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内排时期开拓运输系统
黑岱沟露天煤矿吊斗铲开采工艺运煤开拓系统方案确定

图 3 内 排 方 案 开 拓 运 输 系统
从 表 1 以看 出, 案一 除 占用 内排空 问 比方 案 可 方 三 大外 , 其余 指标 都优 于 方案 三 , 案一 的所有 指标 方 都 优 于方 案二 ,特 别是 修 筑道路 量 和煤 炭运 输 距 离
关 键词 : 吊斗 铲 ; 开拓运 输 ; 方案
中图分类号 : D 8 4 T 2 1 概 述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号 :6 1— 9 1 2 0 )0 17 8 6( 0 6 5—0 1 —0 06 2 2 开 拓运输 系统 方 案
神 华 准 能 公 司黑 沟 露天 煤 矿 于 1 9 9 0年 开 1 二
要 课题
收 稿 日期 :0 6 0 一 8 2 0 — 5 l 作 者 简 介 : 平 亮 ( 9 l , , 级 _ 程 师 , 蒙 古 卓 王 17 一) 男 高 T - 内
开拓 运输 系统 从 内排 土场形 成 ( 图 3 如 )
优 点 : 不 占用 内排空 间 ; 移 设 道路 时 不影 响 ① ②
业 大学 能源 与 安 全学 院 采矿 工 程 硕 士研 究 生 , 岱 沟 露 天 煤 黑
矿 副总工程 师。
维普资讯
巨圈 哥
露 采 技 26-5 天 矿 术 0- 期 0f -  ̄
・・ 1 7
图 2 端 帮沟 方案开拓运 输 系统图
黑 岱沟露 天煤 矿 采用抛 掷爆 破 吊斗 铲 倒堆 丁艺
建设 ,9 9 19 年投人生产 , 汁规模 为年生产原煤 1 Mt 设 2 , 井 I 开采 面 积 4 . m , 盖层 平 均 厚 度 15m, 』 j 23 k 覆 6 0 其 中黄 土平 均 厚 度 4 1岩石 平 均 厚 度 5 l煤 层 平 91, 1 6I, T 均 厚度 2 .m, 界 内储量 1 9 。开 采 : 艺 为 上 88 境 8Mt 4 l 二 部 黄土采 用轮 斗挖 掘机一胶 带 运输 机 一 排土 机连 续 丁艺 ; 中部 岩 石和 轮上 土采用单 斗一 卡 车 问断 一 艺 ; 下部 煤层 采用 单 斗一 卡车… 半 固定破 碎 站一胶 带 运 输 机半 连续 工艺 。 着煤炭市 场 的好 转 , 户列‘ 岱 随 用 黑
平朔东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运输系统方案

平朔东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运输系统方案刘果【摘要】东露天煤矿由基建矿井向生产矿井过渡,非工作帮逐步靠界,为缩短底部物料运输距离和降低爬坡高度,尽快实现内排作业是主要途径;通过建立内排运输系统,连通采掘工作面与内排工作面,保证物料安全、高效地排至采空区,从而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平.【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69-71,75)【关键词】内排土场;运输系统;研究【作者】刘果【作者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煤矿,山西朔州03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4东露天煤矿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榆林乡,在平鲁区东北约10 km处,距朔州市28 km,设计原煤生产能力2 000万t/a,2009年1月8日开工建设,基建期30个月,2011年实现生产原煤200万t,2012年实现生产原煤710万t,2013年实际生产原煤910万t,目前是一个由基建转生产的露天煤矿,主要可采煤层从上往下分别是4、9、11煤,平均厚度为35 m,埋藏深度在100~200 m之间,原煤类别主要以气煤为主,含硫量为低到中硫,可作动力用煤及民用煤。
开采工艺为综合工艺,表土采用外包(小型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岩石采用单斗挖掘机-卡车间断开采工艺,其中1290平盘上采用1套单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半连续开采工艺,原煤采用单斗挖掘机-卡车-端帮半固定式破碎站-端帮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选煤厂半连续工艺。
单斗工艺剥离采用35~60 m3单斗挖掘机及17 m3前装机,用172~290 t的自卸卡车运输。
该工艺具有简单可靠、机动灵活、开采强度大等优点。
主要缺点是燃油消耗大,据统计其运输成本约占采矿总成本的50%以上[1]。
自开工以来,剥离物料均排至外排土场,随着外排土场容量空间逐渐减少,排土空间越显紧张,如何实现内排土场合理使用,不仅关系整个生产系统平稳过渡,而且关系本矿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目标顺利实现。
安太堡露天矿过芦子沟大背斜期间开拓运输系统的确定

该 矿 开采 的是古生 代石 炭 纪煤层 。煤 层结 构 简 单, 共 有 6个 可采 煤 层 , 即 、 5 、 8 ・ 、 9 * 、 l l Y和 1 1 煤
层, 其 中 、 和 1 1 煤层 为主要 可采 煤层 。
安太堡露天煤矿的生产工艺为单斗一卡车剥离 工艺, 岩石剥离采用 P & H 2 8 0 0 及P & H 4 1 0 0 单斗挖掘
稳步增 加 , 科 技创新 和管 理水 平逐 步提高 , 在 节能 减
露天采矿技术 2 0 1 3 年第1 2 期
排和生 态重 建方 面取得 重要 的成果 。在 煤矿不 断 高
速跨 越式 前 进 的 同时 , 与 当地 的社 会 、 经济 、 环 境 协 调发展 ,逐 步形成 了中国特色 的露 天煤 矿可持 续 发
机和 1 5 4—2 9 0 t自卸 卡车 ;采 煤 为 1 8 I l l 前装 机 和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0 2 作者 简介 : 解廷垫 ( 1 9 7 5 一 ) , 男, 山西山阴人 , 硕士 学位 , 高级 工程 师 , 1 9 9 8年毕业于太原理 工大学采矿 工程专业 , 现
放 的样 板工 程 ,为我 国引进 了先进 的露 天煤 矿 开采
设 备 和管理 经验 ,并培 养 了大批优 秀 的露 天煤 矿技 术 人 才 和 管 理人 才 。 1 9 8 5年 7月 1日破 土 动 工 ,
1 9 8 7年 9月 1 0日建成 投产 ,设 计 能力 l 5 . 3 3 Mt / a 。 2 0 0 2年原 煤生 产能力达 到 1 5 . 8 1 Mt ,已经 达到设 计
1 . 2 安 太堡露天煤矿地质条件 复杂化后遇到 的问题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西排土场运输系统优化

服务年 限 为 3 。 2a 其煤 质为 中灰 、 低硫 、 低磷 、 特 高挥
发分 、 中高发 热量 、 灰熔 点 高 的优质 动力煤 。
增 加排 弃空 间 02亿 m 。 . 3
3 优 化方 案
3 1 方 案 的提 出 .
界南 北 宽 70 m, 西 长 95 m, .3k 东 .9k 面积 6 . m , 74 k 2 5
露天 矿境 界 内可采 原 煤储 量为 1709 t 采 区 1. M 。首 7
原煤 储 量 6 56 t平 均 剥采 比 为 40 9m / 设 计 3 .2M , . a, 9 t
5 6 m ,最终排弃标高 1 6 最终稳定帮坡角 . 0k 0 2 m, 2 。设计排弃容积为 2 3 m , 0, . 亿 留有西部出入沟和 8 南部 出入 沟 , 设计 的西排场 运 输 系统见 图 1 。
在 哈 尔乌 素露 天煤 矿实 际建设 过程 中 ,由 于受 地方煤 矿 和排 土场 西部 变形 区域滑坡 影 响 ,黑 岱 沟
,
对 西排 土 场设 计运 输 系统进行 了优化 , 出‘ 为 经 济合 理 的方 案 , 提 更 充分利 用西排 现 有 出入 沟 , 解 了排 弃 空 缓 间紧张 的不 利局 面 , 大缩短 了卡 车运距 、 大 降低 了物料 提升 高度 , 为露 天矿 生产 节省 了成本 。 关 键词 : 尔乌 素 ; 哈 运距 ; 弃 空间 ; 输 系统 ; 化 排 运 优
排土场实际容积仅为 2 5 m 。 . 亿 0为满足露天矿生产 4 需求 , 在设计允许情况下 , 排土场标高增至 1 7 5 2 m,
收稿 日期 :0 2- - 8 2 1- 4 2 0
黑岱沟露天煤简介

欢迎共阅黑岱沟露天煤简介(一)地理位置及交通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中部,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管辖。
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开采范围以黑岱沟勘探区内的37个拐点坐标圈-,西84km 12、1978年-1979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53队对黑岱沟露天矿区进行了精查地质勘探,并于1979年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精查勘探地质报告》。
3、1980年-1983年,内蒙古151队进行露天精查补充勘探,并于1983年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以此作为黑岱沟露天煤矿初步设计依据之一。
4、2006年-2008年,神华北京遥感有限责任公司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条区进行生产补充勘探,并于2008年8月提交了《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条区煤质为特低磷、低硫、中灰、高灰熔点,煤类为长焰煤。
(四)开采技术条件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其古地理环境似属近海内陆盆地型,成煤建造特点是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薄至巨厚煤层均有,稳定性差,分叉尖灭现象普遍,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夹矸层数多,夹矸岩性主要为粘土岩、炭质泥岩,亦见有砂岩透镜体。
从6号复煤层顶板粘土岩起到底板砂岩止。
顶板一般为灰白色粘土岩、泥岩、总厚4月以[89]7月1于7.5以设计确定的边坡组成参数上推圈定地表境界。
西南部首采区以距黑岱沟最高洪水位线150m圈定地表境界,以设计确定的边坡组成要素下推确定深部境界;首采区外至石圪咀断层,亦以距黑岱沟最高洪水位线150m圈定地表境界,以34.5°帮坡角下推确定底部境界,南部石圪咀断层以东至ⅩⅪ勘探线之间,以《精补报告》南部勘探边界线为底部境界,以34.5°帮坡角上推圈定地表境界。
东部境界以《精补报告》确定的露天与矿井勘探分界线—ⅩⅪ地质勘探线为深部境界,并以34.5°帮坡角上推圈定地表境界。
露天煤矿内排运输方案

露天煤矿内排运输方案一、内排场地范围确定:1、内排地点选择在F9断层上盘C3煤采空和下盘煤歼灭线之间区域,场地选择以不影响南部采煤及道路运输为前提,详见图。
内排土场地形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标高西北部+775水平,最低标高西南角+760水平。
2、以排土道路为界,划分为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两部分。
东部区域长214米,宽80米,面积为16717平方米,场地内有2445吨煤须处理;西部区域长130米,宽100米,面积11793平方米,场地内有2万吨煤须处理,首先开始道路以东煤渣清理及排土工作。
二、排土容量排弃岩种为南帮煤层的夹矸(C6-C5夹矸、C4第二层夹矸及C4-C3夹矸),运输距离月0.7km,排土容量约17万方。
三、运输工艺露天煤矿剥离施工采用挖掘机采掘——32T卡车运输,剥离单位工程车辆属于施工单位所有,有效减少了公司资金占压。
剥离物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直接运往排土场进行排弃。
为减少剥离投入,现从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方案一:5m³单斗挖掘机采装,配合32t级自卸汽车运输。
方案二: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受料仓—→矸石粉碎机—→平巷胶带输送机—排土场采剥工作面配置两台挖机,工作面、土场各配置一台铲车。
(一)、卡车运输工艺优缺点分析1、优点a、工艺机动灵活,卡车爬坡能力强,在本矿倾斜煤层条件下可通过底板建立回返坑线缩短卡车运输距离;b、采用较大型的挖掘机和卡车,以达到减人提效、增强经济效益的目的。
2、缺点耗油量较大、修理费用相对较高、生产成本偏高。
(二)、半连续工艺优缺点分析1、优点a、生产连续性强,运输能力较大;b、耗油(电)量小,生产费用较低。
2、缺点a、初期投资较大;安装麻烦。
b、对运输物料块度要求比较严格;皮带机搬运困难、安装周期长。
c、设备价格比较高。
二、两工艺设备投资比较(一)、皮带机运输:主运输皮带机两部(含一台矸石破碎机),价格约340万(参考年度设备计划),安装费用20万,运输能力400吨/h,耗电200kw/h,采剥工作面配备2台挖掘机,土场一台铲车,每天工作10小时3000方计算。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二期工程6号煤运输系统的研究

1 ・ 2
露天采矿技术 21年第4 01 期
胜利 一号露 天煤矿 二期工程 6号煤运输 系统 的研 究
张 洪 ( 中煤 国际工程集 团沈 阳设 计研 究院 ,辽 宁 沈: 结合胜 利一 号露 天煤矿二 期 工程 6号煤运 输 系统和 调 整开采 进度 计划 , 绍 6号 煤 可移 式破碎 介
l
l
I
I27 -9 “
7 2. 9 6 “
3 6
图 3 0 2年 2 f 2 1 0Mf a规模 时 6号煤 可移式 破碎站布置 方式 比选 指标直方 图
() 1一方案运输环节包括卡车和带式输送机 ,1 9 t 自卸卡车投资为 731 万元 , 8. 0 带式输送机设备投 资为 670 2 万元 ,二方案比一方案虽增加 8 2 . 台卡 9 车投资 54 .万元 , 41 2 其总投资 比一方案少 1 7 . 80 2 8
布 置在坑 内 ( 输系统 中建 立在 内排 土场上 的 提升 运 带 式输送 机 ) 约 内排量仅 25 3详见 图 I。根 制 .2Mm
量 l. 亿 t服务年限 4 。09 1 月 1 82 , 8 7a 20 年 2 5日, 国
家能源局对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一期 1. M / 建设 0 t 0 a 项 目的主体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并通过验收。
站布置在坑 内和地表 的 2 个方案, 并从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两方面进行 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关键 词 : 期 工程 ; 二 6号煤层 ; 运输 系统
中图分类号 :D5 T 7
1 胜 利一 号露 天煤矿 简介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1—9 1 2 1 ) 4— 0 1 17 86(0 1 0 02—0 3
东露天矿东北帮开拓运输系统优化改造

煤工作 面 向北帮推 进 ,为 了开 采东 北部 运输 干道 的
压煤及东帮、 北帮压帮煤, 对首采区开拓运输系统进
行优 化改造 , 出 以下 3种技 术可行 方 案 : 提
方案一 : 在北 帮建 立移动 坑线 , 通过 北 帮 出入 沟
至排 土场 , 图 2所示 ; 如
・
4 ・ 0
露天采矿技术 21年增 02 刊
东露天矿 东北帮 开拓运输 系统优化 改造
马 海 渊 ,刘 如 成 ,杨海春 - ,史灵 杰 z
(. 1中煤平朔煤 业有限责任公 司东露天煤矿 ,山西 朔 州 0 6 0 ;2中煤平 朔煤业有 限责任公 司总工办,山西 朔州 0 6 0 ) 302 . 3 0 2
经 工作 帮移 动坑线 至东北 帮 出入 沟运 输干 道 至北 排
根据 露 天矿采 区划分 和开 采程 序布 置 ,坑底 采
土 场 排 弃 ;30以下 岩 石剥 离 台 阶 自营 设 备 剥 离 , 14 剥 离卡 车也从 工作 面经工 作帮 移动坑 线 至东北 帮 出 入 沟运 输干 道至北 排土场 排弃 。其剥 离 主要 开拓 运
摘
要 : 了使 东露天 矿 首采 区 东帮 、 帮及 时靠 帮 , 出原 先运 输主 干道 的压 煤 , 东北 帮开拓 运输 系 为 北 采 对
统 进行 了优化 改造研 究 , 通过 可行 方案 比选 、 选 方案技 术 参数 分析 , 出东露天 矿 目前 建立 北 帮 出入 沟 系 所 得
统 与 北帮 “ 树枝 状 ” 运输 系统 结合技 术 可行 合 理 , 同时通过 分析 限坡和 卡车 运距 , 出运 输主 干道建 立在 12 得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r一/!!塑型!:!!堕
耽c,
… ”’
式中s——桥移没步距的经济损失,万元; g——每移设一次的重复剥离量,万m3/次; c。——重复剥离的单位费用,元/m3; o——露天矿年工作线推进速度,rn/a; £——桥移设步距(工作帮推出距离),m; n——露天矿生产剥采比,岔/t; P——吨煤利润,元;
000 m
合计经济损失为437.8万元/a。
方案Ⅱ:以9号煤顶板水平标高控制桥面跨采 空区回填搭桥。此种搭桥方式要在9号煤顶板上回 填剥离物作为“引桥”,存在重复剥离问题。搭桥 时东桥头搭在9号煤底板上,与9号煤顶板平高, 西桥头标高设在1
210
m水平(图4)。“引桥”断
面面积806m2(引桥高12m、坡面角350、桥面宽 50m),按100 m移设一次,每移设一次的引桥量 为8.06万m3/次。桥体移没时煤岩接触面部位露 煤的重复剥离量5.4万m3/(次・桥)。
15
m确定,共划分为2个整台阶和1个半台阶;9
号煤厚13 m,11号煤厚5 m,9号煤与11号煤问 距5 m左右;4号煤与其上部的剥离台阶保留5 (1)
m
s=竽+警+畿,万元
L,“
l
的保安平台;9号煤与其上部4下一3煤的半台阶 并段;ll号煤与其上部的夹层台阶并段;4号煤底
WU
求桥移设经济损失s的最小值,令s。7=0,整 理得桥最小经济损失的移设步距为
optiIIlization of horizont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t
bottom of open
pit“ne
during internal dumping period Qing-莉ang
cHE zh80-xue,CAI
tsc}m}对E∞‘g,∞d s啦叶En口聊en|Ig,chm
元/(m3・km)。 中间迈步式搭桥开拓运输系统可减少汽车运
34
万方数据
第35卷第lO期
煤炭科学技术
2007年10月
“E',形。桥面宽度50 m,共计2个桥,轮换交替 使用。以避免由于桥体中断所造成的运距增加问 题。 露天煤矿坑底南北高差大(高差达42 m,坑 底坡度达4%),当内排土场最下部排土台阶工作 面水平为l
运输通路被采断,必须重新建立内排运输通路及减
少运距。 3.2中间迈步式搭桥内排方案 (1)开采方法。在工作线的推进过程中,对 南端帮4号煤底板以下所有台阶都一次性按靠帮开 采条件靠帮(一次性采到界),下部水平内排土通 路通过中间桥进行,内排土场下部水平边帮呈倒扣
肛一通过中间桥运输的年运量,万m3/8; c,叫目过中间桥运输的单位运费,
虑,则要损失0.673月/台(套)的设备生产能 力。将此生产能力按生产剥采比4.8 m3/t进行折 算.则每年要少生产8.412 5万t煤。按每吨煤40 元收益考虑,每年的效益损失336.5万元。合计经 济损失为506.0万元/a。 方案Ⅲ:9号煤预留“煤鼻子”作为引桥跨采 空区搭桥。此种方式桥体参数与以9号煤顶板水平
(4)效果对比分析。不同开采方式经济效益 比较(表1)。
表1 南端帮靠帮开采不同开采方式经济效益比较
员讨8
标高控制桥面跨采空区回填搭桥方式相同。只是引
桥为预留9号的煤煤鼻子形成。搭桥时东桥头预留 9号煤煤鼻子,与9号煤顶板平高,西桥头标高设 在1 210m水平(图5)。引桥拆除时可与9号煤一 起采除。 方案Ⅲ与方案I相比每年可节约成本254万 元,与方案Ⅱ相比每年可节约成本322万元。所 以,安家岭露天煤矿南端帮一次性靠帮开采中间迈 步式搭桥开拓运输系统内排,9号煤预留“煤鼻 子”作为“引桥”跨采空区方案(方案Ⅲ)经济 效益最佳。 3.3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1)安家岭露天煤矿南端帮靠帮开采,开拓 运输系统由原设计采用端帮环线改为采用中间迈步 式搭桥开拓运输系统可多获得煤量。“,见表2。
南端帮靠帮开采方案 南端帮靠帮开采时端帮部位4号煤及4号煤以
角度考虑,桥移设步距越小意味着桥的移设越频
繁,每年的重复剥离总量越大,电铲的作业效益损 失越大。由此可知,桥移设步距存在最小经济损失 关系(即最佳移设步距)。 桥移设经济损失s计算公式为
’
下台阶划分:4号煤单独为一个台阶,4号煤与9 号煤之间的夹层厚度38 m左右,按剥离台阶高度
m时,南端帮处的排土台阶高度为
m,北端帮处的排土台阶高度却接近为零,而排
土台阶工作面宜采用水平设置,所以搭桥时必须考
虑到此因素,以免造成反向运输。 (2)桥位置设置。工作帮侧桥位置(东桥头)
宜设在通过此桥运送物料的最短路径位置,但考虑 到9号煤工作线只有1
ooO
m,搭桥后坑底形成南
北两个坑,每侧的正常工作线长度应达到400 m左 右,南北两侧占用距离就达800 m,再加上2体占 用距离200 m,所以东桥头只能设在采场中部。 (3)桥间距。两桥间距越靠近越好(可以是 并排桥,左右侧迈步式间断采)。下部水平工作帮 开拓运输系统的沟口一旦优化后是固定的,开拓运 输系统的沟口应正对着东桥头,否则会增加平面对 准距离,增加运距。其搭桥方案论述如下。 方案I:以9号煤底板水平标高控制桥面跨采 空区搭桥。与现运输系统(环北端帮内排)相比, 可减少南部中下部系统剥离量平面运距l
经过对南端帮边坡稳定分析,南端帮总体边坡 角保持38。是稳定的”.4j。因此,研究方案主要是 按南端帮总体边坡角38。靠帮。
3.1
(3)桥体最佳移设步距。从运距角度考虑, 移设步距大,意味着桥体鹾度大,采掘工作帮与排 土工作帮之间的距离大,运距长,运费增加,桥移 设步距越小越好;从重复剥离和电铲作业效益损失
图4
9号煤顶板控制桥面跨采空区回填搭桥
引桥建设:从9号煤顶板上部水平排弃剥离物 逐步堆垒形成。引桥拆除时可与1l号煤顶板的剥 离物一起去除。桥体建设可从桥体东西两侧同时堆 垒。 重复剥离成本:此方案的重复剥离发生在煤岩 接触面部位和引桥拆除。煤岩接触部位的重复量为 5.4万m3/(次・桥),按重复剥离单位成本3.0
内排时期下部水平开拓运输系统优化 内排时期下部水平开拓运输系统由传统的双环
内排(绕两侧端帮建立内排运输环线)或单环内 排(绕一侧端帮建立内排运输环线)改在采场中 部建立中间桥实现方式,在工作帮的推进过程中, 对采场下部水平两侧端帮含煤台阶按帮坡稳定条件 靠帮开采。下部水平内排通路系统通过横跨采空区 建立(即通过中间桥连接)。中间桥可以是单桥或 双桥。 (1)中间搭单桥。下部水平内排运输通路通 过横跨采空区的一个中间桥和在采场下部水平两侧 端帮含煤台阶按边坡稳定条件靠帮开采后回填剥离 物交替连接贯通。当横跨采空区的中间桥连通后, 采端帮含煤台阶并靠帮,然后用剥离物回填,连接 贯通端帮位置的运输通路;当端帮运输通路连通 后,采横跨采空区中间桥所压的滞后煤。随着工作 帮的推进,交替向前推进发展。如图1所示。 (2)中间搭双桥。下部水平内排土运输通路 通过横跨采空区的两个中间桥连接贯通。采场下部 水平两侧端帮含煤台阶按边坡稳定条件靠帮开采后 不回填建立内排运输通路。当左侧桥连通后,将右
1 300 m,l 270 330 m,
桥所压的滞后煤采出。随着工作帮的推进,两中间
桥交替使用向前推进发展。如图2所示。
m,即4号煤底板。北端帮运输平
375 m,1 345 m,l
(a)连右桥断左桥
(b)推进过程连左桥断右桥
盘水平分别为1
300m,即4号
煤底板和9号煤底板。
圉2中间搭震桥迈步推进演化过程
板处平盘宽度由35 m减少到17.5 m,台阶边缘修
筑2 m高的挡墙,以拦截从上部台阶可能滚落的岩 石,同时也可布置抽水管道;其余各台阶留5 m宽 的保安平台,使总体帮坡角保持38。的陡端帮开采 条件”““。运输道路宽度按50 m考虑(35 m行车 路面宽度,15 m安全宽度)。 端帮靠帮开采的目的是回收端帮残煤,增加露 天采矿的经济效益。但端帮实行靠帮开采后原有的
Un沁Hay《M撕帆aT%hMk盯,x曲w#Ⅻ∞8,chiM、
帮坡角,降低生产剥采比,减少汽车运距,增加企 业的经济效益。
2
1概
述
露天煤矿汽车运输内排时,传统的开拓运输系 统通常是采用双环内排(绕两侧端帮建立内排运 输环线)或单环内排(绕一侧端帮建立内排运输 环线),由于运输道路占用宽度大,造成端帮运输 通路压煤,影响露天开采的经济效果。 根据露天采矿设计理论,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过程首先是根据露天矿帮坡的地层情况及设计的开 采深度确定稳定帮坡角;根据确定的稳定帮坡角和 经济合理剥采比,初步确定各台阶的开采位置;根 据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布置,确定各台阶运输通 道。然后由坑底至地表(自下而上)确定各台阶 的设计开采位置。由于运输通道占用的宽度往往较 大,在中、硬岩层构成边坡的露天矿,实际圈定的 各台阶开采境界范围往往大于按稳定帮坡角初步确 定的各台阶的开采位置。即实际形成的设计帮坡角 往往小于稳定帮坡角,由此对露天煤矿的设计易引 起补充扩帮量(地表境界向外扩大),对露天煤矿 的生产造成运输通路压煤,增加露天煤矿的生产剥
000
算,则每年要少生产3.375万t煤。按每吨煤40 元收益考虑,每年的效益损失为135万元。合计经 济损失为183.6万元/a。 桥移设步距:通过式(2)得方案I、方案 Ⅱ、方案Ⅲ的最佳移设步距分别为62.68,212.1,
127.75 m。
m,运距最小。影响电铲作业
的效益损失按每年的重复剥离量为40.38万m3考
(工作帮多走500 m,内排土场多走500 m)。但 是,当剥离运输汽车过桥时必须从9号煤顶板水平 降至9号煤底板水平,过桥后在1 弃,或升至1 底,l
200 240 200
m水平排
m水平排弃。即由于桥面水平
m水平排土台阶高度低,排土350 m左右 (图3)。
33
采比¨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