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完成下列填充题1.我国的三教是指: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主张;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主张;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3.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

其基本底蕴是对。

4.墨子,属墨家学派的创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

5.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是的手段。

《论语》默写......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1、--------------------,来者犹可追。

2、-----------,------------,孰为夫子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子曰:“当仁,---------------。

”4、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君子一言以为知,-----------------,---------------。

夫子之不可及也,-------------------。

5、君子学道则爱人,--------------------。

6、子路曰:“自孔氏。

”曰:“------------”7、君子之过也,---------------------。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长幼之节,不可废也;----------,-----------9、君子之仕也,----------。

-----------,已知之矣!10、-------------,-----------。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先秦诸子名句

先秦诸子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论语》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2.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格要求自己而少责怪别人,就能远离怨恨)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贪快则不能成功,贪图小利则成就不了大事)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没有信用,不知道这样可以吗?)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8.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水就像这样,昼夜不停)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孟子》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心中有仁德,心中有礼义。

仁德的人懂得爱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

关爱别人的人别人才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才尊敬他)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大的地方,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一个人淫乱,贫贱不能使一个人改变节操,威严武力不能使一个人屈服,这就是大丈夫)《老子》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因为比别人力量大,战胜自己才是强者)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问题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一定从容易开始,天下大事一定从小事做起)。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姓名:班级:1.,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上》)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孟子·尽心上》)3.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4.,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论语·为政》)6.仁者爱人,。

爱人者,。

,。

(《孟子·离娄下》)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8.,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9.富贵不能淫,,,此之谓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论语·子罕》)1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1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老子》第二章)1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老子》第三十三章)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老子》第六十三章)15.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第六十四章)16.强大处下,。

(《老子》第七十六章)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18.弃燕雀之小志,。

(丘迟《与陈伯之书》)19.不登高山,;不临深溪,。

(《荀子·劝学》)20.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利人者,;恶人者,;害人者,。

(《墨子·兼相爱》)21.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尚贤》)22.以力服人者,;以德服人者,。

(《孟子·公孙丑上》)23.道虽迩,,事虽小,。

(《荀子·劝学》)24.蓬生麻中,;,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含答案)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含答案)

《论语》选读默写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2.子曰:“,是谓过矣!3.子曰:“,非道弘人。

”4.子曰:“躬自厚而,则远怨矣!”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7.子曰:“岁寒,。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0.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孟子》选读默写1.乐民之乐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天时不如地利,。

3.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君子以仁存心,。

仁者爱人,。

爱人者,。

,人恒敬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子》选读默写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死而不亡者寿。

4.为无为,,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为大。

天下难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夫轻诺必寡信,。

是以圣人犹难之,。

5.其安,其未兆,其脆,其微。

为之于,治之于。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民之从事,。

,则无败事。

6.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枯槁。

故将强者死之徒,。

是以兵强,木强。

强大处下,。

《论语》选读默写答案1.不知为不知2.过而不改3.人能弘道4.薄责于人5.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小车无軏7.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8.不舍昼夜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是人之所欲也不去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1.无適也12.则不复也13.思而不学则殆《孟子》选读默写答案1.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忧以天下2.地利不如人和3.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4.以礼存心人恒爱之敬人者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立天下之正位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老子》选读默写答案1.斯恶已善之为善难易相成高下相盈前后相随2. 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物或恶之3.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失其所者久4. 事无事于其易于其细必作于易故能成其大5. 易持易谋易畔易散未有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常于几成而败之6.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柔弱者生之徒则灭则折柔弱处上。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完成下列填充题1.我国的三教是指: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主张;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主张;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3.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

其基本底蕴是对。

4.墨子,属墨家学派的创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

5.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是的手段。

《论语》默写......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1、--------------------,来者犹可追。

2、-----------,------------,孰为夫子?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子曰:“当仁,---------------。

”4、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君子一言以为知,-----------------,---------------。

夫子之不可及也,-------------------。

5、君子学道则爱人,--------------------。

6、子路曰:“自孔氏。

”曰:“------------?”7、君子之过也,---------------------。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长幼之节,不可废也;----------,-----------?9、君子之仕也,----------。

-----------,已知之矣!10、-------------,-----------。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11、------------,------------,则可谓云尔已矣。

先秦诸子语录(一)共23页

先秦诸子语录(一)共23页
先秦诸子语录(一)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Biblioteka 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先秦诸子选读总结1

先秦诸子选读总结1

先秦诸子选读总结1
一.默写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二.成语
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为渊驱鱼,为丛驱爵: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

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3.疾首蹙頞:疾首:头痛;蹙眉:皱眉。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4.门可罗雀:罗:张网捕捉。

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

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
1.孔子说要用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句子是:,。

,。

2.君子无论是急促、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3. 孔子说做人不能不讲诚信的句子是:,。

4.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5. 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7.《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

8.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是:,。

9.《论语·子罕》中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
,。

10.孔子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因为他社会责任重大,前路漫长的句子:,。

11.《论语·卫灵公》中表达有志于仁德之士,把仁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的句子:,,。

12. 曾皙描绘暮春咏归图的句子:,,,
,,,。

13.孔子是如何指导弟子颜渊学习的:,。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化用了《论语》中的“,”,表达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的还可以补回。

15.《论语》中,“”一句告诉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

1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认真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

17.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强调有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

18. 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为人治国要讲诚信的句子是:
,,。

19. 能表现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句子是:,。

20. 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21.《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22.《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23.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4.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25.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后人铭记,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认为君主“,”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因为“,。

,。

”百姓和国君的“乐”与“忧”是联系在一起的。

26. 关于“得志”与“失志”,孟子曾有独到的看法,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他的另一句“,”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27.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32. 孟子说理善用比喻,惠子曾在《说苑·善说》中阐释了比喻的功能:,,,。

33.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

3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36.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7.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38.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的句子是:,。

39.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感叹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40. 《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答案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

1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3.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5.学而不思则罔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8.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9.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0.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2.夫说者,故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3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