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性沥青路面实践
某某高速公路排水性路面的施工工艺

用性 能进行 了相应的跟踪研究。到 目前对排水性 路面的技术 研究 已历
经 2年 时 间 。
2某 某 高 速公 路 排 水 性 路 面 施 工 工 艺
某某高速公路排水性 路面采 用 了 日本 大有株式会社 生产 的 T S改 P 性 沥青 , 以壳牌 A 9 H一 0沥 青为基质 沥青进行生 产高 粘度改 性沥青 , 满 足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对沥青指标 的要求 。在施工工艺控制上有其特 点。
细集料产生溢仓 的方法控制加 热温度 。温 度检验应分 为加热仓 出口集 料温度检验和混合料 出厂温度检验。排水性 沥青混合料宜 随拌 随用, 若 因生产 或其它原 因需要短 时 间贮 存时 , 存时 间不宜超 过 1 h 贮存 期 贮 2, 间温降不应超过 l ℃ , O 且不得发生改性 沥青老化 、 混合料 流淌 以及集料 颗粒离析现象 。当由于贮存而 引起 以上情况 或其它影 响产品质量 的情 况时, 应予废弃并找 出原 因, 取纠正措施 。拌和楼应在 路面试验室 的 采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武 汉 市 的重 要 窗 口和 形 象 工 程 。 该 路 采 用 了 新 型 路 面 是
混合料前 , 应检查 中面层和橡胶改性乳 化沥青粘层 的质量 , 同时应对下 层沥青路面进行现场渗水试 验 , 试验结果应达到要求。
2 3T S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 . P
机场高速公 路采用 日 大有株 式会社 生产的直接加 入式 T S改性 本 P
是 通 过 表 面 径流 的方 式 排 除 。研 究 表 明 表 面 径 流 所 形 成 的 水 膜 会 导 致
料、 矿粉 、 消石灰及水泥应堆放在有 防雨、 防潮措施的场地 。集料宜采取
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与施工技术

146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与施工技术分析夏曲龙 沈阳铭栎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刘 鑫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排水性的沥青面是骨架嵌挤、多孔结构、开级配的沥青路面,有着降噪、排水、抗滑等优点,但是在施工工艺上和普通的路面有着较大不同,对此本文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排水排水沥青混凝土是铺筑于不透水沥青混凝土面之上的,这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一种路面表层,其空隙率是超过了 15%。
路表水能够通过混合料的内部连通到空隙处的路面横波从而将水排出路外,这样也就防止了路表形成径流、水膜,其优点是:①面层有互通缝隙,那么当车辆轮胎和路面接触的时候空气就会从空隙当中逸出,从而也就减少了噪音,这是一种环保型的路面;②在雨天的时候可以将路表水及时的排出,从而提高了夜晚标线可视性;③表面的空隙率很大,可以加快水的下渗,改善路面打滑问题。
1 接缝施工1.1 纵向缝纵向缝是多车道施工时和道路中线的平行方向所形成的一个接缝,如果没有压实纵向缝,那么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纹、接缝开裂这样的问题。
对于纵向接缝是要进行斜接缝处理的,在摊铺的时候要将两台摊铺机的距离控制在4米左右,然后用热接缝的方式进行跨接缝碾压,从而消除纵缝痕迹。
上面层纵向接缝的位置要和分道标线相互重合,而且不管是哪层纵向缝不均匀都不能在轮机带上。
1.2 横向缝当每天施工结束或是突然停止施工的时候,路面横断面的方向会产生出一种接缝,这就是横向缝,对此我们一定要进行及时处理,要不然就会影响到路面平整度,同时也要确保上、中面层处的横接缝错开在1米以上。
在处理横向缝的时候都是进行平接缝处理的,当摊铺作业要结束的时候预埋上相应厚度钢模板,然后完成碾压作业以后,将钢模板去除,把模板外残留的混合料处理干净,最后也可以在断面上涂上适量的粘层沥青。
2 摊铺沥青混合料排水沥青混合料是间断级配的,粗集料的粒径比较单一,因此也就不会离折问题,但是在摊铺混合料的时候会比普通的混合料困难些。
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

总第142期公路与汽运H ighw ay s&A utomotive Ap p lications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王明飞(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27)摘要:结合某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阐述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介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该高速公路通车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该排水性沥青路面各项质量检测指标均满足规定要求。
关键词:公路;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 FC);路用性能;级配设计;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68(2011)01-0093-03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pen-Gra-ded Asphalt Friction Course,OGFC)的设计空隙率为18%~20%,可用于旧路面罩面或新设计的路面表层。
由于OGFC路面设计空隙率高,地表降水可透过多孔排水沥青表层沿下面层表面排至两侧泄走。
因此,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路表积水引起的雨雾、溅水及眩光,而且提供了足够的表面粗糙度,减少了路面车辙变形和噪声污染。
OGFC路面能很快地排水,所以又被称为排水性沥青路面(Dr ain As-phalt);因为它的空隙率大,又称为孔隙路面(Por-o us Asphalt);由于其具有降低噪声的功能,也可以称其为低噪声沥青路面。
该种路面已在欧洲、北美、日本得到了广泛研究应用。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路面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道路噪音和抗滑性也越来越重视,但公路沥青路面表层的构造深度和防水损害一直没有很好解决。
OGFC路面因其具有客观需要的抗滑、高抗车辙性和降噪、水雾少等优点及利于环保和交通安全,符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而受到重视。
但中国对这种大孔隙排水沥青混合料从设计到施工还缺乏成熟经验,在路面面层中使用相对较少。
该文结合某实体工程,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
浅析排水性沥青(PAC-13)路面施工方法

试验 检 测
⑦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 配备齐全 的施工机械 , 采用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
③质量检测仪器 的准备工作 该方法结合 2 0 0 8年 宁杭 高速公路二期 P C 1 A 一 3路面 施工 为分 试验室必须配备性能 良好 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 析依据 ,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加以总结、 提炼 , 以供探讨 、 研究。 4. .2沥脊混备料抨和 采用一台A P 4 0 2 C - 00型间隙式拌和楼 2 P C 1 面特 点 、 用 范 围 A 一 3路 适 进行拌和, 沥青加热温度 15 矿料温度 15 2 0 拌和时间根 6 %, 8—0o c: 21 AC 1 . P 一 3路面具有雨天路 面不滞水 、 无水膜 、 防滑安全以及 据试拌确定 的为 7 S ( 0 干拌时间 8 ,湿拌时间 4 S,系统 时间为 S 5 吸音减噪等优 良特性 , 大空隙率是排水路面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1s。 ) 7
浅析排水性 沥青 ( A 一 ) P C 1 路面施工方法 3
邱 阿才 ( 市路 程有限责 溧阳 桥工 任公司 )
摘 要: 排水性沥青路 面起源于欧洲 , 一种 新型高科技生态环保路面结 组试件 j 出 是 得 结果 : 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为 4 %o . 6 构, 我国对这类路面的研究起 自2 0世纪 9 O年代初期。2 0 — 0 8年 , 0520 江苏 d生产配合 比验证 按最佳油石比 46 .%进行试拌 ,各项指标均 省 在 盐 通 高 速 公 路 、 杭 高 速 公 路 二 期 铺箭 了 P C一 3路 面 , 得 了丰 富 的 满足施工指导意见和规范要求。 宁 A 1 取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解读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专家解读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 排水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排水 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本文将 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参 考。 二、规范背景与意义 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排水性能的道路结构,能够迅 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然而,在实际工 程中,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存在一些问题, 如设计理念落 后、施工工艺不成熟等,导致道路排水性能不佳, 甚至引发交通 安全隐患。因此,制定一部科学、合理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 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道路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三、规范主要内容 (一)设计方面 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进行结构 设计,确保排水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三)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与升级 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包括材料生 产、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规范的实施将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与升级,提高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也将带动相 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四)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价值 排水沥青路面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和 性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价值。规范的实施将提升城市 形象和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城市。同时,也将 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十、结论与展望
—8—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的发布和实施为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 指导和依据。相关从业者需要深入理解和贯彻规范的要求和精神 确保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关注实施过程中可 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加以解决。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 与施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从业者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 洞察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时 代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当前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特性及施工技术

当前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特性及施工技术探析摘要:排水性沥青路面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且兼具环保功能的新型路面结构。
排水性沥青路面不仅能快速排除路面水,还能有效降低行车噪音,另外在抗滑方面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的特性,并结合某段高速公路工程,介绍了相关施工技术,旨在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提供一些助益。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特性;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特性对于排水性沥青路面而言,如果想获得较长的服役寿命和优良的降噪功能,那么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能长时间保持大约20%的孔隙率;2)排水性混合料抗松散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3)混合料的力学强度能够长期承受上部车轮载荷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三个条件,应该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1]1.1集料粗集料是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颗粒间具有较大空隙,通车条件下需承受较大的挤压应力,因此集料应该为立方形颗粒,且坚硬耐磨。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德国的标准是。
连通空隙率是影响排水性路面排水功能和降噪功能的一个主要因素。
集料的最大粒径是决定连通空隙率的最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一般采用13.2mm的最大粒径,也有部分在13.2-19mm之间插有16mm的粒级,从而避免空隙堵塞,提高排水能力。
另外,空隙率还和2.36mm的通过率有关,表现为2.36mm之下的细料越少,空隙率越大。
国外一般控制标准为:空隙率20%上下,细集料14%左右。
为了在混合料设计阶段就能合理的控制好空隙率,经试验得出空隙率的关系式如下所示:式中:2.36。
利用该关系式,在设计阶段就能够预先估计空隙率的大小。
1.2沥青结合料为防止掉粒、松散等沥青路面病害,在实际施工中,正致力于高黏度沥青(又称作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我国部分沥青生产厂家的改性沥青黏度已经达到3-5万pa·s。
排水性沥青路面维修的施工措施

责人, 对 工程 的施 工质 量进 行全 程 的跟踪 检查 。 在 施工 过程 中遇到 了各 种各 样
的困难 , 在不改变原有的功能要求下 , 经过各参建方的研究 , 对此工程遇到的 困难采 取 了相应 的方法 进行 处理 。从 事相 关工 作 的各 位一 定会 经常 碰 到此 类 问题, 在此我针对本工程所采取的方法作如下的介绍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工 程 是 我市 交 通 的主 干 道 , 周 边住 宅 和 店铺 林 立 , 还 与 几 条 次 干道 相 连接 , 行人和车辆十分多 , 是一个交通非 常繁忙地方 , 交通繁忙时经常堵车 。 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维修, 路面有很多地方已破损 , 因此要进行修复和扩大。 考虑道路的行车状况和周边环境的要求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
二、 排水 性 沥青路 面 的特点
1 . 路表 面粗 糙 , 构 造 深度 大 , 抗 滑 性 能好 。 2 . 内部 空 隙率 较大 , 具有 很 好 的排 水性 能 , 在 雨 天 时路 表 不 滞水 、 无 水 膜, 高 速行 驶 的车 辆 不会 有水 漂现 象 。 3 . 车辆 行 驶 时不会 产 生溅 水 和水 雾 现象 , 行 车视 线 好 , 大大 提 高 雨天 行 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施工现场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出入频繁。 车辆进入工地时会把场外的泥土 带进要摊铺的作业区。 其次 , 为 了保证混合料层 间能较好的粘结 , 要铺撒乳化 沥青 , 这样 一 来 , 粘 层就 会 被污 染 。为 了避 免 这种 情 况 的发 生 , 通 常 的 做法 是 在出入 口路面上撒布石粉 , 但车轮上剩余的石粉还会把排水性沥青的空隙给 塞住, 使它的排水效果降低。 5 . 十 字路 口处路 面 骨料 剥 离的 防 治 正 如 上面 所 提到 的 , 该 路 与几条 次 干道 相 接 , 有 几个 十字 路 口, 许 多 大 型 车 辆 在 此通 过 , 随着 车 辆 转 弯 , 轮 胎 会 对路 面产 生 扭 力 , 会 导 致 表层 骨料 剥 离,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的沥青混合料相比, 较高 的空隙率使之更容易 破碎 , 抵抗 车 辆 的 轮胎 的扭 力 比较 差 , 特 别 是 产 生这 么 多 扭 力 而且 大 型 车辆 行驶较多的十字路 口, 情况更为严重。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 03 2020)》解读+原文

《排⽔沥⻘路⾯设计与施⼯技术规范》解读2020年6月2日发布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简称《规范》),作为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出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道路建设也向着安全,舒适,环保的方向发展。
排水沥青路面具备排水、抗滑、降噪等特点,可显著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目前,很多国家广泛使用甚至强制使用排水沥青路面,日本、美国等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应用需求迅速增加,为指导规范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组织完成了《规范》的编制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基于成熟、可靠、先进、实用的原则,全面总结了国内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等工程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排水沥青路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规范》填补了我国在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技术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利于规范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试验检测、质量验收等环节,对建设安全环保的公路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路面行驶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美国等国家路面结构多为柔性基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结合料多采用普通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或AR橡胶沥青,日本主要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以保证排水沥青路面在高温、重载交通下的耐久性。
《规范》根据我国气候环境和交通荷载条件,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的典型路面结构,提出了适于我国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设计方法,明确了高黏度改性沥青材料及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三、主要内容(一)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定了排水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结构组合、厚度取值、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防水粘结层技术要求以及旧路改造时的路面设计方法。
为不同结构层次提供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可用于指导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满足以半刚性基层为主的排水路面结构性能需求。
(二)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计:针对排水沥青路面表层内部排水的特殊性,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结构、超高路段排水设计、多车道、陡坡等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桥面排水设计以及排水路面标线设计等方法和典型结构形式,以保证路面结构整体排水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排水沥青(drainageasphalt)路面,又称透水沥青(porousasphalt)路面,针对表面层来说又称多孔隙沥青磨耗层(PAWC,porousasphaltwearingcourse),指压实后空隙率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实质为按照嵌挤机理形成骨架-空隙结构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排水路面具有抗滑,降噪,减少水雾等特点,既利于环保,又利于交通安全,符合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
排水路面在我国处于起步的阶段,目前尚无排水性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也无成熟的建设经验。
本文以盐通高速公路试验段为基础,系统的介绍了排水路面的施工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为该类型的路面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1试验段概况盐通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试验段长18km。
原路面的结构见表1,是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表1原路面结构/cm试验路调整为排水沥青路面结构时,路面结构层次变化仅限于上面层:将原4cm厚的AK-13A抗滑表层变为同厚度的排水沥青面层DAP-13。
原沥青路面的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的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取消,改为排水性沥青路面专用的防水粘层材料。
课题组对多种材料进行了试验对比,最终决定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和防水粘层涂料FYT作为防水粘结层用料。
防水粘层在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1)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相比,排水沥青面层与中面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约15%~25%,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粘结强度,确保层间的完全连续条件。
(2)具有防止雨水下渗的作用,并保证防水功能的耐久可靠。
(3)我国目前路面结构多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难以避免。
使用延伸性较好的防水粘层材料,可以作为裂缝的应力吸收层,阻止裂缝的向上反射,确保防水效果。
2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指标(1)沥青经过多种方案的比选,课题组决定采用SBS改性沥青(92%)+TPS(8%)及70#基质沥青(88%)+TPS(12%)制成高粘改性沥青。
TAFPACK-Super(简称TPS)是由日本大有建筑株式会社为排水性沥青路面而专门生产的沥青改良添加剂,改性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沥青的粘度。
高粘度改性沥青应满足表2所示的技术要求。
(2)集料粗、细集料技术要求如表3及表4所示。
粗集料应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软石含量、压碎值等关键性指标。
填料要求采用石灰岩矿粉,干燥、洁净。
进场矿粉储藏时不得受潮,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得使用,更不作者简介:杨国涛(1977-),男,山东聊城人,在读硕士。
排水性沥青路面实践杨国涛1,杨军1,曹东伟2,刘清泉2(1.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16;2.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摘要:排水性沥青路面(PorousAsphaltPavement)由于其优良的迅速排水、防止漂滑、降低噪音等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对于排水性沥青路面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文章以盐通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施工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的要点,为排水路面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施工要点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B上面层AK-13A(SBS改性沥青)4中面层Superpave-20(SBS改性沥青)6下面层Superpave-258基层水泥稳定碎石38底基层二灰土20得与进场矿粉混杂,矿粉技术要求见表5。
表2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3粗集料技术要求表4细集料技术要求表5矿粉技术要求(3)防水粘层防水粘层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进场前SBS改性乳化沥青和防水粘层涂料FYT要进行检测。
(4)混合料的设计指标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质量评价建立规范和标准,课题组查阅了大量国外规范及相关的文献,同时根据盐通路的具体情况又做了大量的室内试验,提出了如表6的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表6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3粘层施工(1)中面层的渗水调查Sperpave20表面粗糙,局部粗集料含量多,空隙多,构造深度大。
对于横缝、纵缝、距中间带路缘石和路肩排水沟50cm内等薄弱部位、桥面,项目部在课题组成员指导下对其渗水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调查部位及方法按表7所示。
表7渗水情况调查部位及方法(2)防水粘层施工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决定采用如下的粘层施工方案:①对于正常路段中面层横缝、纵缝、距中间带路缘石和路肩排水沟50cm内等薄弱部位(渗水系数大于50mL/min),先洒铺0.3kg/m2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局部处理,完全破乳后再用0.6kg/m2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全幅洒铺,必须等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实干后才能进行上面层施工;②对于特大桥等路段使用防水粘层涂料FYT,用量为1.0kg/m2。
当使用喷涂机施工时逆风向喷涂,用底层材料喷涂第一层防水涂料,用量0.6kg/m2;实干后用面层材料进行第二次喷涂,用量为0.3 ̄0.4kg/m2,经检查实干后方可进行上面层施工。
4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1)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40软化点/℃≥80延度/cm(15℃)≥50(5℃)≥20弹性恢复(25℃)/%≥85质量变化率/%≤0.6针入度残留率/%≥65≥1560℃动力粘度/Pa・s≥50000运动粘度(170℃)/mm2・s-1≤3贮存稳定性,48h软化点差/℃≤2.5RTFOT延度(5℃)/cm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压碎值/%≤20洛杉矶磨耗损失量/%≤25视密度/g・cm-3≥2.60沥青粘附性级≥5坚固性试验/%≤12针片状含量/%≤1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软石含量/%≤2磨光值BPN≥45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视密度/g・cm-3≥2.50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0.6mm100<0.15mm90~100<0.075mm75~100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备注视密度/g・cm-3≥2.50坚固性(>0.3mm部分)/%≤12砂当量/%≥60适用于机制砂项目频度备注外观全线人工调查、记录渗水系数横缝、纵缝、距中间带路缘石和路边排水沟50cm内等薄弱部位、桥面至少1次按JTJ059-95中的T0971-95测定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击实,各50次空隙率/%20(±1)析漏损失/%≤0.8标准飞散损失/%≤20浸水飞散损失/%≤30马歇尔稳定度/kN≥3.5流值/0.1mm20~40残留马歇尔稳定度/%≥80动稳定度/次・mm-1≥300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稳定度/%≥70透水系数/cm・s-1≥0.1科技成果推广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及合成级配见表8。
(2)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料级配接近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以确定各热料仓的矿料和矿粉的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根据析漏和空隙率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油石比,再根据性能试验结果检验生产配合比。
5施工关键工序控制(1)施工温度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排水沥青混合料料温的检测,包括混合料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检测结表8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合成级配级配各级粒径累计通过百分率/%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范围10090 ̄10040 ̄7110 ̄309 ̄207 ̄176 ̄145 ̄124 ̄93 ̄7S11009051.616.316.111.697.26.24.9表9施工温度控制/℃果要进行记录,温度控制如表9所示。
(2)施工压实控制排水路面是一种骨架空隙结构,排水混合料对压实功很敏感,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压实不足或过压现象。
压实不足,混合料的空隙率过大,对路面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压实不足,也会影响到骨架的形成,使路面的路用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过度碾压,会破坏骨料的棱角,压碎骨料。
可以说压实的控制是决定排水路面施工能否成功又一关键点。
为此,课题组在匝道上对多种压实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采用的碾压方案如表10。
表10碾压方案6施工过程中的检测方法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方法依据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下面列出的是这些试验方法中的特殊要求与注意问题。
(1)温度测量表面温度测量采用标定过的便携式红外温度枪,同时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内部温度测量采用数显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结果要及时记录。
为了更好的控制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温度,课题组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摊铺、压实的温度监测。
(2)空隙率测定空隙率测定包括空隙率、连通空隙率与独立空隙率。
空隙率测试按现行规范的体积法进行。
连通空隙率测试方法:测定干燥状态下试件的质量(A);然后将试件放在常温的水中约1min,测定水中重量(C)。
连通空隙率(%)=(V-(A-C)/ρw)/V*100独立空隙率(%)=100-连通空隙率(%)式中,V为试件的总体积;ρw测试水温对应的水的密度。
(3)车辙车辙试件成型宜在现场进行,可使用移动式的轮碾成型机或压路机,禁止使用二次加热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制作车辙试件进行试验。
在工地试验室实测的动稳定度多在4500次/mm以上,说明了排水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
(4)析漏试验析漏试验采用烧杯法,温度条件为185℃,具体操作参见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对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析漏指标是个较重要的指标,现场实测的析漏值多在0.4% ̄0.8%间浮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5)渗水系数主要参照日本《铺装试验法便览》的试验方法,采用常水压条件的渗水试验。
利用未脱模的MARSHALL试件,在其上增加一个套筒,有外部水源向套筒内供水,套筒有溢流装置可以保持一定常水位,因而水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向下渗透,渗透通过试件的水用一容器收集,测定一定时间内的渗水量来反映试件的渗水性,渗水系数通过单位时间的渗水量、试件高度、透水断面面积的参数计算。
渗透系数k计算如式k=LhQA(t2-t1)(下转第70页)机械型号DD110DD110DD130DD130XP260碾压方案静压2遍静压3遍静压1 ̄2遍速度/km・h-11.5~21.5~23.5~4.53.5~4.53.5~4.5到场温度≥170摊铺温度155~170初压温度150~165,宜紧跟压路机复压温度跟着初压终压温度表面60左右(重型胶轮压路机时50左右)式中,Q为渗透经过试件的水量,cm3;t1、t2为测试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L为试件的高度(标准马歇尔试件,6.35cm),cm;A为试件的横截面面积(标准马歇尔试件,81.03cm2),cm2;h为水头高度,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