记下来 ,养成 习惯就 好了 。
还我语文本色——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作者简介 : 圣美秀 ( 1 9 7 9 一) , 江苏如东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一级教师 , 江苏如东县岔 南初 中语文教师 。 研
究方 向: 语文教学研究 。
语文 特级教 师黄厚江 曾撰 文《 语 文教学 的异 化》 , 指出现今的语文越来越不像语文 , 语文已经失 去了本真 , 被严重异化。在这样 的背景下 , 黄老师呼
笔者认为 : 近年来 , 许多语 文课 因为太想体现
新课 程理念 , 太 需要热 闹 , 太想表现 出新形 式 , 已
学 习语文基础知识 , 像在数学课 上学习计算一样 , 是 必不可少的。但并非任何知识都是语文知识 。曾听
一
经 不像是语文课 了。《 岳阳楼记》 的课堂 , 成了师生 神游各处风景名胜 的旅程 ; 《 水 调歌 头》 的教学 , 变 成 了音乐欣 赏和歌 曲学 唱 ; 《 奇妙 的克隆》在学生 的异想天 开中进行 并走 向结束 ;出现 最多 的是语 文课堂上 不断要求学生 “ 讨论 ” “ 交流 ” “ 合作 ” …… 如 此种种 , 美其名 日是实践大语 文的理 念 , 是符合
2 0 1 4年 2月
语文教学通讯
B u U e t i n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F e b . , 2 0 1 4 Vo 1 . 7 7 4 No . 2
第7 7 4卷
第 2期
◆教 学探索
容 。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
品味语句去思考该 问题 , 才是真正 的语文课 。 “ 语 文” 是语 言与文字的组合 , “ 语文教学” 怎么能对语
言与文字置之 不理 呢?如教学苏教版第 九册 上册
淡极花更艳返璞见真淳——浅谈初中语文本色教学的有效性

关系 。 老 师应 该 对 每一 位 学 生 都 要 慷 慨 付 出关 心 和 爱 护 , 还 要 包
括 很 多 学 习成 绩 不 理 想 的 学 生 ,老师 的言 行 是 学 生 最 好 的教 科
书. 其 言 传 身 教 能够 发 挥 很 大 的作 用 , 能够 让 学 生 充 分 感 受 到 暖 暖 的 关 爱 。因 此 , 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 从 而 为 学 生 创 造 一
杨 振 洲
( 江 苏省 沭 阳县 官 墩 初 级 中学 江苏 沭阳 2 2 3 6 0 0 )
摘要 : 随 着 素质 教 育 的不 断 推 进 , 新 课 程 改革 已 深入 教 育教 学 中 , 面对 此 轮 新 课 改 , 如何尽快适应 , 怎样 尽 快 提 高课 堂 和 效 益 . 这 是 摆 在 数 以万 计 的 中学语 文教 师 面前 的任 务 。语 文 课 堂教 学应 该 还 语 文 本 色
孔 子 提 倡 的寓 教 于 乐 , 让学生接纳与亲近老师 , 能够 激 发 学 生学 习知 识 的兴 趣 和 积 极 性 。 很 多学 生 都 会 出现 这 样 一 种 情 况 ,
了什 么 才 能 称 做信 念 , 什 么 才 是信 念 。 笔 者让 学 生 们 在 课 前讨 论
信念 , 目的就 是 让 学 生 意 识 到 自己所 说 的信 念 是 有 异 于 概念 。 这 样, 让 讨 论 改 变 自己 想 法 的 偏 颇 , 也 能 加 深 对 课 文 中所 说 的 “ 信
学 而追 求 真 理 , 不 贪 恋 物 质 的追 求 。 这 篇 课 文 赞 扬 了 居里 夫 人 科
学 研 究 的热 情 精 神 、 坚 韧不 拔 的研 究 态 度 以及 淡 泊 名 利 的执 着
删繁就简 回归本真

删繁就简回归本真摘要: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却也变得臃肿,在喧闹浮华的背后,语文教师需要冷静思考:语文该走向何方?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在追求课堂面面俱到的同时,我们也应依据学情,抓住语文的基础与根本,以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返璞归真的实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删繁就简《学记》有言:“约而达,微而臧。
” 苏轼也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更是多次提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而排除一些形式上的、不必要的东西,做到删繁为简呢?一、回归本真,简化教学环节“简约”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它给人的是一种明了、凝练的感觉,运用在教学中,就是要教学板块简单,却又注重方法提炼,使我们的语文课也与生活一样简单。
对于一篇具体的文章,我们不需要故弄玄虚,将本来文质兼美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只讲功利而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而应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回归到“读”和“悟”的自然状态,多思考回味,从而体会文本背后的文化意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沁园春·雪》一课为例,有的教师忽视了文章自身的美感,仍遵循应试教育的要求,一点一点地解剖文本,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
教师在授课中虽然也运用了多媒体情境教学和小组探究的模式,却是“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而有的教师则让整堂课都围绕着“读”有序地进行,以“读”解意,以“读”悟道,以“读”激情,以“读”明志,使人一下子联想到许多伟人也都是仅凭自己读书而学好了语文。
在教学中,只用简洁的“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繁琐,也没有流于浮华的花哨,更没有失之肤浅的喧闹,追求形式简约但内蕴丰富的课堂,将课堂回归到“读”和“悟”的自然状态,才是一堂原生态的本真语文课。
二、削枝强干,优化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质量,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安排和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色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但在实践与探索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本质上进行反思,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效预设的创设、教学手段的使用上进行探索与思考,从而建构起务实、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内容有效预设方式手段务实高效
2001年我国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之后,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改以前单一,沉闷,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课堂也多姿多彩了,语文教学课堂如盛装少女,粉墨登场。
但是透过这些浮躁眩目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苍白与空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务实高效的。
什么是务实高效。
一、择取适当教学内容,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前提“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一篇教材,它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务实高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偏离了这一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据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一定要紧扣这一特点,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朗读课并不一定是好课,但通过朗读把方法的演练、字词的落实、文章的理解、人生的感悟串联起来,不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美术课、活动课,实实在在突出语文特点就难得。
因此,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内容上应凸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落实语文知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指引者,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阶段目标(写字、阅读、写作)。
我们知道平实性说明文,按课标精神一般情况下,应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科技精神,科学方法,领悟其语言准确性。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文体,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预设,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
离不开预设,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度语,结束词的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样如果一味强调现场生长教学可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
预设与生长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长,通过生长完成预设的
目标。
有效的教学预设应具备两项功能。
1、有效的预设应能促进课堂上有效生成。
通过对文中的动词进行换置,删除,然后与原文比较,就能促使学生情感思维的生成。
这个学期,我校语文组进行课堂教学主题化教研活动,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的针对有效性的研究。
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必须要创设有效的预设。
2、有效的预设应逐步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有效的预设应是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它应能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易难推进课堂教学。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但新课程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的预设。
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务实高效。
三、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保证
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了较多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语文教学新的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必须要注意一个“度”——也就是合适这个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
与其相适应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无此好像就不能称之为新课堂,于是教师动不动就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什么——优秀的学生占据话语霸权与思维的霸权,整个课堂只有散乱的活跃。
毫无疑问,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过去师生交流二维模式,建立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对于什么课堂、什么问题都采用这样一种形式就值得怀疑。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一定要走出低效、浮躁之风,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卸去浓妆,还其自然清新的本色,让务实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