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方之柴胡疏肝散

合集下载

柴胡疏肝散的配方成分剂量

柴胡疏肝散的配方成分剂量

柴胡疏肝散的配方成分剂量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处方,用来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胸闷、
胁痛、情绪不宁等。

其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香附、炙甘草、生姜和大枣。

每种草药的用量和配比都经过反复验证,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成分及剂量
1.柴胡:6克
2.香附:3克
3.炙甘草:2克
4.生姜:3片
5.大枣:5枚
用法用量
将以上草药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研磨成细末,将细末装入布袋内制成煎剂。

每次取煎剂10克,加水煎煮,取汁分三次服用,每日3次。

主治功能
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肝气郁结、气滞所致的疾病,具有舒肝理气、调和脏腑的
作用。

常用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安神定志等方面。

适应症
1.肝郁化火: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咽干、情绪不宁、易怒等。

2.肝气郁结证:常见症状为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情绪低落等。

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

4.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配或过量服用。

以上是柴胡疏肝散的配方成分剂量及相关信息,如有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
的地方,请及时咨询中医师或药师。

祝您健康!。

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柴胡疏肝散的功能柴胡疏肝散是中医药方剂中的一种,以柴胡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药材组成。

它具有以下功能:1.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调理肝气郁结的病症,如肝郁气滞、胸闷、头痛、眼眶肿痛等。

2.解毒护肝:柴胡疏肝散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有效清除毒素,保护肝脏健康。

3.缓解肝胆疾病:柴胡疏肝散对于肝胆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肝胆湿热、胆囊炎等。

4.调节情绪:柴胡疏肝散可以平缓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二、柴胡疏肝散的主治病症柴胡疏肝散的主治病症有:1.肝郁气滞:表现为肝气郁结,常伴有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情绪波动等症状。

2.胸闷头痛:由于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导致胸脘部闷痛,头痛不适。

3.眼眶肿痛:肝郁气滞可以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导致眼睛周围发生肿痛。

4.情绪不稳:柴胡疏肝散可以平缓情绪波动,改善焦虑、抑郁等症状。

三、柴胡疏肝散的用量柴胡疏肝散的用量根据个人情况和病症的轻重而有所不同,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柴胡疏肝散约为10-15克,每日2-3次。

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但不宜超过医生指导的最大剂量。

对于儿童和孕妇,用量和使用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有所不同。

在使用柴胡疏肝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注意副作用:柴胡疏肝散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个别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请及时停用并就医。

•禁忌症:对柴胡疏肝散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慎重。

•饮食调理:在使用柴胡疏肝散期间,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

四、总结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主要功能是疏肝解郁和解毒护肝,对于肝气郁结、胸闷头痛、眼眶肿痛和情绪不稳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时应遵医嘱,并注意副作用和禁忌症。

希望本文对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用量有所帮助。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柴胡、半夏、枳壳、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等多种药材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平肝的功效。

它广泛应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多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胃脘疼痛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并提醒使用者注意的禁忌。

一、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1. 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是以柴胡为主要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平肝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当肝气郁滞时,就容易导致情绪不稳、易怒、抑郁等心理问题。

柴胡疏肝散能够调理肝气,缓解郁结的症状,提高人的心情,缓解压力。

2. 理气平肝: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半夏等药材,具有理气平肝的功效。

它们能够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肝脏功能。

对于因肝气郁滞导致的胸闷、胁肋胀满等症状,柴胡疏肝散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3. 润燥退黄:柴胡疏肝散中的黄芩、生姜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燥退黄的功效。

它们能够缓解热病引起的口渴、咳嗽、咽干等症状,并能帮助肝脏排毒,改善肝功功能,减少黄疸的发生。

4. 调理胃肠:柴胡疏肝散中的半夏、枳壳等药材,具有调理胃肠的功效。

它们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

对于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胃脘疼痛、纳呆便溏等症状,柴胡疏肝散可以发挥很好的疗效。

二、柴胡疏肝散的禁忌1. 脾胃虚弱者禁用:脾胃虚弱者消化功能较差,容易导致腹泻、纳呆等问题。

柴胡疏肝散具有燥湿作用,对脾胃虚弱者可能会引起腹泻等副作用,因此不适合使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具有调经作用,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适合使用。

3.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因此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 近期有手术者禁用: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具有止血作用,会影响手术伤口的愈合。

因此,在近期有手术计划的患者需要避免使用柴胡疏肝散。

5. 对柴胡疏肝散过敏者禁用: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等药材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这些药材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方歌

柴胡疏肝散方歌

柴胡疏肝散方歌歌曰: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和心胆。

病来忧郁怒,情绪失衡干扰脏腑。

肝主疏泄气,唤醒四时气运转。

柴胡入胆经,化解痰瘀困住胆气。

头痛胀痛舒,鼻塞嗓子痒去愁。

疏肝理气和,身畅心情舒,恢复活力促。

柴胡疏肝散,治郁利肝利心脏。

疏肝和脾气,消食和胃消痰瘀。

情绪不稳定,脾胃气滞症状多。

胀痛气滞甚,舌苔黄腻固。

夜寐难入眠,醒多眠浅需。

胸闷气滞重,脉弦细数诱。

柴胡疏肝散,疏肝肝凉退。

枳壳陈皮合,理气止呕吐。

黄芩清热解毒,香附行气要。

人参养心气,半夏降逆降火。

柴胡疏肝散,用药妙不可言。

调节顺气机,疏肝解郁舒。

用药如此多,各种调汤煎。

每日数剂服,药引神农传。

柴胡虽苦口,却是疏肝良药。

调和五脏六腑,恢复健康重要。

胸闷头痛症状,波及身心未必好。

忧郁情绪稳定,柴胡疏肝散调好。

疏肝调气能,宁神定志宝。

病根自内源,柴胡疏肝精妙。

心脏安宁匀,肝气顺畅调。

舌苔颜色变,脉象手中摸。

调理体内气,胃肠功能正常且运动欢。

恢复健康体,远离疾病纠缠。

柴胡疏肝散,药引神农传。

疏肝理气机,调畅心胆的路线。

总结: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使用柴胡等草药,能够疏肝理气,调和心胆之气,平衡情绪,缓解忧郁等症状。

此方对于头痛、胀痛、消化不良、内脏功能紊乱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虽然柴胡疏肝散口感较苦,但其疗效确实显著,可调理体内气机,恢复健康体。

但在使用该方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剂量,并结合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柴胡疏肝散的10种用途,值得收藏陈皮、柴...

柴胡疏肝散的10种用途,值得收藏陈皮、柴...

柴胡疏肝散的10种用途,值得收藏陈皮、柴...
柴胡疏肝散的10种用途,值得收藏
陈皮、柴胡各6g,川芎、香附、枳壳、芍药各5g,炙甘草3g。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这就是理气名方: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长于疏肝解郁,为君药。

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共助柴胡以解郁止痛,为臣药。

枳壳、陈皮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

甘草并可调和药性,兼作使药。

柴胡疏肝散专治由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不畅所导致的肝气郁滞证。

见于柴胡疏肝散的上述功效,可应用于以下病症:
①胸胁满闷窜痛
②妇女乳房或小腹胀痛
③经常唉声叹气的人
④情绪失控的人,有时抑郁,有时易怒,抑郁症
⑤梅核气,咽部异物感
⑥妇女痛经,月经不调
⑦慢性肝炎
⑧慢性胃炎
⑨慢性胆囊炎
⑩胆石症
生活压力大,职场多竞争,事事也不可能都顺心,别太憋屈自己,感觉烦闷了,抑郁了,情绪失控了,想发泄又发不出来,就吃点柴胡疏肝散顺顺气吧。

柴胡疏肝散现有成药柴胡疏肝丸,服用中药嫌麻烦,可选用。

服用柴胡疏肝丸最好用温水将药丸化开后服用,这样功效与散剂等同。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方名】柴胡疏肝散【出处】《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方【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组成】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

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组成】柴胡6克、芍药9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川芎6克、香附6克。

【主治】肝气郁结,证见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

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正文】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主药;香附、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陈皮、枳壳行气导滞共为方中辅药;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方中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具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1.本方是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剂。

以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为辩证要点。

2.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失等散;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柴胡疏肝散【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

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页首《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别名】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处方】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1钱半。

【药理作用】对泌胆功能的影响《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制成肝郁模型,然后用本方灌胃给药,在腹腔麻醉条件下,做胆汁引流,记录1小时胆汁流量。

[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散方歌

[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散方歌

[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散方歌篇一: 柴胡疏肝散方歌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附:四逆散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篇二: 你知道柴胡疏肝散方歌吗柴胡疏肝散方歌这种药大家可曾听过?它是一个疏肝理气的一个方剂,现代常用在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面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柴胡疏肝散方歌是由柴胡、陈皮各六克,川芎,香附积壳,芍药各4.5克,灸甘草1.5克。

柴胡具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柴胡疏肝散方歌还有镇静的作用,它主要用于内热烦躁而引起的失眠多梦的治疗有一定的功效。

除此之外它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

因此对咳嗽有一定治疗作用。

关于柴胡舒肝丸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谣呢:四逆散中加芎香,积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通过这首歌大家更清楚的了解了它的组成和功效。

怎么样,看了柴胡疏肝散方歌后,是不是觉得这位方剂很容易记住了啊?经过科学的发展,现在的柴胡疏肝散为了加强积壳行气导滞的作用,又加上了陈皮这味药财,所以现如今最近的柴胡疏肝散要在方歌的基础上加上陈皮。

在这个忙忙碌碌的城市每天人们都在奋力拼[]搏,为了能做人上人不惜浪费自己宝贵的身体,,在准备丰衣足食的前提保证身体健康也最为重要,不要为了生计耽误自己的身体,在合理膳食的同时家中常备柴胡疏肝散方歌让健康为自己买单。

篇三: 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散来自于《医学统旨》,是一个疏肝理气的方剂。

现代常用在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那么你知道柴胡疏肝散有一个便于记忆的歌谣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柴胡疏肝散方歌是怎么唱的吧。

柴胡疏肝散配方详解:传统中医秘方助你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配方详解:传统中医秘方助你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配方详解:传统中医秘方助你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秘方,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这种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生姜和大枣。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个配方的各个成分及其作用。

1. 柴胡:柴胡是这个方剂的主药,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柴胡能够疏通肝气,使肝气恢复正常的疏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肝郁的目的。

2. 枳壳: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化滞的作用,与柴胡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疏肝解郁的效果。

枳壳还具有宽胸利膈、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胸闷、咳嗽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芍药:芍药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

在肝郁气滞的情况下,肝阳上亢,容易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芍药能够平抑肝阳,减轻这些症状。

此外,芍药还具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对于疼痛、烦躁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甘草:甘草是这个方剂的辅药,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甘草能够增强柴胡、枳壳、芍药等药物的疏肝解郁效果,同时还能减轻其他药物的副作用,使整个方剂更加和谐。

5. 香附: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与柴胡、枳壳、芍药等药物共同发挥疏肝解郁的效果。

香附还能够改善肝郁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尤为适用。

6.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与柴胡、枳壳、芍药等药物共同发挥疏肝解郁的效果。

川芎还能够改善肝郁引起的头痛、胸痛等症状,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尤为适用。

7. 生姜: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

在这个方剂中,生姜主要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帮助柴胡、枳壳等药物更好地发挥疏肝解郁的效果。

8. 大枣: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与甘草一起作为佐使药使用。

大枣能够增强甘草的益气补中作用,同时还能养血安神,对于肝郁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疏肝散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行气,和血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胸脘胀闷,寒热往来,苔薄,脉弦。

【方解】:本方中柴胡,陈皮、香附、枳壳疏肝理气,川芎活血行气,芍药、炙甘草柔肝养血,缓急止痛。

诸药配伍,其奏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效。

血脉通畅,肝气条达,营卫自和,痛止而寒热皆除。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症。

方用柴胡、枳壳、陈皮、香附疏肝理气,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疏肝理气与活血并施,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胸闷、胁痛、脘胀、脉弦,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嗳气、泛酸,加煅瓦楞、海螵蛸、象贝母;胁痛剧烈,加川楝子、延胡索;胃中灼热,口苦苔黄,加黑山栀、黄莲。

【附方】:
1、疏肝解郁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由香附、柴胡、青皮、郁金、丹参、川芎、延胡索、红泽兰、金铃炭构成。

功能疏
肝理气,活血调经。

主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量少,色淡红,间有血块胸胁胀满,时有嗳气,舌苔黄,脉弦者。

2、疏肝散(《症因脉治》),由柴胡、青皮、苏梗、钩藤、白芍、山栀、广皮、甘草构成。

功能理气疏肝。

主治烦怒伤肝,肝火怫逆,不能眠卧。

3、疏肝散(《寿世保元》),由黄莲、柴胡、青皮、当归、桃仁、枳壳、川芎、红花、白芍构成。

功能疏肝理气,通络活血。

主治肝经气滞血瘀,左胁下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