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题单元作业单元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九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九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主题与目标分析。

1. 单元主题。

-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某一单元为例,如“诗歌单元”,主题可能围绕着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歌,展现诗歌的独特魅力,包括对爱情、理想、社会现实等多方面的表达。

- 或者“小说单元”,主题可能聚焦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人性的揭示以及社会问题的反映等。

2. 单元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积累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

例如在诗歌单元中,要理解像“亵渎”(xiè dú)等词的准确含义,在小说单元要掌握描写人物的各种手法相关的字词,如“狡黠”(jiǎo xiá)。

- 了解不同文学体裁(诗歌、小说等)的特点。

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等。

在阅读诗歌时能解读意象背后的情感和意义,阅读小说时能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和韵味。

如朗读诗歌时感受节奏韵律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在朗读小说精彩片段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针对诗歌的主题探讨不同诗人在相同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或者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不同看法等。

- 学习做批注,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问、感悟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如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爱情的美好、对理想的追求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 通过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经历,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性,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二、作业类型与内容设计。

1. 基础知识巩固作业。

- 字词积累。

- 作业内容: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例如:“拮据(jié 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从单元课文中选取10 - 15个重点字词。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一、单元主题。

光现象。

二、单元学习目标。

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

2. 能够区分生活中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4.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三、作业设计思路。

# (一)作业类型多样化。

1. 基础巩固型作业。

这就像是给知识大厦打地基的砖头,是最基本的。

比如简单的概念填空,像“光在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种作业能让同学们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

2. 能力提升型作业。

这类作业就像是给大楼加层的钢筋。

例如,让同学们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或者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判断像的位置、大小等,这需要同学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

3. 拓展探究型作业。

这是给知识大厦装上炫酷的霓虹灯。

比如让同学们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角度是否相同,这种作业能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 (二)作业难度分层。

1. 简单层。

主要针对那些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较慢的同学。

像“列举三个生活中的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这比较容易,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回答。

2. 中等层。

适合大多数同学。

例如“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少度?如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反射角又是多少度?”这需要同学们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3. 困难层。

是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霸准备的。

像“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

若光斑向左移动了2 cm,求水面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多少厘米?(容器的直径为10 cm)”这需要同学们综合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和几何知识来解决。

# (三)作业趣味性融入。

1. 情景化作业。

把物理知识放到有趣的情景当中。

例如,“假如你是一名侦探,在一个密室中发现一束光线从墙上的一个小孔射进来,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找到光源的大致位置吗?”这种作业就像让同学们在玩侦探游戏一样,既有趣又能学习物理知识。

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方案一、单元作业设计的目标。

1. 让知识扎根。

咱们设计单元作业呀,就是要像种树一样,把知识这颗种子深深种在学生的小脑袋瓜里。

不能让知识只是在表面飘着,得让它扎根,所以作业要能覆盖这个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就像给树浇水施肥,每个角落都照顾到。

2. 提升技能。

作业就像是练武的场地,学生们在这个场地上练习各种技能。

比如说,这个单元是关于写作的,那作业就得让他们把描写、叙述这些写作技能练得棒棒的,就像从只会挥几下小木棍,到能耍一套漂亮的剑法一样。

3. 激发兴趣。

二、单元作业内容的设计。

1. 基础夯实类。

这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必须稳稳当当的。

例如,针对语文单元的生字词,可以有一些有趣的填空游戏,像“()的小()(填形容词 + 小动物)在()(填地点)玩得很开心,这个小动物的名字里面有本单元的生字哦。

”这样既复习了生字,又能让学生发挥一下想象力。

2. 能力拓展类。

这是房子往上盖的部分啦,得有点挑战性。

如果是数学单元,学了面积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梦想中的小房间,计算每个部分的面积,还得考虑家具怎么摆放才能合理利用空间呢。

这可比单纯做几道面积计算的题目有趣多啦,还能锻炼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3. 综合实践类。

这就像是房子的装修,把各种知识都融合起来。

比如说这个单元是关于环保的,那就让学生分组做一个关于校园环保的小调查,然后制作成海报展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用到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数学知识)、环保知识的阐述(科学知识)、还有海报的设计与制作(美术知识),真正做到把知识用起来。

三、作业难度的分层。

1. 轻松入门层。

这是为那些学习稍微有点吃力的学生准备的,就像爬楼梯的第一级台阶,要比较容易够得着。

比如说,在英语单元作业里,对于一些单词记忆比较困难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根据单词的发音简单拼写,再配上简单的小图片帮助记忆,像“cat”这个单词,就画一只小猫在旁边。

2. 稳步提升层。

这是大多数学生所在的层次,就像楼梯中间的部分。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一、单元主题:“世界的气候”二、作业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地区。

能够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准确判断气候类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趣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培养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作业内容与形式。

1. 气候类型大侦探(基础知识巩固)作业形式:制作气候类型卡片。

具体要求:学生们每人选择5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对于每种气候类型,制作一张卡片。

卡片正面绘制该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简易地图(可以是手绘,也可以是简单的拼图粘贴),标注出主要的国家或者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卡片正面画上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等地区的轮廓,然后写上“巴西、刚果(金)等国家部分地区”。

卡片背面列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包括气温特点(如全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和降水特点(如全年多雨、干湿季分明等),再配上一个简单的气温降水柱状图。

这样做的好处: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们在绘制地图和柱状图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就像他们在当侦探一样,一点点收集关于每种气候类型的“线索”,而且卡片方便携带和复习,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看看。

2. 气候与生活小剧场(知识应用)作业形式:小组短视频创作。

具体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5人。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气候类型,然后创作一个短视频,时长在3 5分钟。

短视频内容要展示这种气候类型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如,选择地中海气候的小组,可以拍摄一个地中海沿岸小镇的生活场景。

展示当地夏季炎热干燥时,人们如何储存水源用于灌溉和生活,房屋建筑有什么特点(比如厚墙小窗来隔热);冬季温和多雨时,农业生产的变化(比如适合种植橄榄等亚热带作物)。

《单元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方案

《单元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方案

《单元学习任务》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单元学习任务作为一种整合性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现单元学习的目标,设计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设计目标1、巩固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作业内容设计1、基础性作业针对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概念,设计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在语文单元学习中,设计词语拼写、错别字改正等题目;在数学单元学习中,设计公式运用、简单计算等题目。

2、拓展性作业提供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视频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然后通过写读后感、总结观点等方式进行反馈。

例如,在历史单元学习中,提供相关的历史纪录片链接,要求学生观看后写一篇心得体会。

3、实践操作性作业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操作任务,如实验、调查、手工制作等。

例如,在科学单元学习中,设计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科学原理;在美术单元学习中,布置手工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合作性作业安排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任务,如小组讨论、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比如,在英语单元学习中,让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5、创新性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成果,如创作诗歌、故事、绘画、音乐等。

例如,在音乐单元学习后,让学生自己创作一段旋律或歌词。

四、作业形式设计1、书面作业包括习题册、作业本、手抄报等形式。

2、口头作业如背诵、朗读、演讲等。

3、电子作业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育 APP 等完成的作业,如在线测试、电子文档提交等。

4、展示作业通过班级展示、学校展览等方式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如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一、单元主题。

“世界的气候”二、作业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3. 提升学生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作业内容。

# (一)基础夯实“大冒险”1. 气候类型连连看。

给出一些描述气候特点的语句,如“终年高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和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让学生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就像给气候类型找自己的“身份证”一样,可不能找错哦,不然气候们要“生气”的呢!2. 气候分布小侦探。

在世界地图轮廓上,标注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区域。

这就像是一场全球气候分布的大搜索,同学们要像小侦探一样,仔细地把各个气候类型的“家”找出来。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就得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准确地标注出来。

# (二)趣味应用“妙妙屋”1. 气候与服饰。

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气候类型,如寒带气候,然后描述生活在这种气候下的人们的服饰特点,并解释原因。

就像寒带气候那么冷,人们肯定得裹得像个“粽子”一样,厚厚的毛皮衣服穿起来,这都是气候这个“大导演”安排的呀。

2. 气候与美食。

解释为什么在热带地区,水果种类丰富且多为多汁水果。

这就像是热带气候这个热情的“厨师”,给水果们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让它们长得又大又多汁。

同学们要像美食评论家一样,把其中的地理道理说清楚哦。

# (三)拓展探究“智慧树”1. 气候变化的影响。

假设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对沿海地区的可能影响。

这就像是在预测未来的“气候剧本”,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倒灌这些“演员”会怎样在沿海地区这个“舞台”上表演呢?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结合地理知识来写哦。

2. 本地气候的保护。

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气候特点,找出目前存在的可能影响本地气候的人为因素,然后提出一些保护本地气候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主题:四则运算。

二、单元学习目标。

1. 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知识要点整理。

1.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各部分关系: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例如:3+5 = 8,8是和,3和5是加数。

如果知道和是8,一个加数是3,那么另一个加数就是8 - 3 = 5。

2.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各部分关系:差=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差 + 减数。

- 例如:8 - 3 = 5,8是被减数,3是减数,5是差。

如果知道被减数是8,差是5,那么减数就是8 - 5 = 3。

3.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各部分关系: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 例如:3×5 = 15,15是积,3和5是因数。

如果知道积是15,一个因数是3,那么另一个因数就是15÷3 = 5。

4.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各部分关系: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

- 例如:15÷3 = 5,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

如果知道被除数是15,商是5,那么除数就是15÷5 = 3。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一、单元主题: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作业目标。

1.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 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内容与形式。

1. “算式小火车”计算练习。

作业内容:制作一列小火车的图片,每个车厢上有一道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如23 + 12、45 20等,一共10节车厢。

让学生从车头开始,按顺序计算每个车厢上的算式,并把答案写在车厢下方。

设计意图:这个形式就像开小火车一样有趣,比起普通的竖式计算练习更能吸引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

而且按照顺序计算,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习惯,就像小火车不能脱节一样,每一道算式都要准确计算。

2. “购物小能手”实际应用。

作业内容:给出一份简单的超市商品价格表,例如苹果5元一斤,香蕉3元一斤,铅笔2元一支,笔记本8元一本等。

然后设置一些购物场景的问题,如“小明有20元钱,买了3斤苹果和2支铅笔,还剩多少钱?”或者“小红带了30元,她想买4本笔记本,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设计意图:小朋友们对购物都很熟悉,这样把数学知识融入到购物场景中,他们会觉得特别亲切。

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真正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数学可不是只在书本上的东西,而是和他们的零花钱、买东西息息相关的。

这就像让他们在超市里当小会计一样,可有趣啦。

3. “数字拼图”加减法创意作业。

作业内容:把1 9这9个数字分成三组,每组三个数字,例如(1、2、3),(4、5、6),(7、8、9)。

然后给学生出一些规则,比如用第一组数字中的任意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再用第三组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如12 + 7或者31 9。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这样的算式,并且计算出结果。

还可以鼓励他们把算式写得好看一些,像在做数字拼图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单元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省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

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读准生字。

自学本课生字词,一方面尝试自己分辨字形,交流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哪些地方特别注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活动二:
1、欣赏影像资料,感受云雾之美。

2、提问: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自由地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活动三:
1、(放映图片),谁想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3、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

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活动四:
展示交流
1、交流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果。

2、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引读课文回顾美。

在第一课时理解的基础上,用引读的方式回顾第一自然段。

具体设计:景色秀丽的庐山,有——,有——,有——,有——,那——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

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
活动二:
提出问题;
1、找准中心句。

理解“瞬息万变”。

2、讨论: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抓住关键词
3. 利用文中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为话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话。

4.利用资源库中的视频短片来帮助理解并加深印象,深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庐山云雾的动态美。

活动三:交流总结
活动四:
拓展延伸
1、根据课文总分的写作方法,以“我的家乡真美”写一写。

2、做一次小导游,介绍我们祖国的大河河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