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销售故事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

合集下载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营销方案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营销方案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营销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营销方案:1. 和尚每天都要礼佛念经,那他们的头皮会不会痒痒呢?要是有把梳子挠挠多好!咱们可以推出一款精致的头皮按摩梳,通过强调梳子不仅可以梳理头发,还能帮助和尚们放松头皮,在礼佛之余享受片刻舒适。

就好像在办公室久坐后伸个懒腰一样惬意。

怎么样,这办法是不是妙极了!2. 你想啊,寺庙不是经常会有香客来祈福吗?可以制作一些带有祝福话语的梳子,让和尚们赠送给香客呀!这梳子就变成了传递美好祝福的信物。

比如说:“哇,这把梳子就像那寺庙中的香火,传递着温暖和希望!”这不是能打开销路嘛!3. 和尚们也会有朋友呀,推出一些高品质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梳子,让和尚们送给他们的好友。

不就像我们会把自己喜欢的宝贝分享给闺蜜一样嘛!“哎呀,这梳子对于和尚们来说,不就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吗!”4. 可以举办一些梳子文化讲座呀,在寺庙里讲讲梳子的历史和寓意。

让和尚们知道梳子不仅仅是个梳头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这不就跟给学生们上课,让他们了解知识一个道理嘛!“天哪,这样的方式肯定能让和尚对梳子感兴趣呀!”5. 给梳子加上禅意元素呀,什么雕刻个佛像啊、经文啊之类的。

和尚们一看,这不和他们的修行很契合嘛!就像我们看到和自己兴趣相符的东西就会心动一样。

“嘿,这梳子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呀,和尚们能不喜欢?”6. 搞个促销活动呀,和尚买一把梳子,送一串佛珠或者别的什么小礼物。

让他们觉得很划算呀。

这不就跟我们逛街看到打折就想去买买买一样嘛!“哇塞,这么划算,和尚们肯定会心动的啦!”7. 制作一些小巧便携的梳子,和尚们外出化缘或者旅行的时候带着多方便呀。

就像我们出门必须带着手机一样重要。

“哎呀,这么实用的梳子,和尚们怎么会拒绝呢!”我的观点结论是:只要开动脑筋,寻找梳子和和尚、寺庙之间的关联点,用对方法,就完全有可能把梳子卖给和尚!。

如何把梳子再推销给和尚(营销经典)

如何把梳子再推销给和尚(营销经典)

如何把梳子再推销给和尚(营销经典)从前,有二名推销梳子的推销员,暂且称他们为张三和李四吧,每天走街串巷,到处推销梳子。

有一天,二人结伴外出,无意中经过一处寺院,望着人来人往的寺院,张三大失所望,“唉,怎么会跑到这个地方,这里全是一群……,哪有和尚会买梳子呢?”,于是打道回府。

(点评:轻易放弃推销机会是普通推销员经常犯的错误)刚刚看到寺院的招牌,李四本来也是心内一凉,非常失望,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职业习惯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又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不行动怎么会有结果呢?事在人为嘛!”(点评:同样是一枝玖瑰花,悲欢者看到的是刺,乐观者看到的是花,不同心态与心智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与命运,而推销高手必备的基本心态就是积极的心态,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于是,径直走进了寺院,待见到方丈时心内已想好了沟通的切入点。

(点评:反应迅速,行动敏捷)见面施礼后,李四先声夺人的问到“方丈,您身为寺院主持,可知做了一件对佛大不敬的事情吗?”(点评:摸准沟通对象的心理特点,可以尽快找准切入点,迅速引起对方注意和好奇)方丈一听,满脸诧异,诚惶诚恐的问道“敢问施主,老纳有何过失”“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而来,只为拜佛求愿。

但他们大多满脸污垢,披头散发,如此拜佛,实为对佛之大不敬,而您身为寺院主持,却对此视而不见,难道没有失礼吗?”(点评:针对老和尚宽容仁和的品质,讲话语气略重,并无不妥,反而会引起对方充分重视)方丈一听,顿时惭愧万分,“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有何高见?”(点评:客户主动询问解决方案时,已经很好的介入了销售环节,此时就是销售的良机)“方丈勿急,此乃小事一桩,待香客们赶至贵院,只需您安排盥洗间一处,备上几把梳子,令香客们梳洗完毕,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拜佛即可!”李四答道。

(点评: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对方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购买的欲望得以提升)“多谢施主高见,老纳明日安排人下山购梳。

”(点评:成功的推销应该让客户感觉购买决定是自己做出的,而非外人强加的)“不用如此麻烦,方丈,区区在下已为您备好了一批梳子,低价给您,也算是我对佛尽些心意吧!”(点评:成交绿灯闪现,立刻顺水推舟,很快进入合作签约主题)经商讨,李四以每把3元的价格卖给了老和尚10把梳子。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有一个营销经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人: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回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

那人就把经理的作业说了一遍,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失业,你要发发慈悲啊!和尚就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拜佛是不是要心诚,和尚说,是的。

心诚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和尚说,要敬。

那人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敬?如果庙里买些梳子,给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和尚话说有理,就买了十把。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备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第五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道高僧,书法甚是有造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无量佛!就买了1000把梳子。

第六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与和尚说了一番话,却卖出了一万把梳子。

那人说了些什么?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还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大师双手合十,施主有这番美意,老衲岂能不从?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竟十分兴隆。

【案例】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经典营销案例)

【案例】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经典营销案例)

【案例】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经典营销案例)哎呀,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这可是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和尚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喜好。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需求,然后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

和尚有什么需求呢?1. 梳理头发没错,和尚也需要梳理头发。

他们使用的梳子可不是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梳子或者木质梳子。

他们需要的是一把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头发整洁、修剪指甲的梳子。

2. 心灵净化和尚们注重心灵净化,他们认为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够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因此,他们需要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工具。

比如说,一把柔软舒适的按摩梳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3. 修行需要和尚们在修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整理自己的衣物和物品,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因此,他们需要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整理衣物和物品的小工具。

比如说,一把小巧玲珑的收纳盒可以帮助他们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了解了和尚的需求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定营销策略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营销手段:1. 以客户为中心我们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说,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评价和建议。

2. 打造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对于产品的销售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可以让消费者更加信任我们的产品,从而提高销售额。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来打造我们的品牌形象。

3. 创新产品设计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我们要不断地研发新产品,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场合推出不同的梳子款式和颜色,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4. 提供优质服务优质的服务可以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和诚意。

比如说,我们可以提供免费试用、退换货服务等售后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贴心和关怀。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
《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是一个营销学的故事。

3个推销员向和尚去推销梳子,第一个人苦苦游说只卖了一把;第二个人跟方丈说将梳子摆放在祠堂够前来烧香拜佛的人梳头,卖出了10把;第三个人惊人的卖出了1000把,并且得到了长期提供梳子的合同,他用的方法是说服方丈,让寺庙把梳子赠给前来烧香拜佛的人,梳子上面刻上“积善梳”,这样这个寺庙前来烧香拜佛的更多了,而且这个人还得到了长期提供梳子的合同。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在想,和尚又没有头发怎样才能将梳子卖给和尚,最开始我想到的方法是故事中第二个人的方法。

我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我明白,卖给和尚梳子,不一定要在和尚身上做文章,和尚买了梳子不一定要自己用,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都是长着头发的。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

同一件事,换种方式去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网络10-1班
陈丕享。

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一位梳子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梳子店。

他的梳子很好,是当地人喜欢使用的产品。

然而,他的生意日渐清淡,因为当地的人都已经有了梳子,不需要再购买更多的梳子。

于是商人开始思考,该如何扩大他的客户群体。

有一天,梳子商人听说了一个传闻,说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非常虔诚的和尚,这位和尚正在寻找一把好梳子。

商人心中一亮,他决定前去拜访这位和尚,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梳子卖给他,这样就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了。

商人背起小包,开始了他的旅途。

路途艰辛,但当他终于来到山村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人们对他并不友好。

村子里的人们对陌生人都很警惕,商人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疑心。

商人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来意,但村民们并不相信他,开始指责他是来捣乱的。

商人只好忍气吞声,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在第二天再试一次。

第二天早上,商人又来到山村,寻找和尚的下落。

最终,在村子的一处小庙里,他找到了这位和尚。

和尚看到商人,微微一笑,问道:“你是来做生意的吗?”商人点了点头,便取出了一把精美的梳子,递给了和尚。

和尚接过梳子,仔细打量了一番,便笑着问商人:“你以为你的梳子能卖给我吗?”商人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的问法可能有些冒犯了和尚。

他赶紧作揖道:“尊敬的和尚,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我是听闻和尚正在寻找一把好梳子,所以特地前来向您推销我的产品。

如果您不需要的话,我一定不会勉强。

”和尚听完商人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不必如此紧张,我并不是责备你的意思。

只是我弱弱地问一声,我作为和尚,平时理发的机会并不多,何须一把精美的梳子呢?”商人听后恍然大悟,抱拳道:“原来是我太过浮躁了,没有深入了解和尚的实际情况,还请和尚见谅。

”和尚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但是,我很乐于聆听你的故事,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商人听了,心中一喜,他便开始讲述自己的生意困境。

他说自己的梳子是非常好的产品,但是在当地市场已经饱和,没有办法再继续扩大生意。

经典营销案例:卖梳子给和尚

经典营销案例:卖梳子给和尚

卖梳子给和尚一家企业高薪招聘营销高手,张三、李四、王五分别报了名,总经理出了一个比较刁的题目:向山上寺庙的和尚卖梳子。

三个人拿了产品就上山了。

张三第一个回来了,张三向老总讲述了他是如何卖掉一把梳子的。

张三说,我拿这个梳子到山上寺庙找到老和尚,给他介绍了梳子的质量,老师父一听勃然大怒,认为我分明是羞辱出家人,于是乱棍将我轰了出去。

但是我仍不甘心,围着寺庙不停地转,转到第三天的时候,在后山和尚的烧火区,我看到一个小和尚在那里挠痒痒,于是我对小师父说,挠痒痒是不能用指甲去挠的,我这里有一个专用工具,我给你挠一下。

我就这样连蒙带骗地让十五岁的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接着李四也急匆匆地跑来了,李四卖了八把梳子,他讲述了自己卖梳子的经过。

他说,我经过一天的观察,发现所有和尚头上都没有头发,向他们卖梳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发现上山的游客头上有头发。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因为山高风大,很多人在拜佛的时候头发比较零乱,于是我找到方丈说,如果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去拜佛,是对佛不尊敬,于是我建议方丈在寺庙里的八尊佛像后面各放一把梳子,边上贴一个告示:拜佛之前整理妆容。

这样我就卖了八把梳子。

王五第三个回来了,王五卖了三千把梳子。

大家十分吃惊,王五说,我观察了一天,发现和尚头上没有头发,要想让他买梳子不可能,而游客头上都有头发,经过仔细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就找到了方丈,因为我发现山上寺庙香火很旺,周一到周五有几千人,双休日有一两万人,寺里的香火钱收入非常可观。

我对方丈说,我有一个方法,能让每天的香火钱更多。

那个和尚是书法大家,我让他书“积善梳”三个字,然后请工匠刻在梳子上,而且做法事给梳子开光,所有捐香火钱的善男信女就送“积善梳”一把,结果那一天捐香火钱的人增加了许多,一下子卖掉三千把梳子。

通过故事中张三、李四和王五分别采用的三种销售方式,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三点重要的启示:张三的销售方式——靠坑蒙拐骗只能维持一时;李四的销售方式——找到产品的功用、利益,可以取得一定的销售业绩;王五的销售方式——挖掘创造客户的内在需求,帮助其解决危机问题,则能畅销天下。

寓言故事: 把梳子卖给和尚

寓言故事: 把梳子卖给和尚

寓⾔故事: 把梳⼦卖给和尚
寓⾔故事: 把梳⼦卖给和尚
有四个营销员接到任务,到庙⾥找和尚推销梳⼦。

第⼀个营销员空⼿⽽回,说到了庙⾥,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所以⼀把都没卖掉。

第⼆个营销员回来了,销售了⼗多把。

他介绍说,我告诉和尚,头⽪要经常梳梳,不仅⽌痒,还可以活络⾎脉,有益健康。

念经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

这样就卖掉⼀部分梳⼦。

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把。

他说,我到庙⾥去,跟⽼和尚讲,你看这些⾹客多虔诚呀,在那⾥烧⾹磕头,磕了⼏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你在每个庙堂的前⾯放⼀些梳⼦,他们磕完头、烧完⾹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客,下次还会再来。

这⼀来就卖掉了百⼗把。

第四位营销员回来说,他销掉了好⼏千把,⽽且还有订货。

他说,我到庙⾥跟⽼和尚说,庙⾥经常接受客⼈的捐赠,得有回报给⼈家,买梳⼦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

你在梳⼦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这们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谁来了就送,保证庙⾥⾹⽕更旺。

这⼀下就销掉了好⼏千把梳。

⼼语:如果不转变观念,要把梳⼦卖给和尚,简直是天⽅夜谭。

第四个营销员正是转变了推销的⽅法,便从不可能的'商机中,开发出了潜在的⼴阔市场。

如果每个⼈都像他⼀样换⼀种思维⽅式看问题,在思想和观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要墨守成规,我们⼜何尝不能把企业的各项⼯作搞好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尚买梳子
话说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到一家经营梳子的公司应聘,由于三个人条件都很好,所以经理老董不知道选哪一个人为好,这一天把他们三个人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本公司的梳子是由云南上好的稀有云木加之云南一个老巫师自己配制的土方浸泡56天而加工制成的一流云梳,这梳子的功能有奇效,经常梳用可以活血化瘀,防止脑血管硬化和老年痴呆症。

你们三人条件都很好,但是我们只能要一个人,这样吧,给你们三人一人五十把梳子你们去卖,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把梳子卖给和尚,看谁卖的好,然后再定三个人选谁。


第三天,三个人依次来到公司,董经理先问张三:“张三,你卖了几把梳子?”
张三说:“董经理,我卖了一把梳子。


董经理:“哦,谈谈你是怎么卖的?”
张三说:“我早晨五点起床,用了一天的时间,跑了十个寺庙,其中有九个寺庙都是叫人家给赶出
来的,到了最后一个寺庙,我一进去就哀求人家,说你们发发慈悲吧,我都跑了一天啦,就买一把梳子把,人家看我可怜,于是就买了一把梳子。


董经理点点头,又开始叫李四说:“李四,你说说吧。


李四有点得意的说:“我卖了十把梳子,早晨起来我想,和尚是不需要梳子的,但是和尚周围的香客需要,香客大老远的跑到庙里进香,如果蓬头垢面的对佛不敬,我以此为理由,跑了十个寺院,卖了十把梳子。


董经理听完很高兴的和李四握握手,有点颤抖的声音说:“辛苦你啦!”
王五在一旁接过话说:“董经理,我卖了五十把梳子,还拉回了100把的订单。


董经理听完,吃惊的眼睛都掉了一半,马上语无伦次的说:“哦,哦,快,快说说你,你是怎么。

卖的。


王五不慌不忙的说:“我想和尚不需要梳子,
和尚周边的香客也就只需要一把梳子即可,要想叫寺庙成为我们销售梳子的客源地,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怎么叫他们能把梳子合理的输出。

我就去了一个寺庙,跟老方丈说,我们的梳子功效神奇,可以活血化瘀和防止脑血管硬化,你们如果利用好它的特效功能,对前来进香捐赠的香客给与一定的回赠,叫寺庙里的师傅们给这些梳子再开开光,功利就一定会更加神奇,这样香客回家使用后就会感觉是佛的力量,会更加的敬佛和捐赠的。

方丈一听有理,马上把五十把全要了,还叫再送去100把。


王五说完将卖五十把梳子的钱交给了董经理。

呵呵,通过这个故事给你启迪了什么,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不会卖东西的人。

现在做营销,只谈满足顾客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啦,现在的营销关键要创造市场、开发市场哟。

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本事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