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地球的大气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大气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层是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由不同密度、温度和气候特征的气体构成。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对于我们理解天气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的地球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氩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比最大,约为78%,氧气占约21%。

其他微量气体如氩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相对较小。

二、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地球表面往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跃层、热层和外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至约10-15公里的高度,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

这里的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高度约为10-50公里。

这一层中的空气极少发生垂直运动,风向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

平流层的温度由于臭氧层的存在而逐渐上升。

3. 跃层:跃层位于平流层和热层之间,高度约为50-80公里。

这一层中的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同时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4. 热层:热层位于80公里以上,空气稀薄且温度急剧上升。

这一层中的气体离开地球表面并散布到太空中。

5. 外层:外层位于热层之上,它是指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一层中的气体可以随着太阳风的影响而受到剥离。

三、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上一系列持续的气流运动,包括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和局地尺度的局地风系。

大气环流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流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热量较大,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而副热带高压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由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极地低压带位于极地附近,由于较低的温度和较弱的太阳辐射,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

(⼀)热⼒环流: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是⼤⽓运动的⼀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间冷热不均是⼤⽓运动的根本原因,⽔平⽓压差是⼤⽓⽔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的⽔平运动—--风
⾼空风:在⽔平⽓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作⽤下,风向与等压线平⾏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风:受摩擦⼒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

⽔平⽓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平运动的原动⼒地转偏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与风向⽅向相反,既减⼩风速,⼜改变风向(摩擦⼒越⼤,风向与等压线夹⾓越⼤) 风⼒(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风(⼒)速越⼤
(三)全球⽓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压带成因(热⼒或动⼒原因)。

(四)⽓压和风带的移动:⽓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性质的差异,破坏了⽓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前后,北半球副热带⾼⽓压带被⼤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夏威夷⾼压);1⽉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上的冷⾼压(亚洲⾼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1.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及季风。

4.结合具体气候类型的特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②风带(北半球)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2.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

(√)3.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水平气流向左偏转,环流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4.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问题探究]分析三圈环流示意图(图1)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共同探讨问题。

图1图2探究1全球低压带和高压带各有哪几个?哪些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提示:低压带有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高压带有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其中赤道低压带是由于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极地高压带是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形成属于热力原因。

探究2哪些纬度位置多雨?为什么?提示:赤道和60°纬度多雨,这两个纬度位置都是由低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容易凝结形成降雨。

探究3确定各风带的风向,填在下表中,并分析风带风向的特点。

提示:从图中读取各风带的风向由于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不同,因此南北半球对称风带内的风向也关于赤道对称,东西方向相同,但南北方向相反。

探究4全球气压带、风带随着季节变化其分布有什么变化规律?提示: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变化其分布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移动的纬度幅度为5°~10°。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 学目 标: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特别是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规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 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 能;通过海平面气压分布和季风形成等直观图的阅读,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又把两者结 合起来,初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பைடு நூலகம்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了 解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介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 因之一,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
2、重点、难点
重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季风环 流的形成。
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 律;季风的形成。
; 德国退税 https:///knowledge/ 德国退税

回答出“心理变化”1分,回答出“突出主旨”2分)24.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2分。没按文中原句回答,意思相同亦可。)25.示例: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今 ,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甚至《中国诗词大会》都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中国古典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3分。围绕“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回答,表述清楚即可。) (2017江苏盐城)(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

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2-1-3大气环流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2-1-3大气环流 Word版含答案

课时3 大气环流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及大气环流的影响。

3.结合亚洲季风形成示意图,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4.结合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阅读教材P36~P39“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1)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类型⎩⎨⎧低纬环流:a 、d中纬环流:b 、e高纬环流:c 、f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

(2)风带:H 为东北信风带,K 为东南信风带,I 、L 同为中纬西风带,J 、M 同为极地东风带。

(3)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0全球大气环流示意,据图分析: (1)赤道与极地之间本应形成单圈环流,为什么会变成三圈环流呢? (2)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风带有哪些? (3)极锋是怎样形成的?对地球表面有何影响?提示 (1)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赤道与极地因冷热差异产生的单圈环流变为三圈环流。

(2)低纬环流圈: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东北(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环流圈: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纬环流圈: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3)极地冷空气收缩下沉的同时向低纬运动,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迅速被迫抬升,形成了极锋。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D
G G
90°N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D
G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G
D
赤道低气压带

课堂活动:
你能否根据前面的讲 述,将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画出来?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30°S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90°S
(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1)假如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 赤道上 ---单圈环流
D G 90N
极地高压带
60N
30N
G
D
赤道低压带
0
赤道温度高,极地温度低
单圈环流
想一想:
现实中,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是否存在?
(2)考虑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在 赤道上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热力环流原理下:
北极
赤道
赤道
间 存 在 的 热 力 环 流
南极
在 理 想 状 态 下 , 地 球 赤 道 和 两 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 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水 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 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 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3、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双选)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一地理《大气环流》教案

高一地理《大气环流》教案

高一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大气环流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3.能够运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

二、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2.大气环流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2.大气环流对天气和气候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吗?(二)课堂讲解1.讲解大气环流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在地球表面及其上空大规模的运动。

根据其形成的纬度范围,可以分为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和高纬度环流。

大气环流对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如影响气温、降水等。

2.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1)低纬度环流: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在低气压带两侧,大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形成低纬度环流。

(2)中纬度环流:在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形成中纬度环流。

其中,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副热带地区的下沉气流形成的,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极地地区的上升气流形成的。

(3)高纬度环流:在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形成高纬度环流。

其中,极地高压带是由于极地地区的下沉气流形成的。

3.讲解大气环流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影响气温:例如,赤道地区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由于受极地高压带的影响,气温较低。

(2)大气环流影响降水:例如,中纬度地区受中纬度环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降水较少。

(三)案例分析1.分析赤道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赤道地区的气候为什么如此炎热潮湿?2.分析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中纬度地区的气候为什么多变?3.分析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为什么寒冷干燥?(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学习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因特征
气流 属性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热低压 上升 湿热
30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热高压 下沉 干热
60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冷低压 上升 温湿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冷高压 下沉 冷干

/ 整木定制
东 中

南 纬
极 地 东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3)考虑A、B、C----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djm831zbg
“马大嫂,你快坐,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坐在床上的妻子一边招呼着马大嫂,一边对我说:“苏林,这些天多亏马大嫂照顾,又是接送 女儿上学,又是帮咱扒玉米„„” “马大嫂,谢谢你„„让你受累了。”我望着围在床边的小荷和荷花,歉意地说:“这次出发,来去匆匆,什么也没给孩子们买,真是不好意 思。” “六叔,我什么也不要,就要你家小弟弟。”荷花搂着我的腿,我蹲下身,把她抱起,紧紧地搂在怀里。 “六叔,把小弟弟给我家,好吗?” “不——!小弟弟是我家的,凭什么给你!想要„„让你妈去河边捞。”小荷像只老母鸡保护着小鸡一样守护着床上的弟弟。 “荷花真乖儿,明年让你妈„„一定给你„„捞个小弟弟。” 泪水不由自主的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 “六叔,你怎么哭了?我不要你家的小弟弟了„„六叔,你笑一个给我看„„” “六叔真好,六叔笑了„„” 为了荷花,我是流着泪笑的,其实我的心里比哭还难受。 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的降临给我增加了人生的力量。这年的春天,我和妻子肖艳筹划着盖座新房。 在农村盖新房是一件人生大事,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我的岳父和岳母更不例外,提前几天就来帮我出谋划策,照看孩子。劳累了一天的我送走 了前来帮忙的邻舍百居,便筹划起明天的开工计划来。 大哥和二哥陪着我的父亲和岳父在喝茶闲聊。 母亲和岳母在逗着宝根玩(我儿子的乳名叫宝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里屋内传来小荷的读书声,肖艳正在跟小荷背古诗。 “爹,我想明天开始动工。”我凑到茶几前,一边倒茶一边谈我的计划,“明天一早,我们搬家,把屋里的所有东西全都搬出去,八点开始扒 屋„„” “扒屋?扒什么屋?你不是说盖西边的两间空地吗?”听了父亲的话,我知道他又发起浑来。 “爹,我们不是说好了先搬到我家去住„„” 大哥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摆手拒绝,“你家我不去了,大虎也是二十多的人了,说不准哪一天就领个媳妇来,你往哪儿安排?再说,你家不 是镇上的领导来指导,就是村委的成员去开会,人来人往的,我一个老头子接受不了。” “那就到我家去住吧,我家的大牛二牛都在学校读书,家里可清净了,两间上房任您住。”二哥说得很对,我也很赞成。 父亲却说:“你没白没黑地跑运输,不是早走就是晚归,拖拉机的噪音还不把人烦死!” 我的妈呀,我父亲这是怎么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爹,您究竟愿意到谁家住?只要我能办到的,我无条件服从。”我不得不向父亲投降,只要父亲同意扒屋。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想干的 事谁也别想拦住我。
平衡;同时对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风带 成 因 属性 00--300 信 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干燥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分布
气压带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冬
西伯利亚高压 副 蒙古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亚欧大陆

平 洋
夏威夷 高压
副 亚洲(印度)低压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30°N

3、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低纬环流
2 1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