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10.9)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在今日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B.嫉妒( jí )寥廓(liáo)胆怯(qiè)叱咤风云(zhà)C.炮制(pào)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侣慷慨主宰风华正茂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来源:学科网]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高一年级语文周考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周考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周考题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学生直接在试题上作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树北平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几棵相当大的树。

前院一棵大槐树是很平常的。

槐荫满庭,槐影临窗,到了六七月间槐黄满树,使得家像一个家。

槐树寿命很长,有人说唐槐到现在还有生存在世上的。

这种树的树干就有一种纠绕蟠屈的姿态,自有一股老丑而并不自谦的神气。

后院照例应该有一棵榆树,榆与余同音,示有余之意。

至于边旁跨院里,则只有枣树的份,枣实只合做枣泥馅子。

院子中央的四盆石榴树,那是给天棚鱼缸做陪衬的。

我家里还有些别的树。

东院里有一棵柿子树,每年结一二百个高庄柿子,还有一棵黑枣。

垂花门前有四棵西府海棠,艳丽到极点。

西院里有四棵紫丁香,占了半个院子。

后院有一棵香椿和一棵胡椒,椿芽、椒芽成了烧黄鱼和拌豆腐的最好的佐料。

在从前的一处家园里,还有更多的树,桃、李、胡桃、杏、梨、藤萝、松、柳,无不俱备。

因此,我从小就对于树存有偏爱。

我尝面对着树生出许多非非之想,觉得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荣枯,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

树的姿态各个不同。

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

我想树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

等到花簇簇、锦簇簇,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时候,招蜂引蝶,自又有一番得意。

落英缤纷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伤感,结实累累的时候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

我又揣想,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的;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

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

小时候听“名人演讲”,有一次是一位什么“都督”之类的角色讲演“人生哲学”,我只记得其中一点点,他说:“植物的根是向下伸,兽畜的头是和身躯平的,人是立起来的,他的头是在最上端。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大发现,也许是生物进化论的又一崭新的说法。

高一语文周测十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周测十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周测十一、语文基础知识(43分,3-6题每题3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6分)紫荆.()停泊.()瞩.目()剥.光()婆娑.()撰.写()拎.着()弄.堂()执拗.()簿.子()骷.髅()怔.住()载.人()横亘.()着.陆()游说.()2、根据拼音填写下列词语的空格(每空1分,共15分)diāo()谢 zhì()息 mā()布 xiān()米chá()粉 chǎn()媚 kāi()拭皮gǔn()wō jù()() pán shān()() yì()年yùn niàng()()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他学习努力,坚持不懈,在这次高考中终于爆冷门...,考取了北京大学。

C.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

D.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C.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其中的______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这些人哪能说三道四,乱说一通呢?(2)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____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3)(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4).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工商联手____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A.委曲紊乱自负开拓B.委曲凌乱自负开辟C.委屈凌乱自满开辟D.委屈紊乱自满开拓6、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

高一上学期第10周周练试题 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10周周练试题 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第五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0周周练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牛)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

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柅杜干请,法度复振。

(牛)蔚避地于梁,道病,徽与子扶篮舆,历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

盗迫之,徽拜曰:“人皆有父,今亲老而疾,幸无骇惊。

〞盗感之,乃止。

及前谷,又逢盗,辄相语曰:“此孝子也!〞一共举舆舍之家,进帛裹创,以饮奉蔚,留信宿去。

抵梁,徽趋蜀谒行在,丐归侍亲疾。

会拜谏议大夫,固辞,见宰相杜让能曰:“上迁幸当从,亲有疾当侍,而徽兄在朝廷,身乞还营医药。

〞时兄循已位给事中,许之。

父丧,客梁、汉。

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改给事中,留陈仓。

张濬伐,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

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

〞不肯起。

濬果败。

复召为给事中。

杨复恭叛,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

昭宗怒,持奏不下。

茂贞亟请,帝召群臣议,无敢言。

徽曰:“王室多难,茂贞诚有功。

今复恭阻兵而讨之,罪在不俟命尔。

臣闻两镇兵多杀伤,不早有所制,那么梁、益之人尽矣。

请假以节,明约束,那么HY有所畏。

〞帝曰:“然。

〞乃以招讨使...授茂贞,果有功,然益偃蹇,帝使宰相杜让能将兵诛讨,徽谏曰:“岐,国西门。

茂贞凭其众而暴,假设令万分一不利,屈威重奈何?愿徐制之。

〞不听。

师出,帝复召徽曰:“今伐茂贞,彼众乌合,取必万全,卿计何日有捷?〞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HY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有删改) 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HY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B.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HY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C.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HY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D.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HY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10周周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10周周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10周周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分)A.范增数.目项王数:shuò屡次B.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班人。

若,你们C.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D.还军.霸上军:驻扎,驻军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0分)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一语文周练一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què)空.白(kōnɡ)僧侣.(lǚ) 沁.人心脾(qìn)B.遒.劲(qiú) 峥嵘..(zhēnɡrónɡ)看.护(kàn) 百舸.争流(kě)C.重.阳(chónɡ) 碣.石(jié)中.伤(zhònɡ) 浪遏.飞舟(è)D.逶迤..(wēi yí) 气魄.(pò)尽.管(jìn) 稠.人广众(c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蔓延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在材料翔实吉祥如意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B.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高一语文周考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

A项,xiàng/xiāng,jiè/xiè;B项,lán /lán,huì/huì;C项,bàn/xìn,qiān/qiān;D项,xǐng/shěng ,jìn/jīn故选B。

【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久假不归”使用正确,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B项,“趋之若鹜”使用错误,感情色彩不当。

“趋之若鹜”是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C项,“倚马可待”使用错误,“倚马可待”是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而本句是说“取得伦敦奥运会资格”很容易。

D项,“鼎力相助”使用错误,“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而本句是说“孩子就业的事我一定”会帮忙。

故选A。

【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成分残缺。

缺主语,介词“随着”掩盖了句子的主语。

可将“随着”或者“使得”删掉。

B项,句式杂糅。

命题人将“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或“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个句子糅合成了一个句子,设置了句式杂糅类语病。

D项,“工作……交出了答卷”搭配不当。

故选C。

【答案】C4-8【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高一上学期周考考试试题

高一上学期周考考试试题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考考试试题第1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到达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无视,往往起到画龙点晴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表达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②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络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表达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说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画作远山之形。

③“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者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周练试题(四)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会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专家建议,考生最好选择在20号前后报名,切忌不要拖到最后两天,以免因报名人数过多无法登陆或因初次审核被退回而延误报名。

C.在云航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张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D.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运营商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击败对手,一家投入lO亿元用于奖励使用其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2.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比兴和程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比兴方法最早见于《诗经》。

如果文艺作品描摹的对象是“物”,但真正表达的内容却是人,即以物喻人、缘物寄情,这就是比兴。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中,比兴手法被巧妙地用来表现自然中人的情感寄寓。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花鸟画的数量和质量都占有绝对优势,这恰恰反映了画家借山水花鸟咏志抒情的倾向,也反映了比兴手法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与西方风景画、静物画有很大区别,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前者使用了比兴手法,而后者则无比兴。

西方画家笔下的田园风光是一种写实,画一些人物也是为了反映田园生活;中国画家则借山水表达志趣。

至于花鸟画与静物画更是相差甚远。

西方静物画多是描绘生活用品、水果、动物标本、瓶花等,较少有活的动物,基本上还是写实、摹真。

而中国的花鸟画则完全不同。

首先,花鸟画描绘的是活的动植物;其次,是选择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花鸟进行比兴。

如北宋宫廷花鸟画多选择华贵富丽的牡丹、芙蓉等,民间花鸟画则多带有吉祥的含义。

由于自然界中花鸟种类繁多又各具特色,非常适合用于比兴,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中以花鸟居多,远远超过了山水画和人物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喜爱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它们分明是画家本身思想和人格的化身。

古代文人画“四君子”常用一个“写”字,如写梅、写竹、写兰、写菊,宗旨在于言志抒怀。

可以说,中国古代画家利用了比兴这种中国特有的手法,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地,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山水花鸟的自然形象本身。

中国传统绘画讲求高度概括,于是形成了程式这一表现手法。

画家根据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生活长期的提炼和积淀,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表现技法,用以描绘同一类或相似的事物,这就是绘画的程式。

中国传统绘画对程式的运用远远超出西方绘画,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线条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色彩的配置,都有一定的程式;人物画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各种勾法点法,都有严格的规范,而且这些程式、规范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着。

程式化使得艺术语言更加概括。

画家在写梅兰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无女不成梅”和“凤眼”,画竹叶则采用了“介”字和“个”字形。

程式化也十分适合于“写意”而达到“神似”。

例如画树,要求“松皮如鳞”、“柏皮缠身”;树叶则有梅花点、胡椒点等。

掌握了这些程式,在画树时就不必完全依它的实际枝叶形状去刻画,而是选用某种适宜的方法概括表现出来即可。

这种程式的运用,当然不是为了摹真,但可达到“似与不似之间”。

程式化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创造,它增强了中国画的形式感和民族性。

程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用程式概括并充分表达内容,又以内容来丰富和发展程式,使二者达到高度统一。

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创造了程式,而程式的运用又恰当地表达了写意。

(节选自颜锋《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初探》有删改)3.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画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与西方风景画、静物画有很大区别的原因就是后者没有运用比兴手法。

B.中国传统山水画里的山水是画家咏志抒情的载体,西方风景画里的田园风光则是画家的一种写实。

C.中国花鸟画描绘的是活的动植物;西方静物画描绘的则是生活用品、水果等静物,较少有活的动物。

D.中国传统绘画讲求高度概括,绘画里常常出现程式化的表现手法,这种运用远远超出了西方绘画。

4.下列对“绘画的程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绘画的程式是中国传统画家在描绘不同类事物时采用的一套相对稳定的表现技法,它体现了画家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B.从线条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色彩的配置等到各种描法、皴法、勾法点法等,中国传统绘画都有一套严格的不能突破的规范和程式。

C.掌握了画树的程式,中国传统画家在画树时就不必依树的实际枝叶的形状去刻画,因为中国画运用某种程式,目的不是为了摹真。

D.程式化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创造,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创造了程式,而传统画在运用程式的同时又恰当地表达了写意。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兴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其目的在于以物喻人、缘物寄情。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中,它被巧妙地用来表现自然中人的情感寄寓。

B.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花鸟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花鸟画的数量又远超山水画,原因是自然界中花鸟种类多又各具特色,适合运用比兴。

C.“无女不成梅”“凤眼”和“介”字“个”字形等程式化画法,使得梅兰竹菊“四君子”特征鲜明,所以古代画“四君子”不叫“画”而叫“写”。

D.程式化增强了中国画的形式感和民族性,但程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既要用程式概括并充分表达内容,又要以内容来丰富和发展程式。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乙】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注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

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有删改)注:矧,shěn,况且。

6.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其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幸:期望C.吾之始归也归:回家D.间御酒食间:偶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②吾其还也B.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①然知汝父之能养也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D.①吾虽不及事姑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均是对至亲之人的怀念性文字,甲文中的“汝”指作者的侄子十二郎,乙文中的“汝”指作者欧阳修。

B.甲文写教育十二郎的儿子“幸其成”、抚养其女儿“待其嫁”,目的是告慰死者,使死者安心,这正体现出叔侄二人的深厚感情。

C.乙文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太夫人”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欧阳修父亲宅心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

D.甲文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十二郎的愧疚和悲痛之情;乙文借祖母口述,道出父亲生前做人和为官的一些事情,表现了父亲的高尚人格。

四、默写10.默写:(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 。

(秋瑾《满江红》)(3)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北朝民歌《木兰诗》)(4)_______________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6)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7)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 ,必以情。

(《曹刿论战》)(8)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六、诗歌鉴赏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夜行船赵軏今夜阴云初霁。

画帘外、月华如水。

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

怎奈何、不成况味。

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2)请简要赏析“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的妙处。

七、语言表达12.把下面的一个长句子改写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调整语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