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组织病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颈癌ppt课件

状遵医嘱于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 术后7-14天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前做膀胱 功能恢复锻炼
完整版课件
24
*膀胱功能恢复锻炼:
拔除尿管前3天开始夹管,每两小时开放一 次,定时间断放尿以训练膀胱功能,促使恢 复正常排尿功能
完整版课件
25
十三、出院指导
(一)加强营养 (二)适当体力锻炼,增强抵抗力 (三)病人的性生活,日常活动恢复均需一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Gervarix 用于预防HPV16和18亚型感染 10岁以上女性
完整版课件
16
子宫颈癌二级预防
❖ 宣传教育 ❖ 筛查 ❖ 早诊早治 ❖ 早治
完整版课件
17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
❖ HPV检测 ❖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子宫活检)
完整版课件
18
十二、护理措施
完整版课件
35
6-1.根据首优原则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 问题是() A 恐惧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疼痛 D.有感染的危险 E.潜在并发症,大出血
完整版课件
36
6-2.子宫根治术后保留尿管的时间是() A.1-3天 B.4-6T天 C 7-14天 D.5-20天 E.21-30天
❖ CINⅠ者;按炎症处理;3-6月后随访刮片检查 结果,必要时再次活检
❖ CINⅡ者;用物理疗法, 3-6月后随访 ❖ CINⅢ者;主张子宫全切术
完整版课件
20
十二、护理措施
(三)饮食护理: 涉入高能量、高维生素、营养素全面食物
完整版课件
21
十二、护理措施
(四)指导病人个人卫生: ❖ 协助病人勤换衣裤 ❖ 保持床单位整洁,促进舒适 ❖ 指导病人勤换会阴垫,便后及时冲洗外阴
完整版课件
24
*膀胱功能恢复锻炼:
拔除尿管前3天开始夹管,每两小时开放一 次,定时间断放尿以训练膀胱功能,促使恢 复正常排尿功能
完整版课件
25
十三、出院指导
(一)加强营养 (二)适当体力锻炼,增强抵抗力 (三)病人的性生活,日常活动恢复均需一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Gervarix 用于预防HPV16和18亚型感染 10岁以上女性
完整版课件
16
子宫颈癌二级预防
❖ 宣传教育 ❖ 筛查 ❖ 早诊早治 ❖ 早治
完整版课件
17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
❖ HPV检测 ❖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子宫活检)
完整版课件
18
十二、护理措施
完整版课件
35
6-1.根据首优原则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 问题是() A 恐惧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疼痛 D.有感染的危险 E.潜在并发症,大出血
完整版课件
36
6-2.子宫根治术后保留尿管的时间是() A.1-3天 B.4-6T天 C 7-14天 D.5-20天 E.21-30天
❖ CINⅠ者;按炎症处理;3-6月后随访刮片检查 结果,必要时再次活检
❖ CINⅡ者;用物理疗法, 3-6月后随访 ❖ CINⅢ者;主张子宫全切术
完整版课件
20
十二、护理措施
(三)饮食护理: 涉入高能量、高维生素、营养素全面食物
完整版课件
21
十二、护理措施
(四)指导病人个人卫生: ❖ 协助病人勤换衣裤 ❖ 保持床单位整洁,促进舒适 ❖ 指导病人勤换会阴垫,便后及时冲洗外阴
子宫颈组织病理学

湿疣状癌:
是指那些外表呈湿疣状的鳞状细胞癌,显微镜下有明显的挖空细胞出 现。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肿瘤由粗细不等的乳头组成,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被覆异型增生 鳞状上皮,核分裂象多见,基底部可以看到肿瘤侵犯间质。
(2)宫颈浸润性腺癌
2003年WHO关于宫颈浸润性腺癌的分型: • 腺癌,非特指 • 黏液性腺癌: 宫颈内膜型、肠型、印戒细胞型、
• CIN 2: 成熟细胞出现在上皮的上1/2。细胞 核的异型较CIN 1 更为明显,核分裂像增多 ,主要存在于上皮的下2/3层面。异常核分
裂像出现。
• CIN 3: 成熟细胞仅见于上1/3层面或完全缺 如,细胞核的异型见于上皮的大部分或所 有层面,核分裂像多见,并见于上皮全层
。异常核分裂像常见。
湿疣状(Warty) 乳头状(papillary) • 淋巴上皮样(Lymphoepithelioma-like) • 鳞状移行细胞性(Squamotransitional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疣状癌:
肿瘤由多个乳头组成,乳头表面被覆分化很好的角化型鳞状上皮,具有 良性外观。肿瘤基底部以推进式方式向下浸润间质。
子宫颈组织病理学
一、宫颈正常组织学
• 宫颈外口(阴道部):主要被覆成熟的非 角化性鳞状上皮。
• 宫颈内口:主要被覆分泌粘液的单层柱状 上皮。
• 交界区(移行区,转化区):宫颈鳞状上 皮与柱状上皮相交界处。
宫颈阴道部组织学
宫颈管柱状上皮的组织学及细胞学
• 组织学特点:可以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 几乎所有宫颈鳞状细胞癌均开始于这一区域。
宫颈小细胞癌
淋巴瘤
转移性印戒细胞癌
宫颈细胞学ppt课件

修复
修复细胞(传统制片CP )
组织修复细胞(液基制片
宫颈鳞状上皮修复反应(组织
(3)子宫内膜细胞
细胞紧密的立体团体或散在单 个出现
四十岁或以上妇女标本中出现 应给予报告
子宫内膜细胞(传统制片CP)
子宫颈内膜细胞团(液基制片
子宫内膜细胞 :基质球(液基
4、鳞状细胞异常:
意 义 不 明 确 的 非 典 型 鳞 状 细 胞 ( 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 多数实验室ASCUS 约占ASC的90%以上,大多数是提示LSIL, 但有10%-20%ASCUS妇女有潜在的CINⅡ 或CINⅢ病变。
5、腺上皮异常
非典型子宫颈管细胞,非特异: 细胞呈片状或带状排列,轻度拥 挤,核重叠。核大小和形状轻度 不一致,核增大,是正常颈管细 胞的3-5倍。N/C增高,可见核仁。 液基涂片:细胞多呈团,成三维 结构。
腺上皮异常
子宫颈管原位腺癌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in situs):细胞呈片状、簇状、 带状和菊芯团形,核拥挤,核增 大,大小不一,深染,染色质粗 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小或不 明显。核分裂常见,核排列成栅 栏状,N/C增高。图片背景比较 干净。 诊断颈管原位腺癌是困难的。对
(2)非肿瘤性所见
多种菌落、炎症、宫内节育器及放疗后 的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
2001年TBS系统将反应性ASC的改变归 入NILM。如何界定NILM和上皮异常增 生 : 核 虽 然 增 大 , N/C<50 % , 核 圆 形 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倾向于非肿瘤 性过程(反应性)或倾向于鳞状上皮化 生,应归入NILM。 “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 (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 ) 代 替 “ 在 正 常 范 围 内” 。
宫颈细胞病理学

取材(标本采集)
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交界处
1. 小角板 2. 压舌板 3. 改良的小角板 4. 双取器 5. 凸形刷 6.自采器
颈管
1. 不锈钢吸管 2. 棉棒 3. 小毛刷
制 片
1. 2. 3. 4.
5.
6. 7. 8.
直接涂片 离心制片 微孔滤膜 Cytospin Cytopro Cyto-Tek Mono Prep System Auto Cyte Prep Thin Peep pap Test
在正常范围 良性细胞改变 ●感染 ●反应性改变
AGUS 宫内膜细胞 细胞良性 在绝经后
(上皮细胞正常)
(宫内膜细胞)
其它:宫内膜细胞≥40岁
1991年 ASCUS favor reactive favor LSIL ASC ASC-US ●ASC-H
●
2001年
鳞状上皮异常
HSIL
HSIL ●(怀疑浸润)
肿瘤细胞自动识别(诊断)系统
Cytometry 细胞测量
高分辩率细胞影像分析系统
美国 TICAS 德国 FAZYTANTUDAB 荷兰 LEYTAS 瑞典 TULTPS 英国 MAGISAN 特点:通用性强,分辩率高, 抽取特征多,分类精度 高
高速图像分析仪
直接分析组织切片或涂片 结果受视觉控制 灵敏度高 分析后的标本能保存 20% DNA 分析不能确诊Fra bibliotek
取材方便,无创伤性 筛查癌,尤其早期癌 提示上皮内病变(SIL、CIN) 检出炎症感染,是临床治疗的依据 诊断灰色区(ASC、AGC) 按规定程序可追随出漏诊 正常宫内膜细胞在非正常情况下出现 有病理意义 阴道涂片辅助监测卵巢功能
宫颈癌PPT课件

宫颈肉瘤 宫颈恶性黑色素瘤
宫颈葡萄状肉瘤
【临床分期】
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2000)修订。
0期:原位癌(浸润前癌)。 I期:癌灶局限于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IA期: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诊断。 I Al期: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 IA2期:间质浸润深度>3至 ≤ 5mm,宽度 ≤ 7mm。 IB期:临床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病变超过IA2期范围。 I Bl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 ≤ 4cm。 I B2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这3人分别为发现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德国人哈 拉尔德· 楚尔· 豪森,以及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法国人弗朗索瓦丝· 巴尔-西诺 西和吕克· 蒙塔尼。(2008年诺贝尔奖)
二、病 因 Etiology
分娩因素: 多产、密产:分娩对宫颈的创伤及妊娠时 内分泌及营养的作用。多产、密产与宫颈 癌密切相关, 调查:分娩1~3次患病率最低(110.38/10 万),分娩7次以上明显增高(377.52/10 万)表明很可能是妊娠期免疫功能的低下 促使病毒的活性增高所致。
正 常 宫 颈
原始鳞-柱交接部
生理性鳞-柱交接部
二、病 因Etiology
尚未完全清楚。 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性行为:过早、紊乱、 (2)早婚<16岁:初婚年龄在18岁以下者,比25岁以上患病 率高13.3倍。 (3)பைடு நூலகம்分娩: (4)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青春期宫颈处于鳞 状上皮化生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 些细菌或病毒,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而发展致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亚型)和宫颈病变(不典 型增生)
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理学ppt课件

原位癌(浸润前癌) 癌灶局限在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 间质浸润深度>3mm至≤5mm,宽度≤7mm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Ⅰ A2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 。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无宫旁浸润 有宫旁浸润 癌肿扩散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导致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癌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盆腔 癌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 远处转移
0期 Ⅰ期 Ⅰ A Ⅰ A1 Ⅰ A2 Ⅰ B Ⅰ B1 Ⅰ B2 Ⅱ期 ⅡA ⅡB Ⅲ 期 ⅢA ⅢB ⅣA ⅣB
病理分级: Ⅰ级(高分化):癌细胞大,多角形,似鳞状上皮表层细 胞,有明显的角化及癌珠形成,有细胞 间桥,核分裂<2个/HP。 Ⅱ级(中分化):癌细胞似鳞状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 椭圆形或多边形,无或少有癌珠,可见 细胞间桥,核分裂2-4个/HP。 Ⅲ级(低分化):癌细胞小,为小梭形或小圆形,似基底 细胞,无角化及癌珠,无细胞间桥,呈 明显异型,核分裂>4个/HP。
几点说明
我们能做什么?
宫颈癌
浸润前癌的存活率几乎为100%
Preventing Cervical Cancer
避免高危因素的接触 定期规范的妇科检查 (what and who)
Unequal Burden
国 内
高 危 因 素
宫颈癌高危因素
性别 年龄 种族 信仰 吸烟 多性伴
初次性生活年龄 HIV 感染 HPV感染
早 年 早婚、早育、多子女及包皮垢致癌有关。 近年来 性行为、性传播性疾病及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0期 Ⅰ期 Ⅰ A Ⅰ A1 Ⅰ A2 Ⅰ B Ⅰ B1 Ⅰ B2 Ⅱ期 ⅡA ⅡB Ⅲ 期 ⅢA ⅢB ⅣA ⅣB
病理分级: Ⅰ级(高分化):癌细胞大,多角形,似鳞状上皮表层细 胞,有明显的角化及癌珠形成,有细胞 间桥,核分裂<2个/HP。 Ⅱ级(中分化):癌细胞似鳞状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 椭圆形或多边形,无或少有癌珠,可见 细胞间桥,核分裂2-4个/HP。 Ⅲ级(低分化):癌细胞小,为小梭形或小圆形,似基底 细胞,无角化及癌珠,无细胞间桥,呈 明显异型,核分裂>4个/HP。
几点说明
我们能做什么?
宫颈癌
浸润前癌的存活率几乎为100%
Preventing Cervical Cancer
避免高危因素的接触 定期规范的妇科检查 (what and who)
Unequal Burden
国 内
高 危 因 素
宫颈癌高危因素
性别 年龄 种族 信仰 吸烟 多性伴
初次性生活年龄 HIV 感染 HPV感染
早 年 早婚、早育、多子女及包皮垢致癌有关。 近年来 性行为、性传播性疾病及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子宫颈癌(66张幻灯片专业ppt)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和类型。
细胞学病理学检查
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2024/1/25
பைடு நூலகம்
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基因检测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宫 颈癌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 达情况。
2024/1/25
蛋白质组学检测
通过检测宫颈组织或血液 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辅助诊断宫颈癌。
19
康复期随访监测项目设置
2024/1/25
定期检查项目
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以及影像学和 实验室检查,如超声、CT、MRI和肿瘤标志物等。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不同,随访频率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在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 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伤 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尿潴留
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尽早排 尿;对于排尿困难者,可采取 热敷、按摩等措施协助排尿。
淋巴囊肿
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淋巴囊肿;对于较大囊肿, 可采取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等
方法治疗。
16
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对策略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子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 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在 发展中国家,由于筛查和预防措施不 足,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024/1/25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5
病因
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人乳头瘤 病毒(HPV)感染,其中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 必要条件。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和类型。
细胞学病理学检查
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2024/1/25
பைடு நூலகம்
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基因检测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宫 颈癌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 达情况。
2024/1/25
蛋白质组学检测
通过检测宫颈组织或血液 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辅助诊断宫颈癌。
19
康复期随访监测项目设置
2024/1/25
定期检查项目
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以及影像学和 实验室检查,如超声、CT、MRI和肿瘤标志物等。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不同,随访频率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在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 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伤 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尿潴留
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尽早排 尿;对于排尿困难者,可采取 热敷、按摩等措施协助排尿。
淋巴囊肿
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淋巴囊肿;对于较大囊肿, 可采取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等
方法治疗。
16
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对策略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子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 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在 发展中国家,由于筛查和预防措施不 足,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024/1/25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5
病因
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人乳头瘤 病毒(HPV)感染,其中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 必要条件。
宫颈标本处理的病理学技能 ppt课件 (2)

其 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的折光指数,组织块 变得 透亮。
ppt课件
60
透明
二甲苯:
最常用的透明剂 无色透明、有毒性,不溶于水、易挥发 透明力强 容易使得组织收缩、变形、变脆 长期接触会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ppt课件
61
浸蜡
置换组织中的透明剂,石蜡渗入组织 组织浸蜡、包埋,实质上一个目的两个步骤 石蜡是最常用的浸润剂和包埋剂 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6-58°C 浸蜡温度应高于石蜡熔点2-4°C
ppt课件
56
脱水
低浓度酒精在组织中穿透力很强,比高浓度更易 渗透到组织内部
组织在低浓度酒精中脱水充分,高浓度只是脱去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之间的水分
高浓度酒精渗透力不强,延长时间意义不大,反 而 会使得组织收缩、变脆
ppt课件
57
脱水
75%酒精(1h)→85%酒精(1h)→95%酒精Ⅰ(1h30')→ 95% 酒精Ⅱ (1h)→100%酒精 (1h30')→100% 酒精(1h)
D.W.
900ml
磷酸二氢钠
4g
磷酸氢二钠
6.5g
固定时间4h以上,大标本应在24h以上
ppt课件
44
固定
固定是组织制片的基础及关键步骤 固定是否彻底,影响着整个制片的过程 是整个标本处理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
ppt课件
45
固定
固定目的:
1.保持组织形态学特征清晰和稳定 2.阻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 3.凝固或沉淀组织细胞内物质 4.保存组织细胞抗原性 5.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ppt课件
60
透明
二甲苯:
最常用的透明剂 无色透明、有毒性,不溶于水、易挥发 透明力强 容易使得组织收缩、变形、变脆 长期接触会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ppt课件
61
浸蜡
置换组织中的透明剂,石蜡渗入组织 组织浸蜡、包埋,实质上一个目的两个步骤 石蜡是最常用的浸润剂和包埋剂 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6-58°C 浸蜡温度应高于石蜡熔点2-4°C
ppt课件
56
脱水
低浓度酒精在组织中穿透力很强,比高浓度更易 渗透到组织内部
组织在低浓度酒精中脱水充分,高浓度只是脱去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之间的水分
高浓度酒精渗透力不强,延长时间意义不大,反 而 会使得组织收缩、变脆
ppt课件
57
脱水
75%酒精(1h)→85%酒精(1h)→95%酒精Ⅰ(1h30')→ 95% 酒精Ⅱ (1h)→100%酒精 (1h30')→100% 酒精(1h)
D.W.
900ml
磷酸二氢钠
4g
磷酸氢二钠
6.5g
固定时间4h以上,大标本应在24h以上
ppt课件
44
固定
固定是组织制片的基础及关键步骤 固定是否彻底,影响着整个制片的过程 是整个标本处理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
ppt课件
45
固定
固定目的:
1.保持组织形态学特征清晰和稳定 2.阻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 3.凝固或沉淀组织细胞内物质 4.保存组织细胞抗原性 5.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
20
.
21
二、HPV感染病理组织学及与CIN及宫颈癌 (重点)
❖ HPV感染通过性传播,易累及化生鳞状上皮,并复 制,繁殖,释放病毒。
❖ 高危HPV与CIN及宫颈癌, 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相关 性已在全球得到公认。
❖ 目前认为DNA杂交捕获HPV能够检出近20种HPV基
因型,是检测HPV的最好方法,原位杂交可用于组
于宫颈阴道部。
.
移行带:宫颈最初的 鳞状柱状连接处与青 春期后功能性鳞状柱 状连接处之间的区域。
10
宫颈移行带(转化区)
❖ 组织学特点:可以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 几乎所有宫颈鳞状.细胞癌均开始于这一区域。 11
(四)鳞状上皮化生
❖ 是指分泌粘液的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局 灶或广泛所替代;
❖ 第一种是:储备细胞增生 →不完全不成熟鳞状化生生 → 成熟鳞状化生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鳞状上皮化 生;
织切片,优点是可定位。
.
22
.
23
(二)HPV感染的组织学
❖ 1.挖空细胞形成及挖空细胞非典型性
位于上皮表层或中层 核周空泡形成 核大、核膜起皱、呈葡萄干样、核深染、染色质缠结成窜,可
见双核、多核细胞及巨核细胞, 与高危HPV感染有关。
不要将糖原积聚的透亮胞浆鳞状上皮及绝经后出现的核周空晕 鳞状上皮误认为挖空细胞(萎缩退变的核)。
.
29
CIN
.
30
CIN2
❖ 组织学表现 1.细胞核的异型较CIN1更为明显,异型细胞主
要存在于上皮的下2/3层面。
2.上皮的上1/3是分化成熟细胞。
3.核分裂像增多,异常病. 理性核分裂像出现。 31
CIN2:上皮的上1/3有 成熟现象,上、下层细胞核 异型性均明显,核裂一般限 于下2/3,可见异常核裂。
.
15
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名称及相关描述
阴性/炎症:
❖ 正常粘膜。 ❖ 鳞状上皮化生。 ❖ 急慢性宫颈炎。 ❖ 极轻微的细胞改变不足以诊断CIN病变。 ❖ CIN ❖ 鳞状细胞癌
.
16
子宫颈炎症性病变
1.慢性炎症
2. 急性炎症
3. 特殊感染:
❖ 病毒感染:
① 单纯疱疹病感染毒
② 巨细胞病毒感染
❖ 衣原体
❖ 梅毒
❖ 结核
❖ 真菌
.
17
淋巴瘤样病变
❖ 这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的炎症性病变;
❖ 大体上,病变质软,表面呈结节状,局灶可 见糜烂;
❖ 显微镜下:重度炎症细胞浸润位置表浅,位 于黏膜下3mm的带状范围;
❖ 浸润的细胞由大的淋巴样细胞组成,其中混
有分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
细胞。
.
18
.
CIN3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原位癌,上皮内
瘤变3级
.
27
CIN1
❖ 包括HPV感染所致的湿疣病变,低度的鳞状 上皮病变(LISL)
❖ 组织学表现
1:细胞轻度异型,并主要位于下1/3层面。
2:上2/3层面为分化成熟细胞。
3:核分裂少见,且仅位于下1/3层面。
4:挖空细胞形成。 .
28
CIN1:上皮的上2/3有成 熟现象,表浅层细胞核一般 为轻度异型,可有挖空细胞, 上皮层异型性小,核分裂不 多,限基底1/3,病理性核分 裂罕见 。
❖ CIN的组织学诊断及分级是结合以下3个方面 的改变制订的
1、细胞核的异常:核浆比 ,多形性 ,细胞 极性不规则
2、核分裂活性:核分裂像数量 ,位置上 移,出现异常核分裂像
3、分化程度:分化↓ ,分化性上皮↓
.
26
CIN病变分级:
CIN1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1级
CIN2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2级
.
13
鳞状上皮化生 (squamous metaplasia)
❖ ❖
正化常 生的 的鳞 鳞状 状上 上.皮 皮( (红 绿星 星) )、
14
❖ 颈管内膜细胞(蓝箭头)。
❖ (五)子宫颈间质 浅层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 Langerhans细胞;上皮下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网, 有淋巴管,间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
❖ 第二种,是由外宫颈部成熟的鳞状上皮向宫
颈管内膜生长的结果,称之为“鳞状上皮形
成”(squamous epithelization)。
.
12
不成熟鳞化与CIN鉴别
❖ 细胞形态一致,异型轻, 核分裂少见。 ❖ 不成熟鳞化可出现非典型性。 ❖ 伴发CIN, 而且是CIN发生区。
❖ 鳞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既是一生理过程,又与炎 症及内环境改变有关。
.
5
宫颈阴道部组织学结构
.
6
❖ (二)宫颈腺上皮 为内宫颈,偶可为外宫颈的高柱状分泌粘液上皮及
少数纤毛上皮, 并形成隐窝伸入宫颈间质中,一般深
度3 mm, 偶达1cm , 称为“腺体”, 实为盲管。
.
7
宫颈管柱状上皮的组织学及细胞学
.
8
❖ (三)移行区 指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区,是CIN和鳞癌好发
❖ 宫颈内口:主要被覆分泌粘液的单层柱状上 皮。
❖ 交界区(移行区,转化区):宫颈鳞状上皮 与柱状上皮相交界处。
.
4
(一)鳞状上皮 宫颈突入阴道部分为固有鳞状上皮。
基底层 → 副基底层 → 中层 → 表层
基底细胞增生:细胞层数增加,核增大无明显深染及 多形性,其意义尚不明确。
鳞状细胞增生:因机械刺激、激素缺乏引起,表现为细 胞层数增加及角化过度, 无异型。
子宫颈组织病理学
.
1
课程安排
❖ 子宫颈组织学(熟悉、了解)
❖ HPV感染病理组织学及与CIN及宫颈癌 (重点)
❖ 宫颈上皮内瘤(重点)
❖ 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难点)
❖ 宫颈腺癌 (难点)
.
2
一、子宫颈组织学介绍
.
3
正常宫颈组织学
❖ 宫颈外口(阴道部):主要被覆成熟的非角 化性鳞状上皮。
挖空细胞在CIN-1中常见,在CIN-2及CIN-3中少见。 不要将挖
空细胞的非典型性过诊断。
.
24
❖ 2.有少部分HPV感染细胞唯一异常表现为核的增大
3.糖原缺乏区鳞状上皮胞浆噬酸性,棘层肥厚,角 化不全或角化过度。
4.乳头状瘤样病变,见于尖锐湿疣。
.
25
三 宫颈上皮内瘤(重点)
❖ 同义词: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 鳞状上皮内病变
区;阴道镜下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清楚呈深红
色, 而鳞状上皮区厚, 呈浅红色。移行区随生理及病
理情况而变化, 青春期前位于宫颈外口附近, 而绝
经期后, 移行区向上退缩达颈管内。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宫颈生理性改变
青春前期:鳞状柱 状上皮连接处位于 宫颈外口内侧。
青春期后:宫颈管内 膜柱状上皮及其下方 的隐窝向外伸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