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
改正不良姿势,如挺直腰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等,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的 压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使腰椎间盘受到压力,容易导致腰椎间 盘突出症。
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姿势,如站一会儿再坐一会儿,坐一会 儿再站一会儿,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0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与标准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建议每周进行2~3次核心力量训练,每次持续 30~60分钟。
康复锻炼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要点一
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和高强度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 免进行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要点二
避免进行不当的姿势 和动作
治疗
接受椎板减压手术,扩大椎管,缓解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锻炼的方法与频率
游泳
游泳是一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为友好的锻炼方式。水的浮力能够减少人体对腰部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脊柱的伸展和屈 曲动作有助于舒缓腰背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建议每周进行2~3次游泳锻炼,每次持续30~60分钟。
瑜伽
瑜伽是一种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通过一些特定的瑜伽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船式”等,可以舒缓腰背部 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建议每周进行2~3次瑜伽锻炼,每次持续30~60分钟。
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
注意坐姿
在长时间坐着工作时,要注意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定时休息和活
动。
0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李先生,28岁,程序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图文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图文ppt课件

术后护理
注意术后护理,如保持刀 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当 锻炼等,以促进康复。
0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包 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 用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
功能锻炼
01
02
03
保守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牵引、推拿等。
康复训练
如腰背肌锻炼、游泳等, 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坐姿,加强腰 部保护,减轻负重等。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 情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 量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
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02
03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患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风险,如胶原蛋白代 谢异常等。
04
疾病分类与分期
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等,手术治疗 则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
分期
根据病情轻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需要卧床休息;缓解期 疼痛减轻,可以进行适当活动。
病例二:手术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年龄:45岁
性别:男性
症状:腰部疼痛,双下肢放 射痛,行走困难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治疗:手术治疗(椎间孔镜 下髓核摘除术)
结果: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生活
病例三:康复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年龄:38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PPT
评估腰椎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辅助诊断腰椎病变。
03 保守治疗方法与适应证选 择
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
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神 经营养药物等,根据症状严重程
度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用药方式
口服用药为主,辅以局部外用药物, 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长,避免不良反 应。
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过敏史,关注药物相互作 用及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 中的应用
远程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 管理中的作用
多学科协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 合治疗中的价值
生物力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 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病史中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症状以腰痛和 坐骨神经痛为主;体征可有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 程度。
鉴别诊断
主要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腰肌劳损多无明显的神经症状;腰椎管狭窄症以下 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症状为主要表现;腰椎结核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 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
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脊柱稳定性受影响,易导致慢性腰痛 等并发症。
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
微创手术技术
包括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脊柱内镜下手术等,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适应症
适用于单节段或双节段椎间盘突出,无严重椎管狭窄及脊柱不稳的 患者。
优点
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

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四十八分。
• 脊柱的退行性变化(增生、骨刺、间隙变窄、间 盘突出)。X线常见退行性变化:唇样变、骨刺、 间盘突出、间隙变窄。
• 不平衡退变:若髓核退变早于纤维环,则纤维 环突出,出现代偿性增生、唇样变,突破后总 韧带,出现纵韧带的局部古话,成为骨刺;若 纤维环退变早于髓核,则纤维环断裂,使髓核 突入,并最终突破形成突出。
• 感觉减退多局限于小腿外侧和足背(L5神经支 配);小腿外后方,足底外缘感觉改变(S1神 经支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改变出现于 鞍区。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四十八分。
• 五 检查: • 1 腰椎改变; • a 腰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或后凸; • b 腰椎呈“S”型侧弯; • c 部分病人,有腰椎棘突间隙不等宽。 • 2 压痛点:突出平面患侧棘突旁边常有明
显压痛。用力按压时,可引起下肢放射痛 加剧。(亦可有相应支配区压痛点,如: 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可出现不同程 度压迫)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四十八分。
• 3 特殊检查: • A 直腿抬高试验(牵拉坐骨神经):患者抬
高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的有腘绳肌痉 挛,抬至20~30度就产生骨盆的旋转,腰椎也 被牵动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一般直腿抬高 到90度时,做坐骨神经可以被牵拉长6~7mm, 所以直腿抬高实验是检查坐骨神经痛的有效 方法之一)。直腿抬高试验到出现疼痛时, 在辅以足向背屈,用以证实是坐骨神经受累, 而不是臀筋膜或髋关节的疼痛。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四十八分。
• 感受寒凉的发病机制多缘于两侧腰肌张力 不等。凡疼痛侧腰肌张力高,向张力低处 挤压髓核,并且腰椎形成侧凸弯,使髓核 向凸弯侧突出。加之感受寒凉后使小血管 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进而影响椎间 盘的营养,椎间盘更易损害致使髓核突出。

腰间盘突出症ppt课件

腰间盘突出症ppt课件
19
腰间盘突出症
远外侧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以外,主 要引起椎间孔狭窄和一侧根神经受压; 侧前型椎间盘疝出物本身不引起压迫症状 ,但由于椎间盘的外1/3有神经分布,亦是 腰痛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0
21
腰间盘突出症
垂直向椎体内突出(许莫结节)。
22
腰间盘突出症
突出髓核病理分类:
26
27
28
腰间盘突出症
神经系统表现
L4
L5
S1
感觉 ↓ 肌力 ↓
股前区及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足背内侧
小腿后侧 足背 外侧 足底
股四头肌
拇趾背伸
趾及踝跖 屈
反射 ↓ 膝腱
跟腱
29
侧弯
30
直腿抬高试验
31
屈颈试验
32
腰间盘突出症
鉴别诊断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结核 腰部肌肉、筋膜及韧带扭伤 脊柱肿瘤 腰3横突综合征 盆腔疾病
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12
腰间盘突出症
发病机理 椎间盘缺乏血运,修复能力极弱, 所遭受的挤压和劳损较大,尤以下腰部为 甚。 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水、韧带 松弛) 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风寒侵 袭。
13
14
15
16
腰间盘突出症
急性损伤:
负重时
扭、挫、闪
盘内压力过大
间盘受力不均
纤维环破裂
神经痛症状 刺激、压迫脊神经或脊髓 髓核突出
17
腰间盘突出症
慢性劳损
久坐、缺少运动
加重间盘及周 围韧带退变
间盘突出
水充
肿血
神经痛症状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间盘病。

它是由于腰椎间盘膨出,使脊髓神经有可能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疾病。

腰间盘突出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出现化学或机械性变化,使其与腰椎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大。

腰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大多是疼痛和麻木感,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并可能放射到腿部。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酸痛、疼痛或刺痛,以及腰部麻木、困难或不能活动。

腰间盘突出症不仅仅是一种腰部疼痛,它还可能伴随着腿部肌肉痉挛、感觉变化或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治疗方式因患者的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外科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等。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痉挛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

康复治疗主要用于改善与腰间盘突出症有关的疼痛、运动功能和身体状态。

治疗常常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腰椎功能性矫正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身体状态。

外科手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最后一招,一般只有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有效解决腰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时,才会考虑采取外科手术。

这种外科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的腰椎间盘或腰椎间盘,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此外,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还可以采用自我护理和康复性活动来改善症状。

患者可以通过运动、休息、调整体位和改善饮食等自我护理措施来调节腰部症状,促进康复。

此外,患者还可以采用一些康复性活动,如拉伸、瑜伽、水上运动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运动能力和肌肉活动度。

总之,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和麻木感,也可能伴随着腿部肌肉痉挛、感觉变化或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涵盖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外科手术等,而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护理和康复性活动来改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的中央部分,压迫或刺激脊柱神经根和脊髓的一种疾病。

腰椎间盘是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的软骨组织,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

当纤维环损伤或退化,使得髓核脱出、移位或突出时,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长时间的坐姿或弯腰劳动,使腰椎受到持续性压力;2. 长时间的肌肉劳损,肌肉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3. 突如其来的外力冲击,如意外摔跤、交通事故等;4. 长期的错误姿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1.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患者常感到腰部剧烈疼痛,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外侧,甚至达到小腿或足背,沿脊神经分布区域;2. 运动受限和僵硬:疼痛加重时,患者常感到腰椎僵硬,动作受限;3. 运动过敏:患者在咳嗽、打喷嚏、长时间站立或走路时,疼痛会加重;4.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有麻木、刺痛、针刺感等异常感觉;5. 肌力减退: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肌力减退,甚至出现下肢无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镇痛药、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2. 牵引疗法:通过牵引脊椎,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3. 物理治疗:应用超声、电疗、热疗和按摩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软组织修复;4. 运动疗法: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康复锻炼,有助于加强腰腹肌肉的支撑和稳定性。

对于疗效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会被考虑。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1. 微创手术:通过椎管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减小手术创伤;2.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切除突出部分的腰椎间盘,缓解神经根的压迫;3. 植入人工髓核:将人工髓核植入腰椎间盘,恢复磨擦和支撑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非常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病,其英文全称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


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状态异常,常见于30--50岁之间,是腰椎病最常
见的病变形式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是由于腰椎间盘的损伤,水凝胶状的间盘组织不断缩小,间盘宽度减少,凝胶的排水效果差,由于组织干燥,内部凝胶状组织向外突出,出现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有:腰痛与酸痛、不良姿势、肌肉僵硬和髋部动作受限。

腰痛一般范围是椎间盘突出的腰椎段以及形成其腰椎间盘的上下椎间盘段,症状的发作可能是由于任何可引起腰椎活动的行为,包括移动和长时间的静止状态,但也可能没有明确的原因而出现。

此外,椎间盘突出也会导致腰部的局部痉挛,有时会伴有痛苦的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般根据症状而定。

有时会提出手术方案,但术前一般会先采用激素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有时会采用针灸疗法,也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此外,还可以进行拉伸锻炼,以期改善腰椎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认真、合理,延长术后恢复期,以延缓病情发展。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已较为清楚,主要表现在腰痛、酸痛、不良姿势、肌肉僵硬和髋部动作受限等症状,治疗主要根据病情而定,可以采用激素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
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以及拉伸锻炼等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中要认真严格,延长术后恢复期,以延缓病情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青壮年为最多,男性较女性多,20岁以内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率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突出前期
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因反复损伤而变薄变软或产生裂隙。

这些变化可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

青少年患者可在无退变时,因强大暴力引起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

2.椎间盘突出期
外伤或正常的活动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

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引起腰腿痛,严重者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

在老年患者,整个纤维环变得软弱松弛,椎间盘可向周围膨出,该平面椎管前后径变小。

3.突出晚期
腰椎间盘突出后,病程较长者,其椎间盘本身和其他邻近结构均可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改变。

⑴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

⑵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

⑶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

⑷黄韧带肥厚、钙化,甚至骨化。

⑸椎小关节退变:因椎间隙变窄和失稳,椎小关节负荷增加,引起关节突过度骑跨、肥大、增生、关节囊韧带增生骨化,发生骨关节炎。

⑹继发椎管狭窄。

健康知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认识的四大误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很多,但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出现了颇多的误区。

误区之一:腰腿痛不算病
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经历。

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

有些患者便因此认为腰腿痛不算病。

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仅算病,而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之二:腰腿痛治不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易复发,尤其是神经功能障碍者,
修复过程较长。

因此,有的患者、甚至有的专业医生也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不好。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约在90%有效。

所谓治不好原因有二:一是选择方法不当,二是没有坚持治疗。

有的患者一听说哪里有新疗法就去哪里治,那里只要不手术就去那里,但在哪里都不能坚持,最终是跑的地方不少,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