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地区、超载地区判定指标

水资源短缺地区、超载地区判定指标
判定一个地区是否存在水资源短缺或超载可以根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1. 水资源总量:地区水资源总量是判断水资源是否短缺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使用水资源总量与人口数量的比例来评估水资源的充足程度。
2. 年降水量:降水量是地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年降水量较低的地区可能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3. 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是指地区实际用水量与可用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高水资源利用率可能表明地区存在超载问题。
4. 水资源平衡:水资源平衡指的是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况。
供大于求可能导致水资源过剩,而求大于供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
5.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是衡量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的一个指标。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意味着地区存在超载问题。
6. 水资源消耗强度:水资源消耗强度是指单位产出值所需的水资源量。
高水资源消耗强度可能表明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7. 水质状况:水质状况是评估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质恶化可能导致水资源无法有效利用。
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可以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或超载问题进行评估和判定。
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所谓水资源短缺风 险是 指在特定 的时空环境条件
下, 由于来水 和用水 两方面存在 的不 确定性 , 可能 区域 引发水 资源 系统 供 水短 缺 的概 率 以及 由此 产生 的损
究 区 内 6个 沿 海城 市 2 0 0 1 -2 0 1 0年 1 0 a统计 数 据 , 运 用 可 变模 糊 识 别模 型 结 合 G I S空 间分 析技 术 , 对 辽 宁 沿 海 经 济
带水资源短缺状 况进行 综合评价 。结果表 明: 辽 宁沿海经济 带水资源短缺 处于 中等偏 高风险 , 其 中, 盘锦 和锦 州处 于高风险 , 其他各 市均处于 中等偏高风险。 关 键 词 :水资源短缺 ; 可变模糊 识别 ; G I S ; 风 险评价 ; 辽宁沿海经济带
识别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 险进行评价。 该模型能够科学、 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 准 区间的相对隶属度 、 相对隶属 函数 , 并且能够通过变 化 模型及其参数 , 合理地确定 出样本 的评价等级 , 提高 对 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 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 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
( 辽宁师范大学 a . 城市与环境学 院; b . 海洋 经济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心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9 ) 摘要 :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 险的基础上 , 从 水资源禀赋指标、 用水量指标、 水资 源利用状况和社 会 经济指标 4个准则层综合分析 2 0个评 价指标 , 合理构 建辽 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 缺风 险评 价指 标体 系。采用研
第3 2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 AL R ES E ARC H AN D DE VE L OP ME N T
基于模糊数学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基于模糊数学 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陈宇翔 , 潘海泽
[ 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 文章将影响水 资源的因素划分为四个一级 因素 , 十六个二级 因素( 中五个定量 因素 、 其 十一个定性 因素 ) ,
建立 了水资源风 险评价指标体 系 ; 用层 次分析 法确 定 了各个指标的权重 ; 采 建立 了评价指标集 同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 构造 了五 区间评价指标 集, 对每 个指 标进 行 了五 区间的定性描述 ;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所建立的水资源风险评价数 学模 运
近年来 ,我 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 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有必要研 题 日趋严重 ,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以北京市为 究水资源短缺问题 。 例,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部 , 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
润性季风气候 , 由于受季风影响 , 雨量年际季节分
一
、
指标体 系建立
( ) 一 水资源短缺影响因素集合
[ 作者简介] 陈字翔 ,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城 市轨道交通学院 ,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 生 , 海 2 12 ; 上 0 60 潘海泽 ,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城 市轨道交通学院讲 师, 博士 , 究方向 : 下水环境效应研 究, 研 地 上海 212 060 [ 中图分类号 ] 24 F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7 72(010— 00 00 10— 732 1)9 01— 06
配极不均匀 , 夏季降水量约 占全年的 7 %以上 , 0 全
通过资料查阅以及现场调研将水资源短缺风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55 m 属海河流域 , 7m 。 从东到西 险的因素概括为 4 因素集 : 个 自然地理 因素 I; 1 社
推荐-数学建模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精品 推荐 精品

题目: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摘要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水体。
主要包括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本文提出了马氏判别法、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等三种方法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针对问题一基于附表1通过马氏判别法筛选出影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针对问题二通过模糊聚类的方法,分了水资源短缺的四个等级,在问题三中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测出了20XX年、20XX年和20XX年的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量,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风险,提出了南水北调、再生水的利用、污水处理等几种措施,并分析了在进行这几项措施后历年风险等级的下降情况,最后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书写了一份建议报告,基于建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马氏判别法、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一、问题的重述水资源短缺风险,泛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条件下,由于来水和用水两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使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m3,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附表中所列的数据给出了1979年至2000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何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造成的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对不同风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其造成的危害,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虑以下问题:1 评价判定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2 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风险等级划分并陈述理由。
对主要风险因子,如何进行调控,使得风险降低?3 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的短缺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
4 以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写一份建议报告。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数学建模 -的范例

针对问题三,本文首先对主要风险因子进行了灰色预测,计算出未来几年水资源总量、降水量、平均气温、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
然后采用问题二中的BP神经网络预测每年的缺水量。
最后通过整合往年的数据,运用问题二中的熵值取权的模糊评价模型预测出未来几年内水资源短缺的风险等级。
由于考虑到降水量和地下储水相关系数高,我们依据历年的降水量估测出平水年,偏枯年,枯水年三种不同年份的水资源总量,并应用问题二的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评估,得到三种不同年份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依次为高,较高,较低。
最后我们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短缺的风险等级影响,风险等级依次变为低,偏低,无。
针对问题四,我们从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分析、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原因探究、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三个层面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议报告,以求帮助其合理规避水资源短缺风险。
关键字:水资源短缺风险、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BP 神经网络、熵值取权一、问题重述1.1 问题背景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同时也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水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有水的地方欣欣向荣,水资源枯竭的地方则文明消失。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却没有同等重视节约和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1.2 问题重述水资源短缺危险泛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由于来水和用水的不确定性,室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可能性以及有此产生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属严重缺水地区。
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厂,产业结构调整等。
但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风险始终存在。
如何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造成的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对不同风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其造成的危害,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概念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是指对一个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分析。
它包括对水资源量、供需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水资源短缺的风险程度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方法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以确定各个因素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贡献程度。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不同因素进行排序和权重确定,从而判断其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程度。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水资源短缺进行量化分析。
在定量评价中,需要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资源总量、用水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方面,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等。
应用案例案例一:某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在某市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中,首先确定了评价指标,包括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径流量、年用水总量等。
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并计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
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因素。
案例二: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在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中,除了考虑局部的水资源情况外,还需要考虑流域的水循环和水质状况。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同时考虑水资源供需的平衡、水循环的特点和水质的保护。
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可以对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虽然北京市政府采取 了一 系Y } 救措施 , l ,b 如加 大污水处 理 力度 , 南水北调T程建设 , 优化产业结构等 。但是 , 随着气
米, 多年平均 境水量 l . 亿平方米 , 10 6 当地水资源 的人均 占
有 量约 3 0 0 平方米 , 占世界 人均 的 1 3 , 远低 于国际公 约 /0远 认 的人均 10 立 方米的下 限, 00 属重度缺水 城市 。因此 , 资 水 源短缺 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北京经济建设 的主要因素。 2北京市水 资源 影响因子分析 。北京市 水资源开发 利 . 用 中存在 的问题主要 有 : 1上 游来水衰 减趋势相 对 比较 明 () 显 ;2 地下 水位下 降( () 由于长期超采 地下水 ) ( ) ;3 周边水 污 染 加重 了城 市水危机 ;4 城市 化发展和 人 口膨胀 加重 了生 ()
[ 者简介] 范子静 ( 9 0 ) 作 1 9 一 ,女 ,本 科 ,研 究 方 向为偏 微 分 方 程 以及 非 线 性 科 学 。
一
、
问题 重述
( ) 一 基本情况 北京是世界上水 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 , 多年平均
三、 实例分 析
1研究 区概况依据北京市过去 3 年的可利用水资源量 、 . 0
制 约 经 济 社 会 可 持续 发展 的第 一 瓶 颈 。 ( ) 题 的 由来 二 问
础数 据来研究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及变化。 北京 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 山脉 、 山山脉 的交接 部 燕 位。东距渤海 10 里。它的东南部 为平 原 , 5公 属于华北平 原 的西北边缘 区 ; 西部 山地 , 太行山脉 的东北余脉 ; 部 、 为 北 东 北 部 山地 , 为燕 山山脉 的西段 支脉 。 由于受 气候 环境 ( 季 风) 响, 影 雨量 季节分 配极 不均匀 , 夏季 降水量 约 占全年 的 7%以上 , O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5 5m 7 m 。属海河 流域 , 从西 到 东分 布有 大 清河 、 永定 河 、 北运 河 、 白河 、 运 河 五大 水 潮 蓟 系。北京是当今世界上严重缺水 的大城市 之一 , 当地 自产 水 资源量 仅 3 .9 立 方米 , 99 亿 多年平 均入 境水 量 1 . 亿 平 方 65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07 #
0, 即水资源系统一直处于失事状态( TF = NS ) , 则 #= 0。一般来讲, 0< #< 1。这表明水资源系统有时 会处于失事状态, 但有可能恢复正常状态, 而且失事的历时越长, 恢复性越小, 也就是说水资源系统在经
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失事之后, 转为正常状态是比较困难的。
1 5 风险度 用概率分布的数学特征, 如标准差 % 或半标准差 %- , 可以说明风险的大小。 % 和 %- 越
大, 则风险越大, 反之越小。这是因为概率分布越分散, 实际结果远离期望值的概率就越大[ 4] 。
n
∀ % = ( D ( X ) ) 12 =
( Xi - E ( X ) ) 2 ( n - 1) 1 2
( 14)
i= 1
或
n
∀ % = ( D ( X ) ) 1 2 =
( Xi - E ( X ) ) 2 P( Xi) 12
由于水资源风险率、脆弱性、风险度是越小越优性指标, 所以对于 u1, u2, u5 各评语级可构造如下 隶属函数:
# 908 #
水资源短缺风险
v 1( 低) v2( 较低)
v 3( 中) v4( 较高)
v 5( 高)
u 1( 风险率)
∋ 0. 200 0. 200~ 0. 400 0. 401~ 0. 600 0. 601~ 0. 800
( 15)
i= 1
用 %、%- 比较风险大小虽简单, 概念明确, 但 %- 为某一物理量的绝对量, 当两个比较方案的期望
值相差很大时, 则可比性差, 同时比较结果可能不准确。为了克服用 %- 可比性差的不足, 可用其相对
量作为比较参数, 该相对量定义为风险度 FDi , 即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 也称变差系数)
一般的风险研究只对个别风险指标进行描述, 而对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判则比较少见。 本文在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对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所得到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判, 从 而确定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所达到的程度, 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
1 1 风险率 根据风险理论, 荷载是使系统 失事 的驱动力, 而抗力则是对象抵御 失事 的能力。如
∀ 系数, 因此满足 i = 1, ( i = 1, 2, ∃, m ) ; 同时, 模糊变换 A & R 也即退化为普通矩阵计算, 即 bj = ∀ min 1, i ( rij , i = 1, 2, ∃, m; j = 1, 2, ∃, n。上述权系数的确定可用层次分析法( AHP) 得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评价因素集 U = { u1 , u2 , u3 , ∃, um } 对应评语集 V = { v1 , v2 , v3 , ∃, vn } , 而评 判矩阵中 rij 即为某因素 ui 对应等级 vj 的隶属度, 其值可根据各评价因素的实际数值对照各因素的分级 指标推求。我们将评语级分为 5 个级别, 各评价因素分级指标见表 1。
NS
NS
#= ∀ Zt ∀ ∃t
( 11)
t=1
t=1
记
NS
NS
∀ ∀ T FS =
Zt , TF =
∃t
( 12)
t= 1
t=1
则有
T FS T F , T F % 0
#=
( 13)
1,
TF = 0
从上式可以看出, 当 T F = 0, 即水资源系统在整个历时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则 #= 1; 而当 T FS =
2005 年 8 月 文章编号: 0559 9350( 2005) 08 0906 07
水利
SHUILI
学报
XUEBAO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第 36 卷 第 8 期
阮本清, 韩宇平, 王浩, 蒋任飞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44)
摘要: 本文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 作为评价指 标, 研 究了水资 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包括北京 和天津在内的首都圈水资源短缺 风险进行了 评价。结果 表明,
关系矩阵 R 可表示为 r11 r 12 ∃ r 1n
R = r21 r 22 ∃ r 2n ∃ ∃ ∃∃ rm1 rm2 ∃ rmn
式中: rij 表示因素 ui 的评价对等级vj 的隶属度, 因而矩阵 R 中第 i 行 Ri = ( r i1 , r i2 , ∃, rin ) 即为对第 i 个 因素 ui 的单因素评判结果。在评价计算中 A = ( 1 , 2 , ∃, m ) 代表了各个因素对综合评判重要性的权
# 906 #
0, 系统工作正常( X t S ) I t = 1, 系统失事( X t F )
1 2 脆弱性 脆弱性是描述水资源系统失事损失平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定量表示系统的脆
弱性, 假定系统第 i 次失事的损失程度为 Si , 其相应的发生概率为 Pi , 那么系统的脆弱性可表达为[ 1]
NF
∀ = E ( S) = PiSi
( 3)
t= 1
式中: NF 为系统失事的总次数。
例如, 在供水系统的风险分析中, 可以用缺水量来描述系统缺水失事的损失程度。类似洪水分析,
假定 P1 = P2 = ∃= PNF = 1 NF, 即不同缺水量的缺水事件是同频率的, 这样上式可写为
∀ =
1 NF
NF t=1
VEi
( 4)
式中: VEi 为第 i 次缺水的缺水量。
上式说明干旱的期望缺水量可以用来表示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为了消除需水量不同的影响, 一般
采用相对值, 即
NF
NF
= ∀ VEi ∀ VDi
( 5)
i= 1
i= 1
式中: VD i 是第 i 次干旱缺水期的需水量。
1 3 重现期 事故周期是两次进入失事模式 F 之间的时间间隔, 也叫平均重现期。用 d ( !, n) 表示第
!v5 ( &) =
&ai4 -
ai3 ai3
,
ai3 < & ∋ ai4
1,
& > ai4
由于水资源可恢复性和重现期是越大越优性指标, 所以对于 u3、u4 各评语级可构造如下隶属函数:
!v1 ( &) =
1,
ai ai2
2-
& ai1
,
0,
& ) ai1 ai2 ∋ & < ai1 & < ai2
)0. 800
表 1 各评价因素分级指标
u2 ( 脆弱性)
∋ 0. 200 0. 200~ 0. 400 0. 401~ 0. 600 0. 601~ 0. 800
)0. 800
u3( 可恢复性)
)0. 800 0. 601~ 0. 800 0. 401~ 0. 600 0. 200~ 0. 400
n 间隔时间的历时, 则平均重现期为[ 2]
∀ ∀ =
1 N-
N- 1
1 n=
d(
1
!,
n)
( 6)
式中: N= N( !) 是 0 到 t 时段内属于模式 F 的事故数目。
1 4 可恢复性 恢复性是描述系统从事故状态返回到正常状态的可能性。系统的恢复性越高, 表明该 系统能更快地从事故状态转变为正常运行状态。它可以由如下的条件概率来定义[ 3]
设给定 2 个有限论域 U = { u1 , u2 , u3 , ∃, um } 和 V = { v1 , v2 , v3 , ∃, v4 } , 其中, U 代表综合评判的因 素所组成的集合; V 代表评语所组成的集合。则模糊综合评判即表示下列的模糊变换 B = A & R , 式中 A 为 U 上的模糊子集。而评判结果 B 是 V 上的模糊子集, 并且可表示为 A = ( 1 , 2 , ∃, m ) , 0 ∋ i ∋ 1; B = ( b1 , b2 , ∃, bn ) , 0 ∋ bj ∋ 1。其中 i 表示单因素 ui 在总评定因素中所起作用大小的变量, 也在一 定程度上代表根据单因素 ui 评定等级的能力; bj 为等级vj 对综合评定所得模糊子集 B 的隶属度, 它表 示综合评判的结果。
果把水资源系统的失事状态记为 F ! ( > ) , 正常状态记为 S ! ( < ) , 那么水资源系统的风险率 为[ 1]
r = P( > ) = P{Xt ! F}
( 1)
式中: Xt 为水资源系统状态变量
如果水资源系统的工作状态有长期的记录, 风险率也可以定义为水资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时间
与整个工作历时之比, 即
Cv = %i E( X ) = %i !i
( 16)
风险度不同于风险率, 前者的值可大于 1, 而后者只能小于或等于 1。
2 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把损失概率、损失程度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分析该风险的影响, 寻求风险对策并分析该对策的影响, 为风险决策创造条件。本文采用上述定义的风 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风险度作为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价指标,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水 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价。
!v2 ( &) =
ai1 &
,
1,
ai3 ai3 -
& ai2
,
0,
& ) ai1 ai2 ∋ & < ai1 ai3 ∋ & < ai2 & < ai3
!v ( &) = 3
0,
a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