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00-14年考研真题doc剖析

合集下载

南开大学文学基础真题2006-2014

南开大学文学基础真题2006-2014

南开大学文学基础真题2006-2014第一篇:南开大学文学基础真题2006-20142006年文学基础一、填空(1*30=30)1、新批评派反对用作者意图说明作品意义,称之为------2、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语言活动被划分为-------和--------两个方面。

3、在中国古代,“人文”一词是作为--------的对待概念而提出来的。

4、“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5、知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是法国思想家-------所研究的主要问题。

6、罗兰•巴特将叙事作用分解为功能、行动和---------三个层次。

7、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本为同一篇大赋作品的两个部分,这篇大赋的篇名为--------8、以文为诗,追求惊奇险劲,是唐代---------诗派的创作特点。

9、南宋重要词人姜夔的词集名称是----------10、现代学者一般把明代中叶以后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11、南朝齐代诗坛出现了一种讲求声律的诗歌,这种新体诗被称作----------12、《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13、曹丕所作完整的七言诗是---------14、主张“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近代诗人是---------15、施蛰存、刘纳欧、穆时英的小说被称为----------派小说。

16、师陀、钱钟书、张爱玲等人在上海沦陷后的创作被称为-----------文学。

17、金子是曹禺话剧---------中的人物。

18、郭沫若历史剧中最著名的是-------------19、王利发是老舍话剧--------中的人物。

20、杨白劳是解放区歌剧----------中的人物。

21、当代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22、张中行、季羡林、杨绛等作家的散文创作被视为---------23、《吉尔迦美什》是古代--------的作品,它的文体形式是---------24、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成就最高的领域是----------,代表作家是----------25、基督教《圣经》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和-----------26、在比较文学史上,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曾分别提出影响研究和-------------研究的理论主张与方法,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回忆版)2010真题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回忆版)2010真题

南开大学201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回忆版)自从决定考研就经常混迹于考研论坛,这里有很多GGJJ的考研历程,让我感到十分振奋。

经历过一次考研自己确实成熟了很多,但今年很不幸的是失败了。

因为复习的战线太长再加上自己的浮躁,到了最后一个月竟然有些厌学,于是就放弃了学习,只是最后参加了考试,结果专业课考得一塌糊涂。

在我选择现当代文学的时候曾经想过很多很多,因为我一直都知道在当代社会里选择文学这样的专业要付出很多很多,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物质的利益,甚至会被人嘲笑为现代的“湿人”、“文学青年”。

选择文学只是因为喜欢思考,思考关于人生关于人性的命题,我并不喜欢看电影,只是喜欢看书上的文字,那样可以让我去想象美丽的画面,丑陋的心灵等等。

但是当我面对着大批喜欢文学的同胞们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抱头痛哭时,心里感到无法抑制的难过。

为了这个文学梦想我付出了很多,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我经常陷到作品中出不来,因此可能因为一部悲剧作品而痛苦很长时间。

专业老师说她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她说我们不懂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学习是需要理性的,不是仅仅因为喜欢文学而学这个专业,而是要从研究者的角度去学,要学会把自己从作品中跳出来,从各种角度去看它,一旦陷入进去就会盲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只是单纯喜欢文学,不想痛苦,那么最好把它当做一个业余爱好吧,如果真的投入进去,那将会有一种痛心的感觉,因为人的喜欢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太主观化的东西,一旦用理性去分析,那本身就会破坏它在心中的美感。

但是我们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大多数还是喜欢文学的同学,当然也包括她,她是从大学本科一直念到博士,思维能力超强,讲课十分吸引人,她的经验就是看很多文学作品,多多积累,虽然写论文非常非常痛苦,但还是割舍不下。

我在选择这个专业前曾经复习了半年的汉语言文字学,打算考北师,但因为我感觉语言只会禁锢我的思维,把自己封闭在条条框框中,甚至说一句话都要考虑语法规则,词汇选用得当否,这样的生活会让我很痛苦,所以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语言选择了文学,我花了一半的奖学金在网上买了南开的笔记和资料,信心满满地去考南开的现当代文学。

2004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56现代中国文学

2004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56现代中国文学

2004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56现代中国文学
2004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8分,本大题共40分)
1.爱美剧
2.言志派散文
3.新感觉派
4.《红烛》
5.潜在写作
6.《一地鸡毛》
7.女性写作
二.简答(任选4题,每题15分,本大题共60分)
1.简述近代文学观念的变化
2.简述《家》的成就与影响。

3.简述周作人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贡献
4.谈谈你对于新写实小说的认识,它与“旧写实”有何区别?
5.简述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创作
6.简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
三.论述(任选2题,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
1.比较七月派诗人与中国新诗派的创作
2.曹禺前期创作的成就以及对中国话剧文学的贡献
3.以《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代表,谈谈你对老舍创作悲剧意味的理解。

4.《长恨歌》的文化寓意
5.19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及其评价
6.简述近期对当下文坛缺憾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官网。

南开大学2000年文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开大学2000年文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开大学2000年文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填空(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l0分)1.《天问》的作者是__。

2.《七发》的作者是__。

3.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__。

4.刘义庆的代表作是__。

5.《河东先生集》是唐朝__的文集。

6.《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

7.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南朝梁诗人__。

8.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__。

9.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__。

10.《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__。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v。

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每题1分,共5分)1.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是词人辛弃疾。

( )2.《诗经》中的“三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 )3.“桃花庵主”是清代孔尚任的号。

( )4.《三国志平话》属于讲史话本。

( )5.传奇小说《会真记》就是《莺莺传》。

( )(三)名词解择(每题3分,共15分)1.骈文2.《昭明文选》3.唐宋派4.欧阳修5.《浣纱记》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本大题共15分)1、谴责小说2、“纯诗”3、寻根文学(二)填空:(每空0.5分,本大题共15分)1.“新文学“这__概念是对1919--______间中国文学的指称.2.早期“酣译文学”中,最先产生轰动性影响的作品是林纡等译的______。

3.“古雅”说是著名文学理论家______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4.章太炎最为推祟、对鲁迅也发生了深刻影响的古代文学类型是______。

5.“五四”文学革命在语言文体方面的最大建树是确立了 ______的地位。

6.鲁迅在写作《野草》之前曾创作过散文诗______。

7.台湾新文学运动发端于______年。

8.《玉梨魂》是______派文学的代表作。

9.《弃妇》是早期象征派诗人______的代表作。

10.新月派的理论旗帜是人性论与______。

11.老舍的寓言体长篇小说是______。

12.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有______等。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想考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广大考生注意啦!小编知道考生们正在为准备考研日夜奋战,每天都与书本及考研复习资料为伍。

不少考生把教材、参考书都翻看了许多遍,还需要一些好的复习资料。

为此,小编特地为报考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生整理了几套比较不错的考研资料,考生们可以参考:2016年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代中国文学考研红宝书-冲刺版(编号:NK1244-H-C)【一对一个性化答疑】针对在使用本套资料及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课疑难问题,由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学长团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权威辅导答疑,同时辅以内部信息确保夺取专业课高分,彻底扫清复习拦路虎、打赢考研信息战。

本辅导具有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私人家教式辅导、上课时间自由灵活、个性化答疑不留复习死角、签约确保授课质量等特色,本辅导仅针对购买此套材料的同学,详情请索取宣传单。

辅导形式:面授或网络,费用:200元/课时(5课时起)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代中国文学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

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此套材料适合冲刺阶段使用(第三轮复习),适用时间为10月到初试前。

为保证效果,本资料限量出售,全国仅售20套启动部分 考研大纲解析视频(1课时):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考研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的备考中作用重大,但是卷面实际重点和大纲往往有所差别,甚至部分科目有超纲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天津考研网协同本专业资深硕博团队为广大研友倾力打造独家权威考试大纲解读视频,旨在透视大纲要点,洞悉考试重点,对比历年变化,从而更好指引研友正确的复习方向。

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科目综述(考试总体要求、科目特点、大纲作用、近年变动情况等)、大纲考点解析(对大纲中要求的考点展开解析及应对策略)、试卷结构分析(题型、分值及注意情况)、答题技巧(针对题型宏观指导,以便于在复习过程中关注)第一部分 核心原创资料:本部分资料由与本站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团队执笔,集合市面所有可参考资料及内部信息精制而成,旨在为研友提供复习重难点以及核心命题规律等全程内幕考研专业课攻关,资料格式为A4纸打印版4万余字60余页,清晰易复习,已于编写者签订资料保真转让协议!一、南开现当代文学专业、导师介绍1. 南开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优势以及特色(比基础版要深入)2. 导师研究方向分类以及各导师目前所带学生情况3.招录比二、初试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和其他必备资料详解分析基于参考书目的变化,将变化之前的参考书和变化之后的参考书进行相关的介绍和比较,并提出在冲击阶段复习教材的相关建议。

2000年-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解析 考研参考书

2000年-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解析 考研参考书

2000年-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解析考研参考书2000年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6分,本大题共30分)1.民国旧派小说2.小剧场运动3.“鲁迅风”杂文4.文革中的“地下文学”5.新生代诗6.台湾“留学生文学”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概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2.张爱玲的文学主张要点是什么?3.概述新时间“反思文学”的成就与局限4.九十年代重要文学现象简析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25分,本大题共25分)1.试述二十世纪新诗艺术形式探索的历程和得失。

2.试论启蒙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及其价值。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2004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真题及详解2005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真题及详解2006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真题及详解2007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真题及详解2008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857语言学基础真题及详解2009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857语言学基础真题及详解2010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904语言学基础真题及详解2011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866语言学基础真题及详解2012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883语言学基础真题及详解2004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真题及详解考试科目:应用语言学I. Illustrate ea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briefly. (45 points)1. prescriptive linguistics【答案】Prescriptive linguistics: the linguistics that trie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behaviors. It seeks to tell people how language ought to be used by those who wish to use it.2. Displacement【答案】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what is present, what is absent, what happens at present,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or what happens in a far-away place. This property of language enables language users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caused by time and place. For example, we can talk about Sapir, who is already dead; we can even talk about next week, which is in the future.3.IPA【答案】IPA: the abbrev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which is dev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n 1888. IPA is a set of symbols which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the phones and phonemes of natural languages.4.suprasegmental【答案】Suprasegmental: aspects of speech that involve more than single sound segments. The principle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are syllable, stress, tone, and intonation.5.blendings【答案】Blend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two words are blended by joining the initial part of the first word and the final part of the second word, or byjoining the initial parts of the two words. For example, the word “smog” is blended from “smoke” and “fog”.6.denotation【答案】Denotation: the core sense of a word or a phrase that relates it to phenomena in the real world. In the case of linguistic signs, the denotative meaning is what the dictionary attempts to provide. It is the literal meaning of a word, the dictionary meaning, opposite to connotation.7.hyponymy【答案】Hyponymy. It refers to the se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ore general, more inclusive and a more specific word. The word which is more general in meaning is called the superordinate, and the more specific words are called its hyponyms. For example, the hyponymy relationship c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animal” and “rabbit”.8.stem【答案】A stem is any morpheme or combination of morphemes to which an inflec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For example, “friend-” in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 friendships are both stems. The former shows that a stem can be equivalent to a root, whereas the latter shows that a stem may contain a root and a derivational affix.9.inflectional morpheme【答案】Inflectional morpheme: It is also called inflectional affixes, which attaches to the end of words Inflectional affixes and only add a minute or delicate grammatical meaning to the stem. The plural suffix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is kind.10.back-formation【答案】It refers to an abnormal type of word-formation where a shorter word is derived by deleting an imagined affix from a longer form already in the language. For example, from “editor” the word “edit” was generated.11.c-command【答案】C-command: A c-commands B if and only if: 1) A does not dominate B and B does not dominate A; 2) The first branching dominating A also dominates B.12.Sapir-Whorf hypothesis【答案】Sapir-Whorf hypo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 linguistic determinism and linguistic relativity. Linguistic determinism refers to the notion that a language determines certain nonlinguistic cognitive processes. Different languages offer peopl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around, they think and speak differently. Linguistic relativity refers to the claim that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are determined a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languages. Thus, speake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said to think in different ways. The hypothesis is now interpreted mainly in two different ways: a strong version and a weak one. The strong version believes that the language patterns determine people’s thinking and behavior; the weak one holds that the former influence the later. So far, many researches and experiments conducted provide support to the weak version.13.context of situation【答案】Context of situation: It refers to the linguistic and situatio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a word, utterance or text occurs.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s, etc.,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but also by the context or situation in which they occur.14.corpus linguistics【答案】Corpus linguistics: an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arge databases to real language examples stored on computer. Issues amenable to corpus linguistics include the meanings of words across registers,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grammatical forms and categories, the investigation of lexico-grammatical associations, and issu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15.CALL【答案】CALL: It is the abbrevi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which refers to the use of a computer in the teaching or learning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this kind of CALL programs, the computer leads the student through a learning task step-by-step, asking questions to check comprehension. Depending on the student’s response, the computer gives the student further practice or progresses to new material.II. Name each of the following IPA symbols. (10 points)1.[]【答案】voiceless postalveolar fricative2.[j]【答案】palatal approximant3.【答案】glottal plosive4.[w]【答案】bilabial approximant5.[x]【答案】voiceless velar fricative6.[υ]【答案】high back lax rounded vowel7.[æ]【答案】low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8.[p]【答案】voiceless bilabial plosive9.【答案】voiceless aspirated affricate10.[d]【答案】voiced post-alveolar affricateIII.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and decide whether it is true or false. (10 points)1.Odgen and Richards argue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a word and a thing it refers to is not direct.【答案】T【解析】本题考查语义三角理论。

2014年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2000-2014

2014年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2000-2014

2000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6分,本大题共30分)1. 民国旧派小说2. 小剧场运动3. “鲁迅风”杂文4.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5. 新生代诗6. 台湾“留学生文学”二. 简答题(任选3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 概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2. 张爱玲的文学主张要点是什么?3. 概述新时间“反思文学”的成就与局限4. 九十年代重要文学现象简析三. 论述题(任选1题, 每题25分,本大题共25分)1. 试述二十世纪新诗艺术形式探索的历程和得失。

2. 试论启蒙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及其价值。

2001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题(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 南社2. 诗的“三美”3. “海派”文学4. “重写文学史”5. “私人化写作”二. 简述题(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夏衍的话剧创作2.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3. 秦牧散文艺术得失三. 论述题(从A、B两组中各选一题。

每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A:1.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传统2. 从一位知名作家新时期以来创作发生的变化,看历史语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B: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空间方面的意义2. 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变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为参考,谈八十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2002年现当代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左联”2.丁西林3.《现代》4.“新生代诗“5.台湾“新世代作家”6.《长恨歌》二.简述(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革命文学论争经过2. 《野草》的哲学要义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创作4. 莫言的小说创作三。

论述(从A、B两组题目中各选作一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A组:1.十七年诗歌创作反思2.丁玲女性题材小说创作述评3.以小说为例,谈谈二十世纪前半叶文学发展中雅俗之间互动消长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6分,本大题共30分)1. 民国旧派小说2. 小剧场运动3. “鲁迅风”杂文4.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5. 新生代诗6. 台湾“留学生文学”二. 简答题(任选3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 概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2. 张爱玲的文学主张要点是什么?3. 概述新时间“反思文学”的成就与局限4. 九十年代重要文学现象简析三. 论述题(任选1题, 每题25分,本大题共25分)1. 试述二十世纪新诗艺术形式探索的历程和得失。

2. 试论启蒙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及其价值。

2001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题(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 南社2. 诗的“三美”3. “海派”文学4. “重写文学史”5. “私人化写作”二. 简述题(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夏衍的话剧创作2.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3. 秦牧散文艺术得失三. 论述题(从A、B两组中各选一题。

每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A:1.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传统2. 从一位知名作家新时期以来创作发生的变化,看历史语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B: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空间方面的意义2. 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变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为参考,谈八十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2002年现当代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左联”2.丁西林3.《现代》4.“新生代诗“5.台湾“新世代作家”6.《长恨歌》二.简述(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革命文学论争经过2. 《野草》的哲学要义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创作4. 莫言的小说创作三。

论述(从A、B两组题目中各选作一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A组:1.十七年诗歌创作反思2.丁玲女性题材小说创作述评3.以小说为例,谈谈二十世纪前半叶文学发展中雅俗之间互动消长的关系。

B组1. 任选一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评价其在艺术审美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古代传统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003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8分,本大题共40分)1.“四大副刊”2.刘西渭3.新月派4.“湘行散记”5.《武训传》批判6.“样板戏”7.“潜在写作”8.寻根文学二.简答题(任选2题, 每题20分,本大题共40分)1. 概述晚清“白话”的兴起2. “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叙评3. 试述“朦胧”诗在诗歌语言形式方面的开拓和创新4. 试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相比所发生的明显变化。

三.论述题(任选2题, 每题35分,本大题共70分)1.比较并论述鲁迅《狂人日记》与余华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两部作品的异同;2.周作人散文“正经”与“闲适”论3.结合女性文学创作实践,谈谈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4.试比较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文学生产体制、作家创作心态方面的异同。

2004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8分,本大题共40分)1. 爱美剧2. 言志派散文3. 新感觉派4. 《红烛》5. 潜在写作6. 《一地鸡毛》7. 女性写作二. 简答(任选4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60分)1. 简述近代文学观念的变化2. 简述《家》的成就与影响。

3. 简述周作人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贡献4. 谈谈你对于新写实小说的认识,它与“旧写实”有何区别?5. 简述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创作6. 简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三. 论述(任选2题, 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1. 比较七月派诗人与中国新诗派的创作2. 曹禺前期创作的成就以及对中国话剧文学的贡献3. 以《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代表,谈谈你对老舍创作悲剧意味的理解。

4. 《长恨歌》的文化寓意5. 19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及其评价6. 简述近期对当下文坛缺憾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2005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30分)1. 语丝社2. 《现代》3. 国防文学4. “样板戏”5. 女性诗歌6. 《受活》二. 简答(任选3题,每小题20分,本大题共60分)1. “五四”之前的20年间文学观念的变迁。

2.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问世的文学史意义。

》3. 《雷雨》中的宿命论表现4. 穆旦诗与外国文学的关系5. 1980年“先锋”小说的美学特征6. 对1990年代以来有关“身体写作”的讨论的看法三. 论述(任选2题, 每题30分,本大题共60分)1. 鲁迅、周作人散文写作特色比较2. 张洁小说的性别意识及其女性形象塑造3. 20世纪文学史中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孤独者》与王蒙《活动变人形》之比较。

4. 20世纪文学中现代主义的起伏消长及其经验和教训。

2006年现当代一. 填空(每空15分,本大题共15分)1. 与国防文学争论的另一派是2. 矛盾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是3. 五四以后, 杂志成为现代散文的重镇,发表了很多好作品4. 太阳社的代表性作家是5. 小说是废名创作中的名篇6. 姚木兰、三仙姑、颂莲、陆文婷分别是林语堂小说赵树理小说苏童小说甄容小说的女性人物7. 1980年初,以自己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创作中,汪曾其和贾平凹的小说分别取材于他们的家乡江苏的地区和陕西的地区8. 小说《狗日的粮食》、戏剧《狗爷儿涅盘》、诗歌《尚义街六号》、散文《女孩子的花》均发表于1986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二. 名词解释(任选6题,每小题5分,30分)1. 爱美剧2. 侨寓文学3. “激流”三部曲4. 初期象征诗派5. 重写文学史6. 矛盾文学奖7. 《负喧琐话》8. 《胡适文存》三. 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说的解析2.简述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3.分析曹禺话剧《日出》中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4.以《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例,分析食指在“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特征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四. 论述任选2题, 每题30分,本大题共60分)1. 现代中国散文成长与思想启蒙的关系2. 从抗战题材的书写角度比较老舍《四世同堂》、钱钟书《围城》、张爱铃《倾城之恋》3. 19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4. 比较《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论述余华小说创作的变化2007年现当代文学填空;(共15分)1.胡适受到美国实验主义哲学家影响,在治学方面主张2.《影的告别》的作者是,出自他的散文集3.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戏剧集》的编选者是4.《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5.曾树生是的小说中的人物6.大学生孟野是刘索拉的小说中的人物7.针对粉饰现实和回避矛盾浮夸造作等创作倾向,邵荃麟在1962年8月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造座谈会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的主张8.刘恒1980年代关注、性和权力等基本欲望的新写实小说,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调侃9.当年在朦胧诗的论争中,“崛起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谢冕、孙绍振和等三位理论家10.阿城的《棋王》反复描写王一生的两个意向“吃”和11.食指由于对北岛、舒婷等人的影响较大,因此被称为和“文革诗歌第一人”12.1963年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上海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的口号二,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1. 学衡派2. 唯物辨证主义创作方法3. 七月派4. 战国策派5. “山药蛋派”6. 《随想录》7. “白洋淀诗歌群落”8. “马原的叙述圈套”三. 简答题(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1.《阿Q正传.序》的修辞叙事学上的作用和意义2.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雅与俗;3.《绝对信号》的艺术创新表现在何处;4.1950年“百花文学”的思想与艺术取向5.结合《我与地坛》谈谈史铁生的苦难观四. 论述题(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 鲁迅与老舍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与表现的异与同;2. 《围城》的象征意味及其文学意义;3. 《一地鸡毛》的讽刺精神;4.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生命意识;2008年现当代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1、1898年,严复将()的原著翻译为《天演论》出版,当时,另一位用文言文翻译外国小说的古文家是()2、1902年,梁启超在题为()的文章中提到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1909年,周树人、周作人合译的小说集()出版。

3、蒋纯祖、王利发分别是小说()和话剧()中的人物。

4、1928年1月,全部由共产党员组成的文学社团()成立,倡导革命文学。

同年3月,徐志摩、梁实秋等筹办刊()月刊,两种互相对立的文学思潮由此形成。

5、1950年整理出版的阿诗玛是云南()族人民的民间叙事诗;阿来小说《尘埃落定》展现的是()族历史生活和文化背景。

6、1951年对电影()的批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批判运动。

7、小说《受戒》的作者是();《受活》的作者是()。

8、诗歌《帕斯捷尔纳克》的作者是();《饿死诗人》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选做五题,每题5分,共25分)1、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2、《一个和八个》3、爱美剧4、未名社5、“双百方针”6、文化散文7、底层写作三、简答(任选四题,每题15分,共60分)1、作为“新文学”开山之作的《狂人日记》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叙事特征。

2、冯至《十四行集》的生命意识。

3、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征。

4、戏剧《茶馆》结构的优长。

5、革命样板戏的叙事模式。

6、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先锋性特征。

四、论述(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比较分析曹禺话剧《原野》与梁斌小说《红旗谱》农民复仇主题及其复杂性。

2、《子夜》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及这部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3、举例分析现代中国随笔所受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4、与朦胧诗比较,“第三代诗”有何艺术创新。

5、结合代表性作家作品,概要阐述19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与1980年代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2009年现当代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曹禺在中学时代参加的戏剧社团(),是由南开学校创始人张伯苓、严范孙于1909年所创建的我国较早的戏剧社团。

、2、梁刚夫和强猛是茅盾小说()和()中的男性人物。

3、《喀尔美萝姑娘》和《猫城记》分别是()和()的小说。

4、1934年1月10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一文,引发了一场京派与海派的文学论争;鲁迅于1934年2月3日在《申报·自由谈》发表(),把京派和海派分别称为“官的帮闲”和“商的帮闲”。

5、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由此登上文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