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第三章
艺术概论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联结着艺术家和欣赏者,它是艺术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什么是艺术作品1.所谓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它是艺术家最终的劳动产品,更是社会公接触艺术的最主要途径。
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反映。
加工、创作(包括构思和传达)等环节生产出艺术作品,这才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提供了实在的具体的欣赏对象。
2.艺术实践是“独立自在”的活动,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必然要认识到艺术的实践特性。
3.著名二胡演奏家华彦钧的《二泉映月》4.著名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5.艺术实践是一种独立自在的活动。
6.艺术活动的独立自在性,这种独立自在并不是绝对的,它的“独立自在”是具有相对性的,有条件的。
7.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8.总之,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它是所艺术实践这种独立自在的活动产物,它传递着艺术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表达方面的一切信息。
9.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10.什么是“意象”?从艺术创作的主体来看,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借助各种物质材料(语言、声音、动作、色彩、线条、形体,等等)使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自己思想感情、创作意图得到表现,这种感情和意图是要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这种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创作“意念”和现实“物象”的结合体。
11.把“意象”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加以论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驭文之首术”是“窥意象而运斤”。
12.“意象”是有“意”的形象和有“象”的意念的统一。
13.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兴起,明清以后盛行不衰,青藤白阳、石涛八大、扬州八怪。
近代吴昌硕、齐白石都喜画此类题材。
14.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的组成方式,是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一对范畴。
15.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
16.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组成了艺术作品的内容。
17.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呢?所谓形式即艺术作品中的形式因素,它是作品内容的承载者,只有通过这些形式因素才能最终成为艺术作品供人欣赏。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80%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对当地艺术 创作风格和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科技发展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创作工具
科技进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 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如数字绘 画、3D打印等。
艺术传播方式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 手段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 使艺术更加普及和易于获取。
艺术表现形式
科技手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 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 体验。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艺术发展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何在艺术创作和展示 中贯彻环保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是艺术面临的新挑战。
推动艺术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艺术教育
通过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 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为艺术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艺术发展的创新性特征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
01
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束缚,为艺术发展注入新的
活力。
创新体现在艺术内容与形式上
02
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还在艺术内容方面进行
深入挖掘和探索。
创新需要勇气与智慧
03
创新往往意味着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突破,需要艺术家们具备
勇气与智慧。
艺术发展的跨界融合趋势
04
艺术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艺术发展呈现出多种形式 的表达,包括绘画、雕塑、 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等。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 景下的艺术风格各异,形 成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
艺术观念的多样性
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不断 更新,推动艺术发展向更 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31 33

? 古罗马建筑的代表类型: ? 大角斗场
12
? 万神庙
13
? 君士坦丁凯旋门
14
? 早期基督教艺术
?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 主线。
? 拜占庭艺术的突出成就:建筑、镶嵌画
22
? 圣索菲亚教堂
? 圣索菲亚教堂内景
23
? 圣维塔莱教堂镶嵌画
24
? 查士丁尼的皇后 西奥多拉
? 祷告的主教
25
? 罗马式艺术
? “罗马式”指一种艺术风格,盛行于11—13世纪。罗马式 的产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罗马美术的崇拜和模仿。
? 罗马式艺术的兴起也是教会势力上升的结果。在这一时期, 教会的权威和声望大为提高。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城市和封建 城堡,封建主对宗教如痴如醉,由此各地统治者都为自己的 城市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这就为为数众多的罗马 式教堂的建造提供了可能。
? 基督教合法化以前:
地下墓穴艺术:由于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 坚持土葬反对火葬。
? 早期基督教的一处地下石窟
? 善良的牧人
? 基督教合法化以后艺术:教堂 当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时,为了更好的传播教义, 让信徒们能在一起做礼拜,于是开始兴建正是的教堂,这时 主要借用古罗马神庙的建筑形式,但内部空间大,采光也比 较明亮。
? 牛头竖琴
9
? 古希腊艺术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 包括爱琴艺术和希腊艺术两部分
? 爱琴艺术:狮门(迈锡尼城城门)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2019/11/11
5
一、艺术的功能
• 其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功能。 •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
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 的科学知识。
2019/11/11
6
一、艺术的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即指人们通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可以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获 得陶冶,并使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发生深刻变化,获得审 美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2019/11/11
10
二、艺术的功能
•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
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 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 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 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第三讲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一、艺术的功能
• 1、审美娱乐功能 • 2、审美认知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教育
• 1、美育与艺术教育
• 2、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11/11
1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
活动是指通过艺术活 动,能够使人获得视 听感官的某种快适和 感觉上的美感,给人 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 悦。
2019/11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人的
艺术概论3-4章

背景部分加工制作而成,分为单面透雕 和双面透雕。
世界十大雕塑
1、《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2、大卫(作
者:米开朗基 罗)
3
维 纳 斯
4、雅典娜
神像 (作者:菲 狄亚斯)
5、 门考拉
夫妇立 像
6、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7、母狼
8、狮身人面像
9、汉谟拉比
• 按雕塑造型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 雕三种形式。
第一、圆雕:又称“浑雕”,即三维雕
塑,放置于空间不附在任何背景上,人 们可以从四面八方欣赏的立体雕塑。
第二、浮雕:又称“凸雕”,是在有一
定背景的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 雕塑形式。
第三、透雕: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
2、艺术结构 ⑴结构的涵义 “结构”一词,原指建筑物的连结 构架,也指某个整体各个组成部分 的搭配和排列。 *艺术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作品总 体的安排布局和组织构造。
*结构的基本环节是剪裁和布局: 剪裁:指艺术作品内容安排的主次 详略。 布局:就是将精心安排、严密剪裁 之后的生活材料,按详略先后、疏 密虚实、框架规模进行周到筹划、 安排妥帖。
•⑴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 •第一、动作性、造型性 •第二、比拟性、提炼性 •第三、蕴情性
•⑵舞蹈艺术的分类 •按照动作体系分为:芭蕾舞、 现代舞、民间舞、爵士舞、舞 厅舞等; •按照表现方式分为:抒情性舞、 叙事性舞、戏剧性舞、纯形式 舞等;
• 按照舞者的数量分为:独舞、双人 • 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 • 按照文化层次分为:古典舞、民俗 • 舞、流行舞等; • 按照社会功能分为:表演性舞、娱乐 • 性舞、交际性舞、健身性舞等; • 按照地域分为:中国舞、印度舞等;
《艺术概论》孙美兰 第3章

文同 墨竹图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结果 “意象”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者说,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 是如何形成的呢?意与象的结合一般有两种情况:艺术家受到客观物 象刺激还是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即先有象还是先有意的问题。 前者是艺术家在观察生活中受客观物象刺激和启发而形成。专业 艺术家与普通公众的不同在于其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对所表达事物 的高度敏感,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对生活本身及客观事物往往是有着高 度敏感的,对周围生活与事物是不断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同时这种 观察与感受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情感的,被艺术家注意到了的物象不免 已经带上了艺术家的感情色彩,这种“象”就成了有“意”之象,二 者直接结合、相互渗透,就成了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 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结果。更具体地说,艺术作品是艺 术家头脑中的“意象”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化合之后,运用具体的艺术 手段表达出来的物质形态。
齐 白 石 墨 虾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作品
2.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就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的本来意义而言,两者互为存 在的前提,在实际作品中,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 内容的形式,把两者分开只是作为理论分析时的便利。对 于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来说,其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离地 结合于同一体之中的,在成功的艺术作品里,形式与内容 达到了协调甚至是完美的程度,二者关系不是可以随意更 改的,而对于不成功的艺术作品,我们总能够发现表现形 式或思想内容的不足之处。 一般来说,艺术作品内容决定形式运用,而形式则反 作用于内容。因为艺术作品终究是用来反映艺术家创作意 图的,因此,内容就成为了作品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但是 形式对内容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形式可以增加作品 内容的强度和感染力,而不协调的形式则会给作品意图表 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艺术概论》第三章

艺术概论
目录
CONTENTS
01 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认识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02 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概况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艺术教育的特点 四、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的功能
其实就艺术的功能而言,满足美无疑 是其核心功能所在,但是人类的文化 是不断演化的,各个时代的人对艺术 赋予了除此之外的其它功能,总结起 来,超不出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 美功能三大范围。并且,我们认为艺 术的这三大功能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 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学习,以及艺术 作品的欣赏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西方古代艺术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思想类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形成。这种观点认为,人应该 从中世纪“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张以人为本,宣扬人的个 性,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 因此,当时的教育中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内 容,其中的“美育”,就包含音乐与美术教育。
——鲁迅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 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 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 进……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 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 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 己的环境。
——毛泽东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自由领导人民》又名《七月二十八日》, 取材于1830年7月发生在法国的的一次革命 事件,史称“七月革命”,是19世纪欧洲革 命的序曲。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1824~ 1830在位)颁布敕令,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 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这与法国 1814年《宪章》的精神相悖。27日,几千名 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 28日黎明开始起义,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 画中描绘了当时战争场景的一个片段,在硝 烟弥漫的大道上,右手高举象征自由三色旗 的女神袒露上身,回头召唤,她是正义、自 由、真理的化身,紧随其后的是手持刀枪的 士兵和民众。作者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 义绘画的代表人物,画面以三角形构图,色 彩鲜艳,对比强烈,人物突出。通过欣赏这 幅绘画,想必大家能够对发生在1830年7月 28日的革命事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艺术概论第三章

种审美感情的是艺术作品中的
1、“有意味的形式”的提出 罗杰·夫莱《视觉与图像》:形式是
平面艺术的重要的特征,绘画的
“线条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 和组合”。 “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线条,
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构成的形式高 于再现性内容并规定了艺术本质。
色彩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组成某种 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作品
1
一、艺术作品是艺术语言的具体形 态
1、艺术是一种语言
人类交流的需要产生多种语言: 口语 书面语
艺术语言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所表 达的东西是其它语言所无法表达出来
艺术
的。独特的材料表达的唯一性、不可
替代性(心灵孤本,生命的原版)。
艺术也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途径或手段:
B、艺术作品中的意象:是艺术家用 艺术手段将“胸中之竹”——艺 术家头脑中的意象表达出来的结 果,是意象的物态化形式。
C、艺术欣赏者的“意象”:作品意 象+欣赏者主观情感
3、艺术作品是“意象”物态化的结 果。
一、意象产生 有“意”之“象”→有“意”之
“象” →化合 二、意象的物态化 对于艺术家头脑中意象的传达,取
7
贝尔认为,艺术的价值即在于“线 条、色彩或体积的关系。贝尔这一 观点的提出,在美学史上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形式美学从对 形式本身的规定转入到对形式意义 的追求,并使“形式说”成为现代 美学的主流派别。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这一理论 是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 杰·弗莱提出和极力倡导的。它开了 视觉艺术领域形式主义的先河,并 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 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8
形式因素以某种规律的组合: 单纯的语言因素独自不具有任 何含义,它们只有在特定关系 中才能表达某种意味。真正感 动人的作品是恰当的意味与恰 当的形式共同构成的“有意味 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是如何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的几种类型?P113
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P154
②声画结合;③时空转换
的自由性;④追求逼真。
(6)摄影的主要特征:①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②光线和影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
P149
附:文学的主要特征:①形象塑造的间接性;②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P163
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的主要特征:同下
主要特征(简版)美术:造型性、静止性
音乐:“声”(即音响)与“情”(即情感)
舞蹈:时空艺术、动作性、抒情性、形
式美、与音乐密切联系
戏剧:故事的戏剧性、演出的剧场性、表现
的综合性
电影与电视剧:逼真性、综合性、蒙太
奇
摄影:纪实性、“光”(即光线)与“影”(即影调)的艺术
建筑:空间与实体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
园林:占较大固定空间、利用自然界的
材料首先是植物、独特的审美景观意义
曲艺:地域性
木偶:设计制作要采用绘画、雕塑等手段、表演采用戏剧形式、综合性强)
1.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在存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与
三维空间即平面与立体的区别之外,还有那些重要区别?
答:绘画:题材极为广阔,使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技法,可以具体表现人物所处的有关环境。
雕塑主要表现的是人特别是人体,有时也以动物为题材,雕塑形象具有单纯性,绘画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细致的表情和情感活动在雕塑中难以体现。
雕塑还具有注重发挥材质的作用。
P120、121
2.说明工艺美术品的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
P122
答:一般来说工艺美术品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3.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的需要?P122
答: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缺乏美感。
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和“包豪斯”组织旨在致力于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这种主张随后成为风靡世界的艺术思潮,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
只有使工业技术与美术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
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
4.音乐不能再现现实世界的物质形式,而长于抒情,那么音
乐表达感情的方式有什么特点?P127
答:(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
(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
(3)音乐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
7.舞蹈动作十分重视规范性和技巧性,那么舞台上的舞蹈是
否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动作表演?为什么?P133
答:舞蹈作为艺术,不是基本动作的堆砌,也不是单纯的技巧的展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舞蹈用动作说话也就是说舞蹈是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的,没有内涵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其观赏的价值。
8.怎么理解戏剧行动?为什么说戏剧行动是戏剧艺术最重要
的特征之一?P143
答:在戏剧中,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戏剧的一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都必须通过演员的直接行动来体现。
离开行动戏剧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戏剧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把这种行动的实现作为枢纽,自然行动成为戏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9.戏剧与电影、电视剧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具备剧本、导演、表演和美术这样四个要素,都要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内容,但是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P157
答:戏剧受时空转换的限制较大,而电影电视受时空的转换限制小,电影电视追求逼真,而戏剧不能太像,也不能不像。
10.电影与电视相比,各有什么优势?P158
答:电影篇幅有较严格的限制,影片长度一般控制在一小时四十分或三小时左右,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由于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和渲染气氛,电视是直接送进家居之内,个人可随意观看是比较平常的,这样情节也可以充分展开,又由于与观众有如面对面交谈,画面较小,采用中景和近景较多,表演更加平易。
11.联系实例,说明电影与电视剧时空转换的自由性是怎样体现的。
P157
答:电影与电视运动的画面可以随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都可是瞬息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影视实现时空转换主要依靠蒙太奇,这种转换结构有两种,顺结构形式。
顺式结构和交错式结构。
(自己加例子说明)
12.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否束缚了摄影家的主体性?P150
答:上述特征并没有束缚摄影家的主体性,摄影作为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当然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但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与纪实性相统一,而不能改变这一本质特性,如果抛开及时性,也就失去了摄影,摄影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实际主体的处理上,也就是说对对像进行选择或摆布上。
13.建筑与雕塑都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别于雕塑?P174
答:建筑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的实体,少数功能特殊的建筑物例外,如纪念碑,因为建筑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
供人居住或者进行活动,建筑的艺术形象是空间与实体的统一体,这与同属于三维空间造型的雕塑是不同的。
14.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P180
答: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要素特点,一是占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憩活动,二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三是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
园林与建筑由于功能上与特点上的这些相同之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
15.为什么说文学与其他各门艺术有着广泛的联系?P163
答: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广泛的联系,并且处于基础地位,例如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中文学剧本是创作的起点和依据。
歌曲则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纯粹的音乐和造型艺术在标题等方面也经常有文学的因素。
建筑园林也需要文学的参与,利用牌匾,对联题名等以增加诗意和人文内涵。
16.与美术、戏剧、电影等塑造的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P164
答: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像,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和色彩来塑造直接可视的艺术形像,也不能像音乐形像那样可以用听觉感知,更不能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形像。
文学塑造形像的方式是间接的,因为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号,文学家只能使用这些符号对自已心灵中孕育成功的艺术形像进行传达,而不能塑造形像本身。
17.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配合与结合的现象。
P182、185
答: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本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这是它们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的根本原因;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也是它们能够联系的因素,艺术门类联系与结合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①吸收与借鉴;
②配合;③结合。
18.艺术类型的分化与综合,对于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P186、187
答:艺术类型的分化与综合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艺术类型,
并使得整个艺术系统得到发展,这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展最为迅速的艺术门类对于其他门类和样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艺术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而形成的现代工业设计更是一股澎湃于整个生活的宏大艺术潮流。
它不仅对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影响到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催动着新的艺术形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