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影响
水密性与气密性在建筑门窗幕墙中的重要性分析

水密性与气密性在建筑门窗幕墙中的重要性分析水密性和气密性是建筑门窗幕墙中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水密性主要指门窗幕墙在遭受雨水冲击时不渗水的能力,而气密性主要指门窗幕墙对空气渗透的防止能力。
这两个性能指标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安全和舒适性,对保护建筑内部的环境和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密性是防水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门窗幕墙来说尤为重要。
雨水是最常见的外部水源,如果门窗幕墙的水密性差,不仅会导致雨水渗透到建筑内部破坏室内装修和设备设施,还可能引发墙体潮湿、霉变等问题,甚至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危害。
特别是在一些多雨地区,建筑门窗幕墙的水密性更加重要。
一个具有良好水密性的门窗幕墙可以有效预防雨水渗入建筑内部,保护室内环境,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其次,气密性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保温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门窗幕墙的气密性能决定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交换程度。
如果门窗幕墙材料的气密性差,将导致室内空气通过门窗幕墙的裂缝和缝隙大量泄漏到室外,造成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让建筑物内部整体的保温和供暖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1米线性长度为气密性差的门窗幕墙产生的能量消耗,相当于空调系统无风下维持1.5℃的耗能,耗能量是惊人的。
水密性和气密性对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水密性差的门窗幕墙会导致水汽渗入建筑物内部,引发潮湿环境和霉菌滋生。
而气密性差的门窗幕墙容易引起冷风、热风、噪音等外界环境干扰进入室内,给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带来不便和不适。
一个具有良好水密性和气密性的门窗幕墙能够有效隔绝建筑物内外的水汽和噪音,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室内环境。
此外,水密性和气密性也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水密性差的门窗幕墙容易导致雨水渗入墙体内部,使墙体承受过多的水重压力,进而引发墙体渗漏甚至倒塌。
而气密性差的门窗幕墙易造成废气、有毒气体进入室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门窗幕墙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高水密性和气密性,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建筑外窗三性能检测分析

建筑外窗三性能检测分析1、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1.1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建筑外窗作为建筑的立面围护结构之一,它的抗空气渗透对整个建筑整体气密性影响甚大。
气密性是指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使用气密性好的的建筑外窗可最大程度地节省采暖和制冷能耗(居住建筑中门窗耗能约占40%~50%,而在门窗耗能中,门窗材料的传导热损失约占22%,空气渗透热损失则占28%),因此,控制建筑外窗的空气渗透量成为了实现节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规定: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 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气密性能的分级评价指标。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指标值越低,即气密性能越好,分级指标绝对值q1和q2的分级。
1.2 建筑外窗的水密性能外窗作为围护结构,在广东省内台风多雨的气候环境下,其防雨渗漏能力至关重要。
水密性能是指在正常关闭状态下外窗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透的能力。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分级指标。
分级指标值ΔP 的分级。
1.3建筑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是指在正常关闭状态下建筑外窗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五金件松动、关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并以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度2、外窗三性检测仪的主要原理、结构特点2.1主要原理MW-W-A3040智能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是用于检测建筑外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三项物理性能。
其使用标准为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MW-W-A3040智能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采用变频器直接驱动风机的压力闭环控制系统,利用调节风机转速来调节气压。
操作键盘或上位计算机发出命令给变频器来控制气压和命令辅助控制电路对换向阀、水阀、水泵进行控制。
测试数据通过记录、计算或电脑自动打印出来。
浅谈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及保温性能的检测

浅谈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及保温性能的检测摘要:通过对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保温性能和空气隔声性能检测,运用新标准的贯标评述,阐明了在外窗生产制作过程中规范设计管理要求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建筑;外窗;紧迫性;标准Abstract: Through the building outside the window air tightness, water tightness, wind resistance, heat insu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air detection, review standards using the new standard, expound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specification in window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Keywords:Construction; outside the window; urgency; standard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热工性能最薄弱的构建,通过建筑门窗的能耗在整个建筑物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调查,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采暖建筑,由于采用普通铝合金窗,冬季通过外窗的传热与空气渗透耗热量之和,可达全部建筑能耗的50%以上,夏季通过向阳面门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热,成为空调负荷的主体因此,把握节能门窗技术的发展,发展节能性外窗,是有效利用、节约使用能源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门窗的现状和概述甘肃处于严寒地区,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数量及建筑高度不断增加,普通铝合金门窗的缺点也显现的尤为突出。
窗体主要受力杆件由于结构设计和选材的不合理性,在雷雨伴有大风的季节,雨水渗入室内造成内部装修层损坏。
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的相关的标准,取得相应资格认证的单位对外窗质量进行强制性的检测业务,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外窗的物理三项性能即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和抗风压性进行送样检测。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对于建筑整体的节能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进行分级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可以根据其传热系数进行分级。
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U值来表示。
U值越小,表示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越好。
根据U值的大小,可以将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分为不同等级,从而为建筑设计和选材提供依据。
其次,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检测来进行评估。
实验室测试通常包括热工性能测试和气密性能测试。
热工性能测试可以通过测定建筑外门窗的传热系数来评估其保温性能;而气密性能测试则可以通过检测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来评估其保温效果。
而现场检测则可以通过红外线测温仪等设备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建筑外门窗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
此外,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还可以通过模拟计算来进行评估。
模拟计算可以通过建筑外门窗的材料、结构和安装方式等参数,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其保温性能进行模拟计算,从而为建筑节能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是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进行分级和检测,可以为建筑设计、选材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推动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对于建筑能耗和居住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进行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分级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首先,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传热系数和气密性能。
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传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的传热系数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传热系数最小,保温性能最好。
而气密性能则是指建筑外门窗在关闭状态下对空气的渗透性,气密性能好的门窗能够有效减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其次,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两种。
实验室测试是指将建筑外门窗样品放置在标准的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对其传热系数和气密性能的测试,来评估其保温性能。
而现场测试则是指在建筑施工完成后,对已安装的外门窗进行传热系数和气密性能的测试,以验证其实际的保温性能。
在进行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分级及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具有权威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进行现场测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对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并据此进行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综上所述,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对于建筑节能和居住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科学评估和有效检测,可以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不确认度的评定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不确认度的评定发表时间:2018-08-31T10:10:41.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梁玉彪[导读] 由于目前对建筑外窗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门窗生产要有检验报告。
摘要:建筑外窗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外窗耗热量约占外墙总耗热量的40%~60%。
其中外窗的气密性是建筑外窗影响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指标,GB 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对其有强制性的规定,用以规范建筑外窗的使用。
关键词: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检测;技术引言:由于目前对建筑外窗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门窗生产要有检验报告,在工程使用时也需要检验报告,检验的工作量逐年增加,这使得检测设备也在逐年增加。
这样,正确认识检测的根本原理、检测设备的正确安装和检测中的一些细节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保证检测的科学、准确和公正。
一、气密性性能检测(1)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建筑门窗在内外气压差下空气流量的大小,建筑内外空气流量会增加建筑制冷或保暖负荷,导致建筑能耗增加,影响门窗气密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缝隙、压力和温差三方面,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门窗的气密性能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保留一定的通气性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而在保持室内清洁角度看,气密性应该尽量好。
(2)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对气密性能检测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①外门窗/气密性能外门窗是至少有一个面面向户外的窗。
气密性能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外门窗对空气渗透的阻止能力。
②.标准状态/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温度293K(20℃),大气压力101.3kPa,空气密度1.202kg/m3为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整窗的空气量(m3/h)为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③开启缝隙长度外门窗开启扇或开启缝隙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相互搭接的两扇搭接部分记为一段(m)。
气密性劝建筑门窗保温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气密性能; 保温性能; 传热系数; 空气渗透 中图分类号: U 0 * T 5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t 72 2 1) 3 0 8 — 3 10 ~ 0 X(0 2 0 — 0 3 0
21 f 窗 热损 失的形 式 . - 3
及式 ( 代入式 3 )
() 4
()得到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为: 1, 则由 ( 可以计算出建筑门窗室内外温度差为 1 式 4 ) ℃时,
能量的传递有 3 种方式: 辐射、 对流和传导。 因此, 通过建
筑门窗产生的热损失有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和传导热损 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为:
P JJ 6 OO 按 G _ 1 规定计算, 2 见式() 2:
・
8 ・ 新 型建筑材料 4
21. 02 3
王 波 , : 眷 }对 建 筑 门窗保 温性 能 的影 响 等 气 生
从表 4可以看出, 相同传热系数 的一组外窗, 由于气 密性能等级不同,其气密性能引起的空气渗透热损失相差很 大, 气密性等级越低, 空气渗透引起的热损失越大, 外窗的实 际热损失就越大。 由 4 表 还可以看出,表 3中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的气密性能指标中, 对于低层建筑而言, 因气密性能引起的最 大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 岱达到2 3 /I , . ( 9 W I・ l 如果外窗的检测传热系数K 2 /m・ )满足节能设计要 =.W (2 7 K 求,则其因空气渗透引起的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
传热系数
有关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的相关规定讲述资料

单位面积 分级指示 值 q2[/m3/m 2.h)]
12≥q2 >10.5
10.5≥q2 >9.0
9.0≥q2 >7.5
7.5≥q2 >6.0
6.0≥q2 >4.5
4.5≥q2 3.0≥q2 q2≤1.5 >3.0 >1.5
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lan zhou shi jian she gong cheng zhi liang jian du zhan
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lan zhou shi jian she gong cheng zhi liang jian du zhan
关于门窗水密性能的设计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塑料门窗 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规定水密性设计值可按下式 计算:
△P≥CμzW0
GB/T7106-2008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分级表(新)
分级
1
2
3
4
5
6
7
8
单位缝长 分级指标
值 q1/[m3/ (m.h)]
4.0≥q1 >3.5
3.5≥q1 >3.0
3.0≥q1 >2.5
2.5≥q1 >2.0
2.0≥q1 >1.5
1.5≥q1 1.0≥q1 q1≤0.5 >1.0 >0.5
18≥q2>12
4.0≥q1> 2.5
12≥q2> 7.52.5≥q1> 来自.57.5≥q2> 4.5
1.5≥q1> 0.5
4.5≥q2> 1.5
q1≤0.5 q2≤1.5
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lan zhou shi jian she gong cheng zhi liang jian du zh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密性对建筑门窗保温性能的影响孙文迁1.前言保温性能是建筑门窗主要的物理性能,也是建筑门窗节能性能的重要衡量指标。
门窗的保温性能通过门窗传热系数来表征,其表示为在稳定传热条件下,门窗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1.1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原理及分级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规定了门窗传热系数的检测原理,即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标准热箱法检测建筑门窗的传热系数。
检测时,门窗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19°~21°),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温(-19°~-21°)和气流速度(3.0m/s)。
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加热器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为检测门窗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通过对门窗传热系数K值的检测并按照表1对其进行分级,确定所检门窗的保温性能等级。
表1外门、窗传热系数分级单位:W/( m2·K)从上述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原理可知,门窗传热系数检测是将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并按据此得出的传热系数进行建筑门窗保温性分级。
1.2建筑门窗气密性能及分级气密性能是建筑门窗的主要物理性能,是指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以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单位:m3/(m·h)]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单位:m3/( m2·h)]作为分级指标。
分级时采用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指标,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对门窗的气密性能进行了分级,如表2。
表2建筑门窗气密性能分级表从表2气密性能分级表可以看出,气密性能分级指标中,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数值是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数值3倍的关系。
1.3建筑节能对门窗气密性能要求考虑到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对整体建筑节能的影响,我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对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做了具体的规定,见表3。
体系中,气密性能也作为评价门窗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空气渗透产生的热损失2.1门窗热损失的形式能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和传导。
因此通过建筑门窗产生的热损失有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和传导热损失。
其中辐射热损失是热量以射线形式通过门窗玻璃和窗框辐射产生。
在室外,主要是由太阳照射在门窗上而向室内传递,在室内,主要是由取暖设备产生并通过门窗向室外传递;传导热损失是通过物体分子运动而进行能量的传递,从而将热量从温度较高一侧传递到较低一侧。
根据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原理可知,上述两种热损失以门窗的整窗传热系数来衡量,传热系数越大,其热损失越大;对流热损失即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热损失,通过门窗的空气渗透越大,其对流热损失越大。
而根据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原理可知,检测时将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并未考虑对流热损失对门窗整体传热系数的影响。
综上所述,门窗的实际节能效果应由表征对流热损失的门窗缝隙引起的空气渗透热损失和衡量辐射和传导热损失情况的整体传热系数综合反映。
2.2空气渗透热损失的计算GB5018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如下式:Q=0.28C pρwn L(t n-t wn) (1)式中:Q——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C 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1KJ/(㎏·℃);ρ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m3;L——渗透的冷空气量,m3/h;t 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t 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空气密度按JGJ26-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计算,见式(2):ρwn=273353+wnt(2)计算时,为了和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传热系数检测条件相一致,计算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密度时取室外温度t wn=-20℃,此时空气密度按式(2)计算得:ρwn=273353+wnt=1.395㎏/m3。
通过门窗缝隙渗透的冷空气量为:L= q2×S (3) 式中:L——门窗的总空气渗透量,m3/h;q2——门窗的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m3/( m2·h);S——门窗的面积,m2;将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1KJ/(㎏·℃),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ρwn==1.395㎏/m3,△t=t n-t wn及式(3)代入式(1)中得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分别为:Q=0.28C pρw n V(t n-t wn)=0.28×1×1.395×q2×S×△t (4)则由式(4)可以计算出建筑门窗室内外温度差为1K时,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为:K QS=tSQ∆⋅=0.39 q2 (5)仿照门窗传热系数的定义,将K QS称为门窗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
因此,实际工程中反映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综合传热系数K´应为:K´= K QS+ K (6) 3.气密性能对保温性能的影响效果分析对于表2建筑门窗气密性能分级表中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按式(5)可计算出对应的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K QS,如表4。
假设某一组建筑外窗检测传热系数均为K=2.7[W/( m2·K)],其气密性能分别对应分级表2所示气密分级,则按照式(6)计算反映该组外窗实际保温性能的综合传热系数K´见表5。
表5数K的一组外窗,由于气密性能等级不同,其气密性能引起的空气渗透热损失相差巨大,气密性能等级越低,空气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就越大,外窗的实际热损失就越大。
通过表4可以看出,表3中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气密性能指标中,对于低层建筑而言,因气密性能引起的最大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K QS达到2.93[W/( m2·K)],如果外窗的检测传热系数K=2.7[W/( m2·K)]满足节能设计要求,则其因空气渗透引起的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K QS甚至大于检测传热系数K。
此时,外门窗的实际综合传热系数K´为5.63[W/( m2·K)],空气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占比最大达到2.93/5.63=52%。
即使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气密性能指标要求中,因气密性能引起的最大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K QS达到1.76[W/( m2·K)],对于检测传热系数K=2.7[W/( m2·K)]的外门窗,外门窗的实际综合传热系数K´也达到4.46[W/( m2·K)]。
空气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占比最大也达到1.76/4.46=39.5%。
同样,利用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热损失传热系数K QS和综合传热系数K´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门窗产品的实际节能效果进行评价。
4.应对措施从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检测来看,由于结构性的原因,推拉窗的气密性能普遍低于平开窗,很难满足节能的要求,在实际节能设计中,应优先选用平开窗。
图1带中间密封的塑料窗1210图2带中间密封的隔热铝合金窗对于平开窗而言,应采用带中间密封的三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在这种密封结构的平开窗设计中,由于中间密封将水密和气密分隔成独立的腔室,提高了门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能。
根据门窗气密性能分级指标q1的q2关系,门窗设计时,在满足开启部分满足通风换气及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开启部分的面积,即减小因气密性能产生的空气渗透热损失。
由于安装中空玻璃后的平开窗扇较重,因此,应采用材料可靠,承重性能好及具有多点锁闭功能的五金配件。
5.结语气密性能对建筑门窗的节能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门窗的实际节能效果应通过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综合评价,提高门窗的节能性能应从提高保温性能和降低气密性能两方面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1]《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2]《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8]崔希骏,节能建筑外窗的配置研究[J],门窗,2007(5):10-18。
[9]周燕,闫成文,姚健,等,居住建筑外窗气密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0(2):248-250。
[10]刘正权,刘海波,董人文,等.建筑外门窗气密性及空气渗透热损失对实际保温效果的影响[J],门窗,2009(5):25-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