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的复习教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学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单位相同直接相加。

2. 减法运算定律:减法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单位相同直接相减。

3. 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单位相同直接相乘。

4. 除法运算定律:除法交换律、除法结合律、商不变性质。

5.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

2.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示例: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则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选择一道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2)讨论交流: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尝试解决题目。

(3)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

(4)教师点评:总结每组的特点和优点,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多层次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⑴学生表述是板书1、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先乘除后加减;3、先算括号里面的。

⑵练习7.83+1.67-2.5 65.9-(14+5.9)4000÷25-13×12同桌互说运算的顺序。

二、回忆运算定律和性质⑴学生表述是板书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c+b×c连减:a-b-c=a-(b+c) a-b-c=a-c-b连除:a÷b÷c=a÷(b×c) a÷b÷c=a÷b÷c⑵巩固练习1、选一选:①40×(8+25)=40×8+40×25,这是用了(),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②61+72+39+28=(61+39)+(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③56÷(5×7)=()A.56÷5×7B.56÷7×5C.56÷5 ÷72、判断(1)25×32×125=(25×4)+(8×125)( )(2)36×101-36=36×(101-1)( )(3)25×99=25×100-25 ( )(4)510-35+65=510-(35+65)( )(5)45×(20+2)=45×20+2 ( )(6)432-(232-68)=432-232-68 ( )3、怎样简便怎样算(1)17×23-23×7(2)125×88(3)38.27-5.84+1.73-2.16(4)1000-24×13+3726÷18(5)(414÷18-12)×28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回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各运算之间的关系,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加法: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和。

2. 减法: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乘法: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4. 除法: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商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5. 运算之间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互逆关系,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各运算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 运算定律的定义:在四则运算中,某些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的规律称为运算定律。

2. 基本的运算定律: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b) 减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减,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与第三个数相减,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的差,再与第一个数相减,结果不变。

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d) 除法结合律:三个数相除,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商,再与第三个数相除,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的商,再与第一个数相除,结果不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

3. 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简便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 简便计算的定义:在四则运算中,通过改变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等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快速。

小学毕业复习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小学毕业复习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一、知识复习】考点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运算或乘、除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含有加、减运算,又含有乘、除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有多层括号先算小括号。

考点2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当分数能转化成有限小数时(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计算比较方便(避免了通分的麻烦);当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就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2.分数、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如果小数与分数的分母能约分时,可直接运算或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比较方便;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能进行简算,也可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有些题目,不一定把全题统一化成分数或化成小数计算,可以根据运算顺序,分成几部分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算法。

考点3 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a+(b+c)乘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a×(b×c)(分配率)a×(b+c)=a×b+a×c (a+b)×c=a×c+b×c考点4 运算性质:1.加减法混合运算性质:(1)a-b+c=a+c-b (2)a+(b-c)=a+b-c (3)a-(b+c)=a-b-c (4)a-(b-c)=a-b+c2.乘除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1)a×b÷c=a÷c×b (2)a×(b÷c)=a×b÷c (3)a÷(b×c)=a÷b÷c (4)a÷(b÷c)=a÷b×c (5)(a±b)÷c=a÷c±b÷c考点5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1.和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时,和不变。

四则运算规律+简便运算+推广到小数+练习题

四则运算规律+简便运算+推广到小数+练习题

四则运算规律及其简便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时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2、一个娄加上0或者减去0,最终还等于原数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得04、0乘任何数或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 x b=b x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 x b)x c=a x(b x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员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b+c)=a x b+a x c拓展公式:(a-b)x c=a x c- b x c 或a x(b-c)=a x b-a x 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 x 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口算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二、组织练习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 5×(12-12+12+12)=240×(100÷25) =5×(0+12)=240´×4 =5×12=960 =602、说说运算顺序4300-(224÷7×8)(41-16)÷(89-64)(375+31-16)×(89-64)3、小结:四则运算顺序4、小组讨论: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3864= 178×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66×99 25×47×40 98×2723×37+27×37 28×3+28×5+2×28(3)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回顾并加深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

3. 学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四则运算回顾1.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和。

2. 减法:从总和中减去一个数值,得到差。

3. 乘法:重复加法,将一个数值加自身多次。

4. 除法:逆向乘法,将乘法结果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第二部分:运算定律1. 加法结合律:无论怎样分组,总和不变。

2. 加法交换律:加数的顺序不影响总和。

3. 乘法结合律:无论怎样分组,积不变。

4. 乘法交换律:因数的顺序不影响积。

5. 除法的运算定律: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三、教学方法1. 互动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运算定律,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2. 小组合作: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3. 游戏教学: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和掌握运算定律。

4. 个别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的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等。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游戏材料。

3. 技术准备:如需要,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课后作业:收集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掌握程度。

4. 游戏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使用教具和课件,清晰讲解各个运算定律,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口算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6×7+5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47×28-735÷49+7 47×28-(735÷49+7)47×(28-735÷49)+7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二、组织练习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5×(12-12+12+12)=240×(100÷25)=5×(0+12)=240×4 =5×12=960 =602、说说运算顺序4300-(224÷7×8)(41-16)÷(89-64)(375+31-16)×(89-64)3、小结:四则运算顺序4、小组讨论: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3864= 178×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66×99 25×47×40 98×2723×37+27×37 28×3+28×5+2×28(3)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简便计算。
36×99= (80+8)×125= 372×16+29×16-16=
(5)列式计算。
①14与72的积,减去900除以36的商,差是多少?
②96与8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③350加上14与24的积,再除以49,商是多少?
2.评价完善
学生做完题后,师生互评。
3.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复习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一填.
(1)18.25+6.2+1.75 = 6.2+(+)。
(2)19.2-6.8-3.2 =-(+)
(3)在○里填上“>”、“<”或“=”。
(4)5.2+2+4.7○11 11○3.6+2.4+5
(5)0.99+6.88○7.88 6.2-3+3.8○10
4.9.2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复习
课 型复 习使来自人主备人于守义
修改人
郭 婷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复习,教材第125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
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以上两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板书过程写下来。
(2)125 × 48 52 × 101
= 125 × 8 × 6 =52 × (100 + 1)
=1000 × 6 =52 × 100 + 52
=6000 =5200 + 52
=5252
师:我们在计算125×48时为什么把48分解成8×6?为什么在计算52×101时把101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下面各题。
4000÷25-13×12 64-(7.2+5.9)
(1)算式一:既有乘除法,又有减法,而且没有括号,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
(2)算式二: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 × 48 52 × 101
有关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知识。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整理成果?
(指名展示,交流汇报补充,教师相机点拔)
2.复习知识点
(1)复习四则运算。
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多指几名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形成结论)
整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实际上也是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解成100+1?
3.小结:我们在计算式题时,有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计算简便。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1.自主检测
(1)填空。
①有括号的运算式题里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有乘除法,
先算( ),再算( )。
②算式645×(800-350÷35)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要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一步认识一些运算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板书: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师:打开教材看第一和第三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自由地整理
生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进行计
算。
生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生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复习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小组合作整理,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
(2)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卡片、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通过复习,
③如果把算式258+152÷19×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
算式应该是:
(2)口算。
2.14-0.9= 0.5+7.6= 240÷48= 4200÷300=
0.75-0.38= 396+99= 5.4-2.5-1.4= 7×19+7=
(3)递等式计算。
85.07-(15.3-4.8)+5.369 37×25+268÷67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综合:
2.判断: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小数加法。 ( )
(4)甲数是7.6,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22。 ( )
拓展提升:
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62.8米,乙队每天修77.2米,10天
完成任务。这条公路有多少米?
教学反思:
师:怎么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验算?
①对加法的验算:(1)应用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用两个加数的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②对减法的验算:(1)用被减数减差进行验算。(2)根据加法与减法的关系,用差加减
数进行验算。
(3)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
师:进行四则运算时应遵循哪些运算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