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资源短缺综合风险评价论文2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2)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许多行业和地区来说都至关重要。
因此,评估水资源短缺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评价指标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包括:1.水资源供求状况:评估水资源可利用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情况。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供水量和人口增长情况来确定。
2.水资源质量:考虑到水资源的可利用性,需要评估水资源的质量,包括水源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程度等因素。
3.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包括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政策、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政策等。
4.环境敏感性: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评估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
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水资源短缺的风险程度。
评估方法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水资源数据,包括水资源供求状况、水资源质量、水资源管理政策等。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统计数据等方式获取数据。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水资源供需缺口、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质量指标等。
3.指标权重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
不同指标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因此需要进行权重设置。
4.综合评估:根据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结果。
应对措施综合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后,需要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具体的应对措施可能包括:1.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保护水资源。
2.改善供水设施:通过改善供水设施和提高供水网络覆盖率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3.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和实施更加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等方面。
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稳定的风险

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稳定的风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而这一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供水的难题,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稳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水资源短缺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和冲突。
饮水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将感到失望和愤怒。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导致部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可能最终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的稳定性带来了明显的风险。
其次,水资源短缺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许多行业和企业都依赖水资源进行生产和运营。
如果水资源短缺,这些行业和企业将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停产和倒闭。
这不仅会导致失业问题,还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呢?首先,政府应制定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这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包括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治理力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水资源的投入,提高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确保水资源的平稳供应。
另外,倡导水资源节约意识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
每个人都应该明智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立法等手段来引导公众节约用水,鼓励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同时,企业和农业部门也应加大节水措施的推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扭转水资源短缺的趋势,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有效途径。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
可以通过技术和经验的交流,提供援助和支持等方式来帮助那些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
只有各国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综上所述,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稳定带来了明显的风险,不仅会引发不满情绪和冲突,还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保护论文六篇

水资源保护论文六篇水资源爱护论文范文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别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然而在人与水长期相处过程中消失了一些麻烦的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水旱灾难、水体污染等水问题比较突出。
1.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严峻缺水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进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用水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估量到2030年左右将消失用水高峰,到那时我们将进入严峻缺水时代。
2.水旱灾难问题。
水在培育生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水旱灾难对人类生存和进展造成极大的挑战。
全国约有10%的土地受洪水威逼,特殊是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滨海地区,水灾难频繁发生。
由于洪灾,全国年均经济损失1100多亿元,每年受灾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
同时,我国旱灾也比较严峻。
据分析统计,现在全国每年缺水总量为300~400亿立方米,很多地区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突出。
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人饮水困难,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
3.水体污染问题。
水资源的污染更是惊人。
据了解,全国每年直接排入江河的废水达360亿吨,50%的水源因污染不能饮用;全国2/3的河流污染,七大水系中黄河、松花江、辽河三大流域污染严峻;四大海区中渤海、东海污染严峻。
去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及太湖、滇池和巢湖中,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的河段只有36.9%;水质为四类、五类的河段达63.1%,其中劣五类水质达到37.7%;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75%的湖泊富养分化加剧;一些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这些都提示我们,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不仅仅在于缺水和污染的扩散,而是整体水生态环境变得相当脆弱,足以威逼到我国经济的进展。
二、我国水资源恶化的缘由分析目前,我国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已不容置疑。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摘要北京市一个重度缺水的超大型城市,水资源对北京来说极度重要,本文对北京水资源风险进行细致性分析以及对未来两年北京缺水的风险进行预测,建立了各项水资源风险模型对风险的高低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北京市近期缺水的主要风险在于气候条件和巨大人口规模。
在本文后段针对北京的现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并提出短期内的“外省外市”借水,制定更严的限水政策,强化人工降雨技术研究力度和实施力度,中期计划为海水淡化,外水调京以及我们城市雪水收集方案。
关键字北京水资源风险应对方案综合评价一问题的重述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水体。
主要包括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水资源短缺风险,泛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条件下,由于来水和用水两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使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
北京是一座超大型的国际大都市,是一个严重缺水。
北京地区近年来降水量为37.7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的八分之一,世界的三十分之一,远低于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危机线。
北京市降水量丰枯连续出现时间2~3年,最长连丰年可达6年,连年枯可达9年,历史记载最长枯水期为期20年,汛期径流占全年的70%左右。
水资源时空不均和连枯联丰的特点给原来水资源紧缺的北京无疑是雪上加霜,属111个特贫水城市之一,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
下图为北京市的供水来源和水资源利用北京市供水来源地表用水南水北调地下水再生水62%7%80%13%18%北京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环境用水10%41%34%15%二、问题分析北京的水资源风险因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用水、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制度,人口规模等。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严重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可以从供需状况、水资源管理、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供需状况是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重要指标。
供需状况的分析可以通过比较可用水资源与需求水资源的关系来进行。
可用水资源包括自然水源以及人工开发的水源,需求水资源则与人口增长、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生态环境需水等因素相关。
如果供需状况失衡,即需求超过了可用水资源,就会形成水资源短缺风险。
其次,水资源管理是影响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减少浪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评估水资源管理需要考虑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分配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政府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可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水资源短缺风险。
第三,环境变化也是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重要指标。
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水文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变化等方面。
气候变化会导致降水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水资源供应情况;水文变化则包括河流水量变化、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系统变化会改变水资源的净化能力。
这些环境变化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风险。
最后,社会经济因素也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估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以及农业发展等。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会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城市化的进行会导致水资源供应链的改变;农业发展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评估这些社会经济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短缺风险。
综上所述,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需要综合考虑供需状况、水资源管理、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因素。
完善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形成机理,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
只有科学合理地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水资源短缺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定稿

6.4
39.18
673.9
12.7
26
1061
120.4
3.25
1989
44.64
24.42
13.77
6.45
21.55
442.2
13.2
26
1075
117.2
23.09
1990
41.12
21.74
12.34
7.04
35.86
697.3
12.7
30
1086
105.4
5.26
1991
42.03
22.7
11.9
7.43
42.29
747.9
12.5
30
1094
111.9
-0.26
1992
46.43
19.94
15.51
10.98
22.44
541.5
12.8
5
1102
109.9
23.99
1993
45.22
20.35
15.28
9.59
19.67
506.7
5.55
1994
45.87
20.93
最小二乘
一、问题重述
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水体。主要包括陆地
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不足300m3,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附
28.81
13.89
4.52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概念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是指对一个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分析。
它包括对水资源量、供需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水资源短缺的风险程度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方法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以确定各个因素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贡献程度。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不同因素进行排序和权重确定,从而判断其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程度。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水资源短缺进行量化分析。
在定量评价中,需要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资源总量、用水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方面,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等。
应用案例案例一:某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在某市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中,首先确定了评价指标,包括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径流量、年用水总量等。
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并计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
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因素。
案例二: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在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中,除了考虑局部的水资源情况外,还需要考虑流域的水循环和水质状况。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同时考虑水资源供需的平衡、水循环的特点和水质的保护。
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可以对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与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有关。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水资源总量较少,人口稠密的区域可能面临较大的水资源短缺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增加了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其次,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密切关系。
如果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即使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也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因此,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时需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等各个方面。
此外,水资源短缺的风险还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有关。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可能带来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方面的挑战,增加了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最后,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与水资源管理和治理的能力有关。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有效的治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因此,在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时,还需考虑相关管理和治理政策的实施情况。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进行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和治理策略,以减少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保障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世界各地人民都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清洁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模型。
首先,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是评估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基础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和分布差异巨大,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水资源总量较少,人口稠密的区域可能面临较大的水资源短缺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短缺综合风险评价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成了被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水资源短缺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影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对风险造成的危害进行等级划分,对不同的风险因子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战略发展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对问题一,将影响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因素分为减少水资源短缺风险和增加水资源短缺风险。
减少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因子有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再生水资源量、污水处理能力和水源涵养(以植被覆盖率表示),增加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因子有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人均生活用水量和万元GDP水耗,共十二风险因子。
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从而得出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有降水量,污水处理能力,工业用水,环境用水,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和万元GDP水耗六个指标。
对于问题二,我们根据问题一所得到的主要风险因子为自变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全年水资源总量-用水量)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等级划分,利用残差分析方法对主要风险因子进行调控,使得风险降低。
对于问题三,我们利用风险度量和年份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出未来两年北京市水资源的风险度量,再根据问题二中得到的等级划分对北京市未来两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相应的预测。
对于问题四,根据前三个问题的相关结论,特别是影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以此给水利部门写一篇建议报告。
关键词:主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数据拟合风险因子1、问题重述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水体。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水资源短缺风险,泛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条件下,由于来水和用水两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使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
但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风险始终存在。
如何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造成的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对不同风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其造成的危害,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2009统计年鉴》及市政统计资料提供了北京市水资源的有关信息。
利用这些资料和你自己可获得的其他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评价判定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是什么?2、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作出风险等级划分并陈述理由。
对主要风险因子,如何进行调控,使得风险降低?3、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的短缺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
4、以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写一份建议报告。
2、模型假设1、数据来源准确2、每年的数据之间相互无关3、确定的各风险因子之间相互无关4、确定的风险因子包括主要风险因子5、数据计算均采用标准化后的数据3、符号说明(1)ijx :第i 年第j 个指标的值 (2)jx :第j 个指标的样本均值(3)js :为第j 个指标的样本标准差 (4)ij Y :标准化后的数据表(5)R:数据表ijY的相关矩阵 (6)jλ:特征值(j=1:12)(7)j e:特征向量(j=1:12) (8)E: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9)jz:各个主成分的载荷(10)p:主成分的载荷矩阵(11)i y:风险度量 (12):i x:主要风险因子标准化后的值(13)ib:回归系数 (14)ε:回归方程中的误差(15)a:风险度量的均值 (15)b:风险度量的标准差4、模型建立与求解4.1 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4.1.1问题分析:北京,地理位置: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
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作为缺水城市的北京,近几十年来,一方面降水量减少,一方面又面临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使得北京的水资源呈现出严峻形势。
4.1.2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很多,总的分为减少水资源短缺风险和增加水资源短缺风险。
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和资料,确定以下因子为风险因子。
减少水资源短缺风险增加水资源短缺(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再生水资源量(6)水源涵养指标(以城市绿化覆盖率表示)(7)农业用水(8)工业用水(9)生活用水(10)环境用水(11)人均生活用水量(12)万元GDP水耗(5)污水处理能4.1.3模型建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主要风险因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它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所含的信息又互不重叠。
即它们要相互独立,互不相关。
这些综合变量就叫因子或主成分,它是不可观测的,即它不是具体的变量,只是几个指标的综合。
这时通过在主成分分析中获得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正交旋转后的主因子载荷矩阵,来判断各主成分中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步骤为: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jjij ij s x x Y -=(1)其中,ijx 为第i 个分区第j 个指标的值,jx 和js 为第j 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2)计算数据表ij Y 的相关矩阵R 。
()()()()∑∑∑===----=nk nk jkjikink jkj i kiij x xx xx x x xY 11221(2)(3)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R 的j 个特征值,1λ2λ......j λ,且从大到小排列,特征值大于0。
然后分别求出对应的特征向量,1e 2e ......j e (4)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贡献率:()p i pj j i ......2,1/1=∑=λλ主成分累计贡献率:∑∑===pj jm j j Z11/λλ (3)在分析中,我们取E>90%的m 值,从而对m 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5)计算主成分的载荷()()p j i e x z p i j i j ......2,1,,==λ (4) 通过主成分的载荷来确定主要的风险因子。
4.1.4 模型求解1: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因子数据:2:将表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数据表Y:见附表1ijY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见附表23:由数据表ij: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及各主成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下表:4分析表中的数据,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高达93.75%,故只需求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C1,C2,C3即可。
由贡献率折线图也可以清晰的看出,C4之后的图形逐渐平缓且趋于零,所以确定前面三个为主成分。
5:计算主成分的载荷对于特征值λ1=8.9331,λ2=1.5627,λ3=0.7543及其特征向量e 1,e 2,e 3,并计算各变量1221......,X X X 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4.4主成分载荷表1减少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 主成分 Z1 Z2 Z3 X1(降水量) 2.667 -0.0374 -0.0444 X2(地表水) -0.0512 0.1815 0.0404 X3(地下水) 0.2450 -0.2291 -0.2004 X4(再生水) -0.0430 -0.5343 -0.2909 X5(污水处理能力) 0.1330 -0.1841 0.3750 X6(水源涵养指标)-0.1878-0.0917-0.1290表4.5 主成分载荷表2增加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主成分Z1 Z2 Z3X7(农业用水) -0.0573 0.0811 -0.2928 X8(工业用水) 0.1242 -0.3174 0.4116 X9(生活用水) -0.4840 -0.4314 -0.2696 X10(环境用水) 0.7060 -0.1326 0.2097 X11(人均年生活用水量) 0.0605 0.9053 -0.1699 X12(万元GDP 水耗) 0.9714 -0.1329 -0.2606X1有较大的正相关,这是由于降水量是水资源的来源,其大小变化直接影响到水资源量的大小,当降雨量增多时,水资源短缺风险就相应减少。
第二主成分Z2与各因子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第三主成分Z3与污水处理能力X5有较大的关系。
这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排放的污水越来越多,成为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因子,而污水处理能把废水转化为淡水,所以污水处理能力能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短缺风险。
从表4.5可以看出,增加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中,第一主成分Z1与环境用水X10和万元GDP 水耗X12有较大的正相关。
第二主成分Z2与X11人均年生活用水量有较大的关系,第三主成分Z3与X8工业用水有较大的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是:降水量,污水处理能力,工业用水,环境用水,人均年生活用水量,万元GDP 水耗六个指标。
4.2 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4.2.1问题分析在问题一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已经确定了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六个主要风险因子,本题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在该模型中,以风险度量为因变量,风险因子为自变量。
这些自变量前的回归系数即为该变量每变化一单位对风险度量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从而确定该如何调控风险因子,使得风险降低。
该模型可以指出如果这些主要风险因子不加控制,将会对风险度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实质即为一综合评价模型。
风险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计算所得的风险度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
4.2.1模型建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风险度量y 由全年水资源总量与全年用水量之差决定的,自变量为问题一中所确定的六个主要风险因子。
于是我们考虑如下的回归方程:i i i i i i i i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b y ε+++++++=6655443322110 (5)其中:8,7,6,5,4,3,2,1=i 用矩阵形式记作:⎪⎪⎪⎪⎪⎪⎪⎪⎪⎪⎪⎭⎫ ⎝⎛=87654321y y y y y y y y y ⎪⎪⎪⎪⎪⎪⎪⎪⎪⎪⎪⎭⎫⎝⎛=868584838281767574737271656463616261565554535251464544434241363534333231262524232221161514131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 ⎝⎛=87654321b b b b b b b b b ⎪⎪⎪⎪⎪⎪⎪⎪⎪⎪⎪⎭⎫ ⎝⎛=87654321εεεεεεεεε 于是,公式(5)可以写为:ε+=xb y其中,87654321,,,,,,,εεεεεεεε 独立同分布于正态),0(2σ=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