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五章(涡旋动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课件_第五章_流体运动学基础

流体力学课件_第五章_流体运动学基础

gQ
2g
2g


u dA v A
3
3
——动能修正系数
g
1
v1
2
2g
z2
p2
g
2
v2
2
层流α=2 紊流α=1.05~1.1≈1
2g
——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5.3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丹· 伯努利(Daniel Bernoull,1700—1782):瑞 士科学家,曾在俄国彼得堡科学院任教,他在流体力 学、气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等方面都有重大 贡献,是理论流体力学的创始人。 伯努利以《流体动力学》(1738)一书著称于世, 书中提出流体力学的一个定理,反映了理想流体(不 可压缩、不计粘性的流体)中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 理和相应的公式称为伯努利定理和伯努利公式。 他的固体力学论著也很多。他对好友 欧拉提出 建议,使欧拉解出弹性压杆失稳后的形状,即获得弹 性曲线的精确结果。1733—1734年他和欧拉在研究上 端悬挂重链的振动问题中用了贝塞尔函数,并在由若 干个重质点串联成离散模型的相应振动问题中引用了 拉格尔多项式。他在1735年得出悬臂梁振动方程; 1742年提出弹性振动中的叠加原理,并用具体的振动 试验进行验证;他还考虑过不对称浮体在液面上的晃 动方程等。
g
1
v1
2
2g
z3
g
3
v3
2
3
2g
5.7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毕托管测流速
p1
h
h p2 p1
g

u
2

p2
2g
g
g
g
u
2 gh c
2 gh c——流速系数

流体力学中的涡涡动力学

流体力学中的涡涡动力学

流体力学中的涡旋动力学引言涡旋动力学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流体中旋转性质和涡旋的生成、演化以及相互作用。

涡旋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天气系统中的龙卷风、海洋中的涡旋和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涡轮机等。

本文将介绍涡旋的定义、形成机制以及其在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性。

涡旋的定义和特性涡旋是一种流体中的局部旋转流动,其特点是流体的速度场在空间上出现剧烈的变化,流动的速度向心性很强。

涡旋通常以旋涡线和旋涡面来描述,旋涡线是指流体中流线的曲线,旋涡面是垂直于旋涡线的一面。

涡旋的旋转方向决定了旋涡线的旋转方向,由外向内的旋转称为正的旋涡,由内向外的旋转称为负的旋涡。

涡旋的核心区域速度较大,称为涡心区;核心区域外围速度逐渐减小,称为边界区;涡旋的周围速度较小、流动相对稳定,称为环境区。

涡旋的大小可以通过核心区域的半径来描述,常用的指标有涡旋半径和涡旋面积。

涡旋的形成机制涡旋的形成和演化是由于流体力学中的各种复杂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涡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形成。

1. 惯性悬浮颗粒聚集机制当流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颗粒时,颗粒的惯性作用会使其在流动中产生集聚现象,形成颗粒聚集区域。

这种集聚区域的速度差异会产生旋转流动,形成涡旋。

2. 旋转物体产生涡旋机制当流体中有旋转物体存在时,旋转物体表面的摩擦力会使流体发生旋转流动,形成涡旋。

例如风车叶片旋转时,周围的气流会产生涡旋。

3. 流体相互作用产生涡旋机制当两个流体相互作用时,由于速度和压力的差异,会形成涡旋。

例如两个不同速度的流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剪切力会形成旋涡。

4. 受力不平衡产生涡旋机制当流体受到的外力不平衡时,会形成旋转流动,形成涡旋。

例如风吹过山峰、建筑物等不规则物体时,流体与障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涡旋。

涡旋的运动方程涡旋的运动可以通过涡量的运动方程来描述。

涡量是流体力学中描述涡旋的重要物理量,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围绕某点旋转的程度。

涡量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frac{D\\omega}{Dt} = (\\omega \\cdot \ abla) \\cdot \\mathbf{V} + \ u \ abla^2 \\omega $$其中,$\\omega$是涡量,$\\mathbf{V}$是速度场,u是扩散系数,abla是向量的梯度算子,$\\frac{D\\omega}{Dt}$表示涡量的时间导数。

第五章(1)流体的涡旋运动

第五章(1)流体的涡旋运动

§5-1
div ( V ) 0
涡旋的运动学性质
— 涡旋场是无源场 —— 流体的涡量场具有所有无源场运动学性质
1. 过一涡量场的矢量管(涡管)的任一截面上的矢通量(涡通量)相等; 2. 涡管在流体内部不发生不消失; 3. 过任意封闭曲面的涡通量为零。
§5-2 涡旋运动方程 • 亥姆霍兹方程 1 兰姆 — 葛罗米柯运动方程 V (V 2 ) V F P 2 t
C B' o'
P+Δρ//
A'
ρ + Δρ
A'
P+Δρ//
§5-4
外力无势、流体不正压及粘性对涡旋运动的影响
第五章 流体的涡旋运动 9
§5-4-3 流体粘性
考察正压、不可压缩、体力有势流体,粘度为常数的涡旋运动方程
d ( )V dt
平面运动
d dt
Γ C
I C
凯尔文定理 对于理想正压流体,当外力有势时,沿任意一封闭 物质线上的速度环量以及过任意物质面上的涡通量在运动过程中保 持不变。
涡旋不生不灭定理(Lagrange)对于理想正压流体,若外力有势,如 果在时刻 t 流体中某部分流体内无旋,则这部分流体在运动的自始至终 均无旋;反之则自始至终均有旋。

团的旋转运动 影响:质量力 压力,粘性力
d (V ) ()V dt
亥姆霍兹方程
§5-2 涡旋运动方程 • 亥姆霍兹方程
涡旋运动方程物理解释 质量力有势, 流体正压, 无粘 — 无外力作用影响 — 角动量守恒定律 ——
第五章 流体的涡旋运动 4
( V ) ()V

流体力学第五章(涡旋动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第五章(涡旋动力学基础)

dl
)
l
( dV dt
dl
)
l [V
d (dl dt
)]
环流加速度
加速度环流
8
d dt
d dt
( lV
dl
)
l
( dV dt
dl
)
l [V
d (dl dt
)]
V d (dl ) V dV d (V 2 / 2) 0
l
dt
l
l
d dt
d dt
( lV
dl
)
l
( dV dt
整个流体区域内涡度都为零时,流体运动为无旋的 ;
流体区域内有一点涡度不等于零时,则对应流体运 动为有旋的。
3
一般情况:流体运动可以表示为:
V V V 无旋运动
涡旋运动 ★重点讨论涡旋部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流定理 第二节 涡度方程
4
第一节 环流定理
在流场中任取一个封闭的物质
16
以上讨论了特定条件下速度环流的守恒定理或者约 束关系。而实际上,流体运动中必定出现环流的不 守恒(变化)现象,也即环流的产生和起源,这才 是更普遍条件下的环流变化情况。
17
二、速度环流的起源—涡度的产生
对于粘性可压缩流体,N-S运动方程为:
dV
F
1
p 2V
•V
dt
3
对粘性扩散项进行处理(矢量运算法则),将其表示为:
应反气旋环流)。
6
根据环流的定义,应用斯托克斯公式 流体涡度
( V ) • n lim / 0
流体某点的涡度矢量在单位面元的法向分量等于 单位面积速度环流的极限值

第5章流体的涡旋运动

第5章流体的涡旋运动





5.3涡旋在无粘性不可压缩流体中所引起的速度场
5.3.4 涡对运动
y M1(ξ1,η1) Γ1 M2(ξ2 ,η2) Γ2 P(x,y) x


科 大
Γ1ξ1 + Γ 2ξ 2 = = const ξ c Γ1 + Γ 2 η = Γ1η1 + Γ 2η2 = const c Γ1 + Γ 2

5.3涡旋在无粘性不可压缩流体中所引起的速度场
5.3.1 涡旋场感生的速度场
∇•B = 0
∇ • B= = 1 4π 1 4π 1 1 ∇ ⋅ ω d τ = ∫∫∫ 4π r τ
这一假定的正确性
=−
科 大
1 1 ′ ′ ∇ ⋅ − ∇ ⋅ ω ω dτ r ∫∫∫ r τ 1 1 ω⋅ n ω ′ =− ∇ ⋅ d τ = − dA Ò ∫∫ 4π ∫∫∫ r 4 π r τ A
M (ξ 2 ,η2 ) 处诱导速度为
科 大

M (ξ1 ,η1 ) 处诱导速度为

x

Γ1 y − η1 Γ2 y − η 2 v = − − 任一点 x Γ1 2πr1 r1 2πr2 r2 Γ2 P x, y Γ1 x − ξ1 Γ2 x − ξ 2 处诱导速度为 v y = + π 2 r r 2πr2 r2 1 1 P(x,y)

Γ V = (cosα 2 − cosα 1 ) 4π R

Γ
dl α
α2
Γ v= (cos β1 + cos β 2 ) 4πR
5.3.3 直线涡感生的速度场

chap5-涡旋动力学基础

chap5-涡旋动力学基础
6
第五章

涡旋动力学基础
dV
步骤(1) 对 N—S 变形
dt (1)
=
F − ρ ∇p + 3 ∇(∇ •V ) + ν∇ V
2

1
ν


( 2.51 )
(2) (3)
(4)
(5)
(5.17) 下面要对(4) (5)项变形,需要用到下面矢量公式:

2
V

= ∇(∇ • V) − ∇ ∧ ∇ ∧ V = ∇D − ∇ ∧ ζ
是重力作用下的涡度方程。 若正压:则(5.28)中的(1)为零。 若理想流体:则(5.28)中的(4)为零。 若还有非有势力,则(5.28)中还要加一项。




(A) (B)
∇ ∧ (ϕ
f ) = ∇ϕ ∧ f


+ ϕ∇ ∧

f
利用公式(A) (B) , (5.17)中的第(4) (5)项就变成:
ν
3 ∇(∇ •V ) + ν∇
→ 2
V
→ 4 = ν∇D − ν∇ ∧ ζ 3
(5.15)变成:
dV

步骤(2) 对 N—S 变形
dt
=
F


→ 4 ∇p + ν ( ∇D − ∇ ∧ ζ ) ρ 3



V = Vr + Vϕ
并且有:



(5.3)

ζ

= ∇ ∧V = ∇ ∧V r


(5.5)
∇ ∧ Vϕ = 0
所以流体流动状态的变化(从旋转特征的角度讲)可以包括流动中 涡旋特征的变化和无旋流动的变化两部分。 那么涡旋动力学就是研 究流动状态变化中涡旋特征变化的那一部分内容。 所以凡是能引起

2010-第五章旋涡理论 流体力学

2010-第五章旋涡理论 流体力学

∂ω x ∂ω y ∂ω z + + =0 ∂x ∂y ∂z
∂a x ∂a y ∂a z + + =0 ∂x ∂y ∂z
1 ∂a z ∂a y − vx = ∂z 2 ∂y 1 ∂a x ∂a z v = − y ∂x 2 ∂z 1 ∂a y ∂a x v = z 2 ∂x − ∂y

B
A
ϕ ϕB − ϕ A d=
Γ AB = ∫ V ⋅ ds =
AB
对于有旋场: 由公式
AB
∫ V dx + V dy + V dz
x y
计算 z
2. 若已知速度场,求沿一条闭曲线的速度环量
对于无旋场:
Γc
∂ϕ ∂ϕ ∂ϕ = z dz ∫ c Vx dx + Vy dy + V ∫ c ∂x dx + ∂y dy + ∂z dz dϕ ∫=
n n
1 2
结论: 涡管不能在流体中以尖端形式终止或开始, 否则dσ→0时有ω→∞。 涡管存在的形式:要么终止于流体边界或固 体边界,要么自行封闭形成涡环。 不可能 的情况
由该定理得到: 涡管(涡线)本身首尾相接,形成一封闭的涡环或涡圈; 涡管(涡线)两端可以终止于所研究流体的边壁上(固体 壁面或自由面)。
例5.1 已知速度分布,求涡线方程。
ω=const
方法(详见p146):
例5.2 已知漩涡强度, 求速度环量。
例5.4 已知速度向量,求绕圆心的速度环量。
方法(详见p146): 由速度环量定义,式(5-1-9),直接积分求得。
旋涡运动基本定理

流体力学第五章201512力学参考

流体力学第五章201512力学参考

②常见的涡旋运动现象
---- 涡旋运动无处不在,小至原子结构,大至宇宙星云。
热带气旋
2017/1/4 12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一种低气压天气系统,于 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 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它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它大 尺度天气系统所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转化为温带气旋或 在登陆陆地后消散。登陆陆地的热带气旋可以造成严重的财 产或人命伤亡,是由天气引发天灾的一种。 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 放出的潜热。 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在 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 旋转。 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台湾、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 习惯上称当地的热带气旋为台风。而大西洋则习惯称当地的 热带气旋为飓风。
平面复 势理论
R1 / R2 c 1
R1 / R2 c 1
R12 ( x x1 ) 2 ( y y1 ) 2 c1 2 2 2 R2 ( x x2 ) ( y y2 )
69
*关于“

”的说明
,得
( y y1 ) ( x x1 ) udy vdx d ( y y1 ) d ( x x1 ) 2 2 R1 R1 ( y y2 ) ( x x2 ) d ( y y2 ) d ( x x2 ) 2 2 R2 R1 1 1 1 1 2 2 2 2 d ( y y ) d ( x x ) d ( y y ) d ( x x ) 1 1 2 2 2 2 R12 2 R12 2 R2 2 R12 1 1 1 1 2 2 2 2 2 2 dR dR dR dR R / R 1 2 1 2 1 2 c1 2 2 2 2 2 R1 2 R2 2 R1 2 R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 ≡ ∫V • dl
l
l
运动的趋势,是标量,但具有
5
Γ ≡ ∫V • dl
l
l
如取定曲线方向: Γ>0,流体有顺 对应气旋环流); 运动的趋势,(逆时针为正方向,
l
应反气旋环流)。
Γ<0,流体有逆 l
运动的趋势,(顺时针为负方向,对
6
根据环流的定义,应用斯托克斯公式
流体涡度
(∇ × V ) • n = lim Γ / σ
环流的加速度 = 加速度的环流
9
凯尔文(Kelvin)环流定理
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 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则速度环流不随 时间变化,这就是凯尔文定理 凯尔文定理。 时间变化,这就是凯尔文定理
10
凯尔文(Kelvin)环流定理
dΓ 下面来考虑特定条件下的 dt
(1)理想流体
dV 1 = F − ∇p 运动方程(欧拉方程): dt ρ
(仅受质量力和压力梯度力); (2)质量力仅为有势力
F = −∇Φ
11
1 dV = F − ∇p dt ρ
环流变化方程: d Γ
F = −∇Φ
dV = ∫l ( ⋅ dl ) dt dt 1
= − ∫l ∇Φ ⋅ dl − ∫l ∇p ⋅ dl ρ 1 = − ∫∫ ∇ × (∇Φ )d σ − ∫l ∇p ⋅ dl σ ρ
dΓ = dt
等压面、等密度面平行
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则速度环流不随 时间变化,这就是凯尔文定理。
15
说 明: 由此可知,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流 体运动涡度强度不随时间变化,无旋流动中的流点 不可能获得涡度;反之,涡旋流动中的流点也不可 能失去涡度。
16
以上讨论了特定条件下速度环流的守恒定理或者约 束关系。而实际上,流体运动中必定出现环流的不 守恒(变化)现象,也即环流的产生和起源,这才 是更普遍条件下的环流变化情况。
∇× V ×ζ
24
V 2 ∂V 1 υ + ∇ − V × ζ = − ∇p + g + ∇(∇iV ) + υ∇ 2V ∂t ρ 3 2
)(2) )(4)( (1)( ) (3)( )( ) (6) )( )( )(5) )
(7) )
1 1 1 (4 ) ∇ × ∇p = ∇ × ∇p = − 2 ∇ρ × ∇p ρ ρ ρ
3
一般情况:流体运动可以表示为:
V = V +V ψ ϕ
涡旋运动
无旋运动
★重点讨论涡旋部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流定理 第二节 涡度方程
4
第一节 环流定理
在流场中任取一个封闭的物质 环线 l (形状大小可变,由 流点组成的闭合曲线)。
l
速度环流的定义 它反映了流体沿曲线 一定的方向性。
σ →0
流体某点的涡度矢量在单位面元的法向分量等于 单位面积速度环流的极限值 反映了流体涡度与速度环流之间的联系。
7
一、凯尔文定理(速度环流的守恒定理)
环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环流的加速度)
dΓ d dV d ( dl ) = ( ∫l V ⋅ dl ) = ∫l ( ⋅ dl ) + ∫l [V ⋅ ] dt dt dt dt
梯度取旋度为零
13
正压流体:
斜压流体:
ρ = f ( p)
等压面、等密度面、 等温面重合(平行)
ρ = f ( p, T , ⋯)
等压面、等密度面斜 p)
dV ∫l dt ⋅ dl 1 = − ∫∫ ∇( ) × ∇p ⋅ dσ ρ σ =0
(
)
方程的平流项变换:
V 2 V • ∇ V = ∇ − V × ∇ ×V 2 方程变为 :
(
)
V 2 ∂V 1 υ + ∇ − V × ζ = − ∇p + g + ∇(∇iV ) + υ∇ 2V 3 ∂t ρ 2
23
V 2 ∂V 1 υ + ∇ − V × ζ = − ∇p + g + ∇(∇iV ) + υ∇ 2V ∂t ρ 3 2
第五章 涡旋动力学基础
台风
流体的涡旋运动大量存在 于自然界中,如大气中的 气旋、反气旋、龙卷、台 风等,大气中的涡旋运动 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有密切的关系。
龙卷
1
大尺度海洋环流
2
因此,针对流体的涡旋运动进行分析,介绍涡 旋运动的描述方法、认识涡旋运动的变化规律 及其物理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流体涡度:它是反映流体旋转特征或者旋转强度的 一个重要物理量。 整个流体区域内涡度都为零时,流体运动为无旋的 ; 流体区域内有一点涡度不等于零时,则对应流体运 动为有旋的。
20
环流方程的进一步讨论(主要是斜压项的讨论及应用) 环流方程的进一步讨论(主要是斜压项的讨论及应用) 若作理想流体假设,且质量力为有势力,则环流定理变为:
1 dΓ = − ∫∫ ∇( ) ×∇p ⋅ dσ dt ρ σ
称为皮叶克尼斯定理,反映了压力-密度项(斜 压性)引起环流的变化。 进一步作正压流体假设,则皮叶克尼斯定理退 化为了Kelvin环流定理:
=
∫ F ⋅ dl − ∫ ρ ∇p ⋅ dl − υ ∫ ∇ × ζ ⋅ dl
19
1
dΓ = dt

dV 1 ⋅ dl = ∫ F ⋅ dl − ∫ ∇p ⋅ dl − υ ∫ ∇ × ζ ⋅ dl ρ dt (1) (2) (3)
速度环流的变化,主要由于以下3项所引起: (1)非有势力的作用,例如:柯氏力; (2)压力-密度项(流体的斜压性所引起的); (3)粘性涡度扩散(与涡度的空间不均匀分布有关)
25
涡度方程讨论:
dζ 1 = 2 ∇ρ ×∇p −ζ ∇•V + ζ •∇ V +υ∇2ζ dt ρ
(
) (
)
(1)力管项或斜压项 它表明了压力—密度变化可以引起流体涡度矢的变化,其 物理实质是流体的斜压性。 (2)散度项 它表明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体积的收缩或膨胀,将会引起 流体涡度矢的变化。 (3)扭曲项 流场的非均匀性,引起涡度的重新分布。 (4)粘性扩散项 涡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引起的。
环流加速度
加速度环流
8
dΓ d dV d ( dl ) = ( ∫l V ⋅ dl ) = ∫l ( ⋅ dl ) + ∫l [V ⋅ ] dt dt dt dt
∫V⋅
l
d (dl ) = dt
∫ V ⋅ dV =
l

l
d (V 2 / 2) = 0
dΓ d dV = ( ∫l V ⋅ dl ) = ∫l ( ⋅ dl ) dt dt dt
可得到方程:
∂ζ 1 + (V •∇) ζ − (ζ •∇)V + ζ ( ∇•V ) = 2 ∇ρ ×∇p + υ∇2ζ ∂t ρ
整理合并后,有: dζ 1 = 2 ∇ρ × ∇p − ζ ( ∇ • V ) + (ζ • ∇ ) V + υ∇ 2ζ dt ρ 就是涡度方程,或者称之为弗里德曼—亥姆霍兹方程 。
26
第五章小结
(1)速度环流的基本概念 凯尔文速度环流守恒定理 皮叶克尼斯定理的应用 (2)涡度方程及其讨论、涡度变化的原因
27
dΓ =0 dt
21
皮叶克尼斯定理的应用:海陆风、信风、山谷风的简 单解释 白天(夜间)
海洋
陆地
海风(陆风)
山谷风
22
第二节 涡度方程
对于粘性流体运动,纳维——斯托可斯方程为:
dV ∂ V 1 υ = + V i∇ V = − ∇p + g + ∇(∇iV ) + υ∇ 2V ∂t ρ dt 3
)(2)( )(4)( (1)( )( )( )( ) (6) )( )(3)( )(5) ) 方程各项取旋度( ∇ × ):
(7) )
(2)、(5)、(6)=0(任意物理量的梯度取旋度为零) )、(5)、(6 (3 )
( ) ∇× (V ×ζ ) = (ζ i∇)V − ( ∇iV ) ζ − (V i∇) ζ + ( ∇iζ )V
dV 1 4 = F − ∇p +υ ∇D −∇×ζ ρ dt 3
18
dV 1 4 = F − ∇p +υ ∇D −∇×ζ dt ρ 3
对上式沿闭合曲线积分,即可得到反映环流变化的方程:
dV ∫ dt ⋅ dl 1 4υ = ∫ F ⋅ dl − ∫ ∇p ⋅ dl − υ ∫ ∇ × ζ ⋅ dl + ∫ ∇D ⋅ dl ρ 3 1 4υ = ∫ F ⋅ dl − ∫ ∇p ⋅ dl −υ ∫ ∇×ζ ⋅ dl + ∫∫ (∇×∇D)dσ ρ 3 dΓ = dt
梯度取旋度为零
= − ∫l
1
ρ
∇p ⋅ dl
12
将线积分转化为面积分
−∫ 1 ∇p ⋅ dl = − ∫∫ ∇× (
σ
∇p
ρ
ρ
) ⋅ dσ
1 1 = − ∫∫ ∇( ) ×∇p + ∇× (∇p) ⋅ dσ ρ ρ σ 1 = −∫∫ ∇( ) ×∇p ⋅ dσ ρ σ
17
二、速度环流的起源—涡度的产生
对于粘性可压缩流体,N-S运动方程为:
dV 1 υ 2 = F − ∇p +υ∇ V + ∇ ∇•V dt 3 ρ
(
)
对粘性扩散项进行处理(矢量运算法则),将其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