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2023年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活动过程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2)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1)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四、学习朗诵古诗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2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梅花》这首诗诗意明白晓畅,参考注释学生基本上能说出诗意,故教师可把指导重点放在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上。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
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
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第一、二句。
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
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梅花 教案

梅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梅花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梅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优美意境。
(2)介绍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使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
(1)讲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
(1)讲解:教师讲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以及学生对梅花
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梅花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梅花》教学设计10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情分析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
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
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
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梅花》的主题和意境。
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梅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解读古诗的词语、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古诗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进行诗歌朗诵和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梅花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简要介绍古诗《梅花》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
第二步:整体理解(20分钟)
教师朗读整首古诗,引导学生跟读,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梅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词语解释和讨论(20分钟)
解释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和意境。
小组讨论,学生共同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第四步:韵律感培养(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情感表达。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和总结(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梅花》的部分内容或总结自己的感受。
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梅花》教学设计
太平镇俭边小学刘亚南
教材分析:
《梅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板块的第一首唱歌作品。
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生是南区小学五1班的学生。
通过我的了解,该班学生音乐素养很好,学习习惯较好。
该校音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基础较好。
所以在授课时,我会相机而动,努力引导学生上好这堂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小组视谱学唱歌曲《梅花》。
2、引导学生再次了解2/4拍的强弱关系及指挥图示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激发吟唱古诗的兴趣,敢于尝试创编活动。
4、引导学生认识梅花,了解美化的品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激发吟唱古诗的兴趣,敢于尝试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图片展示(配乐),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梅花》
2、引导学生认识梅花,体会梅花的品格。
3、简单的发声练习。
4、多媒体出示《梅花》曲谱。
5、教师范唱。
6、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分小组视谱学唱歌曲《梅花》,教师相机提示难度。
7、学生分组演唱《梅花》,学生评价,教师进行引导。
8、全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相机点拨。
9、引导学生即兴弹唱《春晓》。
10、欣赏视频《读唐诗》。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15篇《梅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浏览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培养学生学习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
《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
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古诗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页的浏览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
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在多媒体络教室进行授课。
利用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__,它就是梅花。
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
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页,做了预习工作。
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梅花》教案15篇

《梅花》教案15篇《梅花》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有效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梅花山欣赏梅花,(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二)、整体感知师:梅花仙子为大家送来了许多词语,你认识吗?(出示词语)指名分行读,生齐读,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
(学生练习说话)三)、深入文本学习第二段师:你们喜爱梅花吗?许多人也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爱梅花,谁来读第二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师:你从哪句读出了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汇报(1)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师:(课件点击)板书喜爱小朋友们,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是啊!(出示图片:春天红梅花儿开,美丽迷人的春天就要到来了,人们最爱这可爱的红梅,它可是春天的使者,谁来读?(评价:你读出了对这花儿的喜爱….)汇报(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师:自己好好读一读这一句,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人们喜爱梅花?1. 涌动着看花的人流师:是啊!看,这就是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词语)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的大道上到处是欣赏梅花的人们,就像潮水在不停地流动,这就叫----(涌动着的人流)你还在哪里见过涌动的人流?比如过年的时候,哪儿会有涌动的人流呢?(学生用完整的话说一说)是啊!一到梅花盛开的季节,梅花山也热闹极了,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看花的人,大家因为喜爱梅花,才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赏花,你能读出来吗?(一起读)师:大家来到梅花山都会干什么呢?你来想象一下,说一说!(指名学生自由说)师:你们说的真好,可真会想呀!是呀,来到这里的每个人脸上都----(笑咪咪的)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快乐的开心的欢乐的)师:人不但多,而且每个人看到梅花都很快乐,这就是----(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假如你来到梅花山你最想干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对呀!看到这样又多又美的梅花,你们也想加入到赏花的人流中,在欢乐的海洋中尽享大自然的美景!(拿起书读男女生分读一起读)学习第一段过渡: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出示课文老师引导:你觉得这儿的梅花怎么样?学生汇报(预设):1.因为梅花很美(板书:花美)师:你是从哪一句读出梅花很美的呢?学生汇报: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4篇

《梅花》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
想一想讲了什么?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早春""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
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
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
你喜欢吗?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5、指导朗读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7、学生配乐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教学设计3篇《梅花》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品梅读梅颂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导入揭题①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 揭题释题。
“梅花魂”◆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①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 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 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 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合作交流① 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② 教师导语: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③ 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 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第二课时读“三哭”,感悟真情①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②学生听录音跟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
◆ 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
③ 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学生交流。
◆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过渡语: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话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回答。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这梅花”?◆ 联系我们已有的知识说说中华民族中涌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相机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睛里,梅花代表着什么?◆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④ 再探外祖父的第“三哭”,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 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① 教师导语: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读外祖父的话和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有关句子。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③教师导语: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之情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① 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② 尝试分段。
重积累,延伸拓展① 从文中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②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③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梅花》教学设计篇3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5件事: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
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
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