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容器

合集下载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检测人员的要求------------------------------------------------------------------------------------------------------ 14 编制依据的标准------------------------------------------------------------------------------------------------------ 15 检测准备------------------------------------------------------------------------------------------------------------- 2 5.1 工艺准备------------------------------------------------------------------------------------------------------------- 25.2 作业条件------------------------------------------------------------------------------------------------------------- 26 检测实施------------------------------------------------------------------------------------------------------------------ 3 6.1 检测控制流程图------------------------------------------------------------------------------------------------------ 3 6.2 焊接对接接头射线透照--------------------------------------------------------------------------------------------- 3 6.3 检测操作--------------------------------------------------------------------------------------------------------------6 6.4 锅炉容器类焊缝标识、结构类焊缝标识-----------------------------------------------------------------------7 6.5 试管、试板类焊缝标识---------------------------------------------------------------------------------------------7 6.6 透照相关要求及方法------------------------------------------------------------------------------------------------ 7 6.7 纵缝透照---------------------------------------------------------------------------------------------------------------8 6.8 射线检测大管径焊缝------------------------------------------------------------------------------------------------9 6.9 小径管对接接头射线透照----------------------------------------------------------------------------------------- 11 6.10 球罐对接焊缝γ射线全景曝光透照---------------------------------------------------------------------------- 13 6.11 暗室处理--------------------------------------------------------------------------------------------------------------14 6.12 底片评定--------------------------------------------------------------------------------------------------------------14 6.11 评片条件------------------------------------------------------------------------------------------------------------- 14 6.12 验收标准--------------------------------------------------------------------------------------------------------------15 6.13 级别评定--------------------------------------------------------------------------------------------------------------15 6.14返修规定---------------------------------------------------------------------------------------------------------------156.15 要求------------------------------------------------------------------------------------------------------------------- 167 质量检查---------------------------------------------------------------------------------------------------------------- 16 7.1 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 16 7.2 质量检验标准------------------------------------------------------------------------------------------------------- 16 7.3 质量控制点---------------------------------------------------------------------------------------------------------- 167.4 质量记录------------------------------------------------------------------------------------------------------------- 178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17 8.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17 8.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 178.3 射线检测工作程序流程见图--------------------------------------------------------------------------------------- 189 射线检测工艺卡(样表)------------------------------------------------------------------------------------------ 1910 射线检测原始记录(样表)-------------------------------------------------------------------------------------- 20 111 射线检测报告(样表)-------------------------------------------------------------------------------------------- 22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射线检测工作,保证射线检测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NBT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NBT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07《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三、检测技术要求: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1、射线源: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范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五、检测程序: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七、检测示意图:见附录(一)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本公司采用手工冲洗胶片。

手工冲洗胶片宜在8h之内完成,最长不超过24h。

1 、标准显影温度20±2℃标准显影时间5分钟,不得用短时显影,以免产生花纹,也不得用高温显影,以免药膜皱折、脱落、影纹粗糙。

2、显影过程中,洗片架应是上、下或前后经常移动,以保证显影作用均匀,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更需频繁移动。

3、在红灯下观察显影程度的次数应尽量减少(至多二次)距离不能过近,以免增加灰雾。

4、胶片显影完毕,应先作短时间的中间水洗(10秒),再放入停影液中20∽30秒,然后进入定影液。

5、胶片在定影液中亦需经常晃动,定影时间为通透时间的2倍,未到通透时间不得开白灯。

6、胶片在定影后应放入流动的清水(温度16-24℃)冲洗30分钟(水温较低时延长水洗时间,水温较高时减少水洗时间)。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技术( Ⅱ)李衍(无锡华光锅炉有限公司,无锡214028)摘要:概述压力容器普通接头和特殊接头的一些特殊射线检测(RT) 工艺,特别是换热器管2板焊缝和容器管座焊缝等难度较高的RT 工艺。

指出兆伏级X射线照相的特点和注意点以及射线实时成像法的要点和难点,并评述数字射线照相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射线检验;压力容器;T形焊缝;角焊缝;管2板焊缝;管座焊缝;实时成像;数字射线照相中图分类号:TG115.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656 (2004) 0320132207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RADIOGRAPHIC TECHNIQUE( Ⅱ)LI Yan(Wuxi Huaguang Boiler Co. , Ltd , Wuxi 214028 , China)Abstract : Special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common and special welded joints in pressure vessels areoutlined , covering the tube2to2tube sheet joints of heat exchangers and the branch and nozzle joints of various vessels for which theexamination procedure is more difficul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ention matters of megavoltage radiography and the main pointsand difficulties of radioscopic real2time imaging technique are pointed out. Finally , the state2of2art and future of digital radiographyare described.Keywords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 Pressure vessel ; T2shaped welded joint ; Fillet joint ; Tube2to2tube sheet joint ; Nozzlejoint ; Real2time imaging ; Digital radiography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涉及结构、形状较特殊的焊接接头和焊缝形式,如T 形接头、角接接头、管2管板焊缝和管座角焊缝等。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及说明 4. 安全防护: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编 审
制 核
级 级
别 别
日 日
期 期
年 年
月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焦点尺寸 mm
检 测 条 件 及 工 艺 参 数
焊缝编 焊缝长度 透照厚度 焦距 F
透照方式 像质计丝号 ( mm) ( mm)
一次透照长度
1. 布片要求:胶片应紧贴于工件。 技术要求 2. 像质计摆放:像质计金属丝应垂直焊缝并且横跨焊缝。 3. 标记布置:识别系统铅字标记至少距焊缝边缘 5mm。 5. 本操作指导书未规定事宜,按《射线检测工艺规程》执行。 透照部位示意图及说明: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检件状 况 检测 要求 检件名称 检件规格 坡口型式 执行标准 验收标准 NB/T47013-2015 NB/T47013-2015 检件编号 检件材质 检测部位 检测技术等级 检测时机 对接焊缝 AB 级 外观检测合格后 设备类别 焊接方法 表面状态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适宜检测 见检测记录 Ⅱ 300*80mm 射线种类 X 射线 胶片型号 天津Ⅲ型 胶片规格 mm 240*80mm 2×2mm 1.5×1.5mm 1×1mm 增感屏 显定影液配方 显影时间 号 ( mm) 铅屏 套药 4-6min 像质计型号 显影温度 定影时间 20℃ 10min 冲洗方式 定影温度 底片黑度范围 底片数 (张) ( mm) 手动 20℃ 2.0-4.5 管电压 曝光时间 (kV) ( min)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为了保证X射线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X射线照相底片,对X射线照相底片进行正确评定,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检测工件内部埋藏性缺陷,•主要对象为承压类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 射线检测。

检测厚度范围:①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400mm;②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80mm;③钛及钛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50mm;④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为壁厚T≥2mm。

3.0检测人员资格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3.2从事X射线检测人员应经过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3X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4从事底片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4.0引用文件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84.2—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150 钢制压力容器X射线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07《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产品编号产品名称规格尺寸材质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三、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检测表面准备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1、射线源:射线源种类型号生产厂家焦点尺寸X射线XXG3005 黄石宏鑫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2.5×2.5mmX射线XXGH3005 黄石宏鑫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2.5×2.5mmX射线XXGH3505P 上海诚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5mmX射线CY-XXH-3505 黄石华博检测仪器有限公司1×5mm2、胶片胶片牌号分类规格尺寸备注大铜锣胶片IXF100T3 360×80㎜大铜锣胶片IXF80T2 360×80㎜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范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设备类型型号生产厂家备注观片灯LK-LED36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观片灯WH-100A武汉美柯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五、检测程序:工 件可送检探伤委托书探伤前准备工作按工艺要求进行透照操作暗室处理初评,复评工序报告签发总报告监 检不 合 格合 格持证焊工根据返修工艺返修修返具出员人片评调X光机表面复查复验.扩探评片环境熟悉标准底片质量认定人员资格仪器检验编RT工艺卡消泡,干燥显,定影外观检查合格后RT实施资料整理存 档(温度)冲洗(水流,时间)感屏.暗袋检查像质计选择增底片质量合格率.评片准确率.扩探率和探伤比例执行率达标通知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射线源检测技术等级透照技术胶片牌号像质计类型像质计位置检测部位编号焊接接头长度(㎜)透照方式W(㎜) 一次透照长度(㎜)设备型号d(㎜)F(㎜)F(㎜)b(㎜) 管电流(mA)管电压(kv)曝光时间(min)像质计灵敏度像质计数量七、检测示意图:见附录(一)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1总则1.1适用于本公司检测的钢质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工程的焊缝及各种焊接工艺评定的射线检验。

1.2相关文件的标准1.2.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1.2.4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1.2.5 NB∕T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 基本要求2.1 人员资格:2.1.1 评片人员必须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RT-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资格证书.2.1.2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1.0,并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2.2 表面质量: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2.3 象质计2.3.1 象质计采用GB5618-85《线型象质计》R10系列,Ⅰ(1-7#),Ⅱ(6-12#),Ⅲ(10-16#)。

象质计型号选用见表1。

2.3.2象质计的放置:a. 单壁单影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四分之一处),钢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钢丝置于外侧。

b.双壁单投影的象质计,若只能放在胶片一侧, 必须进行对比试验,按试验结果确定胶片上应显示的象质计线径, 象质计摆法同2.3.3a, 但象质计编号旁边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

c.双壁双投影的象质计,金属丝垂直横跨焊缝表面正中,将中间金属丝对准定位中心标记处,如数个焊接接头在一张底片上同时透照时,应至少放置一个象质计,若只用一个,则必须放在最边缘的那根管子上。

d.环缝周向曝光时,每条环缝至少放4个象质计,且放在内壁,每隔90°放一个,若透照区为抽查或返修复照区则每张底片应有象质计显示。

3 器材3.1射线源: X射线:XXQ-2005,XXH-2005,XXQ-2505,XXH-2505,γ射线:Ir192源所有设备必须经法定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符合专业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言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射线在物体中的传播和吸收特性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问题。

本操作指导书旨在提供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射线检测。

二、射线检测的原理射线检测主要基于射线在物体中的传播和吸收特性。

当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物体中的缺陷和密度不一致处发生散射和吸收,从而生成射线照片或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照片或图像,可以判断物体中的缺陷和问题。

三、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工具1. 射线源:射线检测一般使用X射线或γ射线作为射线源。

操作人员在使用射线源前,必须熟悉射线的性质和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检测设备:常用的射线检测设备包括射线产生器、探测器和图像处理系统。

这些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3. 辅助工具:射线检测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标记铅笔、尺子、支撑物等。

四、射线检测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测对象和目标:在进行射线检测前,必须明确要检测的对象和目标,以便针对不同的物体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b. 设定射线源和检测器的参数:根据所检测的物体和缺陷类型,设定合适的射线源和检测器的参数,包括射线能量、曝光时间等。

c. 配置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将所需的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准备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射线源放置和曝光a. 将射线源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根据所检测的物体形状和缺陷位置,将射线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射线能够覆盖到物体的整个区域。

b. 设置曝光参数:根据物体的特点和缺陷的大小,设定合适的曝光参数,确保射线能够透射或散射足够的辐射量。

c. 进行曝光:根据设定的曝光参数,启动射线源进行曝光,然后立即将射线源关闭。

3. 图像获取和处理a. 确保检测器的正常工作:在进行图像获取前,首先需要确保检测器正常工作,检查其连接是否稳固,并确保其能够正常接收和传输射线信息。

b. 获取图像:将检测器置于所需要的位置,并进行图像获取操作,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编号: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工程名称: 指导书编号:JZSH-SJC-GY-RT-001委托单位XXXXX化工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工件状况工件名称氯气冷却器工件编号35871-0-1C-3 设备类别二类
工件规格Φ1200×12mm 工件材质Q345R 焊接方法手工+自动焊坡口型式V 检测部位A1-A4 表面状态外观检查合格
检测要求执行标准NB/T47013.2-2015 检测技术等级AB 检测比例100% 验收规程QJ/JHJ04.40-2006 检测时机焊后底片黑度 2.0-4.5
检测条件及工艺参数
射线种类X射线胶片型号AGFA C7 胶片规格mm 360×80 设备型号
250EG-S2
200EG-B1C
设备编号
12593
13956
焦点尺寸mm
2.0×2.0
1.0×
2.4
增感屏
Pb前、后
0.03mm
像质计型号Fe10-16 冲洗方式自动
显定影液配方显D-196 定F5 显影温度30±1℃定影温度30±1℃
合格级别Ⅱ显影时间3min 定影时间3min 焊缝编号
焊缝长

(mm)
实际检
测比
例%
透照厚
度(mm)
焦距F
(mm

透照方式
像质
计丝

一次透照
长度
(mm)
底片数
(张)
管电

kV
曝光
时间
(min
)A1 447 100 12 700 单壁外透12 224 2 160 3 A2 2205 100 12 700 单壁外透12 245 9 160 3 A3 685 100 12 700 单壁外透12 229 3 160 3 A4 2205 100 12 700 单壁外透12 245 9 160 3 B1 3768 100 12 606 中心透照12 251 15 150 2.25 以下空白
说明1.底片标识:产品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透照日期。

2.像质计横跨焊缝放在被检件区1/4位置,细丝朝外,置于源侧。

3.使用单箭头或数字作为搭接标记时,放置中心标记。

4.胶片背面加铅板屏蔽背散射线及侧散射线。

4.编制依据:XX/XX-RT-2015。

5.首次使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以第一批底片作为验证依据。

6.现场检测过程中,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工艺要求,应该对工艺条件进行修正后使用,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

透照部位示意图及说明:
编制级别RT- 日期审核级别RT-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