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气相沉积(CVD)实验

合集下载

CVD钻石19化学气相沉淀法(也称CVD法)合成钻石概述

CVD钻石19化学气相沉淀法(也称CVD法)合成钻石概述

CVD钻石化学气相沉淀法(也称CVD法)合成钻石概述化学气相沉淀法,简称CVD法,可以用于人工合成钻石。

最近,由于技术的突破,可以生产出大颗粒的钻石,国检中心在近期日常委托检验中,陆续发现了两批次CVD合成钻石,证明CVD合成钻石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引起了大家的关切。

笔者从宝石人工合成的角度,介绍一下化学气相沉淀法(也称CVD法)合成钻石。

一、化学气相沉淀法(也称CVD法)合成钻石的历史和现状但当时CVD法生长钻石的速度很慢,以至很少有人相信其速度能提升到可供商业性生长。

从1956年开始俄罗斯科学家通过研究,显著提高了CVD合成钻石的速度,当时是在非钻石的基片上生长钻石薄膜。

20世纪80年代初,这项合成技术在日本取得重大突破。

钻石的生长速度已超过每小时1微米(0.001mm)。

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将这项技术用于多种工业目的的兴趣。

图1 无色-褐色CVD合成钻石一颗由美国CVD钻石公司(CVD钻石中国公司www.cvd.hk,,)生产的高温高压(HPHT)处理的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钻石,重0.226克拉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CVD法合成钻石的研究,并迅速在这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提供了许多CVD合成多晶质钻石工业产品。

这项技术也在珠宝业得到应用,用于某些天然宝石也包括钻石的优化处理。

尽管当时CVD合成钻石的生长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有可能生长出用于某些工业目的和宝石镀膜的较薄的钻石层,但要生产可供切磨刻面的首饰用材料,因需要厚度较大的单晶体钻石,仍无法实现。

一颗0.5克拉圆钻的深度在3mm以上,若以每小时0.001mm速度计算,所需的钻坯至少要生长18周。

可见,低速度依然是妨碍CVD法合成厚单晶钻石的主要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CVD合成单晶体钻石的研发取得显著进展。

进入本世纪,首饰用CVD合成单晶体钻石的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多年从事CVD合成单晶钻石的研发。

2003年秋开始了首饰用CVD合成单晶钻石的商业性生产,主要是Ⅱa型褐色到近无色的钻石单晶体,重量达1ct或更大些。

cvd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cvd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常用的薄膜生长技术,用于在固体表面上沉积薄膜材料。

CVD的基本原理如下:
原料气体供应:在CVD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原料气体。

这些气体可以是气态化合物或气体混合物,其中至少包含了所需的元素或化合物。

携带气体:通常需要使用携带气体将原料气体输送到反应室。

携带气体可以是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氩气),其作用是稀释原料气体并促进其传输。

反应室和基片:原料气体与携带气体混合后,将其引入反应室中。

反应室内的基片(通常是固体材料)是薄膜生长的目标表面。

反应发生:在反应室中,原料气体与基片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会导致气相中的原子或分子在基片表面上沉积,并形成薄膜结构。

条件控制:CVD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多个参数,如温度、压力、原料气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调节可以影响薄膜的生长速率、结构和性质。

实验指导书-化学气相沉积

实验指导书-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硫化钼的基本原理;2.了解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二硫化钼薄膜材料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3.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二硫化钼薄膜材料。

二、实验仪器该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以及材料有:干燥箱、CVD生长系统、电子天平、超声清洗机,去离子水机等,现将主要设备介绍如下:1.CVD生长系统本实验所用CVD生长系统由生长设备,真空设备,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和冷却设备四部分组成,简图如下图1 CVD设备简图2.电子天平本实验所用电子天平采用电磁力平衡被称物体重力原理进行称量,特点是称量准确可靠、显示快速清晰并且具有自动检测系统、简便的自动校准装置以及超载保护等装置。

在本实验中电子天平主要用于精确称量药品,称量精度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五位。

三、实验原理近年来,各国科学工作者对化学气相沉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显著成果。

例如,从气态金属卤化物(主要是氯化物)还原化合沉积制取难熔化合物粉末及各种涂层(包括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的方法。

其中化学沉积碳化钛技术已十分成熟。

化学气相沉积还广泛应用于薄膜制备,主要为Bchir等使用钨的配合物Cl4 (RCN)W(NC3H5)作为制备氮化钨或者碳氮共渗薄膜的原料—CVD前驱体;Chen使用聚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的涂层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目前湿法化学为主的表面改善方法。

同时,采用CVD方法制备CNTS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以及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单壁纳米碳管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化学气相沉积法概述1、化学沉积法的概念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是反应物质在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沉积在加热的固态基体表面,进而制得固体材料的工艺技术。

它本质上属于原子范畴的气态传质过程。

与之相对的是物理气相沉积(PVD)。

2、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2、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特点:通过无机途径制膜,有时只需在室温 进行干燥即可,因此容易制得10层以上而无 龟裂的多层氧化物薄膜。但是用无机法制得 的薄膜与基板的附着力较差,而且很难找到 合适的能同时溶解多种氧化物的溶剂。因 此,目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物薄膜, 仍以有机途径为主。


溶胶-凝胶制造薄膜的特点: (A)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 (B)低温制备。 (C)能制备大面积、复杂形状、不同基底的膜。 (D)便于制备多组元薄膜,容易控制薄膜的成 分及结构。 (E)对基底材料几乎无选择性。 (F)以氧化物膜为主。 (G)膜致密性较差,易收缩,开裂。

过饱和度(β)定义为 β=(pA)g/(pA)s 式中,(pA)g是气体热力学平衡求出A的分压;(pA)s是 在AB固体化合物的析出温度时的平衡蒸气压。 CVD法析出的化合物形状的决定因素:反应温度、有 助于反应的不同化学物质的过饱和度、在反应温度时 的成核速率等。 为了得到优质的薄膜,必须防止在气相中由气相-气相 反应生成均相核,即应首先设定在基片表面促进成核 的条件。
(E)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ECVD)

定义:利用微波能电离气体而形成等离子体,将微波 作为CVD过程能量供给形式的一种CVD 新工艺。属于 低温等离子体范围。 特点: ①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能使气体高度电离和离解, 产生很多活性等离子体。 ②它可以在很宽的气压范围内获得。 低压时:Te>>Tg,这对有机反应、表面处理等尤为 有利,人们称之为冷等离子体; 高压时:Te≈Tg,它的性质类似于直流弧,人们称 之为热等离子体。



(C)激光化学气相沉积(LCVD)


定义:用激光束照射封闭于气室内的反应气 体,诱发化学反应,生成物沉积在置于气室内 的基板上。是将激光应用于常规CVD的一种新 技术,通过激光活化而使常规CVD技术得到强 化,工作温度大大降低,在这个意义上LCVD 类似于PECVD。 LCVD 技术的优点:沉积过程中不直接加热整 块基板,可按需要进行沉积,空间选择性好, 甚至可使薄膜生成限制在基板的任意微区内; 避免杂质的迁移和来自基板的自掺杂;沉积速 度比CVD快。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半导体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用来沉积多种材料的技术,包括大范围的绝缘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金属合金材料。

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很简单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到晶片表面上。

淀积氮化硅膜(Si3N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硅烷和氮反应形成的。

概述反应室中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必须考虑的因素,沉积参数的变化范围是很宽的:反应室内的压力、晶片的温度、气体的流动速率、气体通过晶片的路程(如图所示)、气体的化学成份、一种气体相对于另一种气体的比率、反应的中间产品起的作用、以及是否需要其它反应室外的外部能量来源加速或诱发想得到的反应等。

额外能量来源诸如等离子体能量,当然会产生一整套新变数,如离子与中性气流的比率,离子能和晶片上的射频偏压等。

然后,考虑沉积薄膜中的变数:如在整个晶片内厚度的均匀性和在图形上的覆盖特性(后者指跨图形台阶的覆盖),薄膜的化学配比(化学成份和分布状态),结晶晶向和缺陷密度等。

当然,沉积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反应室的产出量,高的沉积速率常常要和薄膜的高质量折中考虑。

反应生成的膜不仅会沉积在晶片上,也会沉积在反应室的其他部件上,对反应室进行清洗的次数和彻底程度也是很重要的。

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花了很多时间来考虑怎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沉积薄膜。

他们已得到的结论认为:在晶片表面的化学反应首先应是形成“成核点”,然后从这些“成核点”处生长得到薄膜,这样淀积出来的薄膜质量较好。

另一种结论认为,在反应室内的某处形成反应的中间产物,这一中间产物滴落在晶片上后再从这一中间产物上淀积成薄膜,这种薄膜常常是一种劣质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传统的制备薄膜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气态的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使得气态前驱体中的某些成分分解,而在基体上形成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包括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沉积、激光辅助化学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等。

化学气相沉积(CVD)原理及其薄膜制备

化学气相沉积(CVD)原理及其薄膜制备

H.W. Zheng, X.G. Li et al. / Ceramics International 34 (2008) 657–660
LPCVD制备非晶RuP合金超薄膜
Micr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Cu diffusion barrier and Cu seed layer The first CVD grown binary transition metal phosphorus amorphous alloys
切削工具,模具,半导体工业,耐磨机械,耐氧化、耐腐蚀,光学,新材料 王豫,水恒勇,热处理,16(2001)1-4 王福贞 马文存,气相淀积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氯硅烷氢还原(SiHCl3+H2=Si+3HCl)生产多晶硅装置简图
徐如人 庞文琴,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输运流量的计算
实例:热分解反应 ABn(g)+C(g)=A(s)+nB(g)+C(g)
粒子流密度:
物料守恒:
0 J ABn hABn (PAB PABn ) n
J B hB (PB0 PB ) hB PB
J ABn
1 JB n
气固界面热力学平衡:
KPABn (
nhABn hB
N.D. Boscher, I.P. Parkin et al. / Chem. Vap. Deposition 12 (2006) 692–698
LPCVD制备立方SiC薄膜
high crystallinity
Reactor: LPCVD (1.3×103 Pa) Substrate: one-polished Si (110) (1300 ℃) Precursor: SiH4, C3H8 Carrier gas: H2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1. 什么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VD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有机薄膜或无机薄膜制造的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将溶剂热散发形成薄膜的过程。

在溶剂中添加了几种原料,其原理是热释放过程中会产生气态原料。

当这些气态化合物沉积(即固化)在共晶材料表面(如金属和绝缘体表面)上,就形成了膜。

2. CVD的工艺流程CVD的工艺流程大体由以下几步组成:(1)预处理:为了提高沉积物的附着性,之前必须进行表面清洁处理,以去除表面杂质或灰尘,在清洁过程中包括清洁、光饰、腐蚀等工艺;(2)CVD反应:使用适当的存在溶解性的原料制成气相,并将其放入加热的真空容器中,使存在的气态原料发生反应,被吸附在真空容器中的易沉积材料上,以形成膜;(3)膜层检测:膜厚测量或影像技术,横断面或芯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或接触角测量等方法;(4)产品评估:分析能够表明膜的界面强度,膜厚,抗划痕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相关介电性质等,为满足不同产品要求,对CVD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

3. CVD的优缺点(1)优点:(a)CVD制备的膜可以用于制备多种复合薄膜,可以使用单种原料或多个原料来改变所需的膜功能;(b)CVD可以成功地在某些维持低工作温度、低原料充放温度的薄膜制备中,能够有效地防止薄膜退化及基材损坏;(c)比较适合制备大区域的膜,且制备的膜厚度一致性良好,沉积膜所需时间比较短;除此之外,CVD还有改变膜特性可控性高,维护简单等优点。

(2)缺点:(a)制备多金属复合膜时易出现困难;(b)CVD由多个立体结构构成的微纳米膜在活度调节和温度控制方面难以得到一致的条件;(c)当原料遇到有机结构时,很容易产生氧化,从而减弱了其膜性能;(d)还容易出现沉积反应系统中氧化物及污染阴离子等杂质污染物,影响膜层的清洁性及性能。

4. CVD的应用范围CVD非常适合制备有机薄膜以实现有效阻挡载流子(如氧)和气体(如水蒸气)的分子穿过,保护容器不受环境污染。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晶硅的工艺流程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晶硅的工艺流程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晶硅的工艺流程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多晶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1. 准备衬底:选择适合的衬底材料,如硅片、玻璃等,进行清洗和处理,以提高硅层的结晶质量。

2. 预处理:将衬底放入预处理室中,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和预处理,以提高衬底表面的平整度和结晶性能。

3. 腔室抽空:将预处理后的衬底放入CVD反应腔室中,将腔室抽空到一定真空度,排除氧气和杂质。

4. 硅源气体供应:向腔室中通入硅源气体,通常使用硅烷(SiH4)或三甲基硅烷(Si(CH3)3H)等作为硅源。

5. 产氢气供应:为了稀释硅源气体,向腔室中通入氢气作为稀释气体。

6. 温度控制:控制腔室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通常为600-900摄氏度。

7. 反应进行:在适宜的温度下,硅源气体与稀释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的碳化物或为气体态的硅化物。

8. 沉积:碳化物或硅化物会沉积在衬底表面,逐渐生成多晶硅层。

9. 成膜时间控制:根据所需的硅层厚度,控制反应时间。

10. 冷却:结束反应后,将衬底冷却到室温,使硅层固化。

11. 取出硅片:将多晶硅沉积层的衬底取出,后续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

以上就是常用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晶硅的工艺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条件可能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