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设计整体构思
“整体把握,单元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整体把握,单元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随着长达十年的语文改革,语文课程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其中“整体把握,单元整合”已成为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那么,什么是“整体把握,单元整合”?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如何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整体把握,单元整合”?“整体把握,单元整合”是指将小学语文主题单元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适当整合,将多个单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有机的教学体系,更全面地来讲解语文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以主题为线索,将古诗文、现代诗歌、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
二、“整体把握,单元整合”的优缺点1. 优点:(1)能够将语文知识整合到一个大的主题之中,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有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缺点:(1)难以整合各种不同的知识点和一些相对独立的语言技能,例如汉字书写和拼音输入等,难免有过多的重复教育。
(2)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会由于跨越主题单元的知识点过多而获得更大的压力。
三、如何实践“整体把握,单元整合”?1. 合理设计主题单元,注重知识点的整合。
在设计主题单元时可以把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例如以“福”为主题,涉及到古诗文、现代诗歌、阅读、写作等各个环节。
2. 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可能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谈话交流、阅读分析、写作练习、表演等。
3. 要注意把握适当的难度,区分学生的不同层次。
针对学生基础不同的情况,教师应该适度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语文课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1. 作业设计概述本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 实践性:作业任务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3. 创新性: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作业设计内容3.1 课程单元划分将《语文》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及相关拓展内容。
3.2 作业任务设计针对每个单元,设计以下作业任务: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完成预习任务单,包括词语解释、课文梗概等。
2. 课堂作业: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3.3 作业难度及完成时间根据作业任务的特点,设定不同难度级别,同时给出建议完成时间,供学生参考。
3.4 作业评价标准制定详细的作业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完整性、答案准确性、书写规范性等方面,确保作业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 作业实施与反馈1. 教师需在课后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定期组织作业讲评,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
3. 鼓励学生自主检查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作业设计与修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适时调整作业设计,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鼓励学生提出作业设计的改进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6. 总结本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级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经典优秀案例 (二)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级单元作业整体设
计经典优秀案例 (二)
- 整体设计目标
-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 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单元主题
- “读懂文章,写好作文”。
-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写作
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整体设计内容
- 阅读篇目: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红楼梦》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学之美。
-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篇目,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掌握文
学阅读的基本技能。
- 作文训练:根据阅读篇目,进行不同类型的作文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学作品的讨论,让学生在
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
阅读材料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整体设计特点
- 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结合课堂讨论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整体思路

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整体思路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单元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本次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力求在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设计目标1. 巩固基础知识:通过单元作业,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词汇、语法和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提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学会分析、理解、评价文本,提高阅读水平。
3. 培养写作能力: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4.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综合性、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5. 增强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设计原则1. 科学性: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体现教学目标,难易适中,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趣味性: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层次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5. 连贯性:单元作业要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四、具体设计1. 课前预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课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1)基础巩固:布置词汇、语法、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阅读理解: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布置作文或片段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综合实践: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调查报告、手抄报、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单元作业设计六上第一单元我的情油然而生【打开一扇窗】山水有情,草木知意,它们可曾触动你的心弦?走进草原,和牧民们把酒欢歌吧;踏上旅程,感受此情此景的心跳吧;驻足观赏,聆听花鸟虫鱼的心声吧……面对此景,我的情油然而生【学习开始了】※做做准备吧※1.不管是外出旅行,还是在小区里驻足,我们都能发现那些美好的景物。
面对此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感受,萌生感慨。
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受吧!※小钥匙※用镜头捕捉旅行中或是生活中你发现的美景,尝试用一两句话描述你的所见所感,发个朋友圈儿。
美好的事物大家都会喜欢,都会为你点赞哦!任务一面对此景,情不自禁一、暑假,我看到的景1.看到美景的那一刻你知道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景物或是哪种景物吗?和同伴简单说一说。
※小钥匙※注意说清楚你作出判断的理由哦!2.晒晒我发现的美景暑假中你看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景物?请给小伙伴展示你原创的ppt、美景手帐、美篇等材料,并说说你的感受。
自己能得几颗星?涂一涂。
讲得完整☆读得完整、流畅☆☆读得完整、流畅、有声有色☆☆☆※小钥匙※尝试着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美景,再说说看到美景的那一瞬间的感受。
怎样想就怎样说哦,真实的表达最能打动人!二、在热情的草原上……1.我曾见过的草原背诵《敕勒歌》,回顾五年级下学期时曾学过的《牧场之国》,说说你对草原的印象。
如果你曾亲眼见到过草原,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钥匙※你可以尝试着用上积累的成语、诗文,绘声绘色地表达哦!2.走进老舍笔下的草原(1)我能读好课文自己能得几颗星?涂一涂。
读得不太熟练☆读得基本熟练☆☆读得正确、流利☆☆☆※小钥匙※先自由读读《草原》这篇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再小组检查,轮流读,按照标准给自己得星。
(2)我会读词语绿毯衣裳彩虹马蹄奶豆腐渲染勾勒迂回稍微微笑蒙古包蒙汉情深※小钥匙※有条件的可以上传平台,请小伙伴围观。
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简述

实验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方案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性研究与设计,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校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而提出了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路,并通过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单元整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就是要依据各学段的母语教育目标,围绕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构建整体教学主线,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去研究与主线相对应的教学要点,并系统安排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整合性和最优化。
这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前提和首要环节。
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整体备课,一般包括如下基本内容:一是全面阅读、分析单元教材,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和整体教学主线;二是逐课阅读教材,抓出与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具有内在联系,彼此形成递进关系的课文级整体教学重点,构建整体教学主线;三是解析课后思考练习的地位和作用,理清与本课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四是明确各课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尽可能所构成的内在联系;五是确定单元整体教学三维目标;六是整体规划各类课文、各个课时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形成读写结合教学序列;七是整体设计与单元整体教学主线能形成递进关系或并列关系的各课演讲主题;八是整体设计与单元整体教学主线相联系的阅读积累,为习作准备语言材料;九是整体设计与单元整体教学主线相联系的生活积累,为习作准备实践材料;十是构建单元整体回归纲要图表,以备综合复习时帮助学生更新完善知识结构。
二、单元整体备课的关键环节1、定位单元教学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
单元整体备课的关键就是能准确地定位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并以此为线索去研究每篇课文与它的对应点,形成整体教学主线,从而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高效性。
我们一般是从单元习作要求入手,结合口语交际、单元导读来考虑这一问题。
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
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我们以语文单元为整体,进行了一次创新性的作业设计。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 优化作业结构,降低作业量,提高作业实效性。
三、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以单元为整体,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层次性原则:作业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分层作业,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 实践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趣味性原则: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作业内容设计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 课堂作业: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拓展性、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小组合作作业: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作业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
2. 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态度表现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3. 评价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作业质量。
六、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2. 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确保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环节的有效实施。
3. 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本作业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单元整合重构作业——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案例

单元整合重构作业——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案例发布时间:2022-07-08T07:33:57.424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2年3月作者:柏明智赵俐蓉[导读]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选择课程视域的作业观。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柏明智赵俐蓉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选择课程视域的作业观。
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运用“目标—设计—实施—诊断—改进”的科学研究范式,进行作业设计。
二、作业优化设计总体思路以课程视域作业观为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作业与教学的协同,强调系统设计作业,注重对作业的反思改进。
三、单元作业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情况、学生差异和四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本单元的单元作业目标,其中,核心目标如下。
四、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课例对照课时作业目标,设计具体的作业。
从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体现选择、结构合理八个方面进行反思改进。
《军神》第二课时作业设计课前作业一、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陆游的忧国忧民,杜甫的欣喜若狂,毛主席的英雄形象。
初步了解了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
请你试着寻找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英雄儿女故事,再一次强调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为后期学习中,进一步运用此方法,体会人物内心变化做铺垫。
】课中作业一、阅读课文,找一找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其内心变化。
二、结合上面的表格,体会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变化的方法。
】课后作业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设计的整体构思摘要:文章针对当下,“以巩固学生当天所学内容为目的“短作业”泛滥。
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甚至一无所知”这一尴尬状态,详细阐述了“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得构成、原理及详细的操作过程,为广大语文教师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光明之路。
关键词:巩固;拓展;实践;生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2-067-01
一、作业设计的思想
“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是一个单元设计一次整合作业,所有的作业都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来进行。
作业设计的思路,旨在整合教科书资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吸纳课外丰富的语文资源,从而改变学生只学教科书的知识,而与生活实践几乎完全割裂的状况,使学生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语文的目的。
二、作业设计的原则
1、预设性原则作业的布置,应该是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提前设计好的。
因此,作业的类型,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从事的活动,以及完成作业的方式等都需要认真考虑。
那些抄抄写写的随意性作业不布置也罢。
2、有效性原则就语文作业而言,重复性、机械式作业,在分
数决定一切的评价模式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如果教师的着眼点仅限于此,就会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的思维定式,而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全然不顾。
那么,缺乏了鲜活生活和自身丰富感受的作业,它的有效性又有多少呢?
3、适度性原则作业的适度性原则体现在教师对作业量和难易程度的控制上。
作业的布置,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使他们的能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
作业的布置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到难易适中。
4、层次性原则作业的布置切忌搞一刀切。
毕竟学生的自身情况千差万别,你要求所有的人按照一个思路、一种模式写作业,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其实,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5、发展性原则作业的布置要着眼于学生某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多布置一些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话,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原有能力水平上获得更长足更全面的发展。
三、作业设计的层次
1、巩固性作业(在巩固中提高)
这一作业的设计立足于课本,主要以某一课或某一个单元的基
础知识的巩固为主。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是以一课一课来写,还是建立在整个单元的基础上来写。
对学生来说,只要教师加以引导,究竟写什么怎么写,完全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们。
毕竟学生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况且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最了解。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控。
2、拓展性作业(在阅读中积累)
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对本单元的主题不可能有很深入的理解。
要想更透彻地理解,就必须要加大阅读量。
这一作业的设计,主要以课外阅读为主。
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与本单元的主题内容相关的知识。
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单元主题内容的理解。
3、实践性作业(在生活中实践)
实践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教师给定几个由学生来自由选择。
学生必须通过或动手、或观察、或实验、或调查采访等方式来完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来进行。
这一作业展示出来的主要是学生实践的计划。
也就是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4、生成性作业(在实践中生成)
这一作业是实践性作业的补充。
主要是总结一下实践过程和在实践过程中干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等等。
其实这一作业基本上是与每一单元的作文相互联系的。
学生完成这一作业,作文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作文的效果可
能就会更好一些。
当然,也可以把这一作业与作文合二为一。
5、反思性作业(在反思中成长)
这一作业,就是针对于学生本人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在情感、态度、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不足进行的反思。
也就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下总结。
学生总结反思的过程,其实也是进步提高的过程。
四、作业的数量控制
每一个层次的作业次数参考下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作业的评价方式
作业的评价采用学生、家长和教师一起评的方式。
引入家长的评价,能够有效发挥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写作业或应付作业现象的发生,帮助学生养成负责任的态度。
学生的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
他评就是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作业的兴趣,更好地保证作业的质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