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醉驾入刑标准及处罚条例是什么醉驾可以判缓刑吗0407

合集下载

醉驾标准及处罚规定

醉驾标准及处罚规定

醉驾标准及处罚规定醉驾是指驾驶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醉驾不仅危害驾驶员自身的安全,更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各国对醉驾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及处罚规定,以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

一、醉驾标准。

醉驾标准是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时被认定为醉驾。

不同国家对于醉驾标准的设定有所不同,但普遍采用的标准是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

一些国家还对初次犯罪和多次犯罪分别设定了不同的酒精含量标准,以加重多次犯罪者的处罚。

二、处罚规定。

针对醉驾行为,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一般来说,处罚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以及刑事处罚等。

在一些国家,醉驾者可能会被判处监禁,尤其是在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或伤亡的情况下。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对醉驾者进行强制戒酒治疗,以防止其再次犯罪。

三、对醉驾的态度。

对于醉驾行为,社会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醉驾不仅是对法律的挑衅,更是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抵制酒后驾车的行为,同时也要积极举报身边的醉驾行为,以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

四、预防醉驾的措施。

为了预防醉驾行为的发生,除了法律的处罚外,社会应该加强对酒驾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此外,酒驾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也是预防醉驾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酒驾检测,可以有效减少醉驾行为的发生。

总之,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醉驾行为,社会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各国应该加强对醉驾的处罚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醉驾行为的发生,让道路更加安全、畅通。

醉驾入刑修改2020年新规 2020年醉驾免刑标准0701

醉驾入刑修改2020年新规 2020年醉驾免刑标准0701

醉驾入刑修改2020年新规2020年醉驾免刑标准2020年醉驾免刑标准是醉驾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

当然,醉酒驾驶营运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工程运输车等机动车的,会被加重处罚。

醉驾入刑修改2020年新规《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危险驾驶罪入刑。

“醉驾入刑”是公众和媒体为方便表达和传播而使用的一个“缩略语”,含义是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和规范的范围,之前此类行为只受民法、行政法调整和规范,所承担的责任只是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之后,加重了对这种行为的惩罚力度,由行政处罚提升到刑事处罚。

“醉驾入刑”中的“刑”是指刑法,而不是单指刑罚。

刑法包括犯罪和刑罚两个方面,“醉驾入刑”是把醉驾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但是否受到刑事处罚,要根据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来决定。

而“醉驾免刑”中的“刑”是指刑罚。

因而,“醉驾入刑”与“醉驾免刑”并不矛盾,依据刑法规定,对醉驾行为是允许定罪而不判刑的。

醉驾一律入刑并不等于凡是醉驾者就应当一律判刑。

2020年醉驾免刑标准是什么?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了醉驾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也就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体内酒精含量即使达到了规定的醉驾标准,情节显著轻微的仍然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而情节显著轻微当然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0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2024年酒驾处罚标准

2024年酒驾处罚标准

2024年酒驾处罚标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伤亡和财产损失持续增加,各国政府加大了对酒驾的打击力度。

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酒驾不仅危及驾驶者自身的安全,还威胁到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进一步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2024年,我国将出台更加严厉的酒驾处罚标准。

一、刑事处罚根据2024年新的酒驾处罚标准,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每百毫升80毫升的,将被认定为酒驾。

对于第一次酒驾的违法驾驶者,将面临以下刑事处罚:1.吊销驾驶证并禁止重新取得驾驶证,期限为5年;2.处以罚款,金额根据驾驶人的经济能力进行个别确定,最高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3.拘留,根据情节轻重,拘留期限为15天至6个月不等。

对于有严重后果的酒驾行为,或者累计酒驾三次以上的驾驶者,将面临加重的刑事处罚,罚款金额可达到10万元,拘留期限可延长至1年以上。

同时,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特别严重财产损失的,将根据其责任的大小,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以有期徒刑。

二、行政处罚除了刑事处罚之外,违反酒驾规定的驾驶者还将被处以行政处罚。

根据2024年的酒驾处罚标准,行政处罚主要包括罚款和暂扣驾驶证。

1.罚款:根据驾驶者的违法情况和经济状况,对于第一次酒驾的驾驶者,罚款金额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对于累计酒驾三次以上的驾驶者,罚款金额将达到1万元以上。

2.驾驶证暂扣:对于第一次酒驾的驾驶者,将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于累计酒驾三次以上的驾驶者,将暂扣驾驶证1年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涉嫌饮酒后驾驶的驾驶者,一经查明将立即暂扣驾驶证,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三、技术手段和惩戒措施除了以上的刑事和行政处罚之外,2024年的酒驾处罚标准还将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惩戒措施,以提高处罚效果和震慑力。

1.智能监控系统:交通部将建设并部署更加智能化的酒驾监控系统,在重点路段、路口、隧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节点设置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捕捉酒驾违法行为,并将信息发送到交通警察系统进行处理。

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

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

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
我们知道,醉驾已经入刑,会以危险驾驶罪论处。

行为人如果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是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

那么,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今天,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
是否能判缓刑不是看现在有没有获得取保候审,而是要看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规定,如果符合的话,那么就有机会判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内容)。

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意:缓刑不同于死刑缓期执行。

缓刑也不同于对军人的“战时缓刑”,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醉驾取保可以判缓刑吗”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去进行法律学习。

最新规定2020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本月修正2023简版

最新规定2020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本月修正2023简版

最新规定2020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最新规定2020酒驾醉驾处罚标准一、引言近年来,酒驾和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对酒驾和醉驾行为的打击力度,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规和规定,以提高对违规者的处罚标准,从而减少酒驾和醉驾事故的发生。

二、酒驾和醉驾的定义- 酒驾:是指在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规定标准的驾驶行为。

- 醉驾:是指饮酒后出现明显的醉酒症状,无法正常驾驶的行为。

三、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标准根据最新规定,对于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标准如下:1. 酒驾处罚标准:- 酒驾属于违法行为,将根据酒精浓度的不同而分别进行处罚。

- 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20mg/100ml但不超过80mg/100ml 的,将处以2000元罚款,并吊销驾驶证三个月。

- 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但不超过130mg/100ml的,将处以5000元罚款,并吊销驾驶证六个月。

- 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130mg/100ml的,将处以罚款10000元,并吊销驾驶证一年。

2. 醉驾处罚标准:- 醉驾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处罚标准更加严厉。

- 醉驾的标准是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

- 醉驾者将被吊销驾驶证一年,并处以10000元罚款。

四、新规定的影响与启示1. 提高治安和公共安全:通过加大对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处罚力度,能够有效地遏制这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水平。

2. 强化道德观念:处罚标准的提高将对驾驶员产生很大的威慑力,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让驾驶员遵纪守法,不酒驾、不醉驾。

3. 促进交通秩序的改善:严格的酒驾和醉驾处罚标准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拥堵。

4. 加强法制建设:最新规定的出台,可以说是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它利用法律手段规范恶意驾驶行为,强化了法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五、总结通过最新规定2020酒驾醉驾处罚标准的出台,社会对违反酒驾和醉驾行为的打击力度得到了增强。

醉驾酒驾立案定罪量刑标准一览表(详细)

醉驾酒驾立案定罪量刑标准一览表(详细)
注:非营运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前各地上限一般为2万元
刑期
1-6个月,可具体到15日,最低不少于1个月
4种从宽情形:(1)自首、坦白、立功的;(2)自愿认罪认罚的;(3)造成交通事故,赔偿损失或者取得谅解的;(4)其他需要从宽处理的情形。
10种一般不适用缓刑情形:(1)造成交通事故致他人轻微伤或者轻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未赔偿损失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4)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5)血液酒精含量超过180毫克/100毫升的;(6)服用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的;(7)采取暴力手段抗拒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实施妨害司法行为的;(8)五年内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或者受过行政处罚的;(9)曾因危险驾驶行为被判决有罪或者作相对不起诉的;(10)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④由他人驾驶至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接替驾驶停放的,或为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
⑤其他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
⑥醉酒后不得已驾车,构成紧急避险
免罚标准
①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驶时间、速度、距离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认为属于犯罪情节轻微
注:参考4种从宽情形,一般不具有15种从重情形、10种不适用缓刑情形
②醉酒后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不得已驾驶机动车,构成紧急避险,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缓刑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等,不具有10种不适用缓刑的情形
注:需满足刑法72条规定
罚金标准
起刑点一般不低于1000元至2000元,每增加一个月拘役,增加1000元至5000元

2020年醉驾处罚新标准

2020年醉驾处罚新标准

一、 2020 年醉驾处分新标准(一 )在道路上驾驶灵活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 毫克 /100 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灵活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分。

(二 )醉酒驾驶灵活车,拥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分: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所有或许主要责任,或许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组成其余犯法的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 毫克 /100 毫升以上的在高速公路、城市迅速路上驾驶的驾驶载有乘客的运营灵活车的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许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灵活车,使用假造或许变造的灵活车牌证等严重违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躲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许拒绝、阻挡公安机关依法检查还没有组成其余犯法的曾因酒后驾驶灵活车受过行政处分或许刑事追查的其余能够从重处分的情况。

(三 )醉酒驾驶灵活车,以暴力、威迫方法阻挡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组成妨碍公事罪等其余犯法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分。

(四 )对醉酒驾驶灵活车的被告人判处分金,应该依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能否造成实质伤害、认罪悔罪态度等状况,确立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五 )公安机关在查处醉酒驾驶灵活车的犯法嫌疑人时,对查获经过、呼气酒精含量查验和抽取血样过程应该制作记录;有条件的,应该摄影、录音或许录像 ;有证人的,应该采集证证人言。

(六 )血液酒精含量查验判定建议是认定犯法嫌疑人能否醉酒的依照。

犯法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查验达到本建议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能够以呼气酒精含量查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照。

犯法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躲避法律追查,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许抽取血样前又喝酒,经查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建议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该认定为醉酒。

(七 )办理醉酒驾驶灵活车刑事案件,应该严格履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实保障犯法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益,在法定诉讼限期内实时侦察、起诉、审讯。

2024年醉酒驾驶量刑标准

2024年醉酒驾驶量刑标准

2024年醉酒驾驶量刑标准是一个严厉的法律标准,旨在打击酒后驾
驶行为,保护道路交通安全。

具体的量刑标准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
律法规而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个可以参考的量刑标准范例:
1. 酒驾入刑标准:2024年的酒驾入刑标准通常是血液中酒精含量超
过0.8‰或呼气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

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就会被
认定为醉酒驾驶。

3.重罪量刑:对于多次犯罪的酒驾者或者酒后造成严重后果的酒驾者,通常会面临更加严厉的刑罚。

刑罚可能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罚款以及吊
销驾驶证。

判刑的时间根据造成的后果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可能从数个月到几年不等。

4.撤销驾驶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酒驾行为可能会导致驾驶证被永
久吊销。

这意味着再也无法合法驾驶机动车辆,严重影响酒驾者的生活和
工作。

5.加重刑罚:如果酒驾行为发生在特定情境下,如在未成年人在车上、驾驶商用车或者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等,通常会被认定为加重情节,刑
罚将会更加严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为大致的量刑标准范例,具体的酒驾量刑标准
还需要根据各地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确认。

此外,在各国和地区之间酒
驾量刑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查阅当地的相关法律条文以获取最准
确的信息。

毕竟,酒后驾驶是一项非常危险和违法的行为,需要严肃对待,以确保公共道路的交通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醉驾入刑标准及处罚条例是什么?醉驾可以判缓刑吗?我们都知道交通法是严重处罚酒后驾车的,如果事态严重的还有可能判刑,对于醉驾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2020醉驾入刑标准及处罚条例是什么?2020醉驾入刑标准及处罚条例是什么?醉驾入刑标准: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五一”期间,发现醉酒驾驶者,将对其进行刑事拘役,醉驾者一旦被查实,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

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以危险驾驶罪入刑。

针对《刑法修正案(八)》5月1日实施,最高检、最高法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提及上述内容。

《规定》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

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同时,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醉驾入刑处罚条例: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驾入刑影响:一、公务员醉驾可开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学家马*德认为,公务员醉驾如被查处入刑,就面临被开除的处分。

《公务员法》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

二、企业员工可被解除合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法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劳动法专家韩*力认为,从法律上讲,如果劳动者因为醉驾被判刑的,用人单位可将此作为将其解雇的理由。

同时,这一犯罪记录因为要入个人档案,对醉驾者以后的生活和就业都会产生间接影响,比如再就业被淘汰和将来的贷款受阻等,都会多少有影响。

而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继续履行,还要取决于用人单位。

三、律师或被吊销执业证书昨天,北京市律协执业纪律与执业调处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辩委员会委员张*生表示,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其律师执业证书将被吊销。

醉驾应属故意犯罪,即驾驶人明知自己喝了酒不能驾车,还驾驶车辆。

张*生认为,如果律师醉驾真的被定罪,恐怕要被吊销执业证书。

醉驾入刑是我国为严惩醉驾行为所制定的。

不过虽然严惩,但是醉驾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

所以华律网小编想在此提醒各位驾驶员:只要你醉驾,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因此,请为自己的自由与安全着想,勿要醉驾!2020醉驾可以判缓刑吗?“醉驾”入罪适用缓刑分为一般标准和特殊标准。

1、醉驾”入罪适用缓刑的一般标准。

当饮酒者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50毫克时,其反应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当达到150毫克时,其反应能力就会下降50%,从而会导致其动作失调,手脚失控,同时极易造成车祸。

那么我们为了有效打击酒驾行为,避免车祸的发生,就要把“醉驾”适用缓刑的酒精含量标准控制在150mg/100ml以内;又因为饮酒者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每增加50毫克,其反应能力就会下降一个档次,所以我们就在“醉驾”入罪的标准—80mg/100ml的基础上增加50毫克,这样应就得出了“醉驾”入罪后适用缓刑的标准,即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小于130mg/100ml的酒驾人员,在量刑时可以判处缓刑。

2、“醉驾”入罪适用缓刑的特殊标准。

所谓“特殊标准”就是说不是所有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小于130mg/100ml的醉驾人员在定罪量刑时都适用缓刑。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适用缓刑还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1)因“醉驾”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对人身或财产的赔偿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可以适用缓刑。

单纯的“醉酒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因“醉酒驾驶”行为而发生了交通事故,则加大了对交通安全的危害程度。

这样在缓刑适用上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酒精含量的多少,而同时要考虑发生交通事故后“酒驾”行为对人、车、物的损害程度。

较轻微的交通事故在损失赔偿数额上一般不会超过5000元人民币,数额在5000元以内的交通事故赔偿往往容易协商解决,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危害,所以将赔偿数额确定在5000元以下也作为适用缓刑的一项酌定情节。

(2)因“酒驾”被拘留、罚款或因“醉驾”受过刑罚处罚的,不适用缓刑。

这是参照刑法中的“累犯”的规定而设置的条件。

简单的说,就是凡是有因“酒驾”而被处罚前科的均不适用缓刑。

“醉驾”入罪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同时震慑犯罪。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酒驾”和“醉驾”人员就要毫不客气的严厉打击。

(3)无证“醉驾”的,不适用缓刑。

“无证驾驶”本身属于较为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

行为人在违法的同时又实施了“醉酒驾驶”的犯罪行为,增加了社会危害性,加重了交通安全隐患,应当严肃处理、严厉打击,因此该行为不能适用缓刑。

(4)“醉驾”肇事后逃逸的,不适用缓刑。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上述法律条文来看,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就要对行为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超出了“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适用条件;“醉驾”肇事后逃逸的,当然不适用缓刑。

(5)“醉驾”被发现后抗拒抓捕的,不适用缓刑。

“抗拒抓捕”属于“妨害公务”的行为。

“醉驾”被发现后抗拒抓捕属于逃脱责任、逃避处罚的行为,不符合“根据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缓刑适用条件,因此不能适用缓刑。

(6)“醉驾”行为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不适用缓刑。

比如“高*松醉驾入狱案”就是一则典型的“醉驾”入罪案例。

2011年5月,著名音乐人高*松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导致四车追尾,被依法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千元的刑罚。

据警方对高*松的血检结果显示,高*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243.04mg/100ml。

远远超过了80mg/100ml的醉驾标准。

[5]即使其酒精含量在130mg/100ml以下,但由于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影响面广,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所以也不可能适用缓刑。

(7)超重、超载又“醉驾”的,不适用缓刑。

超重、超载驾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超重、超载又“醉驾”属于即违法又构成犯罪的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用缓刑。

(8)醉酒后驾驶未年审的车辆的,不适用缓刑。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车辆未经年审不能上路行驶。

醉酒后驾驶未年审的车辆的,情节同上,亦不适用缓刑。

2020醉驾判缓刑的条件?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1)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3)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等机动车的;(4)醉酒在城市道路上驾驶工程运输车的;(5)造成他人轻伤且负有主要责任的;(6)无驾驶汽车资格醉酒驾驶汽车的;(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8)在被查处时逃跑,或者抗拒检查,或者让人顶替的;(9)在诉讼期间拒不到案或者逃跑的;(10)曾因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

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上的,或者具有前款10种从重情节的被告人,不适用缓刑。

对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的,适用缓刑。

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反映该种犯罪危险程度的主要量刑因素,驾驶的车辆种类、行驶的道路种类、实际损害后果是重要的量刑因素。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悔罪态度、曾经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情况、其他交通违法情况等情节。

惩治“醉驾”犯罪,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应当重点打击醉酒在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上驾驶各类汽车的行为,特别是对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及在城市道路上驾驶工程运输车的,应当判处较重的刑罚。

在突出惩治重点的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对待醉酒驾驶超标两轮电动车问题。

对于醉酒驾驶超标两轮电动车,凡是没有发生致他人轻伤以上事故且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醉酒驾驶超标两轮电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酒精含量在160mg/100ml以下,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不起诉)。

免予刑事处罚(不起诉)原则上只对酒精含量90mg/100ml以下,无上述10种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

但对酒精含量在100mg/100ml以下,无上述10种从重情节,并有特殊情形的(如抢救危急病人等)极少数案件,也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不起诉)。

并处罚金的,按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计算,以此累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