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日本人的性格特徵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 装备学 院 , 北京 民族 性 格 是 指 各 民 族 在 形 成 和 发 展 过 程 中凝 结 起 来 的 表 现 民族 文 化 特 点 的 心 理 状 态 .对 一 个 民族 来 说 ,它 具 有 整 体 性 、 统一性 、 稳 定性 的 特 点 , 是 一 个 民族 的 共 同 特 征 。民族 心 态 和性 格 特 征 .既 是 民 族 文 化 的 重 要 表 现 。又 是 一 个 民 族 的 象
日本耻文化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很多学者认为耻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时刻影响每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3本独特的耻文化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民族性格
浅 析 日本 民 族 性 格 的 主 要 特 点 及 影 响 因 素
境界 , 是 播音 艺术 的 最 高境 界 。 ” 张教 授 淋 漓 尽 致 描 述 的其 实 就 是 播 音 员 在 节 目播 音 中呈 现 的意 境 。 广 播 电视 节 目 内容 的传 播 、播 音 员 和 主持 人 在 节 目 中流 露 出来 的 自然 的 情 感 , 是 节 目 中的 “ 意象” 。 节 目的 有 声语 言 和 意象 , 会 拓 宽受 众 的 联 想 空 间 . 加深 审美感受 和体验 。 这 一 过 程 就 是 节 目中的 “ 意境 ” 。 “ 意象 ” 是“ 意境”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一 个 好 的广 播 电 视 节 目都 是 由语 言 艺 术 的表 达 , 再加上意象 、 意 境 组 成 的 。其 中 , 语 言 艺术 是 让 节 目产 生 意 象 的 基 础 . 意境 由 意象产生 。 播音艺术是靠语言工作的 , 如 果 没 有 语 言 的艺 术 表 达, 就 不 能 营造 出节 目意 象 , 无 所 谓 节 目的 意 境 。 有时 。 播 音 员 及其主播的节 目, 只有 不 拘 泥 于 具 体 的 形 态 . 才 能 用 个 性 风 格 创 造 奇 妙 的 意 境 美 感 。通 过 收 听 、 收看节 目. 受 众 就 会 在 播 音 员 的引 导 下 进 入 一 个 由语 言 艺 术 所 带 来 的意 识 层 面 .这 种 意 识 层 面 其 实 是 受 众 的某 种 心 理 体 验 的层 面 .也 就 是 上 面 所 说 的意 境 。 受众在 收听 、 收 看 节 目的 过 程 中 , 其 感知 、 想象 、 联想 、 理 解、 情 感 等诸 多 心 理 功 能被 调 动 , 如此 , 通 过播 出 的 节 目 , 受 众 不仅获得 了信息和认知 , 而 且 得 到 了愉 悦 的 、 美 的享受 . 节目 的“ 意境美 ” 体 现 了 出来 , 播 音 主 持 艺 术 创 作 获 得 了 完 整 的 成 功。因此 , 播 音 意 境 美 是 播 音 艺 术 的 最 高境 界 。 播 音 艺 术 是 人 类 语 言 艺 术 和 表 演 艺 术 中 的一 朵 奇 葩 . 充 满 了 诱 人 的 魅 力 。 这 门 艺 术 呈 现 的 过 程 .始 终 是 其 主 创 者— — 播 音 员 或 主 持 人 持 续 不 断 地 展 现 思 想 和智 慧 的 过 程 。 欣 赏 播 音 艺 术 的 过 程 是 受 众 的 高 级 思 维 与 播 音 员 或 主 持 人 的 高 级 思 维 持 续 互 动 的过 程 ,播 音 艺 术 更 独 特 的 地 方 在 于 : 它 的 首 要 功 能 是 传 播 信 息 .美 学 感 受 既 是 它 的 目的 之 一 . 更 是 为 了清 晰 准 确 地 表 情 达 意 而 必 需 的 手 段 。 这 种 特 殊 性 决 定 了播音 艺术 的审美过 程更依 赖于 “ 意境 ” 这 种 纯 意 识 范 畴 的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状态,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
民族心态和性格特征,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又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历史、文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日本民族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琉球人和阿伊努族。
由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同化政策,现在的琉球人和阿伊努族人与大和族人已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民族的单一决定日本国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最终造就日本统一、稳定的民族性格。
在以下方面,日本国民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1.集团意识“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
在集体内部,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找到安全感,脱离集体将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特别注重顺从集体意识、维护集体利益。
这种对“集体”的认同,有时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盲从地步。
从二战时的“一亿玉碎”到今天企业内部重视集体的氛围,都是“集团意识”的体现。
在日本,和集体唱反调、做出背离集体的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孤立,甚至受到“断绝来往”的惩罚,这种“惩罚”反过来又会使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使日本人更依附于集体,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重别人态度的思维方式日本人说话做事非常看重别人的态度,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时,首先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日本人一般不会做出和“大家”相背离的行为。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西方学者对日本人性格的总结

西方学者对日本人性格的总结日本人的十四个特点每当2005年或2015年这样的抗战胜利整数年,抗战和对日本人的谴责就会成为热点。
我总觉得,记住历史是必要的,可了解今天的日本人同样重要。
中国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日本人也不是当年的小鬼子。
第一个优点,认真。
世界上的事儿最怕认真二字,日本人认真的程度到了较真儿乃至变态的地步,这一点中国人比不上。
从科研的角度看,这当然好,认真的态度让日本得到了不少科技领域的诺贝尔奖;它在一些领域独步全球,比如说数码、镜片等精细产品。
从做生意、谈合作的角度,他们更是认真,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但凡和日本人谈合作都得掉一层皮。
第二个优点,干净。
去日本出差或游玩,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不现代、不时髦的场所,可很难找到脏兮兮的地儿。
去日本的卫生间,你很少闻到异味。
日本人的爱干净、爱整洁世界闻名,都到了有洁癖的程度。
在中国呢,南方倒还好些,北方一些城镇的肮脏让人退避三舍,去了第一次不想去第二次。
这不是因为穷,因为有些高档饭馆的卫生间也都是臭气熏天。
有人说中国北方汉人不注重卫生,是因为被少数民族征服后,游牧民族不洗澡、不讲卫生的习惯所导致的;也有人说是北方缺水导致的。
但这都不是根本,那种脏加乱的状态,就是懒惰造成的。
如果您在北京的办公楼,不会有亲身体会的。
开车离开北京城区100公里,随便找个市镇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个优点,诚实。
我们中国把拾金不昧当做好事儿大张旗鼓地宣传,可在日本捡了东西不还才是新闻。
不要说和中国比,即便和美国、英国、以色列这些西方国家比,日本人的诚实也是数一数二的。
诚实这一点,我国台湾和日本有得一拼,在台湾街头丢了东西,能找回来的概率也是相当之高。
这个论断很容易迎来正气凛然的质问:日本人诚实,怎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我首先想说的是,这里的诚实不涉及政治,是指的人的道德品质和整个社会风气;其次呢,日本人的教科书,没有否认南京大屠杀,只是语气上轻描淡写,称之为“南京事件”,对死亡人数和中国观点不同。
浅析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给学 生更多的进行课堂语言输出 (output)的机会 。多向互动提问正是迎合了语 言学习的这种需求 。然而多向互动提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应用到 英语课堂的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锻炼中遵循具体的原则和逐渐掌握提 问的技巧和策略 。当然 ,提问不是英语课堂增加互动的唯一途径 。在教学 实践中 ,提问可以和分组活动 、派对活动 、游戏教学 、角色表演相结合 ,取得 更好的互动效果 。
集团意识 自卑感与优越感 天皇崇拜
一 、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集团性特点 起源于其稻作文化 。因为稻作不同于广种薄收 、靠天吃饭的旱田耕作 ,兴 修水利 、插秧收割等都需要集体的劳动与合作 ,由此形成了农村共同体 ,产 生了集团意识 。而日本社会传统的家族制度 (武士阶级的家族制度和民众 的家族制度 )也是产生日本人集团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哪一种家 族制度 ,家长的权威是需要家族成员绝对服从的 。因此 ,在日本人的集团 内部有很多的原则 :权威的支配和对权威的无条件追随 ; 不允许一切自主 性批判反省的社会规范 ; 集团内部的家族式气氛与对外部的敌对意识的 对立 。 在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中 ,又体现出日本人强烈的依赖心理 。日本 人普遍存在和想要依赖他人的心理 ,这是日本人区别于欧美人的重要心理 特征 ,而这也是理解日本人恩德精神构造和社会构造的关键 。正是因为有 依赖心理 ,在集团内部担心被人看不起而失去依赖 ,所以有“耻 ”的感觉 ;正 是因为这样的依赖心理的存在 ,日本人在集团内部所表现出了行动和认识 的强烈的一致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种依赖心理也许是日本人集 团内部凝聚力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 日本人集团性最流行的描述就是“一 个中国人能抵得过十个日本人 ,但是十个中国人却抵不过一个日本人 。”因 此 ,日本人更像蜜蜂 ,就单个个体而言未必优秀 ,但是 ,一旦结成一个小群 体 、小集团后 ,协调默契的配合却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力量 。 在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中 ,内外有别又是其重要的心理特征 。在集团内 部 、对熟人 ,日本人讲究的是“和 ”,讲究的是礼仪周全 ,替他人着想 ;他们对 集团内部的成员表现得克制 、谦和 、彬彬有礼 ,但是对于集团外部的人和 事 ,或者在没有熟人的场合 ,其行为却变得大胆无礼和无所顾忌 。从而不 难理解 ,在 1937年中国的南京 ,为何日本军队能够集体行动对中国军民进 行大肆屠杀 ,因为在日本人的意识内 ,集团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而且长官的 命令必须绝对地无条件服从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集体犯罪不是犯罪 。再 想想日本人在中国南部某城的卖春事件 ,更是对日本人的这个特点表现得 淋漓尽致 。因为这些日本人是在中国 ,他们自己的这个小集团之外的社会 对他们来讲 ,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熟人 。所以 , 对于生人 ,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 ,任意妄为 ,并且不需要对此承担任何 责任 。 二 、日本人强烈的序列意识和等级观念 日本人重视“纵式 ”关系 ,他们趋向于把人 、社会集团 、国家等一切事物 想象成一个序列 。因此 ,他们对于自己在集团和国家的等级序列中的地位 比较敏感 。所以 ,日本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对权威有极大的敬畏和 服从 。他们性格上倾向于媚上傲下 ,对强者盲目崇拜和服从 ,对弱者缺乏 同情心 ,甚至鄙视弱者 。日本人将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也投射到与其它国 家和民族的关系上 。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排列成一个序列 ,这种序列在不 同时期会有所改变 。因此 ,在日本明治维新后 ,日本认为在亚洲 ,自己是第 一号强国 ,所以 ,它傲视一切亚洲国家 ,它欺凌一切亚洲国家 ,因为在他们 眼里 ,只有强者才可以被尊重 ,弱者就应该被践踏 。而直到今天 ,日本的外 交仍然受这种序列意识等级观念的影响 。日本总是跟在美国人身后指手
日本人的国民性格讲解

日本人的一般国民性格关于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最流行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日本人天性团结,中国人天性好内斗。
二是说日本是个擅长学习的民族,他们学习中国,却不学缠足和宦官,很有‚取其菁华,去其糟粕‛的风范。
三是说日本人有个特性,他们一旦被别人打败,不象中国人那样恨人家,而是学习人家。
这三种说法,当然没有完全认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差异,一般认为日本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亲近自然崇尚和谐日本人尊崇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
这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女性社会学家富劳莱丝〃克拉克霍恩认为:‚美国人和苏联人认为自然应该由人来征服的东西,墨西哥的农民认为人应屈服于自然,而日本人则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调和。
‛另外,日本人的自然观与中国人也有较大不同。
中国人一方面对自然的威力表现出坚强的忍耐精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甚至发展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也与日本有着相当的不同。
西方人的自然观来自于自然环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和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但人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创造的,因而人优越于自然,人应该支配自然。
在中国,则与自然环境和有关天的信仰相关。
中国的自然环境并不太优越,中原一带经常处于干旱和洪涝的交替影响之下,从而养成了中国人顽强、忍耐的精神;但是,这种灾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是可以预防的,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减少损害,人们的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从而又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
在信仰方面也是这样,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天一方面有着绝对、普遍的创造者、主宰者的支配性格,另一方面又有着是‚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的教化性格。
人们对天而言,一方面对其支配要忍耐、服从,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努力和修养成为圣人,协助和参赞天的化育。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的固有神道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在神道信仰中,日本列岛及自然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其运动变化是神的自我展现,在自然中蕴藏着一种内在而不可见的、神秘的力量。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读《菊与刀》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体现了这种矛盾。在日本次演示化中, 死亡被视为一种荣誉的归宿。武士道精神强调的“生死有命”,使得日本人在面 对死亡时显得异常冷静和决绝。这种冷静和决绝的态度,与刀的刚毅不屈有着密 切的。
总的来说,《菊与刀》这本书为我们深入了解日本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 的视角。通过分析“菊”与“刀”这两种象征性的事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 本民族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种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 同的文化传统。
其次,日本民族性格中的忠诚和集体主义也是其显著的特点。在《菊与刀》 中,本尼迪克特强调了日本民族的忠诚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日本次演示化中,个 人意志必须服从于家族和集体的决定,这是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忠诚和 集体主义精神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这也是日本民族性 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读《菊与刀》
01 引言
03 主体部分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背景介绍 04 结论
引言
了解并理解不同的民族性格对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多元文化、跨地域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研究特定民族的民族性格更显必 要。本次演示以《菊与刀》为研究对象,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浅析,旨在深入了 解这一民族的独特性。
背景介绍
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日本逐渐 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格。从最早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现代化国家,日本民族的 性格中透露着诸多矛盾但又和谐的元素。例如,既有其崇尚自然、热爱和平的天 性,又有对科技、进步的狂热追求。这种复杂的民族性格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
2、日本民族性格的特点
在分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渊源后,我们进一步探究其具体特点。首先,日本 民族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保守性。这种保守性表现为对传统和习惯的尊重, 不愿意接受剧烈的变化。然而,在这种保守的外表下,日本民族也具有强烈的自 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集团意识。此外,日本民族的 忍耐力也非常强,他们能够平静地接受困难和挫折。
浅谈日本民族性格

浅谈日本民族性格与其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在亚洲,日本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也是一个最有争议的国家.日本人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日本人的性格呈复杂的两极化特征,一方面极端的自尊排外,另一方面又特别崇拜强者。
这与日本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日本自身在的地理条件有关.打个比方,就象一个贫穷了很长时间的爆发户一样。
西方有学者给日本人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称其为“作坊里的民族”————一方面肯定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一面,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是一个心胸狭隘的民族。
日本人的这种性格从侵华战争前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日本人可以在战争中杀人不眨眼,也可以在战时把婴儿挑到刺刀上玩;但是日本投降后,大部分日军滞留中国东北(并不像我们电影中演的那样全剖腹自杀),中国政府一下子无法安置如此之多的日本军人,便让他们去修马路、机场,日本军人积极肯干毫无怨言,在施工中不小心失火烧毁了中国民房,日本兵竟集体绝食一顿,省下饭费赔偿,到让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觉得有点不忍心。
把日本军人前后所做所为联系起来,让中国人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在日本人的性格中有着火与冰的双重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日本文化所造就的。
资源贫乏,地域狭窄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日本的地理文化特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靠的就是自然资源,所以日本人从来都很勤劳、有危机意识和富有侵略性。
从历史上开始算,日本就一个富有攻击性的国家,封臣秀吉时候就想着占领高丽,占领大陆的资源。
在近代,地大物博的中国必然就成为了日本的睥睨已久的对象,所以不管有没有“九。
一八”事件,日本出兵中国是迟早的事。
但小日本也太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也过分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妄想灭亡中国,而且想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最终自食恶果。
但是,战后日本由于美国的扶持和不用担心外界威胁,而将所有的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实现了经济的重新腾飞。
这一方面与日本人的勤劳和纪律性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人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决定了他们必须将一切力量用于经济建设。
日本人性格特征与对日汉语课堂教学

这个历史案例展示了武士道对丰臣秀吉性格的影响。他勇敢、坚毅、不怕牺牲, 同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主公。这些品质正是武士道的典型代表,也影响了日 本人对勇敢、忠诚和自我牺牲的重视。
三、与其他国家对比
与其他国家相比,武士道对日本人的性格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例如,中国历史 上的儒家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和仁爱礼义,而武士道则更加强调忠诚、勇敢和不 怕牺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而武士道则强调集体主义 和忠诚于主公。
团结:日本人民非常注重团结合作,他们认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这 种团结精神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与 老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互动。
忍耐:日本人民具有很高的忍耐力,他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并勇敢地 面对挑战。这种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他们会耐心地听讲, 并坚持不懈地学习汉语。
3、勇敢、坚毅和不怕牺牲
武士道强调勇敢、坚毅和不怕牺牲,这些品质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也有所传承。 尽管日本人给外界的印象往往是温和的,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却表现出 勇敢和坚毅的一面。例如,在日本历史上,武士们曾为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而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敢和坚毅的精神也影响了现代日本人,让他们在面 对困难时更加坚定和勇敢。
参考内容
主题: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影 响
当谈论日本次演示化时,武士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作为一种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武士道对日本人的性格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次演示中,我 们将探讨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具体影响,并选取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影响
1、忠诚、义气和荣誉感
日本人性格特征与对日汉语课 堂教学
基本内容
日本是一个拥有着独特文化的国家,其人民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对 日汉语课堂教学中,这些性格特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 习效果。本次演示将从守礼、认真、团结、忍耐等方面分析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并探讨这些特征如何应用于对日汉语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瞭解日本人的性格
日本人一般說話比較委婉,尤其是在求對方做什麽或者拒絕對方的請求或不能贊同對方的意見時更是如此,在歐美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他們說話太曖昧,總是不明確的說出yes’或no,讓人很難搞懂日本人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麽,
而日本人覺得,說話要給對方留餘地,不能傷了對方,如想求對方明天陪自己去購物時,他們可能不會直接說,“你明天能不能陪我一起去購物”,而會先向對方說明自己明天想去購物,但不知道去哪裡好,擔心不知道應該怎樣跟人砍價等等,然後等著對方察覺自己希望得到幫助,等著對方主動提出陪自己去,如果對方不想去,那他會說我很想陪你去,但我明天有事,如果他真的想陪你去,課的確明天有事去不了,他會接著說,如果後天可以的話,我倒是可以陪你去,這樣,無論是何種情況,相互都不會傷面子,拒絕對方的直接請求或不贊同對方的意見時,那他們更覺得不能直接說no,因為他們認為那樣會傷了對方的自尊心,所以他們總是會顯得吞吞吐吐,或者繞著彎子說一些別的話,並且希望對方聽了這些話就能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他們稱這種溝通方式為“以心傳心”,可歐美人往往不領他們的這份情,常常逼著他們明確地說出yes還是no,這反倒讓他們很為難,日本人的曖昧特徵,我想與日本人長期生活在一個由相對單一的民族構成和農耕型島國有很大關係,其實,所謂曖昧,不過是在外人看起來曖昧而已,他們自己之間完全可以“以心傳心”,相互不用說的太清楚也就都明白了,況且很多東西早已成為他們那個文化圈子里的常識,甚至什麽都不用說大家就都明白。
可是和外國人打交道時,他們發現很難喝外國人“以心傳心”,這也使得他們中很多人不願意跟外國人打交道,覺得太麻煩,什麽事情都非得說的清清楚楚,分出黑白來,這對他們來說往往是一個負擔,有事甚至覺得很痛苦,課日本現在在經紀上等各個方面又都離不開外國,所以他們也在為學會和外國人打交道而做著各種努力。
日本人與歐美人的不同
日本人雖然很善於用點頭或鞠躬來示意友好和禮貌,但總的來說沒有跟陌生人隨意交談的習慣,在火車上火飛機上,日本人都是個看個的書,個睡個的覺,幾乎看不見他們與陌生鄰座交談的場面,倒是能看到他們常常對身邊的人或擦肩而過的人輕微一鞠躬表示借光。
歐美人在這點上和日本人很不相同,不管你是在等車,還是拿著地圖在大街上行走,或是在旅遊觀光,都會有人上來主動和你攀談,或為你指路引路,甚至主動要求幫你照相留念。
另外,日本人常常會避免與陌生人目光相對,也不會和完全不認識的人打招呼,而歐美人則往往會在于陌生人“狹路相逢”時,不適時宜的看著對方的眼鏡并同時報以一個善意的微笑,甚至打一聲招呼。
因為有此不同,歐美人說日本人表情冷漠,不好理解,而日本人則說歐美人的微笑是為了告訴對方自己沒有敵意,而日本治安本來就好,所以即使不看著對方微笑,不和對方打招呼,對方也不會懷疑你對他有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