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乙醇
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技术风险、环保风险和经营风险

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技术风险、环保风险和经营风险
1. 原料选择和处理:生产纤维素乙醇需要大量的生物质原料,包括秸秆、木材、甘蔗渣等,如何选择和处理原料是影响纤维素乙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2. 发酵过程:纤维素乙醇的生产需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不同的微生物对生产效率和酒精含量有重要影响,如何选择和调控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是技术难点。
3. 能源消耗:纤维素乙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环保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资源:纤维素乙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清洗、冷却和蒸发水,对当地水资源的压力比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和回收水资源是环保问题亟需解决的。
2. 气体排放: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环境和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如何减少排放量是环保问题的重要方面。
3. 废物处理: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在经济效益和环保之间需要平衡,如何合理利用和处理废物是环保问题亟待解决的。
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需求:纤维素乙醇是新兴的生物能源产业,市场需求和价格不够稳定,需要与政策和技术不断调整和适应。
2. 产品质量:纤维素乙醇的产量和质量与生产技术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密切相关,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会对生产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3. 资金投入:纤维素乙醇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平衡生产和经济效益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纤维素乙醇酶解工艺流程项目技术的环保风险

纤维素乙醇酶解工艺流程项目技术的环保风险纤维素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纤维素的酶解和发酵。
纤维素酶解工艺是将纤维素水解为糖分,再经过发酵转化为乙醇。
该工艺具有很多环保风险与挑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其环境影响。
首先,纤维素酶解工艺生产乙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酶剂、糖、酒精和其他有机物。
废水中的酶剂和有机物对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氧气的缺氧。
因此,在项目中需要建立废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酶剂,确保废水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其次,纤维素酶解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纤维素的残渣和废酒精。
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以防止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相关的环保法规,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如焚烧、堆肥或资源化利用等。
另外,纤维素酶解过程中使用的酶剂也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
一些常用的酶剂对水体中生物有毒性,在酶解工艺中可能会释放到废水中。
因此,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实施中应该选择环境友好型的酶剂,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过程应考虑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传统的纤维素酶解工艺使用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降低环境风险,可以采取节能降耗的措施,如优化工艺参数,提高酶的利用效率、重复使用废水和净化废弃物来节约资源。
最后,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环保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风险。
综上所述,纤维素乙醇的酶解工艺流程项目在环保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酶剂的选择和能源利用等方面。
为了降低环境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四)

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非可再生能源的担忧,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是通过将生物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进而用作燃料。
生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乙醇。
因此,开发和应用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原理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处理:将生物质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研磨、预处理剂添加等,以提高纤维素的可降解性。
2. 纤维素降解:利用酶解技术将纤维素降解为可发酵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
3. 发酵:利用适宜的微生物菌株,将糖类物质发酵为乙醇。
4. 分离纯化:通过蒸馏等技术将发酵液中的乙醇纯化、浓缩,得到纯净的乙醇产品。
5. 燃料应用:将生产的乙醇用作燃料,如汽车燃料、工业燃料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原料选择:选择适合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的原料,如秸秆、木材废料等。
2. 原料处理技术开发:开发高效的原料处理技术,提高纤维素的可降解性。
3. 酶解技术优化:优化酶解工艺,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
4. 发酵菌株筛选:筛选出高效的发酵菌株,提高乙醇发酵产率。
5. 乙醇纯化技术研究:研究乙醇纯化技术,提高乙醇产品的纯度。
6. 燃料应用研究:研究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汽车燃料、工业燃料等。
四、适用范围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燃料生产技术适用于各种生物质纤维素原料,如秸秆、木材废料等。
同时,该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能源需求,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五、创新要点1. 原料处理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的原料处理技术,提高纤维素的可降解性,降低生产成本。
2. 酶解技术优化:优化酶解工艺,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增加乙醇产量。
3. 发酵菌株筛选:筛选出高效的发酵菌株,提高乙醇发酵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纤维素乙醇酶解法工艺流程

纤维素乙醇酶解法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纤维素乙醇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解作用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生物技术方法。
纤维素乙醇

纤维素乙醇1. 简介纤维素乙醇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纤维素的可再生能源。
它是通过将纤维素分解为糖,然后经过发酵和蒸馏等过程得到的乙醇产物。
纤维素乙醇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还可以替代传统石油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 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过程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纤维素的预处理在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破坏纤维素的结构,使其更容易被酶解成糖。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2.2 纤维素的酶解酶解是将纤维素分解成糖的过程,需要加入特定的酶来进行催化反应。
酶解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
2.3 糖的发酵酶解得到的糖溶液经过发酵过程,糖被微生物转化为乙醇。
常用的发酵微生物包括酵母和细菌等。
2.4 乙醇的蒸馏发酵过程得到的发酵液还含有很多杂质和水分,需要经过蒸馏来提纯乙醇。
蒸馏通常采用多级精馏的方式,使得乙醇的纯度达到要求。
3. 纤维素乙醇的应用纤维素乙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3.1 可再生能源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它可以降低碳排放和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化工原料纤维素乙醇还可用于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纤维素乙醇可以被转化为醋酸、乙二醇等化工原料,应用于塑料、纤维和涂料等行业。
3.3 生物医药纤维素乙醇还具有潜在的生物医药应用价值。
纤维素乙醇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控制释放药物和提高药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
4. 纤维素乙醇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纤维素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优势:•可再生性: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基于植物纤维素,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能源资源造成过度损耗。
•环境友好:纤维素乙醇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燃料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经济效益: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和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纤维素制备乙醇

纤维素制备乙醇摘要: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据测算年总产量高达1500亿吨,蕴储着巨大的生物质能(6.9×1015千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秆等)的年产量非常巨大(年产可达7亿吨左右,相当于5亿吨标煤),据统计,目前的秸秆利用率33%,但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占 2.6%,其余大部分只是作为燃料等直接利用,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字:纤维素 燃料乙醇纤维素原来生产乙醇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把纤维素水解为可发酵的糖,即糖化。
第二步,将发酵液发酵为乙醇。
通过发酵法制取乙醇的工艺流程图。
1、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技术木质纤维素降解可以采用酸水解和酶水解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来实现。
1.1酸水解技术纤维素的结构单位的D-葡萄糖,是无分支的链状分子,结构单位之间以糖苷键结合而成长链。
纤维素经水解后可生成葡萄糖。
纤维素分子中的化学键在酸性条件下是不稳定的。
在酸性水溶液中纤维素的化学键断裂,聚合度下降,其完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纤维素酸水解的发展已经历了较长时间,水解中常用无机盐,可分为浓酸水解和稀酸水解。
1.2 酶水解技术同植物纤维酸法水解工艺相比,酶法水解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不生成有毒降解产物、糖得率高和设备投资低等优点。
而妨碍木质纤维素资源酶法生物转化技术实用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纤维素酶的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
目前使用的纤维素酶的比活力较低,单位原料用酶量很大,酶解效率低,产酶和酶解技术都需要改进。
为了满足竞争的需要,生产每加仑乙醇的纤维素酶的成本应该不超过7 美分。
但在目前产酶技术条件下,生产1加仑乙醇需用纤维素酶的生产费用约为30~50 美分。
要实现纤维素物质到再生能源的转化主要有两点:首先可以寻找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高比活力的纤维素酶。
细菌和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均可纤维素 粉碎与混合 酸水解酸回收 预处理 酶水解 发酵 乙醇以水解木质纤维素物质,细菌和真菌中都存在有复杂的纤维素酶水解系统,虽然其水解微晶纤维素的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其复合物的分子量十分巨大,并且单个组份又不具有水解微晶纤维素的能力,所以人们一直试图从其他物种中寻找更符合工业应用以及更具有应用前景的纤维素酶。
纤维素乙醇热量衡算

纤维素乙醇热量衡算纤维素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用作生物燃料和化工原料。
在研究和应用中,热量衡算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纤维素乙醇的能量价值以及其在能源产业中的潜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纤维素乙醇的热量衡算。
1. 什么是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是一种由植物纤维素经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转化而成的液体燃料。
它主要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复杂碳水化合物组成。
与传统的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纤维素乙醇具有可再生、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2. 纤维素乙醇的热量衡算方法为了了解纤维素乙醇的能量价值,我们需要进行热量衡算。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计算法两种。
2.1 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纤维素乙醇的热量来进行衡算。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一定质量的纤维素乙醇样品放入一个称重瓶中,并记录其净重。
2) 将称重瓶放入一个恒温水槽中,使纤维素乙醇样品与水槽内的水充3) 使用恒温水槽中的热量计测量混合后的溶液的温度变化。
4) 根据热量计得到的数据,结合纤维素乙醇样品的质量和温度变化,计算出纤维素乙醇的热量。
2.2 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是通过已知物质与纤维素乙醇相比较来进行衡算。
常用的方法有碳含量法和氢含量法两种。
2.2.1 碳含量法碳含量法是通过比较纤维素乙醇与标准物质(如蔗糖或甲基叔丁基酮)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来进行衡算。
具体步骤如下:1) 测定纤维素乙醇和标准物质的碳含量。
2) 将纤维素乙醇和标准物质分别燃烧,并测量产生的热量。
3) 根据两种物质燃烧释放的能量和其碳含量的比值,计算出纤维素乙醇的热量。
2.2.2 氢含量法氢含量法是通过比较纤维素乙醇与标准物质(如甲醇或丙二醇)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来进行衡算。
具体步骤如下:1) 测定纤维素乙醇和标准物质的氢含量。
2) 将纤维素乙醇和标准物质分别燃烧,并测量产生的热量。
3) 根据两种物质燃烧释放的能量和其氢含量的比值,计算出纤维素乙3. 纤维素乙醇的能量价值根据上述介绍的方法进行纤维素乙醇的热量衡算,可以得到其能量价值。
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

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纤维素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燃料,可通过生物质材料中的纤维素转化而成。
由于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因此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主要涉及纤维素的预处理和生物转化两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
首先,纤维素的预处理是将木质纤维素从生物质材料中提取出来。
这可以通过磨碎、纤维化和蒸煮等方式实现。
首先,生物质材料如玉米秸秆或木材被粉碎成小颗粒以增加表面积。
然后,经过纤维化处理,将材料进一步细化为纤维素纤维。
最后,将纤维素纤维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蒸煮。
这一步骤中的蒸煮过程有助于分解纤维素颗粒和降低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使其更易于生物转化。
接下来是生物转化步骤,主要包括糖化和发酵两个过程。
首先,经过蒸煮的纤维素纤维被糖化成可发酵的糖分子,例如葡萄糖和木糖。
糖化是通过添加酶来实现的,酶可以将纤维素纤维中的糖链断裂为单糖。
这一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酸碱度下进行。
接下来,将糖溶液进行发酵,转化为乙醇。
发酵是通过添加酵母等微生物来实现的,它们能够利用糖分子进行代谢并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并控制好氧气的供应以维持合适的微生物活性。
生物转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废物处理,如处理发酵剩余物和废水。
发酵剩余物可以通过压榨和干燥等方式得到固体废物,并可以用作饲料或肥料。
废水则需要经过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最后,乙醇产物需要经过蒸馏和精炼等步骤进行纯化。
这些步骤包括蒸馏、脱水、分离等操作,可以将乙醇纯度提高到适用于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要求。
总而言之,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素预处理和生物转化两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纤维素可以被转化为可再生的乙醇燃料,并且废物可以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
纤 维 质 原 料 生 产 乙 醇 工 艺
纤维素水解发酵工艺
生物质合成气发酵工艺
生产工艺
预处理(去除阻碍水解和发酵的物质):
技术难点; 成本高
纤维素原料(主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
最有工业化价值的预处理方法是酸法和蒸汽爆破法 。 水解(进一步转化为乙醇发酵的糖源 ): 最有工业化价值的水解方法是酸法和酶法 。 酶法是理论上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但目前尚未找到 能够直接作用于木质纤维素超分子结构的酶种,因而 往往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发酵:工艺基本与淀粉质和糖类原料相同 。
纤维素分子链的构型理论
缨状纤维束模型:该模
型假设大分子都是延伸不 弯曲的,方向和纤维束平 行;在纤维束中会间隔地 出现结晶区。结晶区之间 被一些无定形区所分隔, 结晶区的平均长度为500 埃(自然纤维)或150埃(再 生纤维);在一般的纤维素 分子中,结晶区和无定形 区要交替lo次以上。
折叠链纤维束模型
生物乙醇的分类
加剧粮食紧张
•第一代生物乙醇:利用粮食,比如,在美国是用玉 米,在巴西用甘蔗等等生产乙醇等生物能源。
纤维素乙醇
•第二代生物乙醇:利用非粮食生物质生产乙醇。 (cellulosic ethanol)[ 来源:秸秆,稻壳,树木枝 叶,甘蔗渣] •第三代生物乙醇:利用藻类(如海藻或者淡水藻类), 通过对藻类进行养殖,等长成之后进行收获,收获之 后要晒干,然后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 •第四代生物乙醇:第四代生物能源技术目前是一个 创新,它是通过对藻类进行改造而生产乙醇。例如, 对蓝藻进行改造,使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直接生产乙醇以及副产品和氧气。
纤
维
素
在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分子聚集成微纤维,包埋在 果胶物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的基质中,每个微纤 维中一般含葡萄糖残基6000~12000个,并且形成网状结 构,纤维素分子本身的致密结构及由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形 成的保护层造成纤维素不容易降解而难以被充分利用,也 不能被大多数生物直接作为碳源利用。天然的纤维素由排 列整齐而规则的结晶区和不规则、松散的无定形区构成, 结晶度一般在30%~80%。据统计,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 用产生植物物质有1.55x109t,其中有大部分尚未被合理 利用。我国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林废弃物在田间地头被白白 烧掉。全世界每年因农林废弃物焚烧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 损失达数十亿元,而且焚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及排放的很多 有害气体污染了环境,对气候、生态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纤维素生物转化方法,合理利用能源具有重 要意义。
3.降低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提高酶解效率
目前使用的纤维素酶的比活力较低,单位原料用酶量 很大,酶解效率低,产酶和酶解技术都需要改进。纤维素 酶和木聚糖酶的生产成本过高。因此,有效降低纤维素酶 和木聚糖酶的成本是纤维乙醇生产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该 模型认为纤维素大分子折叠起 来并沿纤维束轴排列,折叠起 来的分子形成一个薄片,构成 纤维束的基本单位;结晶区和 前一个模型相似;在纤维素分 子链中有一部分并没有折叠起 来,而是单股松散地依附在相 邻2个片状结晶体上;片状组织 分子链折叠部位的糖苷键与直 链上的糖苷键在结合强度上不 同,折叠部位的结合强度弱; 纤维素分子的无定形区在片状 组织的两端,而结晶区在片状 组织的中心部位。
纤维素乙醇
李天程
contents
1
定义,分 生产工艺
2 3
4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关会议,公司,机构
生物乙醇(bioethanol)的定义
•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 而生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 • 在能源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一背景下, 生物乙醇已经被视为替代和节约汽油的最佳燃 料,其高效的转换技术和洁净利用日益受到全 世界的重视,已经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发展循 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稀酸水解:稀酸水解指用10%以内的硫酸或盐酸等无 机酸为催化剂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成单糖的方法。目 前有两条研究路线:一是作为生物质水解的方法,二是作 为酶水解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 机理:在纤维素的稀酸水解中,水中的氢离子可和纤 维素上的氧原子相结合,使其变得不稳定,容易和水反应 ,使纤维素长链在该处断裂,同时又放出氢离子。但是, 所得的葡萄糖还会进一步反应,生成副产品乙酰丙酸和甲 酸。该过程可以表示为:纤维素-+葡萄糖_降解产物。 特点:①反应温度较高,条件剧烈;②会得到对发酵 有害的副产物;③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原料粉碎度、液固 比、反应温度、时间、酸种类和浓度等;④糖产率较低, 约为50%一70%。稀酸水解是研究最广泛的纤维素水解方 法,因为其使用酸的浓度较低,因此可以不用回收。且随 着新型抗腐蚀材料的开发,设备的腐蚀问题也基本得到决 。因此,目前企业大多采用该法进行纤维素水解。
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苷通过β-1,4糖苷键联接起来 的链状高分子。纤维素具有(C6H10O5)n的结构式,其中n 为葡萄糖基的数量,称为聚合度(DP),它的数值为几百至 几千甚至上万。纤维素的分子量、聚合度根据种类及测定 方法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植物纤维素结构复杂,基本上 是由原纤维构成的微纤维束集合而成,原纤维是由15~40 根结晶区域和无定形区域构成的纤维分子长链。纤维素的 结晶区域是由纤维素分子整齐规则地折叠排列而成的。在 结晶区域里,葡萄糖分子的羟基与分子内部或与分子外部 的氢离子相结合,没有游离的羟基存在,所以纤维素分子 具有牢固的结晶构造,酶分子及水分子难以侵入内部。因 此,纤维素的结晶部分比无定形部分难降解。
同步糖化发酵工艺(BSF):在酶水解糖化纤
维素的同一容器中加入产生乙醇的纤维素发酵菌,使糖化 产生的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转化为乙醇。纤维素的酶水解糖 化和发酵过程在同一装置内连续进行,消除了底物葡萄糖 浓度的增加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但SSF法也存在 一些抑制因素,如木糖的抑制作用、糖化温度与发酵温度 不协调等。消除木糖抑制的方法是利用能转化木糖为乙醇 的菌株,如假丝酵母、管囊酵母等。研究较多的是利用葡 萄糖与木糖的菌株混合发酵,与单纯的葡萄糖发酵菌和单 纯的木糖发酵菌相比,混合发酵乙醇的产量分别提高30% 一38%和l0%一30%。 SSF法与SHF法相比,虽SHF法乙醇的产率高,但 SSF法耗时短,燃料乙醇的产量高。SSF法有连续或半连 续工艺,半连续的SSF法可减少酶的用量。后来由同步糖 化发酵法衍生出了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
预处理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纤维素的分子物质, 打开其密集的晶状结构, 以利于进一步的分解和转 化。预处理过程中,半纤 维素通常直接被水解成了 各种单糖(如木糖,阿拉 伯糖等),剩下的不溶物 质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
方法 热机械法 自动水解法 酸处理法 例证 碾磨、粉碎、抽取 蒸汽爆破、超临界 CO2爆破 稀酸(H2SO4、HCl )、浓酸、乙酸等 NaOH、碱性过氧 化氢、氨水 甲醇、乙醇、丁醇 苯
2. 生物质原料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
天然纤维素材料的结构性质非常复杂,纤维素不仅被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包裹,其本身也存在着高度的结晶性 和木质化,阻碍了酶与纤维素的接触,使其难以直接被生 物降解。对大多数天然纤维素材料来说,如果不经过适当 预处理,直接进行酶促水解,酶解率一般都非常低(〈 20%),进而影响总糖产率,但该处理大大增加了经济成 本。开发廉价高效的木质纤维预处理技术是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产业化的途径之一。
发酵方式
酸、碱水解再经酵母发酵生成法
酶水解方式
直接发酵法 间接发酵法 同时糖化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DF):以纤维素为原料进行直接发
酵.不需进行酸解或酶解前处理过程。这种工艺设备简单 ,成本低廉,但乙醇产率不高.易产生有机酸等副产物. 利用混合菌直接发酵.可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热纤 梭菌能分解纤维素,但乙醇产率低于50%:而热硫化氢梭 菌不能利用纤维素.但乙醇产率相当高.若进行混合发酵 .产率可达70%。
:
纤维素酶及其机理
目前,发现了3种主要的纤维素酶,即内切型β-葡聚 糖酶(又称CX酶、EG)、1,4-β葡聚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又称 C1酶、CBH)和纤维二糖酶(又称β-葡聚糖苷酶或CB)。目 前最流行的纤维素酶水解机理为:①结晶纤维素先在内切 葡萄糖酶的作用下形成无定型纤维素或可溶性低聚糖;② 在纤维二糖水解酶作用下生成纤维二糖;③在β-葡聚糖苷 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还有人认为,天然纤维素首先在一 种非水解性质的解链因子或解氢键酶作用下。使纤维素链 间和链内氢键打开,形成无序的非结晶纤维素,然后在3 种酶的协同作用下水解为纤维糊精和葡萄糖。
国际上应用的“乙醇汽 车”,大多是将高纯度 “无水酒精”和汽油按一 定比例混合燃烧,目前纯 乙醇燃料尚属于试行阶段, 未得到广泛应用。 萨博曾于2008年1月13日举办的北美国际车展上发布一款生物乙醇概念 车--Saab 9-4X BioPower。 萨博9-4的动力源自2.0升生物能涡轮发动机,燃料来自于已经优化了的 生物乙醇(E85乙醇),根据Saab原厂表示,9-4X BioPower Concept在 使用目前已广泛贩售于欧洲市场上的E85乙醇汽油的条件下,最大马力 可以发挥300hp/5400rpm的实力,最大扭力则为 400N·m/2600~5100rpm!
间接水解法:即水解发酵二段法(BHF)
将纤维素先用纤维素酶糖化.再经酵母发酵成乙 醇的方法,即所谓水解发酵二段法。这种方法可 以分别使用水解和发酵各自的最适条件(分别为 50℃和30℃)。但是酶水解产生的产物(纤维二糖 和葡萄糖)会反馈抑制水解反应。随着水解过程中 葡萄糖浓度的不断升高.酶解反应很快就因为产 物抑制作用而使反应速度降低。反应进行不完全 。补加β一葡萄糖苷酶能防止纤维二糖的积累而抑 制外切纤维素酶的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还包括:非等温同时糖化发酵 法(NSSF)、联合生物加工工艺(CBP)、复 合水解发酵工艺(MHF)
纤维素乙醇产业化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