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分南北

合集下载

秦岭——淮河分南北

秦岭——淮河分南北

我们一起来归纳:
秦 岭 淮 河 一 线 的 地 理 意 义
一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暖温带和(亚热 )带分界线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旱田和(水田 )的分界线
(南方 )与北方分界线
淳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岭—淮河
1.在图中找到秦 岭-淮河说说他 们与黄河、长江 的位置关系。 秦岭-淮河以南是 长江,以北是黄河。 2.结合《中国地形 图》说说北方、南 方包括哪些地形区。 北方: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 高原等。 南方:长江中下 游平原、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等。


请北方、南方分别从衣、食、住、行、 娱乐活动等方面说说各自的特点。


民居特色
+房子很注意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特色活动
基本没有 水运,陆 路交通发 达 不仅有公路 和铁路,还 有许多河湖 可以通航。 滑冰、 滑雪
北 方
南 方
寒,墙壁、窗 户严密,室内 一般有取暖设 备。 房子一般没有 取暖设备,但 很注意通风、 防雨,房屋坡 度大。
面食
米饭
赛龙舟、 游泳
秦岭——淮河
一月 气温
七月
气候
年降水量
冬季南北温差 大,越往北气 温越低
约44℃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均 温小于0℃;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 1月均温大于0℃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为什么这么大?
1.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 温高。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南北温差大。
2.冬季,冬季风南下时,北方首当其冲, 更加严寒,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相对 较小,普遍高温。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

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本课是一节探究研讨课,教学活动中对探究研讨课的特点有了较好的体现,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秦岭—淮河分南北”是在学习了“中国自然环境特点”后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

这一课时中习得的关于“人地关系”的分析能力也是学习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所必备的,因而说“秦岭—淮河分南北”的学习无论在知识建构上还是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知道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2、掌握秦岭—淮河大致经过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学会分析南北方生产生活差异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对比,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能通过典型事例运用地图,来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在气候、农业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3、通过读图回答问题,培养和提升从专题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教学难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五、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春秋后期,齐国的上大夫晏殊出使楚国,楚王为了让晏殊难堪,和他的臣子想了一个使晏殊出丑的办法。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去。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常识(我国南北分界线)

常识(我国南北分界线)

南北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01
气候特点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02
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熟或三熟。

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分南北

秦岭——淮河分南北

400 200
400
秦岭 800 淮河
1600 1600 1600
800 1600
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
1、哪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秦岭—淮河分界线?
点?
我国降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 北方少。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年亩产 50kg鲜草
年亩产 150kg鲜草
热 量 向 南 递 增
南与 北的 主要 差异 是: 气温
绍兴乌毡帽
色乌 民 取 绍 又 夏 作 比 由 彩毡 养 暖 兴 可 季 用 较 于 中帽 成 , 比 以 绍 , 厚 乌 绍 “也 了 久 较 充 兴 而 实 毡 兴 三成 戴 而 寒 当 比 双 , 帽 的 乌了 乌 久 冷 遮 较 手 可 是 春 ”绍 毡 之 , 阳 炎 照 以 用 季 中兴 帽 , 乌 帽 热 样 起 羊 雨 的最 的 绍 毡 , , 可 到 毛 水 一富 习 兴 帽 冬 乌 以 雨 做 较 乌地 惯 的 可 季 毡 干 伞 的 多 。方 , 农 以 的 帽 活 的 , ,
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北方地区由于山岭 的阻隔,使夏季风变弱,降水减少。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南 方 北 方 地形 多丘陵 气候类型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大于0度 1月均温 自 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 然 河流多而水量大, 冬季普遍不结冰 环 河流特点 境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多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小于0度 小于800毫米
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 地区, 此地区耕地类型以 ___________为主, 主要 粮食作物是 。
乙分布在我国__ 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___ _为主。 丙分布在我国___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甲、丁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 )

秦岭——淮河分南北

秦岭——淮河分南北

人 文 民居特色 环 境 生 活 习 饮食习惯 惯 交通工具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 方 两年三熟 式 耕地类型 旱地
注意防寒;平房 为主;室内一般 有取暖设备。 面食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水稻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水田
注重通风、防雨; 尖顶为主;室内一 般无取暖设备。 米饭
陆路交通发达, 基本无水运。
既有陆路交通, 又有水运。
中国水稻和小麦分布
一年两 熟或三 熟
南北方的生产和生活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 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己的 智慧,认识、适应和改造 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
(1)我国 (2)我国 (3)我国 (4)我国 (5)我国 (6)……
的分界线。 800mm年等降水量 线。 一月均温0℃等温 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北温带 的分界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南方地区 平原、盆地与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温暖, 原、丘陵交错 和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 西北地区 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寒冷,很多地区 被冰雪覆盖。 ○你的家乡位于哪一地形区域内? 南方地区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2、中国年 降水量分布 的规律? 我国年降水 量分布南多 北少,东多 西少。从东 南向西北逐 渐减少。
3、生产差异
北方 南方
主要 小麦、 水稻 农作 玉米 物 耕作 旱地 类型 耕地 一年一 制度 熟或两 年三熟 水田
(一)南北地区分界线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 区 地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和南⾯,⾃然条件、地理⻛貌、农业⽣产等,均有明显不同。

下⾯是由店铺编辑为⼤家整理的“秦岭淮河⼀线地理分界”,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本⽂。

秦岭-淮河线 (英语:Qinling Mountain-Huaihe River Line,或称:Qinling-Huaihe Line),⼜称秦岭-淮河⼀线,是中国⼀条带有多重特殊意义的地理分界线。

这条线南、北在⽓候、河流、植被、⼟壤、农业⽣产等⽅⾯,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淮河线的提出,⾸次正确界定了中国南北⽅的⾃然地理分界线,被认为对于认识中国⾃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秦岭淮河⼀线地理分界 1、⽓温: 1⽉份0℃等温线。

2、⽇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年降⽔量800mm等降⽔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候:亚热带季⻛⽓候和温带季⻛⽓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农业分界线。

8、作物:⽔稻⽣产与⼩⻨⽣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有结冰期、含沙量⼤。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

11、⻓江和⻩河的分⽔岭。

12、地形: 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地区和北⽅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年两⾄三熟与两年三熟或⼀年⼀熟的分界线。

南⽅:⼀年两⾄三熟,北⽅:⼀年⼀熟或两年三熟。

16、中国⽔资源分布的多⽔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南方北方怎么划分

南方北方怎么划分

南方北方怎么划分一通过地理位置来区分南方和北方,通常用秦岭淮河作为划分南北方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

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南方行政区划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广西、广东等部分地区。

二中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

南方是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南在地图上是在地图的下边。

北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地图上北在地图的上边。

秦岭的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关于一个区域的地理划分有很多标准,一般来说常用的是两种,一是按照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来划分,二是按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划分。

比如我国,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地区。

很早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秦岭象一堵挡风墙挡住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关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有很多种说法,在了解这个南北方划分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中国地理区划和自然地理环境。

按照地理区划划分,有几种划分方式:1、四大地理区划: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2、六大地理区划: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3、七大地理区划: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由于中国疆域宽广,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人文、经济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相比而言七大地理区划应用的更为多多一些,相比而言反映各地域的特点更为细致!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即“两线三区”,其中一条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界线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另一条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情况, ①观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冬季南北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方的气温差异。 ②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0°C等温线大致 经过秦岭--淮河一 线。
温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和 热带气候
冬季:气温北低南高,温差大
今年1月,我国北方地区普降 大雪,有些地方出现多年罕见 的暴雪天气。 图为河北石家庄的群众在清 除屋顶上比人还高的积雪。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 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 ——结合本课的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 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读图思考: 对照图5-13和图5-18,说说四大地理 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地形 平原、高原 为主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平原、盆地与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温 暖,降水丰沛 原、丘陵交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盆地 为主 青藏高原
零下20度,严寒 冰灯会
阳光明媚,30度 海滩度假(椰子树、芭蕉林)
阅读电子邮件,你感受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区别?
根据自然环境差异划分: (气温、降水 、地形)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 理区域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秦岭--淮河一线 注意:范围是“东部季风区”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6、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1、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

2、“河湖众多、水运便利、河流冬季普遍不结冰”描 述的是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 区
3、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 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地分四野:
为了便于记忆和分 析,左图可以变形为:
西北
昆--祁
大 阴 贺
- -
北方
秦淮一线
青藏
横 断 山
南方
南北方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
以下是来自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名同学对各自家乡生活情况 的描述,其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有哪些?北方地区的有哪些?
南北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异的形成,与所处的自然环 南北方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差异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境密切相关。其中,气候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 少 气候寒冷,很多地 方被冰雪覆盖
高原山地气候
在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说说它们与黄河、长江的位置关系。
秦岭和淮河位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而不是 长江。
下列城市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北京 昆明 济南 郑州 武汉 上海 沈阳 广州
南方 北方
喜欢吃米饭 喜欢吃面食
北方
防寒(墙壁、 窗户严密,有 取暧设备) 面食
民居特色
南方
通风防雨(屋 顶坡度较大) 米饭
秦 岭
饮食习惯
淮 河
陆路交通
南北方差异
交通工具
原因
陆路交通和河运
自然环境(气候)
一 方 水 土 养 一 方 人
气 温
1月份气温分布图(冬季)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7月份气温分布图(夏季) 夏季,南北气温普遍很高,气温差异小
气 候
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降水量线分布图 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降 800毫米:秦岭——淮河一线 水 大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地方称之为湿润区
小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地方称之为半湿润区
说说 图片反 映的是 什么样 的差异?
二、南北的差异 民居特色
南方
北方
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呈人字形, 坡度大。室内一般无取暖设备
墙壁、窗户严实,注重防寒。屋 顶平。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与河流水文特征有关
高速公路
交通工具
南方:既有陆路交通,又有水运 北方:陆路交通发达,基本无水运
京哈铁路
饮食习惯
海南 三亚
1月9日: 多云,气温20℃~27℃ 。
观察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夏季南 北方的气温差异。
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普遍高温
图1
图2
哈尔滨
图3 图4
三亚
四地记者分别拍摄了 一张照片,请大家分 析一下这四张照片的 拍摄地点。 (哈尔滨、北京、 温州、三亚)
温州
北京
这四张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季节,是哪一个季节?
亚热带气候和 热带气候
湿润地区
一年二熟 一年三熟
南方: 水田
水稻
农田类型
北方: 旱地
小麦 玉米
南北方比较: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气候 1月气温 7月气温 年降水量 民居特点
温带气候,干燥 <0°C 普遍偏高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湿润 >0°C 普遍偏高
>800毫米 <800毫米 注重通风、防雨,没有 防寒,一般室内有取 取暖设施 暖设施 水稻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 米饭 面食 饮食习惯
去冬今春以来,中国北 方冬小麦主产区遭遇50年 来的特大旱灾,受害面积 达1.57亿亩。
2012.9.30 ,温岭遭遇百年一遇 的强降水,全市平均降雨343毫 米, 造成了温岭市多数地区的 严重内涝。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
小麦、玉米
耕地类型:水田
水稻
热 量 向 南 递 增
半湿润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带气候
等降水量图表示年降水量的水平分布情况, ①说说北方与南方降水有何差异。 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②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等降水 量线比较接近秦 淮一线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南多北少,北方地区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4、冬季我国哈尔滨市举办冰雕展,而广州市却在办花 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 是( )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6、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 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7、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 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9、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交通工具
河流少,水量少,冬 河流众多,水量大,冬季 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陆路交通发达 公路、铁路也很发达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 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它是:
1、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1月0℃等温线 3、800mm等降水量线 4、旱地与水田区的分界线
5、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