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消费观不同共42页文档
议论文西方消费观念-中西方消费观念差异

议论文西方消费观念:中西方消费观念差异近年来,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居民不论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收入越高,消费的商品越多。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议论文西方消费观念,希望对你有帮助。
议论文西方消费观念篇1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习惯于存款消费。
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主张超前消费,习惯于贷款去享受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各自在人间的一生。
美国老太太到银行贷款买房,住了30年,最后贷款也还清了,并享受了一辈子的快乐生活。
中国老太太在年轻时,他母亲去世了,为他留下了刚买的房子,让她享受了30年;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女儿留下了一套新房。
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应该能够大概了解中美消费观念里体现的文化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美国老太太贷款住上了新房,舒舒服服地生活了一辈子;中国老太太也有自己的新房住,也能享受人生,不过住的是她母亲的房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是自己享受生活,自己管自己,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而中国人崇尚的前人载树,后人乘凉,非常关心自己下一代的幸福生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为从古自今,美国人相信上帝,认为他会给每个人赐福,所以美国人崇尚公平,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要想有别人的帮助;而中国人尊住祖,认为是祖先给子孙赐福,是祖先在保佑着你,所以中国人崇尚伦理亲情。
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取决于各自不同的伦理亲情于价值观念。
随着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接触与碰撞,中西方也会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对方的优秀文化,中国人在子女留下财富的同时,也会接受贷款消费,而美国人也会更加注重伦理亲情。
议论文西方消费观念篇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能力自然上升,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此时,为了促进国家和自身的共同发展,正确的消费观就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要有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识,这是必须的。
中美消费观念差异对比作文

Different shopping concepts of America and ChinaAmongst all the cultures in the world, we can’t find two cultures exactly alike. Just as the shopping cultures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they might have some common points in many specific aspects, but in respect to the shopping concepts, there is a word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Chinese people usually have a very strong sense of thrift which w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erits of ancient China, and this merit was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sense of thrift makes Chinese people develop the habit of conservative consump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point of view, Chinese are more likely to be cautious in spending their money. Many people would rather save up the money they earned than use them to enjoy life. For example, it is very common in China to see that many people work hard to earn money and put them in bank. They live a poor or uneasy life all their lives until the money in bank is much enough to buy a big and comfortable house. But the question is that they are already old and there are few years left for them to enjoy the comfortable house. Maybe they should learn to enjoy sweets of life while they are young.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totally different in America. Most of American people do not care about saving money. On the contrary , they love excessive consumption .Not only will they spend all their money by the end of the month ,but also they will spend their money before they have it, that is to say they are likely to borrow money from friends or bank when they are short of money. For example, if an American wants to buy a house that is so expensive that he can notafford it, what will he do? Will he work hard for many years and save up enough money to buy the house?The answer might be no. He will borrow money from bank and repay the loans bit by bit after he lives in the house. But there still are problems about this kind of shopping concept----it is easy for these people to become too radical in borrowing money and have no ability to repay the loans in the future.In conclusion, American and Chinese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shopping concepts. Contrast these two shopping concepts, we will find that both of them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problems. They’d better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find a mean course to improve their concepts.。
中西方消费观文化差异

2
A
3
From the movie, I can see when western visit friend’s house, he will bring a bottle of wine to friend’s house, or a bunch of flowers. But in our country, if we visit friend in their house, we will bring many things, such as milk, meat, tea, cigarette and so on. And the things will have a beautiful package. I think Chine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usefulness and external features.
The Differences of consumption concep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
1
Here is a story, in the heaven, the Chinese old lady says, I saved enough money to buy a house for 30 years. The western old lady says, I used thirty years to repay the loan. The story shows the Chinese is usually conservative consumption. Chinese like save money. But the western always enjoy pleasure in good time and life.
美国人消费观

听完这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才能够正确看待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老太太贷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国老太太也有新房子住,也能享受人生,只是她住的是母亲留下的新房子(见前传部分)。从祖孙三代的连续性来看,美国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照片上的牌子是:这房子已经是银行拥有的了,要讲这房子出卖
美国人花钱从不喜欢算,也不喜欢存。他们一般是养老金从工资里扣除,医疗保险从工资里扣除,余下的钱要付房子贷款(三十年)汽车贷款,家具贷款,然后才用于日常生活的开销,他们一个月基本是没有结余的钱,如果有的话就会当月用掉。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在十五年前买的房子,房价十一万,向银行贷款十一万,三年前还欠银行十万左右,(贷款前几年还的钱都是利息)当时我们这儿的房价猛涨,原来十一万的房子涨到了二十万,那时他就向银行再贷款,用房子抵押,贷了十万。所以现在总共欠银行二十万,将带来的十万元买了一辆新汽车,还将房子里面重新装修,换了一些新的家具等等,十万元就这样花掉了。可是现在房价跌得很厉害,他的房子现在只值十二万了。但是他还欠银行二十万呢。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前几年我们这儿的房子拼命涨价,很多人借钱(向银行贷款)买房子,买了房子后想等房价涨上去以后再卖掉,可是现在房子价钱已经跌到涨价以前的价格了(基本就是最高时的一半价)。所以有很多人家因此卖不掉房子付不出钱而将房子退还给银行。就这样次贷危机出现了,金融危机来了。经济下滑,消费的人少了,各行各业裁员的多了,那些靠工资过日子平时没有积蓄的美国人家庭,失业了,没有了固定收入,那就等于家破了。最近从美国新闻里听到一则新闻,加州一个家庭,夫妻双双失业了,丈夫将三个还杀了后,又将其妻子杀掉,然后自杀了。现在美国各行各业都在裁员,如果现在失业的话,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找到工作的。
中外消费观念差异[金融风暴中的文化探析之中西消费观念差异]
![中外消费观念差异[金融风暴中的文化探析之中西消费观念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177d8cbbcd126fff6050be4.png)
中外消费观念差异[金融风暴中的文化探析之中西消费观念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管在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中,经济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所有环节及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并受到人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支配。
因此文化元素或文化因子的渗透所形成的文化力量,既可能缓解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也可能加深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由于人总是在文化的指导下行动,因此,文化从来都是在内在的深层领域对人的言行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
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内在的文化因素从深层触发并推动的,在一系列文化因素中,消费文化给此次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由次贷问题,即房地产领域的超前消费所引发的“次贷”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考虑中西方的主流消费观差异。
一、中西消费观念差异比较1.保守的消费观与开放的消费观。
保守的消费观是指在消费时思想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力图维持原状,惯于保守性消费和“预后”性消费,以回避风险。
表现为崇尚节俭、量入为出,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因循守旧,不肯轻易放弃传统的消费对象,对新产品持拒绝或消极的态度;有计划地购买商品;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对价格极为敏感,对产品非常挑剔。
开放的消费观是相对于封闭观念而言的,指一种开拓型、现代化的消费观念,讲究消费效用,主张超前消费,积极尝试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所,追逐新的消费品。
在保守与开放这个维度,中西主流消费观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半封闭的隔离状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强烈的血缘宗族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消费观念上表现出求稳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消费观。
相反,西方文化自古就有开放的传统,总是把目光投向自身以外的世界。
古希腊时期的各个城邦都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需要积极向外扩张征服,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形成了敢于冒险和求新的开放的消费观念。
对于他们来说,新的才是进步的,进步的就是好的。
浅析中美消费观差异

圜圈嘲
浅析 中美 消费观差异
.
王 峥
摘 要 : 近 年 来 中 美 两 国的 差 异 日益 缩 小 , 却 始 终 存 在 中国 , 孩子是家庭的一切 . 代表着希望 . 家 长 往 在着很 多不容忽视的差异 . 如 消 费观 念 的 不 同 : 美国 往 把 自己 的孩 子 当做 自己的 第 二 次 机会 . 去 竭 力 供 养 人 习惯 于超 前 消 费 . 而 中 国人 偏 爱 储 蓄 。 这 种 差 异 性 自己的子女使之成才 。同时在 中国的教育体 制下 . 子 表现在 方方面面 . 诸 如 购 买住 房 、 供 养 子 女 以及 享 受 女 的 教 育开 销 占据 了家 庭 大 部 分 的 开支 而美 国父 母 生 活 的 方 法 此 两种 消 费观 念 因其 多方 面 的 形 成 原 因 更 希 望 自己 的孩 子 通 过 自 己的 努力 . 例 如 打 工 或 做 家 不 同致使 其 各有 千秋 . 所 以 两 种 消 费观 念之 间 的 相 互 务 来 获得 额 外 的收 入 . 而不 是 直接 向父 母 索 要 学 习至 关 重要 ( 三) 享 受生 活— — 旅 游 和 时 尚 关键词 : 中 羡 消 费观 中美 价值 观 差异 美 国人 习惯 在 假 期 时 外 出 度假 . 这 可 以放 松 身 心 舒缓心情 。 并 且 增 加 家庭 成 员 之 间 的感 情 时 至 今 日 中美 消 费 观 的 差 异 性 伴 随 着 交通 业 的发 展 与 益 完 善 . 旅 游 变 得 越 来 越 简 美 国人 注重 生 活 质 量 . 性格开放 。 崇 尚享 乐 , 敢 于 单 。 致 使 旅 游 业 成 为 了美 国支 柱 型 产 业 之 一 而 在 中 花 明 天 的 钱 享 受 今 天 的 生 活 .是 超 前 消 费 的 典 型 代 国 . 旅游 则是一项奢侈活动 . 民众 通 常 只 有 在 满 足 所 表; 而 中 国 人 性 格 自古保 守 . 以 勤 俭 为美 德 , 他 们 习惯 有 基 础 需 求 之 后 才 予 以 考 虑 . 但 大 部 分 人 仍 不 能 轻 易 于 把 钱 存 起 来 以 备 不 时 之 需 .是 保 守 消 费 的 典 型 代 满 足地 生 活 基 本 需 求 . 所 以在 他 们 的 观 念 里 旅游 是 一 表 。据 报 道 , 截至 2 0 0 7年 底 , 美 国家 庭 部 门 负债 率 已 件 可 有 可 无 的活 动 飞 涨至可 支配个 人 收入 的 1 3 3 % . 比十 年 前 上 升 了 美 国人 喜 欢 追 求 新 鲜 事物 。据 一 项 调 查 表 明 : 在 4 0 %。( 严. 2 o l o ) 而 中 国 的 消费 率 一 直 低 于 国际 水 平 。 美国, 只 有 工 作 服 有 可 能 被 使 用 3年 以 上 . 平 常 的衣 且 呈 逐 年 下 降 的趋 势 据世界银行统计 . 上世纪 9 0年 服 最 多 穿 着 1 — 2年 .并 且每 一 个 季 节 的人 均 服 装 都 代 以来 . 世界各 国平 均消费率 稳定 在 7 3 %一 7 9 %, 一些 高 达 1 0套 以上 它 们 大 多 以低 廉 的 价格 从 发展 中 国 发 展 中 国家 的最 终 消 费 率 也 达 6 5 %一 7 O % . 而 中 国 的 家 引进 . 而 那些 国 际知 名 品牌 在 美 国的 售 价 也 相 对 较 最终消费率在 2 0 0 8年仅 为 4 8 . 6 %。 ( 严. 2 0 1 0 ) 低. 所 以尽 管 美 国 人 民 购 买 很 多 的 服 装 . 但 是 这 笔 开 卜一 ) 购 买 住 房 支 只 占他 们 收 入 的小 部 分 。 而 中 国 的 情 况 则 恰 恰 相 “ 当来 自中 国 和美 国 的两 位 老 妇 人 死 后 在 天 堂 相 反 。 随着 国际化的影响 . 很 多 国 际 知 名 品 牌 以高 昂 的 遇 时, 她 们 各 自谈起 了 自己 的整 个 人 生 美 国老 妇 人 价 格 进 驻 中 国 ,而 很 多本 土服 装 价 格 也 不 断 攀 升 . 使 说: ‘ 年 轻 的 时候 我借 了好 多钱 买 房 子 . 我 余 下 的 人 生 得 服 装 作 为 基础 型 消 费 占据 中 国人 收 入 的 一定 比例 都在还债 . 虽 然 辛 苦 但 是 当我 看 到 自 己漂 亮 舒 适 的房 二 、 中 美 消 费观 差 异 产 生 的 原 因 子时 , 所 有 的沮 丧 都 不 见 了 ’ : 而 中 国 老 妇人 则 说 : ‘ 我 f 一) 经 济 体 制 辈子都在努力工作存钱 . 看 到 存 折 上 的 数 字 一 点 点 美 国是 典 型 的市 场 型 经 济 “ 市场经济 ( 又称 为 自 加大 . 我觉得一切 努力都是值得 的 . 在 我 人 生 的 最 后 由市 场 经 济 或 自 由企 业 经 济 ) 是一种经 济体系 . 在 这 几 年 我 终 于 买 了 自己 的房 子 现在 我 的孩 子 正 住 在 里 种 体 系 下 产 品 和 服 务 的生 产 及 销 售 完 全 由 自 由市 场 2} I I J H 蔷 ) 【 I J } 二 面” ’ 。 的 自由 价格 机制 所 引 导 . 而不 是像 计 划 经 济 一 般 由 国 这 则 小 故 事 反 映 了 中美 两 种 不 同 的购 房 观 现金流量 、 守 型 消 费 的 中 国 人喜 欢存 钱 买 房 . 而 超 前 消 费 的 美 国 物 资 都 由市 场 自己 掌 控 .它 们 的 分 配 更 为合 理 而 流 人 则 喜 欢 贷 款买 房 在美 国 消 费贷 款 是 一 种 常 见 的社 畅 , 并 且 更 容 易 刺 激 科 学 技术 的进 步 , 降 低 资 源 消耗 。 会现象 . 美 国人 贷 款 购 物 以提 高 自己 的 生 活 质 量 。相 中 国正 处 于 由计 划 型 经 济 向 市 场 型 经 济 的 转 型 反 .中 国人 则偏 向存 款 达 到金 额 后 才 一 次 性 消 费 . 安 过 程 中 。 中 国从 建 国初 期 到 第 十 四 届 全 国 代 表 大会 . 全 地 远 离 债 务 直 处 于计 划 型 经 济 。“ 计划经济 , 或计 划 经济 体制 , f 二) 供 养 子女 又称 指 令型 经 济 , 是 一种 经 济体 制 , 而这 种 体 系 下 . 国 “ 在 两 位 在 天 堂 探 讨 人 生 的 老 妇 人 的 葬 礼 结 束 家 在 生 产 、 资 源 分 配 以及 产 品 消 费 各 方 面 . 都 是 由 政 后 .中 国老 人 的女 儿 对 其 丈 夫 说 : ‘ 感谢我们的妈妈 . 府 或 财们现在有新 房子住 . 我们也要像 她一样 . 努 力 工 行 的 过 程 中 . 逐 渐 暴 露 出很 多 缺 点 , 它 不 能 够 满 足 市 作 给我 们 的孩 子 买 房 ’ : 而美 国老 人 的女 J L  ̄ ] J 对 自己 场 中各 个 板 块 的 高 速 发 展 。 对一 些 国有 企 业 的偏 顾 . 的 丈夫 说 : ‘ 像 我 们 的妈 妈 一 样 . 我 们 也 应 该 去 买 自己 也 使 市 场 失 去 了应 有 的 竞 争 力 。 现今 . 中国 政 府 正 努 的房 子 。 然 后 努 力赚 钱还 清贷 款 ” ’ 。 力扭转这一局 面 , 推 行 了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 社会
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

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一、前言消费即使用和发挥物质或者非有形物质的价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消费一直存在,在市场形成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确定,在某一个确定的时代或者说时空,消费观念的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不变。
研究消费者的态度和观念以及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市场形成以前,消费者消费的对象是通过自给自足来满足的,此时的消费缺乏质量和价值的明显而且清晰的概念,但是人们在狩猎、渔牧、耕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例如要求收入量大、收成质高等模糊的要求。
随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商品交换和货币制度的形成,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质量要求的观念。
至今,不管什么地域,不管什么文化差异,人们在某些方面存在了十分惊人的一致。
比如,购买时要求物美价廉。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和轨迹,地域决定了沟通的有限性,或者根本上限制了文化上的交流和互通。
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们观念的差异,在消费行为中和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导致差异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也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消费行为,需要有不同的对策,使进行经济行为并使这个行为继续下去成为可能。
当然,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消费观导致了不同的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比较文化差异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中外消费观念的发展历程;2、比较当下中外消费观念的差异;3、讨论和比较对于不同消费行为的中外消费者的对策;二、关于消费方面的中外文化差异总的来说,基于人口基数和地区面积,如今大潮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消费观念,即以中国人为主的亚太地区的保守观念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提前消费观念。
本文的比较将在具有较大影响力并起决定作用的中美消费观念之间展开,一次作为中外消费者行为差异比较的代表。
东西方消费观念的不同

东西消费观的不同之处: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
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还清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
”这个故事用来说明美国人的消费观优于中国人:美国人超前消费,享受人生;中国人辛苦一辈子,却不懂享受或者来不及享受。
其实,这种比较是不确的,因为这种比较忽略了故事的前传和续集。
续集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之后,她的子女说:“刚给母亲办完了丧事,我们又得去贷款买房了。
”因为母亲住了30年的房子早已陈旧了。
而中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之后,她的子女会说:“母亲真好,给我们留下了一套新房。
”他们住进母亲没来得及享用的新房,所以也没必要急着再买房。
前传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年轻时,母亲去世了,留给她的房也是用贷款买的,也已经住了30年,太旧了,所以她那时就只好设法贷款买房。
她会想:我先贷款住上新房再说,至于我的孩子,成年后让他自己管自己吧,说法像我的母亲待我一样。
中国老太太年轻时,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同样是辛苦了一辈子,临死前买下了房子,留给了她。
她在送走母亲后会说:母亲如此待我,我唯一能报答母亲的,就是将来也给我孩子攒下一笔买房的钱。
完整的故事就是这样。
美国老太太用贷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国老太太也有新房住,只是住的是母亲留下的房子。
从祖孙三代的连续性来看,美国人的三代是“自己管好自己”,中国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于是,美国人在用餐前要祷告:“感谢主,赐我衣、赐我食”。
中国人用餐前,会在祖先灵位前点一炷香烧几张纸,祈求祖先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