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10.16
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在今日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部编版高一上期语文周练例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B.嫉妒( jí )寥廓(liáo)胆怯(qiè)叱咤风云(zhà)C.炮制(pào)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侣慷慨主宰风华正茂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来源:学科网]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高一上学期周练(10.16)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周练试题(五)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B.范增数目.项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使使以闻.大王素善.留侯张良2.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看”字是领字,它领起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的“廖廓”,原意是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里“峥嵘”原指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引申为不平凡的意思。
D.“挥斥方遒”,挥斥,奔放。
方,正。
遒,强劲。
这句意思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高一语文周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霭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B.这些天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楫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
C.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茫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是少数,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A.尽管但而就B.尽管但是至于就C.虽然但至于则D.虽然但是而则4.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他本打算出让金石公司10%的股份以帮助老朋友走出困境,但随后发生的事情使其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C.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D.他在外地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6.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为人豪爽,交游甚广,朋友可谓汗牛充栋。
B.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只能是不刊之论。
C.唐代“草圣”张旭的草书水平之高,可谓登峰造极。
高一语文周测十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周测十一、语文基础知识(43分,3-6题每题3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6分)紫荆.()停泊.()瞩.目()剥.光()婆娑.()撰.写()拎.着()弄.堂()执拗.()簿.子()骷.髅()怔.住()载.人()横亘.()着.陆()游说.()2、根据拼音填写下列词语的空格(每空1分,共15分)diāo()谢 zhì()息 mā()布 xiān()米chá()粉 chǎn()媚 kāi()拭皮gǔn()wō jù()() pán shān()() yì()年yùn niàng()()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他学习努力,坚持不懈,在这次高考中终于爆冷门...,考取了北京大学。
C.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
D.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C.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其中的______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这些人哪能说三道四,乱说一通呢?(2)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____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3)(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4).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工商联手____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A.委曲紊乱自负开拓B.委曲凌乱自负开辟C.委屈凌乱自满开辟D.委屈紊乱自满开拓6、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
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一语文周练一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què)空.白(kōnɡ)僧侣.(lǚ) 沁.人心脾(qìn)B.遒.劲(qiú) 峥嵘..(zhēnɡrónɡ)看.护(kàn) 百舸.争流(kě)C.重.阳(chónɡ) 碣.石(jié)中.伤(zhònɡ) 浪遏.飞舟(è)D.逶迤..(wēi yí) 气魄.(pò)尽.管(jìn) 稠.人广众(c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蔓延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在材料翔实吉祥如意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B.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周练

周练四一、基础知识题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娴熟(xián) 辗转(niǎn) 踽踽独行(yǔ) 信手拈来(niān)B.惬意(xiá) 延宕(dàng) 通衙广陌(mò) 掎角之势(qǐ)C.膏腴(yú) 围歼(qiān) 矢志不渝(yù) 斐然成章(fěi)D.拓本(tà ) 饯别(jiàn) 鸠形鹄面(hú ) 并行不悖(bâ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个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H N流感,世界卫生组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11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
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建设。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
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十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十)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惮.(dàn)绯.红(fēi)立仆.(pú)屏.息以待(bǐnɡ)B.攒.射(zǎn)激亢.(kànɡ)作揖.(yī)绿草如茵.(yīn)C.创.伤(chuānɡ)步履.(lǚ)莅.临(lì)短小精悍.(hàn)D.解剖.(pāo)谦逊.(xùn)浸.渍(zì)泪下沾襟.(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厮破熬煎常歌当哭左右顾盼B.叱咤苍茫叱咤风云房屋租赁C.恶耗赁屋涕泗交流风和日丽D.凶残弥漫博闻强记阴谋密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2014年2月,57岁的赵顺秋顶着冰冷的风雨冲出家门,拼尽全力和众多好心人扒开侧翻的面包车门救出全部伤者后,却因心脏病突发猝死。
这正是:殒身不恤....留世范,大爱丹心贯长虹。
B.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许多人一旦成名,就变得广有羽翼....起来,出门会客,光服务人员就十几人。
C.《闺中密友》中的林思佳虽被称为“林三好”(好太太、好老板、好闺蜜),但她绝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老好人”。
D.外交部新任发言人华春莹第一次与记者会面,就表现出了优雅甜美,从容不迫的一面,与记者们的猜测迥然不同....。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__________有加。
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
普通百姓往往__________。
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
图书馆__________“宝库”“殿堂”,__________“知识公园”。
A.崇敬望而生畏不仅是而且是B.尊崇望而生畏不应是而应是C.崇敬敬而远之不应是而应是D.尊崇敬而远之不仅是而且是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打狗棍》,剧里的“保家、卫国、兴邦”六个字对我们大家很熟悉。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十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十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
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周练试题(五)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B.范增数目.项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使使以闻.大王素善.留侯张良2.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看”字是领字,它领起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的“廖廓”,原意是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里“峥嵘”原指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引申为不平凡的意思。
D.“挥斥方遒”,挥斥,奔放。
方,正。
遒,强劲。
这句意思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3.作者是如何描绘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的?对表现梁任公先生起什么作用?答:4.从选文中你看出梁任公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答:5.第二段写梁任公先生的讲演稿,从全文看起什么作用?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鸿门宴(节选)司马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增数.目项王数:shuò屡次B.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班人。
若,你们C.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D.还军.霸上军:驻扎,驻军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鸿门宴会上,范增反复提醒项羽控制刘邦未果,紧急招呼项庄进帐舞剑,寻机杀掉刘邦。
D.樊哙闯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他手握剑柄跪直身子,头发直坚起来,瞪眼看着樊哙,眼眶都要裂开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四、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2)惧满溢,。
(魏徵《谏太宗十思书》)(3)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孔子《论语·季氏将伐颛臾》)(5),王道之始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6)淇则有岸,。
(《诗经·卫风·氓》)(7),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9)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10)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1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12)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13)淡泊以明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节选部分为《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11.节选部分的这两节诗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简要说明其异同。
(5分)12.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六、作文13.作文(40分)请以“温暖心灵”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1.A2.A3.对梁任公先生的外貌描写可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
作用:既如实交代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又展现了他不凡的气度和神采。
4.他是一个稳健而潇洒,谦逊而自负,风趣幽默,认真细致,修养良好的人。
5.①从内容上看,这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梁任公先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修养等;②从结构上看,此处既是演讲的又一背景,又是演讲的铺垫。
6.D7.A8.D9.(1)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的进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
(2)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
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时常用自己的身子,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地掩护刘邦,项庄终究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10.(1)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也(2)则思江海下百川(3)而相如廷叱之(4)则修文德以来之(5)养生丧死无憾(6)隰则有泮(7)路漫漫其修远兮(8)可以横绝峨眉巅(9)潦倒新停浊酒杯(10)相逢何必曾相识(11)只是当时已惘然(1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宁静而致远11.“同”:都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
(2分)“异”:第一节的“轻轻”在最后一节改成了“悄悄”;(1分)第一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1分)最后一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第一节又进了一层。
(1分)12.这样写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回环,(2分) 强化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受,(2分)又流露出既洒脱又伤感的复杂情绪,使人回味无穷。
(2分)13.参考例文:温暖心灵春风,柔和细腻;夏雨,点点滴滴;秋阳,灿烂明媚;冬雪,洁白冰清。
在无数的春夏秋冬的轮回中,用心灵,去感受一句句鼓励的话语,那会比春风、夏雨、秋阳、冬雪更温馨。
——题记一和风拂走了半学期的光阴,这天就是期中考试了。
将要踏上去校园的路,望着窗外,阳光把一切都笼罩了。
呵,又是一个好日子!背上包,把门打开,轻轻地对爸妈说一声:“再见!”“女儿,祝你考好,我们相信你!”爸爸妈妈也轻轻地对我说。
我们都笑了,我们笑得那样开心。
这是一句多么平凡、普通的话啊!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说。
也正是这句话,它充满了力量,温暖了心灵。
带着爸爸妈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希望,踏上了成功的路……二风急了,一晃又一段时间。
临近期末了,学校打算进行一次月考。
这天是周末,下周就要考试了,我对这次考试感到很茫然。
姐姐来到我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天渐渐暗下来,夜拉上黑幕了,姐姐要走了。
“不要怕,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能考好!加油哦!”她脸上露出甜甜的笑,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姐姐相信我!”我持着这一个信念,又翻开了书本。
考试了,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去校园的路。
我要亲口告诉姐姐,我是最棒的!是的,姐姐的那句话让我心里好温暖。
三风更猛了,时间也加快了脚步。
真的到期末了,不久将进行这学期最后的考试。
后半学期的生物、历史,我都学得茫茫然的,不怎么理解。
这次的考试,我感到……这会儿,温暖的阳光偷偷地透过窗射进屋子里来,我走过去,沐浴着它的温暖,心里也是那么温暖。
望着它,我似乎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
他们似乎在说:“要相信你自己,你是我们班的骄傲!”“我会努力,我会做到最好!”我醒悟了,我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无论风有多猛,我也会赶上时间的脚步!我等着你,期末!一句句温暖心灵的话语,是学习的动力;一句句温暖心灵的话语,是奋斗的源泉;一句句温暖心灵的话语,是照亮成功之路的明灯;一句句温暖心灵的话语,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点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记叙文。
文章交代了三件不同场景的事,每件事都紧扣题目,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最后用排比句的形式结尾。
既与题记照应,又使结尾有力。
这样的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