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课件

合集下载

费尔巴哈论演示稿

费尔巴哈论演示稿
3
3.逻辑结构
全书第一章的内容就必然是说明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以及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 义,这些内容也就决定了第一章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第二、三章全面地评述费尔巴哈哲学,指出他的哲 学是这一历史时期德国哲学发展的“中间环”,因而 第二、三章是全书逻辑中介。第四章,说明德国哲 学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终结”与“创新”,成为
2
2.中心思想
本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通过分析 批判黑格尔哲学以及概述黑格尔学派解体过 程,通过分析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阐明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 学的区别和联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深刻地阐 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8
3.批判施达克区分哲学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错误
第一,这无非是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作 唯心主义;
第二,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是有理 想意图;
第三,人类历史是沿着进步方向运动的, 这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绝对不相干。
9
4.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1)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判 主要批判两个观点: 其一,心是宗教的本质; 其二,宗教的变迁是划分各个不同历史时 期的标准。
10
(2)批判费尔巴哈的伦理学
首先,与黑格尔相比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是 极其贫乏的;
其次,与黑格尔相比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又 是极其肤浅的。
11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基本 原理的阐述
1.强调必须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论述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特点; 3.重要的在于探讨人们活动动机背后原因; 4.探讨隐藏在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原因。
7
(二)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根本 标志在于唯物史观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为了避免德国社会民主党继续利用劳资矛盾搞暴力革命, 俾斯麦出台了两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改革措施:
一是为劳工普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帮助工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职业教育体系。
• 俾斯麦的两项措施极大地瓦解了德国工人暴力反抗的斗志, 也使德国社会民主党遇到了严峻的生存危机。
伯恩施坦
考茨基
• 针对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面临的现实困境,伯恩施坦和考 茨基大胆的提出改变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使 之成为一个代表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的人的党。
• 党的“三个代表”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区别说明:德国社 会民主党的党建理论,只是以社会意识层面一个抽象的精 神原则为依据,失去了与社会存在的联系。
新康德主义的伦理学社会主义
• 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立,也表现在 哲学上的对立。
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都 找到了拥护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恩格斯写《费尔巴哈论》的深层次原因:马克思主义经过 将近40年的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交锋之后,在获得丰富 发展的同时,也经常遭到误解。
播下的是龙种, 收获的是跳蚤。
• 对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误解、歪曲和挑战,大多源于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模糊认识,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新在 什么地方。
德国社会民主党
• 实践性:改变现实(即人们在 其中生活的社会关系,尤其是 经济关系)优先于改变观念和 思维方式。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质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
——马克思 •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
提纲
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理论背景和问题所指 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观点

费尔巴哈论 第一章之一

费尔巴哈论 第一章之一
第一章
本章主要是对黑格尔哲学所进行的分析 批判,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 实质,科学评价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作用, 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革命 意义,深刻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 的矛盾,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 哈哲学出现的意义。 共分十八段。

第一部分: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 核”,阐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第1-7段)

相反,德国哲学家则处于完全不同的条 件下,德国没有经过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它经过改良道路由地主经济转变为资本 主义经济。德国的哲学家不是革命者,他们 用哲学为普鲁士王国辩解,为普鲁士王国服 务,哲学家们得到普鲁士国家的支持,他们 被委派为大学教授,被任命为青年的导师; 他们的著作是法定的教科书。黑格尔哲学出 于歌颂普鲁士王国而被抬高到普鲁士王国的 国家哲学的地位。如此被封建王国推崇而被 革命代表者的自由派反对的哲学怎么能为革 命造舆论呢?
第6段,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 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第一层,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革命 性质。原文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 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人的思维和 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推 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 类绝对状态的想法”。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 义和革命性质,不仅在于凡是现实的,都一定 要灭亡,而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认识和 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德国发 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表现在德国古典哲 学。这个哲学革命是由康德开始,中间经过 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黑格尔学派解体过 程中又出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德国古典 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反映了资 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对保守的形而 上学观念是个很大的冲击,为在德国进行资 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所以,思格斯说: 正象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论是法国革命的前 导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 了政治变革的前导。”

演示文稿(费尔巴哈论)

演示文稿(费尔巴哈论)
哲学和德国古 . 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 是为了适应国际无产阶 级的战斗需要, 亦即现实原因, 级的战斗需要 , 亦即现实原因 , 也是最根本 的原因。 的原因 。 主要是为了提高各国社会主义政党 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 为了批判新康德主义和 新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 , 打退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 的进攻, 的进攻 , 为了批判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工人 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 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 , 捍卫马克思主义的 纯洁性。 纯洁性。 • 所以,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 所以, 典哲学的关系, 典哲学的关系,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 哲学的界限,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哲学的界限,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1、中心思想 、
• 《费尔巴哈论》的中心思想是阐明马克 费尔巴哈论》 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 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其中主 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 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之 间的关系的。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 间的关系的。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 “我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 关系, 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 怎样同它脱离, 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有系统的 说明是很必要的了。 说明是很必要的了。”
• 4、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 在辩证哲学面前, 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 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 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 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 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 和灭亡的不断过程, 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 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 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诚然, 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诚然, 它也有保守的方面: 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 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来说都有存 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 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 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 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 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 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 东西。” 东西。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PPT文档44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PPT文档44页
恩格斯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路德维希_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教学课件

《路德维希_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教学课件

导读介绍
德国古典哲学
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 级哲学。从康德开始,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到 黑格尔,创立了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的唯物主 义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 代表。
导读介绍
历史背景 著作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学习这部著作有何意义?
一、历史背景
当时,资产阶级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一些理论 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造成了思想的混乱。
直接原因:评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
历史原因:实现马恩多年的宿愿
现实原因:Leabharlann 时理论斗争的需要二、框架和内容
基本框架:
全书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录(《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三个部分。 正文分四章,全书共有99个自然段。
• •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反
映存在)


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即思维能 正确反映存在的,就是可知论 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即思维不 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就是可知论
三、文章意义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社会历史发展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 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必然引 起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社会 发展的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哲学和宗 教等意识形态,但整个政治上层建筑和 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又具有重要影 响制约作用。
二、框架和内容
需要注意的几个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对旧哲学的批判——批判地说明了黑格 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系统批判了费 尔巴哈哲学的道德观和宗教观 (如果搞 不懂,请后天听老师解读)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 马克思按照对黑格尔派哲学的了解,认为国家,包括国家的制 度、法律、政策,都应该体现绝对观念,通过人的自我意识而 表现出来的公共理性精神。
• 马克思通过分析普鲁士政府制定的一些法律政策制度以后发现, 政治上层建筑当中的制度、法律、政策是受到一部分人的物质 利益的支配。
1
存在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
2
绝对观念是可以脱离人身体的客观精神。
3
绝对观念要靠人的思维找回自己。
•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处于最高位置的是绝对观念,其次是人 的思维,最后才是存在。这样的顺序表明,存在最终是被绝对观 念所决定的。
青年黑格尔派哲学
• 青年黑格尔派也承认决定一切存在的绝对观念,也把存在 摆在被决定的位置。
另一方面德国的古典哲学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和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也有某种复活。
• 正在复活的德国古典哲学指的是新 康德主义,以德国的马堡学派和弗 莱堡学派为代表,提出了伦理学社 会主义。
• 伦理学社会主义 :伦理原则是社会 发展的真正原则,社会形态的差别 主要是伦理观念的差别。只有当康 德的“绝对命令”的伦理原则成为 人们的普遍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才 能真正实现。
宗教信仰、专 制政治与人的自我 意识是矛盾的。
• 青年马克思当年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影 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不仅指向宗教神学,而且直指普 鲁士的专制政治。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 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 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 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每一滴露水在太阳 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 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 方的色彩。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
费尔巴哈的提纲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费尔巴哈的生 平与思想背景
费尔巴哈的主 要观点
费尔巴哈与德 国古典哲学的 关系
费尔巴哈思想 的影响与评价
费尔巴哈思想 在当代的意义
费尔巴哈的生平与思想 背景
费尔巴哈的生平简介
出生日期:1804年7月28日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类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来认识自 然界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物质生 产的结果,而不是精神的产物
历史观
阶级斗争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 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个人意志的体 现
费尔巴哈的自 然观对当代社 会具有借鉴意 义,强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
生。
费尔巴哈的社 会伦理思想对 当代社会具有 指导意义,强 调社会公正和
道德责任。
费尔巴哈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启示
唯物主义:强 调物质世界的 客观存在,对 科学认识论有
重要启示
辩证法:强调 事物的对立统 一和矛盾运动, 对科学研究方 法有重要启示
社会改革:费尔巴哈主 张社会改革,他认为只 有通过社会改革才能实 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
人的本质是感性存在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存 在,而不是理性存在。
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人的本性, 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他认为,感性是人的本质,理性只 是感性的产物。
费尔巴哈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 终结和现代哲学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8
2.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实质
“合理内核”的实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 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 法”。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 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 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 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 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学习交流PPT
14
3.对待黑格尔哲学应该采取科学的“扬弃” 态度
“必须从它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 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 式获得的新内容”。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 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 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 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 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学习交流PPT
9
3.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及其根源


尔 ➢ 逻辑阶段 ——《逻辑学》

哲 ➢自然阶段 ——〈自然哲学》


➢精神阶段 ——《精神哲学》

①辩证的方法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间的矛盾 表现在:
第一,在认识论上。 第二,在社会历史观上。
学习交流PPT
“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 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 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 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 的东西抵抗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
学习交流PPT
3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一)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及其特点 1.德国古典哲学所处的历史环境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资 产阶级哲学。
康德
费希特
黑格尔
学习交流PPT
4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 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
➢ 第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 ➢ 第二部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第三部分论述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及其在哲
学上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基本内容。
本书的论述思想畅达,逻辑严谨,文字优美,在表达形式 上是独具特色的.
➢ 在理论上,黑格尔用辩证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论证;
➢ 在政治上,黑格尔赞成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这个 主张实质上是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
“当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一书中宣称君主立宪是最 高的最完善的政体时,德国哲学……也站到资产阶级 方面去了,换句话说,黑格尔宣布了德国资产阶级取 得政权的时刻即将到来。”
学习交流PPT
13
2.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及其对当时社会的 影响
1839年他写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 尔哲学决裂,由唯心论走上唯物论的道路。 1841年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宣布 了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胜利。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 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 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 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 巴哈派了”。
学习交流PPT
12
(三)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
1、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以 及黑格尔哲学本身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
老年黑格尔派:看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而否定其辩证 法因素。 青年黑格尔派:不重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强调其方法。
以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为代表.他们围绕着对宗教的批判展 开过争论。
Hale Waihona Puke 伏尔泰狄德罗拉美特利
海涅
学习交流PPT
6
(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和体系之 间的矛盾
1、黑格尔哲学关于“两个凡是”的命题具有两重 性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 第一,黑格尔哲学首先强调“现实的”不等于 “现存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 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 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一,写作背景及原因 二,结构和特点 三,主要内容 四,现实意义
学习交流PPT
1
一、写作背景及原因
写作本书的历史原因。
写作本书的现实原因。 新康德主义与杜林主义的出现;机会主义、改良主 义的滋生
写作和出版本书 的过程。
施达克
学习交流PPT
2
二、结构和风格特点
➢ 第二,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现实性时指出: “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学习交流PPT
7
➢ 第三,黑格尔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 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 的东西,随着它的必然性的消失,会变成不现实。
“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 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
③矛盾产生的阶级根源
“黑格尔和歌德一样,尽管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
都有很大成就,但在政治上都是庸人,都拖着一根
庸人辫子,没有摆脱庸人气味,都否认对当时德国
社会实行根本变革的必要。”
学习交流PPT
——恩格斯
11
④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意义 ➢ 黑格尔哲学集以往哲学发展之大成,涉及到 了许多领域,而在每一领城里,他都“力求 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并 且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 他不自觉地给哲学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途 径 。“给我们指出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 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10
②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方法不是主要的,而体系则是主要的;最终体系窒息
了方法 “在他的著作中相当频繁地爆发出革命的怒火,但 是总的说来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方面,他在体系上 所花费的‘艰苦的思想工作’的确比他在方法上所 花费的要多很多”…“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 保守的方面所闷死”。
学习交流PPT
5
3.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黑格尔哲学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既有革命进步的一面, 又有软弱妥协的一面。
“有一次,当我发现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有点 困惑不解时,‘哲学之王’颇有点奇怪地发笑起来并指出: 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指一切合理的东西都应当存在, 之后他惊惶的环顾左右,而又平静下来。” ——海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