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笔译课程

合集下载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再版、或重译 ▪ 其他则主要是来自一些亚、非、拉的友好国家的新作品
70年代末的“名著重印”
❖外国文学研究的八年规划
▪ 1978年11月,为新时期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全面 展开设计了最初的蓝图。
▪ 恢复“三套丛书”的出版工作
❖“名著重印”
▪ 1977年试探性地重印了5本久被禁绝的外国文学名著 ▪ 1978年重印累计达到37种 ▪ 根据朱生豪译本校订的《莎士比亚全集》,计11卷。
❖ 公元前11世纪,通过“多重翻译”而进行交流的记 载.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笔译始于战国时期 ❖ 最早的翻译文字作品是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
中记载的一首包括越语原文和楚语译文的《越人 歌》。
中国翻译发展史三个阶段
❖根据我国翻译史上主要翻译对象的变化,结合人 类对翻译活动认识的发展以及翻译在各历史阶段 的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我们把中国翻译 发展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LOGO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第二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
❖2.1 中国早期的翻译活动 ❖2.2 宗教翻译阶段 ❖2.3 文学翻译阶段 ❖2.4 非文学翻译阶段
2.1 中国早期的翻译活动
❖ 《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 ❖ 《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
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 方曰译”。
起点。
《新青年》 的文学翻译
❖ 《新青年》倡导:
▪ 译介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也掀起了文学翻译的热潮。
❖时间:
▪ 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停刊
❖成果:
▪ 译介小说47部(篇),戏剧15部,诗歌195首。 ▪ 除欧美现实主义作品以外,《新青年》还把注意力转向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5章 意合与形合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5章 意合与形合

5.1 汉语意合的表现
❖汉语词性往往要通过它在句子中的词序或位置加 以判别:
❖如果孤零零来看,“学习”、“困难”、“危险 ”这些词,很难判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是形 容词。但在下列短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其词性:
❖“政治学习”(the study of politics),“ 学习政治”(to study politics);
❖ 1.隐含“动作并列/连续”关系的汉语意合句与英 语形合句:
❖ 例16.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We should re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draw upon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own deficiencies for achieving common progress.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5.2英语形合的表现
❖ 2.构形形态,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如动 词时态的变化等:
❖例13.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He cycles to work everyday.
5.1 汉语意合的表现
❖汉语的意合性还表现为语法是软的,允许“违反” 语法结构的现象存在,例如:“吃东西”、“吃饭” 可以理解正常的语义组合关系,但是,“吃食堂” 、“吃得肥头大耳”则说明了汉语为达意所具有的 灵活和能动的特性。
❖ 例11. ❖a) 他星期天吃食堂。= b) 他星期天在食堂吃饭。 ❖ a) 天天好菜好饭吃得他肥头大耳。= b) 他天天
❖相比之下,在欧洲有两点是很显著的:第一,那 些在校成绩不太好,但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 往往仅靠头脑灵活并善于社交来为自己开路。

基础笔译 Chapter 12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基础笔译  Chapter 12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
This bird appears when the world falls on evil times; None but admires her talents and her skill; First she complies, then commands, then is dismissed, Departing in tears to Jinling more wretched still.
关键词order也是多义词,教授的本意是要让大家守秩 序,而学生则是故意理解为“要(菜或饭)”,所以喊出 “要啤酒”。真是让教授苦笑不得,让读者忍俊不禁。但 是,若order直译为汉语,则令人不知所云了。
真的就没法译了吗?实际上,发挥译者主体作和何创 造性是不难找到机智幽默的翻译的。
——教授敲敲着教桌,喊道:“先生们,吆喝什么?” ——全班喊着回答:“要喝啤酒!”
我们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有个惊异地发现:1)英语 的文字艺术形式比较少,而汉语就非常丰富,比较而言, 可以说用“洋洋大观”来形容,但是要想找到这类文字艺 术形式的成功的译例,则很难;2)英语的特殊语言现象 或文字艺术形式则比较易于译成汉语,而汉语译成英语就 非常之难。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表意 文字的大多数表意功能是表音文字所不具有的,因此, 用不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去再现表意文字的文字艺术 表现形式是不可能的。就像汽车不具有飞行的功能, 因而,它就永远不可能在天空飞一样。若能在天空中 飞行,就一定具有飞行的功能。下面以实例来证明这 一论点。
4)辛格的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中吉姆·佩尔的 妻子埃尔卡与小徒弟搞上了关系,众人议论不休。 吉姆·佩尔气愤之极,脱口说道:
If my mother had known of it, she’d have died a second time.

英语笔译课程简介

英语笔译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2001701 学时:30 学分:3课程名称(中文):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名称(英文):授课教师:朱振武先修课程:内容概要:作为一门翻译硕士专业(笔译)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有别于讲授语法或句法的微观的语言课,也有别于讲授宏大的五千年的文化史课。

它侧重于引领当代大研究生在探求历史重大事实和文学、文化现象,以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眼光审察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语言文化,并撷取其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细析,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1] 《中国语言文化史》,李葆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中华文明简史》,于琨奇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中国文学通史》(上、下卷) ,毛庆耆著,岳麓书社,2006课程编号:032001702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翻译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ranslati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授课教师:王晓元先修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MTI专业必修课,除了概要介绍有关翻译的定义、标准;翻译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历史等基本问题外,还要介绍翻译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翻译的流程;翻译的工具与职业规范等专业问题。

藉此使学生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与翻译作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课程编号:032001703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基础笔译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Skills of Translation授课教师:孙序先修课程:本科阶段的笔译相关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以笔译的基本技巧为训练重点,同时讲授翻译基础理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笔译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

《笔译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

《笔译基础》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Ⅰ前言本课程是为翻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是翻译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掌握部分翻译理论,增强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正确理解原文,正确把源语言译成目的语。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笔译处理技巧,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进入高年级学习高级翻译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内容:什么是翻译,翻译的基础理念,理解和表达,翻译中的矛盾,翻译的功能理念,“独立成篇”的理念,观摩篇。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笔译技能,能够从事中等难度的文学、政论、议论、报告、说明等类文体的翻译,以期达到为将来各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目的。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

四教材:《基础笔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继春,2015年第1版。

II 正文第一章什么是翻译一教学目的了解的翻译概念,形成学生个人对翻译的理解。

二教学要求在通用翻译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学生个人对翻译的理解。

通过实例分析,学习处理源语言中的微妙处。

三教学内容(一)翻译的概念。

(二)个人对翻译的理解。

(三)常见的翻译错误。

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第二章译者需要哪方面的修养一教学目的了解掌握译者具备的基本修养。

二教学要求讲解、讨论译者修养的基本内涵。

以案例分析译者内涵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一)译者修养的内涵。

(二)追求更好,言需尽意。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11章 衔接的运用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11章 衔接的运用
❖定语相同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修饰语反复出现。 ❖ 例4.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已
明白这各种必要性正义性。 ❖译文:This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and
just, and the entire people know that it is so.
1(5) 状语相同(Same adverbials)
1(2) 谓语相同(Same predicate)
❖一个句子中的几个谓语都相同,汉语中同为一个 字或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根据上下文会选择 合适的谓语来表达。
❖ 例2.于是转喜为怒,转赞美为责备,转首肯为摇 头。
❖译文:Consequently, your over joy would give way to anger; your praises would to criticism or even faultpicking; and your nodding in agreement to shaking the head.
❖(2)动词性替代。指借助动词替代词do 及其变 化形式do so来替代动词或动词短语。
❖(3)从句性替代。英语中主要使用副词so 和 not 来替代整个句子或者句子部分。
3. 省略 (1)主语省略
❖ (1)主语省略。虽然该现象在汉英中均存在,但 因为英语是重逻辑的语言,主谓缺一不可,且属 于重主语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 language),主语决定谓语动词的人称、数等 形态,所以省略比较少见,仅限于一些非正式语 体中。而汉语是重主题的语言(topic prominent language),善于运用语境,主 语与全句关系没有如此密切,所以借主语省略来 实现语篇衔接的现象相当普遍。

笔译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笔译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笔译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翻译专业学生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基本的笔译技巧和方法。

2. 熟悉各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和难点。

3. 了解不同翻译风格和标准。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笔译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1.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 三、教学内容模块一: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翻译标准与原则- 翻译方法与技巧模块二:文本类型与翻译- 一般文本翻译- 技术文本翻译- 文学文本翻译- 新闻文本翻译模块三:翻译实践与技巧- 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翻译质量评估模块四:翻译案例分析- 优秀翻译案例分析- 翻译错误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翻译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论1.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2. 讲解课程大纲和教学安排。

3. 进行自我介绍和课堂纪律说明。

第二至第四课时:翻译理论概述1. 讲解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2. 讲解翻译标准与原则。

3. 讲解翻译方法与技巧。

第五至第八课时:文本类型与翻译1. 讲解一般文本翻译。

2. 讲解技术文本翻译。

3. 讲解文学文本翻译。

4. 讲解新闻文本翻译。

第九至第十二课时:翻译实践与技巧1. 讲解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讲解翻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英语笔译基础英译汉课程教学大纲.doc

英语笔译基础英译汉课程教学大纲.doc

英语笔译基础(英译汉)教学大纲(2013年6月修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二○一三年六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英语笔译基础(英译汉)课程编码:0411056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必修课程计划总学时:54学时课程学分:3适用专业: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归属系(部):外国语言文学系本课程是否有单独的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无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笔译基础(英译汉)》是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及常用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熟练技能。

以翻译知识为先导,英汉语言的对比为基础,翻译技巧为主干,通过讲解、范文赏析、译文对比、练习和讲评等具体措施为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双语的转换能力,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翻译知识与技能。

通过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以及不同翻译方法,结合大量实践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和巩固,使学生能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英汉翻译基本技能。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翻译人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后续课四、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院级考试课;本课程考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含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五、学时分配一览表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王恩冕.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二)教学参考书目[1]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 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 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第一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翻译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翻译简史,并掌握翻译定义与分类、翻译的悖论和翻译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voked meaning 联想/唤起意义
the part of the meaning that derives from dialect and register variation. A dialect is a variety of language used by a specific community of speakers and can be: • Geographical (restricted to a certain area:flagfall?) • Temporal (restricted to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ge groups) • Social (used by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Scent/ perfume) Register is a variety of language used in specific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 Field (What’s happening?) • Tenor (People involved) • Mode (Role of language)
15. 翻译评价(评价标准、质量监控、反馈渠道、资格/等级考试)
16. 翻译与理论(语言学、翻译理论、理论的价值、理论与实践)
实践部分
每周约300字/词翻译练习 《英语翻译三级笔译》 (外研社,曾诚、王琼琼)
Lexical meaning
a)propositional meaning b) expressive meaning c)presupposed meaning d) evoked meaning Alan Cruse, Lexical Semantics (198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It takes a teacher to transmit wisdom, impart knowledge and resolve doubts.
--韩愈《师说》
ROADMAP:
课程名称 开课对象 专业 长度
1. 笔译基础
本科 二年级
翻译专业
一学期
2. 汉译英笔译
本科四年级
英语专业
一学年
3. 笔译实践
研究生一年级
翻译学专业/ 翻译硕士
一学期
一、笔译基础
目的
• 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树立翻译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 为翻译学习、实践和研究打基础
要求
• 了解翻译的基本性质、困难及应对方法 • 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 掌握翻译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 理论知识讲授 • 翻译实践讲评 • 课堂讨论和练习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1. 翻译的定义(古今中外的翻译定义、翻译的基本要素) 2. 翻译者(理想翻译者、翻译困难、应对技巧、所需知识) 3. 翻译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翻译的功能、工具和资源)
4. 语言学分析I(词汇层次:词素、词汇、语义、语义分类)
5. 语言学分析II(词汇之上:翻译单位、准确自然、形式内容) 6. 语言学分析III(词汇之上: 习语、搭配,固定表达、成语)
b) expressive meaning 表达意义
the part of the meaning that relates to the speaker’s feelings/attitudes and cannot be judged as true or false • Don’t complain/Don’t whinge • 别哭/别哭哭啼啼
7. 语言学分析IV(语法:词语形态、句法、语段/范式)
8. 语言学分析VI(篇章:信息流,主/述位,非/常态、重心) 9. 语言学分析V(粘连:指/替代、省略/重复、语义粘连、繁简) 10. 语用学分析(语义/用含义、粘连/连贯、隐含、合作原则)
11. 翻译理论视角I(由下而上的语言分析;目的论:能动性) 12. 翻译理论视角II(译者无形论:流畅、异/归化、“忠实”) 13. 翻译理论视角III(对等论:形式/功能、动态对等;妥协论) 14. 翻译职业(职业道德、准则、工作环境、生存状态、译联)
a) propositional meaning 实质意义
the part of the meaning that determines the truth condition • Shirt is “a piece of clothing wor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Inaccurate translation: to use shirt to refer to a piece of clothing worn on the foot, such as socks • Peter is here/Peter is still here do not mean the same, but since they express true propositions in the same set of circumstances (they have th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ame truth conditions), so their propositional meaning is the same
c)presupposed meaning预设意义
the part of the meaning that arises from co-occurrence restrictions, that is to say, it depends on what other words we expect to see before or after a certain lexical unit. Restrictions can be: •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connected to the propositional meaning of a word. For example, next to the adjective “furious” we expect a human subject, except in the case of figurative language. (小猪真胖/肥?) • Collocational restrictions do not depend on the propositional meaning of a word but are linked to its usage in the various languages (学习知识/learn knowledge?)
基础笔译课程
曾 诚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
Those who can, write; those who can’t, translate.
--Western Proverbs
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
--毛泽东
张仲实《毛泽东同志论理论著作翻译》,《翻译通讯》1980年创 刊号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38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