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及使用

合集下载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
• 拟除虫菊酯是文菊(Tanacetum cinerariae— f01ium)花中天然成分除虫菊酯(Pyrethin)的 合成类似物。
3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 酯化学结构合成的农药,具有杀虫谱广、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是目前较理 想的农药。
4
• 拟除虫菊酯类对人类低毒,主要有氯氰菊 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氰戊菊 酯(速灭杀丁)等。长时间皮肤吸收,口服 可引起中毒。
• 3.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肾上腺素。 • 4.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
14
• 局限性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的
毒 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虾、贝类等水生 生物的毒性 很大,这是由于拟除虫菊酯是一类亲 脂性很强的化合物, 甚至在水中浓度很低时,也可 被鱼鳞强烈地吸收,直接被 分配进入鱼体和血液 中,因而对鱼类等有强烈的毒性。
15
16
• 对鱼类等有强烈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水 稻田中的应用。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 田使用时可能引起稻飞虱的再猖 獗
17
1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未来发展展望
• 许多研究人员仍在从各个方面研究和开发拟除虫 菊酯类,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发现新的和具有特殊活性的 拟除虫菊 酯杀虫剂。目前虽然拟除虫菊酯的醚类似物和 烃类似物 对鱼低毒,但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总之,在一段 时间范围之内,拟除虫菊酯仍然在全 球杀虫剂市场中占有 重要地位,仍然值得科研人员进一 步研究开发。从我国国 情出发,必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减少大量使用或停用高毒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同时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 的自然环境,更应该加快对 毒性低、环境效应相对较好的 菊酯类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析:联苯菊酯

简析:联苯菊酯

联苯菊酯(Bifenthrin)商品名为:毕芬宁、虫蜡灵、天王星等。

属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其主要防治对象有: 谷类作物、棉花、果树、葡萄、观赏植物和蔬菜上的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害虫,也可防治某些卫生害虫。

联苯菊酯是由FMC在1978年开发的新型拟除虫菊类农用杀虫剂品种之一,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结构如下:1、理化性质外观:纯品为白色固体。

溶解性:水0.1mg/L ,丙酮1.25kg/L,并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庚烷,微溶于戊烷。

甲醇。

稳定性:对光稳定,在酸性介质中也较稳定,在常温下贮存一年仍较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会分解。

原药在25°C稳定1年以上,在常温下贮存,稳定性大于1年。

在pH 5-9(21°C)稳定21天,在土壤中DT50-65-125天。

熔点:68-71℃,密度:d25 1.210,25℃时蒸气压为2.4×10-2帕。

2、毒性联苯菊酯对鱼毒性很高,对虹鳟LC50(96小时)为0.00015 mg/L,水蚤LC50(48h)0.00016 mg/L。

但由于该药剂在土壤中具有很高的亲合作用,且其水溶性又低,故实际影响较小。

本剂对蜜蜂毒性中等,对家蚕高毒。

杀虫活性很高,主要为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活性。

其作用迅速,持效期长,杀虫谱广。

3、作用机理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通过作用于钠离子通道来干扰神经作用。

联苯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

无内吸、熏蒸作用。

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持效期较长。

4、靶标虫害联苯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

它具有击倒作用强、广谱、高效、快速、长残效在特点,以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

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红铃虫、茶尺蠖、茶毛虫、苹果或山楂红蜘蛛、桃小食心虫、菜蚜、菜青虫、菜小蛾、柑橘潜叶蛾等。

和其他菊酯类相比,在触杀和胃毒作用下,还兼具驱避和拒食作用,也有一定的杀卵能力,对咀嚼式害虫和刺吸式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氰戊菊酯
C Cl O
O O CN
α-氰基-3-苯氧苄基-2-(4-氯苯基)-3-甲基丁酸酯,它是1976 年住友公司开发的品种。又名敌虫菊酯、速灭菊酯、速灭 杀丁。 广谱高效杀虫剂,作用迅速,击倒力强,以触杀为主,也 有胃毒作用,可防治多种棉花害虫,广泛用于防治烟草、大 豆、玉米、果树、蔬菜的害虫,也用于防治家畜和仓储等方 面的害虫。对鱼和蜜蜂高毒。
Cl CH CH CH3 CH3 PCl5 Cl CH CH CH3 CH3
COOH
COCl
(4)缩合 腈氯苯苯醚菊酯的制备
Cl CH CH CH3 CH3 + OHC O NaCN H2O
COCl
C Cl O
O O CN
醚菊酯
CH3 C2H5O C CH2 O H2C O
CH3
2-(4-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基-3-苯氧基苄基醚,这是1987 年日本三井东压公司开发的品种。 新型醚类菊酯杀虫剂。因对哺乳动物毒性极低,可以广泛 用于蔬菜、卫生等领域。醚菊酯对鱼毒性极低,所以可用于 防治水稻害虫。
戊2-烯基
人工合成拟除虫菊酯 Pyrethroid
㈠第一代拟除虫菊酯(1948-1971年)
丙烯菊酯(Allethrin)

以PyrethrinⅠ为原型,美国Laforge等
(1947)用丙烯基(-CH2CH=CH2)代替其环
戊烯醇侧链的戊二烯基。

1949年美国碳素化学公司投产。
特点
⑴八个异构体 以1R,3R(+)反式,S(+) 异构体对家蝇毒力最高(LD50=0.24g/ 蝇),是毒力最低的1S,3R(-)反式, R(-)异构体(45.2g/蝇)的500倍。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口服LD50:>42880 mg/kg 经皮LD50: >2140mg/kg 剂型 :10%,20%,30%醚菊酯乳油,
10%,20%,30%醚菊酯可湿性粉剂 。
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杀虫谱广、 杀虫活性高、击倒速度快、残效期长、 对作物安全等特点。与波尔多液混用后 杀虫效力变化很小,活性稳定或稍有提 高。 适用于防治水稻、蔬菜、棉花上, 对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和等翅目等多种害虫有高效。
高效广谱杀虫剂可兼治螨类,触杀和驱避作用。用于棉花、 葡萄、观赏植物、果树、蔬菜和其它农作物上,对苹果食心虫、 茶尺蠖、山楂红蜘蛛、棉铃虫、花卉介壳虫、叶螨类等多种害虫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锈螨防效差。
速效性中等,残效期三周左右,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联苯菊酯(虫螨灵)
2.5%天王星乳油 溶解度(25℃):水中0.1mg/L,可溶于甲苯、 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室 温下可贮存二年以上。
七、作用机理
该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外周和中央神经 系统,通过刺激神经细胞引起重复放电 (discharge)而导致昆虫麻痹.对神经索的 影响远大于DDT,但准确的位点还不清楚. 可能最初的毒性表现在对神经轴突的闭 锁作用(blocking action)。这个现象可以 和负温度系数效应相吻合。
Ⅰ型拟除虫菊酯(不含CN基):处理的昆虫很快就 出现高度兴奋及不协调运动、麻痹即所谓击倒,但击 倒时体内的药量若未达到致死量时将会苏醒,最后瘫 软死亡,如丙烯菊酯和胺菊酯等。“击倒”,即引起 昆虫的快速的、可恢复的麻痹。
10%~乳油40~60mL/667m2 。
乙氰菊酯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低毒可用于水田的合成拟 除虫菊酯杀虫剂,杀虫活性较高。主要起触杀作 用,还具有忌避、拒食和拒产卵作用,几乎无胃 毒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杀虫谱较广,对鳞翅 目、鞘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昆虫害虫有 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 黑尾叶蝉品系活性高于敏感品系 。

高效氯氰菊酯使用说明

高效氯氰菊酯使用说明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许多种害虫均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可应用于多种果树、多种蔬菜、粮棉油茶等作物及多种林木、植物、对烟青虫、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茶尺蠖、红铃虫、蚜虫类、斑潜蝇类、甲虫类、椿象类、木虱类、蓟马类、食心虫类、卷叶蛾类、毛虫类、刺蛾类及柑橘潜叶蛾、红蜡蚧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高效氯氰菊酯农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它是氯氰菊酯的异构体,其活性要比氯氰菊酯高许多。

在防治害虫的时候,具有触杀作用、胃毒作用、能很快的杀灭害虫,且对多种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并且高效氯氰菊酯在植物体内没有传导和內吸作用,对鳞翅目和鞘翅目类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并且药物持效期比较长,但高效氯氰菊酯药效的发挥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药效明显提升,温度降低药效下降。

高效氯氰菊酯一般剂型为4.5%或5%剂型1500倍或10%的剂型3000倍液,选在虫害的发生初期防效较好。

由于高效氯氰菊酯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可与其他杀虫剂复配来弥补缺陷,如复配马拉硫磷或甲维盐等。

高效氯氰菊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不同,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

1、在棉蚜、蓟马蚜株率达30%或卷叶抹率在5%时可使用该药品进行防治,每亩可用4.5%乳油30-50毫升左右,兑水40-50千克左右,喷洒均匀即可。

2、在棉铃虫、红铃虫在棉花2代、3代卵孵化盛期可施入该药剂,每亩可用4.5%乳油30-50毫升左右,兑水40-50千克左右,喷洒均匀即可。

3、在菜青虫、小菜蛾幼虫2~3龄期可喷洒该药剂进行防治,每亩可用4.5%乳油20-40毫升左右,兑水40-50千克左右,喷洒均匀即可。

4、菜蚜在无翅蚜发生盛期时使用该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4.5%乳油,兑水40-50毫升左右,喷洒均匀即可。

5、在柑橘潜叶蛾在放梢初期与卵孵化盛期时可使用该药物进行防治,每亩可用4.5%乳油,兑水稀释成2250-3000倍液,喷洒均匀即可。

6、在柑橘红蜡介在卵孵化盛期可使用该药剂进行防治,可用4.5%乳油兑水稀释成900倍液,均匀喷洒即可。

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

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

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我们无论在种植蔬菜上还是花卉上都会出现大量的虫害,这时候我们就会去选择比较有效的杀虫剂,而甲氰菊酯不仅对杀螨虫有特效,同时还对杀虫也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的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对那些害虫有效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甲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驱避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

其属神经毒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亡。

该药杀虫谱广,击倒效果快,持效期长,其最大特点是对许多种害虫和多种叶螨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适合在害虫、害螨并发时使用。

1、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甲氰菊酯主要通过喷雾防治害虫、害螨,在卵盛期至孵化期或害虫害螨发生初期或低龄期用药防治效果好。

一般使用20%乳油或20%水乳剂,或20%可湿性粉剂1500~2 000倍液,或10%乳油或10%微乳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特别注意果树的下部及内膛。

注意与有机磷类、有机氯类等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在低温条件下药效更高、持效期更长,特别适合早春和秋冬使用。

采收安全间隔期棉花为21天、苹果为14天。

该药对鱼、蚕、蜂高毒,避免在桑园、养蜂区施药及药液流入河塘。

2、甲氰菊酯对那些害虫有效?甲氰菊酯为中等毒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驱避作用,杀虫谱广、残效期长,对多种叶螨有良好效果是其最大特点,尤其是害虫、害螨并发时,可虫螨兼治。

特别是害虫和害螨并发时使用该药效果更明显。

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温室白粉虱、棉铃虫等有特效。

特别适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

3、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甲氰菊酯的安全间隔期是5至7天(2)在使用甲氰菊酯时不能污染水源和池塘,要避开养蜂场。

(3)如不慎在皮肤等部位沾染到甲氰菊酯的药液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中毒应送往医院治疗。

甲氰菊酯的使用方法大家记清楚了吗?小编提醒大家在喷洒甲氰菊酯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想要了解。

菊脂类杀虫剂原理,属于有机磷吗

菊脂类杀虫剂原理,属于有机磷吗

菊脂类杀虫剂原理,属于有机磷吗1、作用方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一般具有触杀作用,部分具有胃毒或熏蒸作用,没有内吸作用。

2、作用机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害虫神经传导,从而扰乱害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其过度兴奋、痉挛至麻痹而死(作用靶标为电压门控制钠离子通道)。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属于有机磷。

一、菊酯类杀虫剂原理1、作用方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一般具有触杀作用,部分具有胃毒或熏蒸作用,没有内吸作用。

2、作用机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为电压门控制钠离子通道,主要通过干扰害虫神经传导,从而扰乱害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其过度兴奋、痉挛至麻痹而死。

3、注意事项(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于鱼类、蜜蜂的毒性较高,使用时应当避开作物花期、水产养殖区、河流、池塘。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作物生长季节内一般使用2-3次,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以和其它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合使用,比如敌杀死+久效磷/甲胺磷/辛硫磷,速灭杀丁+马拉硫磷,速灭杀丁+氧化乐果等。

二、菊酯类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吗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属于有机磷。

1、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有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己体氯氰菊酯、醚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甲氰菊酯、杀螨菊酯、乙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七氟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氟醚菊酯、氟氰戊菊酯、四溴菊酯、γ-氯氟氰菊酯、丙氟菊酯、甲氧苄氟菊酯、四氟醚菊酯等。

2、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有毒死蜱、丙溴磷、二嗪磷、杀螟硫磷、杀扑磷、喹硫磷、丁基嘧啶磷、噻唑磷、氧化乐果、灭线磷、三唑磷、硫线磷、乙硫磷、亚砜磷、亚胺硫磷、磷虫威、吡氟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甲基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磷胺等。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哪些特点?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哪些特点?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哪些特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大部分品种对水生生物有毒、对天敌选择性差、无内吸作用、对螨类药效不高等不足。

(1)高效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效力一般比常用杀虫剂高1-2个数量级,且速效性好.击倒力强。

(2)广谱对农林、园艺、仓库、畜牧、卫生等多种害虫,包括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但多数品种对螨毒力较差,目前已出现一些能兼治螨类的品种。

如氟丙菊酚、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

(3)低毒对人畜毒性一般比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低,特别是因其用量少,使用较安全。

但个别品种毒性偏高,使用时仍需注意。

我国也曾发生过溴氰菊酚中毒的事例。

拟除虫菊酯对鸟类低毒,对蜜蜂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但多数品种对鱼、贝、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毒性高,所以很少用于水稻田。

目前也出现一些对鱼、虾毒性较低的品种,如醚菊酯可在稻田使用。

(4)低残留,对食品和%境污染轻拟除虫菊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在自然界易分解,使用后在农产品中残留量低,不易污染%境。

以氰戊菊酚为例,在水中半衰期夏季为3. 5-4天,冬季为14-16天;在土壤中半衰期为2-10天。

这类药进入土壤后,易被土壤胶粒和有机质吸附,亦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对蛆叫和土壤微生物区系没有不良影响,药剂也不会渗漏人地下水。

这类药剂无内吸传导性,对农作物表皮渗透性较弱,施用后药剂残留部位绝大部分在农产品表面,例如对稻谷主要污染谷壳,在糙米中残留量甚微;在柑橘和苹果上只污染果皮,不污染果肉。

在动物体内易代谢,没有累积作用,也不会通过生物浓缩富集,对%境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5)目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品种均无内吸作用,对害虫只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触杀作用强于胃毒作用。

例如,氰戊菊酯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毒力比胃毒毒力大8-9倍。

因此,施药时只有把药液直接喷到虫体上;或是均匀地喷到作物体表面,使作物体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药剂,害虫在作物体表面上爬行沾着药剂或是吃了带药的作物,才会中毒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园河北果树 HEBEI F RU IT S 2003(3)
少量土,以防止火灾或风刮,以后每年补充,维持覆盖厚度,每3~4年深翻1次,追肥时,可扒开覆盖穴施,长期覆盖要加强虫害和鼠害的防治。

6 保水剂的应用 使用时采取撒施或穴施。

撒施时以降雨前施入最好,将保水剂、肥料混合均匀后撒在地表,翻土深度10~20cm,保水剂用量每667m2施3kg左右。

穴施时在树冠的投影边缘,挖若干个直径20~30cm的坑,深度以露出部分根系为准,坑与坑间距50~60cm,将坑底部土与保水剂拌匀,回填坑内,浇水后将剩余土壤回填压实,每个坑保水剂用量3~4g。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及使用
马建华
(河北省衡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053000)
1 特点
1.1 高效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虫效力是一般有机磷类杀虫剂的2~10倍。

1.2 广谱 对果树的多种害虫,如苹果、梨、桃食心虫类、尺蠖类、扇舟蛾类、卷叶蛾类、蝽象类,对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3 低毒 对人畜毒性比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低。

因其用量少,使用较安全,特别是高温季节,其低毒高效的特点更受果农欢迎。

1.4 低残留 对果品和环境的污染较轻。

由于其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在自然状态下易分解,使用后在农产品及果品蔬菜中残留量较低。

如氰戊菊酯,使用后的半衰期即农药残留量降解至施药时的1/2时,夏季3~4天。

进入土壤后,易被土壤胶粒和有机质吸附,然后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因无内吸传导性,对果实表皮渗透性较弱,施药后药剂绝大部分留在表面,只污染果皮,不污染果肉。

在动物体内易代谢,没有积累作用,也不会通过生物链浓缩富集,对人类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2 使用注意事项
2.1 防治害虫喷雾时必须周密均匀 因其一般只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施药时只有把药液直接喷洒到虫体上,或是均匀喷到果树枝叶表面,害虫接触到药液或是吃了带药的树体部分,才会中毒死亡。

2.2 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连年使用或一年多次使用同一种菊酯,害虫抗药性迅速增强。

一种菊酯最好一年使用1次,可与其它杀虫剂交替使用。

2.3 注意保护天敌 菊酯类农药对天敌没有选择性,防治害虫的同时也会大量杀死害虫的天敌,在用药时机的选择上,应把握最佳防治时机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天敌的伤害。

山楂低产园改造的技术措施
宋红玉
(河北省遵化市林业局 064200)
1 低产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面积为1.2hm2,土壤为棕壤土,土层厚40~50cm,含有机质0.6%,土壤肥力差,品种多数为大金星,小部分为大绵球,栽植株行距3m×4m,1986年秋定植,共990株,改造前产量仅为610kg/667m2,1999年开始改造,改造后的2001年产量达到1890kg/667m2。

2 加强土肥水管理
2.1 全园深翻,清除根蘖 秋季至封冻前,全园耕翻一遍,深20~30cm,清除根部萌蘖,以减少养分消耗,并将清除的枯枝落叶结合深翻埋入地下,以后每年秋冬结合施肥深翻树盘,生长季及时清除根蘖。

2.2 增施肥料,养根壮树 由于改造园多年放任管理,根系生长差,树势较弱,因此于每年秋季采果后,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kg,并株施果树专用肥1.5kg。

发芽前施催芽肥,株施尿素1~1.2kg;花后追施稳果肥,每株施磷酸二铵0.8~1kg;7~9月份果实膨大期追肥,以复合肥、腐熟人粪尿及饼肥为主。

此外还分别在展叶期、花期前后及果实迅速生长期进行3次叶面喷肥,前2次喷0.3%~0.5%尿素,第3次0.3%~0.5%磷酸二氢钾。

此外在花期喷0.1%~0.5%硼酸能显著提高坐果率。

2.3 合理灌水 分别于萌芽期、开花前后、果实膨大期和封冻前共浇水3~4次。

促进树体复壮,中长梢比例明显增加。

3 整形修剪 由于长期粗放管理,树体骨干枝多,外围密挤,内膛光秃,光照条件恶化,有效结果面积小。

1)疏除过多骨干枝。

选留方位、角度及层间距适宜的大枝6~7个做永久性骨干枝,多余每年疏去1~2个。

2)控制外围强枝。

疏除外围强枝,促发后部中长枝。

3)回缩交叉、过密、竞争枝,改善树冠内膛光照条件。

对焦梢的大枝回缩到有较旺分枝处,促发新枝,培养结果枝组。

4)充分利用主枝中后部处内膛所发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