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害识别知识—病状表现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比较鉴别
将疑似有病虫害的植物与健康 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咨询专业人员
对于难以辨别的病虫害症状, 可以咨询园林植物保护专家进
行确诊。
02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农业防治
01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 措施,增强植物抗性,创造不利 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预防 病虫害的发生。
02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 耕晒土、合理施肥、选用抗病品 种等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 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实现病害的可 持续控制。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等物理手段来 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虫害的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害虫,可 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 的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直接杀死或抑制害 虫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光、色、气味等物理因素来干扰害虫 的交配、寻找食物等行为,从而减少害虫 的数量。
04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提高
防治效果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指标
评估防治效果时,应综合 考虑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茎杆上发生。
炭疽病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 形的病斑,颜色为灰白 色或浅褐色,边缘颜色
较深。
锈病
植物表面出现黄色或橙 色的锈状物,通常在叶
片和茎杆上发生。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Biblioteka 020304
蚜虫
体型小,绿色或黑色,常群集 在植物的嫩叶或花蕾上吸食汁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症和类型需把握的要点有:(一)病害的病症1.病症的概念: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病症可分为病状和症状。

2.病状的概念: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3.症状的概念:症状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需注重的是:全部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症状只在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显然;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无症状;线虫多数在植物体内寄生,普通体外也无症状;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症状。

(二)病症的主要类型病症表现在植物病害的诊断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重点把握。

植物病害的病症常见有下列类型:1.黄化2.花叶3.斑点4.炭疽5.溃疡6.腐烂7.枯梢8.枯萎9.畸形10.疮痂11.肿瘤12.丛枝13.流脂或流胶14.粉霉状物15.锈粉16.点状物17.菌脓2.2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特征本节学习要点:了解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特点。

主要学问内容有:养分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相宜、光照不相宜、通风不良、土壤酸碱度不相宜、有毒物质的影响。

一、养分失调需把握的要点有: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养分物质。

土壤中不足某些养分物质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引起植物缺素症。

常见的有:1.缺氮2.缺磷3.缺钾4.缺铁5.缺镁6.缺硼7.缺锌8.缺钙9.缺锰10.缺硫要注重:发生缺素症,常通过改进土壤和补充所不足养分元素治疗。

二、土壤水分失调需把握的要点有:土壤水分失调常表现为下列两种状况:(一)干旱在土壤干旱缺水的条件下,植物常发生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二)水涝土壤水分过多,往往发生水涝现象,常使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叶片发黄,花色变浅,严峻时植株死亡。

要注重:浮现水分失调现象时,要按照实际状况,适时适量灌水,注重准时排水。

灌溉时尽量采纳滴灌或沟灌,避开喷淋和大水漫灌。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常见病虫害园林常见病虫害一、引言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影响植物健康和美观的病害和虫害。

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内容。

二、病害分类⒈真菌性病害⑴黄曲霉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呈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

⑵灰霉病:症状为植物表面出现灰色绒毛状的菌丝,叶片和果实腐烂。

⑶牛奶杯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中间较深,边缘则较浅,类似牛奶杯形状。

⑷褐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枯黄干枯。

⑸锈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⒉细菌性病害⑴溃疡病:症状为植物幼苗、嫩枝和幼叶上出现湿软的溃疡,溃疡表面有黄色粘液流出。

⑵疮痂病:症状为植物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凹陷的溃疡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

⒊性病害⑴花叶矮化:症状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矮化和畸变,花朵变小。

⑵叶症下垂:症状为叶片弯曲下垂,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四、虫害分类⒈食叶害虫⑴蚜虫:常见于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并留下蜜露。

⑵黄毛虫:幼虫会在植物上大面积吃叶,导致植株衰弱。

⑶叶蝉:以吸食植物叶汁为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叶片逐渐枯黄。

⒉鞘翅害虫⑴瓢虫:幼虫以蚜虫为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⑵毛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幼虫有毒刺毛,不宜直接接触。

五、防治方法⒈文化防治措施⑴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⑵疏枝修剪,保持植物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

⑶定期清理落叶落果,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

⒉生物防治措施⑴使用寄生菌、杀虫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⑵鼓励天敌类昆虫,如瓢虫、蜻蜓等,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⒊化学防治措施⑴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⑵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病虫害的图片和对应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药:指用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产量。

为了保证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病害及其治理措施。

一、常见病害1. 真菌性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园艺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中间颜色较浅,病斑表面有时会形成黑色霉层。

(2)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和嫩茎,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白色。

(3)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病斑呈黄色或绿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表面形成一层霜霉状物。

2. 细菌性病害(1)软腐病:软腐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茎、叶和根,病斑呈软腐状,颜色变浅,有恶臭味。

(2)青枯病:青枯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病斑呈青枯状,叶片萎蔫,茎干内部变空。

3. 病毒性病害(1)花叶病:花叶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斑点,叶片变形。

(2)条纹病:条纹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表现为茎和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

4. 生理性病害(1)缺素症: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某种元素缺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叶片黄化、生长迟缓等症状。

(2)肥害:过量施肥或使用不当的肥料,会导致园艺植物生长受阻,出现烧根、黄叶等症状。

二、治理措施1. 真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2)合理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4)喷洒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

2. 细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3)喷洒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中生霉素等。

3. 病毒性病害治理(1)选用抗病品种,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炭疽病
锈病
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色, 边缘褐色或红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 黑色小颗粒点。
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 色病斑,叶背隆起,并散发出黄色或褐色 粉末。
虫害的识别
蚜虫
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 汁液,使叶片卷曲、生
长缓慢,甚至枯死。
红蜘蛛
吸取叶片汁液,使叶片 出现小白点,严重时导
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虫植株的引入;加强园林卫生,清除虫源;喷洒敌敌畏、 氧化乐果等药剂进行防治。
案例三: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
识别
白粉病主要侵害植物的叶片、茎和花器,受害部位出现白色 粉末状物。严重时,植物的叶片会枯黄、脱落。
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病植株的引入;加强园林卫生,清除 病叶并集中烧毁;喷洒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识别
月季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 呈圆形或近圆形,通常直径在310毫米之间,边缘呈褐色,中心 灰白色,有轮纹。
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病植株的 引入;加强园林卫生,清除落叶 并集中烧毁;喷洒波尔多液或代 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案例二:蚜虫的识别与防治
识别
蚜虫通常很小,体色有绿色、黄色或棕色,有时呈透明状。它们群集在植物的嫩 枝、嫩叶和花蕾上,吸取汁液,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 和防治方法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常见病虫害的识别 • 防治方法 • 防治技术要点 • 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叶斑病
白粉病
叶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红褐 色,中央灰白色,有轮纹。湿度大时,病 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 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 状物。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园林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识别和防治措施,这些园林植物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叶片疮痂病叶片疮痂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些叶片上的斑点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整个植物的凋谢。

为了防治叶片疮痂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清除病叶:发现叶片上出现斑点时,应立即将病叶清除,以防其传播到其他叶片。

2. 喷洒杀菌剂:可以使用一些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对叶片进行喷洒,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二、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之一。

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繁殖迅速。

当植物被大量的蚜虫侵袭时,会导致植物的生长迟缓,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蚜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植物养护: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 利用生物防治:引入一些天敌,如瓢虫、寄蝇等,吃掉蚜虫,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三、白粉病白粉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症状是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堆。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植物的叶片会逐渐枯黄、凋谢。

为了防治白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疏枝通风:保持植物的透气性,降低病菌的滋生条件。

2. 喷洒杀菌剂:可以使用一些特效杀菌剂,如拜尔敏溶液,对植物进行喷洒,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四、蜘蛛螨蜘蛛螨是园林植物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会在植物叶片上结网,并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当受到蜘蛛螨侵袭的植物,叶片会逐渐枯黄,甚至出现褪色。

为了防治蜘蛛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枯黄叶片:定期清除植物上的枯黄叶片,以减少蜘蛛螨的滋生地。

2. 喷洒杀虫剂:可使用一些杀螨剂,如敌百虫,对叶片进行喷洒,以控制蜘蛛螨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害识别知识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浸染和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等多重影响,使其在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植株病症,甚至严重出现死亡现场,称为植物病害。

无论植物病害是浸染性还是非浸染性(营养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适),都是由生理病变逐渐发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因此植株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通过植物外部形态表现,各种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性和稳定性。

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症。

浸染性病害中仅有真菌、细菌、寄生性植物有的病症,病毒、类病毒、植原体、线虫所致的病害则无病症,部分真菌性病害则无明显的病状,需特别注意;非浸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引发,没有病症表现。

一、植物病害病状表现:
植物病害的病状表现: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1变色
变色:变色是指植物的局部或者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变色是因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但细胞并未死亡,且主要表现为叶片变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花叶:形状不规则的深浅绿色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各种颜色轮廓清晰可见;斑驳:与花叶不同的是其轮廓不清晰;褪绿:叶片颜色明显低于正常颜色,褪变为浅绿色;黄化:叶片明显与周围颜色不同,叶片变为红色(红化)、黄色、紫色;明脉:叶脉变为透明状或清洗可见,与叶肉形成鲜明对比;碎色:主要发生在花瓣上变色,色彩不统一,不均匀。

变色的引发:变色常由于植物病毒、植原体和非生物因子(多指缺素)而引起,比如杜鹃、红继木、栀子花易出现缺铁性黄化病。

1.2坏死
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多为局部小面积发生这类病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各种病斑和叶枯。

1.病斑
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轮廓相对比较清晰。

病斑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等。

受叶脉限制,有些病斑呈多角形或条形。

色泽以褐斑居多,但也有灰色、白色、黑色等。

有些病斑周围有变色环(晕圈)。

病斑的坏死组织优势脱落形成穿孔,有些病斑呈轮纹(轮斑),环斑多为同心圆组成。

2.叶枯
叶枯是指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枯死的轮廓明显不均。

叶尖和叶缘枯死称为叶烧或枯焦。

1.3腐烂
腐烂指植物大块组织的分解和破坏。

园林植物幼嫩多汁的根、茎、花和果实容易发生腐烂。

腐烂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

干腐:腐烂组织崩溃过程中水分迅速丧失或组织坚硬;湿腐:组织腐烂时伴随汁液流出;软腐:中胶层受到破坏而后组织细
胞离析、消解。

腐烂部位区分: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

溃疡:木本植物枝干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的病状。

立枯/猝倒:植株幼苗基部组织被破坏、腐烂,造成植株上不萎蔫甚至死亡。

(立枯发病后立而不倒,猝倒因基部腐烂而迅速倒伏)
1.4萎蔫
萎蔫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主要由于植物维管束受到毒害或破坏,水分吸收和运输困难造成的。

植物失水迅速,仍能保持绿色的称为青枯,不能保存绿色的称为枯萎或黄萎。

1.5畸形
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使被害植物全株或局部发生异常形态。

畸形常见表现:矮化、矮缩、皱缩、丛枝、发根、卷叶、蕨叶(或线叶)、瘤肿。

畸形的引发因素:病毒、类病毒、植原体、虫害等浸染性。

矮化:植物的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地收到抑制;
矮缩:不成比例的变小(主要是节间缩短);
丛枝:在腋芽处,不正常地萌发多个小枝,呈簇状;
发根:在根部萌发大量的不定根;
卷叶:叶片变小,叶面高低不平的皱缩,叶片沿主脉上卷或下卷,卷曲、变形。

瘤肿:增生是根部薄壁组织分裂加速,数量迅速增加,是局部出现肿瘤或根肿;根结线虫在取食根部时,头部周围的寄主细胞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体积增大,并含多个细胞核的巨型细胞,外表形成瘤状根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