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剂比较

混凝剂比较
混凝剂比较

混凝剂的比较

1.硫酸铝

硫酸铝含有不同数量的结晶水,Al2(SO4)3·18H2O,其中n=6、10、14、16,18和27,常用的是Al2(SO4)3·18H2O 其分子量为666.41,比重1.61,外观为白色,光泽结晶。

硫酸铝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室温时溶解度大致是50%,pH值在2.5以下。沸水中溶解度提高至90%以上。

硫酸铝使用便利,混凝效果较好,不会给处理后的水质带来不良影响。当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困难,形成的絮体较松散。

硫酸铝在我国使用最为普遍,大都使用块状或粒状硫酸铝。根据其中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可分为精制和粗制两种。

硫酸铝易溶于水,可干式或湿式投加。湿式投加时一般

采用10—20%的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算)。硫酸铝使用时水的有效pH值范围较窄,约在5.5—8之间,其有效pH值随原水的硬度含量而异:对于软水,pH值在

5.7—

6.6;中等硬度的水为6.6—

7.2;硬度较高的水则为7.2—7.8。在控制硫酸铝剂量时应考虑上述特性。有时加入过量硫酸铝,会使水的pH值降至铝盐混凝有效pH 值以下,既浪费了药剂,又使处理后的水发混。

粗制硫酸铝中有效氧化铝含量基本与精制相同,主要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含量高,废渣较多,最好用热水并拌以搅拌,才能完全溶解,因含有游离酸,酸度较高,腐蚀性强,溶解与投加设备应考虑防腐。

2.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六十年代,日本在制造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逐步取代硫酸铝的趋势。我国在1973年曾在成都召开全国新型混凝剂技术经验交流会,会上对聚合氯化铝的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其中要求含氧化铝(Al2O8)10%以上,碱化度为50—80%,不溶物1%以下等。

我国某些地区仍将聚合氯化铝称为碱式氯化铝[A1n(OH)m Cl3n-m],这是由于对它的基本化学式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聚合氯化铝的化学式应表示为

[Al2(OH)n C18-n]m,其中n可取1到5中间的任何整数,m

为≤10的整数。这个化学式实际指m个A12(OH)n Cl6-n(称羟基氯化铝)单体的聚合物。

聚合氯化铝中OH-与Al的比值对混凝效果有很大

关系,一般可用碱化度B表示:,例如n=4

时,碱化度。一般要求B为40~60%。

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处理水时,有下列优点:

(1)对污染严重或低浊度、高浊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达到好的混凝效果。

(2)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混凝效果,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更适用。

(3)矾花形成快;颗粒大而重,沉淀性能好,投药量—般比硫酸铝低。

(4)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在5—9间,当过量投加时也不会像硫酸铝那样造成水浑浊的反效果。

(5)其碱化度比其他铝盐、铁盐为高,因此药液对设备的侵蚀作用小,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较小。

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机理与硫酸铝相同,硫酸铝的混凝机理包括了开始的铝离子,最后的氢氧化铝胶体和其中间产物(各种形态的水解聚合物)的作用。对于水中负电荷不高的粘土胶体,最好利用正电荷较低而聚合度

大的水解产物,而对于形成颜色的有机物,则以正电荷较高的水解产物发挥作用为宜。但硫酸铝的化学反应甚为复杂,不可能根据不同水质人为地来控制水解聚合物的形态。至于聚合氯化铝则可根据原水水质的特点来控制制造过程中的反应条件,从而制取所需要的最适宜的聚合物,当投入水中,水解后即可直接提供高价聚合离子,达到优异的混凝效果。

目前我国聚合氯化铝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地土法综合利用制得的产品,因受原料、工艺条件等限制、质量受到影响,而各地区又缺乏具有完善工艺的专门厂家。3.三氯化铁

三氯化铁(FeCl3·6H2O)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是黑褐色的结晶体,有强烈吸水性,极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形成的矾花,沉淀性能好,处理低温水或低浊水效果比铝盐好。我国供应的三氯化铁有无水物、结晶水物和液体。液体、晶体物或受潮的无水物腐蚀性极大,调制和加药设备必须考虑用耐腐蚀器材(不锈钢的泵轴运转几星期也即腐蚀,用钛制泵轴有较好的耐腐性能)。

三氯化铁加入水后与天然水中碱度起反应,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其反应式为

(1.15)

以上反应式只是一个粗略的表示方法,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当被处理水的碱度低或其投加量较大时,在水中应先加适量的石灰。

水处理中配制的三氯化铁溶液浓度宜高,可达46%。

三氯化铁的优点是形成的矾花比重大,易沉降,低温、低浊时仍有较好效果,适宜的pH值范围也较宽范围为pH6.0—11.0,最佳投放范围pH6.0-8.4,缺点是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处理后的水的色度比用铝盐高。

4.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FeS04·7H20是半透明绿色结晶体,易于溶水,在水温20℃时溶解度为21%。

硫酸亚铁离解出的Fe2+只能生成简单的单核络合物,因此,不如三价铁盐那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残留于水中的Fe2+会使处理后的水带色,当水中色度较高时,Fe2+与水中有色物质反应,将生成颜色更深的不易沉淀的物质(但可用三价铁盐除色)。根据以上所述,使用硫酸亚铁时应将二价铁先氧化为三价铁,然后再起混凝作用。

当水的pH值在8.0以上时,加入的亚铁盐的Fe2+易被水中溶解氧氧化成Fe3+

(1.16)

当水的pH值<8.0时,则可加入石灰去除水中CO2

(1.17)

石灰用量可按下式估算:

[CaO]=0.37a+1.27CO2

(1.18)

式中a——FeSO4的投加量(毫克/升);

CO2——水中CO2的含量(毫克/升)。

当水中没有足够溶解氧时,则可加氯或漂白粉予以氧化:

(1.19)

理论上1毫克/升FeSO4需加氯0.234毫克/升。

处理饮用水时,硫酸亚铁的重金属含量应极低,应考虑在最高投药量处理后,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在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限度内。

铁盐使用时,水的pH值的适用范围较宽,在

5.0—11间。

6. 有机合成高分子混凝剂

聚丙烯酰胺(PAM)为非离子型聚合物。它的产量占高分子混凝剂生产总量的80%,是一种最重要的和使用最多的高分子混凝剂。在我国西北地区用来处理高浊度水,也称为三号絮凝剂,其结构式为:

我国有的产品聚合度大2万—9万,分子量可达150万—800万。

高分子混凝剂的凝聚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二方面进行。(1)由于氢键结合、静电结合、范德华力等作用对胶粒有较强的吸附结合力。

(2)因为高聚合度的线型高分子在溶液中保持适当的伸

展形状,从而发挥吸附架桥作用把许多细小颗粒吸附后,

缠结在一起。

为了使高分子混凝剂能更好地发挥架桥和吸附

作用,理论上应使高分子的链条延伸为最大长度并使可以电离的基团达到最大电离度,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最多的带电部位,有利用吸附和由于这些带电部位的同号电荷的相斥力,使高分子链条延伸为最大长度,有利于架桥,见图1.8。

据我国西北地区的使用经验,碱化后的聚丙烯酰胺的混凝效果比未碱化的提高几倍。但据有的研究表明:过多的酰胺基转化为羧酸基会带来不利因素,因羧酸基与胶粒的亲合力比酰胺基小并且羧酸基增多不利于与带负电的胶结合,因此在生产中要选取适当的加碱比(NaOH

与聚丙烯酰胺用量的重量比称加碱比),控制水解时间和条件,使水解度处于最佳范围内。有的研究者建议,当用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剂时,配制浓度取0.5%加碱比20%(纯重量比),水解4小时后稀释到0.1%,然后投加,取得好的效果(因水解时粘度会增加,不易均匀混合,稀释后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常与其它混凝剂一起使用,产生良好的混凝效果。一般情况下,当原水浊度低时,宜先投加其他凝混剂,后投聚丙烯酰胺(相隔半分钟为宜),使杂质颗粒先行脱稳到一定程度为聚丙烯酰胺大离子的絮凝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如原水浊度较高时,宜先投聚丙烯酰胺,后投其它混凝剂,在于让聚丙烯酰胺先在较高浊度水中充分发挥作用,吸附一部分胶粒,使浊度有所降低,其余胶粒由其他混凝剂脱粒脱稳,再由聚丙烯酰胺吸附,这样可降低其他混凝剂的剂量。

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其中还剩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单体。这种单体,经由动物试验和职业病害获得证实,是有毒的。国外有人建议:对人的丙烯酰胺的容许摄入量为0.5微克/公斤体重·日,因此对投加量必须适当限制。英国规定:混凝剂中单体丙烯酰胺的含量须在0.05%以下;饮用水中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最大为1.0毫克/升,平均为0.5毫克/升。

二、助凝剂

助凝剂本身可以起凝聚作用,也可不起凝聚作用,但与混凝剂一起使用时,它能促进水的混凝过程,产生大而结实的矾花。

助凝剂可以分成:

1.酸、碱类

用以调整水的pH值,籍以控制良好的反应条件,最常用的是石灰。

2.绒粒核心类

用以增加矾花的骨架材料和改善矾花的结构,增加矾花的重量。如在水中加粘土或沉泥一类大颗粒,可加快矾花的形成和沉降,尤其是在低浊水中适用。投加高分子物质可以改善矾花结构并起架桥絮凝作用。无机助凝剂中活化硅酸的应用已得到重视。活化硅酸系由水玻璃为原料,用各种活化剂(一般用硫酸)处理而得,应看作是一种阴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电解质。

3.氧化剂类

可用来破坏起干扰作用的有机物,如投氯氧化有机物。又如用氯氧化硫酸亚铁成为高铁。此外有资料证明投加臭氧能改善混凝作用。

目前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几下几种:

1 、硫酸铝无水硫酸铝是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常温下硫酸铝以含十八水合物最为稳定。Al2(SO4)3·18H2O是具有光泽的无色颗粒或粉末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2.5)。操作液常用10%~20%的浓度。在水处理时加入量为l0-5~

l0-3mol/L。明矾[Al2(S04)3·K2S04·24H2O]的作用仍是Al2(S04)3成分。硫酸铝,腐蚀性小,使用方便,效果好,且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但水温低时,絮凝体形成慢而松散,效果不如铁盐;粗制品使用麻烦。

工业品为白色或微带灰色的粉末或块状结晶,因可能存在少量的硫酸亚铁而使产品表面发黄。硫酸铝是使用最早的絮凝剂之一。硫酸铝对水中胶体微粒的絮凝过程分为吸附脱稳、沉淀絮凝、吸附沉淀混合区和再稳定四个区域。加入过量的硫酸铝,会形成胶体再稳定而影响絮凝效果。硫酸铝价格便宜,应用较广泛。

2 、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絮凝剂,它的固体呈无色至黄色树脂状,易潮解,溶液为无色至黄褐色透明状液体,聚合氯化铝易溶于水并易发生水解,水解过程中伴随有电化学、凝聚、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现象。聚合氯化铝一般是由铝矿土与酸经过酸溶、水解、缩聚等复杂的过程而制成的。

在硫酸铝的使用中,因水质条件复杂,不可能控制它的水解聚合物的形态。聚合氯化铝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经研制而成的

人工合成品。聚合氯化铝(包括碱式氯化铝)腐蚀性小,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5~9),絮凝体形成快而紧密,对低温、低浊以及高浊、高色水的效果均好,成本较低。

相对于硫酸铝而言,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随温度变化较小,形成絮体的速度较快,絮体颗粒和相对密度都较大,沉淀性能好,投加量较小。聚合氯化铝适宜的PH值范围在5-9之间,过量投加一般不会出现胶体的再稳定现象。长期的实践证明,作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优于硫酸铝,很多净水场的硫酸铝已经逐步被聚合氯化铝所替代。聚合氯化铝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在5.5-6.0,对设备的腐蚀性很小。

3 、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铁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液体为红褐色粘稠液,固体为淡黄色或浅灰色的树脂状的颗粒。在产品的储存的使用过程中,聚合硫酸铁对设备基本无腐蚀作用。聚合硫酸铁投药量低,而且基本不用控制液体的PH值。与铝盐相比,聚合硫酸铁絮凝速度更快,形成的矾花大,沉降速度更快;另外,它还具有脱色、除重金属离子、降低水中COD、BOD 浓度的作用;但是其出水容易显黄色。

4 聚丙烯酰胺(PAM)按离子特殊性分类,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酰胺四种。阳离子酰胺主要用于水处理,阴离子酰胺主要用于造纸、水处理,两性酰胺主要用于污泥脱水处理。聚丙烯酰胺易溶于冷水,分子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但高分子量的酰胺浓度超过质量分数10%以后,会形成凝胶状态。溶解温度超过50度,PAM发生分子降解而失去助凝作用。因此溶解聚丙烯酰胺时要用45-50度的温水最为适宜。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一般配成质量浓度为0.05-2%,阳离子酰胺粘度较小,可配制成浓度较大的溶液,阴离子酰胺粘度较大,可适当配制成浓度较小的溶液。

聚丙烯酰胺常含有微量未聚合的单体,其毒性甚高。因而建议:饮水中丙烯酰胺的浓度,经常使用(每年l月以上)时不应超过0.01mg/L;非经常使用时,不应超过0.1mg/L。配制溶液时不可浓度过大,否则不容易控制加药量,容易造成加药过量。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很小,一般加药量在0.1-2ppm。聚丙烯酰胺溶液用于处理废水时,加药后的絮凝效果与搅拌时间与搅拌有关。当已经形成大块絮凝时,就不要再继续搅拌,否则会使已经形成的较大矾花被打碎,变成细小的絮凝体,影响沉降效果。一:北京佳瑞林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聚合氯化铝,

[中文名称] 聚合氯化铝(简称聚铝)

[英文名称] Polyaluminium Chloride,缩写为PAC

[分子式] [AL2(OH)LnCL6-n]m

[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GB15892-2009标准

[产品外观] 金黄色、土黄色、褐色、红色颗粒状/片状

[产品形态]粉状固体液体

1、聚(合)氯化铝作用机理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分子式如下:[AL2(OH)nCL6-n](n 为1-5.m≤10)盐基度:B=n/6×100%,其混凝作用表现如下:

a、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b、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c、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聚(合)氯化铝在水中主要形态为AL13O4(OH)247+

2、聚(合)氯化铝的性能

a、净化后的水质优于硫酸铝混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

b、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铝等传统产品处理能力大。

c、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因而可不投或少投碱剂。

d、适应的源水PH5.0-9.0范围均可凝聚。

e、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

f、溶解性优于硫酸铝。

g、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

h、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混凝剂。

3.使用方法:

(1)、投加量视被处理水而不同,一般给水净化投加量约为:液体产品5-100克/吨,固体20--25公斤/吨(以商品计),可通过烧杯试验决定。

(2)、配制可直接加入水中,加水量可按投加量和处理水量决定,加水后应搅拌均匀。

注意事项:

1、不同厂家或不同牌号的水处理药剂不能混合,并且不得与其他化学药品混存。

2、原液和稀释液稍有腐蚀性,但低于其他各种无机混凝剂。

3、产品有效储存期:液体半年,固体两年。固体产品潮后仍然可使用。

4、本产品经合理投加,净化后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哈密硫酸铝厂家生产的硫酸铝

1.聚合硫酸铝简介:

聚合硫酸铝英文名称:Aluminium Sulphate 聚合硫酸铝分子式:Al2(SO4)3

聚合硫酸铝化学名称:硫酸铝

聚合硫酸铝化学性质,极易溶于水,硫酸铝在纯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与硫酸共同溶解于水,所以硫酸铝在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铝在水中的溶解度。

2.聚合硫酸铝优点:

1、聚合硫酸铝用于净水并且在纺织品的印染中作为媒介。在水的净化中,聚合硫酸铝使杂质凝结,更容易沉淀和过滤。

2、当溶解于大量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中时,产生胶体沉淀氢氧化铝,Al(OH)3。在印染布料时,氢氧化铝胶体使得染料更容易附着于植物纤维之上。

3、聚合硫酸铝也是被用来调节土壤PH值,因为聚合硫酸铝水解

生成氢氧化铝的同时产生少量的硫酸稀溶液。

3.聚合硫酸铝性能:

常温析出含有18分子结晶水,为18水硫酸铝,工业上生产多为18水硫酸铝。含无水硫酸铝51.3%,即使100摄氏度也不会自溶(溶于自身结晶水)。不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比较稳定,加热会失水,高温会分解为氧化铝和硫的氧化物。

4.聚合硫酸铝使用方法:

溶解度具体数据;聚合硫酸铝在纯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与硫酸共同溶解于水,所以聚合硫酸铝在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铝在水中的溶解度硫酸铝的溶解度是0

度时31.2克;10度时33.5克;20度时36.4克;30度时40.4克;40度时45.7克;50度时52.2克;60度时59.2克;70度时66.2克;80度时73.1克;90度时86.8克;100度时89克。聚合硫酸铝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工业试剂,通常会与明矾混淆。聚合硫酸铝通常被作为絮凝剂,用于提纯饮用水及污水处理设备当中,也用于造纸工业。自然状况下,聚合硫酸铝几乎不以无水盐形式存在。它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合物。

5.聚合硫酸铝用途:

聚合硫酸铝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工业试剂,通常会与明矾混淆。聚合硫酸铝通常被作为絮凝剂,用于提纯饮用水及污水处理设备当中,也用于造纸工业。聚合硫酸铝还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给水、油田回注水、处理污水(如城市生活污

水,含油污水,印染污水,造纸污水,钢厂污水的脱色等)。

三:佰科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氯化铁

1.产品介绍

山东菏泽佰科牌液体三氯化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对低油度的原水处理,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带来水色泛黄的缺点。也用于印染滚筒刻花、电子工业线路板及荧光数字筒生产等。建筑工业用于制备混凝土,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腐蚀性和防水性。也能与二氯化铁、氯化钙、三氯化铝、硫酸铝、盐酸等配制成泥凝土的防水剂,无机工业用作制造其他铁盐和墨水。染料工业用作印地科素染料染色时的氧化剂。印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冶金工业用作提取金、银的氯化剂。有机工业用作催化剂、氧化剂和氯化剂。玻璃工业用作玻璃器皿热态着色剂。制皂工业用作肥皂废液回收甘油的凝聚剂。

2.三氯化铁性质:棕色液体。相对密度1.42。易与水混溶,水溶液呈酸性,对金属有氧化腐蚀作用。三氯化铁水溶稀释时,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有极强凝聚力。

3.三氯化铁用途

用于污水处理、线路板蚀刻、不锈钢腐蚀以及媒染剂,是固体三氯化铁的良好替代品,其中HPFCS高纯型用于电子行业高要

求的清洗及蚀刻。

液体三氯化铁是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具有显著的沉淀重金属及硫化物、脱色、脱臭、除油、杀菌、除磷、降低出水COD及BOD等功效。

与其它废水处理絮凝剂相比,其主要特点如下

1、比固体三氯化铁价格低40%以上(相同浓度),可完全替代固体三氯化铁;

2、本身为水溶液,省去固体配制溶液的操作及溶解不完全的问题;

3、取代液体或固体硫酸铝、聚氯化铝、聚合硫酸铝铁等絮凝剂,处理成本降低30%以上;

4、絮凝性能优良,沉降速度高于铝盐系列絮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且形成的矾花密实;

5、产生污泥量少,大大节省污泥处理费用;

6、适应水体PH值范围广,为4-12,最佳PH值范围6-10。

4.使用方法

佰科牌液体三氯化铁侧重于工业废水处理。使用时直接将适量的产品投加到废水中,并强烈搅拌使之与废水混合均匀。一般投加量为废水量的 0.01%~0.1% ,实际应用中因废水水质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最佳使用的 pH 范围为 6~10,故

使用前用石灰或碱液调节 pH 到要求范围会产生最好的处理效。

PAC+PAM组合的优缺点

(1)在处理某些废水时,由于PAC本身固有的矾花小、沉淀慢等不足,使得该药剂必须配合PAM这种副环境效应(二次污染)很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学品(还有PAC本身在水中和污泥中残留铝的二次污染)。这使得这种结合从环境效应方面来说,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是永久的发展方向。

(2)“PAC+PAM组合”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了较好的混凝效果,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由此而产生的污泥的含水率?可能许多厂家根本就不进行污泥脱水,而是偷偷的将污泥又排了。这种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在污泥浓缩罐中很难将含水率降为97%左右,这给后续的污泥脱水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根本无法脱水(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广东省东莞漳村260万吨/日运河水处理中的“PAC+PAM组合”)。

(3)“PAC+PAM组合”这种药剂的大量使用,将使PAM(降解产物丙烯酰胺)这种具有强致癌性的物质在环境中不断增加,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大量使用这种组合药剂,那么大家是否想到了“在我们净化工业废水的同时,却又使在环境中致癌物快速增加”这一问题?在当今强化环保意识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这样做安全吗?

(4)更有甚者是,我们国家东北地区的某些自来水厂也将

“PAC+PAM组合”拿来使用。在提高饮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的今天,这样做合适吗?

其实,除“PAC+PAM组合”外,还有不少解决问题的途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搞水处理的同志,对混凝技术和实践的认识尚待提高。虽然说“混凝”在给排水处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们现有的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中,却很少讲“混凝”(对于混凝技术等研究方向除外),在具体的水处理工作中又对混凝认识不深。这就导致我们中的一些人把“PAC+PAM组合”看作了梦幻组合(但愿不要做梦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事情是,在加药方式上、在混凝反应池的设计上,在混凝工艺与混凝技术上、在新药剂研究开发上、在新药组合上,我们应该去真正的做些什么?

PAM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其聚合度可达到20000到90000,相应分子量可达到150万到2300万,它的混凝效果在于对胶体表面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胶粒之间形成桥联。但它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在于单体丙烯酰胺,故产品中的单体残留量应该有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得超过0.2%。对于具体的投加量,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液体絮凝剂,比如PAC的浓度,用质量比5%、10%来表示的。一般的液体药剂,投加量在5%-20%范围。

自来水原水处理中“PAC+PAM组合”的利与弊

谈到自来水原水的混凝处理中的“PAC+PAM组合”,29楼的仁兄

混凝剂

A、混凝剂一般指无机盐类的,主要是使得被处理对象脱稳、破乳的,常见的如:聚 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絮凝剂指能加速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最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 凝聚剂、助凝剂是絮凝剂的其他称呼,事实上就是指絮凝剂。 B、助凝剂 - 定义助凝剂是用于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促进凝聚作用所添加的药剂或 为改善絮凝体结构的高分子物质。前者如硫酸、磷酸、石灰、氯气等(可调整pH值);后者如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或称活性硅土)、骨胶、海藻酸钠以及各种聚合电解质,可使其与混凝剂结合生成较大、较坚固、密实絮体。助凝剂的密度和重量、促使 沉淀加速;在微凝絮间起粘结架桥作用,使凝絮粗大而有广阔表面,充分发挥吸附卷 带作用以提高澄清效果。在废水的混凝处理中,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常使用助凝剂已达到目的。目前应用较广的助凝剂是活化硅酸,是由硅酸钠经活化过 程制得,实质上属于一种阴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电解质,一般与明矾或亚铁盐合用。 1.矾花不结实,密度不大,不易下沉,这是导致矾花上浮的主要因素。因而可以增加 助凝剂,如活化硅酸或粘士,增强絮凝效果。曾有水厂投加粘土作为助凝剂,增强絮 凝效果,基本上可以解决短时间矾花上浮的现象。 2.有些水厂设计的絮凝池,絮凝时间取的是标准的中间值,即在12min左右。和新手 册相比,絮凝池的絮凝时间稍短,矾花生长的时间不够,当其达到沉淀池时,还有很 多颗粒没有长到沉淀尺度,不易沉降,是矾花上浮的一个原因。但是增加絮凝时间, 如果流量不变,就需增加池容,而这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池容不变,则过水流量就需 减少,从而减少了处理水量。 3.矾花进入沉淀池前矾花的密实度不够,在沉淀池中难以下沉。

浅谈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一)

浅谈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一) 论文关键词:水处理混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论文摘要: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果。 0引言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混凝法。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下面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混凝法 1.1混凝法的概念在天然水中和各种废水中,物质在水中存在的形式有三种:离子状态、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一般认为,颗粒粒径小于1nm的为溶解物质,颗粒粒径在1~100nm的为胶体物质,颗粒粒径在100nm~1mm为悬浮物质。其中的悬浮物质是肉眼可见物,可以通过自然沉淀法进行去除;溶解物质在水中是离子状态存在的,可以向水中加入一种药剂使之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用自然沉淀法去除掉;而胶体物质由于胶粒具有双电层结构而具有稳定性,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需要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稳而互相聚合,增加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而去除。这种通过向水中加入药剂而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的方法叫混凝法,所投加的药剂叫混凝剂。 1.2混凝的基本原理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液体介质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或极性分子等,使固液两相界面上的电荷呈不平衡分布,在界面两边产生电位差,这就是胶体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形成双电层结构的微粒的整个胶体结构就称为胶团,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胶团中心是带有电荷的固体微粒本身,称为胶核。胶核所带电荷的符号就是胶体所带电荷的符号。胶体微粒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稳定性,原因在于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胶体常常带有同种电荷而具有斥力)、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及胶粒之间相互吸引的范德华力共同作用。胶体微粒带电越多,其电位就越大,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与周围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越大,水化壳也越厚,越具有稳定性。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微小颗粒,而后这些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凝聚。凝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2.1压缩双电层与电荷的中和作用。加入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形成凝聚;或者加入电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 1.2.2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的碳碳单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旋转的,再加上聚合度较大,即主链较长,在水介质中主链是弯曲的。在主链的各个部位吸附了很多固体颗粒,就象是为固体颗粒架了许多桥梁,让这些固体颗粒相对地聚集起来形成大的颗粒。 1.2.3絮体的网捕作用。有些混凝剂(如铝盐或铁盐)有水中形成高聚合度的多羟基化合物的絮体,在沉淀过程中可以吸附卷带水中胶体颗粒共同沉淀,此过程称为絮凝剂的网捕作用。 2几种常见的混凝剂 常用的混凝剂有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生物絮凝剂等。无机絮凝剂主要产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硅酸铝铁和聚合硫酸氯化铝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聚丙烯酰胺类产品为代表,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能力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黏多糖、纤维素和核酸。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混凝剂。 2.1硫酸铝(AS)无水硫酸铝是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常温下硫酸铝以含十八水合物最为稳定。Al2(SO4)3·18H2O是具有光泽的无色颗粒或粉末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2.2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絮凝剂,它的固体呈无色至黄色

常用的絮凝剂

常用得絮凝剂 1.1无机絮凝剂得分类与性质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铁、氯化铁为主。后来在传统得铝盐与铁盐得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得水处理剂,它得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得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 达1×105。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她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得如上所述得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与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与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得电荷,降低了Zet a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得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得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得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也就就是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1。2改性得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得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得目得就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得中与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得原因就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得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就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与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PSA 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就是一种新型得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得处理具有更强得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得开发价值及广泛得应用前景。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发现高度聚合得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得混凝效果。将金属离子引到聚硅酸中,得到得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得亲与力,对Fe3+得水解溶液有较大得影响,能够参与Fe3+得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得硅藻土胶体得电中与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得参与使矾花得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聚磷氯化铝(PPAC)也就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得强增聚作用,在聚合铝中引入适量得磷酸盐,通过磷酸根得增聚作用,使得PPAC产生了新一类高

化学混凝法在废水中的应用

化学混凝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混凝法的机理、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剂研究新进展, 对其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混凝法; 城市污水; 絮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 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要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 一方面, 应当重视工艺所具备的技术指标的先进性, 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工程的性质。为了缓解资金不足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我们应当不断研究, 采用经济、高效的城市污水处理办法, 当前用得最多的是生物法, 而生物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广、投资费用大、建设周期长, 这对许多城市来说在现阶段不可能实现。混凝法是目前应用得较多的一种经济、简便的水处理技术, 混凝法不仅投入相对较少, 而且处理效果也很好。 1.混凝法的处理机理 化学混凝的机理涉及的因素很多, 如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水温、水的pH 值、碱度, 以及混凝剂的性质和混凝条件等。但归结起来,可以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作用: (1)压缩双电层作用水中胶粒能维持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 主要 是由于胶粒的∫电位。如能消除或降低胶粒的∫电位, 就有可能使微 粒碰撞聚结, 失去稳定性。在水中投加电解质———混凝剂可达此目的。 (2) 吸附架桥作用三价铝盐或铁盐以及其他高分子混凝剂溶于 水后, 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线性结构。这类高分 子物质可被胶体微粒所强烈吸附。因其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端吸 附某一胶粒后, 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 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 吸附架桥, 使颗粒逐渐结大, 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体。这种由高分 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 称为絮凝。 (3)网捕作用三价铝盐或铁盐等水解而生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 在自身沉降过程中, 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微粒, 使胶体粘结。 上述三种作用产生的微粒凝结理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2.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实验五 混凝剂 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五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一、前言 1、实验目的 ①了解混凝法处理水的原理。 ②掌握实验室模拟废水处理的操作技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 ③学会通过色度、浊度、COD的测定,评价水质。 2、文献综述与总结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要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对排放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和回用日趋迫切。絮凝作为重要的水处理方法或基本的单元操作之一,在水处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絮凝剂的优劣是絮凝效果及整个水处理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众多的有机、无机絮凝剂中,聚合硫酸铁(PFS)以其产生的矾花大、絮体密实、沉降快、适用pH值范围广、耗量少、效果好、无毒、价格便宜等优点,倍受水处理界的青睐[1]。 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又称为机械治理法。主要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性物质。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并且十分经济。一方面可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另一方面也使废水得到了一级治理。常用的物理治理方法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以及蒸发结晶法等。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废水中溶解性或胶体性的污染物质。它既可合污染性物质与水分离,也能改变某些污染物质以及有机物等,因此可达到比物理方法更高的净化程度。特别是要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时,或者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有害且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物质时,采用化学治理方法最为适宜。然而,化学治理法常需采用化学药剂或材料,因此运行费用一般都比较高,操作与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等。而且,在化学法的前处理或后处理过程中,通常还需配合使用物理治理方法。其中有一种应用最广泛,既经济又方便的处理方法——混凝法。

混凝剂比较

混凝剂的比较 1.硫酸铝 硫酸铝含有不同数量的结晶水,Al2(SO4)3·18H2O,其中n=6、10、14、16,18和27,常用的是Al2(SO4)3·18H2O 其分子量为666.41,比重1.61,外观为白色,光泽结晶。 硫酸铝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室温时溶解度大致是50%,pH值在2.5以下。沸水中溶解度提高至90%以上。 硫酸铝使用便利,混凝效果较好,不会给处理后的水质带来不良影响。当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困难,形成的絮体较松散。 硫酸铝在我国使用最为普遍,大都使用块状或粒状硫酸铝。根据其中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可分为精制和粗制两种。 硫酸铝易溶于水,可干式或湿式投加。湿式投加时一般

采用10—20%的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算)。硫酸铝使用时水的有效pH值范围较窄,约在5.5—8之间,其有效pH值随原水的硬度含量而异:对于软水,pH值在 5.7— 6.6;中等硬度的水为6.6— 7.2;硬度较高的水则为7.2—7.8。在控制硫酸铝剂量时应考虑上述特性。有时加入过量硫酸铝,会使水的pH值降至铝盐混凝有效pH 值以下,既浪费了药剂,又使处理后的水发混。 粗制硫酸铝中有效氧化铝含量基本与精制相同,主要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含量高,废渣较多,最好用热水并拌以搅拌,才能完全溶解,因含有游离酸,酸度较高,腐蚀性强,溶解与投加设备应考虑防腐。 2.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六十年代,日本在制造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逐步取代硫酸铝的趋势。我国在1973年曾在成都召开全国新型混凝剂技术经验交流会,会上对聚合氯化铝的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其中要求含氧化铝(Al2O8)10%以上,碱化度为50—80%,不溶物1%以下等。 我国某些地区仍将聚合氯化铝称为碱式氯化铝[A1n(OH)m Cl3n-m],这是由于对它的基本化学式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聚合氯化铝的化学式应表示为 [Al2(OH)n C18-n]m,其中n可取1到5中间的任何整数,m

常用的絮凝剂

常用的絮凝剂 1.1 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铁、氯化铁为主。后来在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的水处理剂,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105。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他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如上所述的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Zeta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的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的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也就是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1.2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和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PSA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的处理具有更强的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发现高度聚合的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的混凝效果。将金属离子引到聚硅酸中,得到的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的亲和力,对Fe3+的水解溶液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参与Fe3+的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的硅藻土胶体的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的参与使矾花的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聚磷氯化铝(PPAC)也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铝中引入适量的磷酸盐,通过磷酸根的增聚作用,使得PPAC产生了新一类高电荷的带磷酸根的多核中间络合物。聚硅酸铁(PSF)它不仅能很好地处理低温低浊水,而且比硫酸铁的絮凝效果有明显的优越性,如用量少,投料范围宽,矾花形成时间短且形态粗大易于沉

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化学(师范) 班级12化教五班 课程名称化学综合实验实验项目无机混凝剂的制备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6 年 3 月25 日实验指导老师晏晓敏老师实验评分 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一、前言 1.实验目的 ①了解混凝法处理水的原理。 ②掌握实验室模拟废水处理的操作技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 ③学会通过色度、浊度、COD的测定,评价水质。 2.文献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污水也相应增加,不论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或者排放。水处理的方法很多,按处理的原理不同,将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四类。但是应用最广泛,既经济又方便的处理方法还是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就是往水中投入一些药剂(常称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能相互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混凝剂净化废水的原理是其在水中形成网状高分子絮状物,通过吸附、架桥、中和及包埋等作用与水中的污染物物质形成固体物质,从而通过沉淀、过滤去除。絮凝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的处理方法,它可以降低废水的浊度、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还可以去除磷、硫等,此外它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混凝法在废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其他处理方法配合,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其他处理方法配合,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 目前常用的混凝剂按化学组成分为无机盐类和有机高分子类。无机盐类应用最广的是铁系和铝系金属盐,可分为普通铁、铝盐和碱化聚合盐。普通铁盐有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普通铝盐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化聚合盐包括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分子式可表示为[Fe2(OH)n(SO4)3-n/2]m,适宜水温10—50℃,pH=5.0—8.5,但在pH=4.0—11范围内仍能使用。与普通铁铝盐相比,它具有投入量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为以下几种: ①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环节。 ②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③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④破乳剂:有时也称为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污水气浮前的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⑤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活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⑥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⑦消毒剂:用于在污水处理后排放活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一、絮凝剂 絮凝剂是能够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沉淀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使分散微粒凝聚、絮凝成聚集体而除去的一类物质。 按照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三大类。 1、无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包括铝盐、铁盐及其聚合物,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价格便宜、处理效果适中等特点,因而在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在工业废水及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是铝、铁和硅类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中广泛使用的为聚合氯化铝PAC。 絮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如果水中污染物颗粒细小,主要呈胶体状态,则应首选铁盐絮凝剂。普通铁盐、铝盐的头家范围是10-100mg/l,聚合盐为普通盐投加量的1/2-1/3. PH值强烈影响絮凝剂的水解速度、水解产物的存在形式和性能。水的碱度对PH值有缓冲作用,当碱度不够时,应添加石灰等药剂予以补充。当水的PH值偏高时,则需要家算调整PH 值到中性。 絮凝剂的水解反应多是吸热反应,水温较低时,水解速度慢且不完全。此时即使增加絮凝剂的投加量,絮体的形成还是很缓慢,而且结构松散、颗粒细小。 水中杂质颗粒还有大量有机物是,混凝效果会变差,需要增加投药量或投加氧化剂等起助凝作用的药剂。水中的钙镁离子、硫化物、磷化物一般对混凝有利,而某些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混凝有不利影响。 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我国目前生产的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80%是聚丙烯酰胺类产品。 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容易吸水潮解成块,必须使用防水包装,保存地点干燥,避免露天存放。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固体产品或高浓度液体产品在使用之前必须配制成水溶液再投加到待处理水中。配制水溶液的溶药池必须安装机械搅拌设备,溶药连续搅拌要控制在30min以上。水溶液的浓度一般为0.1%左右。对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溶解时,固体颗粒的投加点一定要在水流紊动最强烈的的地方,同时一定要以最小投加量向溶药池中缓慢加入,而且投加点一定要远离机械搅拌器的搅拌轴。 3、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的确定 使用混凝法处理任何污水,都存在最佳絮凝剂和最佳投加量。一般通过混凝烧杯搅拌试验来取得相应的数据。试验包括快速搅拌、慢速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骤。一般按快速搅拌2min,n=300r/min;慢速搅拌3min,n=60r/min。静止20min。 二、助凝剂

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

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 发表时间:2009-05-22T09:15:35.26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丽娟[导读] 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摘要: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 果。 关键词:水处理混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0 引言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混凝法。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下面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混凝法 1.1 混凝法的概念在天然水中和各种废水中,物质在水中存在的形式有三种:离子状态、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一般认为,颗粒粒径小于1nm的为溶解物质,颗粒粒径在1~100nm的为胶体物质,颗粒粒径在100nm~1mm为悬浮物质。其中的悬浮物质是肉眼可见物,可以通过自然沉淀法进行去除;溶解物质在水中是离子状态存在的,可以向水中加入一种药剂使之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用自然沉淀法去除掉;而胶体物质由于胶粒具有双电层结构而具有稳定性,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需要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稳而互相聚合,增加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而去除。这种通过向水中加入药剂而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的方法叫混凝法,所投加的药剂叫混凝剂。 1.2 混凝的基本原理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液体介质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或极性分子等,使固液两相界面上的电荷呈不平衡分布,在界面两边产生电位差,这就是胶体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形成双电层结构的微粒的整个胶体结构就称为胶团,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胶团中心是带有电荷的固体微粒本身,称为胶核。胶核所带电荷的符号就是胶体所带电荷的符号。胶体微粒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稳定性,原因在于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胶体常常带有同种电荷而具有斥力)、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及胶粒之间相互吸引的范德华力共同作用。胶体微粒带电越多,其电位就越大,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与周围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越大,水化壳也越厚,越具有稳定性。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微小颗粒,而后这些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凝聚。凝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2.1 压缩双电层与电荷的中和作用。加入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形成凝聚;或者加入电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 1.2.2 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的碳碳单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旋转的,再加上聚合度较大,即主链较长,在水介质中主链是弯曲的。在主链的各个部位吸附了很多固体颗粒,就象是为固体颗粒架了许多桥梁,让这些固体颗粒相对地聚集起来形成大的颗粒。 1.2.3 絮体的网捕作用。有些混凝剂(如铝盐或铁盐)有水中形成高聚合度的多羟基化合物的絮体,在沉淀过程中可以吸附卷带水中胶体颗粒共同沉淀,此过程称为絮凝剂的网捕作用。 2 几种常见的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有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生物絮凝剂等。无机絮凝剂主要产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硅酸铝铁和聚合硫酸氯化铝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聚丙烯酰胺类产品为代表,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能力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黏多糖、纤维素和核酸。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混凝剂。 2.1 硫酸铝(AS)无水硫酸铝是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常温下硫酸铝以含十八水合物最为稳定。Al2(SO4)3·18H2O是具有光泽的无色颗粒或粉末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2.5)。工业品为白色或微带灰色的粉末或块状结晶,因可能存在少量的硫酸亚铁而使产品表面发黄。硫酸铝是使用最早的絮凝剂之一。硫酸铝对水中胶体微粒的絮凝过程分为吸附脱稳、沉淀絮凝、吸附沉淀混合区和再稳定四个区域。加入过量的硫酸铝,会形成胶体再稳定而影响絮凝效果。硫酸铝价格便宜,应用较广泛。 2.2 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絮凝剂,它的固体呈无色至黄色树脂状,易潮解,溶液为无色至黄褐色透明状液体,聚合氯化铝易溶于水并易发生水解,水解过程中伴随有电化学、凝聚、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现象。聚合氯化铝一般是由铝矿土与酸经过酸溶、水解、缩聚等复杂的过程而制成的。相对于硫酸铝而言,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随温度变化较小,形成絮体的速度较快,絮体颗粒和相对密度都较大,沉淀性能好,投加量较小。聚合氯化铝适宜的PH值范围在5-9之间,过量投加一般不会出现胶体的再稳定现象。长期的实践证明,作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优于硫酸铝,很多净水场的硫酸铝已经逐步被聚合氯化铝所替代。聚合氯化铝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在5.5-6.0,对设备的腐蚀性很小。 2.3 聚合硫酸铁(PFS)聚全硫酸铁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液体为红褐色粘稠液,固体为淡黄色或浅灰色的树脂状的颗粒。在产品的储存的使用过程中,聚合硫酸铁对设备基本无腐蚀作用。聚合硫酸铁投药量低,而且基本不用控制液体的PH值。与铝盐相比,聚合硫酸铁絮凝速度更快,形成的矾花大,沉降速度更快;另外,它还具有脱色、除重金属离子、降低水中COD、BOD浓度的作用;但是其出水容易显黄色。 2.4 聚丙烯酰胺(PAM)按离子特殊性分类,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酰胺四种。阳离子酰胺主要用于水处理,阴离子酰胺主要用于造纸、水处理,两性酰胺主要用于污泥脱水处理。聚丙烯酰胺易溶于冷水,分子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但高分子量的酰胺浓度超过质量分数10%以后,会形成凝胶状态。溶解温度超过50度,PAM发生分子降解而失去助凝作用。因此溶解聚丙烯酰胺时要用45-50度的温水最为适宜。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一般配成质量浓度为0.05-2%,阳离子酰胺粘度较小,可配制成浓度较大的溶液,阴离子酰胺粘度较大,可适当配制成浓度较小的溶液。配制溶液时不可浓度过大,否则不容易控制加药量,容易造成加药过量。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很小,一般加药量在0.1-2ppm。聚丙烯酰胺溶液用于处理废水时,加药后的絮凝效果与搅拌时间与搅拌有关。当已经形成大块絮凝时,就不要再继续搅拌,否则会使已经形成的较大矾花被打碎,变成细小的絮凝体,影响沉降效果。 3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 的处理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化学(师范) 班级 12化教五班 课程名称化学综合实验实验项目无机混凝剂的制备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 2016 年 3 月 25 日 实验指导老师晏晓敏老师实验评分 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对污水的处理 一、前言 1.实验目的 ①了解混凝法处理水的原理。 ②掌握实验室模拟废水处理的操作技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 ③学会通过色度、浊度、COD的测定,评价水质。 2.文献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污水也相应增加,不论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或者排放。水处理的方法很多,按处理的原理不同,将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四类。但是应用最广泛,既经济又方便的处理方法还是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就是往水中投入一些药剂(常称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能相互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混凝剂净化废水的原理是其在水中形成网状高分子絮状物,通过吸附、架桥、中和及包埋等作用与水中的污染物物质形成固体物质,从而通过沉淀、过滤去除。絮凝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的处理方法,它可以降低废水的浊度、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还可以去除磷、硫等,此外它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混凝法在废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其他处理方法配合,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其他处理方法配合,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 目前常用的混凝剂按化学组成分为无机盐类和有机高分子类。无机盐类应用最广的是铁系和铝系金属盐,可分为普通铁、铝盐和碱化聚合盐。普通铁盐有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普通铝盐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化聚合盐包括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

常用混凝剂(速凝剂)

常用混凝剂(絮凝剂)的溶解与使用方法 “建业净水”PAC(聚合氯化铝)的溶解与使用(1)PAC 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有一定的腐蚀性; (2)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最佳用药量(具体方法可参见第 2 条:聚合硫酸铁的溶解与使用-加药量的确定);(参考用量范围:20-800ppm) (3)为便于计算,实验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体积比(W/V),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 溶液:称PAC3g,盛入洗净的200ml 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 刻度,摇匀即可; (4)使用时液体产品配成5-10%的水液,固体产品配成3-5%的水液(按商品重量计算); (5)使用配制时按固体:清水=1:5(W/V)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上述浓度即可; (6)低于1%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不容易控制加药量; (7)加药按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 (8)运行中注意观察调整,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矾花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9)加药设施应防腐. 2,聚合硫酸铁(PFS)的溶解与使用(1)PFS 溶液配制a, 使用时一般将其配制成5%-20%的浓度. b, 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如用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 (2)加药量的确定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混凝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a, 取原水1L,测定其PH 值; b, 调整其PH 值为6-9; c, 用2ml 注射器抽取配制好的PFS 溶液,在强力搅拌下加入水样中,直至观察到有大量矾花形成,然后缓慢搅拌,观察沉淀情况.记下所加的PFS 量,以此初步确定PFS 的用量; d,

混凝剂对氨氮的去除

混凝剂对氨氮的去除 混凝剂对氨氮的去除?混凝剂是一种专门为快速高效解决各类水中氨氮难 去除而研发的高效混凝剂。混凝剂是一种含有特殊架状结构的高分子无机化合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0.9以上,同时对重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一、产品特点与优势 1、专门针对生化难以处理的废水所研发的功能性药剂; 2、对氨氮的去除率达0.9以上;比一般产品高出10倍之多; 3、5-6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反应过程,氨氮迅速达标排放。 4、相比其它的混凝剂,具有添加量少,去除功效更大的优点,有效降低废水吨处理成本; 5、易于添加和使用,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6、还具有脱色、降低COD等辅助功能; 7、特别适用于中、低浓度的电镀、线路板、印染、皮革、食品、制药工艺等各类工业废水处理。 二、性能指标 产品品牌: 目数:50-300 外观:白色粉末、颗粒 COD剂氨氮去除剂去磷剂除臭剂管道清洗除臭剂

PH值适用范围:2-12 有效物质含量:0.95 三、使用方法: 在正常使用前,可现在实验室进行小试实验,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要处理的废水,如500ML或者1L(可以是沉淀池的水); 称取一定量的混凝剂(如300PPM/400PPM/500PPM等),加入到要处理的废水之中; 搅拌6分钟左右,让药剂充分反应; 测定水中残余氨氮值。 四、包装与贮存: 25kg/袋,牛皮纸袋包装;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 COD剂氨氮去除剂去磷剂除臭剂管道清洗除臭剂

不可与酸类物质或者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南京永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以承接水处理工程项目为主,并开发经营水处理相关产品,为用户提供综合技术服务的高科技工程公司。环境工程行业中颇具发展,公司实力雄厚,现有从事化工、水处理、环境工程专业和土建、电器、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20余人。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锅炉水处理、电子、医药、饮料行业的纯水制备:苦碱水、海水淡化以及浓水提取、分离等各个领域。优秀的设计,成熟的技术,优秀的人才,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有强劲的实力。实业是基础,锐意进取;技术是向导,勇攀高峰。本公司将以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以更优秀技术和产品服务与用户。 COD剂氨氮去除剂去磷剂除臭剂管道清洗除臭剂

常用混凝剂

常用混凝剂(絮凝剂)的溶解与使用方法 2007-03-30 08:31 1,PAC(聚合氯化铝)的溶解与使用 1) PAC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有一定的腐蚀性; 2)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最佳用药量(具体方法可参见第2条:聚合硫酸铁的溶解与使用-加药量的确定);(参考用量范围:20-800ppm) 3) 为便于计算,实验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体积比(W/V),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 溶液:称PAC3g,盛入洗净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 100ml刻度,摇匀即可; 4) 使用时液体产品配成5-10%的水液,固体产品配成3-5%的水液(按商品重量计算); 5) 使用配制时按固体:清水=1:5(W/V)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上述浓度即可; 6) 低于1%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不容易控制加药量; 7) 加药按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 8) 运行中注意观察调整,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矾花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9) 加药设施应防腐. 2,聚合硫酸铁(PFS)的溶解与使用 1) PFS溶液配制 a, 使用时一般将其配制成5%-20%的浓度. b, 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如用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 2) 加药量的确定 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混凝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a, 取原水1L,测定其PH值; b, 调整其PH值为6-9; c, 用2ml注射器抽取配制好的PFS溶液,在强力搅拌下加入水样中,直至观察到有大量矾花形成,然后缓慢搅拌,观察沉淀情况.记下所加的PFS量,以此初步确定PFS的用量; d, 按照上述方法,将废水调成不同PH值后做烧杯混凝试验,以确定最佳用药PH值; e, 若有条件,做不同搅拌条件下用药量,以确定最佳的混凝搅拌条件; f, 根据以上步骤所做试验,可确定最佳加药量,混凝搅拌条件等. 注意混凝过程三个阶段的水力条件和形成矾花状况. a) 凝聚阶段:是药剂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 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 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超过2min. b) 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 (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 烧杯实验 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c) 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 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 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 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 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表1:PFS适用范围及参考用量" 名称参考用量名称参考用量

混凝剂

混凝剂编辑词条 目录1用途 2选用原则 3投加方式 4应用 5产品种类 编辑本段用途 混凝剂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和工业废水,特殊水质的处理(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纸污水、冶炼污水,含放射性特质,含Pb,Cr等毒性重金属和含F污水等)。此外在精密铸造、石油钻探、制革、冶金造纸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混凝剂就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胶体微粒子相互粘结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质,通常混凝剂分为有机混凝剂和无机混凝剂两大类。混凝的过程就是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加入药剂,使杂质产生凝聚、絮凝的过程。 给水处理: 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去除浊度和细菌。经混凝沉淀后一般浊度小于10 度。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用于处理一些特殊的废水,脱色、去除悬浮物等 印染废水处理:适用于含颜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较大的等染料废水处理。混凝剂的选择与染料种类有关,需做混凝试验。可以单独用无机混凝剂,也可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 采用PAC 混凝剂,投加量为140mg/L 时,TO C 去除率为68%。 含油废水处理:乳化油颗粒小、表面带电荷,加混凝剂,压缩双电层。通常采用混凝气浮工艺。

混凝剂作为水处理药剂的具体用途: 1、不需加其它助剂,絮凝体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淀快。因而对高浊度水的净化效果特别明显。 2、适应PH值范围宽,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对管道设备无腐蚀作用。 3、脱色、去污力强。净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 编辑本段选用原则 混凝剂种类繁多,如何根据水处理厂工艺条件、原水水质情况和处理后水质目标选用合适的混凝药剂,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剂品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1)混凝效果好。在特定的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和特定的处理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满意的混凝效果。 (2)无毒害作用。当用于处理生活饮用水时,所选用混凝剂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当用于工业生产时,所选用混凝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 (3)货源充足。应对所选用的混凝剂货源和生产厂家进行调研考察,了解货源是否充足、是否能长期稳定供货、产品质量如何等。 (4)成本低。当有多种混凝药剂品种可供选时,应综合考虑药剂价格、运输成本与投加量等,进行经济比较分析,在保证处理后水质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 (5)新型药剂的卫生许可。对于未推广应用的新型药剂品种,赢取当地卫生部门的许可。 (6)借鉴已有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并考察具有相同或类似水质的水处理厂,借鉴其运行经验,为选择混凝剂提供参考。 对于各种混凝药剂混凝效果的比较及混凝剂投加量优化,混凝试验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混凝剂PAC

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俗称净水剂,或者混凝剂,又名聚氯化铝,简称聚铝,英文名字PAC。和碱式聚合氯化铝,喷雾干燥聚合氯化铝同属于相关类净水药剂。 1、用途 混凝剂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和工业废水,特殊水质的处理(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纸污水、冶炼污水,含放射性特质,含Pb,Cr等毒性重金属和含F污水等)。此外在精密铸造、石油钻探、制革、冶金造纸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混凝剂就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胶体微粒子相互粘结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质,通常混凝剂分为有机混凝剂和无机混凝剂两大类。混凝的过程就是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加入药剂,使杂质产生凝聚、絮凝的过程。 给水处理: 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去除浊度和细菌。经混凝沉淀后一般浊度小于10 度。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用于处理一些特殊的废水,脱色、去除悬浮物等 印染废水处理:适用于含颜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较大的等染料废水处理。混凝剂的选择与染料种类有关,需做混凝试验。可以单独用无机混凝剂,也可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 采用PAC 混凝剂,投加量为140mg/L 时,TOC 去除率为68%。 含油废水处理:乳化油颗粒小、表面带电荷,加混凝剂,压缩双电层。 通常采用混凝气浮工艺。 混凝剂作为水处理药剂的具体用途: ①不需加其它助剂,絮凝体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淀快。因而对高浊度水的净化效果特别明显。 ②、适应PH值范围宽,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对管道设备无腐蚀作用。 ③、脱色、去污力强。净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 2、选用原则 混凝剂种类繁多,如何根据水处理厂工艺条件、原水水质情况和处理后水质目标选用合适的混凝药剂,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剂品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①混凝效果好。在特定的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和特定的处理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满意的混凝效果。 ②无毒害作用。当用于处理生活饮用水时,所选用混凝剂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当用于工业生产时,所选用混凝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③货源充足。应对所选用的混凝剂货源和生产厂家进行调研考察,了解货源是否充足、是否能长期稳定供货、产品质量如何等。 ④成本低。当有多种混凝药剂品种可供选时,应综合考虑药剂价格、运输成本与投加量等,进行经济比较分析,在保证处理后水质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 ⑤新型药剂的卫生许可。对于未推广应用的新型药剂品种,赢取当地卫生部门的许可。

常见的混凝剂助凝剂和絮凝剂

混凝剂、助凝剂和絮凝剂 混凝 水中悬浮的颗粒在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布朗运动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而使颗粒不发生沉降。这种悬浮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而且,悬浮颗粒表面往往带电(常常是负电),颗粒间同种电荷的斥力使颗粒不易合并变大,从而增加了悬浮液的稳定性。 混凝过程就是加入带正电的混凝剂去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使颗粒“脱稳”。于是,颗粒间通过碰撞、表面吸附、范德华引力等作用,互相结合变大,以利于从水中分离。 混凝剂是分子量低而阳电荷密度高的水溶性聚合物,多数为液态。它们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混凝剂主要是铝、铁盐及其聚合物。 絮凝 絮凝是聚合物的高分子链在悬浮的颗粒与颗粒之间发生架桥的过程。“架桥”就是聚合物分子上不同链段吸附在不同颗粒上,促进颗粒与颗粒聚集。 絮凝剂为有机聚合物,多数分子量较高,并有特定的电性(离子性)和电荷密度(离子度)。 实际过程要比上述理论复杂得多。由于混凝剂/絮凝剂都是高分子物质,同一产品中大大小小的分子都有,所谓“分子量”只是一个平均概念。所以,在用某一混凝剂或絮凝剂处理污水是,“电中和”和“架桥”作用会交织在一起同时发生。絮凝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仍有一些没有认清和解决的问题。就我们所知,絮凝过程与絮凝剂分子结构、电荷密度、分子量有关;与悬浮颗粒表面性质、颗粒浓度、比表面积有关;与介质(水)的pH值、电导、水中其他物质的存在、水温、搅动情况等因素有关。因此尽管有理论和经验可循,用实验来选择絮凝剂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混凝处理中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在凝聚阶段水中的胶体双电层被压缩失去稳定而形成较小的微粒;在絮凝阶段这些微粒互相聚结(或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相助)形成大颗粒絮体,这些絮体在一定的沉淀条件下可以从水中分离去除。 一、混凝剂与助凝剂 (一)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 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见下表。 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