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名句

先秦诸子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

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诸子名言

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诸子名言

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诸子名言先秦诸子名言《老子》名句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庄子》名句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1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1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1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先秦诸子语录

先秦诸子语录
1、从先秦思想家中选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做摘 录和简评。
信心铭 僧璨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六祖坛经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名家思想
►“离坚白” :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 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 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
►“白马非马”: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 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 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 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 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 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
语言分析哲学
一种以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现代西 方哲学流派或思潮。 代表人物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 什么。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 性所做的斗争。
►为眼睛近视者指引道路是很费力的,因为你 不能对他说:“看见十哩外的教堂吗?朝这个 方向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亲亲、尊尊、长长 。—— 墨:兼爱 巢子评: 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 。
名家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 年),传说字子秉,中国战 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 原君的门客,名家的代表人 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 子》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中国先秦名言选粹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中国先秦名言选粹

中国先秦名言选粹作文专题0311 1955中国先秦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1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15、士可杀不可辱。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9、识时务者为俊杰。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2、言必信,行必果。

23、敏于事而慎于言。

2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6、既来之,则安之。

2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2、是可忍,孰不可忍?33、听其言,观其行。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5、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3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以上出自《论语》********************************4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1、人皆可以为尧舜。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5、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先秦诸子语录

2先秦诸子语录

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 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修身养性六道
使自己心胸开阔。 其次要有高远的志向。 第三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第四要学会坦然。 第五使自己能控制自己。 第六使自己静心。
朱熹《中庸章句序》
【朱熹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 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俗译】《中庸》是为了什么原因而被写 下来的呢?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 担忧关于“道”的学问会逐渐被人遗忘甚 至失传,所以才作了这些文字以便传世。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 子贡说:“有没有一个 字可以终生奉行?”孔 子说:“那大概是恕吧!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要强加于别人。”
子贡
端木赐,字子贡,擅长辞令,能言善辩,是个外 交人才。据《史记》记载,齐国欲兴兵伐鲁,子 贡奉孔子之命,游说诸侯,巧妙利用各国矛盾, 化解了鲁国的这场危机。 他还很有商业头脑,被司马迁写入《史记· 货殖列 传》,中国第一部“富豪排行榜”。 他是孔子的忠实粉丝,走到哪里,都要宣传颂扬 孔子。司马迁说:“使孔子扬名天下者,子贡之 力也。”
【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 有的成为小人,这 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着眼远的就是大人,着眼近 的就是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境界高, 有的人境界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 所以被外物所蒙蔽,因此一与外物接触,就 被引诱过去。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 力, 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 上天特意赋予我 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重 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 入迷途。坚持以主要方面为统帅,以次要方 面为辅助,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高三语文作文素材之二 先秦诸子名言

高三语文作文素材之二 先秦诸子名言

作文素材之二先秦诸子名言《老子》名句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善假设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假设缺,其用不弊。

大盈假设冲,其用不穷。

大直假设屈,大巧假设拙,大辩假设讷。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假设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庄子》名句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2.人生天地之间,假设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假设水,小人之交甘假设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1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1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1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1.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先秦诸子选读名句汇总如下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4、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老子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庄子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18、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25、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26、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2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28、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

——韩非子2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30、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2.先秦诸子名言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名言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名言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名言《诗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尚书》11.满招损,谦受益。

1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周易》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礼记》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左传》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6.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2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管子》2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晏子春秋》3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论语》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言必信,行必果。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5.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论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2.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格要求自己而少责怪别人,就能远离怨恨)
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贪快则不能成功,贪图小利则成就不了大事)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没有信用,不知道这样可以吗?)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8.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水就像这样,昼夜不停)
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孟子》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心中有仁德,心中有礼义。

仁德的人懂得爱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

关爱别人的人别人才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才尊敬他)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大的地方,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一个人淫乱,
贫贱不能使一个人改变节操,威严武力不能使一个人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老子》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因为比别人力量大,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问题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一定从容易开始,天下大事一定从小事做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