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誉评估中超额收益法的研究报告
企业商誉评估的超额收益法研究

( ) 益 途 径 三 收
收益途径 是通 过预期 商 标商誉 能带 来 的未来 的 超额 收益 ,进行 折现后 确 定为 现时 价值 。商 誉 的评 估 价值取 决 于其使 用价值 , 即其生存 、 争 、 展 、 竞 发 获 利 能力 , 为市场 所 承认 , 誉才 有真 正价 值 , 正 能 商 这 是 收益途 径 的出发 点 。由于商誉 的价值 与其形 成 过 程 中所投 入 的成 本 缺乏 直接 的联 系 ,而往 往取 决 于
够 对企业 获得社 会必 要 收益能力 产 生影响 的诸要 素
综合的资本化价值 , 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 。商誉 的价 值 , 反映 了一个 企业 包括 管理水 平 、 经 营业 绩 、 销售 网络 、 内部 控制 、 人员 素质 、 地理 环境 、 历史 声誉 等诸 多 因素在 内 的整体 素 质 ,同时 它也体 现 了企业未 来 的发展 前景 。由于拥 有较好 商誉 的企 业 , 市场竞 争 中处 于特殊 的有利 地位 , 在 能使企 业得 到额外 的经济利益 , 故商誉通常被理解为企业超额 收益 的资本化 价值 。 形成 商誉 的 因素较 多 , 经过 归纳 , 商誉 的构成 要 素 可 以分为不 可辨认 和 可 以辨 认 两大类 。不 可辨 认 的商誉构成 要 素主要 有 :1杰 出 的管 理人员 ;2 科 () () 学 的管理 制度 ;3融 洽 的公 共关 系 ;4) 秀的资 信 () ( 优 级别 ;5 良好 的社会 形象 。可以辨认 的商誉构 成要 () 素主要有 :1 越的地理位置;2独特的生产技术 ; (肮 () () 3 专营专卖特权。可以辨认的构成要素有对应的 可辨认 的无 形资 产 ,优越 的地 理位置 常包 含在 土地 使 用权 价值 内 ,独特 的生产 技术 常包 括在专 利权 或 非专利技术中。这些 因素在评估商誉时作 了考虑 , 在评 估 可辨认 无形 资产 时也是 依据 这些 因素 。… 商誉 评估 的途径 国际上 通 行 的资产 评 估 方法 主 要为 成本 途 径 、 市场 途径 和收 益途径 。对 商誉 的评估 也是 如此 。
商誉评估探讨

计量和评估 , 是评估理论和评估实践中的 业 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例如 , 某企业的年收益 为 1 2万元 , 同行业 的 如何对其进行科 学的确认 、 大难题。 为提高商誉评估工作 的质量 , 在商誉评估 中需注意以下几 平均资产利润率伟 1 %, 2 企业单项 资产 重置成本 之和 为 8 0万元 , 则 个 问题 : 该 企 业 的 商 誉评 估 价 格 为 : = m%一 Z 1 %一 8 = O万 元 。 P M/ =1/2 2 02 31商誉构成 因素 的综合性问题。 . 据会计学 家的研究 , 商誉的构 22 收 益估 价 法 。 它是 根 据 未 来 年 度 里 企 业 可 能 创 造 的超 额 收 _ 成 因素有 1 之多( 5项 乔治 ・ 尔特 ,商誉 会计》 , 卡 《 )因此必须综合 考 益 与 行 业 平均 资金 利 润 率 来 推 算 其 价 值 , 计 算 公 式 是 : 誉 价 值 = 其 商 进 而不 能只 凭 企 业评 估 时 企 业 预 计 年超 额 利 润 / 业 平 均 资 金 利 润 率 。 由于 该 种 方法 涉 及 到 虑 企 业 商 誉 的 各 种 构成 因素 , 行综 合 测 算 , 行 去 商誉预计年限、未来超额利润等不确定性指标 ,测 算中的随意性较 点 以前 的 经 营 业 绩 , 估 计 其预 期 收 益。 32商 誉 价值 的波动 性 问题 。商 誉 的价值 在 相 对短 的时 期会 随企 _ 大 , 以其 应 用 受到 一 定 限制 。 所 因此 , 考虑 未 来 可能 发生 的 必须 2 . 3年金现值计价法。 它是按商誉未来超额利润的现值测算, 其计 业 内部 或 外部 的环 境 产 生较 大 的波 动 , 情况变化。例如 , 企业过去的业绩主要归结为优秀的销售组织 , 而现在 算公式: = v(+ 。其 中 v 为第 i P i 1 i 年的预期超额利润 ,为投 资收 的企业销售组织 已不如过去 , r 那么在未来收益时就应剔除该因素。 33 商 誉 评 估 的全 面 性 问 题 。 本 质 上 讲 , 誉 评 估 是 在 企 业 有 . 从 商 益率 ,为双 方协 定 的超额 利 润 持续 年 限。 由于 该 法 同样 涉 及到 未来 收 i 因此 , 前期的基础 益测算的不确定性, 计算方法又较繁琐, 故其实际应用的局限性较大。 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评估 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 , 24 预 期 收 益 法 。 是 在企 业 收 益稳 定 状 况 下 , 据 被 评 估 企 业 工 作 的 质 量 对 商 誉评 估 的质 量 的影 响 极 大 。 誉 是 不 能 单 独存 在 的 , . 它 根 商 未来预期收益率和行业基准 收益率与商誉 的关系来确定其数额 , 其 同样 对 其 评 估 工 作 也 不 能从 其他 资 产 评 估 工 作 割 裂 出 来 单 独 进 行 , 计算公式 为:商誉价值 =被评 估企业资产重置成本 X( 被评估企业 要时刻把握商誉评估 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的问题。
multi-period excess earnings method

multi-period excess earnings method1. 引言1.1 概述多期超额收益法(Multi-period Excess Earnings Method)是一种在商业评估中广泛使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公司或资产的价值。
该方法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并分析剩余收益(excess earnings),即超过合理投资回报率所需的收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多期超额收益法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其定义、原理、步骤和计算方法。
同时,也会涉及到该方法应用范围内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展望未来多期超额收益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介绍多期超额收益法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评估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多期超额收益法,读者可以掌握正确使用该方法并解决相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本文也旨在促进学术界关于多期超额收益法的讨论与研究,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多期超额收益法(Multi-Period Excess Earnings Method)是一种用于估计企业商誉、无形资产等财务项目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企业未来多个期间的超额收益,通过对这些收益进行预测和折现,确定企业特定财务项目在经济价值中的价值。
2.1 多期超额收益法的概念:多期超额收益指的是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其超过正常回报水平所创造的利润。
该概念认为企业具有持续稳定增长能力,并将这种增长与特定财务项目(如商誉、无形资产)联系起来。
2.2 多期超额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多期超额收益法基于两个主要原理:即“市场参照行为”和“折现率比较”。
首先,根据市场参照行为原理,投资者会根据企业过去创造的超过正常回报水平的利润情况来评估特定财务项目(如商誉)所带来的预期未来利润。
投资者会根据企业在过去展示出来的能力以及行业特征等因素对未来利润进行预测。
其次,根据折现率比较原理,多期超额收益法使用合适的折现率将未来预测的多个期间的超额收益折现成当期经济价值。
商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84商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常琳琳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一、引言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并购行为,该政策涉及金融,财税,行政等各个方面,尤其在行政审批上减少事前审核,而主张事后问责,大大降低了企业并购的门槛,使得合并重组一时间成为市场热潮。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高达1.45亿元,2019年已达1.8万亿元,巨额的商誉积累为其后续计量埋下了巨大隐患。
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表明多数委员赞成摒弃减值测试法而改用摊销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1],这使更多的企业惴惴不安,以致一次性计提巨额商誉来换取以后年度的轻装上阵,但同时这种“洗大澡”的行为也使投资者受害,使市场动荡不安。
本文通过分析商誉在计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关商誉治理的方案,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解决接连的商誉“爆雷”问题提供思路。
二、商誉概述近年来,我国迎来企业并购的热潮,大多数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和实现转型发展。
由此带来的巨额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那么,什么是商誉呢?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三元理论”[2],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账户论。
其中,会计学界广泛认同的是超额收益论,即认为商誉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超过了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或正常投资回报率,是一项单独资产。
但在会计实务中,这一概念却更多偏向总计账户论,即认为商誉是企业价值超过企业有形或无形资产价值的总计,不是一项单独的资产,通过购买方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来确认。
三、商誉计量存在的问题(一)商誉初始计量存在的问题1.违背商誉实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企业商誉评估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实证研究结果展示
商誉价值与财务绩效 正相关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企业数据, 实证研究发现商誉价值与企业财 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商誉价 值越高的企业,其财务绩效表现 越好。
不同行业影响程度差 异
实证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行业 的企业商誉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 度存在差异。一些行业如消费品 、科技等行业的商誉对财务绩效 的影响更为显著。
市场份额与竞争优
势
商誉良好的企业往往在市场上拥 有较高的份额和竞争优势,从而 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提升财务 绩效。
投资者信心与股价
表现
商誉对投资者信心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商誉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 ,进而提升股价表现和企业市值 。
间接影响路径探讨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忠诚度
商誉通过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间接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良好的商誉有助于塑造 积极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忠诚度,从而增加企业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探讨商誉评估结果对投资者决策的影 响,如是否调整投资策略、改变对企 业价值的判断等。
06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完善商誉评估准则体系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商誉评估准则
当前的商誉评估准则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可以借鉴国际 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商誉评估准则。
强化商誉评估机构的监管
。这种方法考虑了市场因素,但可比企业的选择和数据获取可能存在困
难。
商誉价值计量模型
剩余价值模型
该模型认为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减去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的剩余部分。它适用于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等情况。
超额收益模型
该模型通过预测企业未来超额收益并折现来计算商誉价值 。它适用于持续经营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稳定收益和 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
超额收益率

超额收益率超额收益率是指投资组合或资产相对于其基准收益率的差异。
它是评估投资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衡量投资者是否能够通过投资获得额外的回报。
在金融领域,投资者通常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来获取收益。
市场上有各种投资产品和策略,投资者的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收益。
超额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通常选择市场上常见的指数,例如股票市场上的沪深300指数、美股市场上的标普500指数等。
基准收益率代表着市场的平均表现。
然后,计算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收益率。
收益率可以通过计算资产价格的变动情况来确定。
收益率的计算可以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或年收益率等。
最后,计算超额收益率。
超额收益率等于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收益率减去基准收益率。
如果超额收益率为正数,表示投资组合或资产的表现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如果超额收益率为负数,表示投资组合或资产的表现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超额收益率的意义在于帮助投资者评估自己的投资表现,判断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如果超额收益率为正,说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带来了额外的收益,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投资策略。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自己的超额收益率与同类产品或同一市场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来评判自己的表现。
然而,超额收益率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投资绩效的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风险。
因为投资本身存在风险,高风险可能会带来高回报,但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在评估投资绩效时,需要综合考虑收益率和风险的平衡。
综上所述,超额收益率是投资者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收益率的差异,投资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否能够获得额外的回报。
然而,超额收益率并非唯一衡量投资绩效的指标,还需综合考虑风险等因素。
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二、 商誉确认方法
如果 A 和 A m n分别 代表 企 业 m 和企业 n所 有 参与 盈 利活 动 的经 济 资源 总额 ,Rm 和 Rn 别 代表 企业 m和 企业 n的利润 总额 , 分 i 和 i 分 别 代表企 业 m 和 企业 i的账 面 利 m n 3 润 率 。 m企 业为 参照 企业 , 设 不存 在 没有入 账的经济资源,其经营风险为中等 ,R 代 m 表 社会 平均 利润 率 ;n企 业 为本文 分析 的对
( 产 ) 起着 一种 积极 作用 ,只是账 面上 没 资 在 有反 映 出来 罢 了 , 因此将企 业 的超额 收益 还
应进一 步 关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丰 富现代会 计理 论 ,
适 应 新 的经 济形 势 发展 的要 求 。
【 关键 词 】 商 誉 ;计 量 ;确 认
商誉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开始出现在会 计研究领域。 89 从15 年对商誉特点的最初研 究 开始 ,人们 对它 进行 了上 百年 的探 讨 。
象企业 , 存在未入帐的经济资源,也就是存
在根 据现行 会计 核算规 范 和现有 会计 计量技 术 没有入 帐 , 实 际参与 企业 盈利 过程 的 经 但 济 资源 。 如 果 两 个 企 业 经营 风 险和 实 现 的利 润 相 同。则在 完全竞 争市 场 、资 源可 以任 意分
控制下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才可能认商誉 。 其次是并购的方式,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 上 。 只有 吸收 合并和新 设合 并才可 能确认商 誉。 第三是 所依据 的企业 并购会计 处理方 法 , 在 可供选 择 的购买法 、权益 集合法 和新 主体 法 等三种 会计处 理方法 中,只有 采用购 买法 进 行 的会计处 理才 存在商 誉的确 认 问题 。 2 、自创 商誉 的确认 方法 : 额收 益法 。 超 自创商誉的确认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理论界热 烈探讨但又没有最终解决的一大会计热 问 题 。根 据前 面 的分析 , 必要 对商誉 加 以尽 有 可能 完全 的确认 , 在确 认 的过程 中,应 当 但 根据相 关 l和可 靠 眭相结 合 的原 则 。 理确 生 合 定商 誉 的确认 时 间和 确认 方 法 。 根 据商 誉 的一般 特 点 ,只 有 企 业存 在 超额 利润 , 或者 账面 总资 产利 润率 总是 高于 同行业其他企业 同口径计算的利润率时, 就 应当认为存在商誉。 这种超额利润或超额利 润率 的形成 因素 较为 复杂 , 有物 价整体 上 既
超额收益法在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探析

应 的止 损制 度 , 适 时 、 规 提 取 损失 准 备 金 , 立 补偿 机 并 合 建 制 和市 场风 险资 本分 配机 制 。 ( ) 三 商业 银行 要根 据 业 务发 展 实 际 需要 , 原 有 评级 在 授 信 等信 用 风 险 内部 规定 的基础 上 , 一步 完善 现 有制 度 进 体 系 , 强 授信 管理 , 好 交 易 对 手 及 交 易产 品发 行 主体 加 做
( ) 业银 行 要 按 照 监 管 要 求 , 考 同 业先 进 实践 , 二 商 参
提 高 对 市 场 风 险 和 法律 风 险的 重 视 和 管理 水 平 ,提 升 主
动 风 险 管理 能力 。 一 . 加 强法律 文 件审 核 , 部法 律条 第 要 全
款 都 要 以 明确 方式 界 定签 约 双 方 的权 利 与责 任 。第 二 , 商 业 银 行 要 在 市 场 风 险 管理 技 术 、 型 、 据 和 信 息 资 源 上 模 数 下 大 功 夫 , 善 、 化 软硬 件 基 础设 施 。第 三 , 完 优 要设 立专 门 的债 券 投 资交 易账 户 , 立 风 险 管 理 部 门或 岗位 , 照 独 设 按 立 的报 告 条线 对 业 务 风 险进 行动 态 分 析 和报 告 。第 四 , 要 逐 步 理 顺 前 、 、 台业 务 流 程 和 职 责 分 工 , 中 后 明确 对 账 、 会 计 核算 及 交易 档 案 管理 要 求 . 现 对 资金 交 易业 务 的全 面 实 风 险管 控 。第 五 , 逐 步 建立 与 自身交 易 型 业 务频 度相 适 要
评估 。商誉 的性质 决定 了评 估商 誉要 采用 超额 收益法 。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商誉评估中超额收益法的研究中文摘要:商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的信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其价值甚至要远远超过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
有形资产像一个人的躯体,无形资产则似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上,重有形轻无形,商誉观念淡薄。
尤其表现在中外合资企业合资过程中,中方往往只把有形资产折价入股,而对商誉等只作低价或不计价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它虽然是一项看不见的无形资源,却是对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形资源。
商誉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对商誉评估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却无法具体辨认的,能够对企业获得社会必要收益能力产生影响的诸要素综合的资本化价值。
它具有不可辨认、不能独立存在、不能单独出售、转让、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投资等特征。
那么当产生商誉时,如何科学、公正、合理、客观地反应商誊的价值,如何公正,有效的评估商誉,是目前仍需探索的问题。
商誉虽是一种无形资产,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商誉是可以计价和评估的,对商誉评估的超额收益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目前具有高适用性的商誉评估法。
本文针对我国商誉的现状,对商誉评估理论和超额收益法在企业商誉评估中的应用及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商誉商誉评估超额收益法Abstract:Goodwill, intangible assets as a business, on behalf of the enterprise's reputation and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in a market economy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showing an important role, and its value far more than even the value of tangible assets of enterprises. Tangible assets, like a person's body, intangible assets are like a pers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Practice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re-light the invisible visible,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weak. Especially in the course of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s, the Chinese tend to discount shares only the tangible assets, while goodwill is not only for low-cost or pricing treatment, resulting in loss of state assets. Important asset of goodwill as a business, although it is an invisible and intangible resources, but it is the reality of the enterprise income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resourc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eputation in the enterprise's position in the growing, therefore, assessment of goodwill by the theoryand practice community's attention.Goodwill is owned or controlled but can not specifically identifiable, tha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s to obtain social benefits affect the ability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a comprehensive capital value. It has not identified, can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alone can not sell, transfer, not as a separate asset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 Then when the goodwill generated, how science, fair, reasonable and objective response to a transcript of the value of the business, how fair and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goodwill, is still exploring the issue. While goodwill is an intangible asset, but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goodwill 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is on the goodwill of the excess earnings method to assess the research and study, is the high applicability of the goodwill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goodwill, goodwill is assessed on the theory and the excess earnings method in th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goodwill, and this approach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ystem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Key words:Goodwill Goodwill Evaluation Excess earnings method前言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产权的商品化,并且推动了产权的流动、重组和转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加入WT0,企业间的兼并、并购将愈演愈烈,新一轮的企业兼并热即将来临,可以预测,未来十年将是我国企业兼并、并购最活跃时期,商誉评估将作为企业资产交易不可回避的容,也将显得更加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股份制改造也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这同样涉及到企业商誉的问题,商誉评估也势在必行。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商誉评估对企业而言,或多或少总能增加本公司资产价值,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企业都特别注重本企业的商誉,都恨不得让评估师把商誉评得越高越好。
而实际生活中,许多企业甚至评估师并不完全清楚商誉的涵。
《国资流失“四宗罪”》中写到:“在改制程序中,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一些企业对土地确权定价不规,对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不评估或评估后不入账,而是虚假评估。
”企业现在每年都必须重新评估所有具有商誉的运营部门的价值,如果由于表现不佳导致合理价值低于帐面价值,就必须划销这部分商誉差额。
因此,现在企业更加重视自己的商誉。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不管是出于企业并购的动因,还是出于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商誉评估将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的要求,但在商誉的评估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的研究计划首先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权威期刊和书籍,以及向大学教授咨询,获得了大量真实且利用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然后对商誉评估理论和方法作了深刻的了解,详细的分析了超额收益法的适用性和原理,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此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运用超额收益法进行商誉评估时的问题等进行逐一的讨论与分析。
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合理的对策。
一、商誉与商誉评估理论分析商誉是英文“GOODWILL”的意译,是一种很典型的无形资产,被认为是无形资产中“最无形”的资产。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却无法具体辨认的,能综合的资本化价值,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誉的价值,反映了一个企业包括管理水平、经历声誉等诸多因素在的整体素质,同时它也体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特殊的有利地位,能使企业得到额外的经济利益,所以商誉通常被理解为企业超额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作为一项最为“无形”的无形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体性。
商誉只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关并且不能离开企业的整体而单独存在,更不能单独进行交易。
2.不可分割性。
商誉的形成因素众多,且难以用任何方法或公式进行单独的计价。
它们的价值只有在作为一个协调作用的整体来看待时才能按总额加以确定。
3.价值成本无关性。
商誉价值的存在和变动和任何已发生的“与其相关”的成本没有可靠的或可预期的关系,甚至未必有因商誉而发生的成本。
4.不稳定性。
商誉没有法定的存续期,在较短的时期,环境的变化会使构成商誉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导致商誉的价值呈现较大的波动,表现不稳定。
商誉评估是指企业发生整体资产交易时,为维护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由特定的机构和评估人员在评估企业其他资产的同时,以详实可靠数据为基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商誉这种特殊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公允评定和估算的过程。
商誉评估具有如下特征:1.商誉评估是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并服务于整体资产评估,商誉评估行为的发生决不可能是孤立的。
2.商誉评估必须考虑形成商誉的各种因素,将商誉作为依附于企业整体的一项综合无形资产来看待,商誉评估的结果也可按一个总额总括地进行计量,而不可能按形成商誉的各个因素单列的估价值再加总。
3.商誉评估必须是在分析未来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考虑形成商誉的各个因素的变动可能性,科学合理的预期未来的收益及其年限,对商誉的价值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