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赏析(理解、品析、品味、体味)方法)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
1.主题思考法:通过思考句子所涉及的主题或议题,分析其背后所表
达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
2.修辞手法分析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句子中是否运用了比喻、
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探究其意义和表达效果。
3.上下文解读法:通过综合考虑句子所处的上下文,理解句子在整个
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4.音韵语言分析法:从音韵、语言的角度分析句子中是否使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揭示其表达方式和艺术效果。
5.词语解读法:对句子中具有特殊含义或引人注目的词语进行解读,
探究词语的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
6.情感共鸣法:通过与句子中所描述的情感或意境产生共鸣,进一步
理解句子传递的情感或情感表达的方式。
句子的赏析方法

句子的赏析(理解、品析、品味、体味)方法龙湖镇初级中学余史炎9上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议论文)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
设问就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就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1、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
2、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就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就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与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本文中,它们的作用除了题干提到的以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9下5 孔乙己(小说)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她桔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就是规矩人。
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她的心理。
2、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她悲惨的境地。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猜测的意思,因为没人瞧见过孔乙已死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的确”就是肯定的意思,孔乙已那么长时间没来了,又加上被打断了腿,又老又残又病的孔乙已在这冷漠残忍的社会里就是必死的。
从而说明了孔乙已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9下6 蒲柳人家(小说)二、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与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与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体会小说在语言运用上的高妙之处。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品析句子的方法

品析句子的方法
品析句子是一种深入理解和欣赏文本的方法。
通过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词汇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感受作品的魅力。
1. 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首先,我们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即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这需要我们对句子中的词汇、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准确理解句子的内容。
2. 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结构可以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可以关注句子的长度、句式、语序等方面,分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结构来表达思想。
3. 关注词汇选择:词汇是句子的基本单位,作者的词汇选择可以反映出其写作风格和情感倾向。
我们可以关注词汇的词性、词义、情感色彩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词汇传递信息。
4.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我们可以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句子意义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5. 考虑上下文语境:句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需要考虑句子在文本中的位置,前后文的内容,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营造出作品的整体氛围。
6. 个人感悟与联想:品析句子不仅仅是理性分析,还包括个人的感悟与联想。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与句子产生共鸣,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品析,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句子,感受作品的魅力。
这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句子赏析方法

句子赏析方法句子赏析是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句子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意图,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句子赏析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可以从句子的结构入手进行赏析。
句子的结构包括主谓宾、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部分,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和重点表达。
比如,可以分析句子的主干部分是什么,从而找到句子的核心内容;也可以分析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从而了解作者对句子的进一步补充和修饰。
其次,我们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修辞手法是作者在表达中运用的一些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作者可以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通过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意图,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句子的语言风格进行赏析。
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简洁明了,有的华丽辞藻,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个性和风格特点,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最后,我们可以从句子的语境进行赏析。
句子的语境是指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背景,通过分析句子的语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前后文的内容,来揭示句子的隐含含义;也可以通过分析作品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句子赏析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通过对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和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希望大家在日常阅读中多多尝试句子赏析的方法,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

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赏析句子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赏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赏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想准确地赏析句子,我们需要对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有所了解。
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而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主题是什么,谓语表达的是什么动作或状态,宾语是什么。
只有对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其次,要想准确地赏析句子,我们需要注意句子中的修饰成分。
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它们可以对句子的主要成分进行修饰和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是什么,它们对句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另外,要想准确地赏析句子,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不同的逻辑关系,而要想准确地赏析句子,我们就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最后,要想准确地赏析句子,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形式,它们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总之,赏析句子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任务,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句子的意义。
希望以上介绍的赏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在赏析句子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7年级下册语文赏析词句的方法

7年级下册语文赏析词句的方法
1. 理解词句的基本意思: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词句的基本含义,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2. 分析词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词句的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通过分析词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词句的含义往往与其所在的上下文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将词句放在上下文中进行理解和赏析。
4. 感受词句的情感色彩:词句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我们需要通过词句来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词句。
5. 比较和联想: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词句,或者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词句。
6. 反复阅读和品味:对于一些深奥或者富有哲理的词句,我们需要反复阅读和品味,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其含义和魅力。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赏析句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和解读一句话的语法、修辞手法、上下文等要素,深入理解句子所传达的含义和表达的意图。
下面列举十个常用的赏析句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句子。
1. 语法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结构和语法关系,揭示句子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
例如,“鸟儿在树上歌唱”这句话,可以通过语法分析法得知主语是“鸟儿”,谓语是“歌唱”,定语是“在树上”。
2. 修辞手法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揭示句子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方式。
例如,“春风拂过,万物复苏”这句话中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和万物以生命力。
3. 上下文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揭示句子的语境和意义。
例如,“他是个天才”这句话,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在夸奖某人的能力时,表示他具有出色的才华。
4. 逻辑推理法:通过推理和推断,揭示句子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
例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在家里休息”这句话,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知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将选择在家休息而不是外出。
5. 文化背景分析法:通过了解和分析句子所属的文化背景,揭示句子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例如,“独具匠心”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某人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发明能力。
6. 比较对照法:通过比较和对照句子中的不同要素,揭示句子的对比和差异。
例如,“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而她的眼神冷漠如冰雪”这句话通过对比描绘出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7. 深层次解读法:通过深入思考和解读句子的内涵和意义,揭示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例如,“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句话表达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充满惊喜的特点。
8. 音韵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的音韵和韵律,揭示句子的声音美和节奏感。
例如,“悠扬的琴声轻轻回荡在夜空中”这句话通过使用悠扬的琴声和轻轻回荡来创造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9. 文字解构法:通过分析句子的字词组成和结构,揭示句子的内涵和含义。
赏析语句的方法

赏析语句的方法赏析语句是指对一段文字、一句话或一幅画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欣赏的过程。
而要准确地赏析一句话或一段文字,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就赏析语句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首先,要赏析一句话,我们需要对其中的语言、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
语言是赏析的基础,我们要注意句子中的词语使用是否准确、生动,语言是否通顺、优美。
结构是指句子的组织形式,包括句子成分的搭配、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等。
意义则是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通过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要赏析一句话,我们需要注重上下文的联系和背景的了解。
一句话往往是在某种情境下产生和表达的,只有了解上下文和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因此,在赏析一句话时,我们需要考虑句子所在的作品、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句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要赏析一句话,我们需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想象的拓展。
情感是赏析的动力,只有我们对句子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句子。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想象,将句子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拓展,让自己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和力量。
最后,要赏析一句话,我们需要进行比较和对照。
比较是赏析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句子与其他句子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句子的特点和价值。
同时,对照也是赏析的手段之一,通过将句子与其所在的作品、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对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赏析语句的方法包括语言、结构、意义的分析,上下文的联系和背景的了解,情感的体验和想象的拓展,以及比较和对照。
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赏析一句话,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在赏析语句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更加享受其中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的赏析(理解、品析、品味、体味)方法龙湖镇初级中学余史炎9上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议论文)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1、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
2、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本文中,它们的作用除了题干提到的以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9下5 孔乙己(小说)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桔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
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2、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猜测的意思,因为没人看见过孔乙已死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的确”是肯定的意思,孔乙已那么长时间没来了,又加上被打断了腿,又老又残又病的孔乙已在这冷漠残忍的社会里是必死的。
从而说明了孔乙已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9下6 蒲柳人家(小说)二、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体会小说在语言运用上的高妙之处。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4.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这段话中,“官讳”等是书面语,“叫得山响”等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9上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议论文)二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指广大人民)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指所有的中国人)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7上1、在山的那边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
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7上4 紫藤萝瀑布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揣摩景物描写,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
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7上11 春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7上12 济南的冬天二(题略)设题意图:这是一道了解和运用知识,又揣摩语言的题目,引导学生借助题干的知识,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7下7 最后一课二、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
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部特征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题,就是分别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爱国情感。
7下16 社戏三、揣摩下列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
这个词的含义与现在不一样,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
“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
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7下17 安塞腰鼓二、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
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8上3 蜡烛二、揣摩下列语句,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