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用什么字母表示?
5.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它们如何定义?
6.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7.它们使用什么符号表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集合的含义
例1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某校高一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
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
③不小于3的自然数;
④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A.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解题技巧:(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2)方程x3=x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3)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
解题技巧(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三个步骤)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花括号括起来。
题型五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被3除余1的正整数的集合;
(2)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点的集合;
【答案】a=0
【解析】由a∈A可知,
当a=1时,此时a2=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a≠1.
当a=a2时,a=0或1(舍去).综上可知,a=0.
解题技巧:(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字母取值(范围)的3个步骤)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说明
1.经历“倍”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建立起“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推理能力,激发“倍”学习的兴趣。
学习单元的
课时框架
1.“倍的认识”(一课时):建立并理解概念;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课时):建立计算思路;
倍的认识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时):正确计算问题;
4.倍数关系解决问题(一课时):正确找出问题中的倍数关系并计算。单元学来自主题设计检验提示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主题符合课标要求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
主题在一个学科领域中起着核心作用,能反映学科本质
3. 主题能否反映富有挑战性的、能吸引师生兴趣的学习问题或任务?
主题能反映富有挑战性、激发兴趣的学习问题或任务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主题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5.与主题相关的资源是否丰富?
资源丰富
高中英语: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5.与主题相关的资源是否丰富?
丰富
通过学习,学生还能辨析此话题中的语言现象;梳理、概括不同伤害应采取的不同急救方法,指正别人急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准确、理性地表达自己观点;培养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思维品质)。
学习单元的
课时框架
本单元的最终目标是“能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急救小册子,并用目标语言向同学们宣讲、推荐”,所需课时为8个课时:
學生通过阅读First Aid for Burns了解急救的定义和常见烧烫伤的处理方法(Reading1);通过阅读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了解掌握急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意义(Reading2);通过互相交流来扩大自己的急救知识(Listening and speaking);通过写作巩固加深自己的急救知识,同时学会提炼语言(ellipsis),掌握篇章结构和语言范式等写作技巧(Grammar and writing);通过模拟急救场景,制作急救手册分享展示学习成果,培养互助互爱的人格精神,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价值观(Project)。
第1课时Reading1:First Aid for Burns
第2课时Reading2: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
第3、4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
第5、6课时Grammar and writing
第7、8课时Project:1)Perform first aid;2)Make a First Aid Brochure and show them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是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研究主题设计
主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
- 探索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认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3.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 如何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活动
1. 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和性
2. 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 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教学资源
- 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
- 海报和展板制作材料
研究检验提示单
检验方式
- 知识问答
- 观察和描述
- 小组讨论
- 创作展示
检验内容
1.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说明生物多样性的好处
3. 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 提出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补充说明
- 检验时间:单元结束时进行
- 可以使用笔记、教材和参考资料
- 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检验活动,鼓励提问和思考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数列》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1. 在以下四个数中,是数列{})1(+n n 中的一项的是 ( ).A. 380B. 39C. 32D. 18参考答案:A2. 设数列为 ,11,22,5,2则24是该数列的 ( ).A. 第9项B. 第10项C. 第11项D. 第12项参考答案:C3. 数列12 3 4 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n a n n 1)1(+-=.4. 图1中的三角形称为谢宾斯基(Sierpinski )三角形,在图4个三角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请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图1教师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探讨数列的特征,并得到通项公式. 解:如图,这四个三角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为1,3,9,27. 则所求数列的前4项都是3的指数幂,指数为序号减1.所以,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 =3n -1.二、主题探究,合作交流1. 观察以下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11,9,7,5,3,1)1( 答:12-=n a n ; ,8,6,4,2,0)2(---- 答:)1(2--=n a n ; ,81,27,9,3)3( 答:n n a 3=.思考:除了用通项公式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这些数列的每一项?2,,25,2213,1)1(123121+=+==+=+===-n n a a a a a a a ;2,0)2(11-==-n n a a a ;113,3)3(-==n n a a a .2. 定义: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10,,观察可得: 314 4n a a --=-=-,,14(124(1).a n n =--=--n a ,211==+观察法2222a ==⨯=,,,,2n n a =.1212,2n n a a a a -=⨯⨯=即。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亲近大自然

课时框架
分类
具体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要点
课文
草原
2课时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丁香结
2课时
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并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古诗词三首
2课时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花之歌
1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
习作
变形记
1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要注意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一些。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并学会仿写;通过实例掌握分号的用法;学会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积累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亲近大自然
设计意图说明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所选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并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语文园地”通过交流、朗读、背诵等形式,学习“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了解分号的用法;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主题能反映富有挑战性的、能吸引师生兴趣的学习问题或任务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能吸引师生兴趣的学习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让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5.与主题相关的资源是否丰富?
是
第二课时:细胞免疫和免疫失调及其应用。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主题是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
主题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起着核心作用,能反映学科本质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
设计意图说明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的过程异同及其相互联系,能运用学习的知识针对生活中常见实例做出相关的合理解释!
学习单元的
课时框架
免疫调节一共2个课时:
第一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体液免疫;
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1.了解和掌握单元的重点概念和基本知识。
2.发展和提高相关的技能和能力,如分析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等。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如阅读、写作等。
【活动设计】1.知识整理与讲解活动活动目标:整理和讲解单元中的重点概念和基本知识。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整理出单元的重点概念和基本知识,然后进行讲解。
活动步骤:a)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重点概念和基本知识。
b)学生进行讲解,可以采用小组展示、个人报告等方式。
2.问题分析与解决活动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针对单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活动步骤:a)提出问题:教师或学生提出与单元相关的问题。
b)分析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c)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实践活动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手工制作等。
活动步骤:a)安排实践活动:教师根据单元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并准备所需材料。
b)指导学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步骤,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c)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实践活动,并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d)分享和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1.知识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单元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问题解答:提供一个与单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并评价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实践成果展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后,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实践过程和结果,以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书面作业: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写作,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的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单元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5.与主题相关的资源是否丰富?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题
设计意图说明
学习单元的
课时框架
(用图示的方式说明包括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