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教师篇

合集下载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教师心得5篇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教师心得5篇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教师心得5篇感动中国人物教师心得【篇1】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一个伟大的老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所以他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

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学校决定将陈斌强工作地点从乡镇调到县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很佩服他对妈妈的一份孝心,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坚持一直背着母亲上下班,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

”让我顿时潸然泪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看完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关于他的新闻,他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普通的事儿,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想来,也许是很多子女虽心里装着父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缘故吧?”张丽莉,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2022年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现已逐渐康复。

我很感动,这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张丽莉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同学,他超级不喜欢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

一段时间之后,那名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我觉得她很了不起,这时我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感动中国人物教师心得【篇2】“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

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

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材料范文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材料范文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材料范文感动中国教师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1)12年来,张桂梅的每一天从清晨的教学楼巡视开始。

5点30分,张桂梅打着手电筒,将5层教学楼的楼道一一点亮,早些年,她要赶走因为没有院墙而进入学校的蛇和各种小动物,低飞的蝙蝠会划破学生的脸。

她站在二楼,手持喇叭,催促学生跑步进教室。

她希望顺时针转的每一分钟都能逆转贫穷。

她记得调任云南华坪县中心学校教书时,第一次目睹贫穷带来的苦难:有学生没钱置办衣服,冬天穿着一两块钱的塑料凉鞋;有学生买不起饭,晚上抓一把米放到热水瓶,作为第二天的早餐;还有家长来教书费,拼拼凑凑在桌上洒了一把,最大金额的5角,总共不到50元,“我就这些了,有了还给你送来。

”张桂梅常自掏腰包带学生下馆子,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和被子。

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中长了一颗2公斤大的肿瘤。

从医院到学校10分钟的路程,张桂梅走了40分钟。

为带好毕业班,张桂梅坚持上课,把学生送进考场再住院。

有一天,张桂梅突然喘不上气,有老师顶着风雨为她找氧气袋。

有学生家长在山里采野灵芝,用机器磨成粉,拌在饭里送给她吃,还有学生去山里采摘野核桃给她。

山里的妇女们为了给她治病捐款,10元、5元……县长对她说,我们这个地方再穷,都会把你的病治好。

“所以我就留在这儿了。

”张桂梅说。

2001年,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担任院长,丈夫去世、无儿无女的张桂梅答应了。

她发现,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有杀死家暴丈夫获刑的母亲,有因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

这让张桂梅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里女孩本就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很多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了。

有一次,张桂梅在家访途中,看到一个女孩坐在田埂上,眼睛往远处看,她上前询问这个女孩在想什么,女孩看了她半天,哭着说自己想读书,但妈妈让她嫁人换彩礼。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感动中国老师人物事迹1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魏玲说:“德与学是老师最重要的两项素养。

无学无德,同学厌恶你;有学无德,同学敬畏你;有德无学,同学怜悯你;德学兼备,同学才会拥护你。

”关爱同学,教书育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她认为爱与责任应当是师德的灵魂,对同学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她始终抱着对同学的爱心,坚持做同学的伙伴。

她所教的专业每年都有二表B的同学,这些同学思想活跃但学习缺乏自信,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舞,有一次她在班级鼓舞同学报名参与全国的ERP竞赛,一表班的同学报名特别踊跃,二表B班有一个平常上课很仔细的同学迟迟没报名,课间时魏玲特意问他,你为什么不报名参赛,他说:“老师,我不行,参与也得不上奖。

”她说:“你都没参与,怎么知道你不行,我觉得你行,至少应当去试一下。

”在她的鼓舞下,这名同学报名参与了,而且经过培训、选拔,代表学校参与了全国赛并获奖,并因此保送了讨论生,今年毕业找到了抱负的工作。

毕业前他找到魏玲说:“老师,感谢您,没有您的鼓舞我不会去参与竞赛,更不会保送讨论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却您当时鼓舞她报名时那期盼的眼神。

”她深深感觉到,老师的一个鼓舞真可以转变一个同学的成长轨迹。

前年冬天,一名同学生病住院,她得知消息立刻去了医院病房探望,去医生那里了解病情,医生还以为她是家长。

她每天都抽空去医院探望同学,还给同学带去可口的饭菜,当她把削好的苹果递到同学手里时,同学落泪了。

由于病情需要等同学稍缓解就去上海就医,一月的哈尔滨天寒地冻,为了不加重同学的病情,魏玲亲自开车把他送到了机场,又和他的家长联系在上海接机。

经过在上海的治疗,同学身体慢慢复原,后来在给她发的短信里一贯称呼她魏姨,这名同学说:“我感觉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亲人。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很多的人为这个世界悄悄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充满,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楚,有泪可流,却觉得美满。

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10篇))

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10篇))

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10篇))2023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10篇))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篇1卢永根——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事迹: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

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篇2支月英——芳兰振蕙叶事迹: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

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及颁奖词篇3莫振高——化作光明烛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感动中国教师集锦演讲稿

感动中国教师集锦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感动中国教师的故事。

教师,这个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什么是无私奉献。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这些感动中国教师的感人故事。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1. 郭明义——一个乡村教师的坚守在辽宁省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位名叫郭明义的乡村教师。

他扎根山区30多年,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他毅然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在艰苦的环境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真正含义。

2. 王晓东——一位癌症患者的坚守王晓东是一位患有癌症的教师,他身患绝症,却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

他每天带着病痛,为学生授课、辅导,用生命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崇高使命。

二、关爱学生,倾注心血1. 刘洪安——一个乡村孩子的守护者刘洪安是一位乡村教师,他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搭建起知识的桥梁。

在他的教导下,许多乡村孩子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张丽莉——一个勇敢的母亲张丽莉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教师。

在发生校园暴力事件时,她挺身而出,保护了学生的安全。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亲的爱和教师的职责。

三、创新教育,引领未来1. 王大中——一位敢于创新的教师王大中是一位敢于创新的教师,他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勇于探索,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创新型人才。

2. 陈志武——一位勇于改革的校长陈志武是一位勇于改革的校长,他带领学校走出了困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关注教育公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1. 刘墉——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刘墉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他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感动中国的教师十大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的教师十大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的教师十大人物事迹《感动中国的教师十大人物事迹》在教育的大舞台上,有那么一群教师,他们就像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道路。

今天我就给大家唠唠那些感动中国的教师们的故事。

先来说说张桂梅老师吧。

她呀,是个特别“轴”的人,但这个“轴”可全是为了女孩子们的未来。

我有一次去云南旅游,就路过了张老师所在的华坪女高。

那学校在大山里,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一走进校门,就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氛围。

我看到张老师像一阵风似的在校园里穿梭,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学生们的事情。

她那脸上有着岁月刻下的深深痕迹,头发也白了不少,但是眼睛里的光却特别亮。

我就跟旁边一个女学生搭话,那女学生说:“叔叔(我看起来比较显老呗,哈哈),你不知道,张老师为了我们能上学,那可真是操碎了心。

我们这儿好多女孩子以前都没机会读书,家里穷,还觉得女孩读书没用。

张老师就一家一家地去劝,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里,那家人直接把张老师往外赶,还说‘女娃娃读啥书,早点嫁人得了’。

张老师就站在门口,大声说‘你们这是在耽误孩子的一辈子,女孩怎么就不能读书了?她读了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能改变这个家,还能改变整个村子呢!’那家人听了也不吭声,但是张老师就天天去,最后那家人终于被打动了,同意让女孩来上学了。

”我听了都特别感动,这张老师就像一个永不放弃的战士。

在学校里,她对学生们要求可严格了。

有个女生数学成绩不好,就有点怕张老师,有一天这个女生在教室里哭,张老师走过去问:“咋回事?哭哭啼啼的,像个啥样子。

”女生小声说:“老师,我数学题做不出来,我是不是太笨了。

”张老师就坐下来,拍拍她的肩膀说:“笨?你可别给自己乱扣帽子。

不会做就多做几遍,我当年数学也不好,还不是一点点学出来的。

你看我现在,不也能教你们数学嘛。

”从那以后,这个女生就特别努力,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还有支月英老师,她就像深山里的一棵大树,默默地守护着孩子们。

她去山里教书的时候,那条件差得哟,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感动中国十大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教师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

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

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

“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

”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小雯欣哭着“救—妈妈!救—爸爸!”“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

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

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吴忠红: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

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

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

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

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篇1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

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信任。

一、爱岗敬业。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小学教师,可是她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

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

因为是农村小学,并且大部分同学还是留守儿童,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在言行举止,良好习惯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她做的第一步工作,她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在开展多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有的学生学习怕苦怕累,无上进心,不想读书,我针对这一现象,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新学年新打算”、“我为班级做贡献”、“跟奶奶比童年”等主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并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一)在班级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提高竞争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使班中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她在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的教育活动。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基础,智力状况,身体素质,性格爱好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学生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客观地、全面地回想自己过去,充分认识自我,然后在思想、学习、纪律、文体劳动、爱好特长等方面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月小结一次。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来讲是切合实际,可以接受的。

虽然是自己与自己比,但实际上也存在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比谁的进步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人物教师篇:胡忠谢晓君夫妇聚焦几位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词——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四川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
雪域高原绽放并蒂莲
张学成,被誉为中国教坛的“保尔”。

他双腿残疾,身患多种顽疾,但仍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在黄土高原上默默耕耘了33年。

陆永康,36年来,他一直跪着教书;36年来,为了家访,劝回失学的孩子,铜马山密林间崎岖的山道上经常出现他四肢着地、不分昼夜爬行的身影。

王文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他在遭世人歧视与冷眼的“麻疯村”里教书18年,并至今依然默默地坚守在那里。

路克,一所普通小学的校长,只为了兑现自己对学生的一个承诺,他在寒冬的雪地里四肢着地,足足爬行了3个小时,1.6公里。

殷雪梅,在生与死的瞬间,她张开双臂,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孩子们的生命。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他曾是一名外交官,她曾是一名高级教师,夫
妻二人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
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
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

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

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

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
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

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

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

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

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
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

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

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
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