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物理化学实验

遵守处理规范
严格按照废弃物处理规范进行处 理,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环保
的处理。
关注环保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应关注环保要求, 尽量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06 实验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验收获总结
掌握了溶解热的测定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练掌握了使用量热计测定物质溶解热的方 法,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
拓展应用范围
我们可以将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应用于其他物质,比较不同物质之间 的溶解热差异,为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开发新型量热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开发更加精确、快速、便捷的量热计, 提高溶解热测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建议
精确控制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物质纯度
分析了实验数据
我们成功获得了实验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有关物质 溶解热的结论。
培养了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深入研究溶解热理论
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溶解热的理论模型,探索影响溶解热的因素,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溶解热测定结果展示
溶解热数据表格
列出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 热数值,直观地展示了溶解热与物质 种类、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溶解热曲线图
通过绘制溶解热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溶解热随温度 的变化趋势,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比 较。
结果误差分析
实验操作误差
由于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仪器精度限制等原因,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 的误差。例如,温度测量不准确、样品质量称量误差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 响。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KCl、KNO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_KCl、KNO3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KCl、KNO3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溶解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测定KCl和KNO3在水中溶解的热效应。
3.比较相同浓度下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差异。
二、实验原理溶解热是指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热量变化。
当物质溶解时,其分子或离子会从固态或晶体状态分散到溶剂中,这一过程通常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溶解热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溶解热的测定通常采用量热计进行。
量热计可以准确地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并以此来计算溶解热。
根据Arrhenius公式,溶解热与温度有关,因此,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热,可以评估温度对物质溶解热效应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500ml烧杯、电子天平、量筒、水浴锅、保温杯、恒温水浴、热量计等。
2.配制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称取适量KCl和KNO3固体,加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3.测量溶解热:将保温杯中的去离子水倒入量热计中,插入电子天平,记录初始温度T1。
分别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倒入量热计中,记录溶解后的温度T2。
根据温度差和水的质量,计算溶解热。
4.重复测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几次,每次测量不同的浓度。
5.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溶解热的计算公式,比较相同浓度下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数据:以下是实验测定的KCl和KNO3在水中溶解的热效应数据。
2.结果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同浓度下,KCl的溶解热效应比KNO3高。
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物质的溶解热效应都逐渐增大。
这表明在溶解过程中,KCl分子或离子从固体分散到水中的吸热过程比KNO3更为显著。
此外,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与Arrhenius公式中的常数相关联,这意味着溶解热的温度依赖性较强。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3 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量热计简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
2.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盐类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T C C W C W W M H m sol ∆⋅++-=∆][322111)( (3.1)式中: m Sol H ∆为盐在溶液温度和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单位:kJ·mo1–1;1W 为溶质的质量,单位:kg ;T ∆为溶解过程的真实温差,单位:K ;2W 为水的质量,单位:kg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o1–1; 21C C 、分别为溶质和水的比热,单位:11--⋅K kg kJ ;3C 为量热计的热容(指除溶液外,使体系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单位:kJ 。
实验测得W 1、W 2、ΔT 及量热计的热容后,即可按(3.1)式算出熔解热m Sol H ∆。
三、仪器与药品溶解热测量装置一套(如图3.1所示);500ml 量筒一个;KCl(A.R.) ;KNO 3(A.R.)四、实验步骤1.量热计热容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热来标定量热计热容3C 。
为此,先在干净的量热计中装入500m1蒸馏水,将与贝克曼温度计接好的传感器插入量热计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启动搅拌器, 保持60-9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此时,数字显示应在室温附近,至图3.1溶解热测定装配图1.磁力搅拌器;2.搅拌磁子;3.杜瓦瓶;4.漏斗;5.传感器;6.SWC —IIC 数字贝克曼温度仪.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后,每分钟准确记录读数一次,连续8次后,打开量热计盖,立即将称量好的10克氯化钾(准确至0.01克)迅速加入量热计中,盖上盖,继续搅拌,每分钟记录一次读数,读取12次即可停止。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测定方法,准确地得到溶解热数据,进一步理解溶解热现象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溶解热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溶解时所需的热量。
通过测量溶解热,可以了解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性质等。
溶解热的测定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溶解现象和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本实验采用综合量热法测定溶解热。
综合量热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热量和温度变化来确定溶解热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变化和溶液浓度等因素,以减小误差。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量热计、搅拌器、称量纸、电子天平、保温杯、热水浴、计时器等。
2.配制一定浓度的溶质溶液:用称量纸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热水浴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
3.将量热计和保温杯放入恒温水浴中,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4.将配制好的溶质溶液倒入保温杯中,记录初始温度T1。
5.开启搅拌器,将保温杯置于恒温水浴中,记录最终温度T2。
6.测量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ΔV,计算溶液的密度ρ=m/ΔV(m为溶质的质量)。
7.根据综合量热法公式计算溶解热ΔH:ΔH = cm(T2-T1) +mΔTc·ΔV/ΔV·m·c·ΔT (c为水的比热容,m为溶质的质量,ΔTc为溶液的密度变化)。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溶质的溶解热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溶质具有不同的溶解热。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溶解现象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溶解热在化学、物理、生物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溶液性质研究等。
本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用作图法求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3.掌握电热补偿法的仪器使用要点。
二.实验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溶解热两种。
前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nomol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s表示。
后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即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
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
前者是把原含1mol溶质和nomol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剂nogmol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表示,显然。
后者是1mol溶剂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要通过作图来求: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A和H*m,B,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m,A和Hm,B,若由nA摩尔溶剂和nB摩尔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混合前总焓为混合后总焓为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根据定义,△Hm,A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Hm,B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则为:故在Qs~n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如图所示:3.本实验系统可视为绝热,硝酸钾在水中溶解是吸热过程,故系统温度下降,通过电加热法使系统恢复至起始温度,根据所耗电能求得其溶解热: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仪器:NDRH-2S型溶解热测定数据采集接口装置(含磁力搅拌器、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套;计算机1台;杜瓦瓶1个;漏斗1个;毛笔1支;称量瓶8只;电子天平1台;研钵1个。
2.药品:硝酸钾(分析纯)。
四.实验注意事项1.杜瓦瓶必须洗净擦干,硝酸钾必须在研钵中研细。
溶解热实验报告

溶解热实验报告引言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描述物质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程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溶解热的方法,探究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材料•烧杯•热量计•恒温槽•砂浴•稳定器•试管•温度计•称量器方法1.在恒温槽内加入适量的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2.将烧杯放入热量计中,并通过计算器将稳定器放在烧杯内。
3.在试管中称量一定质量的试样物质,并记录其质量。
4.打开热量计的电源,将试管中的试样物质放入烧杯中。
5.稳定后,用温度计测量溶解液的最终温度。
6.记录溶解过程中热量计显示的数值。
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水的初始温度:25℃•试样物质的质量:10g•溶解液的最终温度:30℃•热量计显示的数值:1000J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热量计的显示数值,可以计算溶解热的数值。
首先,计算溶解液的温度变化:ΔT = 最终温度 - 初始温度 = 30℃ - 25℃ = 5℃然后,计算溶解热的数值:溶解热 = 热量计显示的数值 / 试样物质的质量 = 1000J / 10g = 100J/g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此实验中使用的试样物质的溶解热为100J/g。
2. 溶解过程中,试样物质吸收了100J的热量。
3. 在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了5℃,说明溶解热是一个吸热过程。
实验误差与改进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的因素,如温度测量的不准确、试样物质的量未完全溶解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2. 搅拌试样物质和溶液,以促进试样物质的溶解。
3. 执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溶解热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测量了溶解热的数值。
溶解热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深入理解和掌握溶解热的性质对于研究物质的溶解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用简单量热计测定硝酸钾的溶解热2·学习量热计热容的标定方法3·非绝热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校正4·学会使用《计算机全程管理系统》二·实验原理无机盐类的溶解,同时进行晶格的破坏(吸热)和离子的溶剂化(放热)过程。
将杜瓦瓶看作绝热体系,当盐溶于水中时,有如下热平衡:ΔH(W/M)=KΔT1式中,K为量热计热容上述过程完成后,进行电标定,用点加热器加热,又有平衡:IVt=K ΔT2左边是加热电功的计算由此可得:ΔH=(M/W)IVt(ΔT1/ΔT2)由于在此两过程中,体系温度变化小,一般在1度左右,必须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或精密电子温差仪,才能读到千分位,达到实验的要求。
也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它作为直流电桥的一个臂。
热敏电阻因温度变化而电阻发生变化,电桥即有电阻输出。
用自动平衡记录仪记录,或经放大后由计算机采集,用无纸记录仪记录。
由于温度变化小,可认为电桥输出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如果以上两过程为l1和l2,可用下式计算溶解热:ΔH=(W/M)IVt(l1/ l2)由于杜瓦瓶并非真正的绝热体系,实验过程中实际有微小的热交换。
必须对温度进行校正。
采用外推法,从时间-温度曲线上反映前后平均温度的点引时间坐标的垂线,与反应前后温度变化的延长线香蕉,交点的距离为l1和l2三·仪器与试剂500mL杜瓦瓶,装配有加热电炉丝和固体试样加料漏斗克曼温度计或精密温差仪或测温热电阻(配有电桥)电磁(或电动)搅拌仪直流稳压电源(0~30V,0~2A)直流电流表(0.5级,0~1.5A)500mL量筒停表记录仪分析纯硝酸钾四·试验步骤1·杜瓦瓶中用量筒加450mL水,装置好量热计,开始搅拌。
调节输出为0,开启记录仪,记录体系温度稳定过程。
2·分析天平称取硝酸钾(前先碾成细粉,约3.3g),在量热计温度稳定3~5分钟后,从加料漏斗加入,记录仪记录过程温度变化。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

积分溶解热 J/mol 30653 31868 32392 32654
微分溶解热 J/mol 28909 31044 31655 32150
微分稀释热 J/mol 17.105 7.737 3.690 1.669
根据积分溶解热求出各个范围的积分稀释热
范围
积分稀释热 J/mol
99.94202.86
(3)分别称量约 2.5、1.5、2.5、3.0、3.5、4.0、4.0、4.5g 研磨后的硝 酸钾,放入 8 个称量瓶中,并精确称量瓶子与药品的总质量。记录下 所称量的数据。 (4)使用0.1g精度的天平称量216.2g的去离子水,放入杜瓦瓶中,将杜 瓦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 (5)将温度传感器擦干并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打开数据采集接口装 置电源,预热3min。 (6)启动微机上的溶解热的测量软件。并根据软件提示进行下一步实 验。 (7)将稳流电源上的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打开电源开关。并打开 磁力搅拌器,调节到合适的搅拌速度。 (8)根据软件的提示,温度传感器放入杜瓦瓶中,调节加热功率使其 在2.0-2.4W之间。此后不再调节稳流电源。 (9)当采样到水温比室温高出0.5摄氏度时,按程序提示加入第一份样 品,之后操作相同,根据软件提示及时加入药品。 (10)当8份药品都已经加入后,软件提示溶解操作完成。将软件退出 到主界面。 (11)将8个称量瓶重新称重,从而计算出加入药品的量。之后将算出 的加入的药品的质量带入到软件中。 (12)整理实验仪器,并将原始数据拷贝。 5.实验数据及处理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A处理方法。
1215
202.86-
524
298.92
298.92-
262
401.84
6.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完毕后,与由计算机直接处理的数据相比,基本吻合,数据之 间存在的差距非常小,所以本次试验处理得到的数据较为合理。 本实验虽然主要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但是数据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上 的误差,本次试验的误差来源有如下几项: (1)由于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药品属于重复使用,而且在使用前也没有 进行干燥处理,所以可能吸收了的水。 (2)在向杜瓦瓶中加入时由于加入的速度过快,导致体系温度下降过 快。 (3)实验时的温度与室温的是有一定差距的,从而使体系与环境的热 交换较为剧烈,影响了热量的测定。 (4)虽然实验中采用了精密稳流电源,但是从原始数据中还是发现加 热功率出现了一定的浮动,功率的变化可能会使最后电能的计算结果出 现一定误差。 7.思考题 (1)实验设计为什么在体系温度高于室温0.5摄氏度时加入第一份? 由于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这就会导致杜瓦瓶中的温度降低。 如果瓶内的温度与室温相差太大会使体系与环境热交换变得更加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111412022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解热的测定
应用化学二班班级 03 组号
实验人姓名: xx
同组人姓名:xxxxx
指导老师:李旭老师
实验日期: 2013-11-19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量热装置的基本组合及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O3在不同浓度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
3、用作图法求KNO3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二、实验原理
1、在热化学中,关于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有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n 2mol 溶质溶于n 1mol 溶剂(或溶于某浓度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用Q 表示,溶解热可分为积分(或称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称定浓)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质溶于n 0mol 溶剂中产生的热效应,用Qs 表示。
微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质溶于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以
表示简写为 。
冲淡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剂加到某浓度的溶液中使之冲淡所产生的热效应。
冲淡热也可分为积分(或变浓)冲淡热和微分(或定浓)冲淡热两种。
积分冲淡热:在恒温恒压下,把原含1mol 溶质及n 01mol 溶剂的溶液冲淡到含溶剂为n 02时的热效应,亦即为某两浓度溶液的积分溶解热之差,以Qd 表示。
微分冲淡热 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剂加入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以
可以简写为 。
2、积分溶解热QS 可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通过QS -n 0曲线求得。
设纯溶剂和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m H (1)和Hm ∆ (2),当溶质溶解于溶剂变成溶液后,在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 1,m 和H 2,m ,对于由n 1mol 溶剂和n 2mol 溶质组成的体系,在溶解前体系总焓为H 。
H =n1Hm(1)+n2Hm(2) (1)
设溶液的焓为H ′,
H ′=n1H1,m +n2H2,m (2)
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
H H H nA Hm A H*m A nB Hm B H*m B ΄∆==+(,,)(,,)
nA Hm A nB Hm B =∆+∆,,
式中,Hm ∆,A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ΔHm ,B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1,,2n p T n Q ⎪⎪⎭⎫ ⎝⎛∂∂1
2n n Q ⎪⎪⎭⎫ ⎝⎛∂∂2,,2n p T n Q ⎪⎪⎭⎫ ⎝⎛∂∂22n n Q ⎪⎪⎭⎫ ⎝⎛∂∂
微分溶解热。
根据上述定义,积分溶解热QS 为
s ,,0,,=n A m A m B m A m B B B
n H Q H H n H H n ∆=∆+∆=∆+∆
故在Qs ~ n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
如图所示:
对A 点处的溶液,其积分溶解热Qs=AF 微分稀释热=AD/CD 微分溶解热=OC 从n01到n02的积分稀释热Qd = BG-AF =BE
3、 本实验是采用绝热式测温量热计,它是一个包括杜瓦瓶、搅拌器、电加热器和测温部件等的量热系统。
装置及电路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 量热器及其电路图
1- 伏特计;2-直流毫安表;3-直流稳压电源;4-测温部件5-搅拌器;6-漏斗
•因本实验测定KNO3在水中的溶解热是一个吸热过程,可用电热补偿法,即
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T,溶解过程中体系温度随吸热反应进行而降低,再用电加热法使体系升温至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电能求出热效应Q。
•Q=I2Rt=UIt
•式中,I为通过电阻为R的电热器的电流强度(A);U为电阻丝两端所加电压(V);t为通电时间(s)。
•利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O3在不同浓度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并通过图解法求出其它三种热效应。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ZR-2J溶液热测定仪器一套,称量瓶8个,干燥器一个。
硝酸钾(A.R.)。
四、实验步骤
,其重量分别为
1、在台秤上称量,依次加入在研钵中研细的KNO
3
、、、、、、和,再用分析天平称出准确数据,称量后将称2.5g1.5g2.5g3.0g3.5g4g4g 4.5g
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待用。
2、在台称上用杜瓦瓶直接称取216.2g蒸馏水,调好贝克曼温度计,按图装
好量热器,连好线路(杜瓦瓶用前需干燥)。
3、调节稳压电源,使加热器功率约为2.5W,保持电流稳定,当系统温度稳定时,将系统温度的值填写到环境温度的空格中称为原始环境温度,按下开始记录按钮,当系统温度与原始环境温度相差0.5℃时,系统测量系统会提示“加入第一份样品”当系统提醒是同时加入第一份样品,并将样品的称量值填到表格中,当系统的温度与原始环境的温度相差又回到0.5℃时,加入第二份样品。
同样输入第二份样品的称量质量。
4、按照同样的方法测量第3第4第5第6第7第8份样品。
并记录数据。
5、当软件提示请加入第九组样品时,点击停止记录。
6、保存数据。
7、依次点击数据处理,载入文件
8、选择5-8组数据点击曲线拟合,此时出现一条绿线和一条红线,按住黄色光标,拖住直到80,可以通过微调按钮调节,选择导出数据,选择80确定
9、选择1-5组数据,点击曲线拟合,拖住黄色光标至100,导出数据,选择100,点击确定。
10、重复上一步,依次选择200,300,400
11、按住Alt print
截取工作窗口,打开电脑画图工具,黏贴、保存。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原始数据记录:
通过溶解热测量软件得实验数据:
六、实验讨论
由实验图和测出来的最后的溶解热可知,实验较为成功,本实验中应该注意:①称量硝酸钾时一定要准确称量,快速,以免硝酸钾受潮而影响实验结果,记录好数据。
②在倒入硝酸钾试剂时一定要保持匀速倒入,可以稍微快点,但是不要中断。
③实验开始是要在电流电压在稳定后才开始记录数据。
④磁力搅拌是尽量保
持有小漩涡即可,不宜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