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揭秘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技术(三)——急性毒性评价试验和体外预测方法

揭
安全
_
一一
急性毒 性评价 试验 和体 外预 测 方法
文 / 树军 程 焦 红
为 毒 性 终 点 的 经 典 试 验 , 要 是 求 主 性 毒 性 是 化 妆 品安 全 性 评价 最 基 础 的试 验 , 常 包括 经 曰和 经 皮 途 通 , 径 , 要 时 对 某 些 极 端 的 暴 露 途 径 ( 吸 入 ) 应 给 予 考 虑 。急 性 必 如 也 毒 性 的主 要 目的 是 观 察 化 学 物 急性 毒 性 效 应 、 量 一 应 关 系 、 器 官 病 剂 反 靶 变 及 其 可 逆 性 等 。自从1 2 年 Te a 第一 次 引 入 了半 数 致 死 量 ( D 0 的 9 7 rv n L 5 ) 概 念 以来 , D 0 为 急 性 毒 性 的主 要 指 标 , 是 , 上世 纪 7 年代 开 始 , L 5成 但 从 O L 5 试 验 受 到 科 学 界 和 动 物 福 利 主 义 者 的广 泛 批 评 , 后 , 典 急 性毒 D 0 此 经 性 试 验 方 案 经 过 了多次 改 进 。2 0 年 , 典 的 经 口L 0 验 被 废 除 , 0 2 经 D5 试 取 而 代 之 以3 优 化 方 法。之 后 , 性 吸 入 毒 性 的 试 验 方 法 也 进 行 了修 订 , 项 急 并
用的。
化 妆 品 急 性 毒 性 试 验 一 般 选 用
( T 方 法 ”, 原 理 类 似 于 经 口 A C) 其
皮 肤 途 径 一次 接 触 或 2 s\ 内多 次 4 ]时 接 触 某 一 化 学 物 质 , /\ 内 吸 入 或4 J时
暴 露 化 学 物 所 引起 的 不 良 效 应 。 “ 一 次 ”接 触 , 经 口途 径 染 毒 时 , 指 在 是 瞬 间 给 予 实 验 动 物 染 毒 , 经 呼 吸 在 道 与 皮 肤 染 毒 时 , 指 在 一 个 规 定 是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3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皮肤局部反应
无刺激性 轻度刺激性
无异常改变 充血、红斑
中等刺激性
红斑,少量小出血点,水肿, 少量丘疹以及小水疱
强刺激性
红斑,皮下出血,水肿,有很 多小水疱并有可能合并成大水 疱,糜烂,表皮剥落,有溃疡 形成等
评分 0 <2
2~6
>6
方法评价
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不仅与检测技术有关, 也与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关。
经4~8h后,除去斑贴物,每24h观察一次各小区皮肤的局部 反应,连续观察4d,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表1),定量地 评定受试化学物对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强度。红斑通过肉眼 观察,水肿通过轻轻触摸的方法来评分。
表1 皮肤刺激强度反应评分
皮肤反应强度
评分
无红斑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A.红斑和 边界清晰的红斑(明显红斑,淡红至鲜红色) 2
本法与局部全封闭斑贴法不同之处在于: 1.每组的白色家兔数不应少于3只; 2.采用纱布作斑贴物,在无刺激作用的前提下,用半封
闭敷料固定; 3.斑贴不需要在擦伤皮肤上进行; 4.斑贴4h,然后去掉斑贴并清洗皮肤,观察0.5h、1h、
24h、48h和72h后的皮肤反应。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同全封闭法。
结果分析
皮肤刺激试验又称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
试验目的
了解受试化学物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 用以及刺激强度。
试验材料——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家兔或白色豚鼠, 首选白色家兔。
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动物品种的选择 很重要。目前多选用兔和豚鼠,对于 强刺激或无刺激作用的化学物选用家 兔检测效果好,但对作用缓和的刺激 性化学物,选用豚鼠所获得的试验结 果较准确。
毒理学——4

24
3.经皮肤染毒 脱毛:化学法脱毛或机械法脱毛 (体表面积的10%)。 染毒:局部涂敷受试物或大鼠、 小鼠浸尾法染毒。
25
4.经注射途径染毒
静脉注射或滴注;
腹腔注射;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 椎管内注射
究和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58
(三)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1) 物种和品系 实验动物对受试物的生物转化、生理生 化、毒性反应与人类相当或相似。
两种实验动物,啮齿类和非啮齿类。
59
(2) 性别、年龄和动物数 两种性别,每组雌雄各半;
13
适宜容积染毒
① 经口:20ml/kg(空腹动物); ② 经皮:2ml/kg; ③ 静脉:1ml/kg(5min以上); ④ 肌肉注射:0.5ml/kg(一个部位); ⑤ 眼睛:0.01ml/每眼; ⑥ 直肠:0.5ml/kg; ⑦ 阴道:大鼠0.2ml,兔lml; ⑧ 吸入:2mg/L; ⑨ 鼻:猴或犬每鼻孔0.1ml。
吞咽胶囊:将受试物装入胶囊中,放至舌 后部,迫使动物咽下。 喂饲:将受试物掺入动物饲料或饮水中供 实验动物自行摄入。
18
2.经呼吸道染毒 吸入染毒 静式吸入染毒;
动式吸入染毒。
气管内注入
19
静式吸入染毒 方法:将实验动物置于有一定体积的密 闭容器中,加入液态或气态受试物,形成 一定浓度的受试物空气环境进行染毒。 优点:简单、方便、受试物消耗少,适 合于小鼠。 缺点:氧气减少;浓度不稳定;经皮吸 收;不适合稍大动物;挥发性。
毒理学资料

毒理学资料解释毒理学资料包括化学毒物的急性毒性、刺激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及致癌性。
急性毒性选用的急性毒性指标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 LD50 或 LC50),即引起受试动物(大鼠rat小鼠mouse)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指使实验动物一次染毒后,在14天内有半数实验动物死亡所使用的毒物计量。
LD为Lethal dose(致死剂量)的缩写,标志数值:经口摄: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LD50≤1000m g/kg;吸入粉尘、烟雾及蒸气半数致死浓度LC50≤10mg/L例如:LD50≤1000mg/kg就是说,人的重量70kg的话,摄入70g为中毒死掉1 剧毒品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mg/kg;经皮接触24h LD50≤40mg/kg;吸入1h LC50≤0.5mg/L。
2 有毒品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 -50mg/kg;经皮接触24h LD50:40 - 200mg/kg;吸入1h LC50:0.5 - 2mg/L。
3.3 有害品急性毒性为:固体经口LD50:50 - 500mg/kg;液体经口LD50:50 - 2000mg/kg;经皮接触24h LD50:200 - 1000mg/kg;吸入1h LC50:210mg/L。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经亚急性和慢性染毒后的毒作用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见。
刺激性为毒物对动物眼睛和皮肤的刺激性实验数据。
刺激强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
致突变性以沙门氏菌回变试验(Ames试验)数据为主,适当收录大小鼠、人及其它试验数据。
生殖毒性以动物(尤其是大小鼠)吸入和口服的生殖毒性实验数据为主;均为最低中毒剂量或浓度(TDL0或TCL0)下的数据。
致癌性采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 专家小组的评定结论。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给药方法;了解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化学物后,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动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成年昆明系实验小鼠(SPF级别)。
器材:注射器(0.25,1,2,5ml)、吸管(0.1,0.2,0.5,1,2,10ml)、容量瓶(10,25,50ml)、烧杯(10,25,50ml)、滴管、灌胃针12号、动物体重秤、解剖剪刀、镊子、手术手套,口罩。
试剂:受试化合物(氯化钡溶液,20mg/mL)。
三、实验原理氯化钡是强电解质,可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导致钡离子在小鼠血液内部引发急性低钾血症,故小鼠会出现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心肌应激性减低,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由于肌无力,严重中毒的小鼠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乃至死亡等症状。
四、实验内容1.健康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4.小鼠灌胃操作技术。
(1)预实验,取小白鼠、称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摸索小鼠接近100%和0%死亡的剂量范围。
(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
小鼠灌胃法:将钝头的12号注射针(适用于小鼠),安装在适当容积的注射器上,吸取所需的受试物溶液,左手抓住动物双耳后至背部的皮肤(小鼠仅抓住耳后、颈部的皮肤,用无名指、小手指和大鱼际肌将其尾根部压紧),将动物固定成垂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者。
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道固定成一直线。
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开牙齿,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
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可深入至胃部。
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入,以免操作穿破食管,甚至误人气管,导致动物立即死亡。
GBZ240.6-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无红 斑 轻微 红 斑 红斑 和焦痂形成 明显 红 斑
1
72h各 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 ,按 表 2判 定皮肤刺激强度 。
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评 分
2
中等程度到重度程度 红斑 严重红斑至焦痂形成
GBz/T240.6-2011
表 1(续 )
皮 肤 反 应 无水肿 很轻微水肿 水肿形成
1
评
分
6.4.2 染毒
取受试样 品 0.5mL(g)直 接涂布在皮肤 上 ,用 4层 纱 布 (2.5cm× 2.5cm)和 一层玻璃 纸或类似物 覆盖 ,再 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 以固定 。对侧皮肤作 为对 照 。采用封 闭试 验 ,敷 用 时间为 4h。 试 验 结束后 ,用 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残 留受试样 品 。 如怀疑受试样 品可能引起严重刺激或腐蚀作用 ,可 采用分段试验 ,将 三个涂布受试样 品的纱布块 同 时或先后敷贴于一 只家兔背部脱 毛区皮肤上 ,分 别 于涂敷后 3min、 60min和 4h取 下一块纱 布 ,皮 肤涂 敷部位在任 一时间点积分等于 8分 ,即 可停 止试验 。
限 内观察 和评 价 刺激 反 应 的程
作详细的记录 。
1犭
以进行 可 逆 或不 可逆效 应 的观 察 ,以
便进行完整 的评价 ,但 一般不超过
强碱物质 (pH≥ 11),由 于可预见其腐蚀特
性 ,不 必做本试验 ;若 已知受试样 品有很强 的经皮 吸收毒性 (LD5。 ≤ zOO mg/kg体 重 )的 物质不必进行本 试验 ;在 充分并公认 的体外试验结果 中确定可能产生腐蚀或刺 激 毒性 的物质不必进 行体 内试 验 。如果 从受试样 品的结构活性构效关系可 以预见 潜在 的腐蚀毒性 ,则 不必做本试验 。
毒理学基础 第六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四〕慢性实验设计要点
1.实验动物 2.染毒途径与期限
3.剂量分组: 高剂量组:1/5-1/2 LOAEL〔亚慢〕 中剂量组:1/50-1/10LOAEL 低剂量组:1/100 LOAEL或:1/1000-1/10LD50 阴性对照:
4.观察指标 同亚慢,但精,为亚慢显现靶的指标。
〔五〕结果评价
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1)]
的比值,K 即= 蓄ED5积0(n)系数。
ED50(l)
LD50(n
K
=
)
LD50(l
)
1)固定剂量法 2)剂量递增法
〔2〕生物半减期法
用毒物动力学原理描述化学毒物在机体内的蓄积作用 化学物的蓄积极限:
a.半减期的测定 b.计算蓄积极限
第六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 一般毒性亚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 一次或24小时内屡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引 起的毒性效应。
➢ 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 说明: ➢ 1.接触的次数:一次/屡次 ➢ 2.毒效应出现时间: ➢ 3.中毒效应的强度:
〔二〕染毒途径
1.经消化道染毒 2.经呼吸道染毒 3.经皮肤染毒 4.经注射染毒
〔三〕剂量选择及分组
1.剂量范围确实定: 动物死亡率0%-100% 〔或10%-90%〕的致死剂量范围
2.分组及剂量确实定: 窛氏法:6-8组为宜,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 霍恩氏法:4组,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
〔四〕毒作用观察
毒理学实验

七、毒理学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急性毒性试验,又称单次给药急性毒性实验,是指在24h内一次或多次给予动物受试物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二)、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1、实验动物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例如大鼠、小鼠、犬。
本实验随机选用健康成年的12只大鼠和12只小鼠,要求雌雄分别对半,动物初始体重不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0%。
2、给药途径由于本品为浓缩丸,因此选用口服进行实验。
给药前将实验动物禁食24h。
3、给药剂量将大鼠和小鼠分别两只一组,分大鼠6组,小鼠6组。
然后编号。
分剂量0g/kg,1g/kg,2g/kg,3g/kg,4g/kg,5g/kg对小鼠和大鼠进行灌胃口服,20ml/kg。
然后观察小鼠反应。
一般认为口服5g/kg时未见急性毒性或死亡,可不必提高剂量进行实验。
4、观察时间及指标给药后几小时内应严密观察动物反应,之后每天上下午各观察一次,至少连续观察14d。
5、在口服给药24h后,如果没有实验动物死亡,则每组各选一只动物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有动物死亡,则将死亡动物和未死亡的动物小组中选一只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
6、实验动物临床表现与器官系统的关系急性毒性试验一般指征观察参考表(三)、长期毒性实验实验要求和内容1、实验药品要求选用符合相关制剂要求的同一批药品。
2、实验动物选用正常、健康、雌雄各半和动物体重应在平均体重的20%之内的成年各20只大鼠和小鼠。
将每种动物平均分四组,分别为高、中、低、和对照组。
3、实验动物饲养按照动物室正常标准进行饲养。
4、药物剂量根据相应动物急性毒性的最大无症状剂量(MTD)、1/3MTD、1/10MTD 分别设高中低三个剂量。
对照组为空白对照。
5、给药方法将药物加入到饲料中,依据确定的量进行。
6、给药时间给药6个月。
7、观察指标(1)一般指标实验动物的体重,和解剖后相关脏器的重量。
每周固定时间测1次大鼠体重及摄食量,试验期间详细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包括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等,必要时应测定大鼠饮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条件:
表4 眼刺激性反应观察结果
眼刺激性反应积分 动 物 编 号 1
不冲洗□ 30秒冲洗□
部位
样品 结膜 虹膜 角膜
1h 对照 样品
24h 对照 样品
48h 对照 样品
72h 对照 样品
4d 对照 样品
7d 对照
2
结膜 虹膜 角膜
3
结膜 虹膜 角膜
【实验方法】
• l. 选择健康实验动物,称重、编号,检查动物双眼有无异常 • 2. 去毛:在家兔腹部选3块2×2cm2的面积,用剪刀小心剪毛,注 意不可损伤表皮,剪毛后用棉签蘸取脱毛剂去除残毛,使皮肤 完全显露。去毛后用水清洗残留脱毛剂,并用棉签擦干。 • 3. 取受试物0.5ml(固体取0.5g),分别涂在家兔显露皮肤上, 并选一处涂以蒸馏水作为对照,作好定位记录。 • 4. 轻轻拉开实验动物一侧的下眼睑,将受试物0.1ml(固体取 0.lg)滴入或涂入一侧目结膜囊内,另一则用赋形剂作为对照, 给受试物后使眼睛闭合一段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不同受试 物规定不同)。 • 5. 1小时后观察皮肤、眼结膜、角膜、虹膜反应。
◈欧盟
♣ 企业安全性评价员对“化妆品规程”附件以外化妆品成分安全性 评价的毒理学资料要求
1. 2. 3. 4. 急性毒性(经口、经皮或吸入) 皮肤和眼刺激性 过敏性 致突变性
急性皮肤、眼刺激性实验
• • • • • •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
3
4
附表2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
刺激强度
无刺激性
分值
0.0-0.4
轻刺激性
中等刺檄
0.5-1.9
2.0-5.0
强烈刺激
5.1-8.0
【实验结果】
刺激反应积分和刺激强度评价
受试物 化妆品1号 化妆品2号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红斑形成 水肿形成 总积分 刺激强度评价
眼刺激观察
眼损害
表1
眼损害的评分标准
积分 0 1 2 3 4
◈欧盟 ♣对于在“化妆品规程”附件III和IV列出的染发剂的特殊要求 需提供下列3项试验: 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2.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优选小鼠 淋巴瘤试验) 3.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体外哺 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 当上述3项试验结果以及定量构效关系、理化特性等显示,受试 染发剂可能具有致突变性或遗传毒性时,可能要求增加致突变试验 项目。
【实验目的】
•确定和评价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对哺乳动物皮肤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或 腐蚀作用及其程度。
【实验原理】
皮肤接触受试物后,化妆品中含有的原发性刺激物质刺激皮肤 神经末梢使血管扩张、渗出而产生相应的可逆性炎症反应。根据反应 的强弱记录积分,评价受试物的刺激强度。
【实验材料】
• 1.仪器 动物体重称、外科剪刀、烧杯、棉签等 • 2.实验动物健康成年豚鼠或家兔,每种受试物4-8只。 • 3.试剂 蒸馏水、脱毛剂(10%硫化钠),待检化妆品2种
结膜:充血(指睑结膜、球结膜部位) 血管正常 血管充血呈鲜红色 血管充血呈深红色,血管不易分辨 弥漫性充血呈紫红色 水肿 无 轻微水肿(包括瞬膜) 明显水肿,伴有部分眼睑外翻 水肿至眼睑近半闭合 水肿至眼睑大半闭合
0 1 2
0 1 2 3 0 1 2 3 4
表2
眼刺激性反应分级
2A级(轻刺激性) 2/3动物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角膜浑浊≥1;虹膜≥1;结膜充血≥2;结膜水 肿≥2和上述刺激反应积分在≤7天完全恢复
微刺激性 可逆眼 损伤 轻刺激性 刺激性 不可逆 眼损伤
眼刺激性反应分级
动物的角膜、虹膜积分=0; 结膜充血或结膜水肿积分≤2,且积分在<7天内降至0
动物的角膜、虹膜、结膜积分在≤7天降至0 动物的角膜、虹膜、结膜积分在8~21天内降至0 ①动物的角膜、虹膜和/或结膜积分在第21天时>0; ② 2/3动物的眼刺激反应积分:角膜浑浊≥3和/或虹膜=2
谢谢
◈欧盟 ♣ SCCP评价“化妆品规程”附件中的物质所需的毒理学资料 一、一般性毒理学资料 1.毒理学试验研究资料 2.其他资料 二、对于在“化妆品规程”附件III和IV列出的染发剂的特殊要求 ♣ 企业安全性评价员对“化妆品规程”附件以外化妆品成分安全 性评价的毒理学资料要求
◈欧盟 ♣ SCCP评价“化妆品规程”附件中的物质所需的毒理学资料 一般性毒理学资料——毒理学试验研究资料 1.急性毒性(有的话) 2.刺激性和腐蚀性 3.皮肤过敏性 4.皮肤/经皮吸收 5.重复染毒毒性 6.致突变性/遗传毒性 7.致癌性 8.生殖毒性 9.毒代动力学 10.光诱发毒性 11.人体资料
角膜:混浊(以最致密部位为准) 无溃疡形成或混浊 散在或弥漫性混浊,虹膜清晰可见 半透明区易分辨,虹膜模糊不清 出现灰白色半透明区,虹膜细节不清,瞳孔大小勉强可见 角膜混浊,虹膜无法辨认
虹膜:正常 皱褶明显加深,充血、肿胀、角膜周围有中度充血,瞳孔对光仍有反应 出血、肉眼可见破坏,对光无反应(或出现其中之一反应)
急性皮肤、眼刺激试验
前言:安全性评价所需毒理学资料
◈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化妆品的新原料,一般需进行下列毒理学试验: ♣急性经口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皮肤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皮肤光毒性和光敏感试验(原料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需做该项试) ♣致突变试验(至少应包括一项基因突变试验和一项染色体畸变试验) ♣亚慢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 ♣致畸试验; ♣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 ♣毒物代谢及动力学试验 ♣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用途,还可考虑其它必要的试验,如果该新原料与已 用于化妆品的原料化学结构及特性相似,则可考虑减少某些试验 ◈ 今后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附:评分标准(摘自GB7919)
皮肤反应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表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积分 0 1
明显红斑
中度~重度红斑 严重红斑(紫红色)至轻微焦痂形成 水肿形成 无水肿 轻微水肿 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2
3 4 0 1 2
轻度水肿(皮肤隆起轮廓清楚)
中度水肿(皮肤隆起约1mm) 重度水肿(皮肤隆起超过1mm,范围扩大)
可逆眼损伤 2B级(刺激性) 2/3动物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角膜浑浊≥1;虹膜≥1;结膜充血≥2;结膜水 肿≥2和上述刺激反应积分在<21天完全恢复
不可逆眼损伤
任1只动物的角膜、虹膜和/或结膜刺激反应积分在21天的观察期间没有完全恢 复 2/3动物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角膜浑浊≥3和/或虹膜>1.5
表3
刺激反应分级
实验报告
• • • • • • • • 包括内容: 目的 原理 内容 材料和试剂 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结果评定
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受试物名称、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必要时说明受试物的pH值; 2.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和来源(注明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 3.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来源、室温、相对湿度、实验动物房合 格证号; 4.列表显示每只动物在每一观察时点(如染毒1,24,48和72h)的刺激 反应(建议的表格形式见表4),将实验条件不冲洗和30秒冲洗的 结果分别列表; 5.具体描述除眼部以外的其它作用; 6.描述在各观察时点积分时的检查方法(如手持裂隙灯、用荧光素钠); 7.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