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的批判与否定性的艺术思想
阿多诺的批判与否定性的艺术思想

二、 倡导艺术的否定性
阿多诺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 , 面对异 化的现实 , 艺术应该担 负起批 判的责 任 , 艺 术的本 质特 性是 它的否定性。因此在艺术领域 , 阿多诺竭力推崇非同 一性原 则。他认为在现代审美活动中 , 非同一性原则是一个 基本的 审美原则 , 现代人的审美活动 , 应走向与现代生活的非同 一 , 这种非同一中蕴含着巨 大的审 美资源。一 件艺术 品离 现实 生活越远 , 它的审美 品位也就 越高。! 非同 一性原 则给 现实 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一个自律的审美模式 , 即通过非同 寻常的 描述和表现去达到 寻常 生活 中所失 落的 绝对。 ∀ [ 4] 178 阿 多诺 说 , ! 在艺术作品中 , 只 有一种 方式来表 现具 体的东 西 , 这就 是否定的方式。 ∀ 艺术的否 定性本质包括两层 含义 : 第一 , 对 现实事物的远离和彻底否定 ; 第二 , 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扬弃。 1. 否定现实事物 阿多诺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异化的世界 , 艺术不能 简单模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艺术批判

第!"卷!第#期$%%#年!$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2345.6(*37382!936,)796,.*6.:;,1,3*"<37=!"!>3=#?.6.@A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艺术批判邵!华!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B C %%E $"收稿日期!$%%#D %"D !$作者简介!邵!华!!"I %F "男%湖北省黄冈市人%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德国近现代哲学研究&摘要!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艺术批判思想&这种批判一方面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的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强调自律艺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批判贯穿了否定的辩证法反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思想%在论述形式上避免了绝对化的论断%但又始终维护艺术的真理&艺术批判的归宿是艺术乌托邦%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关键词!艺术批判’辩证法’真理中图分类号!U I C F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E !F #B E E !$%%#"%#F %I "!F %B!!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无疑是最具天才的人物%几乎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以及音乐艺术等诸多领域驰骋自如&他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完全可使他列入$%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的行列%但由于他始终对政治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因而不能像他的同事马尔库塞那样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当$%世纪#%年代的造反运动将法兰克福学派推上思想的领导地位时%阿多诺却站在这场运动的对立面&这个)墨守陈规*者贯彻了他毕生的信念+拒斥任何整体化的力量%无论是政治乌托邦还是体系性的思想&反体系(反同一性的倾向贯穿在阿多诺的主要作品中%使他被不少人推崇为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但这种观点忽略了阿多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其)解构*倾向是以社会批判的原则为指导的%决非陷入于一种虚无主义的否定&可以说解构只是在思想形式上的%而社会批判则是实质性内容&这也体现在他的美学思想中&他认为%传统的寻求普遍性原则和不朽价值的美学与我们实际审美经验以及现代艺术不相容%实际上正处于废退的境地&尽管如此%美学还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艺术需要通过美学理解自身&当然阿诺多并不认为这种美学就要成为经验主义式的对审美经验的描述%或者实证主义式的对作品的内在分析%他仍然相信只有哲学的反思才能认识艺术的真理和真理性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他预想中的未来的美学应该是经验与哲学反思相结合的%这需要)对传统美学范畴实行合理的和具体的消解&如此一来%它就会从这些范畴中释放出一种新的真理内容*,!-H E B&可见对美学普遍性的解构和坚持艺术真理是并行不悖的%而这种真理实际上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美学理论$正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产物&虽然因阿多诺的逝世这部作品并没有完成%但这丝毫不减损它的价值%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是阿多诺最重要的作品&实际上对美学和艺术的思考一直是阿多诺理智生活的中心%他早期对大众文化和音乐社会学的开创性研究成为批判理论的一个闪光的亮点%但直到写作#美学理论$他才决心对自己的美学的一般思想作出较为系统的表述&这部带有总结性的作品和其以前的作品一脉相承%从中我们几乎可以随处找到支撑他整个思想的基本信念&马丁.杰曾将其概括为五种思想星座F 立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犹太精神和解构主义,$-I D $C &在早期作品中阿多诺继承了卢卡奇所扩大的物化概念%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并逐渐发展起文化工业的理论,C -!!B D !C E &文化工业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进入文化领域而产生的%它根据标准的形式生产出大量低劣的文化商品%以其喧闹(庸俗代替了真理性内容&文化商品在给人提供肤浅的享乐的同时%也以其强制性力量统一和控制人 万方数据们的思想意识!导致人被严重地物化"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任何同一性的力量必将导致极权主义!所以在他看来大众文化是现代极权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人的个性和自由正被其无形地剥夺"在#美学理论$中阿多诺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批判现代庸俗艺术的欺骗性&商品拜物性和意识形态性"他指出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艺术正日益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而艺术生产也日益受到商品生产的整合和支配"原因就在于大众受文化产业的愚弄!而大众追求时尚和声誉的消费心理!以及在这样一个’无意象的世界(中寻求慰藉的渴望则促进了对艺术商品的需要"阿多诺认为在这种情形之下必然导致艺术的非实体化!即艺术丧失了自律性而变为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商品"虽然艺术和大众的距离被拉近了!但艺术本身却被毁坏践踏了!它往往以一种被乔装打扮或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和鉴赏力!而这种艺术成为陈词滥调后就会被人厌恶"所以表面上繁荣的艺术实际上早已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它们只是以其优雅平和的形态欺骗人们相信艺术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充当了对这个充满苦难和不幸的世界的慰藉!而人们也甘愿受艺术幻象的欺骗"由于人的需求受到社会的整合和扭曲!人们从艺术中获得的满足只是一种虚假的满足!一种剥夺人权的满足"实际上在阿多诺的视野中!艺术的商品化不只是反映了艺术自律性的丧失!更反映了社会的非人性化!因为艺术的自律性’取决于富有人道的思想(!’由于社会日益缺乏人性))那些充满人文理想的艺术构成要素便失去了力量(*!+I"对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一直是阿多诺美学思想的核心维度!在这方面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阿多诺基本上是把艺术作为马克思所谓的’上层建筑(来理解!这样艺术就要放在经济F社会的现实运动的联系中来考察*B+$%C D$%#"一方面艺术作品被看成是广阔的社会历史现象的反映!但另一方面又承认其相对的独立性"学术界一般把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归入艺术社会学!他的论述主要就是在作品和社会这两种基本要素的辩证关系中展开"一个基本的事实就在于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是对现实的超越!艺术也因而具有双重的本性%社会性和自律性"阿多诺看到!虽然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自由意识中产生的艺术不再直接依附于传统习俗和社会力量!但事实上艺术被更彻底地整一化了"究其原因!不仅在于艺术受制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取材于现实!更重要的是’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阿多诺又强调’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的东西时才会出现(*!+C I#"这表明艺术的自律和社会性的他律始终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的自律往往要通过对社会的否定表现出来!而这种否定就表明了艺术与社会已经纠葛在一起"同样他也不只是从负面效应去理解艺术的拜物性!相反!他承认’艺术作品的拜物特征是构成其真实,其中包括社会真实-的条件(*!+C I""艺术生产受社会生产模式的制约!但社会在艺术中的表现既有意识形态也有批判形式!完全非意识形态的艺术几乎不可能!重要的是意识形态向真理契机的转变"可见阿多诺在思考艺术时遵循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模式!避免做出绝对化的结论和终极性的解释!始终在辩证的张力中突进"这样艺术的他律性&拜物性&意识形态性与艺术的自律性并不能绝对对立!而是处于辩证的关联中"当然阿多诺的主导倾向是要维护艺术的自律的"他反对那种为了特殊政治目的或教育效果的艺术!这种应时的艺术有同化于现实并丧失自己的意义的危险"他的辩证思想表现为!只有本身非功能性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社会功能!即批判现实"艺术的自律性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形式在阿多诺那里并不是指风格或技巧之类的东西!而是指艺术的整个内在组织"形式不是和内容相对立的!而是必然与内容缠结在一起!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形式作为艺术内容的中介!决定了艺术之为艺术"卢卡奇曾批评现代艺术过分强调形式而导致形式主义"在阿多诺看来卢卡奇的这种形式观是狭隘的!他只是把形式当成纯粹的组织结构!这样的形式就成了某种主观和专断地强加给作品的东西"阿多诺的形式概念实际上继承了哲学传统中的形式概念!具有与质料相对立的本质意义"这样的形式是艺术作品中所有显现成分的客观组织!是内在于被塑造的内容的!因而是实质性的&客观的东西"’就美学而论!形式是主要的和本质的客观特征(*!+$B I"经验生活否定艺术存在的权利!而形式在艺术和经验生活之间划出了一道对抗性的分界线"艺术的批判功能就体现在形式中"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形式能抵抗由同一性思想和规划所造成的压制!其作用就在于暴露了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的鸿沟"这就使艺术具有了真理性的内容!即保持了非同一性&使人们意识到社会矛盾.$"I.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卷!万方数据和对立!艺术形式一方面把内容纳入其中而具有调和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内容分散的#歧义的和矛盾的状况从而展露了真理!自律的艺术产生了布莱希特所谓的$离间化%效果"使我们日常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并引起我们的震惊体验!艺术形式因而具有重构意义的能力!阿多诺维护艺术的自律而反对萨特关于文学介入政治#为无产阶级写作的主张"但同时他又和萨特一样指责$为艺术而艺术%所导致的虚假的自律!这类纯艺术由于摒弃了意识形态而成为$绝对的商品%"因为它们对现实完全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结果走向了以假充真#粉饰现实的作用!它们所追求的美是空洞而累赘的"像意识形态一样欺骗人#为现实辩护!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中!在阿多诺看来"艺术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艺术抛弃自律性它就会屈从于既定的秩序"但如果艺术想要固守在其自律性的范围内它同样会被同化过去"在其被指定的位置上无所事事"无所作为!%’!(B%#和其他批判理论家一样"阿多诺强调的是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社会效应"而对康德式的审美享乐主义极为反感!他将艺术的出路放在艺术的社会批判维度上!只有通过攻击和暴露社会的弊端"艺术才能保持自身的自律性和真理性而不至于与现实同流合污!正是基于这点"阿多诺成为现代艺术最坚定的维护者!对现代主义的态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不尽一致!阿多诺的精神先驱卢卡奇就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而将现代主义艺术斥为非艺术"并且把现代主义中表现出的非理性化特征与反民主反人道联系起来"看成是资产阶级文化没落的表现’H(C$D B B!阿多诺是强烈反对这一见解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通过形式的整合将杂多的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掩盖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现代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断裂和对立是不可超越的"并且在人类的历史中也从不曾超越过!艺术并无直接的现实性"每当艺术试图复制现实时它所得到的肯定是仿佛如此的东西"而这种$仿佛如此%的东西必然是经过意识形态过滤过的$现实形态%"实际上只是虚假的幻想!所以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所反映的精神秩序以及连贯一致的逻辑性都体现出调和的作用"这种艺术本质上属于马尔库塞所说的$肯定的文化%之列!在这个被工具理性所支配的物化世界中"它们所宣扬的和谐的审美观念不是肤浅的修饰"就是暂时的平衡"实际上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意图"即显示事物的本质!相反"现代主义则直面社会现实"它以支离破碎的形式打破了人们虚假的和谐幻想"而现实的苦难正是通过其非理性的艺术语言被人真切地理解!如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它采取立体主义和非人性化的构图表达出对战争和罪恶的强烈控诉"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些看似夸张#怪诞#非理性的现代作品才真正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们直接暴露了社会普遍异化的现实"人们正是从这样的作品中了解到自身的真实处境!阿多诺的这种对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态度明显受到了布莱希特的影响!布莱希特针对卢卡奇批判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倾向时就指出"新的时代产生新的内容必然要求新的形式"固守传统形式而反对新形式的探索才真正导致形式主义!卢卡奇不顾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一味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形式"对现代艺术置之不理"实际上并没有贯彻$现实主义%"反而走向了形式主义的反面!实际上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是比较狭隘的"它着眼于对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推崇典型化的手法"其实践基础只是$%世纪之前的小说作品"而其哲学基础在于他推崇的$总体性%!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把社会生产关系看成是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性是一个基本的客观现实!文学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要按现实的本来面目来把握现实"总体性就应起决定作用!而阿多诺运用否定的辩证法恰恰是反对总体性的"他不是从生产关系着眼而是着眼于人的存在状况"通过揭示人的分裂的#矛盾的状况达到批判现实的效果!可见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成为他衡量艺术最重要的尺度!因此他认为现代艺术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艺术越是试图摆脱现代艺术问题"反而越会加速艺术的消亡%’!(C H!现实主义由于一味证实和复制现实世界而日益成为没落的乏味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则通过彻底的精神化而使艺术得以新生!但他对传统的伟大艺术作品仍怀有深深的敬意"他相信在这些作品中仍保存着真理性内容"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这些作品将获得重生并再次表现其真理性!这种对现实主义的排斥态度使阿多诺极力推崇艺术的表现功能而抑低模仿"这或许可以看作$%世纪C%年代那场著名的表现主义之争的延续!他认为模仿仅仅是模仿而已"并不包含认识"艺术通过模仿会被对象同化!相反表现虽具有模仿性特征"但又超越了模仿+表现不只是表达主观,C"I,!第#期邵!华&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艺术批判 万方数据感受!而且通过主观性中介传达某种超主观的认识"表现所具有的非理性和自发性促成了艺术的精神化!使艺术避免外在秩序的控制!#通过表现!艺术方能与经常想到吞没自己的为他者存在的契机保持一定的距离"$%!&!"E阿多诺看到了表现与不和谐的内在关联’两者都抵制审美幻象"因为表现只能是对苦难感受或经历的表现!快乐是如此稀少以致它对表现产生有害的影响"阿多诺甚至认为只有将艺术作为表现苦难的语言才是正当的!其余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故作多情"对非审美艺术的强调使阿多诺极力维护艺术中丑与不和谐的价值"在他看来和谐与美所具有的感官享受色彩在现代艺术中被彻底击碎!这使艺术避免沦为廉价的安慰品"不和谐使艺术脱离现实的异化!丑则被用来痛斥这个世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将享乐转化为痛苦!虽然这种痛苦也具有消遣的契机"阿多诺的立足点仍在于艺术的政治批判功能!因为自觉揭露对整体性和自足性的虚幻要求的艺术比那种维持现状的艺术更能否定现实"但现代艺术的反审美的特点也引起阿多诺对艺术庸俗化的担心"艺术要维持自身的价值必须保留其严肃性和高贵性!庸俗性正是对这两者的威胁"庸俗性表现为千篇一律地非辩证地模仿社会的低劣状态!并且肯定和认同丑陋的支配作用!它反映出人们对丑的屈服"艺术必须反对这种状况!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他们可能成为的形象%!&!在暴露社会丑恶的同时必须能引导人们超越这种丑恶达到新的生存状态"否定性一直是阿多诺判定艺术价值的最主要标准!这种否定仍然是以对真理的信念为基础的"不过在艺术作品中真理内容并非清晰可辨的!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被中介地传导"只有通过哲学反思才能确定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这也是批评活动和美学的必要性所在"阿多诺与黑格尔一样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真理在内容上是一致的!艺术作品展开的真理无非是哲学概念的真理"他甚至认为#审美经验务必转入哲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审美经验"$%!&$$I那么是否艺术可以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被哲学所取代呢"阿多诺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看来哲学概念也具有同一性的压制!而艺术的真理性是通过艺术品本身显现出来的!不可还原为概念!因而#艺术中的真理性内容是多样性的而非抽象或一般性的概念"这样!真理性内容与其说是与艺术本身有关!不如说是与单个艺术作品相关$%!&$C%"只有在对具体作品的接触中才能感受到真理"由于真理性属于艺术作品的本质特性!艺术作品才具有认知意义!但对艺术的认知不是对象性的知识!而是一种理解"但不可理解性又保持为艺术的一个特征!它抵制哲学曲解艺术"所以艺术中的真理性涉及艺术作品的气息或意蕴!这体现出了艺术的精神实质!艺术由于其真理内容而成为谜一般的东西"艺术真理一方面涉及对现实的否定!另一方面也涉及对朦胧的希望的联系!它表明了艺术追求尚不存在的东西"每件艺术作品就其通过自己的形式参与它最终所是的东西而成为乌托邦"在这个无希望的世界里艺术仍保存着希望的契机!艺术特别是现代的否定性艺术展现了人类解放的潜能"但阿多诺并不打算将解放付诸实践!在他看来解放的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它总是被简单化(工具化为另一种意识形态)解放也不可能是总体性的!对未来和谐整体的憧憬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在实践中解放往往以暴力和狭隘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多种现实条件和偶然因素的制约下走向自身的反面"非暴力的艺术作品一方面低于实践!因为它不如实践能解决现实问题!但另一方面又高于实践#因为艺术通过背离实践来斥责批判实践生活的思想狭隘性和非真理性$"%!&B!$阿多诺坚持美学选择高于政治选择"艺术一方面要抵制社会的同化而必须成为乌托邦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向社会提供慰藉而不能成为乌托邦的东西"只有现代的非美学化的艺术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现代艺术所不可避免的幻象展现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但又不能将其具体化"美学的乌托邦永远是不确定的东西!最终它只能指引人们以反抗的姿态在精神领域中实现解放和自由"有趣的是卢卡奇(马尔库塞(阿多诺在晚年都致力于审美乌托邦的营建!这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实践的一个致命的缺憾"在阿多诺精心营造的审美乌托邦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着资本主义物化现实而产生的深刻的悲观主义"在一个无力改变的世界里!唯有艺术的批判才能给我们带来希望"施莱格尔曾说过#艺术哲学总是二缺一!或者哲学或是艺术$"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最大限度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他表现出的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是令人惊叹的"他的非同一性思维显然无法满足任何确定的终极性解释!我们也很难从他的作品中得出某种确定的结论"而且由!下转第"%%页"万方数据!参考文献"!!"!列宁选集#$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H=!$"!列宁选集#!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H=!C"!俞吾金=意识形态论!K"=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C=!B"!列宁选集#B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H=!H"!列宁全集#$"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I H=!#"!列宁选集#C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H=!E"!列宁全集#C#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I H=!责任编辑!韩文革"$%&’()#)+,:#%*%[)!"+.2"0+,V+?0+P.*’@14+’#0&4*&%$@6&%/#@9.’0.4#F S LF.+<^*&%2!!"#$$%$&54/+,()(7*+,-9+:#123#14#+,B C%%E%#5467(#8#(,+"$=)04&/0$^*1(.(,013/2341(.;.-.73O@.*134K)/],016’71’/.#L.*,*()08/.)172.*/,6(.;)*;.*()*6.; K)/],016’71’/)71(.3/2=Q.()0T.O1)*;;.-.73O.;K)/],011(.3/234,;.37382#)*)72_.;1(.1(.3/,.0 341V3;,44./.*1*)1,3*)76’71’/.0#1(.O)/12O/,*6,O7.034O/37.1)/,)*6’71’/.#1(.@.1(3;034@3/)7.;’D 6)1,3*#6/,1,6,0@)*;,*(./,1)*6.346’71’/)7(./,1)8.)*;1(.63*6.O134%6’71’/)7/.-37’1,3*&=5(.0. 1(3’8(10()-.43/@.;1(.A)0.341(.);-)*6.;O/37.1)/,)*6’71’/.#)*;8’,;.;1(.O/)61,6.034036,)7,01 6’71’/.=>#(?+4@)$L.*,*’O/37.1)/,)1’((((((((((((((((((((((((((((((((((((((((((((((();-)*6.;6’71’/.!上接第I"B页"于坚持非同一性原则$他的表述上的解构色彩是很明显的#排比%非层次性%无中心$夹杂着大量尼采式的格言警句$这使他的思想隐匿在一层难以突破的语言帷幕之后&不过在其天才的辩证论述中包含着不少真知灼见$我们仍能从中体会到批判理论的内在冲力&!参考文献"!!"!阿多诺=美学理论!K"=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I=!$"!马丁’杰=阿多诺!K"=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杨小滨=否定的美学!K"=北京#三联书店$!"""=!B"!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K"=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H"!朱立元=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论稿!K"=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E=!责任编辑!韩文革"!"#$40*)0*/94*0*D.#*%$@+4%+[),$/(3$(4*/53$"%1A V$L V.&!!"#$$%$&’#(%$*$L#;#14#+,2,(?70*();#14#+,B C%%E C#5467(#8#(,+"$=)04&/0$^*(,0G.01(.1,605(.3/2#G;3/*3.]O3’*;00201.@)1,6)772(,0,;.)34)/1,01,66/,1,Y’.=Z*3*. ()*;#1(.6/,1,Y’.63*6.*1/)1.03*)/1,01,663@@./6,)7,_)1,3*,*6)O,1)7,01036,.12=Z*1(.31(./()*;#,1 .@O()0,_.01(.6/,1,6)74’*61,3*340.74D;,06,O7,*.;)/13*6)O,1)7,01036,.12=5(.6/,1,Y’.,0O.*.1/)1.; V,1(*.8)1,-.;,)7.61,6)8),*01131)7,12)*;,;.*1,12#)-3,;,*81(.\’;8@.*134)A037’1,0@,*1(.43/@# V(,7.)7V)20@),*1),*,*81/’1(,*)/1=5(..*;346/,1,Y’.,0)*)/1,01,6’13O,)#V(,6(/.47.6101(.1.*;D .*621()11(.V.01./*K)/],011(.3/2,0A/.)T,*8)V)24/3@O/)61,6.=>#(?+4@)$)/1,01,66/,1,Y’.’;,)7.61,6’1/’1(万方数据。
阿多诺反艺术理论的价值批判

阿多诺反艺术理论的价值批判作为一名犹太人,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WistuqrundAdorno)二战时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及流亡到美国哥伦比亚以后所目睹的流行文化和艺术对人们的控制,他坚信否定的辩证法能担当起打破长期以来由启蒙理性所遮蔽的世界的重任,它才是人类思维中正确认识和认清事物的方法。
一、“反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哲学的立足点,阿多诺认为无论是以往的形而上学还是认识论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性追寻源出性,认为所有的事物最终都可以追溯为某种第一性的东西,因此对传统哲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在阿多诺看来绝对的源出性是不可能存在的,他说,“任何想寻找原初事物或概念的哲学都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传统哲学“所寻求的秩序与不变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连续的否定,它破坏性的抵制任何赋予世界以‘统一性’从而把世界限定在一个原则上的企图。
马克思视野中的辩证法所含有的否定不是简单的、绝对的否定,而是包含有肯定的否定,是与肯定有着密切联系的否定,“否定之否定”最终指向肯定。
然而,阿多诺认为,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因素的否定,是绝对的否定,“否定之否定”最终的指向不是肯定,它仅仅是证明第一次否定的不彻底。
阿多诺所谓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在“事物总是走向反面,没有什么肯定”这种“崩溃的逻辑”精神统领下“矛盾地思考矛盾”,“不断地否定”。
阿多诺认为传统的哲学在寻求肯定性和同一性的道路上已经发生严重的异化,逐渐被绝对霸权所掌控和利用,早已偏离自身正确的轨迹,它是造成现代人的不幸的罪魁祸首。
以社会批判为立场,“否定的辩证法”成为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指导精神。
二、阿多诺的“反艺术”理论以“否定的辩证法”为精神指引,阿多诺对现代艺术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否定,它在大否定之中捍卫了艺术最重要的品质即自律性。
作为现代艺术的拥护人,阿多诺在对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展开的大批判中为艺术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规定,进而提出了反艺术理论。
阿多诺 美学原理

阿多诺美学原理简介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之一,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
他对美学领域的研究尤为重要,提出了许多关于美学的原理和观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阿多诺的美学原理,并不涉及具体的链接和图片。
阿多诺认为,美学是对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哲学研究。
他关注的重点是现代艺术和文化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艺术作品如何超越商品化和娱乐化的限制,变得独特和具有批判性。
以下是阿多诺的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1.阿多诺对艺术的价值持批判态度。
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艺术已被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逻辑所支配,剥夺了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艺术已成为商品和娱乐工具,失去了批判性和对社会现实的指向。
阿多诺强调艺术家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创造,并提出艺术应成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的手段。
2.阿多诺主张“自由审美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正的审美经验应该独立于商业和娱乐的影响,并能够激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商业和娱乐团队化的艺术环境中,人们往往被动地接受和消费艺术作品,而不是真正地参与和思考。
阿多诺认为艺术应该让人们感到困扰和沉思,引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意识和思考。
3.阿多诺对艺术的形式和技术表达也给予了关注。
他认为艺术的形式和技术应该与其主题和内容相适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艺术家应该选择和运用与其创作目的和批判立场相契合的形式和技术,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这也是为了避免艺术作品仅仅成为一种装饰或娱乐的手段。
4.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化的批判。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商业文化工业化极大地侵蚀了艺术的价值和独立性。
艺术被转化为商品,成为专业的娱乐和消费工具,并丧失了批判性和自主性。
阿多诺认为,只有对文化工业化持批判态度,并努力恢复艺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使艺术真正发挥其反思和批判社会的作用。
阿多诺的美学原理影响深远,对当代艺术和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批判性立场和对艺术的自由追求,激发了人们对当代艺术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阿多诺的文艺思想

摘要阿多诺的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文化产业批判,对文化产业商品化倾向、文化产业技术和文化产业导致主体性沦丧进行批判;倡导艺术的否定性,艺术应扬弃和谐外观,对现实事物远离和彻底否定,从而拯救社会,拯救人性。
关键词阿多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批判艺术的否定性阿多诺(Theodor W.Adorno 1903-1969)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竭尽数年功力撰写了《美学理论》,此书使他成为了美学现代主义的代表。
同时《启蒙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否定的辩证法》、《新音乐哲学》等著作也渗透了他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思考。
阿多诺继承并把由霍克海默创立的社会批判理论发扬光大,以其激进的色彩在西方和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阿多诺的文艺理论建立在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基础之上。
他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调和性,提出彻底否定一切的“否定的辩证法”。
他用“非同一性”代替“同一性”,用绝对否定代替否定之否定,反对统一,反对整体性,认为以往的哲学在强调普遍和统一的同时忽略了个别和特殊性,他强调差异,特殊性和世界的运动变化。
以否定一切来批判一切,与现实拉开距离,从而对世界实现更好的审视、批判和救赎。
阿多诺对文艺理论的研究是一种泛文化研究,从大众文化和现代艺术入手,融哲学、美学、音乐、文学等为一体,分析独到,见解深刻。
他的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对文化产业的批判;二倡导艺术的否定性。
一、对文化产业的批判关键词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也译成文化工业。
它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取代性术语,阿多诺用文化工业代替的大众文化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大众文化有很大区别。
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在思考》中说:“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
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种表述,以便一开始就排除赞同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发地产生出来的文化的问题。
从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理解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

从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理解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1. 引言1.1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20世纪西方哲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其核心理念是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
阿多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进步,而是一种持续的否定与转化的过程。
他强调现代社会的虚无主义和自我批判,认为现代文化中充斥着大众消费主义和技术崇拜,导致了人类的精神贫困。
在阿多诺看来,对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它应该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而不是简单的消遣和娱乐。
他提倡音乐应该追求真理和美的结合,发挥其批判社会和启迪人类的作用。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音乐的影响在于,强调音乐不应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娱乐形式,而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为后来勋伯格等音乐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向,引领了现代音乐的发展方向。
1.2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是20世纪音乐史上的重要创新之一。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勋伯格摒弃了传统音乐中基于调性的体系,采用了十二平均律音阶和即时序列技术来打破既定的音乐规则。
这种无调性的音乐语言使得勋伯格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现代感,引领了音乐发展的新方向。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并不是一味追求实验性或破坏性,而是对音乐语言进行深刻的思考和重塑。
通过摒弃传统调性体系,勋伯格试图表达一种更加抽象和纯粹的音乐理念,使音乐脱离了传统的情感表达和故事叙述,而变成了一种更加纯粹的艺术形式。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议,但也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无调性音乐的探索不仅丰富了音乐表达的形式,也对传统音乐语言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000字】2. 正文2.1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音乐的影响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音乐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否定辩证法被认为是一种对传统观念和结构的批判性思考方式,强调对于已有秩序和规范的否定和颠覆。
在音乐领域中,这种思想对作曲家和音乐家的创作和演奏产生了重大影响。
阿多诺美学原理

阿多诺美学原理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批评家、音乐学家和音乐理论家。
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对美学和文化批判领域有重要贡献。
阿多诺提出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批判、对文化工业的分析以及美的社会价值的探讨。
首先,阿多诺对传统美学观念进行了批判。
传统美学主要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美,忽视了艺术作品中所隐含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批判。
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超越单纯的审美享受,要反映社会现实并引起观众的思考。
他强调艺术应当具有批判性和解放性,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和压迫来促使社会进步。
其次,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文化工业是指现代社会中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如音乐、电影、广告等。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存在破坏了原创性和个性化,使艺术变得商业化和娱乐化。
他指出,文化工业通过大众化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瞬时需求,使他们对真正艺术的欣赏能力逐渐丧失。
阿多诺警告说,文化工业产生了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剥夺了人们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文化工业的被动消费者。
最后,阿多诺探讨了美的社会价值。
他认为,美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上,还包括作品所传达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
艺术作品应当引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
阿多诺坚信,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能够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具有解放人们意识的潜力。
他主张,艺术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利用艺术创作来表现真实和美好的生活。
总结来说,阿多诺的美学原理着重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社会性和批判性,批判了传统美学观念的片面性,警示了大众文化工业化对艺术的破坏,并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解放作用。
他的思想对于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阿多诺美学原理

阿多诺美学原理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其美学原理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审美理论》中。
本文将从阿多诺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论点出发,继而探讨他对大众文化、艺术以及审美经验的观点,最后结合一些批判与评价对阿多诺的美学思想进行评述。
阿多诺的美学原理阿多诺的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他于1959年出版的《审美理论》这本书中。
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对于艺术、美学和文化的新颖观点。
他对美学的关注主要聚焦在现代文化条件下的审美经验,探讨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工业社会对艺术的影响。
阿多诺认为,社会现实和艺术经验紧密相连。
他认为艺术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主动的人类行为,它触动人的情感和思考方式,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批判和思考。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阿多诺对于大众文化持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
他认为大众文化将人类的审美经验商业化,并通过大众媒体对人的感官和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指代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生产和传播机制。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的本质,将艺术产品变成了商品,并将人类的审美经验标准化和商业化。
他认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导致了人们对艺术和美学的真实理解和体验的缺失。
阿多诺对艺术的观点阿多诺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非功利性的表达形式。
他主张艺术应该追求独特的表达和探索,而不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大众需求而降低艺术的水平。
阿多诺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和自我批判性,认为艺术应该追求创新和挑战现有的审美观念和规范。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对社会和现实的敏感性和批判性,通过艺术表达来揭示社会不正义和不公平的现象。
阿多诺对审美经验的观点阿多诺关注审美经验的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认为艺术既有个体的心理和情感表达,又有对现实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批判。
他认为审美经验包含了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和人的存在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涛
730070 )
( 兰州交通大学 数理学院 , 甘肃 兰州
摘
要 : 阿多诺对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是美学现代主义的代表 。 阿多诺对文化 产业商品化 倾向 、 文化产业技 术
和文 化产业导致主体性沦丧进行了批判 ; 倡导艺术 的否定 性 , 艺 术应扬 弃和谐 外观 , 对现实 事物远 离和彻 底否定 。 认为艺术应否定和批判异化的社会 , 从而拯救社 会 , 拯救人性 。 关键词 : 文化产业 ; 否定性 ; 功能 中图分类号 : B83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化商品工业 , 它的技术标 志是大 批量的 机械 复制 , 内容 实 质是粗浅的、 炫目的、 为引起刺激的大众文化 , 这种文化已 经 不再是艺术 , 而是商品。它 由上而下 强加 给大 众 , 完 全不 考 虑大众的意愿。阿多诺 对大众 文化的 批判正 是批判 这种 以 文化工业为其内核的大众文化 , 对大众文化的否定也是在 这 个意义上的。 综合起来 , 阿多诺的文化 产业批 判可 以概 括为 : 对文 化 产业商品化倾向的批判 , 对文化产业技术的批判和文化产 业 使人主体性的沦丧的批判。 1. 批判文化产业商品化倾向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下 , 艺术创造 已 变成了! 生产性劳动∀ , 成为赚钱和营利的工具。资本主义 文 化工业带给艺术的只能是艺术生产的异化 , 艺术的自主性 必 然丧失。阿多诺继承 并发展了 马克 思的艺 术生 产理论。 阿 多诺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商品社会一切产业的基本 特点 , 具 有 突出的拜物教特性。文 化产品 从一开 始就是 为了交 换或 者 为了在市场上销售而 生产出 来 , 它 们不是 艺术 品 , 不 是为 了 满足任何真正的精神 需要。他 认为文 化工业 抛弃了 艺术 原 来那种粗鲁而天真的 特征 , 把艺术 提升为 一种 商品类 型 , 就 艺术迎合社会现存需求的程度而言 , 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 为 一种追求利润的商业 [ 2] ; 文化产业及其产品以商业价值和 瞬 间效应为导向∀ [ 2] 。商品化大 大降低 了文 化产业 的质 量 , 低 俗的大众文化挤占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空间 , 让真正具 有 批判精神的现代艺 术边缘 化。这样 , 文化 商品 化的结 果 : 一 方面为生产者和销售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 另一方面是大 众 的物质和精神双重的贫困。 2. 批判文化产业技术化倾向 与肯定现代艺术技巧的革新不同 , 阿多诺对文化产业 的 技术持怀疑和批判 态度。他不 无讽刺 地说 : ! 而广播 是完 全 民主的 : 它使所有的参加者 都变成 了听众 , 使 所有听 众都 被
[ 3]
三、 阿多诺艺术思想的功能
艺术的否定性的两层含义是统一的 : 对现实事物的远 离 和彻底否定 , 是辩证地创造 艺术品 , 在 对现实 事物的 否定 中 创造出能够揭示社会荒诞性的艺术形象 ; 对艺术和谐外观 的 扬弃 , 展示反应人类理性认 识的异 样的事 物 , 是为了 拉开 阅 读的距离 , 增加阅读的难度 , 促 使人们 抛开具 体现实 去深 入 思考。 对文化产业的激烈 批判和倡 导艺术 的否 定性本 质都 是 阿多诺社会批判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 它们共同服务于他 的 艺术批判功能。艺术批 判社会 , 才能 拯救 社会 , 才能 拯救 人 性。 在阿多诺看来 , 现代工业 社会是 一个 压抑 人、 控 制人 的 社会 , 人性被分裂 , 人 的主体性 正一 步步丧 失。启蒙 虽帮 助 人们极大地改善物质 条件却 没能使 人类获得 真正的 自由 和 解放 , 反而让人类被工具 理性所 控制 , 价值 理性 缺失。人 类 不是向文明迈进而是走向了野蛮。面对这样一种 社会 , 人 类 急需一种精神 性的 补偿 来消 除 绝望 , 拯 救 现实 , 拯 救 心灵。 阿多诺说 , ! 我本来是 把拯救绝 望的动 机视为 我所探 索的 中 心目标∀ 。他探 索的最终结果是 , 世界已经被异化 , 唯有保 存 着自律性 , 体现艺术的否定本质的现代艺术坚持着对社会 的 拒斥和批判 , 具有拯救现实、 拯救人性的功能。他 说 , 现代 艺 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 所丧失 的希望 , 异化 的人 性 , 重 新展 示 在人们面前 , 批判现存社会的同时给人希望。 正是为了拯救社会、 拯救 人性 , 阿多 诺十 分强调 艺术 的 社会批判功能 , 他认为这种功能只有保持着自律性的现代 艺 术才能担任 , 因此 肯定 和推 崇具 有批 判精 神 的现 代主 义 艺 术 , 坚持艺术对现实事物的 远离和 彻底否 定 , 坚持对 艺术 和 谐外观的扬弃。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 阿多诺激烈地批判文 化
[ 1] 148
阿 多诺
的文化工业指的是资产阶级领导和制造的 , 为其利益 服务的
*
收稿日期 : 2008 12 10 作者简介 : 于 涛 ( 1978 ) , 男, 河南临颍人 , 助教。
第2期
于
涛 : 阿多诺的批判与否定性的艺术思想
39
迫去收听几乎完全雷同 的节目∀ ; ! 一 个人只 要了空 闲时 间 , 就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 商提供 给他的 产品∀
。这种 标准化 了的接 受意 识 , 本 身就 否定
了人是创造主体的性能 , 将人性从现存意识中 排除。人成了 工具理性的奴隶 , 丢了历史主体性。同时文化产业极 力掩盖 处于严重物化和异化社会中的主体和客体、 特殊与一 般之间 的矛盾性质 , 掩盖这 个异化的 社会。它 失去 了批判 性 , 竭力 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 致 , 对 社会 进行肯 定。由此 , 人 的主 体性 , 主要是积极的创造性和反思能力逐渐沦 丧。
一、 对文化产业的批判
关键词文化产 业 ( cultural industr y) , 也译 成文 化工 业。 它是! 大众文化∀ 的一个取代性术语 , 阿多诺用文化工 业代替 的大众文化与我们平常 使用的 大众文 化有很 大区别。 阿多 诺在 文化工业在思考 中说 : ! 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 , 我们谈 到了# 大众文化∃ 。我们用# 文化工业∃ 取代这种表述 , 以便一 开始就排除赞同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 : 这是一 个类似 一种从大众本身、 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发地产生 出来的 文化的问题。文化 工业必 须与 后者严 加区 分∀ 。
阿多 诺是 20 世纪 西方马 克思主 义法兰 克福学派 的核 心人物 , 他的主要著作有 美学理论 、 启蒙辩证法 ( 与霍克 海默合著 ) 、 否 定的 辩证 法 、 新 音乐 哲学 、 社会 批 判论 集 等 , 这些著作渗透了 他对美学 和艺术 问题 的思考。 阿多 诺继承并把由霍克海默创立的社会批判理论发扬光大 , 以其 激进的色彩在西方和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阿多诺的文艺理论与他 的否定 的辩证 法有着 十分 密切 的关系。他的文艺理论正是建立在否定的辩证法基础之 上。 阿多诺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 批判了黑 格尔容 忍保存要素 , 提出 彻底 否定 一切 的! 否 定 的辩 证法 ∀ 。 他用 ! 非同一性∀ 代替! 同 一性∀ , 用 绝对否 定代替 否定之 否定 , 反 对统一 , 反对整体性 , 认为以 往的哲 学在强 调普遍 和统 一的 同时忽略了个别和特殊 性 , 他 强调差 异 , 特 殊性和 世界 的运 动变化。以否定一切来批 判一切 , 与现 实拉 开距离 , 从 而对 世界实现更好的审视、 批判和救赎。 阿多诺对文艺理论的研究是一种泛文化研究 , 从 大众文 化和现代艺术入手 , 融哲学、 美学、 音乐、 文学等为一体 , 分析 独到 , 见解深刻。他的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 : 一、 对文化 产业的批判 ; 二、 倡导艺术的否定性。
二、 倡导艺术的否定性
阿多诺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 , 面对异 化的现实 , 艺术应该担 负起批 判的责 任 , 艺 术的本 质特 性是 它的否定性。因此在艺术领域 , 阿多诺竭力推崇非同 一性原 则。他认为在现代审美活动中 , 非同一性原则是一个 基本的 审美原则 , 现代人的审美活动 , 应走向与现代生活的非同 一 , 这种非同一中蕴含着巨 大的审 美资源。一 件艺术 品离 现实 生活越远 , 它的审美 品位也就 越高。! 非同 一性原 则给 现实 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一个自律的审美模式 , 即通过非同 寻常的 描述和表现去达到 寻常 生活 中所失 落的 绝对。 ∀ [ 4] 178 阿 多诺 说 , ! 在艺术作品中 , 只 有一种 方式来表 现具 体的东 西 , 这就 是否定的方式。 ∀ 艺术的否 定性本质包括两层 含义 : 第一 , 对 现实事物的远离和彻底否定 ; 第二 , 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扬弃。 1. 否定现实事物 阿多诺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异化的世界 , 艺术不能 简单模
[ 4]
这样生产者、 传播者和 消费者 都不再 追求文 化的精 神价 值 , 成了工具的俘虏 , 都受 到了极 大的损 害 , 从 而在根 本上 摧毁 了艺术。 3. 批判文化产业导致主体性的沦丧 文化产业突出的表现为标准化 ( 无论何时何地都 需要用 统一的产品来满足统一 的需求 ) 、 均一化 和模 式化。工 业技 术的发展 , 导致了工业 文化的 产业化 , 艺术 品成批 量生 产成 为事实 , 使艺术活动的自主性丧失。资本家为了满足 市场的 单一需求 , 会对创作者的自由采取种种限制。创作者 成了资 本家的雇佣者 , 为了获 取劳动 报酬 , 他只能 去迎合 市场 单一 的需求 , 创作的作品也变得标准化 , 单一化 , 没有深度 和批判 性。创作主体的主体性正 在丧失。接 受者 的接受 观念 除了 接受既成的惯例、 事实之外 , 已不能再表达任何事物 , 广大接 受者只能顺从现状。他说! 在 文化工业 中 , 个性就 是一 种幻 象 , 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 与普遍 性完全达成一致 , 他 才能得到 容忍 , 才能 没有 问题。虚 假的 个性就是流行∀
第 28 卷 第 2 期 2009 年 4 月 文章编号 : 1001 4373( 2009) 02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