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六编 第一章 辽西夏诗文与金代诗词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五下)——辽夏金元的文学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五下)——辽夏金元的文学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〇五下)——辽夏金元的文学受两宋文学的影响,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学也有大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的成就也不亚于宋代文学家。

元代,北方在宋金戏曲的基础上发展出杂剧与散曲,成为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辽、西夏、金文学辽国文学辽国文人既能用契丹语言文字创作,也用汉文写作。

作者主要包括帝后、宗室、群臣、诸部人和各帐郎君子弟,作品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多种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种题材。

辽道宗在辽国皇帝中文学修养最高,善诗赋,作品清新雅丽,意境深远,有诗文集《清宁集》。

道宗皇后萧观音(1040—1075年)《谏猎疏》、《回心院》和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天祚帝文妃的讽谏歌等,反映了她们的文学修养与关心社稷安危、劝谏君主、关心百姓的政治理想。

伏虎林应制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辽萧观音辽国的汉人如杨佶、李瀚(?—962年)等也分别有诗文集《登瀛集》、《丁年集》。

流传至今的辽人作品有王鼎的《焚椒录》、寺公大师的《醉义歌》。

《醉义歌》原用契丹语创作,有金人耶律履的译文,但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译文均已失传,今有耶律履之子耶律楚材的汉译本传世。

辽人还很欣赏宋人的诗文,对三苏的作品多能道其详。

西夏文学党项族在吐蕃统治时期就曾用藏文记载本民族的传说。

西夏建国以后受汉文化影响,文学艺术多带有汉族文化。

近代人辑录的文学著作包括《西夏文缀》二卷、《艺文志》一卷、《西夏文存》一卷等,收集了西夏的诗、表、奏、铭多篇,另有出土的西夏文刊本《月月娱诗》诗集。

1975年在清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仁孝陵寝时,发现了仁孝《灵芝颂》的部分内容。

西夏对宋、辽、金的表章中,内容广泛,论据明显,结构紧凑,逻辑性强。

散文、戏剧等方面,西夏文学也具有一定的成就。

金国文学受到辽、宋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女真贵族的文化素质与文学修养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

在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中也不乏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方面有卓著成就者。

五代辽宋夏金文学常识

五代辽宋夏金文学常识

五代辽宋夏金文学常识五代辽宋夏金文学常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

小编整理了五代辽宋夏金文学常识,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词和诗1、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作为代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辛弃疾,字幼安,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品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情。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2、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又称柳七,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主要作品有《乐章集》、《雨霖铃·寒蝉凄切》等。

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3、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诗作有《元日》、《登飞来峰》、《泊船瓜洲》等。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是现知道的留下最多的诗人。

代表作有《示儿》、《游山西村》、《书愤》等。

5、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6、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在诗词、书画方面都很有造诣。

著名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等。

(二)散文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诗歌专题复习】——辽金

【诗歌专题复习】——辽金

【诗歌专题复习】——辽金辽代诗歌一.辽契丹民族性格豪放勇武。

二.最能体现辽诗特色的当推契丹诗人之作。

(一)契丹诗人多君主、皇族和后妃。

1.辽第一个有名的契丹诗人—耶律倍,作品《海上诗》。

2.女诗人萧观音诗较多样化:(1)雄豪俊爽之诗,如《伏虎林待制》。

(2)委婉深曲之作,如《怀古》。

(3)另有《回心院词》10阕,情感深挚,意象细腻。

3.萧瑟瑟诗。

(1)颇含政治见解,现存《讽谕歌》、《咏史》讽谕朝政。

(2)两诗稍嫌直露,但情感激切,风格奔放;骚体,句式参差,具较强力度。

三.契丹人诗作中篇幅最大、最具典型意义《醉义歌》。

(一)署为“寺公大师”作,原用契丹文写成,后由耶律楚材译为汉文。

(二)译文为七言歌行。

四.辽诗中汉人创作成就不大,但偶有佳作。

如赵延寿《失题》。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一.金诗发展的3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从金国初建到海陵朝(1115—1161)。

1.主要作家都是由辽、宋入金的文士,后人称为“借才异代”;较重要诗人有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内心颇多矛盾,常流露故国之思。

2.宇文虚中。

代表作《在金日作三首》,经历似庚信,诗风显示出南北融合的特点。

3.吴激诗多忆国怀乡之作。

4.其诗本是宋诗移植,但已具北方文学雄豪特色,表现出宋诗向金诗过渡特征。

(二)第二阶段:金世宗、金章宗时期(1162—1208)。

1.金诗走向成熟,初步形成自己特色。

2.主要诗人:蔡珪、王庭筠、党怀英、周昂等,被元好问称为“国朝文派”。

3.其诗不再有对异族政权的拒斥倾向;艺术上虽未完全摆脱宋诗影响,如王庭筠诗就效苏、黄;初步形成雄豪粗犷的特质,如蔡珪《野鹰来》王庭筠《韩陵道中》等。

(三)第三阶段:南渡到金亡前后。

1.不事雕琢、重在达意的文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产生一批关心国计民生的作品。

2.诗坛由赵秉文、李纯甫主盟,形成两个诗歌流派。

(1)赵秉文:①主张师法古人,强调多样化风格,但对独创性有所忽略。

②诗作不拘一格,五古、七绝清远冲和,有蕴藉之致,如《暮归》、《雨晴》等;七古气势奔放,雄丽高朗,如《游华山寄元裕之》。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课文全解

25.诗词六首课文全解1、《关雎》: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的苦与乐。

2、《蒹葭》: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

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爱悦之情。

3、《黄鹤楼》:本诗抒发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情。

4、《钱塘湖春行》:这首诗通过湖水、云脚、新燕、乱花、浅草、柳阴,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5、《相见欢》: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6、《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借“出猎”抒发了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报国热情。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颢(hào)裘(qiú)荇(xìng)寤寐(wùmèi)蒹葭(jiān jiā)芼(mào)萋(qī)跻(jī)溯洄(sùhuí)好逑(hào qiú)晞(xī)湄(méi)2、形近字┏蒹(jiān)蒹葭┏溯(sù)上溯┏坻(chí)水坻┏萋(qī)萋萋┗谦(qiān)谦虚┗朔(shuò)朔气┗抵(dǐ)抵挡┗凄(qī)凄凉多音字┏(cī)参差┏(cēn)参差┏(tí)提醒┏(qí)骑马差┫(chà)差不多参┫(cān)参加提┫骑┫┃(chāi)出差┗(shēn)人参┗(dī)提防┗(jì)铁骑┗(chā)差别3、词语解释【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

【洲】水中的陆地。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的通称。

【逑】配偶。

【流】寻求,择取。

【悠】思念。

【辗】转动。

【乐】使……快乐。

【蒹葭】蒹,获;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的辽金佚诗

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的辽金佚诗

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的辽金佚诗吕冠南【摘要】辽金二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汉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繁盛的面貌.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并没有收录进《全辽金诗》.为使辽、金诗歌的辑录更加完备,兹对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所保存的溢出《全辽金诗》的26首辽、金诗歌进行补遗.【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3)004【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碑志;地方志;《全辽金诗》;辑佚【作者】吕冠南【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7辽朝和金代是先后与北宋、南宋并峙的少数民族王朝,他们的汉文学创作虽然不及两宋文学那么繁盛,但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

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稀见的地方文献中,并未被《全辽金诗》收录。

兹就读书所得,补出不见于《全辽金诗》的辽、金佚诗凡26首,其中辽诗5首,金诗21首。

1.辽·郑颉《失题》前警严舫作藻与,孤官从幸鼎臣居。

天旋设辂四龙驭,水暖□池浴凤雏。

辅弼功高而盖世,君臣礼重庆悬孤。

善□今古无兹事,从此□□□□□。

按:此首录自辽人郑□《荥阳郑公墓志铭》,见《辽代石刻文续编》据北京通州区天桥湾出土之拓本所录文[1]179。

《全辽金诗》未著录郑颉,颉字逢吉,尝官至太子中舍,知永兴,彰愍宫提辖司事,详见《荥阳郑公墓志铭》。

墓志对此诗的创作背景有所交代:“(辽圣宗)为辛臣杜房生略三日,翠革临幸,令从臣赋诗,兄(笔者按:即郑颉)承命在席,一挥而就。

其诗云:……(即上录之诗)。

上览之,命满酌玉杯以赏其俊。

”[1]179可知此诗在当时已获较高认可。

2.辽·宋宾王《小西天》□□□□□,□成拜佛巅。

第十十一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课件

第十十一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课件
35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6
Hale Waihona Puke 15——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战
党 项 族 1038年 元昊称帝
史称西夏 定都兴庆
西夏





16
宋夏和战
宋夏和议: 夏对宋称臣; 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 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17


哈拉汗 西州回鹘
辽 上京
北 宋
西夏

兴庆
西
吐蕃
北 东京



大理

18
辽和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辽推行汉法:
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
金 太 祖 阿 骨 打
25
辽朝灭亡

1127年金军 攻占东京 北宋灭亡 历史上称为 “靖康之变”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26
南宋的建立
1127年
赵构建立南宋,
定都临安
建康
临安
宋高宗
杭州六和塔
27
岳冻饿死家死军不不废于一旦纪掳拆悲愤地说律掠屋严。,岳飞接明 。:到
岳 飞
撼 撼 流十 班
契丹国的建立
916年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9
占领幽云十六州
10
11
辽宋
西 夏
和战
云州
辽 蔚州
太原
幽州(南京)

北宋

辽金文学

辽金文学

元明清文学史
• 二、课程安排(共18周,72学时) 课程安排( 18周 72学时 学时) 章 节 辽金文学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总计 学 时 2 22 22 22 4 72
夹缝中求生存: 夹缝中求生存:辽金文学
主 讲:李 颖 E-mail: 285002203@
•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 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 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 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 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 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 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 今存词377首,艺术上以苏、辛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 诸种风格,当为金代词坛第一人。今存散曲仅9首,用俗 为雅,变故作新,具有开创性。《续夷坚志》为其笔记小 说集,为金代现存的优秀短篇小说。
第二节 元好问
•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 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出生七月, 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 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 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 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 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 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 有地位;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第6课辽宋夏金的和战

第6课辽宋夏金的和战

第6课辽宋夏金的和战第6课辽宋夏金的和战点击新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1、记住辽、宋、西夏、金政权的民族首领及建立时间,2、理解辽、宋、西夏、金之间的和战过程。

能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3、学习岳飞抗金的史实,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

重点:政权的并立、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岳飞抗金,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1、辽的建立:契丹国建立于年,建立者是,定都后来改国号为。

2、北宋的建立:唐朝灭亡后,国内出现的割据局面。

年后周大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定都(今)。

北宋建立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二、辽宋夏的和战1、辽宋的关系:为收复,北宋接连对用兵,受挫后转为守势。

辽在和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不时南下攻宋2、澶渊之盟:年,辽攻宋,直逼澶州城。

宰相主战,皇帝亲自督战,辽军进攻受挫。

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

此后100多年里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

3、西夏的建立:西夏建立于年,建立者是,定都。

西夏发动对宋的战争,双方损失很大,后结束战争,和平往来。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和扩张:金是族建立的政权,建立于年,建立者是,都城,年金灭辽,年,金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

2、南宋的建立:南宋建立于年,建立者是,定都(今)。

3、岳飞抗金:金朝不断南下攻宋,在众多的抗金英雄中,所统率的是最为突出的一支,取得了的胜利。

岳飞后来被等人以“谋反”的罪名杀害。

4、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和金订立和约,规定:向称臣,每年向金缴纳白银和绢;以东起、西至为界,以北归,以南归。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我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可概括为哪两种类型?民族关系的主流时什么?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1、统一契丹各部的契丹首领是()A、耶鲁阿保机 B 耶律德光 C 完颜阿骨打 D 元昊2、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一章节《五鼠闹东京》,内容是北宋时期五个侠盗与包拯及展昭斗法的故事,这里的“东京”是: A、南京 B、杭州 C、洛阳 D、开封()3、在陈桥兵变中夺取后周政权的是()A、赵匡义 B 李隆基 C 赵匡胤 D 李世民4、基本上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政权是()A、北宋 B 南宋 C 西夏 D 契丹5、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6 、1005年与宋达成“澶渊之盟“的政权是()A、大理 B 西夏 C 辽 D 金7、1004年的澶州之战中,御驾亲征的宋朝皇帝是()A、宋太祖 B宋高宗 C 宋真宗 D 宋太宗8 下列政权被金灭亡的有()①辽②西夏③北宋④南宋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9、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是指: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杨国忠10、下列四副图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示意图中,你认为哪一副是错误的?9阅读材料,分析回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蔡松年与“萧闲词”
▪ 蔡松年的词作意境清雅,不染俗尘,试看其《相见欢》: ▪ 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人如
▪ 蔡松年词的代表作要数《念奴娇》,对历史与人生均有独特
的领悟: ▪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 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碧,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 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 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 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 作五兵?
六、完颜璹与女真诗作
▪ 完颜璹(1172—1232),女真族,本名寿孙,金世宗赐名仲 实,一字子瑜,自号樗轩居士。 ▪ 完颜璹熟悉历史,对儒家的“王道”有自己的体悟,故在其 诗作里表达出一定的治国抱负,如其《绝句》云; ▪ 孟津休道浊于泾,若遇承平也敢清。河朔几时桑柘底,只 谈王道不谈兵。 ▪ 陂水荷凋晚,茅檐燕去凉。远林明落景,平麓淡秋光。群 牧归村巷,孤禽立野航。自谙闲散乐,园圃意犹长。
四、元好问与“遗山词”
▪ 元好问除诗歌创作外,其词作也自成一格,世称“遗山词”。 ▪ 他将自己的词集题为《遗山新乐府》。其词颇受苏、辛影响,
气象阔大,笔力雄健,心胸豁达,意态、趣味均与流俗迥异。
▪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 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 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水调歌头·游龙门》)
颂先辈功业,建立民族自信。 ▪ 西夏境内多族群共存,他们的最高理想是平息征战、和平共处、
鱼水同欢
▪ 西夏诗歌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描述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与习俗
二、西夏文章
▪ 西夏文章,文体多样,有骈文、序跋、书信、奏表、题记、 碑记等,应用文书的数量也颇多。 ▪ 西夏的文章,颇受中原文化影响,结体简练,主旨突出,而 又带有西夏人不喜雕饰、简明朴实、条理清晰的特点。 ▪ 西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有多神信仰,有的文章反映了佛教 信仰与多神信仰并存的事实,如《黑河建桥敕碑》的碑文
五、元好问的“纪乱诗”
▪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以“慷慨悲歌”“可歌可泣”著称。元好问置身于动 荡的时局里,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思,往往充满着悲凉的氛围、 悲惨的景象。其诗歌作品记录了在此乱世之中的深切体验,世人称之为 “纪乱诗”。 ▪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花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 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 眼暂明。
▪ 滦溪经雨浪生花,晓碧翻光漾晓霞。川上风光无定态,尽 供新意与诗家。
三、赵秉文与“奇古”诗风
▪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淦阳(今河北 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曾任户部主事、 翰林修撰、宁边州刺史、礼部尚书等职。 ▪ 饮马长城窟,泉腥马不食。长城城下多乱泉,多年冷浸征人骨。 单于吹落关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十去征夫九不回,一望沙 场心断绝。北人以杀戮为耕作,黄河不尽生人血。木波部落半 萧条,羌妇翻为边地妾。圣皇震怒下天兵,天弧夜射旌头灭。 九州复禹迹,万里还耕桑。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长城万里长。
困居围城,任尚书省掾、左司都事 等,后入翰林,知制诰。天兴二年, 汴京破,目睹金朝的败亡。晚年以 著述自遣。
▪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体现着其诗学主张。这组诗全是七言绝 句,其论诗的侧重点在于为诗歌创作“正本清源” ▪ 就“正体”而言,元好问推崇建安时代以曹植、刘桢等为代表的 诗人及其作品,推崇西晋末年刘琨的诗歌创作,推崇东晋大诗人 陶渊明的传世诗篇。 ▪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
三、赵秉文与“闲闲老人词”
▪ 赵秉文是金代的重要词家之一。因他自号“闲闲老人”,故 世称其词为“闲闲老人词”。他的词作受苏轼词的影响颇深, 表达出豁达的胸襟和富于历练的人生体验。试看其《青杏儿》 一词: ▪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 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 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第三节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一、宇文虚中入金及其诗作
▪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号龙溪老人,成都人。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128)以“祈请使”的身份出使金 国,被留在金国,不予返回。多年不仕,后任金朝官职,官
至翰林承旨兼礼部尚书。
▪ 去国匆匆遂隔年,公私无益两茫然。当时议论不能固,今 日穷愁何足怜。生死已从前世定,是非留与后人传。孤臣不 为沉湘恨,怅望三韩别有天。 ▪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感 激时难遇,讴吟已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三、契丹女诗人萧观音
▪ 萧观音(1040—1075), 契丹族,平州(今河北卢龙) 人,枢密使萧惠之女,辽道 宗耶律弘基皇后。“姿容冠 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 词,尤善琵琶。”
▪ 萧观音传世的诗作有5题14首。与其直率的性格相关,其诗风 并无女性纤弱的意态,有不让须眉的气概。 ▪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 教猛虎不投降。 ▪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是秋来转展多,更有双双泪痕渗。 换香枕,待君寝。
四、元好问生平及其论诗绝句
▪ 元好问(1190—1257),鲜卑族, 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 西忻州)人。他生长于北方,年轻 时曾游历山西、山东、甘肃、陕西
等北中国的多个省份,饱览名山大
川,养成豪迈英杰之气。兴定五年 (1221)进士及第;正大八年 (1231),蒙古军围困汴京前夕,
受诏入都;天兴元年(1232),
二、寺公大师与《醉义歌》
▪ 寺公大师,辽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传世诗作《醉义歌》原为 契丹文,由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翻译成汉文,并受到耶律楚材的大 力推崇,称之为“旨趣高远”。 ▪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 来报今重阳。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 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 屋。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凌晨未盥三两卮, 旋酌连斟折栏菊。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 元好问用情深挚,他的一首《摸鱼儿》更是脍炙人口: ▪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 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 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和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建安中。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 是晋人。
▪ 元好问推尊的诗歌风格是慷慨雄浑而含蓄深沉、有风云气概 而无纤弱之态 ▪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 一笑大江横。 ▪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是他研究古代诗歌史、观察并反思宋金诗 歌创作的重要成果,可以说贯通古今,成一家之言,是自杜 甫《戏为六绝句》后影响深远的论诗诗。
第一章 辽西夏诗文 与金代诗词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辽 代 诗 歌 ▪ 第二节 西 夏 诗 文
▪ 第三节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 第四节 金 代 词 作
第一节
辽 代 诗 歌
一、辽代谣谚
▪ 人们会编出一些谣谚,或倾诉愿望,或祈请祖先与上天的护佑。 ▪ “夏时向阳食,冬时向阴食。使我射猎,猪鹿多得。” (《焚骨咒》) ▪ 同样,流传民间的谚语,凝聚了人们常年的生活经验,有的谚语 还颇为警策,令人过目难忘。 ▪ 《叹萧岩寿语》:“以狼牧羊,安得久长。” ▪ 《牧马谚》:“一分喂,十分骑。”
二、党怀英与闲远冲淡的诗风
▪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家境清寒,科举 之路也不顺利,至37岁才及第。先后做过地方县令、国史院 编修、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 ▪ 重山复峻岭,溪路宛盘盘。流水滑无声,暗泻溪石间。岸 草凄以碧,鲜葩耀红丹。高云映朝日,流景青林端。我行属 朱夏,欲愒不得闲。山中有佳人,风生松桂寒。
思考题:
▪ 1. 如何评价元好问的文学贡献? ▪ 2. 如何理解金朝汉族作家的内心矛盾?
▪ 元好问的词作数量可观,其《遗山新乐府》共有五卷。明代
时已有高丽刊本,作品传至国外,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五、完颜亮词
▪ 完颜亮的词数量不多,但有个性,极为张扬,有一股刚健雄 霸之气。 ▪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 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撚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 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第四节
金 代 词 作
一、吴激与“东山词”
▪ 吴激的词作有较独特的个人风格,绵丽婉约,清秀深沉,时有 “凄厉之音”,试看其《人月圆》: ▪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 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 同是天涯。 ▪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 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 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 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 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 张鸣筝,恰恰语娇莺,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 张鸣筝,待君听。
第二节
Hale Waihona Puke 西 夏 诗 文一、西夏诗歌
▪ 西夏诗歌,存世作品不多,却很有西夏的时代特点。存世诗歌已 被释读的主要有《夏圣根赞歌》《天下共乐歌》《劝世歌》《月 月乐诗》等。
▪ 西夏的诗歌,就内容而言,其写作兴奋点在于回首祖先足迹,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